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BBC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因為某一些紀錄片開了個頭,然後它們成功了,接著boss們都覺得「emmm……紀錄片就該這么拍」因為錢,這個解釋起來很復雜,總之就是這樣拍更賺錢。那麼,說回英國攝像小哥,他們用的什麼設備呢?你們都見過電視台拍新聞的那種攝像機吧,比那個高級一點,藍光的,放抖的,輕便的……這就是為什麼bbc只來了10個人,我們去了100個人的原因。設備說完了,再說拍攝意識。由於我還負責後期剪輯指導,所以我能看到各個攝影師拍出來的畫面效果。簡單來說,bbc的攝影師總是能提前預知被攝者的舉動,畫面總能比人先到,但是我們大多數攝影師一直在追著拍,有時甚至因為設備原因而追不到。另外,我們的片子里會有很多的擺拍,比如采個松茸啊,拉個面啊,人物的一舉一動,都在編導的掌控之下,現場就跟拍婚紗照似的。當然,不是說不能擺拍,任何影視作品都會有編的成分導的成分。但是這樣的大量擺拍,就會讓攝像的意識轉變為一個婚紗攝影師。人物沒擺好就不會拍。最後說一點,我上述所說的情況,不包括國內部分很厲害的個人紀錄片作品。在各種國際紀錄片大獎賽上,還是有很多我們國家的導演獲獎。只是由於政策原因,國內觀眾看不到這樣的作品。
Ⅱ 關於BBC的事。 急急急!
BBC的解釋
1.BBC=Business-to-Business-to-Consumer 2.BBC=Britisher Born Chinese 在英國出生的中國人 3.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國廣播公司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是英國的一家政府資助但卻獨立運作的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BBC一直壟斷著英國的電視、電台。在1955年獨立電視台和1973年獨立電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台廣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網新聞服務。
編輯本段BBC的歷史
在BBC建立之前,已經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台廣播。根據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電台廣播牌照。1919年,由於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出牌照。於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台數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台。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製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 英國廣播公司成立於1922年,由幾個大財團共同出資,包括馬可尼(Marconi)、英國通用電氣公司(GEC)、British Thomson Houston等。公司草創時最初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廣播傳輸網路,以為今後的全國廣播提供便利。1922年11月14日,BBC的第一個電台「2LO」以中波從倫敦牛津街的塞爾福里奇百貨公司(Selfridges Department Store)的屋頂開始廣播。次日,「5IT」從伯明翰開始了廣播,「2ZY」從曼徹斯特也開始了廣播。 1927年,BBC獲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 of Incorporation),由理事會負責公司的運作,理事會成員由政府任命,每人任期4年,公司日常工作則由理事會任命的總裁負責。 1932年「BBC帝國服務」(BBC Empire Service)開播,這是BBC第一個向英國本土以外地區廣播的電台頻道。1938年,BBC阿拉伯語電台開播,這是BBC的第一個外語頻道。