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企技術崗值不值得去
外企技術崗值得去,外企管理文化激勵機制,轉崗培訓,有一套非常成熟的企業制度。是一個公私分明的地方,不講人情,對事不對人。
外企考核激勵制度非常科學嚴格,幾乎沒有加班。只要有能力就會受到上司欣賞,提供展現個人能力表現的舞台。
要想在外企技術崗位濫竽充數就千萬不要去,外企是個眼睛揉不得沙子的地方。只有真才實學到外企技術崗位就能發光發亮,付出與收入相匹配。
外企技術崗薪資待遇高,相對於其它單位企業來說,薪資待遇翻番,而且外企沒有加班文化,講究工作效率,要求在工作時間內完成任務。
外企重視技術崗,每年都有技術崗位培訓指標,提升員工能力和含金量,體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外企公司經營管理高效正規,有明確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
工廠環境整潔,自動化程度較高。員工薪資較高,正常繳納五險一金,不存在拖欠不繳情況。員工福利及休假制度完善,年終獎比較豐厚,經營效益好的外資企業年終獎有時候相當於一年的工資。
外企如此好的福利和管理制度、獎勵機制。個人覺得最能錘煉鍛煉技術的地方,有很好的轉崗機制,能快速提高員工技能以適應崗位需求,崗位培訓也是外企的一大亮點。因此,外企技術崗值得去。
⑵ 在外資企業/外企/韓資企業工作怎麼樣啊麻煩了解情況的朋友們給點意見啊
你好!
韓企給我印象
1)加班,無休止的加班;
2)等級森嚴,員工是有明確的級別的,這個進去前要談好啊,去了再升級可就難了;
3)韓國人普遍比較變態,沒事罵你兩句,看你運氣了;
4)待遇很很一般。
如有疑問,請追問。
⑶ 在外企工作是一種什麼感覺外企的工資就一定高嗎
談起外資企業,有許多優勢。拿到手實際收入高,絕大多數人對國外的物體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和憧憬,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最圓,外企工作有臉面,外資企業的機制更趨向健全,個人發展可以積累經驗,職業發展規劃和企業更具備黏合性。外資企業也是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工作強度很有可能大,可能涉及到外出,工作時薪不太高,必須融入國外的風俗習慣,沒有歸屬感這些。
還有一點,外資企業重視對職工的學習培訓和職業發展規劃,使職工的知識和能力可以獲得專業化的提高,在員工發展的道路上規劃好,是更為合乎企業的進行方位。也表明大夥兒都是會發展,累積更多的是工作經驗,鍛練多的是工作能力,要想出出類拔萃,變成升職的引領者,不依靠工作經歷堆取,是必須付出就有回報。外資企業最直接的體驗,略微中高層的高管都要說英文,必須融入海外的文化藝術習慣性,並且做為黃皮膚的人或多或缺乏信任感。外資企業能夠獲得收益,累積豐富多彩的工作中的經歷,之後進到國企是非常好的必備品。
⑷ 在外企工作是什麼體驗
作為在外企工作了七年的人,我專門來談談印象最深的外企的公司信息化解決方案,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外企基本都是集團公司,全球各個office之間要協同工作必須採取統一穩定的解決方案,不然總是通過郵件把資料發來發去,嚴重影響效率。
一、電腦和辦公系統
大部分外企都採用微軟公司的企業解決方案。
1)電腦賬號
每個人都有一個電腦賬號,是採用域登錄的方法。
所謂域登錄,就是這個賬號是公司網路上的,而不是電腦本地設置的,只要你在公司的任何一台電腦上輸入自己的賬號密碼就能登錄,而且一旦登錄,郵箱(Outlook)、聊天軟體(Lync)、公司內網主頁都是自動登錄了,不用再輸賬戶和密碼。
國內企業:就是和家用電腦一樣,開機不用密碼。
2)郵箱
基本都是微軟公司的Outlook+公司域名郵箱+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用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的好處就是新郵件實時推送(已經自動設置),不需要手動不停去刷新,而且新郵件來了右下角會彈出浮窗。我在家裡電腦用outlook設置私人郵件就沒有這種效果。
不在公司的話還可以用網頁版登錄,網址一般都是mail.公司域名 或者webmail.公司域名。
最大的痛點是郵箱容量普遍都只有500-800M,需要不停地清理郵件,有時候休假一個星期回來郵件就爆了,剛開始爆的時候還能收郵件,但發不了,再過段時間連收也收不到了,別人一發郵件過來就會收到退信。
附件也不能太大,一般都不能超過8-10M,超過了可以發出去,但是對方是收不到的,有些公司的還沒有提示。
不過最新的office 365貌似升級的,我目前這家公司郵箱容量有100G,從來不用清理郵件,附件最大支持20M。
國內企業:小企業直接用qq郵箱,中大型企業用網易郵箱企業版或者Foxmail,也有部分用outlook的。
3)即時通訊
基本都是用微軟公司的Lync企業版,前身是大名鼎鼎的MSN,後來改名OC(offfice communicator),最近部分電腦升級後變成了Skype for business.
