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的大豆、花生和玉米的主產中心分別在哪個省
中國大豆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東北省(區) 內蒙古 、黑龍江、吉林 、遼寧 、河北
華北 山東 、河南 、安徽
華東 江蘇 、浙江
華南 廣東 、廣西 中國的玉米種植面積有3億畝左右。分布在約24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是主產省、區。 黃淮、東南沿海、長江流域是相對集中的花生三大主產區,花生單產水平較高的省份依次是山東、江蘇、湖北、河南等省。
Ⅱ 中國的玉米,大豆生產基地
東北和華北是我國兩大玉米生產基地。其中又數東北為大。
黑龍江省為我國大豆主產區,但在華北也有一些。
Ⅲ 玉米深加工都可以加工什麼產品,關於玉米的加工項目有哪些
玉米深加工產品: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採用提純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異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幾種蛋白的復合加工製成的富含蛋白質的粉末,其用途是為缺乏蛋白質的人補充蛋白質,也可作為功能添加劑用於食品工業生產中。
(2)變性澱粉為改善澱粉的性能、擴大其應用范圍,利用物理、化學或酶法處理,在澱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團或改變澱粉分子大小和澱粉顆粒性質,從而改變澱粉的天然特性( 如: 糊化溫度、熱粘度及其穩定性、凍融穩定性、凝膠力、成膜性、透明性等) ,使其更適合於一定應用的要求。這種經過二次加工,改變性質的澱粉統稱為變性澱粉。
(3)玉米澱粉糖利用含澱粉的糧食、薯類等為原料,經過酸法、酸酶法或酶法製取的糖,包括麥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統稱澱粉糖。澱粉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500多年的《齊民要術》中就提到糖,而且詳細地描述了用大米製糖方法。
(4)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稱發酵性蒸餾酒,主要是利用薯類、穀物類、糖類作為原料經過蒸煮、糖化、發酵等處理而得的供食品工業使用含水酒精,其風味特色分為色、香、味、體四個部分,也就是指蒸餾酒中醛、酸、酯、醇這四大主要雜質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氣體會使蒸餾酒的風味不同。
(5)燃料乙醇,一般是指體積濃度達到99.5%以上的無水乙醇。燃料乙醇是燃燒清潔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乙醇不僅是優良的燃料,它還是優良的燃油品改善劑。其優良特性表現為:乙醇是燃油的增氧劑,使汽油增加內氧,充分燃燒,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目的;乙醇還可以經濟有效的降低芳烴、烯烴含量,即降低煉油廠的改造費用,達到新汽油標准。
關於玉米的加工項目:
(1)特製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較高,在貯藏過程中會因脂肪氧化作用產生不良味道。經加工而成的特製玉米粉 ,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質,粒度較細。適於與小麥麵粉摻和作各種麵食。由於富含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添加 製成的食品營養價值高,是兒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來興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鬆多孔、結構均勻、質地柔軟的特點,不僅 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營養價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種快餐食品,便於攜帶,保存時間長,既可直接食用,又可製作其他食品,還可採用不同佐料製成各種風 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湯沖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來充當蔬菜或鮮食,加工產品包括整穗速凍、籽粒速凍、罐頭三種。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質含量與稻米接近而低於大麥、澱粉含量與稻米接近而高於大麥,故為比較理想的啤酒生產原料 。
