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森林培育工程技術人員工作內容是什麼
從事的工作主要包括:
(1)研究開發林木及果品、木本糧油、葯用植物、綠色食品、天然葯用原料、特種天然工業原料、天然色素和香精、珍貴食用菌等經濟林木資源品種遺傳和良種繁育的新技術、新方法;
(2)建立、保護林木種質資源的母樹林、種子園、采穗園,並進行經營管理;
(3)利用生物技術選育林木新品種;
(4)研究生態區主要林木、經濟林木、竹林的優化栽培模式及有效技術措施;
(5)制定種子採集、加工、儲存,壯苗培育,造林規劃設計,造林方式,幼林撫育和間伐等經營措施;
(6)研究制定用材林和經濟林基地建設目標和工程的總體規劃設計;
(7)開發和推廣溫室大棚工廠化育苗及造林綠化的新技術、新方法,制定造林工程檢查及驗收標准和方法。
『貳』 林業技術可以干什麼
林業技術學了當然有用,可以從事林木種苗生產、森林培育、森林保護、森林調查、森林資源監測、森林資產評估、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森林經營作業設計以及林業行政管理等工作。
林業技術這樣學:
1、林木種苗生產技術
學習種子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種子質量檢驗的方法,本地區主要樹種苗木的繁育技術,苗圃規劃設計的方法,種子生產和育苗技術規程等內容
2、森林營造
學習造林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造林施工與管理技術,工程造林技術,造林技術規程。
3、森林經營
學習森林撫育採伐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森林主伐更新的理論和方法,森林採伐作業技術,森林經營技術規程。
4、森林資源管理
學習森林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森林資源調查的技術規范,森林調查規劃軟體的使用方法,基本圖、林相圖、森林分布圖的繪制和使用方法,掌握森林資源調查以及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的能力。
5、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
學習森林昆蟲基礎知識、森林病害基礎知識、森林病蟲害防治原理和防治措施、森林病蟲害調查和預測預報。
學習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培養學生掌握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調查、預測預報知識,掌握森林主要檢疫害蟲的種類、識別方法、防治措施。
(2)林木種苗培育技術是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1、專業特色
本專業為省級精品專業,省級示範性重點建設專業。擁有中央財政支持的高職教育實訓基地——國家林業技術實訓基地,具有一支由資深教授、博士引領的國家級教學團隊。
畢業生可從事工廠化育苗、工程造林、森林資源管理、林業「3S」信息技術應用、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等工作。畢業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國家計算機等級證書、國家英語等級證書、林業特有工種技能證書。
2、核心能力
專業核心能力:森林資源開發和管理;林業、旅遊、園林等部門森林資源保護、森林旅遊、森林公園管理。
3、實踐教學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森林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土壤學、林木遺傳育種、氣象學、森林經營、森林病理學、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培育、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森林資源開發與利用、畢業實習等環節,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4、專業領域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林草種植與荒漠化治理、環境綠化。
5、職業方向
就業面向:能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森林旅遊資源開發等方向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叄』 林木良種繁育是什麼
(propagation of elite tree species)
(劉榕,沈熙環)
