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

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5 02:19:37

『壹』 中國軍事科技成果有哪些

1、我國002國產航空母艦下水。作為海上巨無霸,航母是公認的難度最大,工藝最復雜的裝備,目前僅有少數幾個大國有能力建造。

2、我國殲-20正式加入空軍序列。殲20是我國最新銳的隱身戰斗機,也是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先進戰斗機,採用眾多先進技術,空中戰斗能力與美國F22不相上下。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功研製出「長鷹」長航時無人機,它是我國第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長航時無人偵察機系統,成功使我國無人機實現了由近中程、短航時向遠程、長航時的歷史性跨越。

4、2017年5月,中國空軍無人機部隊首次亮相,攻擊-1無人機是中國空軍裝備的一型察打一體無人機,該機集偵察、情報傳輸和火力打擊於一身。此外,最新型的彩虹地效無人機揭開了神秘面紗,這種被外媒猜疑可部署到相關海區的新型攻擊無人機,將對現代化海上力量造成極大威脅。

5、2016年7月6日,運-20大型運輸機授裝接裝儀式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相對於殲-20等先進戰斗機,運-20大運項目屬於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遠程重型運輸機,是中國《中長期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最優先項目。

運-20大運機的服役,標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行研製並生產200噸級以上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正在批量生產的最大和最強的軍用運輸機。

6、高超音速飛行器DF-ZF是中國軍方新近研發的可以快速進行全球打擊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這種高超音速飛行器屬於超快速機動打擊武器,利用彈道導彈從基地發射,以5-10馬赫的超音速飛行,從而實現快速打擊。

『貳』 軍事高技術包括哪些技術

軍事高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六大領域。

所謂軍事高技術,就是應用於軍事領域的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即已經應用或即將應用於軍事領域中,並對現代軍事和現代戰爭產生重大影響的高新科學技術群,六大領域具體介紹如下。

1、信息技術:主要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設計、開發、安裝和實現信息系統和應用軟體。它也經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2、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地球以外的空間和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它是一個國家現代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軍事航天技術是將航天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進入空間,開發利用空間用於軍事目的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3、海洋開發技術:是人類進行海洋開發,實現海洋實際價值的手段的總稱。它是通過海洋開發吸收和消化各種現代科學技術和一般技術,使其適應海洋的特殊環境而形成的。為傳統海洋產業轉型和新型海洋產業快速發展創造條件,促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

4、生物技術: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活的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細胞器和酶)生產有用的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服務。

5、新材料技術:指新開發的或性能優於傳統材料的材料。新材料技術是指通過物理研究、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和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根據人們的意願創造出一種能夠滿足各種需求的新材料技術。

6、新能源技術:包括核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燃煤技術、磁流體動力發電技術、地熱能技術、海洋能技術等,其中核能技術和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核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和煤炭為主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新時代。

(2)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軍事高技術的特點

  1. 高智力。

高技術是一種知識密集型技術,其發展必須依靠創造性的智力勞動,依靠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體現了高智能的特點。對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來說,原材料和能源只佔總成本的2%,而剩下的98%是智能的。

2.高投資。

高新技術的研發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開發周期,因此開發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據統計,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資金比例的產品銷售高達10 - 30%,而投資科學研究成果的產業化研究和發展投資5 - 20倍,高科技產業的形成後,設備更新投資會越來越大。

3.高競爭。

高新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產品推向市場,誰先在戰場上使用,誰就能獲得優勢,誰就能取得主動。為此,世界各軍事強國紛紛制定了高新技術發展規劃,力圖在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4.高風險。

高科技競爭的失敗,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投資的失敗;對國家來說,意味著國家利益的損害。此外,高科技研究本身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5. 高效率。

高科技產品是高附加值產品,其形式是知識的物化形式,其價值遠遠超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價值。實踐證明,高新技術成果一旦轉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一旦應用於實踐,可以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6.高滲透。

高技術本身有很強的綜合和技術放射性或滲透率,隱含著巨大的技術潛力,不僅可以用在新興產業,並且可以用於轉換的傳統產業,成為經濟、國防、科技、政治、外交、和驅動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和其他領域。

7.高速度。

高新技術產業是發達國家最活躍、增長最快的經濟部門。高新技術產業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產值和產出的高速發展,還體現在產品性能更新的高速,如計算機晶元的處理速度,在過去30多年裡幾乎每18個月翻一番。

『叄』 現在中國軍事上有哪些領先的技術

潛艇方面; 中國在AIP技術上國際領先,在燃料電池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潛艇「漢」級核潛艇隱身性能達到了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水平。漢」級核潛艇是我軍目前的主力核潛艇,多次完成重大任務,是國內外廣泛關注的「明星」。1994年10月27日,美軍「小鷹」號航母在日本九州以西海域450千米處發現水中我一艘「漢」級改型艇。「小鷹」號航母在黃海公然挑釁,多次對我艇進行模擬攻擊。但這種美軍嘲笑的高噪音潛艇竟三次擺脫美海空搜索並收集大量美艦機數據後凱旋而歸,事後被授予「水下先鋒艇」稱號。2004年11月10日,進入日本領海的也是一艘「漢」級艇,該艇多次擺脫日本反潛力量的立體搜索。相信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採用,「漢」級核潛艇的隱身水平會進一步提高。 在250米水下的「漢」級某艇(並未達到300米的最大潛深)航速超過了原來的25節最高速度,以前在這個速度時驅逐艦測出的噪音高達155分貝,現在僅115分貝都不到。速度穩定在33節時,「現代」級驅逐艦已經難以精確地測出其噪音值。反潛直升機的聲納測定其噪音是115分貝,低於美國「洛杉磯」攻擊核潛艇的120分貝,達到了俄羅斯最新型的「阿庫拉」級核潛艇的水平。為了確定準確的噪音值,該艇曾高速通過預先布置好的水下聲納陣列,核定了這個數據。該艇在25節的中速時(其實已經是以前的最高速了)關閉了反應堆,此時在「現代」級驅逐艦和反潛直升機的聲納屏幕上已幾乎辨認不出其航跡。當該艇按指令實施了一個機動,關閉主電機並以經濟航速電機推進以致速度降到11節時,聲納屏幕上已找不到它的蹤跡。此時測定的噪音直逼95分貝,達到與美國最新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相近的95分貝的水平,已經接近海洋的背景噪音了。