(3)玉米大豆加工技術在哪裡擴展閱讀:
玉米深加工產品主要有玉米澱粉、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賴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飼料、纖維飼料等數千個品種,玉米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於紡織、汽車、食品、醫葯、材料等行業。 隨著加工層次的不斷加深,形成玉米經濟系統。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糧之一,玉米的營養成分優於稻米、薯類等,缺點是顆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 發展,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善。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徑,使其變成一個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價值。
Ⅳ 大豆玉米的套作技術
答:
吉單159是可以在四川種的,但東北離你們那裡較遠,盲目引種可能會影響產量,而且抗病蟲能力也可能會下降,所以建議您慎重在挑選品種時慎重考慮。
玉米與大豆的套作,理論上是可以的。玉米大豆套作蔭蔽對大豆光合特性與產量會有一定的影響。由於玉米株型不同會造成大豆生長溫度、濕度和光照強度的差異 ,從而影響了大豆葉片形態和光合特性。玉米緊湊的株型能夠減輕對大豆前期生長的蔭蔽傷害 ,並為玉米收獲後進行光合補償生長提供物質和能量基礎 ,保證較高的產量。雖然良好的田間配置能降低弱光對大豆生長的傷害,但並不能從本質上改善大豆的耐弱光性,植株倒伏現象不可避免,其產量無法與凈作大豆相比。因此,如果確實想這樣種植,篩選優良的耐蔭大豆品種或使用生長調節劑改善其植株形態對提高玉米大豆模式下的大豆產量可能有實質性突破。
不過,考慮其實際操作性,我們不建議您這樣套作。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Ⅳ 大豆加工利用有哪些途徑
絲片類、干類、熏制類、油炸類、炸鹵類、炸鹵炒類、豆腐類、麵筋類等傳統大豆加工製品。大豆蛋白飲料、大豆蛋白仿肉製品、起泡性植物蛋白粉等新型大豆加工製品。
(一)傳統大豆加工製品
傳統大豆加工製品的品種很多,綜合可歸為以下幾類產品:1、絲片類,2、干類,3、熏制類,4、油炸類,5、炸鹵類,6、炸鹵炒類,7、豆腐類,8、麵筋類等。
1、絲片類: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有豆絲、豆片等。
豆腐片可以再加工生產出許多種衍生產品,如素雞、辣雞片、熏雞、元雞等。如辣雞片是將精選後的豆片經過抄白→卷制→煮活→打包→切制→調味→回涼→辣雞片
2、干類: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有白乾、菜乾、五香乾、模型干、茶干、蘇州乾等。
生產工藝:豆漿經凝固後,破腦→上活→壓榨→切塊→白乾→鹵制,既可製成各種干類。
以五香乾為例:用0.5cm的板干,切成4×4cm的方塊,調味是採用50%的醬油對入50%的五香鹽水,鹽水濃度5%,煮30分鍾後撈出,涼至表面水分微干,即可。
3、熏制類:它是干類和片類成品經成型為半成品後,經過抄白再放入熏爐內熏制,然後調味而成。抄白的目的是溶解一部分表面蛋白,使熏制出的成品表面有光澤。
以五香熏干為例:將厚度為2.5cm的板干切成2.5×5cm的長方塊,抄白→回涼→熏制→調味→成品
一般用3%~5%的五香鹽水,渥煮30分鍾;干類生產應注意渥煮,有些干類為什麼要渥煮,如果開鍋煮,有些干類產品就會煮爛,或者影響其質量。
4、油炸類:主要產品有豆泡、炸豆腐、炸素蝦等。
生產工藝特點為,在豆漿點漿前加入1/3~1/5的冷水;油炸類產品生產的各方面要求比干類要高,對於原料、點漿的老嫩、加水量的要求都比較更為嚴格。
炸素蝦生產工藝:燒熟的豆漿→加冷水→點漿→破腦→上活→壓榨→切塊→油炸→調味→油炸→成品
5、炸鹵類:炸鹵類的產品由於各地風味不同,品種也是各式各樣,主要是炸後再經調味,如鹵花干、元雞、素雞腿、素肉、啤酒豆腐等。
6、炸鹵炒類:產品經過炸、鹵制後再炒制而成。目前軟包裝、罐裝產品的主要品種。炸鹵炒產品主要有辣干、甜干、干尖、鹵制干、麻辣豆腐等。
辣干生產工藝:將板干切成5×1×1cm的調,然後用120℃~140℃的熱油炸至外皮微焦,撈出控油待用,將鍋內按1:1的比例放入醬油、五香鹽水,將鍋燒開放入辣干坯,將其煮透控湯代用,將炒鍋內放入適量油,油熱後放入辣椒粉,炒至變色(不要過火變黑)放入控完湯的坯子翻炒,放入糖及其他調味料,翻炒均勻除鍋即成。
7、豆腐類:豆腐大致可分為三種,即北豆腐用鹽鹵作為凝固劑,南豆腐用石膏作凝固劑,內酯豆腐以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近年來,在製作方法上也有了一些變化,使用混合凝固劑的產品逐漸增多,如鹽鹵+石膏、石膏+內酯等。生產豆腐的主要問題是水質與凝固劑的使用,在有些地區凝固劑的用量比一般值高出一倍還多。
