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中國的深海技術怎麼樣

中國的深海技術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18 22:41:07

㈠ 中國在深海開發技術怎麼樣

我國已具備自主探測外太空的能力,但對「近在咫尺」蘊含著巨大戰略資源的廣袤深海的探測能力卻相當有限

「人類對外空的認識,遠遠超過對自己所居住的地球的認識」,一位國外的著名科學家如是說。當前,佔地球表面積71%的藍色海洋,人類的認知和關注還十分有限。

海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藏著海洋油氣資源、大洋多金屬結核、海底熱液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以及海洋生物資源等,是一個巨大的藍色寶庫。據估計,海洋石油資源量約佔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預計到2015年,海洋石油產量在全球石油產量中所佔比例將達到39%。大洋多金屬結核含有豐富的錳、銅、鈷、鎳、鐵等元素,廣泛分布在3000米—5000米深的海底。海底火山口附近含有大量金屬硫化物資源,其深度大多在2000米左右,開發前景十分誘人。海底富含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其儲量大約相當於所有煤炭和常規石油天然氣總量的3倍,是未來重要的後續能源。

近來,北極五國又就北極未來進行商討,謀求對北極地區的利益。早在2007年,俄羅斯北極科考隊就完成了一次探險,載有俄杜馬副主席阿爾圖爾·奇林加羅夫的載人深潛器「和平一號」成功潛至4300米深的北冰洋海底,並插上一面俄羅斯國旗,向世界表明了俄羅斯對北極宣示主權之心。這拉開了新一輪深海資源爭奪的帷幕,同時也讓世人更清楚地認識到海洋資源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

對深海資源的勘探和開發取決於深海技術的發展,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發展海洋科技,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日、英、法、德等國家分別制定了海洋科技發展規劃,他們的深海裝備技術日臻成熟。美國把發展海洋科技提到全球戰略的位置,目的在於保持美國在海洋科技領域尤其是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許多發達國家利用其技術優勢,早已開展了包括多金屬結核、熱液硫化物和天然氣水合物在內的海底礦產資源綜合勘探和研究開發工作。美、日、法、俄等國擁有先進的載人深潛器,能把科學家送到最深達6000米深的海底進行實地考察,並擁有各種性能先進的深海采樣、探測和分析設備,為深海資源的開發和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

相比之下,我國對發展海洋科技的重視程度還相當不夠。我國已具備自主探測外太空的能力,但對「近在咫尺」蘊含著巨大戰略資源的廣袤深海的探測能力卻相當有限。我國深海技術領域由於長期缺少投入,與發達國家相比落後甚多,除了深海技術裝備整體研製和生產能力跟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外,還主要體現在我國深海通用基礎件技術的薄弱甚至空白,例如深海浮力材料、海洋工程材料、水密線纜、水下電機、水下通訊等一系列相對低價但非常重要的基礎材料和元器件,我國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製約了深海技術的發展。

因此,許多有識之士呼籲應像重視航空航天技術那樣重視深海技術,把深海技術納入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系統、全面地推進深海技術產業的發展。要縮小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在深海領域的差距,除了要重點發展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深海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技術和深海潛水器技術等海洋高新技術外,還應從抓好深海通用基礎技術研究開始,開展深海基礎材料和元器件研發,並帶動相關技術的產業化發展,使我國在深海裝備關鍵技術方面不受制於人。

同時,針對我國目前還缺乏基本的海上公共實驗平台的現象,應盡快建立起一批海洋裝備海上公共試驗場,為發展海洋通用基礎技術和高新技術創造條件。應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與技術學科,重視對深海技術人才的培養,大力引進深海技術領域的國外尖端人才,加強深海技術創新團隊的建設,建設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究基地,從而保障我國深海技術可持續發展。

㈡ 中國的潛水系統有哪些成果你們知道嗎

提到我國研製的潛水器,讀者們肯定會立即想到「蛟龍號」。「蛟龍」號目前是中國第一個深海載人潛水器,2012年6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下潛至7062米。但是除了「蛟龍號」外,還有哪些潛水器大家知道嗎?

