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葡萄糖鉗夾技術是什麼

葡萄糖鉗夾技術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7 16:01:03

Ⅰ 怎麼判斷是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各種原因,機體對生理水平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需要高水平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目前評價胰島素抵抗或者胰島素敏感性的方法包括穩態模型評估(homa)、口服葡萄耐量實驗(OGTT)、頻繁取樣的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微小模型及高胰島素正常血糖鉗夾實驗。

上述評價指標中,葡萄糖鉗夾技術是評價胰島素抵抗和細胞功能的最佳方法,但費時費力,事實上,這些方法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臨床上常常並不使用。

對於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測定每日胰島素總劑量或者內源性胰島水平用於評價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更為簡單實用。

1、每日胰島素總劑量大於2u/kg即可診斷為嚴重的胰島素抵抗。

2、對於非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為50~70mu/ml或者OGTT後胰島素峰值大於等於350mu/ml,即可提示嚴重胰島素抵抗。

3、鉗夾實驗中,m值一般小於2mg/(kh.min)。

4、有些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島素總量大於3u/kg,且體質指數小於30kg/m2可診斷為極度胰島素抵抗。

Ⅱ 葡萄糖鉗夾技術的概念

研究者通過血糖灌注使受試者血糖水平升高至125 mg/dl(相當於7.0mmol/l)。通過控制葡萄糖灌注使血糖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通過檢測保持在高水平血糖情況下葡萄糖的灌注量,從而評價葡萄糖代謝率。高葡萄糖變數鉗夾可以評價β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
每五分鍾檢測一次血糖水平。務必使足夠的葡萄糖灌注保證持續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血糖的狀態下,葡萄糖灌注率等於體內所有組織葡萄糖的攝取。
在持續30分鍾的測量中,葡萄糖灌注率決定胰島素敏感性。如果灌注較高(7.5 mg/min或更高),那麼通常就是胰島素敏感型;較低的胰島素灌注(4.0 mg/min或更低)通常說明你是屬於胰島素抵抗型。4.0-7.5mg/min的階段沒有具體病理定義,通常暗示了葡萄糖耐受有所損傷,是一種早期葡萄糖抵抗的標志。
1.Andres R, Swerdloff R, Pozefsky T, Coleman D. Manual feedback technique for control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Skeggs LT Jr, ed. Automation in analytic chemistry. New York: Medaid, Inc.; 1966, 486–501.
2.Linda von Wartburg, 「What's a Glucose Clamp, Anyway?」 Diabetes Health. Nov 7, 2007.

