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車間危險源有哪些和預防措施
化工生產企業是危險源較為密集的地方,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否則就會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危險識別
1.火災危險
化工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基體樹脂是易燃物品,是化工生產企業主要的危險源。
2.設備運行危險
預浸帶生產機組和冷熱壓機組等機械設備運轉溫度高,某些設備有開放工作面(輥筒,模頭等),違規操作極易對肢體造成傷害(高溫燙傷、輥筒擠傷等)。
3.電危險
(1)靜電
預浸帶生產機組在連續運轉中會產生強靜電,嚴重時可能導致空氣放電,造成電擊或起火。
(2)導線電纜漏電
絕緣層老化或破損失去絕緣作用,會使設備或其他接觸導體帶電,人體接觸時觸電受傷。
4.雜訊危害
生產車間中機械設備運行雜訊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機雜訊,長期在雜訊中工作對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不利。
5.其他環境隱患
工作通道被佔用、安全標志不清晰或丟失的不安全工作環境,也是造成化工生產企業安全事故不容忽視的因素。
安全措施
1.防火
(1)廠房建築符合防火標准
化工生產企業房建築應符合防火標准,用科學的性能評估方法對廠房建築進行消防安全特徵分析,使廠房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必須滿足消防安全最低要求。
(2)導線電纜符合防火要求
應採用標準的耐火電纜和阻燃電纜,禁止超負荷用電,禁止私自、不安全接電、用電等。
(3)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
建立火災報警、監控系統,當監控參數超標時,自動報警,並啟動相應設施,降低火險等級。
2.防止設備運行危險
(1)嚴格操作規程
選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印刷機及其他設備,確保設備的防護裝置工作狀態良好,運行不正常的設備應停產檢修。
(2)嚴肅勞動紀律
員工要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生產安全法規。
同時要建立健全勞動安全檢查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3.防觸電措施
(1)防靜電
易產生靜電的設備應加裝靜電消除配套設施,嚴格控制印刷車間的環境溫度和濕度,定期為車間、設備消除靜電。靜電易發工段的操作工人要穿專門的防靜電服裝。
(2)防止導線電纜漏電
設備應有正確的接地保護,導線電纜應避開人員必經之路,老化、破損電纜要及時更換,帶電維修要遵守操作規范。
4.防治雜訊
為主要雜訊設備加裝隔音降噪設施;車間牆壁採用吸聲材料,減少反射產生的混響聲;採取相應的個體防護措施。
5.消除環境隱患
企業環境應當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② 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包括哪些
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包括:
一、存在於分部、分項工藝過程、施工機械運行過程和物料的重大危險源:
(1)腳手架、模板和支撐、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樁、基坑施工等局部結構工程失穩,造成機械設備傾覆、結構坍塌、人亡等意外;
(2)施工高度大於2m的作業面,因安全防護不到位、人員未配系安全帶等原因造成人員踏空、滑倒等高處墜落摔傷或墜落物體打擊下方人員等意外。
(3)焊接、金屬切割、沖擊鑽孔、鑿岩等施工,臨時電漏電遇地下室積水及各種施工電器設備的安全保護(如:漏電、絕緣、接地保護、一機一閘)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員觸電、局部火災等意外;
(4)工程材料、構件及設備的堆放與頻繁吊運、搬運等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易發生堆放散落、高空墜落、撞擊人員等意外。
二、存在於施工自然環境中的重大危險源
(1)人工挖孔樁、隧道掘進、地下市政工程介面、室內裝修、挖掘機作業時損壞地下燃氣管道等因通風排氣不暢造成人員窒息或中毒意外。
(2)深基坑、隧道、大型管溝的施工,因為支護、支撐等設施失穩,坍塌,造成施工場所破壞、人員傷亡。基坑開挖、人工挖孔樁等施工降水,造成周圍建築物因地基不均勻沉降而傾斜、開裂、倒塌等意外。
(3)海上施工作業由於受自然氣象條件如台風、汛、雷電、風暴潮等侵襲易發生翻船人亡且群死群傷意外。
③ 危險源分類有幾種
2類。
第一類危險源是指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包括生產過程中各種能量、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
第一類危險源決定了事故後果的嚴重程度,具有的能量越多,發生事故的後果越嚴重。
第二類危險源是指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因素,廣義上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誤、環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類危險源決定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它出現越頻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④ 建築施工重大危險源包括哪些
1、深基坑工程,(主要隱患是土方坍塌)
2、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主要隱患是模板坍塌)
3、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主要隱患是高處墜落和機械傷害)
4、腳手架工程。(主要隱患是高處墜落)
5、拆除爆破工程。(主要隱患是爆炸)
6、電路系統工程。(主要隱患是觸電,甚至導致火災)
7、其他
(4)工藝技術人員安全危險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建築施工安全要求
1、龍門吊、塔吊等做好基墊處理工作。提升設備必須先檢查合格後才准使用。
2、鋼管腳手架必須規范搭設,必須編制好安全施工技術方案。
3、嚴禁使用落後淘汰的施工機具、設備和工藝,否則,按要求凡是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頂格處罰.