到二戰結束時,BBC已經以英語、阿拉伯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7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這是BBC全球服務(BBC World Service)的前身。 蘇格蘭工程師約翰·羅吉·貝爾德從1932年開始和BBC合作,嘗試進行電視播送。1936年11月2日,BBC開始了全球第一個電視播送服務。電視廣播在二戰中曾經中斷,但是在1946年重新開播。1953年6月2日,BBC現場直播伊麗莎白二世在西敏寺的登基大典,估計全英國約有2,000萬人直接目睹了女王登基的現場實況。 由於受到地下電台的挑戰,1967年9月30日,BBC開始了BBC Radio 1電台服務,以播送流行音樂為主。1983年,BBC又第一個開播了早餐時間廣播服務《BBC早餐時間》,搶在了競爭對手的前頭。 1991年,BBC正式開始BBC全球新聞服務電視頻道,後在1995年1月更名為BBC World。與BBC全球電台服務不同的是,BBC全球新聞服務是一家商業電視台,透過廣告營利,這也意味著該頻道不能在英國本土播出。 1998年8月,BBC的國內頻道也開始採用衛星播送;這么做的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是,只要歐洲觀眾使用英國製造的衛星解碼器,他們也可以收看BBC1和BBC2。BBC的皇家特許狀在2006年期滿。皇家特許狀的檢討工作正在進行中。
皇家特許狀檢討工作
在2005年3月2日,文化大臣蔣黛思發表了一本關於BBC長遠發展的綠皮書。綠皮書的要點是: 維持牌費系統至2016年廢除BBC董事局,以BBC基金會代替增加節目製作外判減小對收視的重視和復制節目概念
爭議事件
2003年7月,BBC Radio 4的一個新聞節目引述了一名政府官員的話稱布萊爾政府在「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加油添醋」,而沒有按照情報機構所提供的情報准確向公眾報告以獲得公眾對參與美伊戰爭的支持。報道這一新聞的BBC著名記者安德魯·吉利根(Andrew Gilligan)後來在一篇文章中稱,貝理雅政府的新聞官阿斯戴爾·坎貝爾(Alistair Campbell)是誇大情報的幕後黑手。英國政府完全否認該項指控,英國議會決定任命獨立檢察官對事件進行調查。事件導致BBC與英國政府的關系惡化。在原先懷疑是BBC情報來源的英國國防部專家大衛·凱利博士自殺後,事件繼續惡化,BBC和英國政府都被指責應對凱利之死負責。在獨立檢察官最後發表的《赫頓報告》中,吉利根和BBC高層都被指責對新聞處理不當。事件導致吉利根本人、BBC總裁和BBC理事會主席的辭職。 2003年12月底,BBC知名節目主持人羅勃特·克洛伊(Robert Kilroy-Silk)在其節目《周日快報》(Sunday Express)中寫了一篇歧視阿拉伯人的文章,而被BBC停播該節目。 2006年11月27日,BBC第一台兒童節目《藍色彼得》(Blue Peter)電話有獎徵答活動結果造假。當時由於該節目出現技術問題,無法順利產生贏家,一名工作人員要求一名當時與父母參觀該節目錄影的女孩冒充電視觀眾。工作人員把正確答案告訴該女,接著讓該女利用該節目攝影棚內的電話機撥打至活動現場,並聲稱是從倫敦打來的。當時一名現場觀眾目睹事情經過,檢舉此事。2007年7月12日,BBC因此遭英國通訊傳播委員會(Ofcom)罰款45,000英鎊;後來因為該集節目在CBBC重播,BBC又遭罰款5,000英鎊。 2007年7月13日,BBC紀錄片《與女王的一年》(A Year with the Queen)預告片剪輯錯誤,讓觀眾誤以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對美國女攝影師安妮·李伯維茲(Annie Leibovitz)發怒並拂袖而去。BBC為此公開道歉並澄清,伊麗莎白二世步出拍攝地點的那一段是在李伯維茲開工前拍攝的。7月20日,該片製作單位RDF媒體集團(RDF Media Group)創意總監史帝芬·藍伯特(Stephen Lambert)承認這是他出的主意,並表示願意辭職以示負責。BBC與英國獨立電視台等電視台已決定停止委託RDF製作電視節目。 2007年7月19日,BBC內部調查發現,《莉姿柯蕭秀》等多個節目內容造假,由工作人員充當節目游戲贏家,或根本沒有送出獎品。 2007年9月2日21時(英國時間),BBC第三台播出紀錄片《少女整形》(Under 18 and Under The Knife),該片將罹患厭食症的17歲少女琳西·鮑曼(Lynsey Bowman)送到美國德州進行隆乳手術,引發爭議。英國《世界新聞報》批評BBC把國民繳交的收視費浪費在這種「缺德節目」上,並表示擔憂琳西隆乳之後的心理健康狀況。BBC辯稱,隆乳手術費用是由琳西的父母支付,手術前已取得琳西的父母同意,絕無使用國民繳交的錢。
