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技術的新含義是什麼10字
雲技術(Cloud technology)基於雲計算商業模式應用的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技術、管理平台技術、應用技術等的總稱,可以組成資源池,按需所用,靈活便利。雲計算技術將變成重要支撐。技術網路系統的後台服務需要大量的計算、存儲資源,如視頻網站、圖片類網站和更多的門戶網站。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高度發展和應用,將來每個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識別標志,都需要傳輸到後台系統進行邏輯處理,不同程度級別的數據將會分開處理,各類行業數據皆需要強大的系統後盾支撐,只能通過雲計算來實現。
2. 一句話描述雲計算
雲計算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3. 什麼是雲技術
最近一段時間,「雲」成了IT行業最熱門的名詞。自從Google推出「雲計算」以來,IT行業的各大廠商無一例外都捲入了一場「雲中的戰爭」。從「雲計算」延展開來,很多IT廠商也根據自己所處行業的實際情況推出了相應的「雲計劃」,像IBM的「藍雲計劃」、EMC的「雲存儲」,等等。
所謂「雲」,其實指的是後端(伺服器端),平時我們很少能夠看到的那一端,正因為平時難得看到,所以有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稱為「雲」吧。我們平時能夠看到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自己用的PC和手機這些東西了,也就是所謂的「客戶端」。
自從PC時代來臨之後,C/S(客戶端/伺服器端)結構開始占據了主流地位,全世界的計算能力好像一直在向客戶端傾斜,其結果就是產生了新的一代行業領袖微軟和英特爾,他們一開始都是從客戶端起家的,首先控制住了客戶端的計算能力,然後挺進伺服器端,最終顛覆了IBM等擁有強大伺服器端計算能力的廠商的領導地位。
正所謂「30年河東,30年河西」,隨著互聯網這種顛覆性的新平台的出現,我感覺計算能力又慢慢地向伺服器端傾斜了。最簡單的例子,如果現在你手裡有一台筆記本電腦,但是沒有互聯網,也就能當計算器和打字機用了,幾乎什麼事情都做不了。而只要一上網,很多的計算能力其實都交給了後台的伺服器了。所以對我這樣的媒體記者來說,一台不需要太強計算能力,但是一定要能夠隨時隨地連上Internet的東西,不管是叫做筆記本電腦還是上網本,或者MID,也就足矣。
很多「傳統」IT廠商已經看到了這種計算能力轉移背後所帶來的巨大危險,如果不能在新時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未來自己就很有可能被邊緣化了,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微軟會那麼著急地去收購雅虎,EMC這種非常傳統的存儲廠商也開始吆喝雲存儲的原因了。在這個新的時代,擁有強大的伺服器端的計算能力也就成為令人羨慕的事情,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Google還是IBM,都在全球大規模地興建數據中心作為其「雲計算中心」。
如今,互聯網的「雲」也開始動安全軟體的「乳酪」了。7月底,國內兩大安全軟體廠商趨勢和瑞星相繼發布了「雲安全」計劃。看來,互聯網對傳統軟體行業的沖擊還在繼續。
在此之前,由於安全對於每個用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誰也不想讓自己的電腦癱瘓吧?因此以前即使在消費類殺毒軟體領域,賣License的廠商活得還都不錯,像金山在與微軟決戰辦公軟體失敗之後能夠活下來,依靠的就是殺毒軟體。互聯網來了之後,廠商們不直接賣License了,依靠每個月收服務費的方式,仍然活得還不錯。
但是,以前的殺毒軟體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只利用了互聯網的傳輸功能,並沒有太好地利用互聯網的計算功能。用戶還是每次上網之後連接到殺毒軟體廠商的網站上,下載病毒庫,然後依靠自己的電腦進行查殺。
這對用戶來說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長此以往,客戶機上的病毒庫會越來越大,佔用越來越多的計算資源,最後使得系統越來越慢,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就有這個體驗,往往是把某個殺毒軟體卸載之後,速度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因此,老的殺毒模式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現在大家提的所謂「雲安全」其實就是把原來放在客戶端的分析計算能力轉移到了伺服器端,從而使得客戶端變輕了。
同時,這也對殺毒軟體廠商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他們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分析出用戶的電腦是否已經被病毒感染了。但是,單純依靠收集病毒特徵,被動地防禦還是挺難防住的——要知道,每個小時全世界會產生2萬多個新病毒。
由此,一些新的防禦技術產生了,比如趨勢最新提出的「Web信譽服務」,它的概念其實就是給用戶所登陸的網頁評個信譽分數,這個分數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包括網站網頁、歷史地址變化以及其他可能揭示可疑行為的因素。當發現某個網頁的信譽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將其屏蔽。
這么說起來可能比較難理解。打個比方,前一段時間汶川大地震的時候一些惡意軟體就潛伏在紅十字會的網站裡面,當你點擊捐款的時候可能就已經中了木馬病毒,被偷偷連接到了俄羅斯的某個網站上,之後你的客戶資料也就有可能丟失了。傳統的殺毒軟體可能無法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通過信譽服務,就會發現你不是上紅十字捐款嗎,怎麼又去了俄羅斯了,就有可能在第一時間斬斷木馬的傳播渠道。一個白話說明,就是在病毒進入你的計算機之前將病毒攔截,因為病毒進入你的計算機,需要經過傳輸,而在傳輸過程中,雲安全會提示你這里有病毒,並且阻止其進入你的電腦.