「海龍2號」高約3.8米,長寬均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中國目前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溫和復雜地形的特殊環境下開展海洋調查和作業的最高精技術裝備。「海龍2號」除了下探深度出眾外,還在國際上首次採用了一些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包括虛擬控制系統和動力定位系統。

我國自主研發的6000米無人無纜深海潛器「潛龍一號」隨船出海,創造了多項應用新紀錄,試驗性應用獲得成功。科考期間,隨船出海的「潛龍一號」共完成9個潛次下潛,其中有3次在海底執行了超過24小時的探測任務,累計海底作業時間達104小時,完成聲學探測101千米、光學探測55千米,創造了多項應用新紀錄,標志著該設備向實用化裝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16年1月10日,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自主水下機器人--"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成功下潛至1600米指定位置,在復雜的海底環境下自主航行作業,獲得了這個區域的精細海底地形地貌圖,實現了它在洋中脊海底的首次勘探。

2017年2月5日,「海龍二號」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一號」無人無纜潛水器正式入駐位於青島的中國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加上此前已入駐這里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中國深海「三龍」聚首,將在未來航次中協同作業,互為補充,共同探索深海奧秘。

「三龍」是我國深海技術發展的標志和里程碑,體現了我國深海技術裝備發展的總體水平。「三龍」都曾多次潛入深海,並創造了深海科考奇跡。這些深潛器是未來深海開發的關鍵核心裝備,將成為我國開展深海資源勘查和深海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利器,大幅提升我國國際海域資源勘查的效率和精準度,助力我國深海科學研究走向國際前沿,提高我國在國際海域的話語權。

美媒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表示正在研發能夠抵達地球任何大洋洋底的載人潛水器。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贊揚中國「力爭在潛水器製造方面占據領頭羊的位置」。小編對咱們中國以後的潛水器製造必定會更上一層樓也深信不疑。

㈢ 我國深海鑽機鑽探深度刷新世界紀錄,現在達到什麼水平了

最近有一條消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那就是我國深海鑽井的鑽探深度刷新了世界紀錄,那麼我國的海上鑽井水平發展的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們來一起聊一下。

後來我國研製出了海洋石油981號鑽井平台,這個平台寬78米長達到了114米,而且井架加起來有46層樓的高度。整個平台的重量有3萬噸,而且鑽井的深度可以達到1萬米,這就相當於海洋石油981號鑽井平台在海底可以鑽穿珠穆朗瑪峰。

海洋石油981號在你平台的很多設計都是依照南海的海況量身定製的,他也同時創造了6個世界首次和10項國內紀錄。平台採用了3千米水深范圍動力定位可以抵禦15級台風,同時讓整個平台依然保持穩定他也讓我國成為了世界深水裝備的第一梯隊。

㈣ 中國的深海載人潛水器何時能達到世界級水平

2020年11月10日,我國「奮斗者」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向全社會證明中國的載人深潛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㈤ 我國首套深海礦產混輸智能裝備系統「長遠號」海試的成功具有怎樣的意義

為推動中國深海運載器技術的發展,為中國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高技術裝備,發展中國深海探測和海底作業的共性技術,中國科技部於2002年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的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重大項目,開始了蛟龍載人潛水器的自主設計和自主集成研製。

可開展: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群落地形精細測量、定點採集結核樣品、水樣、沉積物樣品和生物樣品、通過視頻和攝影評價多金屬結核覆蓋度和豐度等。測量多金屬硫化物熱液噴口溫度,採集熱液噴口周圍水樣,保真保存熱液水樣。鈷結殼資源的勘探、使用潛孔鑽進行岩心取樣作業、測量鈷結殼礦床的覆蓋范圍和厚度等。它可以執行水下設備的定點部署,海底電纜和管道的探測,並完成深海查詢和打撈等其他復雜操作。

㈥ 深海礦產資源豐富,我國目前的深海采礦技術怎麼樣

我國成為深海礦藏開採的先行者,我們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對於深海礦藏的開采也發展得非常的廣泛,開采技術越發的先進,成為深海礦藏開採的先行者,要知道豐富的礦產資源就是國家發展的基石。

一、開采可燃冰

中國在深海處或者是極厚的凍土層下面,已經可以開采可燃冰,而且可以開採到深海1225米處,可以創下日產總量2.87萬立方,能夠成為開采深海礦藏的先行者,中國還有藍鯨二號這樣的鑽井平台,這樣的平台可以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里進行作業,如果將來可燃冰可以代替石油的話,中國的開采情況可以遙遙領先,能給世界豐富的可燃冰資源。

我們國家的可燃冰的儲量非常的豐富,現在雖然還處於試用開採的階段,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實現可燃冰的商用計劃,改變國人的生活 。