Ⅲ 什麼是鉗夾術

妊娠10周以上至14周,需要終止妊娠時,因胎兒較大需作鉗刮,為保證鉗刮術順利進行,應先作擴張宮頸准備。 [適應證]1.妊娠在11―14周以內忌證要求終止妊娠而無禁者。2.妊娠14周以內,因某種疾病不宜繼續妊娠者。[禁忌證]同人工流產吸宮術。[術前檢查]除與人工流產吸宮術相同以外,術前還需作到以下幾點:1.有條件均應住院手術。特別是妊娠13―14周,或有全身其他疾病,或身體較弱者。妊娠ll―]2周,在門診手術必須由有經驗的技術熟練的醫師操2.有出血素質、貧血或身體衰弱者,應作血常血型,出、凝血時間和血小板等項檢查。 3.子宮擴張器需准備到15號左右。 4.術前宮頸准備(1)專用橡皮導尿管擴張宮頸:先按常規消毒宮頸和頸管,然後將已消毒好的16或18號橡皮導尿管插入官腔1/2以上,留在陰道內的一段導尿管用消毒紗布包裹,放在後穹窿或陰道,l:段,24h後橡皮導管在手術前取出。 (2)使用前列腺素葯物擴張宮頸,常用葯物有: 1)pge,衍生物:16,16雙甲基―反式a-pge,甲酯,即ono 802栓劑,每栓1mg,人流前放人後穹窿。3h後宮頸口一般擴大到0.6―1.0cm(即擴張器6-10號可通過),再放lmg可擴至1.2cm以上。2)國產的消旋15―甲基pgf2ct栓劑或海綿塊(含3-4mg),放人陰道3―4h,宮頸口可擴大到0.6-1.oem左右。 3)米索前列醇:每片0.2mg(pge,類似葯),術前l-3h口服0.4-0.6mg,或術前12h放入陰道後穹窿內2―3片,可軟化擴張宮頸到0.6-1.oem。4)消旋15―甲基pgf2ct注射劑,每支2mg,肌注,3h後可擴張宮頸口0.6―1.ocm。5)pge2衍生物噻普酮,每支含0.5mg,用生理鹽水2mi稀釋後,肌注3-4h後,可擴張宮頸0.6-1.ocm左右。不論哪一種前列腺素制劑,人工流產前3―4h應用,均有軟化、擴張宮頸作用。注意使用時應排除有前列腺素禁忌證者。 [人工流產鉗刮術操作法]1-4操作與小月份人工流產術相同。5.宮頸擴張器白4.5號-10號或12號。6.用8號或9號吸頭進入官腔10cm左右,接上負壓電吸引器,吸力至600mmhg左右,轉動吸頭吸破羊膜囊,吸凈羊水,巡迴護士幫助測量羊水量。7.用有齒卵圓鉗進入官腔,鉗取胎盤組織,幅度宜小,左右輕輕搖動,使胎盤逐漸剝離,以便能完整地或大塊地鉗出,直至胎盤組織基本鉗凈後,再從宮腔中尋找胎頭,鉗破胎頭,流出腦漿後,將胎頭扭斷取出,再分段鉗取肢體,若一時胎頭難找到,也可先取肢體後再破胎頭。8.取胎體時,應保持胎兒縱位為宜,勿使胎兒骨骼傷及宮壁,如妊娠月份較大,可先取胎體,後取胎盤。9.保留取出之胎塊,手術結束時核對是否完整。 10.如肢體基本鉗出後,d』用8號或7號吸頭將官腔內殘留之碎骨或胎岳吸凈。再用中號刮匙刮宮壁四周,術後*次測量官腔之長度。 11.檢查宮頸有無活躍性出血及宮縮情況,宮縮欠佳者,n/注射縮宮素20u,或麥角新鹼o.2mg。[術時注意事項] 1.手術時,特別是破羊水後要注意孕婦面色及主訴,謹防羊水栓塞。 2.手術操作要穩、准、輕、巧,避免暴力,以防子宮穿孔和宮頸損傷。在鉗夾取出過程中,如鉗夾方向和深度錯誤,可發生子宮穿孔或鉗夾出腸管或大網膜。在手術過程中,如發現有物嵌頓、堵塞在子宮頸內口―1:取出困難時,不叮強取,應採取如下措施:①將鉗夾的胎頭或胎體向上稍稍退回,在宮腔內夾碎,並將被夾物調轉方向,使胎體長軸與宮頸長軸方向相一致,鉗夾取出,,②如按上述方法取出仍有困難,應迅速擴大宮頸口,再擴大1-2號擴張器,常叮順利夾出。③可在宮頸旁註射0.5%利多卡因5-10ml,使頸管鬆弛後,利於將子宮內容物取出。 3.出血較多時應盡快查明原因,及時妥善處理。 4.如因胎頭較大,夾取實有困難,而胎盤和胎體、脊柱均已夾出或吸出,此時如無活動性出血、子宮收縮良好,為避免操作時間過長,防止損傷和感染,亦可暫停手術,不再繼續夾取胎頭。術後給予抗生素及宮縮劑,等3―4日後胎頭軟化,再夾取胎頭較易取出,或自然排出。 [術後注意事項]妊娠12周以上個,術後休息1月。其他同人工流產吸宮術。

Ⅳ 胰島功能評估及胰島素抵抗評估

對於高血糖患者,我們一般會評估其胰島β細胞功能。這樣做是為了診斷糖尿病及分型,判斷糖尿病的治療情況(如口服葯、胰島素、代謝手術等治療後)等。

在評估胰島β細胞功能前,還需作出兩個選擇:一是評估的檢查方法,二是檢測指標。那麼,臨床上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目前,適合臨床所用的檢查方法有五種:

胰高血糖素刺激試驗(GST):靜脈推注胰高血糖素 1 mg,測定 0,6 分鍾血糖、C 肽和(或)胰島素水平,胰島功能衰竭者對刺激缺乏反應。

精氨酸刺激試驗(AST):30~60 秒內靜脈推注精氨酸 5 g,測定 0、2、4、6 分鍾血胰島素和(或)C 肽、胰高血糖素等水平,主要用於了解第 1 時相胰島素分泌情況。

靜脈注射葡萄糖耐量試驗(IVGTT):一次性靜注葡萄糖,在注射後 3 小時內觀察血糖和胰島素的變化。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聯合胰島素或 C 肽釋放試驗:應用較多,方法略。

日常進餐刺激:通常測定空腹及進餐後 2 小時胰島素和(或)C 肽水平。

上述試驗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為 IVGTT、OGTT、精氨酸試驗、胰高血糖素試驗和日常進餐刺激。