得州豆腐:提起豆腐,人們大都熟悉的是南北豆腐、以及內酯豆腐。得州豆腐即得克薩斯生產的豆腐,它是世界上銷售地域最廣的豆腐,在北美洲各超市都能見到其身影。其貨架期可長達45天,保鮮時間長為其他豆腐所望塵莫及。它口感潤滑而細膩,北美各餐館都用它來做湯,因而又有高級湯用豆腐的美譽。得州豆腐也分為硬、中、軟三種,大多數人喜歡中硬度的,它既能做湯又可炒菜用,深受北美地區人民的歡迎。
其配料中需要加入少量的果膠,生產工藝為:
大豆浸泡→磨漿→煮漿→過濾→調配→燒漿→凝固→成型→包裝→滅菌→成品
8、麵筋類:產品主要是炸麵筋、水麵筋,在加工的麵筋產品有油浸麵筋、香茹麵筋等。
(二)新型大豆加工製品
作為素食人群,補充蛋白質的最好來源就是大豆蛋白質;近年來新型大豆蛋白食品的開發在全世界范圍蓬勃發展。
1、大豆蛋白飲料:
(1)酸豆乳飲料
是以豆粕為原料,經過磨製→適度酶解→加熱殺菌→調整pH值→調味→滅菌→灌裝→成品
添加有機酸調整到適當的pH值,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最後的滅菌環節掌握好工藝條件,就可以不用添加防腐劑。
(2)果汁豆乳飲料
其生產原理與酸豆乳飲料相同,但可以不經過酶解。由於水果中的有機酸成分各不相同,後期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3)脫脂大豆清涼飲料
脫脂大豆清涼飲料是以豆粕為原料加工製造的。其生產關鍵是有效去除飲料中的豆腥味。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可以在較大的幅度內進行調整。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離子交換的方法加以精製,並用樹脂柱進行脫色。後期調味是本產品加工的關鍵工序。
(4)豆乳飲料
以豆粕為原料,經加熱使豆粕中所含的大豆蛋白適度變性,用有機酸調整pH值,經酸性蛋白酶作用使蛋白水解,將水解後得到的蛋白降解產物經過離心分離、過濾,再經過風味蛋白酶的進一步分解所得到的富含多肽與氨基酸的大豆蛋白水解液。後期經過風味調整、滅菌等工序製得成品。
(5)豆乳乳酸飲料
是豆乳經過發酵得到的乳酸飲料。該乳酸飲料的特點是,具有酸乳酪的風味,同時還含有低酒精發酵產生的碳酸氣體,其風味較為獨特。根據對產品的不同需求,可以適當增稠調整凝固程度。
生產工藝:5~7波美的豆乳→添加適量奶粉→加熱滅菌→接入發酵菌種→培養10~12小時→無菌灌裝→成品
2、大豆仿肉製品
(1)風味蛋白肉:
以大豆分離(或濃縮)蛋白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植物性蛋白質原料、肉類風味劑,經科學加工而成的風味植物蛋白肉製品。通過改變原料配比和變換不同的食品添加劑,可以製得不同口味的素食仿肉製品。
(2)植物蛋白素腸
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的植物蛋白素腸,無論從口感還是風味上都可以和肉腸相似,而在營養方面則更高於一般的肉腸。由於大豆蛋白本身沒有什麼味道,所以加工後的調味技術顯得格外重要。
(3)素肉鬆
以脫脂大豆蛋白粉為主要原料,經過擠壓膨化得到疏鬆狀蛋白製品,然後添加多種調味料,經過進一步加工而製得。產品口感與肉鬆幾乎毫無差異。
3、食品添加劑
起泡性植物蛋白粉
大豆蛋白經酶處理,加水分解時,分子量變小,即使加水加熱也不會形成凝膠,而起泡性增強,可是,進一步水解,則分子量變小,起泡性消失,最後形成氨基酸。
製造工藝:
將豆粕放在水中浸漬,溶出蛋白質,去掉豆渣得到豆乳,將豆乳pH值調整到4.2~4.5,使蛋白質等電點沉澱,在除去乳槳的凝乳中加酸,將pH值調整到1.5,使之溶解,通過蛋白分解酶等蛋白酶的作用後,加水分解,中和後加熱,使酶鈍化,最後噴霧乾燥,得到起泡性粉沫狀植物性蛋白。工藝概略如下:
豆粕→豆乳→酸沉大豆蛋白→蛋白酶水解→酶鈍化→乾燥→粉碎→成品
部分加水分解(酶處理)的植物性蛋白粉與普通的蛋白粉不同。無論在酸性溶液中還是在鹼性溶液中都能溶解,既使在熱槳狀態下也不會凝固。這種大豆蛋白粉不具有植物蛋白粉所特有的凝膠性。根據這一發現,起泡性大豆蛋白粉可用於新的領域,如與卵白蛋白或全卵合用,作為起泡速度、體積和穩定性的改良劑,用於糕點、糖果和冰激淋等食品的加工等方面。還可用作冷凍烹調食品的油炸用粉等。
(三)制約豆製品發展的主要問題
制約豆製品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豆製品的貨架期短,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豆製品生產廠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始在國外建廠生產豆製品,當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豆製品貨架期太短。為了達到所要求的相應保質期,從生產原料、生產設備、廠房條件、所用添加劑、生產操作管理等諸方面同時進行改進。如:設備要求必須採用具有一定標準的不銹鋼材質,所用添加劑必須達到企業規定的衛生標准,廠房必須密封並配有排送風和空調設備等。