另外,傳統的病毒查殺技術落後也是雲查殺興起的原因之一。傳統的通過病毒庫來識別病毒這種技術遠非完美,經常會出現「新病毒查不出,不是病毒卻被冤枉」的現象,給IT界帶來很大的損失和糾紛。比如漢語編程易語言必帶的支持庫「.fne」文件就常被某些技術落後的殺毒軟體誤報為病毒,苦不堪言。
這還只是「雲」進入安全領域的一個例子。未來殺毒軟體是否會完全免費,採用新的商業模式?目前還不太好說,但是至少安全360和瑞星卡卡已經在嘗試了。前一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千萬不要高估3年內的變化,也不要低估10年後的變化。」
4. 雲技術的作文怎麼寫200字的。
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數據中心向整合化和綠色節能方向發展
目前傳統數據中心的建設正面臨異構網路、靜態資源、管理復雜、能耗高等方面問題,雲計算數據中心與傳統數據中心有所不同,它既要解決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高效完成企業級數據中心的擴容部署問題,同時要兼顧綠色節能和高可靠性要求。高利用率、一體化、低功耗、自動化管理成為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的關注點,整合、綠色節能成為雲計算數據中心構建技術的發展特點。
數據中心的整合首先是物理環境的整合,包括供配電和精密製冷等,主要是解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問題。進一步的整合是構建針對基礎設施的管理系統,引入自動化和智能化管理軟體,提升管理運營效率。還有一種整合是存儲設備、伺服器等的優化、升級,以及推出更先進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艾默生公司就提出,整合創新決勝雲計算數據中心。
兼顧高效和綠色節能的集裝箱數據中心出現。集裝箱數據中心是一種既吸收了雲計算的思想,又可以讓企業快速構建自有數據中心的產品。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集裝箱數據中心具有高密度、低PUE、模塊化、可移動、靈活快速部署、建設運維一體化等優點,成為發展熱點。國外企業如谷歌、微軟、英特爾等已經開始開發和部署大規模的綠色集裝箱數據中心。
通過伺服器虛擬化、網路設備智能化等技術可以實現數據中心的局部節能,但尚不能真正實現綠色數據中心的要求,因此,以數據中心為整體目標來實現節能降耗正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圍繞數據中心節能降耗的技術將不斷創新並取得突破。數據中心高溫化是一個發展方向,低功耗伺服器和晶元產品也是一個方向。
二、虛擬化技術向軟硬協同方向發展
按照IDC的研究,2005年之前是虛擬化技術發展的第一階段,稱之為虛擬化1.0,從2005年到2010年時虛擬化發展的第二階段,稱之為虛擬化2.0,目前已經進入虛擬化2.5階段,虛擬化3.0階段在不久也將會到來。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16年中國70%的X86企業伺服器將實現虛擬化。
ArsTechnica網站上刊出的一篇文章評論到,當前的虛擬化市場當中,VMware是老大,微軟Hyper-V老二,思傑Xen第三,紅帽和甲骨文在爭奪第四把交椅。隨著伺服器等硬體技術和相關軟體技術的進步、軟體應用環境的逐步發展成熟以及應用要求不斷提高,虛擬化由於具有提高資源利用率、節能環保、可進行大規模數據整合等特點成為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技術。
首先,隨著各大廠商紛紛進軍虛擬化領域,開源虛擬化將不斷成熟。Gartner也指出,雖然目前開源虛擬化的市場還比較小,但到2014年底其市場份額將翻番,而且未來也會快速增長。
其次,隨著虛擬化技術的發展,軟硬協同的虛擬化將加快發展。在這方面,內存的虛擬化已初顯端倪。
第三,網路虛擬化發展迅速。網路虛擬化可以高效地利用網路資源,具有節能成本、簡化網路運維和管理、提升網路可靠性等優點。VMware和思科公司通過四年的合作,在網路虛擬化領域取得突破創新,推出了VXLAN(虛擬可擴展區域網)。VXLAN已獲得多個行業領先廠商的支持。
三、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進入創新高峰期
在雲計算環境下,存儲技術將主要朝著從安全性、便攜性及數據訪問等方向發展。分布存儲的目標是利用多台伺服器的存儲資源來滿足單台伺服器不能滿足的存儲需求,它要求存儲資源能夠被抽象表示和統一管理,並且能夠保證數據讀寫操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等各方面要求。為保證高可靠性和經濟性,雲計算採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來存儲數據,採用冗餘存儲的方式來保證存儲數據的可靠性,以高可靠軟體來彌補硬體的不可靠,從而提供廉價可靠的海量分布式存儲和計算系統。在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中,基於塊設備的分布式文件系統適用於大型的、海量數據的雲計算平台,它將客戶數據冗餘部署在大量廉價的普通存儲上,通過並行和分布式計算技術,可以提供優秀的數據冗餘功能。且由於採用了分布式並發數據處理技術,眾多存儲節點可以同時向用戶提供高性能的數據存取服務,也保證數據傳輸的高效性。目前國外很多大學、研究機構和公司已經或正在著手開發分布式文件系統,已經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如PVFS、GPFS、zFS、Google FS、Hadoop FS等,進一步更深入的研發也還在進行中。