新媒體崛起
2011年3月25日,BBC正式結束長達70年的普通話短波廣播,廣播於北京時間當日23:30結束。今年一月,BBC宣布由於財政困難而決定關閉包括普通話在內的7個語種的廣播服務。
編輯本段BBC與皇家特許狀檢討工作
BBC的皇家特許狀在2006年年期滿。皇家特許狀的檢討工作正在進行中。 在2005年3月2日,文化大臣Tessa Jowell發表了一本關於BBC長遠發展的綠皮書。綠皮書的要點是: ·維持牌費系統至2016年 ·廢除BBC董事局,以BBC基金會代替 ·增加節目製作外判 ·減小對收視的重視和復制節目概念
bbc部分紀錄片節目
1.BBC 恆河 2.BBC 地平線:超大質量黑洞 3.BBC 活力星球 4.BBC 百慕達三角洲之謎 5.BBC 野性加勒比 6.BBC 星際漫遊 7.BBC 探潛鯊魚火山 8.BBC 古文明經典系列全記錄
本專題收集了BBC英國廣播公司古文明題材記錄片,節目單如下: 《BBC 宏偉金字塔的建造》(BBC.Building.The.Great.Pyramid) 《BBC 古代啟示錄 》(BBC Ancient Apocalypse ) 《BBC 龐貝古城 - 最後的一天》(Pompeii - The Last Day) 《BBC 羅馬斗獸場- 死亡競技場》(Colosseum) 《BBC 金字塔》(Pyramid) 《BBC 尼羅河 》(Nile) 《BBC 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BBC 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BBC.金字塔拍攝花絮》 《BBC 生命》
編輯本段BBC英語學習軟體
來自英倫的傳媒巨擘——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中國大陸獨家授權的英語教學軟體;涵蓋2007全年新聞報道63篇,精彩紛呈;超級海量信息庫,收錄近360分鍾時長內容;學習手冊全部中英文對照,重點單詞注釋。
內容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BBC,成立於1922年,是英國的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用英語進行24小時新聞廣播,收聽BBC新聞已成為英語學習者掌握英語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 BBC的英語語言極其規范,純正的英式發音是我們練習口語聽力的極佳資源。尤其對於留學英邦國家,參加雅思考試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聽BBC的廣播是必不可少的練習。BBC音質清晰,語速正常,適合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習者使用。 《BBC新聞聽力2007全年合集》收錄了2007年度倍受關注的熱點新聞,包含了時事、經濟、體育、科技、文化、娛樂等內容,並對其展開深度分析,進行多角度報道。聆聽來自世界各地通訊記者最真實的見聞和不一樣的感受,同樣的世界,不同的聲音。 產品特點:全部文章中英文對照,使學習更加高效;每篇課文配有重點單詞講解,幫助理解課文,同時擴充您的詞彙量;絕對純正的英式發音,邊學習邊模仿,糾正您的英語發音問題。 適用人群:詞彙量在4000以上的英語學習者;參加BEC(商務英語證書)、托福、雅思的應試者;欲快速提高英語聽力的英語愛好者;准備留學、訪問、探親的出國人員。
Ⅲ BBC令人窒息的偷拍技能,感覺動物再也不會相信人類了
可以把攝像機偽裝成動物,或者用針孔攝像頭或者用電子信號發射到動物棲息地的旁邊的樹上,實時監控等等,這只能說BBC的偷拍技術實在是太高了,使動物根本不會覺察到有人遭偷拍他們,不然的話它們怎麼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每一面都展示給人類。所以說這句話就是誇獎BBC的水平太高了,以至於動物都不敢相信人類了。
所以BBC也一直在努力更新自己的技術水平,為了不打擾的動物的生活,也是絞盡腦汁,什麼奇葩的方法都會嘗試的。BBC也是付出很大的努力的,以至於他們的水平可以高到感覺動物都不會相信人類了。
