⑴ 馬鈴薯生產上常用的生長調節劑有哪些
目前我們家經常用都有幾下幾種:
1.赤黴素主要起到促進種薯的發芽,收獲後的馬鈴薯,一般經過90天左右的儲藏,就會發芽,但是不同季節的栽培,比如秋季栽培,就必須要打破它的正常生長,讓它提前發芽,赤黴素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
2.多效唑主要控制馬鈴薯的莖葉的生長,在馬的根葉大約有29厘米左右高時,使用250-300mg/L的多效唑葯液,每667M2葉面噴灑50KG葯液,可以控制根葉生長,促進塊莖膨脹,增加產量。
3.矮壯素一般用在現蕾期到開花期,每畝葉面噴灑1-2次40千克濃度為2000-2500mg/L的矮壯素,可以延緩莖葉生長,讓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增厚,使其提早結薯,並促進馬鈴薯塊膨大。
4.抑芽丹,葯如其名,主要防止馬鈴薯在儲藏過程中的發芽。
農葯不要用太多,我們家平時種植期間基本不打葯,但是要學會用葯,出現問題了好能夠及時解決,紅薯是最好種植的農作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⑵ 土豆用啥葯控旺,烯效唑和多效唑哪個相對效果好,殘留低
您好!在對馬鈴薯控旺時一定要採取穩、准、狠的控旺措施,不要盲目的進行控旺,最好一次完成控旺、膨大。經生產實踐驗證:用烯唑醇類控旺劑+氨基酸類葉面肥按常量的加倍量進行葉面噴施效果最好。因為,馬鈴薯在華北地區屬於速生作物,產量形成時間只有10-15天時間,若在產量形成之前,不能夠及時採取有效的控旺措施,馬鈴薯減產是在所難免的,多效唑就不提倡在馬鈴薯上使用。請您參考
⑶ 種植馬鈴薯施什麼濃葯高產
農葯一般是正對病蟲害的,想要高產注意管理即可。
種植技術:
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或草木灰100~150公斤,復合肥50~60公斤。缺鋅的可施入2公斤硫酸鋅,缺硼的可施入1公斤硼砂。
及時播種。春馬鈴薯須在12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完,要求薯塊帶芽播種;秋馬鈴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完,要求催芽播種,保證每個薯塊上都有壯芽,可縮短出苗時間,延長生育期。特別是秋馬鈴薯宜整薯播種。整薯播種沒有傷口,不易感染病菌,因而不易爛種,有利於一播全苗。整薯播種的馬鈴薯以選用30~50克重為宜,過小不利於高產,過大不合算。利用高錳酸鉀280~300倍液浸種20分鍾,能減少馬鈴薯黑脛病的發病率。
合理密植。根據該技術馬鈴薯結薯集中在土表的特點,適當增加馬鈴薯種植密度,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5000株,大西洋品種因植株矮小,需適當密植,以每畝5500~6000株為宜。此外,肥力水平低的可適當偏密,肥力水平高的偏稀。
消毒蓋草。馬鈴薯播種前用敵克松或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以免馬鈴薯播種後遭受病菌侵染造成爛種。播種後蓋10厘米厚的稻草,要蓋勻。
田間管理。重點抓好水的管理,保持土壤乾爽,土壤過濕容易爛種。開好「三溝」(圍溝、主溝、廂溝),做到排水暢通,雨住田干。遇連續乾旱天氣,適當灌水保持濕潤,促出苗齊苗。齊苗後每畝追施尿素7~8公斤或碳銨20公斤加硫酸鉀8~10公斤,對水澆施或溝(穴)施,旺長苗可適當少追或不追肥。
化學調控。在現蕾期至開花期,植株因肥水過大表現徒長趨勢的,可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4~32克,或25%多效唑乳油15~20克,加水40升,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到植株冠層上。
⑷ 種植土豆高產栽培技術是什麼有什麼管理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土豆的種植技術也在不斷的提升。那麼,土豆如何種植能高產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5、施肥管理
在施肥時,可以給土豆施農家肥,或者還能適當的施一些化肥,配合氮、磷、鉀使用,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尤其是對鉀的需求量比較大,合理的增施硫酸鉀能夠讓土豆大幅度的增產。在馬鈴薯顯蕾後,可以用0.3%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水(長勢不良的地塊加尿素使用)+50-60公斤的清水(或者按照每畝150-200克磷酸二氫鉀+100-150克尿素+50-60公斤清水的用量使用)的方法連續噴施2-3次,每隔10天左右噴施1次即可。
免責聲明:此文和圖片轉載於網路,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