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火炬計劃,星火計劃,863計劃分別指什麼
火炬計劃是一項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於1988年8月經中國政府批准,由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星火計劃是經中國政府批准實施的第一個依靠科學技術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計劃,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是:把先進適用的技術引向農村,引導億萬農民依靠科技發展農村經濟,引導鄉鎮企業的科技進步,促進農村勞動者整體素質的提高,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863計劃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老科學家聯合向中共中央寫了一封信,題為《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科技發展的建議》,信中懇切地指出,面對著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應該不甘落後,要從現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資金和人力跟蹤新技術的發展進程即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高技術發展計劃。這個計劃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一些有限的領域為研究目標的一個基礎研究的國家性計劃。
B. 我國的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綱要又稱什麼計劃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高技術發展計劃。這個計劃是以政府為主導,以一些有限的領域為研究目標的一個基礎研究的國家性計劃。
C. 1988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計劃
法律分析:火炬計劃是一項發展中國 高新技術產業 的指導性計劃,於1988年8月經中國政府批准,由 科學技術部 (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D. 「863」計劃是一項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1
「863」計劃堅持「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方針,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7個領域、15個主題作為我國高技術研究與開發的重點。
E. 1988年高新技術產業計劃又叫啥計劃
高技術產業開發計劃(火炬計劃)。
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產品的主導技術必須屬於所確定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必須包括高技術領域中處於技術前沿的工藝或技術突破。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特色: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國內的科技和經濟實力,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科技資源、資金和管理手段,通過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和各項改革措施,實現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建立起來的集中區域。
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經濟和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效途徑。
現階段要進一步依靠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強化功能建設,營造吸引優秀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者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重要基地,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
F. 863計劃是我國的什麼計劃
863計劃是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簡稱863計劃)是科學家的戰略眼光與政治家的高瞻遠矚相結合的產物,凝練了我國發展高科技的戰略需求。1986年國務院組織了全國200多位科學家對計劃建議進行了大半年的論證,在我國科學技術需要急起直追的年代,863計劃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我國高技術的進步。
相關信息:
2016年,隨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出台,863計劃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這是我國新時期滿足國家發展需求、適應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適時之舉、關鍵之舉。
科研組織形式隨著時間在變,但是,從「兩彈一星」到863計劃,不變的是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求真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創新是科學精神的特徵;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是中國科學家精神的靈魂。精神建設是我們科技隊伍建設的靈魂,也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文化保障。
這種精神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是一種非常硬的軟實力,是物質不可替代的力量。傳承和弘揚這種精神,用以武裝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實現「世界科技強國」這一新的奮斗目標的精神長城。
G. 1988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什麼計劃
法律分析:1988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火炬計劃。
法律依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若干政策的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按照國家科委制定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H. 中國高科技發展戰略計劃從哪一年開始的
我國的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也稱「863」計劃)始於1986年,當年由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等四位科學家寫給中央的一份報告,提出在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到來之際,中國的高技術研究一定要制定發展戰略,緊跟形勢,確立目標,不能耽擱。他們提出的目標在這樣幾個領域——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工程技術、信息技術、新能源等。鄧小平批示:此事應從速決斷,宜早不宜遲。1986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決定,我國的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由國家科委組織實施。
I. 高新區ctp是什麼意思
高新區ctp是國家火炬計劃。
火炬計劃(China Torch Program)是一項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於1988年8月經中國政府批准,由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組織實施。
火炬計劃的宗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貫徹執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發揮我國科技力量的優勢和潛力,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
火炬計劃項目的措施
1、認定重點火炬計劃項目
每年從國家火炬計劃中認定一批重點火炬計劃項目。這些項目應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水平在國內同行業中居領先地位,項目市場前景好,產業規模大,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和較大的市場覆蓋面,是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項目應在同行業中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在地方經濟中起支柱作用。
2、認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高新技術企業是實施火炬計劃項目的載體。每年從承擔火炬計劃項目的企業中,擇優選定一批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國家和地方共同在市場、信息、資金、管理、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促進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
3、建立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
軟體作為計算機系統和信息產業的核心與靈魂,是火炬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之一。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集成所在地區主要軟體企業,創造產業政策、基礎設施、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優化局部環境,推進中國軟體產業的發展。
基地具有促進軟體研究成 果轉化、培育中小軟體企業的功能,為基地內企業提供通信、技術、管理培訓、產品評測、項目組織、融資協調、市場開拓和促進國內外交流合作等服務。已建立的東大軟體園等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發展迅速,在國家和地方軟體產業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