將選育材料擴大繁殖並推廣於生產的過程。經選育或經遺傳測定確認性狀優良的繁殖材料(稱為原種),需通過良種繁育擴大數量,才能應用於生產。對良種繁育的基本要求有:①迅速擴大繁殖系數,以滿足生產對種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需要;②採取適當的技術,保證繁殖材料的純度和防止性狀的退化。按育種的正常程序,經表型選擇的優樹、無性系或雜種,只有經過遺傳測定確認其性狀優良後才能進行良種繁育。然而,在實踐中由於生產上急需,性狀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種苗,往往等不到遺傳測定結果就已應用。考慮到繁殖材料的適應能力等因素,允許選擇的優樹和無性系在與選擇地區相似的生態條件下推廣。但是,對人工雜種必須經過遺傳測定後才能推廣。林木有性繁殖良種的主要形式是母樹林和種子園;對一些用材樹種和經濟樹種,還可以用扦插、嫁接和組織培養等方式繁殖。為扦插、嫁接提供優質種根、種條的圃地是采穗園。母樹林、種子園和采穗園構成了當今林木良種繁殖的主要形式。
種子繁殖簡單易行,生產成本較低,也是所有樹種進一步提高改良效果所必需的繁殖方式。但是,無性繁殖較之有性繁殖有如下優點:①不經過基因的分離和組合,優良性狀能夠全部轉遞給繁殖植株,從而提高遺傳增益;②無性繁殖植株性狀整齊,便於經營管理;③在一些情況下育種成果能提前投入生產。
『肆』 森林培育學科就業方向
就業前景
傳統的森林培育專業主要以研究造林為主。但是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森林培育專業結合生態學、園林學發展了一些邊緣學科,如城市林業,研究林木與城市環境(氣候、土壤、地貌、水域、動植物、居民住宅區、工業區、活動場所、街道、公路、鐵路、各種污染等)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培育、管理城市植物,改善城市環境,維護城市可持續發展。相對於一些熱門專業來說該專業是有點冷門的,就業情況也不是太好。
專業介紹
1、學科簡介
森林培育學是林學的主要分支學科,主要研究森林營造和撫育更新的理論及技術。該專業學習森林培育學、多元統計分析、高級植物生理學、經濟林栽培學、高級森林生態學、運用生態學、土壤學、植物生理學等。
2、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森林培育專業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要求是:
(1)進一步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逐步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獻身林業;遵紀守法、品德優良;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團結協作精神,學風嚴謹,勇於開拓;服從國家分配,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掌握森林培育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及開拓創新能力;熟悉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管理工作。
(3)身心健康。
3、專業方向
01林木種苗培育理論與技術
02工業用材林培育理論與技術
03生態公益林培育理論與技術
04城市林業
05經濟林(果樹)栽培和利用理論與技術
4、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4數學(農)或315化學(農)
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註:各個學校專業方向,考試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
『伍』 林業技術主要是學什麼
林業技術主要研究植物學、森林土壤學、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森林培育技術、森林經營與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林木良種選育、森林營造、森林病蟲害防治與檢疫、森林資源調查與管理等。
培養要求
林業技術專業主要面向遼寧,廣西、貴州、雲南地區,面向林業企事業單位和生態建設一線,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林業發展需要,具備林業技術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勝任林木種苗生產、森林營造、森林經營、森林調查、森林資源管理、森林保護、林業生態工程施工與管理等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
『陸』 林業技術專業怎麼樣