這種企業版的即時通訊軟體只能和公司內部的人聊天,在Outlook上可以看到有沒有在線,所以有些人為了避免讓老闆知道自己在不在,永遠設置為不在線。
最大的痛點是不能發圖片、不能發文件,聊天記錄不能保存,只能用來溝通一些簡單的事。
國內企業:大部分都是用QQ和微信或者乾脆什麼都沒有,還有一些很酷的公司用阿里的釘釘。
4)日常事務處理
請假、加班、出差、績效考核等需要批準的事務都是在內網主頁上申請,然後系統會有郵件發到老闆的郵箱,一般都是用Oracle解決方案,公司自己二次開發。
國內企業:填紙質單,找老闆簽字,然後交給HR或者財務,或者用各種本土公司開發的解決方案,業內叫OA系統(office automation辦公自動化)。
二、電話會議系統
大部分都是用思科公司的WebEX解決方案,可以集成在Outlook和Lync里,點一下就可以創建一個電話會議。
早期WebEX設置非常復雜,還要裝控制項,大部分人都直接放棄,因為不是沒聲音就是沒圖像,估計還得去上培訓班才會用。新一代進步很大,操作簡單了很多,完全是傻瓜式操作,功能也很強大,還支持共享桌面和遠程式控制制。
創建電話會議後就會生成一個會議主持人密碼和參與者密碼。
召開會議時如果在電腦旁就只要點開鏈接輸入密碼就可以進入,不在電腦旁就用手機撥打一個公司專用的400電話,就會聽到熟悉的Welcome to the meeting,然後輸入密碼就可以了。
由於微信在中國實在太流行了,老外都被逼著用微信了,人數少的電話會議也用微信。
國內企業:QQ或者微信,或者直接用手機打電話。
三、VP*N
有的是整個公司直接了專線,肉身翻過去,網速非常快,電腦上就不用設置什麼了。
或者用思科公司的AnyConnect ,但經常會很慢。
國內企業:自己到網上下載。
四、ERP系統
ERP系統不是一個軟體的名稱,只是一類企業資源管理軟體的統稱,用來管理公司的項目、訂單、采購、物流等信息。外企一般都用德國SAP系統和美國Oracle系統。這套系統非常貴,要幾十萬到幾百萬美元,所以一般的中小企業都用不起。
國內企業:要麼就直接用excel要麼就用金蝶、用友等本土軟體,台灣企業一般喜歡用自己開發的ERP系統。
五、文件共享
一般在公司設置一個共享伺服器,把需要共享的文件分門別類放在共享盤里,可以設置哪些人有許可權訪問或者修改。
不在公司的話只要登錄VPN就可以訪問了。
有的公司會直接通過SAP系統來管理。
現在也有公司用微軟的Onedrive for business或者Dropbox for business,好處是能夠自動同步本地、自動保存文件的 歷史 版本,而且不管在哪裡,只要能上網就能找到文件。
用ProE做產品設計的公司還喜歡用Windchill,因為在ProeE上把圖畫好只要一發布就自動上傳Windchill。由於對Windchill的依賴,很多工程師不管什麼文件都喜歡往上面扔。但Windchill實在是太難用了,搜索文件非常不方便,上傳文件要N個步驟,絕對是我用過最難用的系統。
國內企業:一般也設置共享盤,更多公司就把文件存在每個人自己的電腦里。
六、信息安全管理
有些公司對信息安全極其重視,從源頭上杜絕公司機密泄露,也有的公司無所謂。
嚴的公司,普通員工是不能上外網的,郵件也沒有外發許可權,沒有webmail,也無法在手機上看郵件。U盤只有讀取許可權,沒有寫入許可權(不能拷走公司任何文件),如果U盤發現可疑病毒,電腦會立即斷網,IT會第一時間找到你並隔離該電腦,可能大家覺得大驚小怪了,但公司政策就是如此。使用列印機也要刷卡來進行身份驗證。電腦有賬戶控制,不能隨意裝軟體。
不嚴的公司,電腦除了不能自己裝軟體,其他隨便你搞,想拷什麼文件拷什麼文件,特別是有了office 365後,在任何郵件客戶端里只要輸入公司郵箱和密碼都可以登錄,網頁端outlook.office.com就是公司webmail入口,只要輸入公司郵箱賬號和密碼就可以查看郵件。
後來我嫌沒有管理員許可權,自己不能裝軟體,於是用U盤PE系統把管理員許可權破解了,然後裝了QQ,酷狗、暴風影音等 娛樂 軟體,居然也沒人找我麻煩。
