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東風日產pure drive是哪款車
是日產騏達。
1、「PureDrive」是日產最新動力最大化發動機燃油效率的發展戰略;通過最新的技術和高效的傳動系統,再加上以最佳平衡提供出色動力和出色燃油經濟性的動力系統,它也擁有同級最佳的靜謐性和平順的傳動。
2、騏達是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生產的一款車。騏達被蘊涵了騏驥即千里馬的意思,進一步解釋就是騏驥千里、馳騁迅達。
⑵ 東風日產全新天籟售17.98萬元起,五款車型選哪款更值
2022年9月30日晚,東風日產宣布旗下的全新天籟正式上市,其售價區間為17.98萬至23.98萬元。全系共推出五款車型,其中包括三款搭載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和兩款搭載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
----------E------------N-------------D----------
想看到更多實用且實在的文章、音頻和視頻,盡在「車軲轆話的聲音」!
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軲轆話的聲音,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⑶ w42t是日產什麼車
w42t車是日產軒逸。日產軒逸,軒逸是日產全球同步推出的一款全新戰略車型,採用創新設計搭載先進技術。S動態曲線打造的外形時尚大氣,2700MM的超長軸距營造寬敞的後排膝部空間,讓乘坐舒適自如。「軒」在古語中表示華麗的車,而「逸」則有安逸、舒適、超群的意思。「軒逸」充分顯示了該車優雅的設計格調和行雲流水的駕馭感受,喻示給人帶來無限愉悅的嶄新體驗,洞悉人性,舒逸雋永,將為中高級轎車的品位及駕乘樹立全新標准。軒逸(Sylphy)目前分09和12兩款。
⑷ 日產最新suv車型
日產最新suv車型:藍鳥 1.6L CVT炫酷版、1.6L CVT智聯智酷版。
日產車的優點:
價格便宜、省油耐用、這也是日產車近年來銷量一直不錯的原因之一。
東風日產車的缺點:
安全性差:
在美國IIHS統計的死亡率最高的車型前十名中,日產就佔了兩個席位,分別是排名第二的日產陽光和排名第九的瑪馳。購買汽車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前提首先要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這才是最重要的。
操控性差:
日產汽車一直是以舒適見長,特別是天籟,素有移動的大沙發之稱。汽車駕乘舒適本身沒有錯,但是如果這個舒適性是以犧牲全部或大部分操控性獲得的,這個舒適性就有待商榷了,畢竟操控和安全息息相關。
動力差:
日產車優點就是省油,與之相對的就是動力性太差,這對於習慣了駕駛德系車和大排量汽車的我來說,不論是心底還是在腳底都非常的不適應。
外觀差:
日產車的外形整體來說都不是很出眾,從早年的帕拉丁到今天的奇駿、陽光、瑪馳、騏達,在外觀上讓人始終看不出日產車型的風格在哪。逍客在剛剛改款時還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可這么多年根本沒怎麼變過。
⑸ 日產有什麼核心技術
日產的核心技術 :
1.VVEL無級可變氣門升程
( 寶馬Valvetronic
日產VVEL
豐田Valvematic)
2.C-VTC連續氣門正時系統
VVEL+C-VTC技術的VQ37 蟬聯沃德十佳十幾年 堪稱最省油 安靜 平順的V6發動機
3.E-VTC智能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十四代軒逸1.6發動機)
4.鏡麵缸孔熔射技術
5.零重力座椅
6.日產智駕(日產主動安全駕駛 也是中國進口最早期進口帶雷達的車輛,當年國內沒有 進口英菲尼迪引進)
7.日產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天籟 英菲尼迪QX50)
8.日產電池(日產旗下有家電池公司,旗下的 汽車 電池技術領先同行 ,日產聆風也是上市以來 零故障 零自燃 效率高 續航長,電動車銷量全球前3)
9.日產e-POWER系統 增程式混動 汽車 (搭載該系統的日產note,超越普銳斯 銷量第一)
10主動液壓懸掛(沙漠王子途樂在用,60年代的 有日產雷達主動液壓懸掛)
還有一些技術就不一一列舉了!
