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門電路是什麼電路它的作用是什麼怎樣應用
用以實現基本邏輯運算和復合邏輯運算的單元電路稱為門電路。
常用的門電路在邏輯功能上有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異或門等幾種。
例如:
兩只開關K1和K2並聯,用來控制一盞燈。這時閉合開關 K1 【或】K2 都可以使燈亮。這時就可以稱開關 K1、K2 構成了【或門】電路。
兩只開關K1和K2串聯聯,用來控制一盞燈。這時需要閉合開關 K1 【與】K2 才可以使燈亮。這時就可以稱開關 K1、K2 構成了【與門】電路。
開關、繼電器、電子線路、計算機功能模塊都可以構成門電路。但通常所說的門電路指具有邏輯功能的獨立或相對獨立的電子元件或單元電路。
B. 什麼是「門電路」﹖
門電路是數字邏輯的一種稱呼,有三種基本邏輯關系,即與、或、非,如果用通俗的方式解釋,舉例說,與的關系就是進一間房屋,有里外兩道門,任意開一道門都無法通過,必須兩道門都打開才可以進入,用數字語言講就是「有0(關門)出0(進不去),有1(全開)出1(允許進入)」。或的關系可以這樣認為,一間房屋有左右兩扇門都可以進入,你可以任意走一扇門進入這個房間,用數字語言講就是「有1(開門)出1(進入房間),全0(關門)出0(無法進入)」,非門的關系就很奇怪,是與正常相反的意思,數字語言講就是「有1出0,有0出1」你開門的時候我進不去,關門的時候我卻能進去,所以就是非人類才能辦到的事吧。上面就是邏輯的簡單概念,具體的一些那要細致的看看數字電路了
C. 邏輯門電路的簡介
最基本的邏輯關系是與、或、非,最基本的邏輯門是與門、或門和非門。
實現「與」運算的叫 與門,實現「或」運算的叫 或門,實現「非」運算的叫非門,也叫做反相器,等等。
邏輯門是在集成電路(也稱:集成電路)上的基本組件。 邏輯門可以用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分立原件構成,成為分立元件門。也可以將門電路的所有器件及連接導線製作在同一塊半導體基片上,構成集成邏輯門電路。
簡單的邏輯門可由晶體管組成。這些晶體管的組合可以使代表兩種信號的高低電平在通過它們之後產生高電平或者低電平的信號。 高、低電平可以分別代表邏輯上的「真」與「假」或二進制當中的1和0,從而實現邏輯運算。常見的邏輯門包括「與」門,「或」門,「非」門,「異或」門(也稱:互斥或)等等。
邏輯門可以組合使用實現更為復雜的邏輯運算。 邏輯門電路是數字電路中最基本的邏輯元件。所謂門就是一種開關,它能按照一定的條件去控制信號的通過或不通過。門電路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因果關系),所以門電路又稱為邏輯門電路。基本邏輯關系為「與」、「或」、「非」三種。邏輯門電路按其內部有源器件的不同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雙極型晶體管邏輯門電路,包括TTL、ECL電路和I2L電路等幾種類型;第二類為單極型MOS邏輯門電路,包括NMOS、PMOS、LDMOS、VDMOS、VVMOS、IGT等幾種類型;第三類則是二者的組合BICMOS門電路。常用的是CMOS邏輯門電路。
1、TTL全稱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即BJT-BJT邏輯門電路,是數字電子技術中常用的一種邏輯門電路,應用較早,技術已比較成熟。TTL主要有BJT(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即雙極結型晶體管,晶體三極體)和電阻構成,具有速度快的特點。最早的TTL門電路是74系列,後來出現了74H系列,74L系列,74LS,74AS,74ALS等系列。但是由於TTL功耗大等缺點,正逐漸被CMOS電路取代。 TTL門電路有74(商用)和54(軍用)兩個系列,每個系列又有若干個子系列。TTL電平信號被利用的最多是因為通常數據表示採用二進制規定,+5V等價於邏輯「1」,0V等價於邏輯「0」,這被稱做TTL(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平)信號系統,這是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各部分之間通信的標准技術。
TTL電平信號對於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是很理想的,首先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對於電源的要求不高以及熱損耗也較低,另外TTL電平信號直接與集成電路連接而不需要價格昂貴的線路驅動器以及接收器電路;再者,計算機處理器控制的設備內部的數據傳輸是在高速下進行的,而TTL介面的操作恰能滿足這個要求。TTL型通信大多數情況下,是採用並行數據傳輸方式,而並行數據傳輸對於超過10英尺的距離就不適合了。這是由於可靠性和成本兩面的原因。因為在並行介面中存在著偏相和不對稱的問題,這些問題對可靠性均有影響。
