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龍川職業技術學校有多少學生

龍川職業技術學校有多少學生

發布時間:2022-11-16 04:12:43

Ⅰ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聽說還有,晚上從那邊路過的時候看到很多房子都是沒有人住的,漆黑一片!大概也是1600/平方吧!現在也在新建小區,好像沒有電梯的!本人是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的。

Ⅱ 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口碑怎麼樣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學校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7.7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 體育 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學生在校學生八千多,函授學生四千多。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學校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6.3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 體育 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薈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校2001年由原廣東老隆師范學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體搬遷至河源市區辦學,2007年底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全省15所中高職對口自主招生的職業院校之一,2011年成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2012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建設立項單位,2013年正式成為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有全日制大專在校生12085人,教職工722人,其中專任教師537人,副高以上職稱118人,雙師素質教師485人。學校下設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等7個教學院部;設有應用電子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 旅遊 管理、服裝設計、文秘、英語教育、音樂表演等40個專業;建有12個校內實習基地(180個實訓室或車間),校外實習基地400個;現有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960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02.82萬冊。 學校按照「乘實踐之舟、載知識黃金、揚素質風帆、抵能力彼岸」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創新「教學工廠(場)」校企雙軌並行人才培養模式,主動加強與河源當地大中型企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將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突出教學的「行動導向、項目載體、能力本位、做學一體」,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同時,學校強調人文素質教育,積極構建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於一體的「文化育人」體系,突出大學生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同步發展,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經過長期努力,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優異成績,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實訓基地(公共實訓中心)6個,省級實訓基地6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1個;擁有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提升服務 社會 能力項目專業2個,省級示範性專業2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建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精品開放課程,5門國家教指委精品課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學生在省級以上各類大賽中獲獎達1900餘人次,獲國家級獎項160項,省級獎項412項,獲獎數量和質量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科學研究和 社會 服務能力日益增強,科研成果數量質量穩步提升。近三年獲市級以上教科研項目立項90多項,項目經費到款350多萬元;獲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多項,其中2014年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專利申請52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學校秉承「服務地方」辦學理念,實施 科技 特派員機制,面向河源市「五縣三區」各類企業開展 科技 服務和培訓,為企業和 社會 承擔維修電工、數控銑床操作工等47個工種的初、中、高級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為企業培訓員工數6萬多人天。近三年,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項目150多項, 科技 服務進賬500多萬元。 學校近年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9%以上,穩居全省同類高校前列,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達到92%。由於畢業生廣受 社會 歡迎,學校招生形勢喜人。目前,學校面向全國9省招生,新生報到率連續三年達86%以上。 學校穩步推進對我市7所中職學校以及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羅定職業技術學院、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高職院校的對口幫扶工作,深化與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友好合作關系。選派2名教師赴國外進行為期1年以上的訪問學習,與台灣11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與美國的康涅狄格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加拿大溫莎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卧龍崗大學等國外知名大學建立合作關系, 探索 開展「3+1」、「2+2」模式的聯合人才培養,學校的國際化水平逐步提升。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始建於1930年,前身是龍川縣立鄉村師范,1933年,學校易名為「龍川縣立簡易師范」,2001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老隆師范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成為廣東省三二分段招生試點院校之一,2012年被確定為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培育建設立項單位。2013年正式成為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單位。2017年底,省教育廳專家組經過現場考察,對我校項目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省示範校項目建設,大大提升了我校綜合辦學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使我校成功跨入全省高職院校第一方陣。實行的學院也是現在最普遍的綜合學科,理科、工科、文科都有, 但是這所高校的特色課程是: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與測試、WEB應用技術、數字電子技術、Java程序設計、電子電路分析,近三年承擔市級以上科研項目126項,科研經費到款990萬元,獲國家專利授權60項。

總體來說,在當地還是還是可以的一所專科高校。當然,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特色和優勢,無論是地理還是人文、教學、硬體等,都有自己的絕妙之處,所以還是得看每個人更傾向哪方面的選擇。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江東新區。學校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學校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27.7萬平方米,校園內教學大樓、老隆師范紀念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學術交流中心、 體育 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薈萃湖、賢能廣場、蕭殷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校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和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一樣,形式主義強,師資力量一般,去混個大專畢業證是可以的,學生也多,其他的就沒有什麼了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設有5個二級學院,開設48個高職專業。本地畢業高中生都喜歡報該所院校。

