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怎麼用無菌技術進行復溶和稀釋

怎麼用無菌技術進行復溶和稀釋

發布時間:2022-11-03 19:40:10

❶ 取用無菌溶液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可愛的天使們,臨床工作繁雜而有序,在這個崗位上每天要重復進行著無數的護理操作,操作的過程中您還記得標準的無菌操作嗎,這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千萬不要忽視哦,這些都與患者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現在我們學習一下取用無菌溶液的具體步驟吧。
關注 zghsks 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精華資料、內部資料等信息!
護士資格交流QQ群 256902838
2018年護士資格考試網校零風險協議護航班火熱招生中
(1)洗手,戴口罩,根據操作目的准備環境及用物。
(2)根據醫囑取無菌溶液密閉瓶,濕擦瓶外灰塵,認真查對瓶簽上的葯名、濃度、劑量、有效期,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體有無裂痕,倒置溶液檢查有無沉澱、渾濁、絮狀物及變色。檢查無誤後用啟瓶器開啟瓶蓋,用拇指與示指或雙手拇指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
(3)一手示指與中指套住瓶塞將其拉出,注意手不可觸及瓶塞內面及瓶口,防止瓶塞被污染;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簽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轉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至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勿將瓶簽打濕;勿使瓶口接觸容器口周圍。不可將物品伸到無菌溶液瓶中蘸取溶液;已經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內。
(4)無菌溶液倒完後,立即塞好瓶塞,以防污染。已開啟的無菌溶液瓶內的溶液,可保存24小時。在瓶簽上註明開瓶日期、時間,放回原處。
大家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操作很標准呢,繼續保持哦,後期還會為大家講解一些具體的操作注意事項的,下期見嘍!
【例題】
取用無菌溶液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打開瓶蓋後,立即倒入無菌容器中
B.可直接在溶液瓶中蘸取
C.可用敷料堵住瓶口,使溶液緩慢流出
D.剩餘溶液應在開啟後24h內使用
E.溶液倒出後未使用,應及時倒回瓶中
【正確答案】D
以上就是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後的急救護理措施,更多護士資格考試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環球醫學教育網/中國衛生人才網,或關注環球網校護士資格考試微信:zghsks,隨時掌握一手新鮮醫考信息。

❷ 在開展無菌實驗之前要對無菌室進行怎樣的無菌處理

綜述:無菌室的無菌處理:先進行無菌室空間的消毒,開啟紫外燈30-60分鍾。檢驗用的有關器材, 搬入無菌室前必須分別進會滅菌消毒。

無菌試驗室主要用於微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化學、動物實驗、基因重組以及生物製品等研究使用的實驗室統稱潔凈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

特點:

憑借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精湛的咨詢顧問和工程設計施工方面的專家隊伍,先進的規劃運營理念和與國際著名品牌供應商的良好合作關系,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潔凈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解決方案。它具有高安全性、專業化、整體性、模塊化、標准化等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菌試驗室