2、CMOS邏輯門電路功耗極低,成本低,電源電壓范圍寬,邏輯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輸入阻抗高,扇出能力強。邏輯門電路按其集成度又可分為:SSI(小規模集成電路,每片組件包含10~20個等效門)。MAI(中規模集成電路,每個組件包含20~100個等效門)。LAI(大規模集成電路,每組件內含100~1000個等效門)。VLS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每片組件內含1000個以上等效門)。常用的MOS門電路有NMOS,PMOS,CMOS,LDMOS,VDMOS等5種。用N溝通增強型場效應管構成的邏輯電路稱為NMOS電路;用P溝道場效應管構成的邏輯電路稱為PMOS電路;CMOS電路則是NMOS和PMOS的互補型電路,用橫向雙擴散MOS管構成的邏輯電路稱為LDMOS電路;用垂直雙擴散MOS管構成的邏輯電路稱為VDMOS電路。
3、ECL(Emitter Coupled Logic)即發射極耦合邏輯電路,也稱電流開關型邏輯電路。它是利用運放原理通過晶體管射極耦合實現的門電路。在所有數字電路中,它工作速度最高,其平均延遲時間tpd可小至1ns。ECL電路是由一個差分對管和一對射隨器組成的,所以輸入阻抗大,輸出阻抗小,驅動能力強,信號檢測能力高,差分輸出,抗共模干擾能力強。但是由於單元門的開關管對是輪流導通的,對整個電路來講沒有「截止」狀態,所以電路的功耗較大。
D. 什麼是邏輯電路
一種離散信號的傳遞和處理,以二進制為原理、實現數字信號邏輯運算和操作的電路。分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前者由最基本的「與門」電路、「或門電路」和「非門」電路組成,其輸出值僅依賴於其輸入變數的當前值,與輸入變數的過去值無關——即不具記憶和存儲功能;後者也由上述基本邏輯門電路組成,但存在反饋迴路——它的輸出值不僅依賴於輸入變數的當前值,也依賴於輸入變數的過去值。由於只分高、低電平,抗干擾力強,精度和保密性佳。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數字控制、通信、自動化和儀表等方面。最基本的有與電路、或電路和非電路。
「邏輯電路」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a
logical
circuit)
簡單的邏輯電路通常是由門電路構成,也可以用三極體來製作,例如,一個NPN三極體的集電極和另一個NPN三極體的發射極連接,這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簡單的與門電路,即:當兩個三極體的基極都接高電平的時候,電路導通,而只要有一個不接高電平,電路就不導通……
邏輯電路分為3類:非門,與門,或門。
非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的電勢變成相反的電勢,高電勢變低電勢,低電勢變高電勢。
A
Z
0
1
1
0
與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兩個高電勢,輸出高電勢,不滿足有兩個高電勢則輸出低電勢。
A
B
Z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或門:利用內部結構,使輸入兩個低電勢,輸出低電勢,不滿足有兩個低電勢輸出高電勢
A
B
Z
0
0
0
0
1
1
1
0
1
1
1
1
(2倍電壓,但是不影響高電勢)
編輯本段分類
電阻-晶體管邏輯電路、二極體-晶體管邏輯電路、發射極功能邏輯電路、發射極耦合邏輯電路、高閾值邏輯電路、集成注入邏輯電路、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路
E. 門電路是什麼
門電路
用以實現基本邏輯運算和復合邏輯運算的單元電路稱為門電路。常用的門電路在邏輯功能上有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或非門、與或非門、異或門等幾種。
門電路作用
凡是對脈沖通路上的脈沖起著開關作用的電子線路就叫做門電路,是基本的邏輯電路。門電路可以有一個或多個輸入端,但只有一個輸出端。門電路的各輸入端所加的脈沖信號只有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門」才打開,即才有脈沖信號輸出。從邏輯學上講,輸入端滿足一定的條件是「原因」,有信號輸出是「結果」,門電路的作用是實現某種因果關系──邏輯關系。所以門電路是一種邏輯電路。基本的邏輯關系有三種:與邏輯、或邏輯、非邏輯。與此相對應,基本的門電路有與門、或門、非門。
F. 什麽是邏輯門電路,寫出五種門電路的名稱,符號.及邏輯代數式
用來表達輸入、輸出間邏輯關系的電路稱作邏輯門電路.常用的邏輯門有:「與門」、「或門」、「非門」、「與非門」和「或非門」.它們的名稱、符號和邏輯代數式見附圖.
G. 三種基本邏輯門電路是指
三種基本邏輯門電路是指:與門電路、或門電路、非門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