『肆』 從應用角度來劃分,軍事高技術包括那些技術

偵察監視技術、偽裝隱身技術、夜視技術、電子對抗技術、精確制導技術、軍事航空航天技術、軍用計算機技術、軍隊指揮自動化技術、核生化武器技術、新概念武器技術等。

特點

1、高智力。

高技術是知識密集型技術,它的發展必須依靠創造性的智力勞動,依靠富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體現了高智力的特性。

2、高投資。

高技術的研究開發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研製周期,因而研製過程需要耗費巨額資金。據統計,一般高技術企業用於研究開發的經費占其產品銷售額的比例高達10-30%,而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投資又比研究開發投資高出5-20倍,形成高技術產業後的設備更新投資還會越來越大。

3、高競爭。

高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出產品並搶先投放市場或用於戰場,誰就能獲得優勢,占據主動。

4、高風險。

高技術競爭的失敗,對企業而言,就意味著投資的失敗;對國家而言,意味著國家利益將要受到損害。此外,高技術研究本身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甚至要以生命作為代價。

(4)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全面闡述了人工智慧(AI)、自主化致命武器(LAWS)、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生物技術、量子技術等6種新興軍事技術在未來戰場的潛在應用,及美國等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

1、人工智慧

報告指出,目前,人工智慧已被「美國及其競爭對手」廣泛用於情報、監視、偵察、後勤、網路作戰、指揮和控制,以及半自動和自動駕駛等軍事用途。

2、致命自主武器系統

報告介紹,對致命自主武器系統,國際上尚無公認的定義。美國國防部指令將其定義為「能夠獨立識別目標,並在無人控制的情況下使用機載武器攻擊和摧毀目標的武器系統」。

3、高超音速武器

報告提到,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正在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其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先由火箭發射之後無動力滑翔飛向目標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二是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由高速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高超音速武器不遵循拋物線彈道,可以飛行途中機動,增大對手防禦難度。

4、定向能武器

報告稱,美國防部對定向能武器定義為使用集中的電磁能「將敵方設備、設施或人員喪失能力、損壞、致殘或摧毀」。定向能武器可用於地面部隊的近程防空,反無人機,反火箭彈、大炮和迫擊炮等任務。

5、生物技術

報告認為,生物技術的發展對美國軍事和國際安全都有顯而易見的影響。據美國防部、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等機構評估,生物技術,如低成本的基因編輯工具,有改變或創造基因以「修飾」動植物和人類的可能,可用於提高(或降低)軍事人員的作戰能力,而合成生物學技術的擴散則加劇了生化武器威脅。

6、量子技術

報告指出,量子技術可對未來軍事通信、加密和隱身技術產生重大影響。量子通信可以開發出美國無法攔截或解密的安全通信,量子計算可能允許敵方解密美國的敏感信息,量子雷達可以更精確地識別目標,量子感測技術可以顯著改善潛艇探測,使海洋更「透明」。

『伍』 非常炫的軍事科技都有哪些

NO.1 納米微型無人機


陸軍的最新夜視鏡配發給士兵。這種新夜視鏡採用最新的熱成像探測技術,大大拓展了夜間作戰士兵的視野。新夜視鏡還能與美軍的武器瞄準器關聯上,當士兵通過夜視鏡捕捉到目標後,其坐標信息同時會傳遞給武器瞄準器,協助其瞄準目標,這樣即便是魯莽射擊或有煙霧都不影響射擊效果。不過,遺憾的是,這種武器瞄準器至少要等到2019年才能全部配發到位。

『陸』 應用於軍事的高技術主要包括哪些

應用於軍事的高技術有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信息技術。

1、新能源技術是高技術的支柱,包括核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地熱能技術、海洋能技術等。其中核能技術與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對核能、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為主體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的新時代。

2、新材料是指那些新近發展或正在發展之中的具有比傳統材料的性能更為優異的一類材料。新材料技術是按照人的意志,通過物理研究、 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創造出能滿足各種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術。

3、生物技術是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體或其組成部分來生產有用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某種服務的技術。

4、航天技術是一項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是一個國家現代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軍事航天技術,是把航天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為軍事目的進入太空和開發利用太空的一門綜合性工程技術。

5、海洋開發技術是海洋技術的一個分支,是人類進行海洋開發,實現海洋實際價值所採取的手段的總稱,它是海洋開發吸收和消化各種現代科學技術、通用技術,使之適應海洋這個特殊的環境而形成的。

它為傳統海洋產業的改造和新興海洋產業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海洋產業結構的調整。

