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固定化乳酸菌的技術屬於什麼方法

固定化乳酸菌的技術屬於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7 18:28:23

① 乳酸菌的檢測方法和培訓資料!(越詳細越好)

摘要:
〔目的〕探索用細菌學方法檢測酵母浸出粉中維生素B族的存在。〔方法〕採用五種乳酸菌接種於含有被測的五種中外產的酵母粉培養基,用細菌學靈敏度、菌落計數和菌落直徑測定的方法進行比較。〔結果〕經統計學處理,生長波度、菌落計數和菌落直徑試驗結果說明五種酵母粉之間有顯著性差異,而靈敏度試驗則未見顯著性差異。〔結論〕酵母浸出粉中維生素B族生長因子的細菌學實驗方法估計,可以參考生長濃度、菌落計數和菌落直徑等綜合性實
指標。

關鍵詞:
乳酸菌;酵母浸出粉;維生素B族生長因子;生長濃度;菌數計數;菌落直徑
看到的
不知是不是想要的
還有另個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2-RPGY200201006.htm

乳酸菌飲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學檢驗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乳酸菌飲料中乳酸菌檢驗的技術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以鮮乳、乳粉或輔以大豆等為原料,經乳酸菌發酵加工製成的具有相應風味的活性乳酸菌飲料。
2 引用標准
GB 4789.2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染色法、培養基和試劑
3 術語
乳酸菌: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產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厭氧,多數無動力,過氧化氫酶陰性,革蘭氏陽性的無芽胞桿菌和球菌。
乳酸菌菌落總數:檢樣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所得1mL檢樣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總數。
4 設備和材料
4.1 溫箱:36±1℃。
4.2 冰箱:0~4℃。
4.3 恆溫水浴:46±1℃。
4.4 電爐:可調式。
4.5 吸管:容量為1,10和25mL。
4.6 廣口瓶或三角瓶:容量為500mL。
4.7 平皿:直徑為9cm。
4.8 試管:18×180mm。
4.9 顯微鏡。
5 培養基和試劑
5.1 改良TJA培養基(改良番茄汁瓊脂培養基)。
5.2 改良MC培養基(Modified Chalmers培養基)。
5.3 0.1%美蘭牛乳培養基。
5.4 6.5%氯化鈉肉湯。
5.5 pH9.6葡萄糖肉湯。
5.6 40%膽汁肉湯。
5.7 澱粉水解培養基。
5.8 精氨酸水解培養基。
5.9 乳酸桿菌糖發酵管。
5.10 七葉苷培養基。
5.11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規定執行。
5.12 3%過氧化氫溶液:按GB 4789.28規定執行。
5.13 蛋白腖水、靛基質試劑:按GB 4789.28規定執行。
5.14 明膠培養基:按GB 4789.28規定執行。
5.15 硝酸鹽培養基、硝酸鹽試劑:按GB 4789.28規定執行。
5.16 生理鹽水:定量分裝於三角瓶和試劑管內滅菌。
6 乳酸菌菌落總數的測定
6.1 檢驗程序
乳酸菌菌落總數檢驗程序如下:
(略)
6.2 操作步驟
6.2.1 以無菌操作將經過充分搖勻的檢樣25mL(或25g)放入含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的滅菌廣口瓶內作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6.2.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內(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觸及管內稀釋液)。
6.2.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順序,作10倍遞增稀釋液,如此每遞增一次,即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6.2.4 選擇2~3個以上適宜稀釋度,分別在作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即以吸取該稀釋度的吸管移1mL稀釋液於滅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作兩個平皿。
6.2.5 稀釋液移入平皿後,應及時將冷至50℃的乳酸菌計數培養基(改良TJA或改良MC)注入平皿約15mL,並轉動平皿使混合均勻。同時將乳酸菌計數培養基傾入加有1mL稀釋液檢樣用的滅菌生理鹽水的滅菌平皿內作空白對照,以上整個操作自培養物加入培養皿開始至接種結束須在20min內完成。
6.2.6 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36±1℃溫箱內培養72±3h取出,觀察乳酸菌菌落特徵(見表1),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計算後,隨機挑取5個菌落數進行革蘭氏染色,顯微鏡檢查並做過氧化氫酶試驗。革蘭氏陽性,過氧化氫酶陰性,無芽胞的球菌或桿菌可定為乳酸菌。根據證實為乳酸菌菌落計算出該皿內的乳酸菌數,然後乘其稀釋倍數即得每毫升樣品中乳酸菌數。例如,檢樣10-4的稀釋液在改良TJA瓊脂平板上,生成的可疑菌落為35個,取5個鑒定,證實為乳酸菌的是4個,則1mL檢樣中乳酸菌數為:

6.3 乳酸菌在改良TJA和改良MC培養基上菌落生長形態特徵見表1。
表1 乳酸菌在不同培養基上菌落特徵
(表略)
7 乳酸菌的鑒定
對上述分離到的乳酸菌需進行菌種鑒定時,則作以下試驗。
7.1 菌種制備:自平板上挑取菌落,接種於改良TJA或改良MC瓊脂斜面,於36±1℃,24~48h培養,刮取菌苔,分別進行下列試驗。
7.2 乳酸桿菌鑒定試驗:極少見還原硝酸鹽,不液化明膠,不產生靛基質和硫化氫。
7.3 常見乳桿菌屬內種的碳水化合物反應,見表2。
7.4 產乳酸的鏈球菌的鑒別試驗,見表3。
表2 常見乳桿菌屬內種的碳水化合物反應
(表略)
表3 乳酸的鏈球菌的鑒別表
(表略)

參考資料:http://www.hopebiol.com/asphtml/refere85.htm

② 什麼叫乳酸菌制劑它是如何生產的

所謂乳酸菌制劑,是指將乳酸菌培養後,再用適當的方法製成帶活菌的粉劑、片劑或丸劑等。服用後它能起到調整腸胃功能和防治腸胃疾病的作用。生產乳酸菌制劑的常用菌種有鏈球菌、嗜酸桿菌和雙歧乳桿菌等在腸內能夠存活的菌種。乳酸菌制劑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方法如下:
(1)工藝流程鮮牛奶→離心分離→脫脂乳→殺菌→冷卻→添加發酵劑→發酵→檢驗→乾燥→成品(2)生產方法 將鮮牛奶離心分離除去脂肪得到脫脂乳。將脫脂乳煮沸15分鍾後,冷卻至40℃左右,然後添加生產發酵劑進行發酵。待酸度達240°T以後,停止發酵,並在45℃以內的條件下進行乾燥粉碎,製成粉劑和片劑,如用冷凍乾燥法進行乾燥,則生產的產品質量,其活性更高。

③ 蘋果酸乳酸發酵

蘋果酸乳酸發酵

蘋果酸乳酸發酵,很多不是很懂酒的人是不太清楚蘋果酸乳是什麼東西,其實它是會運用與在葡萄酒上的一種發酵物,它在葡萄酒中產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以下是關於蘋果酸乳酸發酵。

蘋果酸乳酸發酵1

蘋果酸-乳酸發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指在乳酸菌作用下將L-蘋果酸脫羧基形成 L-乳酸的過程,是葡萄酒生產難以控制的二次發酵過程,主要由酒類酒球菌引起。

在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蘋果酸-乳酸發酵不僅可降低生葡萄酒的酸澀和粗糙感,使之柔和、圓潤,而且還提高了葡萄酒的感官質量和生物穩定性,所以,許多優質紅葡萄酒甚至一些佐餐紅葡萄酒都要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

北方地區氣候寒冷,蘋果酸度較高,釀造出的蘋果酒口感較酸澀,需要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來改善其風味。相反,南方地區蘋果酸度較低,有些釀酒師並不提倡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所以更多的釀酒師考慮的是蘋果酸乳酸發酵對葡萄酒、蘋果酒風味的貢獻。

MLF所需微生物

乳酸菌LAB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可存在於葡萄的果實和葉梗的表面。LAB為原核微生物,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菌,其生長繁殖需要從生物氧化中獲得能量,當某化合物氧化時便失去電子,為平衡代謝某化合物接受電子而被還原。在蘋果酸乳酸轉化中,蘋果酸是電子供體,而乳酸是電子的受體。LAB也能用丙酮酸作為電子受體,並產生乳酸。

MLF對葡萄酒品質的影響

降酸作用

MLF將氫離子固定在乳酸上可以使滴定酸度下降0.01g到0.03 g酒石酸酸度/L,pH增加0.3,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葡萄酒pH低於3.5,LAB的代謝活性可以升高pH水平,從而使葡萄酒的酸度降低,改善葡萄酒的口感。