4、安全防護設施必須按技術標准做好。
6、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7、搞好安全管理內業資料管理,搞好安全評價工作。
8、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准。
9、安全管理人員要經常性地深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把隱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做到「三鐵」,鐵的紀律、鐵的手腕、鐵的心腸。
抓典型、抓事故預防、抓基礎工作、抓隱患查處和整治工作是安全工作的重點。
10、嚴禁亂留施工洞,有的留置是很危險的,可能導致房屋垮塌。
二、安全檢查要求
1、在進行每種安全檢查之前都應有明確的檢查項目和檢查目的,內容及檢查標准、重點、關鍵部位。
2、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
3、必須登記在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作為整改的備查依據,提供安全動態分析,根據隱患記錄和安全動態分析,指導安全管理的決策。
4、要認真地、全面地進行系統、定性、定量分析,進行詳細地安全評價。
5、針對大范圍、全面性的安全檢查,應明確檢查內容、檢查標准及檢查要求。並根據檢查要求配備力量,要明確檢查負責人,抽調專業人員參加檢查,並進行明確分工。
6、針對整改部位整改完成後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派員進行復查,經復查整改合格後,方可進行銷案。
7、要認真、詳細地填寫檢查記錄,特別要具體的記錄安全隱患的部位、危險的程度。
⑤ 車間生產工作中,有哪些危險源頭
首先是電源漏電的危險,其次是機械加工過程中的工件由於裝夾不牢,造成工件飛出來傷人。還有就是,工作中的操作不當,而造成的人身傷害。
⑥ 施工期間存在的危險源有哪些
臨時施工用電(觸電事故):集中於使用電動工具、人員觸碰高壓線和低壓線、吊車(塔機吊臂)觸碰高壓線、設備及線路漏電、施工現場未實施三相五線系統、三級配電三級保護不到位、電器配置不規范等引起的觸電事故。
從2009年度對各工地安全檢查與存在的問題表明,部分工程施工用電的安裝、配級,使用,維護等不符合JGJ59—99標准,特別是周邊邊遠地區工程尤為突出。
機械傷害:機械傷害包括垂直起重機械的:沖頂斷繩、脫鉤、塔機傾覆、斷臂傷害、吊物墜落傷害及其他施工機具、挖掘機傾覆等傷害。
安全管理措施:
1、編制施工用電專項方案、經公司總工(或總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同意;做好專項方案交底;配備持證專業電工。
2、作業前對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3、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4、施工用電安裝、電器設施的配置、線路敷設等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標准》JGJ(59—99)標准,並企業質安管理部門、監理單位聯合經驗收合格,掛驗收合格牌。
5、定期檢修和維護。
⑦ 焊接工作崗位有哪些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
1、焊工的工作往往會使工作服完全濕透,慢性錳中毒主要見於長期吸入錳的煙塵的工人。2、焊接中焊工常受到的輻射危害有強光、紅外線、紫外線等。焊接中的電子束產生的X射線,會影響焊工的身體健康。3、由焊接火花引發的燃燒爆炸事故。4、由焊接火焰或燭件引起的燒傷、燙傷事故。5、焊接過程中發生的觸電事故及高空墜落事故。6、焊工在作業中會引起血液、眼、皮膚、肺部等發生病變。7、焊接過程中,由於高溫使金屬的焊接部位、焊條、污垢、油漆等蒸發或燃燒,形成煙霧狀蒸氣粉塵,引起中毒。8、焊接中產生的高頻電磁場會使人頭暈疲乏。焊接作業的危害,並非不可避免 。只要每位焊工在作業中都嚴格遵守焊割作業安全規程,這些危害都可以得預防初級焊工,經常會得電光性眼炎。一、電焊時應使用電焊面罩1、眼睛保護雙重濾光,避免電弧產生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有害輻射,以及焊接強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杜絕電光性眼炎的發生。2、面部防護有效防止作業出現的飛濺物和有害體等對臉部造成侵害,降低皮膚灼傷症的發生。3、呼吸防護氣流導向,有效減少焊接釋放的有害氣體和灰塵等對體內造成傷害,預防塵肺職業病的發生二、預防電焊工塵肺1、預防措施主要是改善作業環境的勞動條件,加強通風降塵,使工作場所煙塵濃度達到國家衛生標准以下。2、做好個體防護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及健康監護措施。3、大力提倡採用自動焊接工藝代替手工電弧焊,以低毒危害小的電焊條取代毒性較大的高錳焊條等是預防電焊工塵肺根本措施。