近年來,美國科學家為了促進大豆的生產與利用,在政府機構和民間組織的資助下,開發試制了一系列新的大豆加工產品。本文僅舉數例,供有關部門參考。
1、用大豆粉製造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種用途廣泛的絕緣材料,小到運動鞋、保齡球,大到汽車及飛機零部件、建築材料均可用到聚氨酯。目前,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已試驗成功用豆粉製造堅實耐用、質優價廉的聚氨酯泡沫材料。這種用豆粉製成的聚氨酯泡沫絕緣材料含有大豆成份7%~10%。
2、用豆油製作潤滑油由美國大豆基金會(USB)新產品開發部贊助的用豆油製成的若干種汽車發動機潤滑油將於1~2年內面市。目前正在研究解決的問題還有:①研究能在水溶液中進行生物降解,以利保護水源,更適應歐洲市場的需要;②研製用豆油製作四輪驅動車發動機的機軸箱潤滑油;③研製可用於割草機等兩輪驅動發動機,並在使用過程中滴落在地面或水面的潤滑油得以降解。上述各項研究均已獲得很大進展。用豆油製作的機軸箱潤滑油和水溶性潤滑油2~3年內即可上市。
3、研製用大豆製作的新型油漆塗料美國大豆基金會(USB)出資贊助東密執安大學及密蘇里一若拉大學等機構,與油漆廠商合作研究開發用豆油及原有設備,生產持久耐用的金屬、木材兩用水溶性塗料。這一產品應對熱塑性塑料、聚乙烯及其它產品有竟爭力。東密執安大學負責研究開發能與乳膠競爭、持續期為兩年的豆油塗料;密蘇里一若拉大學的科學家則負責開發無有害氣味的豆油塗料,以及用微波生產大豆塗料。
4、用大豆皮凈化污水美國農業部的研究人員開發了用大豆皮將廢水轉化為飲用水的新技術。其工藝原理是:將大豆皮轉化為非碳化的金屬吸收劑,或轉化為活性金屬碳。他們發現,用次氯酸鈉(家用漂白劑)之類的氧化劑處理豆皮,即可得到金屬吸收劑。豆皮對金屬的親和力還能除掉水中的鎂和鈣,將水軟化。這一新產品將在今後兩年內問世。
5、用豆油製作軍用煙霧劑美國密蘇里大學與美國國防部共同開發食用豆油製作軍用車、船及軍隊的掩護用煙霧劑,代替過去使用的石油制劑,這樣即可保護環境,又取材方便,減少了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並可為國內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價格上又有競爭力。
6、從大豆提取有益心臟健康的維生素E天然維生素E是從若干種植物油中提取的,而豆油是提取維生素E的最佳原料油。西方國家最近掀起的這一「維生素E熱」,使美國生產維生素E的最大廠家伊利諾斯州的ADM公司,將其生產能力擴大了50%,開足馬力生產這一產品。
7、研製可防癌的大豆食品伊利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致力於提高大豆食品的抗癌能力的研究。他們已從一種大豆副產品中鑒定出一種具有保護哺乳動物細胞免遭致癌因子侵害能力的物質。這項研究成果將為美國的大豆產品開發一個全新的市場領域,並擴大對大豆產品的需求。不久的將來,即可生產具有葯用價值的某種類型的大豆。
8、用豆油製作聚氯乙烯美國巴特勒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贊助下,正在研製用豆油製作聚氯乙烯管。巴特勒公司的研究目標就是對豆油的分子結構進行化學改造,克服其脆弱性,使增塑工藝中的豆油用量增至25%。這項分子結構改造工作是用計算機分子模型來調控的。
Ⅵ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
3、配套技術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還需要掌握的配套技術包括:苗前封閉除草、烯效唑干拌種、調肥控旺、控旺長、防病控蟲等。
Ⅶ 我們這里有大量秸稈,玉米,大豆,怎麼深加工,利潤,和銷路
玉米秸稈用處多
每到秋冬季,農村大量玉米秸稈被焚燒或堆積腐爛
,既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又污染了環境,也給農作物病
蟲害安全過冬提供了條件。因此,筆者建議農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稈。
發展養牛業。玉米秸稈含有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
,可作養牛業氨化飼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玉米秸稈可用來栽培食用菌。將菌種
植入發酵後的玉米秸稈,可繁育出優質食用菌。
作工業原料。玉米秸稈屬纖維類植物,也可用於造
紙、板材加工等工業原料。
製作沼氣。玉米秸稈為碳水有機物,經過封密漚制