6、信息技術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信息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柒』 現代高科技在軍事主要表現有哪些

軍用微電子技術

被稱為武器裝備「心臟」的軍用微電子技術,是現代軍事技術的核心和基礎,其廣泛應用於雷達、計算機、通信設備、導航設備、火控系統、制導設備和電子對抗設備等各類軍用設備上。在現代高科技武器裝備中,微電子裝備的費用已佔武器成本的一半以上。

從近期發生的幾場局部戰爭看,軍用電子技術已從作戰保障躍為作戰手段,成為現代作戰行動的先導,並貫穿於戰爭的全過程。國外的一些軍事專家把電子技術比作為高科技武器的「保護神」,將其視為與精確制導技術、自動化技術系統並列的高科技戰爭中的三大支柱之一。

軍用光電子技術

光電子技術是光波段的電子技術。軍用光電子技術是電子技術的發展和補充,它大大擴展了軍用電子裝備的功能和應用范圍。20世紀50年代,硫化鉛探測器被用於響尾蛇導彈,開創了軍用光電子技術的先河。自從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誕生之後,光電子技術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突破。激光測距、光電火控、光電制導、光電監視、預警、偵察、光纖通信等一系列軍用光電子技術應運而生並被廣泛應用,成為高科技武器裝備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目前,光電子技術領域主要涉及光電子元器件及材料和光電子應用技術兩個方面。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從根本上講,有賴於光電子元器件及其材料的技術突破和提高,同時,還有賴於一些配套技術,如製冷、光學薄膜、精密光學元件、封裝等技術的配合。

軍用計算機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導致了電子計算機的產生。電子計算機從誕生到如今僅僅50多年,從採用電子管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已做了四次重大更新。未來的計算機,本質上是一種高速自動化的信息處理系統,可以處理各種模式的信息,更完善地模擬人腦的功能。軍用計算機及其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不僅成為現代軍事科技、各種軍事系統和武器系統研製開發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柱,而且是現代戰爭作戰指揮、通信聯絡、後勤保障等諸多決定戰爭勝負關鍵因素的依靠和保證,並業已或正在對傳統的軍事理論和軍事觀念產生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偵察監視技術

1905年5月,無線電偵察在日本和沙俄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中得到的實戰應用,拉開了電子戰的序幕,也使偵察監視手段進入電子信息時代。1911年10月,飛機第一次被用於空中偵察。1912年2月,照相機被第一次用於空中偵察。1926年,奧地利的勞里發明了可使用的雷達,此後雷達被大量應用於二次大戰。到1961年1月,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偵察衛星。60年代出現了預警機。1978年美國空軍研製成功電子固態廣角照相系統,出現了固態照相機。

目前,偵察監視技術的應用范圍主要包括預警與監視、戰場情報偵察等技術。它所採用的偵察設備器材或系統,主要有雷達、電子探測器、紅外探測器、激光探測器、可見光探測器、水聲探測器等。

軍用通信網路技術

19世紀30年代後,有線電和無線電通信相繼問世,軍事通信發生重大變革。20世紀初,陸軍中裝備了野戰無線電通信,海軍中有了艦對艦、岸對艦無線電通信。空軍於1912年實現了空對地通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戰國使用埋地電纜與被覆線路傳輸電報、電話信號;有的參戰國無線電配備到營一級指揮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野戰電話機、交換機、電傳打字機、傳真機和調幅、調頻無線電台等通信設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軍事通信技術有了重大發展,相繼出現了散射通信、微波接力通信、衛星通信和光纖通信。60年代後,數據網和計算機網被用於軍事通信,提高了通信保障的自動化水平與快速反應能力。80年代開始研究的綜合業務數字網,在通信聯絡組織上,注重通信聯絡的整體保障,形成多手段、多方向的迂迴通信。

軍用新材料技術

材料是人類社會劃時代的里程碑。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合成化學工業迅速發展,人們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塑料、橡膠和纖維等高分子材料,改變了單純依賴自然恩賜的狀況。20世紀中葉以來,在傳統的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鹽材料和傳統的鋼鐵材料的基礎上,又出現新一代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和特種功能材料,例如精細陶瓷材料,光導纖維材料,碳、硼纖維材料,金晶態金屬材料,記憶合金材料等。這些新材料的出現,大大促進了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宇航工業和原子能工業的發展,使人類跨進了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的信息時代。

軍用新材料技術是新一代武器裝備的物質基礎,也是當今世界軍事領域的關鍵技術。金屬結構材料、陶瓷結構材料、高分子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等結構材料成為制約武器裝備發展的瓶頸;隱身材料、防護材料、緻密能源材料以及信息智能材料等功能材料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近年來,還出現了結構材料功能化和功能材料結構化的趨勢,並形成兼有多種功能的多功能材料。

軍用製造技術

人類的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裝備的大規模製造依賴於龐大的機械製造業,20世紀50年代以後,新的技術革命帶來了自動化時代。機械製造由於採用了電子計算機和各種電子設備而進入了嶄新的自動控制的發展階段。60年代以來,機械製造與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日益融為一體,機電一體化技術得到迅速發展。數控機床的大量使用,計算機等新技術的應用,使軍事製造技術不斷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

軍用動力技術

自從1937年英國研製成功渦輪噴氣式發動機以後,軍用飛機發動機便開始採用渦輪噴氣式發動機。60年代後渦輪風扇式發動機研製成功以後,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又逐步退出了歷史舞台。目前,世界在役的軍用飛機發動機以加力式渦輪風扇式發動機為主,渦輪噴氣發動機只在有限的范圍內應用。