軟硬體、設備條件、校園設施在省內同類大專院校中名列前茅,錄取分數比較高比較靠前,據說就業前景也比較好。

[捂臉][捂臉]口碑好不好,問問本地河源市人

河職院還是不錯的,學院環境就肯定是一流沒有任何可挑剔的,比廣州同水平大專院校強幾百倍。只不過所在城市河源經濟比較差,看個人選擇吧。

有些時候吧!學校需要你通過人們的口碑相聽!還不如問一下,在那裡讀的學姐學哥們

Ⅲ 河源市龍川縣有多少所高中

有四所高中。

一、龍川縣第一中學

龍川縣第一中學是廣東省最早備案的公立中學之一,也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分為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位於龍川老隆鎮東風路,是川中的老校區。

學校創建於1913年,前身是龍川縣立中學;1929年學校更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1954年,高中部遷到赤嶺背,初中部仍留在佗城;1956年,在佗城的初中部改為佗城中學,一中新設初中部。

二、龍川縣實驗中學

龍川縣實驗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創辦於1993年9月,2005年9月正式成為我縣第二所高級中學。

三、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的前身為龍川縣新城中學,創建於1996年,創建之初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2000年被評為河源市一級學校,2009年9月撤並初中部後正式成為龍川縣第三所高級中學。因辦學佳績突出,2014年2月順利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評估和驗收。

四、龍川縣隆師中學

是2013年1月經龍川縣委、縣人民政府同意新設立的一所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標准規劃建設的學校。學校位於龍川縣老隆鎮隆師路42號,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

校舍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校園綠化率達100%,校園環境幽雅、書香隱蘊,實行全寄宿、半封閉式管理,在校生人數將達4000人。

(3)龍川職業技術學校有多少學生擴展閱讀:

中學教育

民國2年(1913)秋,在縣城西門考棚(今縣機電廠)創設縣立中學一所,學制4年,春季始業,招生2班、100人,教職工10餘人,課程設置有修身、國文、英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學經濟、樂歌、圖畫、手工、體操。

民國15年冬,由縣立第二高級小學(在通衢景韓書院)改辦縣立第二中學。不久車田紳民先後集資創辦始雲中學和可能中學,因經費困難,辦兩年停業。

民國18年,中學實施「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改春季為秋季始業。同年,第四區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並,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並,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為校舍。

翌年縣城中學撤銷附高中師范班,新設高中班,易校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

民國28年,設在通衢的一中分校,改辦縣立第三初級中學(後改名金安中學)。

從民國29年起,全縣陸續辦起縣立第四初級中學、縣立第五初級中學、私立赤光初級中學和私立景韓初級中學。至民國37年秋,在全縣3所完全中學、4所初級中學中,有14個高中班、462人,37個初中班、1672人,教職工169人。

1949年5月龍川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接管全縣中學,私立中學經費由地方自籌,政府補助。當年冬在校學生2790人(其中高中200人),教職工259人。按「維持現狀,逐步改造」的教育方針,課程增設馬列主義哲學,改國文為語文,廢除公民、童軍、軍訓課。

1953年廢止春季招生。1956年9月,龍川一中佗城分校改設佗城初級中學。撤銷金安中學分校,恢復通衢初級中學。豐稔、永新、登雲、龍母、黎咀、壯士(麻布崗)、上坪7所完小附設初中班。

1957年裁豐稔和登雲小學初中班,永新小學初中班改辦鶴市華僑初級中學。

1958年「大躍進」期間貫徹執行「兩條腿走路」的教育方針,全縣新辦6所民辦中學,龍母、黎咀、麻布崗(原壯士)、上坪4所附設初中班的小學改辦完全中學。

同時,貫徹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把勞動當作教學科目,學校辦工廠、農場,走出校門參加工農業生產,學生全期上課時間不足一半。

1960年至1962年,國民經濟困難,對17所民辦中學採取關、並措施,只留老隆中學繼辦。全日制完中則撤並班額,壓縮下放一批教學人員。

1963年貫徹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教學秩序恢復正常,深入開展學雷鋒,形成較好的校風,促進了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師生全國「大串聯」。

1967年「復課鬧革命」,寫大字報,當年停止招生。

1968年工人、貧下中農宣傳隊進駐學校,領導「鬥批改」,大搞「開門辦學」,組織學生學軍、學農、學工,實行校隊掛鉤,廠校合一,取消升學考試制度,改用推薦辦法招生。

1969年實行學制改革,初、高中學制各縮短為2年。

1971年提倡「山溝辦學」、「茅寮學校」,龍川一中及佗城、赤光、上坪等中學均設分校,辦教學「實驗」基地,每學期輪流組織師生到分校一個月,或辦蔗園,或學水稻田間耕作技術,或學開拖拉機、修理農機,或搞土雜肥慪制,制沼氣。

