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核技術在現代軍事上有什麼應用
核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使用:
(自己總結的,可能有不全)
一。核彈
1)作為最後核打擊力量,用於國家的最後一搏。
2)作為和平時期威懾敵對方的利器。
3)作為先發制人摧毀地方重要軍事,政治地點。
4)代替精確制導大規模摧毀敵方軍事力量,如航母編隊,沒有確切地址的軍事設施。
5)總結:核彈起到的是「戰略性」的打擊和威懾作用,效果服務於整個戰爭過程
二。能源動力
1)核動力航母,潛艇
2)發電機
三。探測
探測主要指的是其他核反應,不一定是說U235的裂變。比如γ探傷儀,探測金屬裂痕等等。或者對部分設施,目標進行「透視」。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總結
『貳』 核能應用的范圍有哪些
有人預言,未來的汽車不會在偏遠地區因不能及時加油而「癱瘓」,一粒豌豆大小的鈾塊可以給它「一生」的動力;一幢大樓用不著附帶一個煙塵難耐的鍋爐房,一塊方糖大小的核燃料,可以在它壽命期內一直為它供熱……
這絕非天方夜譚。核能的開發,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以前難以想像的變化,而且向人們展示了神話般的美妙前景。
在美國內華達州有一個直徑300多米、深100米的火山口般的大坑,這就是著名的「轎子」彈坑。它是人類輕松按動相當於10萬噸TNT的核爆炸電鈕,一舉挖成的最大坑穴。用這種辦法,可以進行大規模的開鑿、挖掘、封堵等工程,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國的一些地方,地下有著豐富的油頁岩,這種油頁岩和岩層緊緊夾在一起,根本抽不出油來,科學家想出了一種辦法,他們在地下很深的地方用核炸彈炸出一口通到地面的「豎井」,往井底送入空氣,再把破碎的油頁岩點燃,把油液和油氣抽到地面上來,於是得到了人們需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前蘇聯正好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用地下核爆炸封閉地下裂縫,堵塞天然氣的出路,撲滅了一個油田燃燒了幾天的大火,避免了更多的損失。核爆炸在地上是災難,在地下則是功臣。
核能在艦船上的應用最先見於核潛艇。這種核動力潛艇不需要空氣作助燃劑,無需浮出海面,可以在深海下連續航行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它的續航力是常規潛艇的40倍,可以在大洋里繞地球潛航十幾圈而不用更換燃料。1954年,美國率先建造了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舡魚」號,並第一次完成了北極冰下探險航行。以後,美國又相繼建造了「飛魚」、『北極星」、「海神」、「三叉戟」等攻擊核潛艇,其它國家也先後發展了核潛艇。核能的應用,總是在戰爭與和平兩條軌道上同時發展。
在水上艦船方面,最早是前蘇聯於1959年建造的「列寧」號破冰船。這艘原子能破冰船曾創下在北極地區連續活動390天的歷史最高紀錄。1974年,又建成了「北極」號破冰船,它到達了前人沒有到達過的北極點。美國1962年建造的「薩瓦娜」號核動力商船,僅三年就航行了45萬海里,到過13個國家。現在,一些國家已有了核動力驅逐艦、核動力巡洋艦、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核能在海洋中的優勢和威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像人們利用太陽能而創造了太陽能電池一樣,核能被開發出來以後,核電池便應運而生,並以它特有的優勢獨領風騷。
核電池是人們用半導體換能器把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熱能轉變為電能製成的。這些用來製造核電池的放射性物質,衰變期長,放出的能量大,如1克鐳在衰變中放出的能量,比1克木柴燃燒時放出的能量大60多萬倍,其衰變期為1萬年。因此核電池的能量大,體積小,可以長時間使用,不受溫度、壓力、磁場等的變化影響,可靠性強。
由於核電池有這些優點,它首先被用於宇宙空間探測和航空航天事業上。1961年,美國第一次在人造衛星上使用核電池為無線電發報機供電,開辟了核能在空間領域應用的道路,以後便在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和各種空間探測器上普遍地應用起來。
心臟病曾困擾著許多醫生和病人。心臟起搏器發明後,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然而,更換同起搏器一起植入人體內的汞電池卻成了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一般二至三年,病人就要被打開胸腔,更換一次電池,痛苦是可想而知的。1970年,兩個法國醫生為一名老婦人安置了第一台最少可使用10年的核能心臟起搏器,免除了這位患者更換電池的痛苦。現在,世界上已有成百上千人使用了這種帶核電池的起搏器,重新走上了學習和工作崗位。
核能在醫學上的應用已經成為一門集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現代技術與醫學的新學科——核醫學。它在早期診斷、成像診斷、放射治癌等方面都涌現了前所未有的可喜成果。