先進的綜合式坦克裝甲車輛推進系統主要在現有的動力裝置(柴油機、燃氣輪機等)、綜合液力傳動裝置、被動式綜合懸掛裝置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提高部件的緊湊性及系統的綜合性與緊湊性,得到高功率密度(體積功率密度)的整體式動力傳動裝置和重量輕、可靠性高的被動式綜合行動裝置或半主動式行動裝置,實現電推進系統在車輛上的應用。

以前,水面艦艇分別使用核動力、蒸汽動力裝置、燃氣輪機、柴油機,以及燃氣輪機和柴油機按不同方式組合的各種聯合動力裝置。核潛艇動力裝置絕大部分為加壓水反應堆,少量採用液態金屬反應堆。常規潛艇的動力裝置,目前基本上都採用柴油機電力推進裝置。

軍事航天技術

軍事航天技術的發展,已使戰場從陸地、海上和空中延伸到太空。太空已成為軍事爭奪最激烈的場所,軍事航天系統在局部戰爭中得到了逐步應用,並顯示了極大的潛力。被稱為第一次「空間戰爭」的海灣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廣泛運用了現已裝備的各種軍事航天系統,在偵察監視、通信指揮、導航定位等諸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到目前為止,各種軍事活動對空間系統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外層空間即將成為繼陸地、海洋和空中之後的第四戰場。

軍事海洋技術

1942年,美國研製成功測量水溫躍層的溫深儀,並發明使用天氣圖預報波浪的方法,在北非和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獲得實際運用。1960年,美國研製出「迪里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成功地下潛到世界最深的查林傑海淵,開創了深海探索的新時代。70年代以來,空間遙感觀測技術應用於海洋,使海洋調查觀測手段和方法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調查效率成百倍地提高。1993年,日本建成能下潛到1萬米深的無人無纜自動潛水船。

『捌』 世界尖端軍事科技有哪些比如說隱身技術,超空泡,超音速反艦導彈技術,高速風洞。

暗物質發現,等離子炮,反質子詭炮,納米建築修復,納米機器人製造,溫差效能利用,還有正在研究的人體冰凍休眠技術。

『玖』 軍事高技術的范圍有哪些它包括哪幾種類型的技術

軍事高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六大領域。

按照科學分類方法,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通常劃分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軍事高技術的體系結構是由科學體系中面向軍事應用的那部分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所組成的。它包括兩個層次,即軍事基礎高技術和軍事應用高技術。



(9)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與新興技術、尖端技術不同,高技術並不是指技術本身,而是對產業和產品中技術的含量及水平的評價。某些產業或產品,其中技術所佔的比例超過一定標准時,就稱為高技術產業或高技術產品,因此,高技術實際上是高技術產業或高技術產品的代稱,它存在於新興和傳統的所有產業和產品領域。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批新技術的涌現,使得科學與技術之間原有界限不再明顯,到80年代這批技術被稱為高技術,由於它們與科學技術融為一體,所以在漢語中又常常被稱為「高科技」。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科學沒有高低之分,只能說正確與錯誤,唯有技術才能說高低。

得到各國公認並將列入21世紀重點研究開發的高技術領域有:信息技術、生命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等。

『拾』 十大軍事高科技是什麼

中國近些年來武器庫中增加了很多高科技武器,包含海、陸、空、二炮各兵種。綜合很多因素(包括科技含量、重要性、列裝數量等等)現擬了一個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如下:

1、東風-31型洲際導彈
東風-31是採用固體燃料的3級機動導彈,射程可達8000公里,攜帶一枚700公斤相當於1百萬噸級的彈頭。東風-31有限射程的洲際彈道導彈可以為中國提供很強的打擊能力。而且各階段的反制導彈方式十分先進,從發射前的機動到導彈的末端飛行,攔截都將非常困難。
就象巨浪-1導彈建立在東風-21導彈的基礎上那樣,東風-31和巨浪-2實際上是同一類型的導彈,一個部署在陸地上,另一個部署在海洋上。東風-31 的前2級推進器是採用了被取消的東風-25常規中程彈道導彈的技術,後繼型東風-41則在繼續使用這2級發動機的基礎上,加裝了1級更大的推進器。東風- 31近5000英里的射程可以有效的打擊美國西海岸的任何目標以及北部山區的幾個州。據估計導彈在設計過程中採用了部份俄羅斯現役導彈的技術。其中包括改進的機動發射平台(TEL),導彈和彈頭上採用的先進材料,導彈沖破防禦系統時使用的假彈頭,以及改良的固體推進設備。
在東風-31完成部署後,中國會逐步的淘汰現役的東風-5洲際導彈。中國的洲際導彈力量將轉向公路機動發射,以此增強核導彈的生存能力以及對與反導彈措施的抵制。東風-31在換裝新型運載車之後,外形更加接近俄羅斯的SS20。
戰略核力量是一個國家武裝力量中最核心、最具威懾力的部分,因此我將東風-31型洲際導彈排在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的首位!
2、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
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將裝備中國最先進的巨浪-2型彈道導彈。該導彈的最大射程8000公里,分導式彈頭,可攜帶3~6個分彈頭,每個彈頭爆炸當量為20萬噸TNT。一艘094可裝備16枚巨浪-2型導彈,也就是說一艘094裝備的所有導彈的總爆炸當量高達960萬至1920萬噸TNT!094隻要進入中太平洋,射程8000公里的巨浪-2型導彈,其射程就足以覆蓋整個歐亞大陸、大洋洲和美洲,如果每枚導彈僅裝備3個彈頭,一艘094就能同時打擊 48個目標,相當於4艘夏級核潛艇。
至於自衛武器方面,094將裝備新型的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它是一種隱形多用途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巡航速度達3馬赫,可以想像,其末段俯沖攻擊時的速度就更高了,射程在300公里以上,採用主動雷達制導。萬噸級的軍艦命中一枚足以致命,即使是十萬噸級的航母挨上一枚也會遭到重創。094還將裝備國產新一代合成孔徑聲納,探測能力更上一個台階。同時094裝備了650毫米魚雷發射管,綜合戰鬥力相當強大。
為了保持核威懾力量,中國至少將建造八艘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達到兩艘在第二島鏈戰區值班巡航,兩艘在第一島鏈戰區值班巡航,兩艘在基地與第一,二島鏈戰區往返,兩艘在基地戰備補給與維修的部署模式。
水下核力量佔一個國家戰略核力量的比例越高,將極大增強戰略核力量的威懾力,從而有力保障國家安全,甚至可在局部戰爭中取得威懾"第三者"介入的效果,真正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考慮到東風-31型洲際導彈是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研製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這里將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排在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的第二位!
3、093型攻擊性核潛艇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網站論壇報道著093型攻擊性核潛艇的相關消息,並附著093型攻擊性核潛艇圖片。本人以為目前"公開"的093型攻擊性核潛艇圖片很可能是091型攻擊性核潛艇改進後的相關照片,不是真正的093型攻擊性核潛艇圖片!
093型是一級多用途的攻擊型核潛艇,其安靜性、武器和感測器系統將比目前在役的"漢"級091型攻擊性核潛艇有很大改進(畢竟發展幾十年了)。武器方面093型除裝備魚雷和反潛導彈外,還將潛射反艦巡航導彈(中國新研製的巡航導彈)。093型攻擊性核潛艇目前至少應該已經下水試航,很可能已經有數艘服役了--中國的保密工作還是很好的!
093型攻擊性核潛艇關鍵作用就是為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護航(將來中國有航空母艦後還要為航空母艦護航),其地位不容置疑,所以排在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的第三位!

4、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
中國神盾戰艦的出現曾經轟動世界,當時的各國媒體吵得沸沸揚揚!
在2002年二艘052B型(廣州級)多任務導彈驅逐艦下水之後,位於上海的江南造船廠開始基於相同的船體設計建造兩艘052C型驅逐艦,但是採用更先進的武器系統和感測器明確地用於艦隊防空任務。新的052C型驅逐艦的第一艘170"蘭州"號(Lanzhou)在2002年後期鋪設龍骨並且在 2003 年4月29日下水,在2004年7月服役。第二艘,171"海口"號(Haikou)在2003年10月30日下水並且預定在2005年進入服役。
不同於組合裝備俄國和本國系統的052B型驅逐艦,052C型完全以本國自行發展的技術為基礎(除了很少的感測器之外)。最值得注意的功能是四面-排列多功能相控陣雷達(PAR),類似美國的AN/SPY-1宙斯盾系統。附加地,驅逐艦也採用本國的HQ-9遠程防空導彈系統和最新的配備有垂直發射系統(VLS)的YJ-85(C-805)反艦導彈,兩者在以前的中國軍艦上從沒有看到。
驅逐艦基於在同一個造船廠下水的052B型驅逐艦相同的艦體和動力裝置。這個模塊化方式將會節省建造時間和成本。和052B型對比,052C型有一個更高的艦橋,在四面安裝使用四個固定相控陣雷達天線。在尾部有一個直升飛機飛行甲板和一個懸掛裝置去容納二架俄國Ka-28Halix-ASW/SAR直升飛機。
驅逐艦整體防空、水面打擊和反潛戰(ASW)能力將會主要依靠各種不同的、性能良好的武器系統和感測器,被戰斗系統整合在一起。大部分中國軍艦使用來自法國湯姆森-CSF TAVITAC 公司的指揮和控制系統,但是052C型可能採用全新開發系統具有改進處理能力去同反艦導彈威脅交戰。
雖然關於052C型戰斗系統的詳細資料是未知的,但是很有可能系統將會包括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系統、指揮和決策系統、戰場顯示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指揮和決策系統接收來自艦艇感測器的數據而且提供指揮、控制和威脅評估。武器控制系統接收來自指揮和決策系統的交戰指令,使用武器火控系統選擇武器和界面。
連同它的遠程防空導彈和近防武器系統(CIWS)一起,052C型是具有真正艦隊防空能力的第一種中國製造的水面戰艦。戰斗系統將會確保艦艇能同多種空中目標交戰,例如同時存在掠海導彈和飛機。艦艇也能夠通過數據鏈和衛星通信傳送戰斗信息到其它艦艇和飛機去構造一個海上戰斗網路。
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的出現解決了中國海軍艦隊防空弱的"老大難"問題,結合中國目前軍事力量最可能在海軍方面受到威脅,所以將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排在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的第四位!