但不管哪種公司,都要求每隔一段時間更換電腦密碼,系統會自動提示,但經常導緻密碼設多了,自己都忘了。
國內企業:公司電腦就和家用電腦一樣,你想怎麼玩怎麼玩,可以裝任何軟體,甚至可以自己重裝系統,上網、聊天、打 游戲 都隨便你。
七、IT技術支持
一般稱為 Help desk,就是處理IT系統的軟硬體、網路等故障。
很多外企把呼叫中心都設在馬尼拉或者新加坡,遇到電腦問題先打呼叫中心電話,由呼叫中心決定是否遠程解決還是派本地IT過來解決。
就算你明明知道IT就在隔壁,但你不能直接找他,你也要先打電話給馬尼拉或者新加坡,然後再由他們安排IT過來解決。
打了電腦之後就會創建一個ticket(工單)來追蹤問題的進度,系統會發一封郵件給你表示這個ticket已經創建,問題解決完之後又會收到一封郵件表示這個ticket已經關閉。
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通過遠程操作來解決,IT要安裝軟體也可以通過push的方式直接推送到電腦里。
外企的IT技術人員是需要很好的心態的,因為大部分用戶連話都說不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溝通到底是什麼問題,比如某小白用戶打電話找IT說「我的電腦用不了了」,這時IT內心是崩潰的,用不了到底是哪種用不了?是無法開機?還是無法登陸?還是登陸後沒滑鼠動不了?如果是無法開機,電腦有什麼提示嗎?
所以我們如果找IT,一定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描述是不是很模糊,會不會引起歧義,也一定要考慮怎麼才能盡可能一次性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比如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電腦名、IP地址告訴他。
我在合資企業工作了近6年的時間,雖然不是純外企,但是也能體驗到一定的外企工作體驗。
1、外企辦公軟體基本上都是Office套件: 從Excel、Word、PPT到Outlook、Lync,所有的辦公流程都能在Office體系下完成;民企或國企用的更多的是WPS、QQ郵箱、163郵箱;
2、外企經常要開電視會議: 很多電視會議是和總部進行的,國家不同、時區不同,我在豐田的時候,要和北美研發開電視會議,因為時區相差太大,總是要等到晚上8:00和對方開會;而民企或國企(除了少數幾個全球化較強的)開會更多的是針對國內同事或客戶,沒有時區限制;
3、外企做事更重要的是靠流程、制度: 幾乎任何工作大到研發、銷售、營銷,小到領取文具、保密、人員出入等都有詳細而嚴格的流程,而且這些流程都會進行系統化,任何人都需要通過這個流程辦事。豐田 汽車 廠中,人員走路的路線、如何過人行道、上下樓梯怎麼走都有嚴格的規定,而且會有專人進行檢核。
4、外企在一定程度上更講究公平競爭、尊重隱私: 關於公平,最主要的體現在你的上司做不到的事情,他不會去要請你,他能享受的福利,你一般也能享受到;人員晉升會有周全的KPI指標考核,以及第三方測評,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人為的干涉。關於尊重隱私,在外企職場上,討論家長里短、職場斗爭的話題比較少,不會出現你家出個什麼事,明天全公司都知道了這種情況。
5、外企的出差待遇一般比較好: 由於外企文化推崇公司、保護隱私,所以在出差上,你能享受的待遇基本上和你的領導是一樣的,特別是歐美企業, 基本上都是高端艙+五星級酒店+專車的配置(注意,這是普通員工也能享受到的,並不是高層的特權) ;另外由於尊重隱私,出差酒店住宿方面,幾乎沒有兩個人住一間房的情況。而國企和民營企業在這方面會稍微克制一些。
6、外企的辦公室多數是開放式的: 就是很多人坐在一個大的開間,中間沒有隔斷,大家出在一個相對開放的工作環境中;而國企和民營企業多數會在不同的辦公室工作。