在當代著名的「綠色革命」中,核能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經過核能輻射的糧食和食品,可以有效地減少黴菌的侵害;利用核能輻射,還可以改良品種,使農作物具有高產、早熟、抗倒伏、抗病害、高蛋白含量等優良性狀。印度曾經引進一種墨西哥培育的高產的索諾拉小麥,但它的顏色不受印度人的歡迎,如果進行遺傳培植來變異,得用十幾年時間。印度採用了核輻射技術,只用了三年時間,便培育出了琥珀色的品種,他們稱之為「莎巴蒂·索諾拉」小麥。
除此之外,核能在檢測技術、示蹤技術、活化分析、材料加工以至生命科學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核能技術作為20世紀的一項重大科技成果,雖然才發展了半個世紀,但已顯示了它的巨大生命力。它的發展將有著更加輝煌的前景。
『叄』 核技術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運用
軍事:核艦船、核彈;
醫療:治療癌症、X光透視、造影、醫學診斷;
農業:輻照使種子優良、害蟲絕育、食品保鮮;
工業:核電站。
生活:核供暖
(正好50個字)
『肆』 現如今,核技術被應用到了哪些領域
伴隨著全球人口的提高和社會經濟,整體能源供應仍在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因為有關環保節能提質增效的技術性、現行政策與文化藝術持續應用推廣,世界能源整體要求預估將以每一年1.2%的速率穩定提升,假如保持目前現行政策,將來20-30年的年均值增長速度預估在1.5%。
而另一方面,以智能微型化核反應堆、四代核反應堆、優秀燃料等為意味著的優秀核能發電產品研發工作中逐步推進並獲得實際性進度,自主創新技術性層出不窮。二代核電廠基本建設基礎撤出歷史的舞台,三代核電廠已變成流行,四代核反應堆、中小型堆等技術性布局、預估銷售市場室內空間、機會挑戰等都會產生繁雜而刻骨銘心的轉變。在我國受全球環境危害,核能發電發展趨勢具備當今全世界態勢的客觀性。另外,因為在我國中國核工業的詳細情況,中國核能發電發展趨勢也具備本身的獨特性。
『伍』 泡腳鳳爪耐儲存竟是因為核技術,核技術還有哪些應用
日常生活無所不在的核技術,你掌握是多少?實際上,很多人喜歡的泡爪,便是多虧了有核技術開展輻照滅菌,才可以長期儲存,不然可能剛原廠就脹包壞掉了。對於安全系數,歷經對輻照度前後左右的貨品各自檢驗,數據信息顯示信息沒有輻射源殘余。除開殺菌消毒殺菌,核技術也是安全保衛權威專家,在大家眼中,核技術一般被覺得是一種很有殺傷力的物品,通常談核害怕。事實上,在大家生活起居中,核診療、核農牧業、核環境保護、消毒滅菌、輻照度冷藏核技術運用無所不在,與大家的吃穿住行密切相關。
輻照度技術性在殺菌行業擁有 非常好的用戶評價,速度更快僅是它的一個特性,此外,它還安全性、環境保護、翠綠色、靠譜。最先是避免放射性物質。次之,根據輻照度技術性殺菌不容易造成二次空氣污染物。輻照度技術性不但能夠用以醫療物資殺菌全過程,還能夠用以事後疫防期內醫療廢棄物和醫療廢水的消毒滅菌。選用輻照度技術性解決醫療廢棄物也十分安全性,只必須將醫療廢棄物嚴苛封裝,置放在輻照度地區內,殺菌全過程轉瞬間即好,無需拆包裝,大幅度降低了醫源性感染的風險性。肺炎疫情期內,輻照度技術性化身為守護神,祛除病原體、消滅病菌,對一線工作者給予了強勁適用。
『陸』 泡椒鳳爪耐儲存竟是因為核技術,核技術在生活中還有什麼應用
泡椒鳳爪是起源於重慶的民間獨特美食,屬川菜小吃類。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密封袋裝的泡椒鳳爪保質期一般為200天。之所以能保存這么久,多虧了有核技術進行輻照滅菌,否則估計剛出廠就脹包壞掉了。
泡椒鳳爪耐儲存竟是因為核技術,那核技術在生活中還有什麼應用呢?
一:核醫學發展極為迅速輻射滅菌消毒的醫療用品類有很多,像中西葯採用輻射消毒滅菌,取代常規的化學消毒方法。另外,核技術與現代醫學技術相結合,可以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 像腫瘤放射治療是核技術在醫學領域的重點方向。它是利用各種放射線(如X線、γ線、電子束等)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局部治療技術,與手術、化療並稱為目前腫瘤臨床治療的三大核心手段,是核技術在醫學中體現最為密集、潛力最大的領域。
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多,為人民生活創造更多的福利。
『柒』 核技術應用於航天的哪些方式
核技術在航天中的應用其實是很多的,而且這些應用都是其他方法和技術無法比擬的。核技術在航天里主要是核熱推進和核電能源兩種應用。核熱推進就是利用核裂變的熱能加熱氫到3000K高溫,然後噴出,獲得900s左右的比沖。美帝上個世紀60年代就已做出原型機了,請搜索nerva。核電主要是給航天器供電,小功率的有很多應用。大功率的本質也是核熱,只不過不加熱噴氣工質,而是用閉式布雷頓循環發電,功率可達兆瓦級,可用於電推進。,太空溫差大,對於有晝夜間隔的地方更蛋疼,來比如月球,夜間溫度能降到——183℃,而月球一個晝夜27天7小時,在月夜的低溫下凍上將近13天半對於航天器來說就很是問題了,所以就需要個玩意加熱保證溫度不會凍壞設備,這就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