Ⅳ BBC的記錄片名揚全世界,中國的記錄片產業為何發展不起來
我的總體感受:國內紀錄片行業這幾年發展很快了,資金和人才都有快速提升,當然相對於國外發達紀錄片製作單位差距仍然很大,欣賞紀錄片的行為未成熟地市場化。
Ⅳ bbc幣靠譜嗎
靠譜。BBC是數字貨幣。BBC總量恆定2800萬枚,目前開采了680萬枚左右,目前流通市值大約3.4億美金,總市值14.3億美金。從BBC面市以來,吸引了多個國家的玩家參與其中,通過軟體機器人來進行自動交易。
拓展資料:
作為一家專業的數字貨幣綜合平台,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並保護用戶的資產,經過慎重考慮,BBC在繼續支持紐約共識SegWit2x方案的同時,也為用戶提供另一種選擇。並將由於UAHF的實施而產生的新幣種命名為「Bitcoin Cash」(簡稱BCC)。ViaBTC從BCC礦池、雲挖礦合約以及交易所兌換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ViaBTC交易平台的用戶可以將其BTC資產等數額兌換為BCC和BTC_FROZEN2,BCC和BTC_FROZEN2均不可充值與提現,同時用戶也可把等數額的BCC和BTC_FROZEN2兌換回BTC。
比特幣分叉幣是對比特幣性能的極大提升,如比特幣現金在支付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如今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十多種分叉幣,但他們只是在某一方面對比特幣進行了改進,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僅僅一個層面上的改進已經不能夠滿足多重需求。因此BigBitcoin來了,它在多個技術維度上有了性能的改進。
項目簡介 BigBitcoin,簡稱BBC,中文名大比特幣,總量為2.1億,出塊時間2.5分鍾,區塊大小16M。出塊時間是比特幣的4倍,區塊大小是比特幣的16倍,比特現金的2倍。BBC旨在解決比特幣網路現有問題,集成當今區塊鏈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為世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安全可靠的數字貨幣和高效穩定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解決痛點
1、現有共識演算法缺點明顯,缺乏公平性
2、出塊速度與交易速度太慢,無法商用
3、不同區塊鏈技術兼容性差,相互封閉
4、缺乏行業合規性的考慮,且安全性差
Ⅵ BBC 的紀錄片是怎麼樣拍攝的
同是紀錄片愛好者,不請自來,其實就是憑著感覺來答(皮)一下下。
因為bbc拍片一般都是整個團隊從英國帶過來,中國人最多隻能從事翻譯、副導演的工作,即便從事這些基礎的工作,也需要有專業機構推薦,也會要求你具有國外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文字能力、統籌能力等等等等。
順便說一句,bbc不像咱們央視,它的片子不是台里組織人來拍。它是製片人制度,類似於項目外包,bbc主要負責發行。所以,如果你想為bbc 拍片的話,搞定製片人是關鍵。
Ⅶ BBC節目在大陸境內將無法被接收,這個現狀要改變嗎
其實不得不說是BBC節目在大陸境內被拒絕商用,也是因為BBC扭曲事實,而對我們來說任何一個媒體更應該保持公平真實的態度,而刻意的抹黑國家形象捏造事實,這樣的媒體是沒有權威性的,所以更應該受到國人的抵制。因此這個現狀在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出發來思考問題。
BBC節目在內容報道方面,確實存在刻意抹黑,扭曲事實,挑起民族爭端,顛覆形象,所以這是因為如此這些新聞媒體更應該受到中國的制裁,而對我們來說每一位國人更應該積極的維護好國家形象,避免國家利益受損。
其實不得不說的是BBC節目確實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報道事實方面也缺乏事實依據,可以扭曲挑起民族矛盾,抹黑形象,所以對我們來說更應該受到國家的制裁,而對於國人來說,更應該積極維護國家的形象,避免一些國外的新聞媒體惡意損害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