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3d技術起源哪裡

3d技術起源哪裡

發布時間:2022-11-17 18:42:26

Ⅰ 3d技術是誰發明的

全世界第一台3D列印機是由Charles
(Chuck)
Hull在1983年3月9日發明的。當時還沒有「3D列印」這個名字,Hull將這台機器命名為「SLA-1」,對其的功能描述為快速成型,Hull發

Ⅱ 3d是什麼

3D技術:是靠人兩眼的視覺差產生的。
人的兩眼之間一般會有8厘米左右的距離。要讓人看到3D影像,就必須讓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兩副畫面產生一定差距,也就是模擬實際人眼觀看時的情況。3D的立體感覺就是如此由來的。
主要設備:單台符合DCI技術規范的2K數字放映機,支持主動立體放映的數字電影伺服器,普通高增益銀幕,液晶眼鏡,液晶眼鏡同步信號發生器。
技術原理:放映機和播放器通過提高畫面刷新率,在同一台放映機上播放左或右眼畫面,通過液晶眼鏡的同步開關功能,讓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畫面,產生立體效果。

Ⅲ 想了解下3D列印技術的發展史

1860年,法國人Francois Willeme申請到了多照相機實體雕塑Photosculpture的專利。
1986年,查爾斯Charles W Hull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產3D列印設備的公司,3D Systems公司。他研發了現在通用的stl文件格式。
1988年,3D Systems推出SLA設備。
1989年,Scott Crump發明FDM技術,成立Stratasys公司
1989年,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分校C.R.Dechard發明SLS技術。陶瓷、蠟、尼龍、金屬
1991年,Helisys發明LOM技術。
1992年,DTM推出SLS設備。
199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Emanual Sachs發明3DP技術。
1995年,Z.Corporation推出3DP列印機。
1996年,以上的公司統一稱呼:3D列印。
1998年,Optomec發明LENS技術
2003年,EOS發明DMLS技術。
2008年,RepRap發布第一款開源桌面級3D列印機,RepRap是英國巴恩大學高級講師Adrian Bowyer於2005年開發的項目。
2008年,Objet Geometries公司推出Connex500快速成型系統,是史上第一台能夠同時使用幾種不同列印原料的3D列印機
2009年,Bre Pettis創立MakerBot
2010年,Organovo公司公開生物列印技術
2011年,英國研究人員開發第一台3D巧克力列印機
2012年,Stratasys與以色列的Objet合並
從時間公司排名
3D Systems、Stratasys、RepRap、Objet、MakerBot
從時間技術排名
SLA、FDM、SLS、LOM、3DP

Ⅳ 誰能告訴我3D的發展歷史

一、Web3D的發展歷史
網路三維技術的出現最早可追朔到VRML。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即虛擬現實建模語言。
VRML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1994年3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WWW大會上,首次正式提出了VRML這個名字。
1994年10月在芝加哥召開的第二屆WWW大會上公布了規范的VRML1.0草案。
1996年8月在新奧爾良召開的優秀3D圖形技術會議-Siggraph'96上公布通過了規范的VRML2.0第一版。它在
VRML1.0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補充和完善。它是以SGI公司的動態境界Moving
Worlds提案為基礎的。
1997年12月VRML作為國際標准正式發布,
1998年1月正式獲得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批准簡稱VRML97。VRML97隻是在VRML2.0基礎進行上進行了少量的修正。
VRML規范支持紋理映射、全景背景、霧、視頻、音頻、對象運動、和碰撞檢測--一切用於建立虛擬世界的所具有的東西。
但是VRML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推廣運用,不過這不是VRML的錯,要知道當時14.4k
的modems是普遍的。VRML是幾乎沒有得到壓縮的腳本代碼,加上龐大的紋理貼圖等數據,要在當時的互連網上傳輸簡直是場噩夢。
1998年。VRML組織把自己改名為Web3D組織,同時制訂了一個新的標准,Extensible
3D
(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組織完成了VRML到X3D的轉換。X3D整合正在發展的XML、JAVA、流技術等先進技術,包括了更強大、更高效的3D計算能力、渲染質量和傳輸速度。
在此期間,一場Web3D格式的競爭正在進行著。在去年SIGGRAPH上,展示了超過30種Web3D格式。當然,只會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夠脫穎而出最終生存下來。在本文後半部分將會對一些有實力且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市場的格式作介紹。
最近一些廠商瞄準了一個市場,就是從二維圖像生成三維物體。一般都是通過拍攝一個物體的多個方向,再由特殊的軟體轉化為3D網格。象viewpoint、realVIZ、Immersion。
盡管出現了如此之多的解決方案,難道讓我們每個人都跳上了Web3D的列車了嗎?一些困難和障礙仍然存在。
首先是沒有統一的標准。每種方案都使用不同的格式和方法。Flash能夠在今天大行其道是因為它是唯一的,JAVA在各平台得到運用也因他是唯一的。沒有標准,3D在Web上的實現過程還將繼續掙扎。
另外插件的問題也是一個困繞。幾乎每個廠商開發的標准都需要自己插件的支持,這些插件從幾百K到幾兆不等,在帶寬不理想的條件下必然限制了一部分人的使用熱情。