除了大規模分布式存儲技術,P2P存儲、數據網格、智能海量存儲系統等方也是海量存儲發展的趨勢體現。其中,P2P存儲可以看做是分布式存儲的一種,是一個用於對等網路的數據存儲系統,旨在提供高效率、魯棒和負載均衡的文件存取。數據網格是有機的智能單元的組合,類似於計算網格。智能海量存儲系統包括主動的數據採集、數據分析、主動調整等。雲計算中存儲的海量數據應用將為雲計算提供新的價值高點,也必將成為雲計算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5. 誰幫我用一句話概括一下雲計算的定義,百度一下越看越糊塗
雲計算通俗點講就是把以前需要本地處理器計算的任務交到了遠程伺服器上去做。仔細給您解釋雲計算的概念可能比較抽象,我給您舉幾個雲計算的應用實例吧。
比如,之前我們用的殺毒軟體附帶有病毒庫,聯網後會實時更新,這樣這個庫就越來越大,佔用很多不必要的資源,拖慢我們的電腦,有了雲計算後,這個庫和查殺時使用的計算模塊,會被移到我們使用的殺毒軟體所在的遠程伺服器上去,使得我們自己的電腦,即本地處理器的任務大大減輕了,運行就會更加流暢。
同樣的,雲存儲就是遠程伺服器上硬碟替我們做事,類似等等~~~
由於雲計算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幾萬甚至幾千萬台電腦和伺服器連接成一片,如同雲。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超過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如此強大的運算能力幾乎無所不能。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
6. 什麼是雲技術20字
雲技術是基於雲計算商業模式應用的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技術、管理平台技術、應用技術的總稱。可以組成資源按需所用,靈活便利。
7. 雲技術什麼意思一句話概括
雲技術這個是在廣域網或區域網內將硬體、軟體、網路等系列資源統一起來,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的一種技術。
望採納,謝謝
8. 用一句話,通俗的闡述雲計算與大數據之間的關系可以比喻,通俗易懂就好。
雲計算:舉例: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以後,但是只能自己用電。為了持續供電,他製造了發電機、電線。然而這套供電系統不能進行長距離運輸,於是越來越多的個人和企業都開始獨立發電,使得小型私人電廠遍地開花,這樣一來成本也增高。於是他架設電線開了一家發電廠,也就是「中央電廠」,原先建立私人電廠的企業或個人,就可以避免采購昂貴設備的發電設備,他們只需在網上付費就能用電,而愛迪生的發電廠就可以通過牆面的插頭和電信源源不斷輸送電力。取代私人發電廠的「公共電網」,也就是電氣時代的「雲計算」。
9. 雲技術怎麼造句
我們現在科技非常發達,利用雲技術可以使農民伯伯不用再上地就可以看管好莊稼的耕種管理。
10. 雲技術是什麼
雲技術就是利用高速互聯網的傳輸能力,將用戶所有的數據和服務(各類軟體)都放在「網路雲」(大型數據處理中心)中,用戶只要有一個上網的終端就可以了。雲技術將各種各樣的終端(例如個人電腦、手機、電視等)進行連接,為用戶提供廣泛、主動、高度個性化的服務。最簡單的雲計算技術在網路服務中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尋引擎、網路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未來如手機、GPS等行動裝置都可以透過雲計算技術,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服務。 進一步的雲計算不僅只做資料搜尋、分析的功能,未來如分析DNA結構、基因圖定序、解析癌症細胞等,都可以透過這項技術輕易達成。 稍早之前的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技術即為「雲計算」的概念起源
網路也只是比以前更快了,也許會多了IPV6,而TCP/IP本身沒有變化——〉其實我認為,雲計算的結果就是復雜的協議統統略去,成為計算中心的內部事務。OSI7層模型也會重新規劃。這樣網路的利用率就會很高。你說呢? 將來,終端計算機就會跟電視一樣,沒有任何數據處理功能,完全只是畫面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