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感染科技術操作有哪些

感染科技術操作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5 00:41:01

⑴ 感染科實驗室的技術員具體做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⑵ 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有哪些

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包括: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供應室、血液透析室、內鏡中心、口腔科、產房、新生兒室。

醫院感染管理重點科室「重」的點:

1、醫院感染發生率高。

2、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多。

3、一是發生問題,涉及面廣。

4、潛在的發生醫院感染環節多。

(2)感染科技術操作有哪些擴展閱讀:

醫院感染管理關鍵環節:

1、手衛生;

2、隔離技術規范

3、醫療器械、用品質量(清潔、消毒、滅菌);

4、無菌操作技術;

5、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和控制主要危險因素;

6、抗菌葯物的合理使用;

7、醫務人員職業衛生防護。

⑶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_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醫院感染管理成效是醫院進行綜合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那麼你對醫院感染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醫院感染 管理知識 培訓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

1、《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何時發布實施?

2006年6月15日發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住院床位總數在多少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

100張以上。

3、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的職責有哪些?

⑴對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 規章制度 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

⑵對醫院感染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監測、分析和反饋,針對問題提出控制 措施 並指導實施;

⑶對醫院感染發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並向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 報告 ;

⑷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操作技術、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導;

⑸對傳染病的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導;

⑹對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

⑺對醫院感染暴發事件進行報告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並協調、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⑻對醫務人員進行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培訓工作;

⑼參與抗菌葯物臨床應用的管理工作;

⑽對消毒葯械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相關證明進行審核。

⑾組織開展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⑿完成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或者醫療機構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6、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應由哪些人員組成?其職責是什麼?

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室兼職醫院感染監控醫師、監控護士組成;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

主要職責是:

⑴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⑵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採取有效預防與控制措施,防止病原體傳播及造成嚴重後果,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發現有醫院感染暴發趨勢時,及時報告感染管理科,並積極協助調查;

⑶監督檢查本科室抗菌葯物臨床使用情況;

⑷監督檢查本科室工作人員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情況;

⑸組織本科室的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考核;

⑹做好對保潔員、配膳員、陪住及探視人員的衛生學管理;

⑺完成總院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本醫療區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交辦的其他醫院感染管理相關工作。

7、何謂醫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於潛伏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

8、何謂醫源性感染?

指在醫學服務中,因病原體傳播引起的感染。

9、何謂醫院感染暴發?

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

10、何謂特殊病原體的醫院感染?

指發生甲類傳染病或依照甲類傳染病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的醫院感染。

11、何謂疑似醫院感染暴發?

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出現3例以上臨床癥候群相似、懷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懷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徑的感染病例現象。

12、何謂消毒?

指用化學、物理、生物的 方法 殺滅或者消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13、何謂滅菌?

殺滅或者消除傳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細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4、《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應當按照《消毒管理辦法》,嚴格執行醫療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術規范,並達到哪些具體要求?

⑴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滅菌水平;

⑵接觸皮膚、粘膜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⑶各種用於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創操作的醫療器具必須一用一滅菌。

⑷醫療機構使用的消毒葯械、一次性醫療器械和器具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不得重復使用。

下一頁更多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的內容

⑷ 醫院感染管理包括那些內容

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
為規范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的管理,提高醫院感染暴發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醫院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醫療安全,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制定如下制度:
一、在同一病區、短時間內、發生3例(含3例)以上同種同源醫院感染病例時,為醫院感染暴發。醫院感染暴發報告以院長為第一責任人,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管理,以科室為單位的報告原則進行。
二、醫院感染暴發報告范圍,包括疑似醫院感染暴發和醫院感染暴發。
三、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負責全院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的管理工作。
四、主管醫務人員發現醫院感染暴發或疑似醫院感染暴發,要立即報告所在科科主任。科主任接報後要立即組織科內應當及時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
五、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接報後立即報告主管副院長,通知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立即對醫院感染暴發情況進行調查評估,並指導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2013年度細分產業研究報告產業報告調研報告2013年報告行業報告