我覺得我比較有發言權,個人簡歷:畢業後進入龍頭外企,工作年限11年。後去過兩家私企,各工作1個月,現在一家瑞典企業工作。所以我親身經歷了外企和私企的不同。
1、外企是橫向工作的、即你只負責整個項目的一個點、大家都是負責點的工作,然後項目經理會把工作安排到每個人,最後有效的串聯起來就行了。私企是縱向的。就是要負責從研發到售後的所有技術工作。感覺比較累。
2、大多數私企都是老闆說了算,任何想法都是老闆拍板、而外企都是你自己提出,然後攢數據驗證,最後call個會把相關人員叫到一起決擇,並發出會議記錄。比較高效。
3、外企把流程看的高於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流程走的。而私企是誰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識辦事,誰都想做決定,而誰又都怕擔責任,往往一件事在外企按照流程1天就可辦完的到了私企就要一周。
4,效率問題,私企更像是一場員工和老闆的貓捉老鼠的 游戲 ,老闆來了就幹些事,老闆走了就開始網購。外企是項目式管理,你的匯報對象對你擁有絕對的管理權。所以你的工作也就會隨著項目經理的作風而不同。
5、回報方面,外企更多的是用KPI系統等軟體來判斷一個人的業績,雖然你的工作也不是能得到100%的回報,但50%是有保障的。不要問那50%去哪裡了?工作幾年的人都明白。而私企更多的是看關系。
還有很多,不多說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在一個外企幹了10多年,而在私企1個月都待不了的原因。可能是我的適應能力差吧!
在500強快消美企工作過多年,以下信息供參考(不同行業可能情況不盡相同):
好的方面:
制度健全,福利好,五險一金交足,工會還會組織各種活動(如羽毛球俱樂部、瑜伽課、太極課、家庭年會、子女福利、免費心理咨詢等等等)工作環境高大上,出差都是飛機+五星級酒店,人際關系相對簡單,有機會出國,每年固定漲薪。歐美企業文化好,尊重員工,體貼員工的個人和家庭需求,特殊情況還可以申請停薪留職一段時間,或者每周上3-4天班,拿60%-80%工資。
不好的方面:
外企漸漸走下坡路,不斷裁員和撤出中國,不停聽說前同事被裁掉的消息。留下來的發展空間狹小,天花板效應明顯,分工過細和內部輪崗導致市場價值低,越晚出來越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轉崗機會。通俗點說就是溫水煮青蛙。當然如果能混到領導層,然後調去美國總部,安全系數就會大很多,但隨之而來的是家庭和子女教育問題(太多因此離婚的案例了),以及父母的贍養問題。
印象深刻的經歷:
曾經有機會在深秋去加拿大出差一個月,借周末的時間去看了尼亞加拉大瀑布,金斯頓小鎮,安大略湖,蒙特利爾,各種金黃深紅的
⑸ 去外企做技術支持有沒有前途
外企做技術還是很好的
壓力不大,而且工資也是不錯的
看你能談到什麼樣的工資的
⑹ 我今年23歲,現在在韓企外企做設備技術員,一個月工資四千多,以後談戀愛或相親時,女生會怎麼看
那要看你未來遇到的女孩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她物質些或許根本就不會跟你開始,如果是有點物質但是本質上不那麼愛慕虛榮就會看你是不是潛力股,是的話就會陪你一起吃苦奔小康,如果就是個很天真很享受愛情帶來的愉悅的女孩,那就會無論你是否有潛力都會陪著你,不在乎你錢多錢少,只要愛情就行了
⑺ 在外企工作的利弊
以我在日資公司工作為例
優點:1:工作時間穩定,5天制,每天10小時
2:發薪准時,不像很多大陸廠,總是欠薪(也時可能他們也是被迫無奈)
3:能較快的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他們總時不時的搞什麼培訓及研討什麼的
4:能接觸到他們一些較為先進的管理技術及理念,對將來的發展有用
5:有年度待遇,年終獎年年有,還時時搞點旅遊慶典什麼的,保險挪不下.
