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高性能薄膜材料方向學什麼,就業前景如何.謝謝指導.
實不相瞞,我是學材料科學的,老師常和我們說材料在將來會越來越熱門,而光纖材料和薄膜材料又是熱中之熱,就業絕對不用愁!
薄膜是個很廣泛的名詞,很多材料的研究領域都涉及薄膜的制備,比如超薄電池(例如你手機的電池)的正負極就是一種薄膜材料等,這個要具體看你們導師是從事具體哪方面的研究才能知道!
2. 薄膜物理好就業嗎
就業前景較好。
中國功能薄膜研究水平和研發能力,逐步進入了國際主流方向,國家已將功能薄膜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中式和產業化項目集成於膜科技專項之中,功能薄膜產業正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提升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增強技術突破能力,加快功能性薄膜材料開發及技術應用產業化進程不僅是促進中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重要手段,也將為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就業前景很好。
3. 汽車太陽膜粘貼技術難不難學,有沒有前途
這個貼膜技術還是比較容易學的,因為實際上他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難度,只需要經常的練習,不去浪費材料,這樣就可以學會了,在未來應用肯定是比較廣的,而且現在貼膜已經特別普遍了,所以說未來還是很有前途的。
4. 膜結構的發展前景怎麼樣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行業
應該是朝陽產業:
膜結構是一種由高強膜材料和強構件(鋼結構或拉索)通過一定方式使其內部產生一定的張應力以形成某種空間形狀,可作為覆蓋結構並能承受一定的外荷載的空間結構形式。膜結構以良好的自潔性、隔熱性以及高強耐久、造型新穎、自重輕等優點廣泛應用於休閑小區、輕型大跨度無柱空間或輕型屋蓋建築結構。由於膜結構是張力結構的一種,只有在一定的張力作用下,膜結構才有一定的形狀和剛度,因而膜結構建築表現了力的平衡美,是一種受力最為合理的結構形式。採用輕質膜材,同時輔以柔性拉索、輕型剛架的結構形式,可以很好地達到大跨度、覆蓋大空間的目的。
從多年來國內外的實踐經驗來看,膜結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必將是現代建築的主流。預計最能發揮膜結構優勢的應用領域有:
1、需要自然採光的公共建築,如體育館、訓練房、游泳館、展覽廳等,膜材的透光性能很好地解決採光問題,又可節約能源,並給人以一種處於大自然環境中的感覺。<膜結構設計技術與關鍵點>
2、各種類型的生產廠房與倉庫,其尺寸都比較規則,因而可採用膜結構並加以定型化、商品化、這種建築有運輸、拆裝方便的優點,對於緊急救災或災後重建也十分有用。
3、在改造原有建築物時,膜結構的自重輕是很大的優點,可以用來代替傳統的屋蓋。它也可用來鏈接毗鄰的房屋,例如在商場、廣場、校園中,這將有效地擴大其建築空間。
4、輕巧而美觀的膜結構用於敞開或半敞開建築物的遮蔽屋蓋尤為適宜。近年來在足球、田徑等比賽的體育場中,越來越多的看台挑蓬都採用膜結構。國外很大露天劇院的舞台、博覽會的展覽館也都以膜作為頂蓋。在我國廣大地區是農貿市場也可大力推廣膜結構。
5. 膜分離設備的前景如何
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在飲用水凈化、工業用水處理,食品、飲料用水凈化、除菌,生物活性物質回收、精製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並迅速推廣到紡織、化工、電力、食品、冶金、石油、機械、生物、制葯、發酵等各個領域。分離膜因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能,在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再生方面異軍突起,在環境工程,特別是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膜在大自然中,特別是在生物體內是廣泛存在的,首先出現的是超濾膜和微孔過濾,然後才出現反滲透。
1748年Abble Nelkt發現水能自然地擴散到裝有酒精溶液的豬膀胱內,首次揭示了膜分離現象,但是直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膜分離技術才應用在工業上。
1861年Schmidt首先提出超過濾的概念,他指出,當溶液用比濾紙孔徑更小的棉膠膜或賽璐玢膜過濾時,如果對接觸膜的溶液施加壓力並使膜兩側產生壓力差,那麼它可以過濾分離溶液中如細菌、蛋白質、膠體那樣的微小粒子,這種過濾精度要比通常的濾紙過濾高的多,因此稱這種膜過濾法為超過濾。
在截留分子量級重要概念提出後,關於截留各種不同分子量的超過濾膜,是Machaelis等用各種比例的酸性和鹼性高分子電解質混合物,以水-丙酮-溴化鈉為溶劑首先製成的。此後,一些國家又相繼用各種高分子材料研製了具有不同用途的超過濾膜,並由美國Amicon公司首先進行了商品化生產。將各種形狀的大面積的超過濾膜放在耐壓裝置中的膜組件中,隨著反滲透組件的研製而發展起來的。
幾種主要膜技術發展近況大致如下:
微濾在20世紀30年代硝酸纖維素微濾膜商品化,60年代主要開發新品種。雖然早在100多年前已在實驗室製造微孔濾膜,但是直到1918年才由Zsigmondy提出商品微孔過濾膜的製造法,並報道了在分離和富集微生物、微粒方面的應用。1925年在德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微孔濾膜公司「Sartorius」,專門經銷和生產微孔濾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微孔濾膜的製造技術和應用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研究微孔濾膜主要是發展新品種,擴大應用范圍。使用溫度在-100~260℃。