5、殲-10戰斗機
殲-10戰斗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作為新一代多用途戰斗機,分單座、雙座兩種,性能先進,用途廣泛,實現了我國軍用飛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
殲-10的項目驗證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由成都飛機公司和第811飛機設計所基於流產的殲-9型戰斗機進行設計。原殲-9項目是為設計一種速度達到2.5馬赫帶鴨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戰斗機,其作戰目標是原蘇聯的米格-29和蘇-27。最初的計劃要求,後來發生了重大變化,於是1988年重新將這款新型戰斗機的設計定位在一種採用新技術的中型多用途戰斗機上,以替換中國空軍龐大的殲-6、殲-7和強-5機隊,並有效應對當時同類型的西方戰斗機。
雖然中國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認雙方在新型戰斗機的研發上進行了合作,但普遍的猜測認為,在美國於1987年向以色列施壓,促其放棄了國產"幼獅"戰斗機項目後,以色列將該項目的先進研究成果轉讓給了中國。並且,非官方的中國媒體也聲稱殲-10/"幼獅"確實從一開始就是中以兩國的共同研究項目。但是,考慮到兩國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殲-10與"幼獅"不同的作戰需求,似乎又不能肯定雙方存在過合作。因為,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空軍追求的是空防型戰斗機,而 "幼獅"的設計重點是對地攻擊,空戰能力只是其次要考慮。同時,中國新型戰斗機的設計尺寸要大於並重於"幼獅",以充分利用其推力為12.5噸的發動機。 "幼獅"採用的發動機是推力為9.4噸的普惠1120型發動機。除了以色列的"貢獻",裝備了F-16A的巴基斯坦空軍也有可能向中國提供了部分先進技術信息。
殲-10的首架原型機可能於1996年中期就首飛了,而中國官方報道的首飛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實際上,在後一個日子上天的是經過重大改進的3號原型機。為向項目發展提供樣機,共生產了五架供飛行測試的原型機(機號1003-1007)和兩架地面測試平台(機號1008- 1009)。兩架預生產型殲-10中的首架於2002年6月28日首飛成功。
從2003年2月開始,至少七架(機號1010-1016),也可能是10架預生產型殲-10(可能沒有裝備雷達)陸續提供給了中國空軍。其中的幾架目前正由中國空軍的作戰部隊進行作戰測試和評估,而其餘的幾架則留在位於陝西閻良的中國空軍試飛訓練中心用於最後的項目發展階段。
據報道,殲-10的飛行測試於2003年12月全面完成,並獲得了生產許可證。首批50架殲-10A可能已經開始生產。首個裝備殲-10的戰斗機團(可能歸駐中國西南、印度當面的第44航空師)將於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估計中國將生產至少300架殲-10,但這一數量仍只能是其空軍裝備的數千架殲-6、殲-7和強-5中的一小部分。據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的殲-10月產量為兩架。
作為單座殲-10A基本型的補充,一種雙座的改型(殲-10B)也於2003年12月進行了首飛。改進機加長了機身,以容納後座艙和增大機內油箱的載油能力。改型機的外觀特徵表明該機並不是教練機,而是意在發展一種新的打擊型戰斗機,或者是殲-10的電子戰和防空壓制型號。
和印度的"光輝"一樣,中國也計劃發展新型戰斗機的海軍型(殲-10C)。據稱,中國海軍更希望裝備一種雙發動機艦載戰斗機。因此,殲-10有可能重新設計,並使用兩台俄羅斯克里莫夫公司的RD-93型發動機。考慮到海軍型戰斗機的采購量有限,因此該方案無疑效費比欠佳。中國海軍為此更傾向於使用俄羅斯的蘇-33。
除了滿足中國空軍自身的需求,殲-10(外銷型)極有可能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從目前來看,中國沒有將殲-10推向國際市場的明顯跡象,該機也沒有在國際航展上露過面。
從殲-10戰斗機也看見我國保密工作很到位,政府正式公布前很多人還認為殲-10戰斗機是虛構中的飛機、網友YY中的飛機!

6、054型導彈護衛艦
與中國以前建造的護衛艦相比,054型導彈護衛艦可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艦體光滑整潔,呈流行的長艏樓甲板、方尾艦型,艦體後有一座與艦體連為一體的直升機機庫,艦首傾斜很大,上面還加有防浪板,可減輕前甲板被海浪淹濕。艦體外飄明顯,橫向剖面為深V型,長寬比較小,只有8.5左右。雖然這種艦型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艇航行時的阻力,對航速有一定的影響,但同時可減輕艦體的橫搖和縱搖,增強艦體的穩定性和耐波性,適合在中遠海及高海況條件下艦行及作戰。在提高艦艇適航性的同時,054型艦的噸位也有所增加,其滿載排水量可能會達到4,000噸以上,這已達到了我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的噸位了。
054可裝載更多的燃油及彈葯,自持力和續航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當今世界護衛艦向大噸位發展的總趨勢。054型艦的另一明顯特點是在設計上考慮到提高其隱身性能。整個船體具有很大的外張度,上層建築低矮,尺寸較小,且所有的外壁盡量避免採用垂直面,而是帶有很明顯的內傾,主桅、後桅及煙囪大多採用雙面體或多面體,各轉角處也作成圓弧狀,艦上的救生艇及反潛魚雷發射器也都被布置在艦體內部,外部用金屬屏蔽簾遮蓋,煙囪內也採用了成熟的紅外抑制裝置,減輕紅外特徵。所有這一切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其自身的雷達反射面積及紅外特徵。因此,說054型艦是目前我國建造的最成功的第一種隱身型護衛艦並不為過,對其它艦艇的設計也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054型導彈護衛艦的出現是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重要一步!