林業技術這個專業一般,不怎麼好,而且不屬於熱門專業,很少人去選擇。我有個朋友就是修的林業技術這個專業,他經常跟我說要到外邊林場做實踐,有時候周末都不能休息,要去做森林資源調查規劃,就是挺辛苦的。下面我來具體介紹一下這個專業的一些情況吧。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實踐環節:在校內進行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森林調查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實訓。在林業企事業單位進行森林植物、森林環境、森林營造技術、森林經營技術、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森林資源經營管理等實習。
該專業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反正看個人,該專業還是比較適合熱愛自然,熱愛林業生活,嚮往大自然的同學去選擇。
『柒』 林木雜交技術是什麼
(crossing techniques of forest trees)
(陳瑾)
林木雜交育種中所採取的花期調整、控制授粉及室內切枝雜交等一系技術措施。雜交育種能否獲得成功與雜交技術有關。開展雜交工作時,要識別花芽,了解花器構造、開花習性,掌握花粉技術、授粉方式以及可授期長短等有關問題。樹木雜交的方法可分為樹上雜交和室內切枝雜交兩類,其共同原則和一般內容是:
花期調整
雜交親本開花期必須相遇,才能進行雜交。樹木的開花時間由外界環境條件和內在遺傳因素決定,不同樹種花期不一致,同一樹種在不同地區常因環境不同而開花有先有後,甚至在同一環境下不同植株的花期也有差別。調整花期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調整的辦法有:①當花期差別不大並可利用室內切枝雜交時,雜交前,可分期剪取親本樹的花枝放入室內,通過控制適當的溫度和光照,使之提前或延遲開花,一般可提前或延遲7~10天。例如胡楊花期比白楊晚,可把胡楊花枝提早放入溫室催花,或把白楊花枝放在低溫陰暗處以延遲開花。即使花期相同,也常把雄花枝提前2~4天放在溫室使之先開花,及時收集花粉備用。②花期差別較大,或不能由室內切枝雜交時,常採用花粉貯藏的方法解決。當父本花期早於母本時可將花粉收集後貯藏,待母本開花時應用。如果母本花期早於父本,花粉採集後必需作較長期貯藏,留待翌年應用。③異地寄粉。利用同一樹種分布區不同的花期差異,在早開花地區採集花粉供遲開花地區應用。此種方法在泡桐、松樹等雜交工作中已獲得滿意效果。
控制授粉
一般控制授粉在樹上進行,可藉助梯子或安全帶在樹上操作。控制授粉的工作內容包括去雄、套袋和授粉。①去雄:凡是兩性花,雜交之前需把花中的雄蕊去掉,以免自花授粉。去雄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與套袋同時進行,最適當的時期是含苞欲放或當花朵剛剛張開,花粉呈綠色還未成熟時進行。用具要消毒干凈,去雄要徹底,不可損傷雌蕊。自花不孕的樹種可不去雄。②套袋:去雄後要套袋隔離,防止其他花粉侵入。若為單性花,當雌球花突破芽鱗時,就要套上隔離袋。隔離袋可用半透明的硫酸紙或牛皮紙(在袋的一面中部加一條透明塑料薄膜)製成,大小視樹種而定,如松樹用5~10×30~40厘米,杉木用14×25厘米,多數樹種用8×25厘米。袋子兩端開口,頂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針夾住,下端應縛在老枝上。捆縛時袋口最好墊上一層棉花,以便通氣。蟲媒花可用細紗布或麻布做的袋子。授粉最好採用新鮮花粉,如果用貯藏過的花粉,在授粉前要測定花粉生命力(見花粉技術)。③授粉:當雌花開放,柱頭分泌粘液時授粉。授粉期長短因樹種而異。白蠟、櫟樹2~8天,松樹4~5天,杉木5~7天,冷杉、雲杉2~5天,楊樹、柳樹3~5天,鵝掌楸0.5~1天。風媒花樹種授粉時間最好在無風的清晨。授粉器可用橡皮球和玻璃管構成。授粉時打開袋子頂端,對准雌花噴射花粉,或用干凈的毛筆沾上花粉塗撒在雌蕊上,花粉用量要達到在每一朵雌花上可以看到一些花粉,並使花粉在袋裡均勻飛散。授粉後卷下袋口,夾上回形針。蟲媒花的花粉有粘性,授粉時取下紗布袋,用毛筆或圓錐形橡皮頭授粉。用過的授粉工具要經消毒才能再用。為保證雜交成功,在授粉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可進行重復授粉。花粉量不足時,可摻入適量的滑石粉、死的花粉或它種花粉。④去套袋:當柱頭枯萎或苞鱗閉合,應及時取下隔離袋,以保證果實正常發育。去套袋時應掛上標牌,註明雜交組合,去雄和授粉日期。在種子採收之前要注意管理,觀察記載,防治病蟲害,並防止人為破壞,保證雜交成功。
室內切枝雜交
凡種子小、成熟期短的一些樹種,如楊樹、柳樹、榆樹可採用室內切枝雜交。從樹上剪下雌雄花枝,在室內水培,枝條長70厘米,基部徑粗1.5~2.0厘米。楊樹、柳樹的雄花枝條要保留全部花芽,以收集大量花粉,雌花枝則每枝留1~2個葉芽和3~5個花芽。榆樹是雌雄同花,每個花枝上可均勻保留花芽30個左右。把修好的花枝,培養在水瓶中,每隔2~3天換水一次。為防止自由授粉,雌雄花枝要分別放在不同的室內,或在雌花上套袋。雌雄同花的,開花前要去雄。當雌蕊柱頭明亮,分泌粘液時進行授粉。因同一花序上的小花開放有先後,應在2~3天內重復授粉一兩次。授粉後掛標牌。水培花枝要經常換水,當花枝基部分泌有粘液時,應及時削去,保持室內通風,室溫控制在18~22℃。溫度過高會造成胚尚未成熟時落果。當果實即將成熟時,套上紙袋,待成熟後連同袋子一起取下,按雜交組合分別脫粒保存,留備播種。切枝水培方法較費工費材料(花枝),有時可改用沙培法,即把花枝插在沙與細土混合物上,每天澆水。芬蘭對樺木等樹種在塑料棚內栽植,進行控制授粉,效果很好。