缺點:1:因工作需要,必須學習他們的語言,我尤其討厭日語
2:等級制度森嚴,對於提拔等級來說,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3:不能為創立國產品牌努力,幹得再好都是別人的,這點是最大的遺憾
介於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分析一下你的何去何從吧,但有一點你必須得肯定,到那裡上班都不須太多擔擾和懼怕,只有心中無敵,自會無敵天下.想你總會成功的!
⑻ 做純技術性的設計師進外企好還是國企好
肯定是外企好,外企的待遇要比較好一些,上班也比較自由一些。
⑼ 外資企業做技術支持有沒有前景如何
可以做技術,切不可沉湎於技術。千萬不可一門心思鑽研技術!給自己很大壓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這上面,那麼註定你將成為孔乙己一類的人物!適可而止為之,因為技術只不過是你今後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還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願意到老還是個工程師!
不要去做技術高手,只去做綜合素質高手!在企業里混,我們時常瞧不起某人,說他「什麼都不懂,憑啥拿那麼多錢,憑啥陞官!」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師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嗎?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沒有的本事。你想想,老闆搞經營那麼多年,難道見識不如你這個新兵?人家或許善於管理,善於領會老闆意圖,善於部門協調等等。因此務必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親和力,察言觀色能力,攻關能力等,要成為綜合素質的高手,則前途無量,否則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術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從古到今,美國日本,一律如此!
多交社會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工程師交往,認為有共同語言,其實更重要的是和其他類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當老闆或高層管理,那麼你整日面對的就是這些人。了解他們的經歷,思維習慣,愛好,學習他們處理問題的模式,了解社會各個角落的現象和問題,這是以後發展的巨大的本錢,沒有這些以後就會笨手笨腳,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難,交不少學費,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知識涉獵不一定專,但一定要廣!多看看其他方面的書,金融,財會,進出口,稅務,法律等等,為以後做一些積累,以後的用處會更大!會少交許多學費!!
抓住時機向技術管理或市場銷售方面的轉變!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開發,適當時候要轉變為管理或銷售,前途會更大,以前搞技術也沒有白搞,以後還用得著。搞管理可以培養自己的領導能力,搞銷售可以培養自己的市場概念和思維,同時為自己以後發展積累龐大的人脈!應該說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逐漸克服自己的心裡弱點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貶義,並不可愛),猶豫不決,膽怯,多慮,臉皮太薄,心不夠黑,教條式思維。。。這些工程師普遍存在的性格弱點必須改變!很難嗎?只在床上想一想當然不可能,去幫朋友守一個月地攤,包準有效果,去實踐,而不要只想!不克服這些缺點,一切不可能,甚至連項目經理都當不好--盡管你可能技術不錯!
工作的同時要為以後做准備!建立自己的工作環境!及早為自己配置一個工作環境,裝備電腦,示波器(可以買個二手的),模擬器,編程器等,業余可以接點活,一方面接觸市場,培養市場感覺,同時也積累資金,更重要的是准備自己的產品,咱搞技術的沒有錢,只有技術,技術的代表不是學歷和證書,而是產品,拿出象樣的產品,就可技術轉讓或與人合作搞企業!先把東西准備好,等待機會,否則,有了機會也抓不住!
要學會善於推銷自己!不僅要能幹,還要能說,能寫,善於利用一切機會推銷自己,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創造條件讓別人了解自己,不然老闆怎麼知道你能幹?外面的投資人怎麼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銷出去,機會自然會來找你!搞個個人主頁是個好注意!!特別是培養自己在行業的名氣,有了名氣,高薪機會自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機會...
該出手時便出手!永遠不可能有100%把握!!!條件差不多就要大膽去干,去闖出自己的事業,不要猶豫,不要彷徨,幹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為下一次沖擊積累了經驗,不幹永遠沒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經歷失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