❸ 無菌操作流程

無菌技術操作流程:
1、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❹ 無菌技術的使用法

(1)無菌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2)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3)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葯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4)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定期消毒滅菌,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
(五)無菌容器的使用法
經滅菌處理的盛放無菌物品的器具稱無菌容器。如無菌盒、貯槽、罐等。無菌容器應每周消毒滅菌一次。
(六)無菌包的使用法
無菌包布是用質厚、緻密、未脫脂的棉布製成雙層包布。其內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種技術操作用物,經滅菌處理後備用。1.無菌包的包紮法 將物品置於包布中間,內角蓋過物品,並翻折一小角,而後折蓋左右兩角(角尖端向外翻折),蓋上外角,系好帶子,在包外註明物品名稱和滅菌日期。2.無菌包的打開法 取無菌包時,先查看名稱,滅菌日期,是否開啟、乾燥。將無菌包放在清潔乾燥的平面上,解開系帶卷放於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內面。用無菌鉗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備好的無菌區域內。如包內物品一次未用完,則按原摺痕包好,註明開包時間,有效期為24時。如不慎污染包內物品或被浸濕,則需要重新滅菌。取小包內全部物品時,可將包托在手上打開。解開系帶挽結,一手托住無菌包,另一手依次打開包布四角翻轉塞入托包的手掌心內,准確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或無菌區域內(勿觸碰容器口緣),蓋好。
(七)無菌盤的鋪法
將無菌治療巾鋪在清潔、乾燥的治療盤內,使其內面為無菌區,可放置無菌物品,以供治療和護理操作使用。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1.無菌治療巾的折疊法 將雙層棉布治療巾橫折2次,再向內對折,將開口邊分別向外翻折對齊。2.無菌治療巾的鋪法 手持治療巾兩開口外角呈雙層展開,由遠端向近端鋪於治療盤內。兩手捏住治療巾上層下邊兩外角向上呈扇形折疊三層,內面向外。3.取所需無菌物品放入無菌區內,覆蓋上層無菌巾,使上、下層邊緣對齊,多餘部分向上反折。
(八)無菌溶液的倒取法
取無菌溶液瓶,擦凈灰塵,核對標簽,檢查瓶蓋有無松動,瓶壁有無裂痕,溶液有無沉澱、混濁、變色、絮狀物。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揭去鋁蓋 常規消毒瓶塞,以瓶簽側面位置為起點旋轉消毒後,用無菌持物鉗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再次消毒。以無菌持物鉗夾提瓶蓋,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撐入橡膠塞蓋內拉出。先倒少量溶液於彎盤內,以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倒溶液時瓶簽朝上。無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時,按常規消毒瓶塞、蓋好,註明開瓶時間。
(九)無菌手套的戴法
1.戴無菌手套 洗凈擦乾雙手。核對手套號碼及有效期。打開手套袋,取滑石粉塗抹雙手,注意避開無菌區。手套可分別或同時取出。雙手分別捏住袋口外層,打開,一手持手套翻轉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對准戴上。將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隻手套的翻折面(手套外面),取出,同法將另一手套戴好,戴手套時不可強拉。最後將兩手套翻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注意手套外面為無菌區,應保持其無菌。手套戴好後,雙手置胸前,以免污染。2.脫手套 將手套口翻轉脫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

❺ 菌液如何稀釋,是用無菌水還是用培養基

菌液如何稀釋,是用無菌水還是用培養基
用於大腸桿菌的液體培養基:
GYT培養基(Tung and Chow 1995)
10%(v/v)甘油
0.125%(m/v)酵母提取物
0.25%(m/v)胰化蛋白腖
使用0.22um濾器過濾除菌,分裝成2.5ml一份,保存於4℃。
LB(Luria-Bertani)培養基
配製每升培養基,應在950ml去離子水中加入:
胰化蛋白腖 10g
酵母提取物 5g
NaCl 10 g
搖動容器直至溶質溶解。用5mol/L NaOH(約0.2ml)調pH值至7.0。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L。在15psi(1.05kg/cm2)高壓下蒸汽滅菌20min。
M9培養基
配製1L培養基,應在750m1無菌去離子水(冷至50℃或50℃以下)中加入:
5×M9鹽溶液 200ml
1 mol/LMgSO4 2 ml
適當碳源的20%溶液(如20%葡萄糖) 20ml
1 mol/LCaCl2 0.1 ml
滅菌的去離子水至980ml。
如果需要,可在M9培養基中補加適當氨基酸和維生素的貯存液。
5×M9鹽溶液配製:用無離子水溶解下列鹽類,終體積為1L:
Na2HPO4·7H2O 64g
KHPO4 15g
NaCl 2.5g
NH4Cl 5.0g
分裝成200ml一份,在15psi(1.05kg/cm2)高壓下蒸汽滅菌15min。
分別配製MgSO4溶液和CaCl2溶液,高壓滅菌。用無菌水將5×M9鹽溶液稀釋至980ml後,加入MgSO4和CaCl2溶液。葡萄糖溶液在加到稀釋的M9鹽溶液之前,用0.22um濾器過濾除菌。當使用含有染色體上脯氨酸生物合成操縱子缺陷[△(lac-proAB)]的大腸桿菌以及互補的proAB基因在F'質粒上時,在M9基本培養基中補加下列成分:
0.4%(m/v)葡萄糖(右旋糖)
5mM MgSO4·7H2O
0.01%硫胺