1977年恢復畢業與升學文化考試制度,文化知識課被提到首要位置,開始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1978年以後,恢復中學「三三」學制,撤銷各中學分校及小學附設初中班,逐步調整中學布局。

至1985年,全縣設完全中學8所(縣一中、老隆、金安、佗城、鐵場、車田、赤光、麻布崗)、84個班、4110人;初級中學27所、516班、2.10萬人,共有教職員工1848人。

Ⅳ 河源市龍川縣有多少所高中

車田中學
,龍川一中,實驗中學,龍川職業技術學校,田家炳中學

Ⅳ 河源有哪些大學

河源的大學有: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理工學校、河源市廣播電視大學、河源市衛生學校、河源市技工學校、河源市博愛學校。

一、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30年的龍川縣立鄉村師范,1935年3月經廣東省教育廳同意,學校易名為廣東省立老隆師范學校;「文革」期間學校停止招生,1973年學校恢復招生;1976年9月,學校恢復廣東老隆師范學校校名;2001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老隆師范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二、河源理工學校

河源理工學校是河源市人民政府2008年投資4.5億元,採用新建河源理工學校與河源市工業學校遷址新建項目合二為一的方式,按國家級示範性中職學校標准規劃和建設的全日制三年制中職(中專)學校,是我市唯一一所理工類省級重點中專學校。

隸屬於河源市教育局管理,其招生和畢業生就業納入全省統一管理。

學校位於河源市東環路東江教育基地,校園內綠樹滴翠,芳草如茵,建築依山傍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景色怡人,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學校佔地面積40萬㎡,建築總面積13.55萬㎡。

三、河源市廣播電視大學

河源開放大學(原名河源市廣播電視大學),成立於1989年,位於河源大道南朱門亭18號,是一所高等學歷教育大學,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為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實用人才。在校教職工132人,學生5000多人。

四、河源市衛生學校

河源市衛生學校創辦於1943年,是一所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由河源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中等衛生職業學校。

學校坐落於粵東北部風景秀麗的東江河畔、京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的交匯點——龍川縣城,高速公路直通廣州、深圳、梅州等地,交通非常便利。2005年8月遷入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龍川校區辦學,於2006年通過「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

五、河源市技工學校

河源市技工學校,現名:河源技師學院(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創辦於1988年,2005年遷入新校區辦學,位於河源市東環路大學城片區。

河源市技工學校,現名:河源技師學院(河源市高級技工學校),創辦於1988年,2005年遷入新校區辦學。學院開設數控加工技術、模具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等22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7140人,教職工415人,佔地面積21.9萬平方米。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網路—河源理工學校

網路—河源市廣播電視大學

網路—河源市衛生學校

網路—河源市技工學校

Ⅵ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什麼時候辦的

我給你解答 要給分啊 成立80年 掛牌10年屬國家教育部注冊、地方政府投資的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佔地面積1500畝,背靠梧桐山,面向東江河,緊依東環路,風光旖旎,交通便利,校園內教學大樓、學生公寓、師生飯堂、圖書館、實訓中心、室內體育館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人工湖、賢能廣場、「銘德榕」、「桃李園」「雙馨園」、「書香園」等人文景點蘊寓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院成為莘莘學子求學修身,磨煉技能的理想場所。
學院前身為老隆師范學校。1930年秋,老隆師范學校創立,校址設在龍川縣老縣城佗城龍王廟,校名為「龍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川縣立鄉村師范」,當年招生40人,學制三年。1933年,學校易名為「龍川縣立簡易師范」,校址設在龍川縣通衢。1935年3月經廣東省教育廳同意,學校易名為「廣東省立老隆師范學校」。1937年,學校從通衢遷至老隆上課。學校自創立至解放前夕,一共培養畢業生1500多人。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教學質量穩步提高。1957年,學校發展到13個班,600多名在校生的規模。「文革」期間,學校停止招生達7年之久。1973年學校恢復招生。1976年9月,學校恢復「廣東老隆師范學校」校名。1979年12月,恢復招生考試制度後的235名畢業生畢業。1982年、1984年,學校先後被評為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1987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被確定為「省市共管,以市管為主」的省屬重點師范學校,屬原惠陽地區管轄。 1988年河源建市,學校相應劃入河源市管轄,面向河源市五縣一區招生。1989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被定為中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加強師資培訓項目學校。1990年4月經河源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行政級別定為副處級,有教學班17個,學生920人,教職工107人。1991年經市編委批准同意,學校設立教務科、學生科、政教科及辦公室等四個內設機構。1993年學校被評為「全國中小學讀書活動先進單位」。1994年學校被中共廣東省委武委會評為「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1996年學校辦學條件標准化建設驗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收達標。1997年學校被確定為市管學校,財務、人事、業務由市教育局直管,黨、團、婦、工會由龍川縣代管。同年學校被評為廣東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 2000年全省中師停止招生,同年9月學校掛靠惠州學院招收小教大專文理科班各100名學生。至此,學校發展到佔地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有26 個教學班、1262名學生、165名教職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景色(20張)工的規模。 2001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老隆師范學校升格為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同年9月面向全省招生。2002年經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核定,學院為副廳級事業單位,同年成立學院黨委,下設機關、師范教育、職業教育、學生四個黨支部。2003年5月經河源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學院內設八個副處級處室:黨委辦公室、學院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學生工作處、招生就業處、總務處、繼續教育處。 2004年3月學院新校區動工興建,校址設在市區東環路東江河畔,同年9月新校區落成招生。2005年9月,老校區遷至市區,新老校區合並。

