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短跑技術分為哪幾個部分
短跑技術分為:起跑技術、起跑後的加速跑技術、途中跑技術、彎道跑技術、終點跑技術。
1、起跑技術
起跑技術包括"各就位","預備","鳴槍"(或"跑")三個階段.
聽到"各就位"口令後,做2—3次深呼吸,輕快地走到起跑器前,兩手撐地,兩腳依次踏在前,後起跑器的抵足板上,後膝跪地,兩手放在緊靠起跑線後沿處。
2、起跑後的加速跑技術
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從後腿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個跑段.其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距離內盡快地獲得高速度。
3、途中跑技術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務是繼續發揮和保持高速度跑。擺動腿的膝關節,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擺出,支撐腿在擺動腿積極前擺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髖,膝和踝關節,蹬離地面,形成支撐腿與擺動腿協調配合動作。
4、彎道跑技術
從直道進入彎道跑時,身體應有意識地向內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擺動幅度,右臂亦相應地加大擺動的力量和幅度,有利於迅速從直道跑進彎道。
彎道跑中,身體應向圓心方向傾斜.後蹬時右腿用前腳掌的內側用力,左腿用前腳掌的外側用力.彎道跑的蹬地與擺動方向都應與身體向圓心方向傾斜趨於一致。
5、終點跑技術
要求在離終點線15-20米處,盡量保持上體前傾角度,加快兩臂擺動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離終點線一步時,上體急速前傾用胸部或肩部撞終點線,並跑過終點,然後逐漸減慢跑速。
(1)快速跑技術包括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短跑技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為了便於分析,可把它分為起跑和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終點跑三部分。
提高速度
速度很顯然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m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鍾,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
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准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發展步頻:最佳時期11——13歲。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㈡ 快速跑的動作變化是什麼
這是快速跑的動作要領。
採用自然站立式起跑,起跑後兩腳用力快速充分後蹬,擺動腿積極向前擺動,髖部前送;兩臂以肩為軸積極前後擺動,放鬆而有力;上下肢協調配合,以最快速度跑完全程
㈢ 小學體育50米快速跑動作要領
50米跑技術詳細解析
50米跑技術包括:
1.起跑技術
2.加速跑技術
3.途中跑技術
4.終點跑技術
1
起跑
採用站立式起跑技術。
動作要領:
1.預備時,雙腳前後開立,慣用腳在前,兩腳前後間距是1個腳的距離,左右間距是與肩同寬或微比肩寬。
2.屈膝降重心,身體微前傾,以右腳在前為例:左側臂屈肘在前,右側臂屈肘於身後。
3.聽到老師發出起跑口令,學生需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前沖出去,起跑後注意不要突然抬頭或提高重心。
2
加速跑
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從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開始的一個跑段,一般為30米左右(優秀運動員略長)。它的任務是盡快加速達到自己最高速度。
動作要領:
1.起跑後第一步落地不要有停頓或跳動的現象。
2.後蹬要用力,擺動腿積極前擺下壓。
3.前腳掌撐地,兩臂配合雙腿快速地前後擺動。
4.注意身體慢慢抬起,保持前傾。
3
途中跑
途中跑指經起跑、加速跑後轉入高速度跑的一段跑程。由於50米跑距離較短,完成加速跑之後,途中跑的距離也就非常短。
動作要領:
1.途中跑時,後蹬腿的髖、膝、踝關節要盡可能的充分蹬直,積極送髖。
2.擺動腿積極向前上方擺動,小腿隨慣性折疊,並將同側髖帶出。
3.重心盡量保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頭部保持正直,下頜微收,身體前傾。
4.雙臂以肩為軸前後擺動,前擺稍向內,高度不要超過下顎,不要超過人體中線。
4
終點跑
終點沖刺跑方式主要有兩種。
動作要領:
【第一種】採用沖刺技術。在接近終點線的幾步,身體逐漸前傾,最後一步加大前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終點線做沖刺動作。
【第二種】直接跑過去。把終點定在終點線6-8米後,保持高速跑過終點,避免減速沖刺。切記要盡全力跑過終點後再放鬆。此外,終點沖刺跑還要注意安全,那就是沖刺後要在自己的跑道上繼續跑。
㈣ 快速跑的完整技術包括起跳什麼什麼和什麼四個部分
起跑,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沖刺。
㈤ 跑的定義快速跑分為哪幾個部分各部分的要領是什麼
跑:足下生風的意思,常常用作貶義詞,比如逃跑,打不過跑了等等。
快速跑分為途中跑動作自然,腿後蹬時快速有力,前擺抬腿高,擺臂積極,兩腿的蹬與擺配合協調。
動作要點:後蹬充分、快速積極,前擺幅度大,步頻快,重心移動平穩,兩臂擺動配合好。
(5)快速跑技術包括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快速跑在練習中,可由學生體驗和歸納什麼是正確的快速跑技術。在課堂教學和課余練習時,學生可自願結合為6~8人的小組,練習中等速度的勻速跑,距離60~80米,次數4~6次或由學生自定,在練習中進行互評互教。
給學生介紹發展快速跑能力的方法:加速跑、重復跑、變速跑、沖刺跑、上坡跑、下坡跑等,促進學生在課後自練,練習的距離和組數由學生選擇。
㈥ 短跑的全程技術根據跑程中的特點可分為哪四個部分
短跑完整的技術結構是由:起跑、起跑後的加速跑、途中跑和沖刺跑四個部分組成的。
具體解釋如下:
1、起跑:短跑的起跑採用蹲踞式起跑技術,使得身體擺脫靜止狀態,為起跑後加速跑創造有利的條件。
2、起跑後的加速跑:短跑的起跑後的加速跑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加速到最大速度,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從後腿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個跑段.其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距離內盡快地獲得高速度,加速跑的距離,一般約為25-30米。
3、途中跑:短跑的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一段,要求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完全程,途中跑的任務是繼續發展和保持較長距離的最高速度。
4、終點跑:保持高速跑過終點並沖刺壓線動作,要求在離終點線15-20米處,盡量保持上體前傾角度,加快兩臂擺動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離終點線一步時,上體急速前傾用胸部或肩部撞終點線,並跑過終點,然後逐漸減慢跑速。
(6)快速跑技術包括哪些部分擴展閱讀:
短跑訓練手段:
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