❻ 無菌操作六項步驟是什麼

1、執行無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並將手擦乾,注意空氣和環境清潔。

2、夾取無菌物品,必須使用無菌持物鉗。

3、進行無菌操作時,凡未經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觸無菌物品或超過無菌區取物。

4、無菌物品必須保存在無菌包或滅菌容器內,不可暴露在空氣中過久。無菌物與非無菌物應分別放置。無菌包一經打開即不能視為絕對無菌,應盡早使用。凡已取出的無菌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無菌容器內。

5、無菌包應按消毒日期順序放置在固定的櫃櫥內,並保持清潔乾燥,與非滅菌包分開放置,並經常檢查無菌包或容器是否過期,其中用物是否適量。

6、無菌鹽水及酒精、新潔爾滅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內敷料如干棉球、紗布塊等,不可裝得過滿,以免取用時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6)怎麼用無菌技術進行復溶和稀釋擴展閱讀:

無菌操作技術及注意事項:

1、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潔

⑴新購玻璃器皿的處理

新購玻璃器皿應用熱肥皂水洗刷,流水沖洗,再用1%~2%鹽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離鹼,再用水沖洗。對容量較大的器皿如試劑瓶、燒瓶或量具等,經清水洗凈後應注入濃鹽酸少許,慢慢轉動,使鹽酸布滿容器內壁數分鍾後傾出鹽酸,再用水沖洗。

⑵污染玻璃器皿的處理

①一般試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鍾,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內4小時,有的亦可用肥皂或合成洗滌劑洗刷使盡量產生泡沫,然後用清水沖洗至無肥皂為止。最後用少量蒸餾水沖洗。

②細菌培養用的試管和培養皿可先行集中,用1kg/cm2高壓滅菌15~30分鍾,再用熱水洗滌後,用肥皂洗刷,流水沖洗。

③吸管使用後應集中於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時,逐支用流水反復沖洗,再用蒸餾水沖洗。

④油蠟沾污的器皿,應單獨滅菌洗滌,先將沾有油污的物質棄去,倒置於吸水紙上,100℃烘乾半小時,再用鹼水煮沸,肥皂洗滌,流水沖洗。必要時可用二甲苯或汽油去油污。

⑤染料沾污的器皿,可先用水沖洗,後用清潔或稀鹽酸洗脫染料,再用清水沖洗。一般染色劑呈鹼性,所以不宜用肥皂的鹼水洗滌。

⑥玻片可置於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取出後流水沖洗,再用肥皂或弱鹼性煮沸,自然冷卻後,流水沖洗。被結核桿菌污染或不易洗凈的玻片,可置於清潔液內浸泡後再沖洗。

2、無菌器材和液體的准備

將玻璃器具中的培養皿、培養瓶、試管、吸管等按上述方法洗凈烘乾後,用一潔凈紙包好瓶口並把吸管尾端塞上棉花,裝入干凈的鋁盒或鐵盒中,於120℃的乾燥箱中乾燥滅菌2小時,取出備用。

對於手術器械、瓶塞、工作服以及新配製的PBS洗液,則採用高壓蒸氣滅菌法,即在15磅的條件下,加熱20分鍾。而對於MEM培養液、小牛血清和消化液等需用G5或G6濾器負壓抽濾後使用。

3、無菌操作過程在無菌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區的無菌、清潔。因此,在操作前20~30分鍾要先啟動超凈台和紫外燈,並認真洗手和消毒。

在操作時,嚴禁喧嘩,嚴禁用手直接拿無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須用消毒的止血鉗、鑷子等。培養瓶應在超凈台內操作,並且在開啟和加蓋瓶塞時需反復用酒精燈燒。對於吸管應先用手拿後1/3處,戴上膠皮乳頭,並用酒精燈燒烤之後再吸液體。