提高細菌穩定性

MLF可以提高葡萄酒中細菌的穩定性,MLF發生時由於營養物質的消耗或細菌素的產生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受到抑制。MLF發生的時間也很重要,如果發生在葡萄酒裝瓶之前,就可預防其在瓶中的生長。LAB在瓶中的生長或可引起葡萄酒渾濁、CO2產生,產生多糖導致酒體變黏,或pH提高促使其他腐敗微生物的生長等。

風味的改善

葡萄酒經LAB發酵之後,不僅產生乳酸,也產生其他代謝產物,對葡萄酒的風味產生影響。 在有限通風條件下,酒類酒球菌傾向於產生乳酸和乙醇,欲產生更多乳酸則要求更多的通風。

然而,其他LAB在此條件下可能產生醋酸,醋酸本身有刺激性,所產生的醋酸的量非常重要,應避免超出感官檢測的閾值。LAB產生的另一個重要的化合物是雙乙醯,雙乙醯有特徵性的奶油風味。

雙乙醯的形成取決於前體物質的出現,可由乙醛和乙醯CoA反應形成,或丙酮酸和乙醛反應產生五碳的乙醯乳酸,後者進而再形成四碳的'雙乙醯分子和一分子CO2。LAB 發酵過程中可產生的 2,3-丁二醇來自乙偶茵,具有淡淡的苦啤酒的風味,通常在檢測閾值以下。

它的形成是一個還原的過程,即電子以乙偶茵和 2,3-丁二醇的形式固定。LAB 發酵過程中還產生乳酸乙酯、丙烯醛等,對葡萄酒的風味產生影響。在含氮豐富的果汁發酵時,葡萄酒中出現乳酪的風味。賴氨酸是酵母的重要營養,但過量添加會導致出現所謂的鼠臭味。一些植物乳桿菌和短乳桿菌代謝酒石酸為醋酸,產生所謂的敗壞病,這些是葡萄酒釀造中不希望看到的。

蘋果酸乳酸發酵2

誘發蘋果酸-乳酸自然發酵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PH值的調整:

當葡萄酒酸度比較高時,也就是在最需要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時,這一發酵就越難觸發。

在這種條件下,輕度的化學降酸,將PH值提高到3.2,有利於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觸發。

為此,可通過在每升葡萄酒中加入500~1000mg碳酸鈣或1000~1500mg碳酸氫鉀達到這一目的。

2、溫度的控制:

要保證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觸發和順利進行,必須使葡萄酒的溫度穩定在18~20℃。

因此,在紅葡萄酒浸漬結束轉罐時應盡量避免溫度的突然下降,在氣溫較低的地區或季節還必須對葡萄酒進行升溫處理。

最理想的升溫方法是利用暖氣對環境加熱,但如果溫度高於22℃,生成的揮發酸含量則較高,從而影響葡萄酒的質量。

3、二氧化硫的處理:

乳酸細菌對游離態二氧化硫較為敏感,結合態二氧化硫也會影響他們的活動,因此,對葡萄酒原料的二氧化硫處理酒成為控制蘋果酸-乳酸發酵的必要條件,而且二氧化硫的用量應足以防治乳酸菌病害,但又不能成為在酒精發酵結束後蘋果酸-乳酸發酵的限制因素。

為此,葡萄原料的二氧化硫處理最多不能超過100mg/l;

酒精發酵結束後應絕對避免葡萄酒的二氧化硫處理。

4、通風:

通風對乳酸細菌的生長常常是有利的。

因此正在酒精發酵結束後,可對葡萄酒進行適當的通氣。

但是,在這一發酵過程中應盡量保證容器處於添滿狀態,以避免醋酸菌的活動。

利用正在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葡萄酒接種:

在葡萄酒酒精發酵結束以後,由於沒有良好的發育條件和缺乏活潑的乳酸菌,有時蘋果酸-乳酸發酵並不能立即進行。

這時可在含有多量蘋果酸的葡萄酒中加入25~50%的正在進行或即將結束的蘋果酸-乳酸發酵葡萄酒,或用這種葡萄酒換池時的酒腳或過濾的沉澱來接種。

在保持適當溫度條件下,將酸度很高的葡萄酒與經過自然發酵酸度減弱等等葡萄酒相混合,這樣就可從少量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葡萄酒出發,在數星期之內,使大量的葡萄酒降酸。