比起日系雙田,日產給人的感覺好像不是特別專研技術。其實日產擁有眾多行業前端的技術,相比之下名氣不如雙田那麼大而已。
一、發動機:日系的發動機技術整體實力非常強,日產也不例外,一代神機VQ系列發動機連續十四年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由此可見一斑。VQ發動機兼有高效,靜謐,平順,輕量化,高兼容性和高可靠性的特點,整體性能比較均衡,沒有非常搶眼的亮點,但是各項都排在前列。說性能還要看GT-R戰神的RB系列,改裝千里之大令人稱奇;最新的VC-TURBO超變擎繼續延續VQ系列的強大性能,再次拿下「沃德十佳發動機」,VC-Turbo超變擎通過可變壓縮比技術,能快速判斷駕駛者需求調整缸內壓縮比,在8:1-14:1之間連續無級切換。配合渦輪增壓技術,在保證動力輸出平穩流暢的同時將燃油效率提升到極致,不僅油耗大幅降低,排放物也相應減少,完全足以滿足國六排放標准。雖然日產沒有向雙田一樣走強混的技術路線,但這款壓縮比快速可調技術也是獨家。
二、新能源:日產在混動領域起步很早,但名氣不如雙田,不過最新一代的e-POWER系統還是有自己獨特的技術,採用全電動機驅動,這意味著車輪完全由電動機驅動,來自高輸出電池的電力輸送到e-POWER的緊湊型動力總成,包括汽油發動機,發電機,逆變器和電動機。在電動領域,日產的聆風是最早批量上市的電動車,而且至今銷量一直不錯。
三、傳動:日產的變速箱來自於捷特科,這是CVT變速箱的龍頭公司,它與日產的關系相當於愛信與豐田。在CVT領域眾多的創新技術都來自於捷特科。
日產的發展思路與雙田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日產在整體實力上與雙田的差距正在拉大。
我來分享一下日產在發動機方面最牛的一些核心技術:
一、V6發動機
日產在V6發動機技術上擁有非常深厚的造詣,其技術水平經過市場的檢驗,擁有非常高的口碑。
1、自然吸氣V6
的VQ系列V6發動機可以說是全球最優秀的自然吸氣V6了,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平順是VQ的特點。曾經連續14年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評選證明VQ系列在技術上統治力。
而且在十幾年前日產已經在VQ發動機上使用了連續可變氣門升程機構VVEL。這套機構完全可以媲美寶馬著名的Valvetronic系統,可以說是日產VVEL和寶馬的Valvetronic系統一起開啟了連續可變氣門升程機構。
2.高性能雙渦輪增壓V6
在增壓時代,日產仍然保持了V6發動機的強勢,早期代表性的產品是GTR上使用的VR38DETT的3.8L V型六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
日產在2016年發布了全新VR30 3.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Q50車型,最高性能400馬力,是日產在增壓時代V6最新的技術成果。
在高性能發動機的開發過程中,日產開發了著名的:鏡麵缸孔加工工藝。在鋁缸體上直接通過鏡面噴塗工藝,噴塗一層只有0.2mm的鐵基塗層,代替傳統鑄鐵缸套。這種技術可以降低摩擦,改善散熱。
目前該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日產幾乎所有的發動機上。
9
二、可變壓縮比發動機VC-Turbo
日產經過20面的研發,終於於2018年量產了可變壓縮比發動機,VC-Turbo是全球第一款量產可變壓縮比VCR發動機。
日產通過獨特的連桿機構,實現了壓縮比8-14之間的連續可調,在低負荷採用高壓縮比來提升效率,在高負荷採用低壓縮比來避免爆震提升性能。日產的可變壓縮比技術可以說將內燃機技術幾十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三、e-Power混合動力技術
2018年日產Note e-Power混合動力系統在日本市場一炮而紅,超過豐田普銳斯,拿下該級別混動車型銷量冠軍。
日產e-Power稱為「一台能自己發電的電動 汽車 」(自ら発電する電気自動車)。實際上是一種串聯混動系統,是日產在內燃機和電動車結合上的全新嘗試,也是目前最具前瞻性的混合動力技術路線之一。e Power的本質是用高效發動機發電,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輛,不需要額外充電。
日產目前計劃將e-Power推廣到全系列車型上,並開始引入中國和歐洲市場。在串聯混動領域,目前日產是毫無疑問的領先者。
最牛逼的應該是RH16十幾年前的老發動機技術直接一改滿足了國六的排放標准
目前最厲害的應該是發動機可變壓縮比。能同時做到省油與高壓縮比共存。
⑹ 日產汽車2030願景戰略發布 加速電氣化轉型/將推23款新車型
易車訊 11月29日,日產汽車2030願景(Nissan Ambition 2030)戰略發布,未來將會繼續加速電氣化轉型,到2030年時,將推出23款新車型,包括15款純電動車型。同時,未來還將加大在固態電池技術和激光雷達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領域的投入。
打造全球生態系統
日產汽車將實現製造和采購的本地化,以提高電動車型的競爭力。日產汽車計劃將其獨特的電動汽車製造生態系統——「日產EV36Zero」電動汽車樞紐模式拓展至日本、中國和美國等核心市場。「日產EV36Zero」電動汽車樞紐是一套整合的電動汽車製造和服務生態系統,將出行和能源管理相結合,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
憑借與4R Energy株式會社(4R Energy Corp.)在車載電池再利用和再回收領域近十年合作所積累的專業技術,日產汽車將繼續把車載電池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日產汽車計劃將其電池再生工廠拓展到日本以外的地區,在2022財年於歐洲設立新工廠,在2025財年於美國設立新工廠。
日產汽車的電池再生設備將支持能源管理的可循環經濟,其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期,實現「車輛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系統和家用電池系統的完全商業化應用。同時,日產汽車還將在2026年前投資200億日元(合計11.284億人民幣)用於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在移動出行領域的加速創新,日產汽車計劃將在全球范圍內招募3,000名以上高級研發人才,同時不斷提升現有員工業務能力。通過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合作,在碳中和技術、電驅化、軟體和服務等領域實現成本節約和技術共享。
日產汽車將在「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指引下,致力於公司業務的長期發展,將企業合並經營利潤率保持在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