4、常用清潔液的配製法

⑴重鉻酸鉀清潔液:可根據不同需要,選用下列的任何一種濃度。先將重鉻酸鉀溶於水中,再慢慢加入濃硫酸。注意,此時可產生高熱,應防止容器破裂。重鉻酸鉀清潔液除污力強,腐蝕性大,應避免接觸皮膚和衣服。為防止吸收空氣的水分而變質,此液應貯存於帶蓋的容器中。

如清潔效力較差,可再加入少量重鉻酸鉀及濃硫酸,還可繼續使用。直到液體變藍綠色,即不能再用。配製重鉻酸鉀清潔液時,宜用耐高溫的陶瓷缸或耐酸搪瓷或塑料容器。使用玻璃器皿時,應特別注意防止產生高熱而破裂,切忌用量筒來配製。

⑵磷酸三鈉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用於洗滌玻璃器皿上的油污,但經常使用腐蝕玻璃,使器皿表面模糊、毛糙。

⑶硝酸清潔液將其配成50%水溶液,可用於清潔微量滴定筒。

⑷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鈉鹽)將其配成5%~10%水溶液,可洗脫粘附於玻璃器皿內壁的白色沉澱物。

⑸尿素溶液尿素是溶解蛋白質的良好溶劑,適用於洗滌粘附有血液血清等蛋白質的吸管、試管等。

❼ 如何進行無菌操作(實驗材料、工具和步驟)

無菌技術操作流程:

1、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❽ 醫療器械的無菌操作規則

一、醫院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1.必要性:
①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方法專業性強,不檢驗不知道結果;
②新建病房、新消毒設備、新消毒劑均應做效果監測。
③特殊對象、特殊需要,必做效果監測。如移植術前、ICU病房、危重病人等。
2.科學性:以科學的試驗設計、熟練的技術、可靠的結果、確切地分析,得出結果評價。
3.規范性:以權威規范為依據,符合其基本原則要求。如檢測時機的確定、標准菌株的選擇、標本數、重復次數、實驗方法等確立。
二、監測方法的分類:
1、根據檢測方法性質分:
①物理方法:測量壓力滅菌溫度、測量紫外線強度等;
②化學方法:各種化學指示卡;
③生物方法:嗜熱/枯草芽孢滅菌效果監測自然菌存活數監測;
2、根據消毒滅菌對象性質分:
①空氣消毒:
②表面消毒:
3.根據具體消毒對象分:
①壓力蒸汽滅菌:
②各種器械:
③化學消毒劑:
④紫外線燈殺菌效果:
⑤手和皮膚消毒效果:
⑥空氣消毒效果:
⑦物體表面消毒效果:
三、必要條件:
1、專業實驗室:
2、必備設備器材:
3、選擇實驗方法:
4、熟練實驗技術:
四、衛生部對500張床位以上醫院感染管理的質量指標規定:
(1)醫院感染率≤10%;滅菌切口感染 ≤0.5%
(2)醫院感染的漏報率≤20%;
調查樣本量不少於年監測病人數的10%
(3)醫院必須對消毒、滅菌效果定期進行監測。
滅菌合格率必須達到100%
(4)使用中的消毒劑、滅菌劑應進行生物和化學監測。消毒劑每季度生物監測1次,細菌含量必須<100cfu/ml,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滅菌劑每月檢測1次,不得檢出微生物。化學監測應根據消毒、滅菌劑的性能定期監測。
(5)壓力蒸氣滅菌進行工藝、化學和生物監測。環氧乙烷必須每鍋進行工藝監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壓力蒸氣鍋每天第一鍋必須做B-D試驗。
(6)紫外線燈強度監測:每季度1次;新燈管30W≥90µW/cm2,舊燈管≥70µW/cm2
(7)胃腸鏡等診療器材消毒標准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腹腔鏡、關節鏡等應滅菌處理,不得檢出任何微生物。
(8)進入人體組織、血液、器官的醫療用品應滅菌處理,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接觸黏膜醫療用品細菌總數≤20cfu/g(或100 cm2);接觸皮膚的醫療用品細菌總數≤200cfu/g(或100 cm2),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9)母嬰同室、嬰兒室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10)醫院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數標准:
環境 類 別 空氣 物體表面 醫護人員手
cfu/cm3 cfu/cm2 cfu/cm2
Ⅰ類 層流潔凈手術室、 ≤10 ≤5 ≤5
潔凈病房
Ⅱ類 普通手術室、產房、 ≤200 ≤5 ≤5
嬰兒室、普通隔離病房
Ⅲ類 兒科、婦科檢查室、 ≤500 ≤10 ≤10
注射、換葯、治療、
急診、化驗、普通病房
Ⅳ類 傳染病科及病房 —— ≤15 ≤15
五、為保證醫院消毒滅菌可靠,應認真做好醫院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1、影響消毒滅菌因素很多,使消毒滅菌效果難以保證。
2、消毒滅菌效果生物監測專業性強,條件難創造,結果評價難度大,實驗周期長。
3、化學測試試劑法較復雜,結果准確;試紙法簡便易行,但精確度較差。
六、壓力蒸汽滅菌效果的監測:
(一)BD試紙:
檢查滅菌器工藝狀態,並不能反應滅菌器使用中被滅菌物品的實際滅菌效果。發現陽性應進行滅菌器性能檢查調試。
(二)指示膠帶:
表示是否經過滅菌處理,並不能反應被滅菌物品實際滅菌效果。
(三)化學指示卡:
檢測每包被滅菌物品的滅菌效果。建議最好每包被滅菌物品中心放一片化學指示卡,待滅菌處理後,視其變色程度(滅菌效果)決定是否使用。
(四)用生物指示劑作系統監測:
採用生物滅菌指示劑來檢查壓力蒸汽滅菌效果是最科學、最可靠的監測方法。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微生物研究所,北京鑫四環消毒技術開發中心聯合產銷的嗜熱脂肪桿菌芽孢(SS1,K31)是國際公認的標准菌株。現製成標准菌片,供檢查壓力蒸汽滅菌效果檢測。