在糖調節受損階段,選用 IVGTT 或 OGTT 早期評估胰島素分泌。

在臨床糖尿病階段,可通過 AST 及 OGTT 來判斷病情輕重。

在 2 型糖尿病β細胞功能衰竭階段或疑為 1 型糖尿病,多選擇 GST 來判斷其衰竭程度。

就臨床普及程度看,OGTT 聯合胰島素或 C 肽釋放試驗、進餐刺激方法應用最廣。

指標:優選 C 肽測定

胰島β細胞的評估指標,一般考慮血清胰島素或 C 肽測定。

1. C 肽測定

C 肽和胰島素有共同的前提——胰島素原,一分子胰島素原可裂解成一分子的胰島素和一分子的 C 肽。

同時肝臟對 C 肽清除率低,C 肽半衰期(20~30 分鍾)較胰島素半衰期短(3-5 分鍾),降解速度慢,因此在評估胰島細胞功能時,推薦用 C 肽釋放試驗,臨床意義同胰島素釋放試驗。

血清 C 肽在糖尿病診治中的運用時注意:

診斷時 C 肽值<0.2nmol/L 時,1 型糖尿病診斷幾率>99.8%。

暫時的高糖毒性可能高度抑制胰島β細胞功能,2 型糖尿病也能出現「功能衰竭」的假象,若難以分型,建議病情穩定數月後復查 C 肽水平,仍低者要考慮 1 型糖尿病。

餐後 2 小時 C 肽/空腹 C 肽 ≥ 3 的新診斷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更易於誘導長期血糖控制,改善β細胞功能。

2. 以血清胰島素為測定指標,常用 OGTT 聯合胰島素釋放試驗。

在葡萄糖刺激後,正常人於 30~60 分鍾出現胰島素分泌峰值,約為空腹值的 5~10 倍,2 小時下降,3 小時回到空腹水平。

2 型糖尿病患者分泌高峰延遲,1 型糖尿病無峰值且分泌量較低。

需要說明的是,正常情況下,從胰島細胞中釋放出來的主要是經裂解後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胰島素,而無活性的胰島素原及非胰島素裂解產物只佔極少比例。

在 2 型糖尿病狀態下,胰島素抵抗引起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加之β細胞功能障礙,導致了不完全加工的胰島素原釋放,比例明顯增加,而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胰島素釋放比例相對減少。

由於免疫反應特性相同,所測胰島素是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胰島素和胰島素原及其他裂解產物的總和,得到胰島素濃度有一定局限性,且血清胰島素濃度易受外源性胰島素和體內胰島素抗體的影響,近一半胰島素經肝臟首過代謝作用清除。

相對來說,血清胰島素測定無法正確反映胰島β細胞的功能狀態。

另有兩個常用指數供評估參考:

穩態模型胰島素分泌指數(Homa-β)= 20×FINS/FPG-35(FINS 為空腹胰島素,FPG 為空腹血糖)。

β細胞功能指數 (MBCI)=(FINS×FPG)/(PG2 h+PG1 h-2FPG),PG2 h 為糖負荷後 2 小時血糖,PG1 h 為糖負荷後 1 小時血糖。

這兩個公式一般用於臨床研究、葯物治療前後對比等。然而,當胰島素抵抗、FINS 過高時,由公式推導的胰島功能可能被高估。

在基礎生理狀態時,葡萄糖和胰島素之間的關系反映了肝糖產生及輸出(HGP/HGO)和β細胞胰島素分泌反饋調節的平衡,其模型以數學公式表示為:

HOMA-IR =(FPI×FPG)/22.5

β細胞分泌的公式為:HOMA-β=(FPI×20)/(FPG-3.5)FPI,即空腹血漿胰島素濃度。FPG,即空腹血糖。

參考值:正常個體:2.2~2.7;IGT(糖耐量低減)者:4.3~5.2;2-DM(2型糖尿病)患者:8.3~9.5。

與鉗夾技術比較,用HOMA模型評價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具有更好的相關性。而且使用更加簡單、可靠、方便,適用於流調和臨床研究。

注意:該模型不適用於存在IGT的老年人和餐後胰島素抵抗的評估。對應用胰島素及/或促泌劑的患者HOMA的應用尚有待驗證。此外,最小模型法、OGTT、C肽水平、胰島素原與胰島素之比等指標,也能為評價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提供參考。