這一方法的缺點是:首先,必須有適合的葡萄酒;

其次,在接種後葡萄酒中的乳酸菌不一定會順利繁殖;

若加大接種量,對於這種發放產生蘋果酸-乳酸發酵顯然是不必要的,但也許是不現實的。

人工誘發蘋果酸-乳酸發酵——活性干乳酸菌的使用:

1、蘋果酸-乳酸發酵的發酵劑:

景谷縣一些即耐酒度、酸度,又首先轉化蘋果酸的優良乳酸菌株,經過大量繁殖之後作為發酵劑使用,可以使葡萄酒的蘋果酸-乳酸發酵安全可靠。

現在,國外市場已有葡萄酒明串球菌和乳桿菌製成活性乳酸菌發酵劑出售(有興趣的夥伴八匠鼎松仁建議大家可以咨詢查閱一番)。

目前發酵發酵劑的類型可分為液體培養發酵劑、冷凍乾燥發酵劑、冷凍濃縮發酵劑和復合發酵劑4中。

他們的特點如下:

①、液體培養發酵劑:

其優點是活性高且適應力強,其缺點是保存時間短,在轉移到新培養基之前,只能在冰箱中保存大約兩周。

②、冷凍乾燥發酵劑:

目前多數蘋果酸-乳酸發酵劑大多採用此形式。

他們大量地接種和酒中以達到能觸發蘋果酸-乳酸發酵的菌群數,而且可以被貯藏在封閉物體或冰箱中,大約一年都不會失活。

有些凍乾的發酵劑不用復水和再生酒可直接加到葡萄酒中。

其缺點是這些凍乾的菌株不能再惡劣的環境匯總生長繁殖(例如在非常低的PH值、高酒精度、養分缺乏的葡萄酒中);

③、冷凍濃縮發酵劑:

深度冷凍室最好的保藏發放,在-20℃~-80℃的溫度下保藏。

細菌必須保持冷凍狀態,一旦融化就必須復活或使用,而不能重新冷凍;

④、復活發酵劑:

有幾種乳酸菌組成的發酵劑是有益的。

因為它能較好地適應葡萄酒中的營養條件並對破壞單菌株的噬菌體有抵抗力。

當使用復活菌株發酵劑時,要記住每個起始物培養基和葡萄酒都要選擇特定的菌株。

這些發酵劑活活化後接到葡萄酒中,可以成功地觸發蘋果酸-乳酸發酵。

但是,用活性干乳酸有效地控制蘋果酸-乳酸發酵,必須滿足一下條件:

①、葡萄酒的總二氧化硫通常不能超過80mg/l;

②、活性干乳酸菌在接種前應在稀釋一倍並含有5g/l酵母菌自溶物、PH值4.5的含糖為80g/l的葡萄汁中活化24~72小時,使活性乳酸菌群體數量達到107個/ml;

③、發酵溫度必須控制在18~20℃的范圍內,PH值3.2以上。

Hansens等人推出了無需活化即可直接接種於葡萄汁或正在進行酒精發酵的葡萄酒中的活性乳酸菌Viniflora LP。

改產品是由純培養植物乳桿菌經過冷凍獲得的活性干乳酸菌。

據研究報道,Viniflora LP在接種後可立即觸發蘋果酸的分解,並在3~7天內結束,且過程中不影響發酵和不產生揮發酸。

2、人工誘發蘋果酸-乳酸發酵條件的控制:

①、葡萄收獲季節到來之前,就實行蘋果酸-乳酸發酵計劃。

葡萄必須再沒有腐爛現象的情況下採摘,以減少醋酸菌和野生酵母進入釀酒廠,這樣可以保證二氧化硫添加量控制在50mg/l以下;

②、子啊壓榨葡萄汁時加入少量或不加二氧化硫,無游離二氧化硫或微量,總二氧化硫控制在20~40mg/l,以消減一些潛在的有害細菌和酵母;

③、一般在酒精發酵快結束(殘糖<50g/l)或酒精發酵完成後即酒精濃度<14%(體積分數)時接入乳酸菌為最好;