六、發現5例以上疑似醫院感染暴發;3例以上醫院感染暴發。立即由院長報告市衛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導下,採取有效處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積極實施醫療救治,保障醫療安全。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⑸ 請問院感科主要是做什麼事情哪些專業適合在院感科

要的工作就是對院內感染進行有效的控制。院感科的工作有其技術成分,但主要的還是行政性的工作,所以一般的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適合在院感科。醫院感染管理科室具有一定管理職能的業務科室、負責協調醫院各部門的相關工作,對全院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管理和監督。

對有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指導。院感科每個月會對各個科室隨即檢查,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大檢查,每次檢查結果有問題、有反饋、有整改措施。

院感科的其他職責。

對醫院的清潔、消毒滅菌與隔離、無菌技術操作、醫療廢物管理等工作進行指導。對於院感重點科室(消毒供應中心、內窺鏡科、潔凈手術部、采血室)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定期給保潔員和醫療廢物轉運人員進行院感知識培訓,對其進行工作技術指導。

對醫務人員有關預防醫院感染的職業衛生安全防護工作提供指導。制定職業暴露的登記制度及處理措施、應急預案和處理流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院感科

⑹ 請問手術室無菌操作技術有哪些

無菌技術是在執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過程中,使已滅菌的物品保持無菌狀態,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進入機體
的一種方法。
手術室無菌操作技術有:①物品滅菌技術;②外科刷手消毒技術;③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④鋪無菌器械車及鋪無菌巾;⑤使用無菌持物鉗;⑥術中無菌技術操作等。
更多關於手術室無菌操作技術有哪些,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66eed161583525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⑺ 感染科醫生接診的流程及H病的的防護應急方案

摘要 1、認真履行醫師的義務,熟練掌握傳染病診治標准,在診療工作中規范執業。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⑻ 生活中常見的無菌操作有哪些

1、環境清潔

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減少人員走動,以降低室內空氣中的塵埃。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時間20~30分鍾即可,也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

2、無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時穿好無菌衣,帶好無菌手套。

3、物品管理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無菌物品

無菌物品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有效期一周為宜,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天,過期應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一經使用或過期,潮濕應重新進行滅菌處理。

無菌操作原則:

1、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應每天用紫外線消毒一次。

2、在執行無菌操作時,必須明確物品的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3、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並將手擦乾,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4、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無菌操作間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5、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6、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櫃櫥內,並保持清潔乾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並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7、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菌操作

⑼ 每月院感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每月院感知識培訓內容有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無菌包滅菌後處理,治療室、換葯室的醫院感染管理要求。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於醫院感染。

院感無菌包操作

1、室內布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志清楚。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櫃,過期重新滅菌;設有流動水洗手設備。

2、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3、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4、抽出的葯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註明時間,超過2小時後不得使用;啟封抽吸的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最好使用小包裝。

5、碘酒、酒精應密閉保存,每周更換2次,容器每周滅菌2次。常用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於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棉球、紗布等)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提倡使用小包裝。



⑽ 醫院感染診斷是什麼有什麼診斷依據預防控制措施

一、下列情況屬於醫院感染
1.無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規定入院48小時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有明確潛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時起超過平均潛伏期後發生的感染為醫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3.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膿毒血症遷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體基礎上又分離出新的病原體(排除污染和原來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後獲得的感染。
5.由於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如皰疹病毒、結核桿菌等的感染。
6.醫務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

醫院感染診斷是什麼?有什麼診斷依據?預防控制措施?