w 菌株特點:
1、 該菌為需氧芽孢桿菌,細菌繁殖體G蘭氏染色陰性呈紫色,細菌芽胞孔雀綠著色。其細菌繁殖體對培養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腖瓊脂上生長良好,表面粗糙呈米黃色。
2、最適生長繁殖溫度為56–65℃,培養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 本生物指示劑載體為高級濾紙片,染菌量為5×105–106cfu/片,封裝在小紙袋內,熱死亡時間為121℃,3.9min陽性,19min陰性;D10值1.3–1.9min,符合美國葯典第十一版規定標准。該菌無毒,熱抗穩定,在冰箱內4℃下保存一年抗力無明顯下降,在常溫(20℃左右)可保存1個月。
w 使用方法:
1、 該芽孢菌片使用時將裝有菌片的小紙袋放在被滅菌的物品中心部位(每鍋放置菌片數按衛生部規定)。
2、 滅菌後,再無菌操作下取出小紙袋中的菌片, 投放到溴甲酚紫培養液管中。同時將未經滅菌的菌片投入另一管培養基中作對照。
3、 56℃–60℃培養,48h觀察結果,對照管為米黃色;若滅菌後菌片培養液顏色不變仍為淡紫色,為陰性(–),表示滅菌徹底;如變黃為陽性(+),表示滅菌不徹底。
w 培養基成分和配製方法:
1、成分:胰蛋白腖10g、葡萄糖5g、蒸餾水 1000ml、1.6%溴甲酚紫酒精溶液指示劑1ml。
2、配製方法:
(1)1.6g溴甲酚紫溶於98.4ml的96%酒精溶液中搖勻;
(2)把前三種成分溶解後,調解pH7.0-7.2,加入指示劑搖勻;
(3)每管分裝5ml,以121℃20min滅菌後,放4℃冰箱內保存,備用。
w 注意事項:
1、防止指示劑中酒精揮發而使溴甲酚紫含量過高(溴甲酚紫含量過高後可抑菌生長);
2、菌片滅菌後應及時取出培養;
3、禁止菌片接觸任何消毒劑及放射源以免影響抗力。
七、化學消毒劑消毒效果監測:
(一)消毒劑有效含量的測試:
1、主要是有效含量不穩定的消毒劑,如過氧 乙酸、含氯消毒劑等應進行含量測試。
2、 化學試劑滴定法較復雜但結果精確;試紙法方便快速,但准確性差。專用測氯試紙——比較准確;復合測試試紙(可同測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准確性較差。戊二醛試紙;含碘、臭氧等試紙尚待研究。
(二)化學消毒劑使用溶液污染菌數的檢測
1、選好用好中和劑:
2、做到:對應,濃度、比例合適
3、 中和劑選擇原則:
①本身對菌無影響
②確能去除殺菌因子
③生成物對菌無影響
④對照完全
★ 試驗分組:
① 菌液+葯液 培養
②(葯+菌液)+中和劑 培養
③ 中和劑+菌液 培養
④(葯+中和劑)+菌液 培養
⑤ PBS+菌液 培養
⑥ PBS 培養
⑦ 中和劑 培養
⑧ 培養基 培養
1)方法:
第一步: 用容量為1ml的滅菌吸管,吸取1ml消毒溶液。
第二步:將吸取的1ml樣液加入到9ml的稀釋液中,這個稀釋液的配製成分取決於消毒劑溶液的成分,即在生理鹽水溶液中加入合適的中和劑。
浸泡器械用消毒液缸 稀釋管 營養瓊脂平皿
圖1 Kelsey和Maurer提出消毒劑溶液在使用過程中的試驗
第三步:
將上述消毒稀釋液試管送到實驗室,從采樣到試驗時間不要超過1h,隨後用一支50滴/ml量的滴管 (出可用有0.02ml刻度的血清吸管),吸取混合液,在每一個營養瓊脂平板表面上(培養基平板表面上已無水分),滴10滴(每滴量為0.02ml),同樣滴二個平板。
第四步:
將二個平板分別孵育於二種不同溫度的孵箱內;一個放在37℃孵箱內1~2天;另一個平板孵育於20℃左右的室溫下3~7天,隨後計算二個平板上的菌落數,除以2,即得出每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數。
2)試驗結果:
平板培養後有細菌菌落存在,表示消毒溶液中有細菌存在。若一個板上長1~2個菌落,可以忽略,因為消毒劑溶液畢竟是一種化學消毒劑,而不是滅菌劑,因此培養出極少量活菌是屬正常。若一個平板上生長5個或5個以上的菌落,則應注意這消毒劑溶液已被污染。從平板上檢出菌落數,可以計算出每毫升消毒溶液中存在的細菌數,其計算方法如下:
◆ 由於消毒樣液是按1:10稀釋,用50滴/ml的滴管滴10滴。如果10滴的消毒劑/稀釋液混合液生長了5個菌落,可計算出1ml消毒溶液中存在250個活菌。換句話說,在一個板上滴上10滴,它是1ml的1/5,因此計算如下:
5(一個平板上長菌落總數)×10(用消毒液稀釋10倍)×5(在平板滴10滴,只佔消毒劑/稀釋液混合液的1/5)=250個菌。
5×10×1=100個菌,即每毫升消毒液中存在的細菌數。若一個平板上長20個菌落,則每毫升消毒液中有5×10×5=250個細菌,這樣多的細菌,說明此消毒劑溶液已經失效,不能再使用