Ⅳ 3D電影的起源地是哪裡

美國好萊屋,3d電影起源也是為了抓住觀眾的獵奇心裡,因電影技術的提升還視覺系統研究的進步(感謝美國軍方),電影商家抓住了這個機會製造了3d電影,並通過那個3d眼鏡,主要是就是那個眼鏡,讓電影觀眾產生立體感和帶入感,這項技術最早是用於美國軍方對士兵的模擬軍事訓練,產生帶入感。老美就是有錢啊。

Ⅵ 世界上的第一台3d列印機是誰、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是美國科學家查克·赫爾(Chuck Hull),在1986年開發了第一台商業3D印刷機。

查克·赫爾(Chuck Hull),1939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3D列印技術的發明者,也是3D System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1983年,查克·赫爾發明了SLA 3D列印技術,並將它稱作立體平版印刷,3D列印技術也由此正式誕生。

1984年,查克·赫爾申請美國專利。

1986年,查克·赫爾也在加州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

2014年5月,查克·赫爾進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家名人堂;還獲得歐洲發明家大獎提名。

(6)3d技術起源哪裡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983年,查克·赫爾在一家公司工作時突然萌生了3D列印的想法,同年,便發明了SLA(Stereolithography,液態樹脂固化或光固化)3D列印技術,查克·赫爾將它稱作立體平版印刷,3D列印技術也由此正式誕生。1984年,查克·赫爾申請美國專利。

1986年,查克·赫爾獲得有史以來第一件結合電腦繪圖、固態激光與樹脂固化技術的3D列印技術之專利證書(US 4,575,330)。同年,查克·赫爾也在加州成立了業界知名的3D Systems公司,大力推動相關的業務。

2014年5月,查克·赫爾進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家名人堂。同月,查克·赫爾獲得歐洲發明家獎提名。

人物評價:查克·赫爾被稱為3D列印技術之父。

Ⅶ 3d技術是誰發明的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 蓋博 (Dennis Gabor)在研究電子顯微鏡的過程中,提出了全息攝影術(Holography)這樣一種全新的成像概念。全息術的成像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以條文形式記錄物體發射的特定光波,並在特殊條件下使其重現,形成逼真的三維圖像,這幅圖像記錄了物體的振幅、相位、亮度、外形分布等信息,所以稱之為全息術,意為包含了全部信息。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全息圖像的成像質量很差,只是採用水銀燈記錄全息信息,但由於水銀燈的性能太差,無法分離同軸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學家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卻沒有使這一技術有很大進展。

由於全息攝影術的發明,丹尼斯 蓋博在 1971 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1962 年,美國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術的基礎上,將通信行業中「側視雷達」理論應用在全息術上,發明了離軸全息技術,帶動全息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技術採用離軸光記錄全息圖像,然後利用離軸再現光得到三個空間相互分離的衍射分量,可以清晰的觀察到所需的圖像,有效克服了全息圖成像質量差的問題。

1969年,本頓發明了彩虹全息術,能在白熾燈光下觀察到明亮的立體成像。其基本特徵是,在適當的位置加入一個一定寬度的狹縫,限制再現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據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犧牲垂直方向物體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體信息,從而降低對光源的要求。彩虹全息術的發明,帶動全息術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 傳統全息技術採用鹵化銀等材料製成感光膠片,完成全息圖像信。