『捌』 林業技術專業是干什麼的
林業技術主要研究植物學、森林土壤學、林木種苗生產技術、森林培育技術、森林經營與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林木良種選育、森林營造、森林病蟲害防治與檢疫、森林資源調查與管理等。例如:森林內林木的栽培與養護,樹木黃化病、花葉病等病害的預防與治理,森林動植物資源種類和數量的調查等。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種苗繁育、森林營造、森林管護基本知識,具備種子生產、林木育苗、森林營造、森林經營、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資源調查與監測、林業生態工程管理和林業規劃設計能力,從事種苗生產、森林營造、森林經營、林地經濟開發、森林資源管理、森林資源保護以及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玖』 林業建設中的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
關鍵詞:林業育苗; 技術; 造林方法; 措施;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我國林業發展的重要導向,傳統的林業技術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林業建設的需求,難以達到現代林業建設提出的要求和水準,因此,必須將科學的林業種植技術運用到苗木種植過程中,提升樹苗的存活率,促進林業生態經濟的發展,進而實現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 林業育苗技術
1.1 種子選擇
為了保證林木的質量和種子的出芽率,必須要求林業相關單位的采購部門加強對種子采購工作的關注,所采購的種子顆粒要飽滿且抗病性強,並且種子生產廠家必須手續齊全、業務正規,應仔細檢查其種子生產的相關證明,避免出現質量低且顆粒不飽滿的種子,還要對采購回來的種子加強性能檢測。
1.2 種子催芽
為了提升種子的總體出芽率,要對采購回來的種子進行催芽,主要的催芽方式是利用溫水或熱水對種子進行浸泡,之後每天定時利用溫水對其進行淘洗。應用熱水浸泡主要是為了將種子外皮泡開,這樣更有利於提升種子的出芽率。
2 .造林方法的應用
2.1 植苗造林法
在實際播種過程中採用植苗選林法時,要想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必須在移植時保證苗種根系的完整,同時增加苗木的生長適應能力,保證根部在移植過程不受到任何影響和傷害,避免大量水分流失,防止出現種子和資源浪費的情況,促進苗木健康生長。通過保護根系的方式進行苗木移植,可以促進苗木整體水分平衡,提升造林成功概率。
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促進林木生長最簡單、常用的方法。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利用苗木的枝幹以及殘枝或是苗木的根基作為施肥材料,通過苗木自身的營養提供所需的基本材料供應,以提升苗木種子對於土壤的適應能力。分殖造林法操作較為簡便,對於氣候的要求不是很高,甚至可以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操作,從而保證種植的成活率。
3. 結語
在林業建設中做好林業育苗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為了保證林木的出苗率和成活率,要根據苗木的實際生長特性,選擇適合的種子培育和造林方法,同時專業林業人員在進行相關研究的過程中要提高林木管理和培育意識,提升專業種植能力,通過對種植和造林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升工作質量,提高樹木成活率,為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以上就是農業方面的一個優秀的開題答辯範文,小夥伴們可以仔細研究其中的內容,為自己的畢業論文尋找一些靈感,更多論文相關內容,請關注本平台,小編會做及時的整理與發布。
『拾』 林木育苗技術的內容簡介
第一章 林木育苗基本知識
第一節 育苗樹種的選擇
一、根據苗圃所在地域選擇樹種
二、根據育苗面積選擇樹種
三、根據銷售渠道選擇樹種
第二節 苗圃地的選擇
一、位置
二、地形
三、水源
四、土壤
第三節 造林樹種苗木培育的特點
一、育苗周期短
二、苗木種類的多樣性
三、種苗的地域性
四、種子質量影響的長期性
第四節 造林對苗木的要求及壯苗應具備的條件