7、99式主戰坦克
99式主戰坦克是我軍最新型主戰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
該坦克戰斗全重51噸,炮口向前時全長10米,車長7.6米,寬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70千米/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鍾。99式改型換裝新發動機後,最大公路時速80千米/小時,越野最大時速60千米/小時。99式主戰坦克,裝有一門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能力達960毫米以上,該炮還能發射我國仿製的俄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輔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7.62毫米並列機槍一挺;火控系統採用了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也稱雙指揮儀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車長可以對火控系統進行超越(炮長的)控制,包括射擊、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米,"激光壓制觀瞄系統",就目前來看,相對於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戰坦克,我們的這套系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夜戰能力,裝有熱成像儀,夜間或復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坦克防護能力:炮塔由復合裝甲板構成,可掛裝復合反應裝甲板或屏蔽裝甲。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可在10毫秒內熄滅火災;99式坦克目前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行程為600公里。
99式主戰坦克綜合性能完全可以列入世界主戰坦克排行榜前五名!但是中國的陸軍受到挑戰的機會確實很少(目前還沒聽說誰願意和中國陸軍PK一下),所以99式主戰坦克地位相比較其它新型武器來說不太重要,所以其排名靠後些!

8、022型隱身導彈艇
當世界關注中國海軍的目光聚焦在大中型軍艦上時,2004年4月,中國某造船廠的船台出現了一種外型前衛、採用新式船舶技術建造的導彈艇。這種導彈艇的首艇舷號為2208,目前人們已將同級艇命名為022導彈艇。022導彈艇的出現,讓中國海軍導彈艇一改人們心日中"配角"的印象,至今都被各國軍方、工業界、媒體和軍事愛好者議論紛紛。從種種跡象看,022導彈艇在中國海軍中也的確會肩以重任。
022導彈艇最顯著和引人注意的特點,就是該艇採用了穿浪雙體船艇體。穿浪雙體船是澳大利亞國際雙體船公司於1983年開發出的一種新型船舶。這種船型是雙體船的一種,其主要結構特點是一個中央船體左右兩舷對稱有兩個片體,在中央船體上有上層建築。與同屬雙體船的小水線面雙體船不同的是,穿浪雙體船插入水中的片體狹長,且艏部很尖。這種設計讓船在航行時能平滑地切入波浪做穿浪運動,大大減小了船在航行中的興波阻力。與單體船相比,這種設計的缺陷是增大了磨擦阻力,但在高航速、高海況的情況下,其興波阻力大於摩擦阻力。在高速航行的情況下,穿浪雙體船兩個片體可分擔由船體引起的飛濺浪花。這樣,相對於單體船,穿浪雙體船的飛濺阻力就小得多。世界大中型穿浪雙體船的最高速度都超過了40節。022導彈艇也應處於這一水平。
除了採用穿浪雙體這一極富創新性的船型外,022導彈艇的另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上層建築。022導彈艇的上層建築整體上有多個大傾角,是明顯的隱身設計。上層建築細節,如光電觀通設備和電子設備的外形上,也都進行了隱身化設計。就連艦橋觀察窗都採用了有利於隱身的鋸齒狀邊緣設計。022導彈艇採用傾斜迎風多面體桅桿,不僅有利於隱身,而且有利於提高航速。這樣的桅桿設計在國產艦艇中並不常見。艇體後部發動機排氣口也進行了紅外抑制設計。同時,採用噴水推進裝置避免了常規螺旋槳推進裝置所產生的噪音和空泡,對022導彈艇的聲響隱身幫助很大。但022導彈艇後部有一個用鐵架支起的天線,這種天線在形狀上類似大中型軍艦的三腳桅。022導彈艇的錨採用外露設置。艇上還設有欄桿。這些都可能對022導彈艇的隱身有不良影響。
022導彈艇的武器系統同世界絕大多數導彈艇一樣較為簡單。在022導彈艇艇艏有一門類似於俄國 AK-630的30毫米6管隱身艦炮。艦炮後面緊貼著艦橋的,是四聯裝火箭發射器。四聯裝火箭發射器共有2座,分別安裝於兩舷。從常理上判斷,火箭發射器的作用應該是發射箔條/紅外火箭干擾彈,對敵方反艦導彈予以干擾。但實際情況可能不象這么簡單。這種火箭發射器的口徑、長度、尺寸都很大,因此這種火箭發射器可能是多用途的。艦橋和桅桿的後面是兩座碩大的反艦導彈發射箱,艙口用卷簾門封閉。022導彈艇很可能裝備4枚C803導彈。
022導彈艇目前已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是中國海軍的水面"狼群",所以將其列入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