還有一種是 積分法

①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梗家族史各得2分。②男性WHR>0.85,血壓>140/90mmHg,TG>1.9mmol/L,血尿酸>386.8mmol/L,脂肪肝(γGT>25IU/L或B超密度異常等各1分。判定:總分<3分,不懷疑胰島素抵抗(IR)。>3分時,先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IGT或DM。如血糖正常、血胰島素水平>15μu/ml,即可判定為IR。

注意:腰、臀圍及腰臀圍比值(WHR)

腰圍(W) 測定時需兩足分開(25~30cm)並直立,測量部位在骨性胸廓最下緣與髂脊最上緣的中點水平面。

臀圍(H) 測定時則並足直立,測量部位在臀部最寬處。使用軟皮尺測量,讓皮尺貼著皮膚表面但不壓迫軟組織。

腰臀圍比(WHR)=W(cm)/H(cm)

胰島素抵抗三項評估方法,糖友們需要了解

葡萄糖、胰島素鉗夾術

①正常葡萄糖胰島素鉗夾試驗。依據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的基本原理,胰島素敏感的個體所需胰島素少,而胰島素抵抗個體所需胰島素劑量較大。

②高胰島素正糖鉗夾試驗。輸入外源性胰島素,造成血糖降低。同時,輸入葡萄糖,使血糖始終維持在正常范圍(60~90mg/ml)。對胰島素敏感者,葡萄糖輸入量大時才能維持血糖的正常狀態而不發生低血糖。反之,給胰島素抵抗者輸入少量葡萄糖即可維持血糖的正常狀態。

葡萄糖輸入的多少(M值)可以反映胰島素的敏感性(SI)或胰島素抵抗的程度。M值越大,胰島素敏感性越高。反之,胰島素敏感性越低。鉗夾技術的優點是能量化胰島素在糖代謝方面的生理作用的強弱,成為迄今評價胰島素抵抗的「金標准」。但因采血頻繁,指標復雜,費用昂貴,目前只適用於小樣本的科研。

Ⅳ 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專家介紹

副主任醫師
簡介:
現任科室主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上海糖尿病康復協會委員
1994年以來先後主持和參加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復旦大學青年科研基金和閔行區科委課題9項。
專業特長
主要擅長糖尿病嚴重並發症、甲狀腺、腎上腺疾病、垂體病變等疑難雜症的診斷治療。
經歷
1994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醫學臨床系。1994年7月分配在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科工作。1999年晉升為內分泌科主治醫師。2002年7月獲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專業臨床碩士學位。2003年11月晉升為副主任醫師。2004年8月~至今被聘為內分泌科主任。
科研論文
先後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中華糖尿病雜志》、《中華老年醫學雜志》、《中華消化科雜志》、《浙江大學學報》、《復旦學報》 、《臨床內科雜志》等雜志發表論文35餘篇,參加論著編寫2部
榮譽
先後獲評「先進個人」3次,「閔行區新長征突擊手」1次,「閔行區新長征突擊手標兵」1次。
2004年開展新技術「高葡萄糖鉗夾技術在評價ß細胞功能中的應用」,並獲得了該年院新技術新項目二等獎。
非酒精性脂性肝臟疾病與胰島素抵抗關系》和《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級親屬脂聯素水平與胰島素抵抗和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研究》兩篇論著分別獲得閔行區2004年科技論文一、二等獎。 教授,博士生導師,1961年9月7日出生,1991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博士畢業。1996年在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腎臟中心攻讀博士後。現任華山醫院內科主任、腎臟科主任、科研副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內科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國家211工程上醫大腎臟科負責人、中華腎臟病學會常務委員,秘書;上海腎臟病學會委員;青年學組組長;中華腎臟病雜志常務編委;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編委;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命審題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領軍人才「後備隊」(閔行領軍人才)。擅長內科腎臟病學診斷及治療,特別對水、鹽代謝紊亂、酸鹼平衡障礙,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等診療有特長,對血液透析的適應症、CRRT、血脂分離等新的透析技術有較深的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市衛生局青年基金、市衛生局百人計劃、國家教委211工程、國家九五攻關項目、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上海市科委學科帶頭人、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復旦大學三年行動計劃等多項基金的負責人,目前在研經費近100萬。1990年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篇,指導或參與論文及綜述100餘篇,參加了20多部專著的編寫。1995年以來,培養碩士生4人,協助培養博士研究生14人,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3人,碩士研究生7人。

Ⅵ 什麼是葡萄糖鉗加試驗

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目的-------胰島素的敏感性

高血糖鉗夾技術---------目的-------B細胞功能-----(也即)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性。
葡萄糖鉗夾可大致分為高葡萄糖鉗夾、正葡萄糖高胰島素鉗夾、低葡萄糖鉗夾,各自的應用范圍不同,你要做的是哪種鉗夾術?人類的鉗夾國內有多家單位可以做,如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處)、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北京協和、中日友好醫院、華西醫、重慶醫等。