⑧ 崗位危險源都有哪些
⑨ 安全生產中常見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生產過程中的危險因素有有毒腐蝕,易燃易爆,放射性,違章操作,生產設備維護保養不到位等。介紹如下:
1、有毒腐蝕。是指有毒並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比如濃硫酸和濃硝酸等化學物質。
2、易燃易爆。比如麵粉工廠中的粉塵,在生產過程中要避免明火。
3、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
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生產與安全的關系中,一切以安全為重,安全必須排在第一位。必須預先分析危險源,預測和評價危險、有害因素,掌握危險出現的規律和變化,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將危險和安全隱患消滅的萌芽狀態,
2、「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要求主管者也必須是責任人,要全面履行安全生產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安全生產
⑩ 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包括哪些
1、開挖深度超過2.5m(含2.5m)的基坑、1.5m(含1.5m)的基槽(溝);或基坑開挖深度未超過2.5m、基槽開挖深度未超過1.5m,但因地質水文條件或周邊環境復雜,需要對基坑(槽)進行支護和降水的基坑(槽);採用爆破方式開挖的基坑(槽)。
2、人工挖孔樁;沉井、沉箱;地下暗挖工程。
3、模板工程。
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及特殊結構模板工程。
4、起重機械、吊裝工程。
物料提升設備(包括各類扒桿、卷揚機、井架等)、塔吊、施工電梯、架橋機等建築施工起重設備的安裝、檢測、頂升、拆卸工程;各類吊裝工程。
5、腳手架工程。
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木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包括整體提升與分片式提升;懸挑式腳手架;門型腳手架;掛腳手架;吊籃腳手架;卸料平台。
(10)工藝技術人員安全危險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施工單位對工程項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應當編制詳細的名錄,經企業審查和工程監理單位確認後,與工程項目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資料一並報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機構。
施工方案因施工圖設計變更或施工條件影響發生變動的,施工單位應將施工方案變動後增加的重大危險源及時補充和完善,並經企業審查和工程監理單位確認後報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機構。
施工單位應當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在施工現場顯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內容應當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名錄、可能導致發生的事故類別。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處醒目位置懸掛警示標志。
施工總包單位、分包單位對危險性較大的專項工程應當編制專項工程施工方案。
其中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30m及以上高空作業工程,大江、大河中深水作業工程,吊裝工程,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工程,城市房屋及構築物爆破拆除和其他土石方爆破工程等危險性較大的專項工程的施工方案應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並根據專家論證審查意見進行完善,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通過相關部門的開工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後,方可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