一、造林對苗木的要求
二、壯苗應具備的條件
第二章 苗圃地的基本要求
第一節 經營管理的需要
第二節 對自然條件的要求
一、地形
二、土壤
三、水源
四、病蟲害及動物危害
第三章 苗圃地的土壤耕作、輪作和育苗方式
第一節 苗圃地的土壤耕作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二、苗圃土壤耕作的環節
三、各種地類的土壤耕作特點
第二節 輪作
一、輪作的必要性
二、輪作的方法
三、輪作周期
第三節 育苗作業方式
一、苗床育苗
二、大田育苗
第四章 苗圃施肥
第一節 林木苗圃施肥的必要性
第二節 苗圃常用肥料與選肥原則
一、林木苗圃常用肥料
二、林木苗圃選用肥料的原則
第三節 氮、磷、鉀對苗木生長的作用
一、氮、磷、鉀肥對苗木生長的影響
二、氮、磷、鉀肥混合施用對苗木生長的影響
第四節 確定施肥量的科學依據
一、影響施肥量的因素
二、最佳施肥量
三、施肥量的計算方法
第五節 氮、磷、鉀肥的配比
第六節 苗木需肥時期與施肥方法
一、苗木的需肥時期
二、苗木的施肥方法
第七節 稀土微肥
一、稀土對苗木的作用機理
二、林木育苗常用稀土種類
三、稀土在林木育苗中的應用
第五章 苗木年生長規律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一節 苗木根莖的生長
一、苗木的高生長
二、苗木的直徑生長
三、苗木的根系生長
第二節 一年生播種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一、出苗期
二、幼苗期
三、速生期
四、苗木硬化期
第三節 留圃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一、生長初期
二、速生期
三、苗木硬化期
第四節 插條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一、成活期
二、幼苗期與生長初期
三、速生期
四、苗木硬化期
第五節 移植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一、成活期
二、生長初期
三、速生期
四、苗木硬化期
第六章 播種育苗
第一節 播種季節與時間
一、春季播種
二、夏季播種
三、秋季和冬季播種
第二節 播種前的准備工作
一、播種前的整地
二、接種
三、浸種
四、種子催芽
五、防動物和病蟲為害
第三節 苗木密度與播種量
一、苗木密度的作用
二、最佳密度與影響密度的因素
三、計算播種量的方法
第四節 播種方法及其技術要點
一、播種方法
二、播種技術要點
第五節 播種地的管理
一、覆蓋
二、灌溉與除草
三、防除鳥獸危害
四、沙地播種苗的管理
五、防霜凍
第六節 育苗地的田間管理
一、灌溉
二、中耕除草
三、降溫技術
四、追肥
五、間苗與幼苗移植
六、切根及病蟲害防治
……
第七章 營養繁殖育苗法
第八章 移植苗及大苗的培育
第九章 苗木的出圃、貯藏和運輸
第十章 容器育苗
第十一章 苗木病害的防治
第十二章 苗木蟲害的防治
第十三章 主要造林樹種育苗技術實例
第十四章 林木種子的質量檢驗、質量分級和種子貯藏 苗木是造林綠化的基礎材料,數量充足、質量優良的苗木是保證造林綠化成功的先決條件。隨著當前我國大規模公益林建設工程和營造工業用材林的迅速發展,對苗木需求量巨大;國家、企業及個人對苗木生產行業的投資力度也日益增長,形成了全社會重視培育苗木的大好局面。但是,苗木不是普通商品,其生產和銷售具有與其他行業不同的特點,如不按科學規律辦事,憑熱情一哄而上,勢必會給投資者和造林綠化工程造成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為此,我們編輯出版了《林木育苗技術》,供苗木生產者及林業科技人員參考,以有益於我國林業建設。
本書共十四章,第一章針對當前有關人員所關心的育苗問題,從應該培育什麼苗、在哪裡育苗、育苗特點及造林綠化對苗木的要求等方面論述了育苗基礎知識,使人們對培育苗木有一個基本概念;第二章至第四章系統介紹了如何選擇育苗地、怎樣進行土壤耕作、如何施肥等保證育苗成功的各種技術措施;第五章介紹了苗木的年生長過程,使讀者了解苗木在生長過程中,不同時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在育苗技術上能做到有的放矢;第六章至第十章全面介紹播種苗、營養繁殖苗、移植苗及大苗的培育技術、容器育苗技術、苗木出圃、貯藏和運輸等內容;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紹了苗木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法;第十三章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樹種,具體介紹了各自的育苗方法與技術,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最後,為方便讀者了解有關育苗工作中所涉及林木種子的問題,特編輯了第十四章,詳細介紹了林木種子的質量檢驗、質量分級和種子貯藏技術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