超濾從20世紀70年代進入工業化應用後發展迅速,已成為應用領域最廣的技術。日本開發出孔徑為5~50nm的陶瓷超濾膜,截留分子量為2萬,並開發成功直徑為1~2mm,壁厚200~400um的陶瓷中空纖維超濾膜,特別適合於生物製品的分離提純。
離子交換膜和電滲析技術主要用於苦鹹水脫鹽,引起氯鹼工業的深刻變化。離子膜法比傳統的隔膜法節約總能耗30%,節約投資20%。90年世界上已有34個國家近140套離子膜電解裝置投產,到2000年全世界將1/3氯鹼生產轉向膜法。
20世紀60年代Loeb與Sourirajan發明了第一代高性能的非對稱性醋酸纖維素膜,把反滲透首次用於海波及苦鹹水淡化。70年代開發成功高效芳香聚醯胺中空纖維反滲透膜,使RO膜性能進一步提高。90年代出現低壓反滲透復合膜,為第三代RO膜,膜性能大幅度提高,為RO技術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超純水製造、鍋爐水軟化,食品、醫葯的濃縮,城市污水處理,化工廢液中有用物質回收。
1979年Monsanto公司用於H2/N2分離的Prism系統的建立,將氣體分離推向工業化應用。1985年Dow化學公司向市場提供以富N2為目的空氣分離器「Generon」氣體分離用於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產等領域,大大提高了過程的經濟效益。
20世紀80年代後期進入工業應用的膜分離技術是用滲透汽化進行醇類等恆沸物脫水,由於該過程的能耗僅為恆沸精餾的1/3~1/2,且不使用苯等挾帶劑,在取代恆沸精餾及其它脫水技術上具有很大的經濟優勢。德國GFT公司是率先開發成功唯一商品GFT膜的公司。90年代初向巴西、德、法、美、英等國出售了100多套生產裝置,其中最大的為年產4萬噸無水乙醇的工業裝置,建於法國。除此之外,用PV法進行水中少量有機物脫除及某些有機/有機混合物分離,例如水中微量含氯有機物分離,MTBE/甲醇分離,我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從1958年研究離子交換膜開始的。60年代進入開創階段。1965年著手反滲透的探索,1967年開始的全國海水淡化會戰,大大促進了我國膜科技的發展。70年代進入開發階段。這時期,微濾、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等各種膜和組器件都相繼研究開發出來,80年代跨入了推廣應用階段。80年代又是氣體分離和其他新膜開發階段。 隨著我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相應的學術、技術團體也相繼成立。她們的成立為規范膜行業的標准、促進膜行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半個世紀以來,膜分離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大規模工業應用的轉變,成為一項高效節能的新型分離技術。1925年以來,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項新的膜過程在工業上得到應用。
由於膜分離技術本身具有的優越性能,產業界和科技界把膜過程視為二十一世紀工業技術改造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新技術。曾有專家指出:誰掌握了膜技術誰就掌握了化學工業的明天。
80年代以來我國膜技術跨入應用階段,同時也是新膜過程的開發階段。在這一時期,膜技術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純水、超純水制備、醫葯、生物、環保等領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並且,在這一時期,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中也都有了膜的課題。
為眾多的企業帶來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6. 化學工程研究膜科學技術方向的就業前景怎樣
研究生物膜,或者仿生膜的還行,如果是納米薄膜等用化學工程的方法就很難研究下去了。
7. BOPET薄膜應用領域有哪些前景如何
主要是做企業網站,企業管理系統等.
企業級應用引用j2ee已經成為傳統.
手持設備的編程j2me潛力還是很大的.你可以考慮發展.
8. 鐵電薄膜畢業生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如下: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冶金、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制備、金屬材料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
可以去半導體集成電路大展宏圖,比如:MEMS(微機電),存儲器等;也可去感測器方面開拓一下,印象中好像鐵電薄膜可以用做壓力感測器之類的用途。
9. 碩士階段研究薄膜太陽能電池就業好嗎有發展前途嗎
研究無機非金屬陶瓷還不如研究太陽能電池,找工作都很難。
薄膜太陽能電池,尤其是聚光型太陽電池在未來的發展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但是發展周期會很長很長,不是幾年就能搞定的。清潔能源在本世紀中葉如果能佔到總發電的30%就很了不起了,而光伏發電在清潔能源的比例能有20%就很不錯了。我碩士研究的是太陽能電池,找工作時有相關企業可以去,但是說實話企業數量並不是很多,大多數是中小型私企,他們對科研型人才也不是很需要,因為太陽電池的生產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10. 薄膜半導體行業怎麼樣,有發展前途么
你好,我個人覺得薄膜半導體比較有發展潛力的
因為其廉價的生產成本和相對簡單的工藝技術
現在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批量生產的穩定性,至於說In元素缺乏什麼的,你可以不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