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採用布爾邏輯檢索技術的作用
布爾邏輯檢索
布爾邏輯檢索是採用布爾代數中的邏輯「與」、邏輯「或」、邏輯「非」等算符,將檢索提問式轉換成邏輯表達式,限定檢索詞在記錄中必須存在的條件或不能出現的條件。凡符合布爾邏輯所規定的條件的文獻,即為命中文獻。
1.邏輯「或」
邏輯「或」是一種具有概念並列(或同義、近義、反義)關系的組配。
邏輯「或」的特點:擴大檢索范圍,提高了查全率。
用符號「or」或「+」表示,其邏輯表達式為:
A or B
或
A+B
其意義為檢索記錄中凡含有檢索詞A或檢索詞B,或同時含有檢索詞A和B的,均為命中文獻。
舉例:廢水or污水,表示這兩個並列的同義概念分別在一條記錄中出現或同時在一條記錄中出現。
2.邏輯「與」
邏輯「與」是一種具有概念交叉(或限定、形容、修飾)關系的組配。
邏輯「與」的特點:增強了專指度,提高了查准率。
邏輯「與」用符號「and」或「*」表示,其邏輯表達式為:
A * B
或
A and B
其意義為檢索記錄中必須同時含有檢索詞A和B的文獻,才算命中文獻。
舉例:低碳 and 經濟,表示兩個概念應同時包含在一條記錄中。
3.邏輯「非」
邏輯「非」是一種具有概念排除關系的組配。
邏輯「非」的特點:提高查准率,影響查全率。
邏輯「非」用符號「not」或「−」,其邏輯表達式為:
A not B
或
A−B
其意義為:檢索記錄中含有檢索詞A,但不能含有檢索詞B的文獻,才算命中文獻。
舉例:通信技術not微波,表示檢索出的記錄中排除含有「微波通信」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