㈦ 我國在深海載人潛水器領域有多大成就

有媒體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海洋工作范圍已覆蓋全球海洋區域的99.8%,設計最大下潛深度已達7000米。此項成就代表著我國深海高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最前沿。回顧歷史,我國海洋載人深潛試驗從“十一五”期間開始,歷經幾十年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領世界矚目,成績值得贊揚。徐芑楠作為我國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介紹說,我們蛟龍號潛水器具有先進的懸停和定位功能,可以貼近海底穩定的自動航行。蛟龍號同時還具備高速水聲通訊功能。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占據,其中有84%的海洋面積深度超過2000米,深海中蘊藏著大量的未被發現和未被開採的資源,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海洋的遼闊浩瀚、神秘有豐富多彩是的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特別是深海探索的慾望,各國也都致力於開發海洋資源以解決全球各個國家都面臨的能源不足的問題。隨著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的不斷發展,既推動了海洋強國的建設也是海洋資源勘探、海洋科學研究的需要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㈧ 說說我國在海洋載人深潛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

有媒體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 號" 海上作業范圍已覆蓋全球99.8%的海域,最大下潛深度7000米。這一成就代表了我國深海高科技的世界前沿。回顧歷史,我國的海洋管理深潛試驗始於「十一五」時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績可圈可點。作為我國載人潛水器的總設計師,徐一南說,我國「龍」號潛水器具有先進的懸停和定位能力,可以在海底附近自由航行。龍還具有高速水上通訊功能。

㈨ 我國成功布設「海底實驗站」,能實現深海長周期無人科考,此舉有哪些意義

成功布設海底實驗站,可攜帶多種無人潛水器,接入化學,生物實驗室等平台,在深海或者深淵原位開展一系列科學探測和科學實驗。

此次海事通過上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進行海底計算與原位實驗室的水下連接,對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點移動,進行了有效的驗證。

海洋探測設備技術與應用

目前全球海洋探測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很多國家都已經開始研發一些先進的探測設備。在未來這些設備的應用會更加廣泛。並且會更多地應用到軍事領域當中。特別是海洋武器裝備方面,比如蛟龍載人潛水器等等,都將會得到應用。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海洋探測設備要不斷地更新。對於海底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就能夠對全球海洋環境有一個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因此也能夠更好地了解這片海洋當中有著很多不為人所知的秘密。

㈩ 中國的深海油氣開發技術怎麼樣為什麼不到南海去開發。

南海的石油一般都為深海石油,在HY981投入使用前,中國沒有作業能力在300m水深以上的平台。981開始作業,去年從國外購入的二手船NH8投入使用,理論上中國具備了3000m水深的勘探能力,可是就實際情況來說並不理想,981接連不斷的事故,效率極低的作業能力,導致其在業內的名聲並不好。要形成標稱的3000m水深勘探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水作業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可以說是現在科技的前沿,中國有自己的981了,但是與其說國產,還不如說中國拼裝,其中的動力,定位,鑽機,補償系統完全就是國外進口。硬體水平的差距,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追的上的。
人員儲備也是非常大的問題,就拿整個中海油來說,也基本沒有深水作業的專家。石油行業的圈子很小,但是行業內人員的流動還是挺頻繁的,但是體制內國企的封閉性,導致通過人員交流來提升自身技術能力的可能性很低。而自營深水作業稀少,又導致了人員經驗技術積累的緩慢。目前中海油通過跟國際公司合作開發時派遣人員學習的方式來積累經驗,但是由於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這種方式也不是非常有效。
總而言之就是中國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跨越,但技術成熟還需時日。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深海技術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進行定位和目標市場選擇 瀏覽:657
銀行來款信息是怎麼回事 瀏覽:268
期貨交易的書是什麼書 瀏覽:331
金士頓總代理是哪裡 瀏覽:934
奶茶實體店技術培訓哪裡有 瀏覽:598
招團長美團事業部產品方向指什麼 瀏覽:210
網卡技術是什麼意思 瀏覽:42
強迫交易罪從犯拿了25萬判多少年 瀏覽:998
廣州代理公司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850
108佛珠產品賣點可以有哪些 瀏覽:14
委託代理怎麼收案 瀏覽:623
市場調研應該搞清楚哪些內容 瀏覽:169
微信小商店的產品怎麼下架 瀏覽:558
微商代理費用怎麼收費 瀏覽:32
張庄二手汽車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59
天貓交易平台怎麼取消舉報 瀏覽:32
產品集中化策略有哪些 瀏覽:448
加盟代理商如何開店 瀏覽:613
農產品直供配送有哪些 瀏覽:55
數據線可以接多少個燈珠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