,可生產沼氣充當燃料,緩解目前農村電力、燃料緊張
的局面,節約開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漚制農家肥的原料,可引進切
稈粉碎機和與之配套的深耕農機具將玉米秸稈粉碎後翻
耕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地力。
「桔稈焚燒」和燃煤煙氣造成的污染,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為了尋求根本的解
決途徑,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稈等生物質資源研製熱解油和混合有機鈣鹽脫硫脫硝劑」技術研究課題。日前,該成
果已通過專家技術鑒定,鑒定認為,此項技術為國內首創,具有領先水平。
據了解,目前的大氣環境污染,除秸稈焚燒造成的煙霧污染外,主要是煤煙型污
染。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根源。
煙氣脫硫技術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脫硫方式。可是尚無一種是適合我
國國情的、能夠商業化應用的脫硫技術。另外,若想取得同時脫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須在低鈣條件下,可有機鈣的高生產成本卻無法為市場所接受。因而利用含
有有機質的各種廢棄物,如農作物秸稈、枝葉、鋸末、污泥、造紙黑液等高濃度有機廢
液,通過熱裂解工藝制備熱解油,再合成能夠處理煤炭燃燒過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機鈣產品的工藝便應運而生。它具有「以廢治污」、「以污治污」、價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優點,是工農業結合治污的新思路,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該技術將玉米秸稈處理以後得到了中熱值煤氣、熱解油和生炭,沒有任何廢物。其
中煤氣的值與城市煤氣相當;熱解油可脫硫脫硝劑,實現廢物資源化;物炭可用作綠色
肥料、脫水劑、釋劑。它具有在廣大農村推廣應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稈從根本
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而具有農村建得起,農民用得起,易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市場競爭
勢。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油兼用農產品、既能食用,又可用於榨油。
作為食品,大豆是一種優質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資源,它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的組成比例非常接近於肉類食品。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為35%-45%,比禾穀類作高6-7倍。氨基酸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種人體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製品如豆腐、千張、豆瓣醬、豆腐乳、醬油、豆豉等,食味鮮美,營養豐富,是東亞國家的傳統副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極力主要發展大豆食品,以解決目前發展中國家蛋白質資源不足的現狀。
近年來,美、日等國家競相利用脫脂大豆製作食用脫脂豆粉,提取濃縮蛋白和分離蛋白,用以製造人造肉、點心、餅乾等高蛋白食品,以預防由於食肉過多而引起的心臟病或肥胖症。
作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每1噸大豆可以制出大約0.2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用大豆製取的豆油,油質好,營養價值高,是一種主要食用植物油。作為大豆榨油的副產品,豆粕主要用於補充喂養家禽、豬、牛等的蛋白質,少部分用於釀造及醫葯工業。
Ⅷ 玉米和大豆怎麼種 種大豆的技術措施
1、冬玉米間種大豆的環境因子要求
冬春季光、熱、水資源充足,溫度和日照能滿足玉米、大豆生長發育需求,具備良好灌溉條件,土壤肥沃,質地輕,適宜發展冬季作物的地區。
2、冬玉米間種大豆的結構模式
(1)復合播幅18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50cm,每667平方米株數4940株;在大行間內間種兩行大豆,行距30cm,米間留苗15株(株距6~7cm),玉米與大豆行間距60cm,每667平方米株數1.1萬株。