(見圖2)

圖2 平板上細菌的污染情況
每滴上各有少數菌落表示不能繼續使用
每滴上存在許多菌落表示嚴重污染
3)消毒劑溶液中長菌的原因:
消毒劑溶液中長菌,常見有下列幾種原因:
①容器沒有洗凈,未經加熱消毒處理。
②配製消毒劑溶液時,消毒劑和水量不準確, 使消毒濃度過低不能殺死細菌或抑制細菌。
③消毒劑溶液貯存過久,已經失效。
④由於過多的有機物質在消毒劑溶液中,消耗消毒劑而使消毒劑失效。
⑤在消毒劑溶液中存在著各種抑制消毒劑物質。
八、醫療器械滅菌效果的檢測:
采樣時間;在滅菌處理後,存放有效期內采樣。
(一)常規監測
1、檢測方法:縫合針、針頭、手術刀片等件醫療器械各5件,分別投入5ml的無菌洗脫液中。注射器則取5副在5ml無菌肉湯中分別抽吸5次。手術鉗、鑷子等大的醫療器械取2件,用棉拭子反復塗擦采樣,將棉拭子投入5ml無菌洗脫液中。振打80次,吸取1ml 接種平皿做活菌計數, 37℃培養48h,計算菌落數。
2、結果判定:平板上無菌生長為滅菌合格。
3、注意事項:若消毒因子為化學消毒劑時,
采樣液中應加入相應的中和劑。
(二)無菌檢驗
1、無菌檢驗前准備
(1)洗脫液與培養基無菌檢驗:無菌試驗前3天,於需-厭氧培養基中各接種1ml 洗脫液,分別至30~35℃與20~25℃培養72h,應無菌生長。
(2)陽性對照管菌液制備:試驗前一天取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 26003)新鮮培養物,接種1環至需-厭氧培養基內,在30~35℃培養16~18h,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稀釋10cfu/ml備用。取生孢梭菌(CMCC 6494)的需氧菌、厭氧菌培養基新鮮培養物1環接種於相同培養基內,30~35℃培養16~18h,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稀釋10cfu/ml備用。取白色念珠菌(CMCC 98001)真菌瓊脂培養基斜面新鮮培養物1環,接種於相同培養基內,20~25℃培養24h,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稀釋10cfu/ml~10cfu/ml備用。
2、無菌操作:
(1)取縫合針、針頭、刀片等小件醫療器械5件直 接侵入6管需--厭氧培養管(其中1管作陽性對照)與4管黴菌培養管。培養基用量為15ml/管。
(2)取5副注射器,在5ml洗脫液中反復抽吸5次, 接種需-厭氧培養管(6管,其中1管作陽性對照)與黴菌培養管(共4管)。接種量:1ml注射器為0.5ml,2ml注射器為1ml,5~10ml注射器為2ml,20~50ml注射器為5ml,培養 基用量為2ml以下為15ml/管,接種量5ml為40ml/管。
(3)手術鉗、鑷子等大件醫療器械取2件用棉拭子塗擦采樣,投入5ml無菌洗脫液中,接種於需-厭氧培養管(6管,其中1管作陽性對照)與黴菌培養管(共4管)。接種量為1ml/管,培養基用量為15ml/管。
3、培養:將需-厭氧培養管以及陽性與陰性對照管均於30~35℃培養5天。黴菌培養 管與陰性對照管於20~25℃培養7天。
4、結果判定:陽性對照在24h內應有菌生長,陰性對照無菌生長,需-厭氧培養管及黴菌培養管無菌生長,可判為滅菌合格。
★ 如需-厭氧培養管及黴菌培養管中任何1管顯混濁並證明有菌生長,應重新取樣,分別復測2次,如各管無菌生長仍可判為滅菌合格。
5、注意事項:
(1)在潔凈度100級區域中進行,嚴格無菌操作。
(2)采樣後送檢時間不得超過6h,樣品保存於4℃,則不超過24h。
(3)如消毒因子為消毒劑,采樣液中應加入中和劑。
(4)采樣面積,100cm2。
(5)設好陽性、陰性對照。
九、手和皮膚消毒效果檢測:
1、采樣時間,在消毒後立即采樣。
2、采樣方法
(1)手,手曲面手指跟到手指端(一隻手約30cm2),采樣液10ml。
(2)皮膚,5cm×5cm 。采樣液10ml。
3、檢驗方法
取1ml采樣液做活菌計數,37℃培養48h。
4、采樣結果計算:
平板上菌落數 X 稀釋倍數
細菌總數(cfu/cm2)= ---------------------------------
采樣面積(cm2)
5、結果判定:
(1)I、II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 ≤5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2)III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10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3)IV類區域工作人員,細菌總數≤15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母嬰同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工作人員,不得檢出沙門氏菌及其他致病菌。