Ⅶ 胰島素抵抗的含義是什麼

胰島素抵抗是什麼呢?胰島素抵抗對身體會有什麼傷害呢?胰島素抵抗就是指各種原因使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機體代償性的分泌過多胰島素產生高胰島素血症,以維持血糖的穩定。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病因很多,而我們能夠通過飲食急性胰島素抵抗治療,也可以通過葯物來進行控制,另外80歲以上的患者可能存在年齡相關的腎功能下降,這一人群中使用該類葯物應十分謹慎。

隨著肥胖的增加,胰島素抵抗這個概念越來越普遍,經常會有醫生對患者說:「你存在胰島素抵抗」,但胰島素抵抗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Ⅷ 什麼叫血糖胰島素鉗夾

高胰島素正常葡萄糖(高糖)鉗夾技術被認為是經典和公認的評價胰島功能的方法。操作方法:試驗對象空腹條件下靜脈輸注葡萄糖,使血糖升至11.1—13.9 mmoL/L,此後每5 min測靜脈血糖1次,並調整葡萄糖輸入速度,維持病人高血糖狀態2—3 h,在此期間進行測試:試驗第0—10 min,每2 min取血1次,此時所測胰島索分泌量為第1時相分泌量;以後每10min取血1次測定血漿胰島素濃度,共測10次。結合一定的數學模型方法,高糖鉗夾技術可計算胰島素早期和晚期分泌量,以刺激後各時期胰島素分泌量及分泌節律來反映B細胞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較多見的胰島B細胞功能減低表現為早期及晚期胰島素分泌減少,以早期減少更明顯:但肥胖的患者及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出現第l時相胰島素分泌增多。此法的局限性主要是:①結果受胰島素抵抗的影響;② 人為導致的持續高血糖狀態,不符合生理模式。同時此法的操作復雜,取血次數較多,不能在臨床上廣泛使用.一般只用於胰島素臨床試驗。

Ⅸ 胰島素抵抗的檢查

1.空腹胰島素
空腹胰島素是反映人群胰島素抵抗的一個較好的指標。
2.正常血糖胰島素鉗夾技術
這是目前公認的檢測胰島素抵抗的方法,並被認為是評價其他檢測胰島素抵抗方法的金標准。
3.胰島素抑制試驗
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是結果不如鉗夾法精確。
4.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術(MMT)是利用計算機模擬機體血糖與胰島素動力代謝的關系,而同步計算出表示胰島素抵抗程度的胰島素敏感性指數(ISI)和不依賴胰島素作用的葡萄糖自身代謝效能(SG)。
5.葡萄糖耐量試驗同時測胰島素釋放曲線
此類方法的共同優點是與阻斷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法比,沒有干擾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的生理機制;與激發葡萄糖一胰島素反饋法中的葡萄糖耐量試驗,是更符合生理性的實驗。
1998年7月WHO將胰島素抵抗綜合征定義為:①胰島素抵抗;②糖耐量異常;③血壓≥160/90mmHg;④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L;⑤向心性肥胖;⑥體重指數BMI>30kg/m2;⑦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⑧高尿酸血症;⑨微量白蛋白尿。一個個體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減退及或胰島素抵抗,並同時具有2項以上組合,可定義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

閱讀全文

與葡萄糖鉗夾技術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市場未來十年什麼行情會好 瀏覽:956
dbfview怎麼導入數據 瀏覽:686
層析技術有多少種 瀏覽:961
紡織技術上升紡織品價格如何變動 瀏覽:549
描寫市場景象的怎麼寫 瀏覽:417
途觀天窗數據怎麼讀 瀏覽:552
品牌數據線都是哪些工廠代工的 瀏覽:852
數據線100個表示什麼 瀏覽:595
怎麼測自己是什麼臉型小程序入口 瀏覽:614
脊椎骨脫落手術技術如何 瀏覽:704
上海勞氏工業技術怎麼樣 瀏覽:908
想買個菜刀走什麼程序 瀏覽:627
配股一般什麼時候交易 瀏覽:502
產品優勢怎麼說 瀏覽:192
如何看待prada菜市場 瀏覽:853
電腦信息數據錄入員主要做什麼 瀏覽:129
如何分析歷史成交數據 瀏覽:974
徐州酒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26
野蠻生長產品有哪些 瀏覽:604
dnf拍賣行交易限額多久取消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