定影等後期處理,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息的記錄,由於需要進行顯影、瑣。而現代的全息技術材質採用新型光敏介質,如光導熱塑料、光折變晶體、光致聚合物等,不僅可以省去傳統技術中的後期處理步驟,而且信息的容量和衍射率都比傳統材料較高。

然而,採用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介質,都需要通過光波衍射重現記錄的波前信息,肉眼直接觀察再現結果,這樣難以定量分析圖像的精確度,無法形成精確的全息影像。

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勞倫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數字全息技術,開創了精確全息技術的時代。到了 90 年代,隨著高解析度CCD的出現,人們開始用 CCD 等光敏電子元件代替傳統的感光膠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質記錄全息圖,並用數字方式通過電腦模擬光學衍射來呈現影像,使得全息圖的記錄和再現真正實現了數字化。

Ⅷ 3d技術什麼時候出來的

大概有5.6年的時間了吧

Ⅸ 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哪部

中國第一部3D電影是《定軍山》,在1905年,不過那時候大多數人連電影都沒看過,更不用說3D電影了,所以其實3D電影並不普及。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1905,適逢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這一年,離狄克遜發明電影放映機過了16年,離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車到站》過了10年。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踞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中國3D電影什麼時候開始的

動作片做為華語電影的主力類型,這么多年來,華影在國際市場也都靠著它搶灘登陸,有遠見的華語電影人知道3D是必經之路,早早謀求著搶佔先機。華語電影人花了50多年的時光,一步一步地在實現著華語3D電影的脫胎換骨。

紅藍立體是最早期最傳統的3D電影技術,1960年代就已經誕生。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兩部攝影機拍攝,然後再用兩部放映機放映,從不同位置投射紅藍兩色畫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過紅藍眼鏡觀看就能產生「視差」,從而讓觀眾眼前出現立體效果。

在我國,196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利用這種技術拍攝的影片。1962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桑弧導演、陳強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算是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將3D電影技術運用到武打片拍攝,是由台灣電影人首創。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題材抄襲成風,已逐現衰落跡象。為了挽留日益減少的觀眾,台灣富華影業公司嘗試用紅藍技術拍攝立體武打片,先後推出了由導演張美君執導的3D立體功夫片《千刀萬里追》及《十三女尼》。

這兩部立體電影雖好看,但看著看著觀眾總會有暈眩嘔心的感覺,這便是當時3D技術最大缺陷之一:紅藍立體最早大都用於黑白電影畫面。比如《魔術師的奇遇》就是,對畫面品質沒什麼影響,然而用在彩色電影畫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問題,加之兩色影像迭合很不穩定,很容易會讓觀眾適應不良。

雖然觀眾會感覺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還是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事後也證明,3D立體技術確實適合拍功夫片,因為其中的動作、兵器的出現頻率很高,「劍指觀眾」、「萬箭穿心」的立體效果讓銀幕外的觀眾避閃不及,震撼無比。

立體武打片在台灣成功後,也相繼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轟動一時,當年還參加法國戛納影展會外市場展覽,獲得影展大會金箭獎等五項榮譽。可惜的是,在一次視察外景場地時,兩部影片的製片人被直升機螺旋槳擊斃。

當時一部立體電影所用的膠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兩倍。因為投資實在太大,3D立體電影逐漸在影院消失了。

閱讀全文

與3d技術起源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進行定位和目標市場選擇 瀏覽:657
銀行來款信息是怎麼回事 瀏覽:268
期貨交易的書是什麼書 瀏覽:331
金士頓總代理是哪裡 瀏覽:934
奶茶實體店技術培訓哪裡有 瀏覽:598
招團長美團事業部產品方向指什麼 瀏覽:210
網卡技術是什麼意思 瀏覽:42
強迫交易罪從犯拿了25萬判多少年 瀏覽:998
廣州代理公司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850
108佛珠產品賣點可以有哪些 瀏覽:14
委託代理怎麼收案 瀏覽:623
市場調研應該搞清楚哪些內容 瀏覽:169
微信小商店的產品怎麼下架 瀏覽:558
微商代理費用怎麼收費 瀏覽:32
張庄二手汽車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59
天貓交易平台怎麼取消舉報 瀏覽:32
產品集中化策略有哪些 瀏覽:448
加盟代理商如何開店 瀏覽:613
農產品直供配送有哪些 瀏覽:55
數據線可以接多少個燈珠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