Ⅶ 浙江省舟山市職業技術學院有多少學生

3800名學生。舟山職業技術學校現任校長兼黨委書記楊永明,是在整合舟山職教資源的基礎上於1999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2000年6月被評為省一級重點職校,2002年7月被教育部、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00多個班級,3800名學生,300多名教職員工。

Ⅷ 河源市一共有幾所學校

河源市內的中等職業教育:
主要是指市直及各縣(區)的中等職業學校。
市直中等職業學校有:市職業技術學校、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市體育運動職業學校、市興華職業技術學校(民辦),共4所;
縣(區)有: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源城區)、東源縣靈通職業技術學校、東源縣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連平縣職業技術學校、和平縣職業技術學校、龍川縣職業技術學校、紫金縣職業技術學校,共7所。在11所中職學校中,有省重點學校2所,分別是:市職校和龍川職校。
全市11所中職學校共有佔地面積50587.4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04平方米。教職工861人,其中在編教師680人,聘請教師70人,在編職工111人,碩士研究生1人,本科學歷423人,專科學歷259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47人,中級職稱345人,雙師型教師168人。
全市11所中職學校中,共開設有:數控、模具、電子、電工、汽車應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製作、陶瓷、工藝美術、計算機及應用、會計、幼師、旅遊、英語、體育教育、中西醫結合、助產士、葯劑、牧醫等近30個專業。

Ⅸ 關於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龍川老隆師范學校(中專師范院校),01年升格為學院後搬入河源市區,也就是說河源職院只有二、三屆的大專畢業生就業經驗。
這個學院可以專升本。老師素質在同類學院中算一般;
在藝術設計方面這個學院有特長,專業選擇取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一味求時尚。
我覺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就業前景不錯。

Ⅹ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前身是龍川老隆師范學校(中專師范院校),01年升格為學院後搬入河源市區,也就是說河源職院只有二、三屆的大專畢業生就業經驗。 這個學院可以專升本。老師素質在同類學院中算一般;在藝術設計方面這個學院有特長,專業選擇取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不能一味求時尚。我覺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還可以。

閱讀全文

與龍川職業技術學校有多少學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過禮娶親要走什麼程序 瀏覽:761
交易中的心魔怎麼克服 瀏覽:639
童裝代理什麼品牌好 瀏覽:774
研發轉技術文檔怎麼樣 瀏覽:702
商業銀行的市場准入有哪些內容 瀏覽:355
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是什麼意思 瀏覽:39
為什麼qq經常正在更新數據 瀏覽:180
內存是如何存數據的 瀏覽:55
信道狀態指示包括以下哪些信息 瀏覽:305
什麼是現代市場體系 瀏覽:891
加盟代理商如何注冊 瀏覽:249
g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哪個前景好 瀏覽:372
信息化系統如何運維 瀏覽:415
濟南特色早餐技術培訓哪裡好 瀏覽:292
什麼是貨幣交易所的充值與提幣 瀏覽:951
信息提取題考查什麼 瀏覽:388
老外技術到底怎麼樣 瀏覽:745
微商老代理回歸朋友圈怎麼發 瀏覽:342
奶牛貓在市場上是什麼價格 瀏覽:938
心電圖中的數據表示什麼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