④、PH:3.2~3.5;溫度:18~20℃;

⑤、分解L-蘋果酸(每天下降0.1~0.2g/l)為好。

3、蘋果酸-乳酸發酵結束的控制:

葡萄酒在經過蘋果酸-乳酸發酵以後,其中的乳酸菌群體數量並不立即下降,子啊適宜的條件下,他們可以以平衡狀態較長期地存在於葡萄酒中,在此期間可作用於殘糖、檸檬酸、酒石酸、甘油等葡萄酒成分

引起多種病害和揮發酸含量的升高,因此,當通過紙層析檢測到葡萄酒中無蘋果酸時,已表明蘋果酸-乳酸發酵結束,此時應立即分離轉罐,以除去酒腳,同時需要進行20~50mg/l的二氧化硫處理,以充分抑制乳酸菌的活動,保證葡萄酒的生物穩定性。

蘋果酸乳酸發酵3

蘋果酸-乳酸酶的新技術:

1、蘋果酸-乳酸酶的研究和應用:

葡萄酒蘋果酸-乳酸發酵的實質是乳酸菌中的眾多酶類參與生化作用的結果。

根據這一機理,目前已研製出蘋果酸-乳酸酶。

則為控制蘋果酸-乳酸發酵開辟了新的途徑。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提高這類酶對葡萄酒固定酶接種葡萄酒的方式促進蘋果酸-乳酸發酵。

但現在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在實踐中很難獲得大量的蘋果酸-乳酸酶,而且在貯藏過程中,即使在-20℃的條件下,其活性也很快地下降,因此,這一方法仍處於實驗階段。

2、固定化乳酸菌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的應用:

由於乳酸菌的生長受到葡萄酒的ph、二氧化硫、酒精濃度的抑制,加之發現了靜止乳酸菌細胞也可迅速降解蘋果酸,不一定非在生長中的乳酸菌發生蘋果酸的降解。

所以,近年來日本等過進行了固定化乳酸細胞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的研究。

其方法是採用海藻酸鹽凝膠、聚丙烯醯胺凝膠、瓊脂、交叉菜聚糖加5%皂土等,把乳酸菌細胞(108~109個/ml)包埋於凝膠內,製成固定化乳酸菌細胞。

人喉將固定化乳酸菌裝入柱中,串聯或其他方法使用即可進行葡萄酒的蘋果酸-乳酸連續發酵。

但由於反應器存在易污染雜菌、固定化劑和固定化細胞會脫落於葡萄酒中以及連續發酵細胞的活性會逐漸下降等缺點,尚需進一步完善,才能應用於工業化生產。

④ 請教:乳酸菌和酵母菌菌種保存

採用MRS培養基,液體和固體培養基分別做。固體斜面保存。液體試管保存。放在冰箱就可以。乳酸菌主要是培養基的營養成分要充足。 酵母菌就比較容易YPD就行。

⑤ 利用乳酸菌和牛奶生產酸奶這一過程利用的生物技術是什麼

1.以酸奶源做酸奶,酸奶源和鮮牛奶的比例應該是1:10,只要你這次做完後在乾燥的容器里留存一些新鮮的酸奶(按比例),用保鮮膜封口放在冰箱內保鮮就可以了,但是為了保證酸奶源的活性,也不能放太長時間,3天之內就要用掉。
2.另外酸奶源不能無限制的多次循環使用,酸奶里益生菌的活性和繁殖性是有限的,多次循環使用後益生菌的再生的能力會不斷下降,建議用自製酸奶作菌源最多用2-3次,或者也可以用酸奶作菌源後再用半包川秀乳酸菌(我用的也是這種)作酸奶,然後再用2-3次酸奶菌源,這樣就能省些錢,也可以保證質量和口感。
3.要注意哦,益生菌要放在冰箱冷凍室保存,否則失去活性的菌類將失效而不能發酵作出酸奶。我每次都是放250ML的純牛奶,然後放半包菌粉,你買的可能和我的是一樣的500ML的機子。
延伸閱讀:
酸奶為純綠色食品,它是由牛奶經乳酸菌發酵製成的,除具有鮮牛奶的營養價值外,因內含乳酸菌並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乳酸及B族維生素(B2.B6.B12)等,可促進人體消化呼吸,提高人的免疫力,長期飲用即可保證鈣質的需求,又可健腸胃,調節人體代謝,提高人的抗病能力,使人健康長壽,對兒童、老年人尤佳。因此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