(2)復合播幅21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80cm,每667平方米株數4240株;在大行內間種3行大豆,行距30cm,米間留苗15株,每667平方米株數1.6萬株。
(3)復合播幅24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210cm,每667平方米株數3700株;在大行間內間種4行大豆,行距30cm,米間留苗15株,每667平方米株數2.2萬株。根據德宏州農科所對冬玉米間種大豆以上三種結構模式比較分析,每667平方米產量以復合播幅180cm較高,每667平方米玉米產420.8kg,大豆68.7kg,復合產量489.5kg;產值以復合播幅210cm較高,每667平方米復合產值800.5元,凈產值627.5元;投入產出比以復合播幅240cm較高,凈產值626.3元,物化投入161元,投入產出比13.84。應根據作物之間的協調平衡發展及市場需求確定種植結構模式。
3、冬玉米間種大豆的技術措施
(1)選用良種。優良的品種是增產的內因。玉米選用掖單2號、中單2號等緊湊型雜交玉米品種;大豆選用適應立體多熟種植、抗病高產的中品661。
(2)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播種早晚與產量密切相關。根據冬玉米、冬大豆的生育情況,在確保開花不受低溫冷害影響確定播種時期。在德宏州壩區冬玉米、冬大豆適宜的開花期是3月下旬,相應的播種期為11月25日至12月20日,播種過早,開花期易受低溫冷害影響;播種過晚,收獲期間雨量多,難於收獲,且影響後作水稻栽插。播種前精選種子,並把好播種質量關,保證苗全、苗齊、苗壯。
(3)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基肥是保障玉米、大豆苗期及開花前對營養的需求,能早出苗,長壯苗。基肥的種類應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合理配施,每667平方米施農家肥1000kg,玉米施三元復合肥25~30kg,大豆施三元復合肥10~15kg;追肥,玉米4~5葉期(定苗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9~10葉期施尿素15~20kg,大豆初花期施尿素3~5kg。
(4)加強田間管理。加強田間管理是確保高產的重要措施。工作重點是中耕除草、施肥、灌水,防治病、蟲、鼠害。冬玉米中耕除草在9~10葉期,冬大豆中耕除草在5~6葉期,開花期灌水是冬玉米間種大豆實現高產的關鍵措施。就德宏州而言,3月中、下旬降雨量偏少,通過灌水保證冬玉米、冬大豆開花期的需水量,有利於提高產量和品質。冬玉米間種大豆種植模式,使高稈須根系的玉米與矮稈直根系的大豆合理組配,擴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圍,增加了綠色層,充分利用了光、溫、時、空,提高了土地、光能利用率。由於兩種作物吸收養分種類有差異,具有營養差異效應,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兩種作物的高矮合理搭配,具有邊行優勢補償效應,能體現復合群休的互補關系,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
Ⅸ 玉米深加工有哪些項目
玉米深加工產品: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採用提純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異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幾種蛋白的復合加工製成的富含蛋白質的粉末,其用途是為缺乏蛋白質的人補充蛋白質,也可作為功能添加劑用於食品工業生產中。
玉米深加工原料
玉米深加工產品主要有玉米澱粉、玉米蛋白粉、變性澱粉、玉米澱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賴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飼料、纖維飼料等數千個品種,玉米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於紡織、汽車、食品、醫葯、材料等行業。 隨著加工層次的不斷加深,形成玉米經濟系統。
玉米的營養成分優於稻米、薯類等,缺點是顆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隨著玉米加工工業的 發展,玉米的食用品質不斷改善。形成了種類多樣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徑,使其變成一個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