9、071型船塢登陸艦
我國自主研發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已於近日海試,該登陸艦的排水量在20000噸左右,遠遠超出外界曾經猜想的9000多噸,單從"容積"來說完全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071登陸艦外形上和近兩年來中國海軍新建造的艦艇一樣,外表光滑簡潔且帶有小角度的傾斜,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艦體採用高幹舷平甲板型,大飛剪艦首以及楔形尾,長寬比小,水線以上有明顯的折角線,適航性能較好。艦首裝備了1座76毫米新型艦炮,76毫米火炮後面是1座8聯裝HHQ-7防空導彈裝置。在軟武器配備方面,071登陸艦裝備了中國新一代近程金屬干擾箔條裝置,可在2000米外的海域干擾敵方來襲導彈。另外,在071兩側還各有2座 AK630 艦炮。為了應付小噸位的目標,該艦還裝備了幾挺12.7、7.62毫米機槍,可謂遠近兼顧,周到細致。上述武器的配備已經使它的火力和護衛艦相當,強於世界上其它國家的船塢登陸艦。在氣墊登陸艇的數量上,071登陸艦無疑是世界最強的--可以容納4艘大型氣墊登陸艇。071登陸艦其寬大的飛行甲板可使2架中型直升機同時在甲板上起降,強大的直升機運載能力使得我軍在未來的登陸戰中垂直登陸能力大大增強。
建成的071型船塢登陸艦是中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在建的航空母艦除外,呵呵),071型船塢登陸艦的出現也具有重大意義,它使得中國軍事力量海外遠程投放成為可能,因此應將其列入中國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由於首艦剛海試、還沒成軍,所以排名比較後。

10、二代步兵戰車
從目前已經公開的資料看,國產第二代步兵戰車安裝的是號稱"火力最強步兵戰車"的俄制BMP-3型步兵戰車的炮塔和武器系統,但其車體則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輕型履帶式底盤。
新步兵戰車車體底部呈現流線型,整個車體寬約3.5米,整個車體長約6米,車高在3米以內。車首有防浪板、車尾部有噴水推進器,說明其具有較強的兩棲作戰能力。車由履帶推進,有6對負重輪、一對推進輪、三對托帶輪,負重輪直徑約60厘米,履帶寬約35厘米左右,為掛膠履帶,車底離地高約30厘米。整個車體布局為:車體右前方為發動機、左前方為駕駛員、駕駛員後為車長位置,車體中部應該是一雙人炮塔,車體後部為乘員艙。車首應為浮渡空艙或油艙,車尾有一門,供乘員和平時炮塔人員上下,車體後部車頂有四個向上開的門、炮塔左後部有一向上開的門,車長和駕駛員處分別有一向上開的門。從整個車體布局看,人員應該為乘員4人,載員6到8人。車體左面有兩個觀察窗,一個為車長用,一個為後部乘員用,乘員用觀瞄窗下有一射擊孔,供乘員射擊用;車體右側乘員艙位置有一個觀瞄窗和一個射擊孔。駕駛員位置有三具潛望鏡、車長位置、炮長及裝填手位置各有數量不等的潛望鏡。從整個車體來看,該車的裝甲最厚將不超過25毫米,總重大約在15噸左右。
炮塔為六棱焊接炮塔,正前方為整個戰車最為值得稱道的地方,那就是攻擊火炮,為類似於BMP3的一門100毫米炮和一門 30毫米機關炮組合。兩門火炮有固定裝置固定在一起,可以共同觀瞄裝置。火炮兩側的炮塔裝甲板上各有三具干擾榴彈發射器。炮塔頂部有火控用的觀瞄設備,其中有一具較大的類似於我國新傘戰上的觀瞄裝置,用防護板擋著的,看不清是什麼東西。炮塔上還裝有大燈,應該是供行車用。
新步兵戰車最大的亮點在於其火力,我們雖然不能詳細得知其火力的強弱,但可以從其被仿對象BMP3的火力上得到一些數據,新步戰的火力應該在BMP3 之上。我們看看BMP3的火力:1、BMP3火力強大,射程序列合理。主要武器的口徑增大到100毫米,能發射常規炮彈和炮射導彈,可攻擊坦克、野戰工事、堅固支撐點和障礙物。該車對正前方弧形區域內的目標至少有5件武器可以射擊,口徑從100毫米遞減至30毫米和7.62毫米,這些武器的混合搭配使 BMп-3履帶式步兵戰斗車能同時對付硬目標和軟目標,可在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並具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主炮射程為100~4000米,炮射導彈為 9K117,採用激光駕束制導,射程 100~5000米,破甲厚度650毫米。2、火力反應速度快。該車可在3秒內對1千米內的目標實施攻擊,命中精度達90%;攻擊2千米處的目標需要14 秒,攻擊第二個1千米處的目標需4.9秒,第二個2千米的目標需要19.6秒。
我國的100毫米炮射導彈在我們的100毫米突擊炮裝備之前都已經研製成功,再加上我們100毫米反坦克炮系統的多年使用經驗,所以我們的新型步兵戰車的火力超過俄BMP3是不成問題的。

閱讀全文

與先進軍事技術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辨別酒水代理商 瀏覽:203
技術服務承諾書什麼時候簽 瀏覽:449
智慧水務信息化怎麼解決 瀏覽:235
有一款產品應該怎麼賣 瀏覽:15
如何進行建設工程信息化管理 瀏覽:997
為什麼程序什麼都輸出不了 瀏覽:788
滿25歲學什麼技術好 瀏覽:252
佳炎光電技術怎麼樣 瀏覽:620
青島滿2年不滿5年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538
程序放在哪個存儲區 瀏覽:857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要考什麼證 瀏覽: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場 瀏覽:238
交通運輸市場怎麼樣 瀏覽: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點券 瀏覽:171
孩子學習美發有哪些技術 瀏覽:743
漢口白馬服裝批發市場怎麼去 瀏覽:495
一個產品怎麼拍攝視頻 瀏覽:644
軟體開發跟程序員哪個好 瀏覽:454
數據營銷渠道有哪些 瀏覽:358
湖北省市場部九十九部是什麼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