⑥ 分離純化乳酸菌的方法

(1)分離純化乳酸菌時,首先要用無菌水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濃度高,直接分離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因此需要對泡菜濾液進行梯度稀釋.
(2)在分離純化所用的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的作用是中和乳酸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乳酸和利於乳酸菌的識別和分離;分離純化時應挑選出在平板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作為候選菌.
(3)若該同學採用稀釋塗布平板法來檢測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含量,先將lmL泡菜濾液稀釋100倍,在3個平板上用塗布法分別接入0.l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後,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39、38和37.據此可得出每毫升濾液中的活菌數為=(39+38+37)÷3÷0.1×100=3.8×10 4 個.
(4)若對篩選得到的乳酸菌進一步純化,宜採用的純化方法是平板劃線法.乳酸菌在20℃長期保存時,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
故答案為:
(1)泡菜濾液中乳酸菌的濃度高,直接分離很難分離到單個菌落(為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單個細胞,從而能在培養基表面形成單個菌落)
(2)鑒別乳酸菌 具有透明圈
(3)3.8×10 4
(4)平板劃線法 甘油

⑦ 乳酸菌發酵屬於現代生物技術嗎

屬於!
多數為同型發酵,如鏈球菌屬(Streptococcus),是與人類關系密切的重要菌群,有些菌是人和溫血動物的致病菌;有些是人體的正常菌群存在於口腔和腸道;有些是乳製品及植物發酵食品中的常用菌,常在食品工業中使用,如乳鏈球菌(S.lactis)。少數為異型發酵,如腸膜狀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是制葯工業上生產右旋糖酐(即代血漿)的重要菌種,但也是製糖工業的一種害菌,常使糖汁發粘稠而無法加工。
大多是工業上尤其是食品工業上的常用菌種。存在於乳製品,發酵植物食品如泡菜、酸菜,青貯飼料,及人的腸道、尤其是乳兒腸道中。乳酸菌發酵原理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將葡萄糖轉化為乳酸,同時放出能量提供給其自身生命活動。
工業生產乳酸常用高溫發酵菌。例如德氏乳酸桿菌(L.delbrueckii),最適生長溫度為45℃,此菌在乳酸製造(如:製造陳醋,酸奶等)和乳酸鈣製造工業上廣泛應用。

⑧ 水產乳酸菌活化方法

能用,反正也不會有什麼負作用,無非是乳酸菌數量減少了,多少總有一些活的吧?當然效果肯定是差多了,菌類產品最好是當買當用,不宜長時間存放的,那怕沒有過期效果也差了!對了如果你說的乳酸菌是給人喝的那就不能用了,我前面說的是水產養值業使用的菌類產品!

⑨ 水產用乳酸菌如何發酵的

常見的是用乳酸菌菌種、紅糖和一定比例干凈的水在桶里密封發酵,華畜水產乳酸菌直接化水後密封發酵,不需要培養基即紅糖

閱讀全文

與固定化乳酸菌的技術屬於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傳遞信息怎麼更清晰 瀏覽:482
隱藏正在運行的程序是什麼 瀏覽:614
變電安裝技術總結怎麼寫 瀏覽:484
代理洗漱用品怎麼樣 瀏覽:691
國外農產品電商平台有哪些 瀏覽:951
白石洲到福田農批市場地鐵怎麼走 瀏覽:213
一份市場數據調查多少錢 瀏覽:598
夢幻剛買的好寶寶多久能交易 瀏覽:539
景泰牛肉麵調料怎麼代理 瀏覽:508
市場營銷沒用怎麼辦 瀏覽:329
公司產品被仿冒怎麼走法律程序 瀏覽:516
進貨時贈送產品為什麼有庫存單價 瀏覽:688
信息管理屬於哪個學科大類 瀏覽:324
世界最先進的停車場技術有哪些 瀏覽:656
交易所usdt怎麼解凍 瀏覽:945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服多少錢 瀏覽:217
村民如何查詢被征地信息 瀏覽:614
微信上的小程序如何徹底刪除 瀏覽:474
廣東過禮娶親要走什麼程序 瀏覽:761
交易中的心魔怎麼克服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