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只要加強管理,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將近2/3的醫院感染是可預防的。

(一)改進醫院建築與布局 醫院建築布局合理與否對醫院感染的預防至關重要。對傳染病房、超凈病房、手術室、監護室、觀察室、探視接待室、供應室、洗衣房、廚房等,從預防感染角度來看,為防止細菌的擴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設備與布局上都應有特殊的要求。


(二)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制度是人們長期工作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和處理、檢查各項工作的依據。包括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及探視制度等。隔離旨在將污染局限在最小范圍內,是預防醫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無菌操作規程是醫護人員必須遵守的醫療法規,貫穿在各項診療護理過程中。每一個醫護人員都應從醫院感染、保護病人健康出發嚴格執行制度、常規及實施細則,並勸告病人與探視者共同遵守。


醫院感染診斷是什麼?有什麼診斷依據?預防控制措施?

(三)做好消毒與滅菌處理 消毒與滅菌是控制醫院感染的一項有效措施。


(四)加強清潔衛生工作 清潔衛生工作包括灰塵、污垢的擦拭和清除,也包括對蚊蟲、蒼蠅、蟑螂、鼠類等的防制。進行清潔衛生工作時,必須注意不要揚起灰塵,避免播散污染。醫院內不應使用掃帚與撣子,拖布的頭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病房的清潔衛生工作,宜在污染後立即進行。其順序應由污染較輕的病房開始,逐步進入污染較嚴重的區域,最後處理病人公共活動場所。醫護人員工作地點亦應進行清潔衛生打掃。


(五)採取合理的診斷治療方法 使用抗菌葯要有的放矢,應用抑制免疫療法要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如先治療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檢查白細胞動態與其他監測,提供葯物預防等。對易於將微生物引入體內的診斷治療要切實做好消毒、滅菌工作,嚴格無菌技術操作。


醫院感染診斷是什麼?有什麼診斷依據?預防控制措施?

(六)及時控制感染的流行 控制感染流行主要包括尋找傳染來源與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與消毒措施。


(七)開展醫院感染的監測工作 醫院感染監測的目的是通過監測取得第一手資料,分析醫院感染的原因,發現薄弱環節,為採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據並通過監測來評價各種措施的效果。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污染監測、滅菌效果監測、消毒污染監測、特殊病房監測(如燒傷、泌尿科病房、手術室、監護室等)、菌株抗葯性監測、清潔衛生工作監測、傳染源監測、規章制度執行監測等。監測工作應作為常規,定期、定點、定項目地進行。對感染的記錄要求詳細具體,並以病房為單位定期統計分析。


醫院感染診斷是什麼?有什麼診斷依據?預防控制措施?

(八)改善工作人員的衛生與健康條件 所有醫院工作人員均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若有不適或疑為傳染性疾病,應立即報告,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並根據需要注射有關疫苗,必要時還可進行被動免疫或葯物預防。醫護人員還應做好個人防護,一是防止將病菌傳給自身或帶出病房;二是防止將病菌傳給房內的易感者。個人防護中主要是穿戴個人防護裝備(衣、帽、鞋、手套、口罩)以及洗手消毒。

閱讀全文

與感染科技術操作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技術服務承諾書什麼時候簽 瀏覽:449
智慧水務信息化怎麼解決 瀏覽:235
有一款產品應該怎麼賣 瀏覽:15
如何進行建設工程信息化管理 瀏覽:997
為什麼程序什麼都輸出不了 瀏覽:788
滿25歲學什麼技術好 瀏覽:252
佳炎光電技術怎麼樣 瀏覽:620
青島滿2年不滿5年的房子怎麼交易 瀏覽:538
程序放在哪個存儲區 瀏覽:857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要考什麼證 瀏覽: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場 瀏覽:238
交通運輸市場怎麼樣 瀏覽: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點券 瀏覽:171
孩子學習美發有哪些技術 瀏覽:743
漢口白馬服裝批發市場怎麼去 瀏覽:495
一個產品怎麼拍攝視頻 瀏覽:644
軟體開發跟程序員哪個好 瀏覽:454
數據營銷渠道有哪些 瀏覽:358
湖北省市場部九十九部是什麼 瀏覽:928
asp源碼如何創建資料庫 瀏覽: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