6、注意事項:
(1)采樣器材應無菌。
(2)采樣液中應含相應的中和劑。
(3)陽性對照的設定問題。
(4)消毒時間要求,外科手消毒3分鍾、衛生手消毒1分鍾,皮膚消毒5分鍾。
十、物體表面消毒效果監測
1、采樣時間:消毒處理後采樣。
2、采樣方法
用5cm×5cm滅菌規格板,采樣面積≥100 cm2。門把手等不規則表面直接用棉拭子采樣。
3、采樣液10ml(含中和劑)。
4、檢驗方法:同上
5、結果判定:
(1)I、II類區域,細菌總數≤5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2)III類區域,細菌總數≤10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3)IV類區域,細菌總數≤15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母嬰同室、嬰兒室、新生兒室及兒科病房的物體表面,不得檢出沙門氏菌。
十一、空氣消毒效果監測
1、采樣時間:消毒後、操作前進行采樣。
2、采樣方法:
(1)布點:
室內面積≤30 m2,設內、中、外對角線3點,內外點距牆1m;室內面積 >30 m2,設四角及中央5點,四角點距牆1m。
(2)平板暴露法
平板直徑9cm、采樣高度1.5m,暴露5min。
3、檢驗方法
平板37℃培養48h。計數菌落數並分離致病菌。
4、平板暴露法結果計算
50000N
細菌總數(cfu/m3)= --------------------
A×T
A為平板面積(cm2); T 為暴露時間(min);N 為平均菌落數(cfu)
5、結果判定
(1)I、II類區域,細菌總數≤10cfu/cm3,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2)III類區域,細菌總數≤200cfu/cm3,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3)IV類區域,細菌總數≤500cfu/cm2,並未檢出致病菌為消毒合格。
6、注意事項:采樣前關好門窗,在無人走動的情況下,靜止10min 進行采樣。
十二、紫外線燈管強度的檢測:
1、紫外線是不可見光,紫光≠殺菌。
2、紫外線直射、折射。
3、紫外線穿透力弱。
4、殺菌紫外線為C波段,中心波長2537AO
5、紫外線殺菌劑量:強度 X 時間
6、檢測紫外線燈管強度的方法:紫外線強度儀;紫外線強度指示卡
7、紫外線燈管的質量:玻璃無氣泡、氣線;啟動快;不閃動;壽命長;照射強度標准:30W燈管新燈≥90µW/cm2;舊燈≥70µW/cm2
8、紫外線強度測試距燈光垂直100cm照射直接讀強度值。
注意:①作好防護:戴眼鏡、手套,必要時戴防護面罩。
②紫外燈管開啟後穩定5分鍾後,讀測試數值。
③紫外線強度變化與燈管質量電壓,反光罩光潔度等有關。
十三、幾點信息和看法:
1、對消毒技術和方法的評價問題:
1)含氯消毒劑的更替;
2)戊二醛和鄰苯二甲醛;
3)動態消毒機的效果評價;
4)臭氧消毒的優缺點(氧化作用突出);
5)空氣和表面消毒相結合;
◆消毒是積極的治療,對任何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健康的生命才是最寶貴的!
◆為了保護健康和生命,讓我們共同為發展消毒事業而努力!

❾ 無菌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給你參考一下:
無菌技術
無菌技術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而基礎的技術,無菌技術的目的是保持無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傳播。醫護人員必須時刻保持無菌概念,正確熟練掌握無菌技術,這一集包括洗手技術和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方法兩部分。
洗手的目的是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斷感染途徑,在操作前後洗凈雙手,既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之間發生交叉感染,又可以保護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正確的洗手步驟和方法分六步進行,再用流動自來水沖淋雙手後,取無菌皂液洗手。
1. 掌心擦掌心;
2. 右手掌心與左手背互擦,左手掌心與右手背互擦;
3. 掌心擦掌心,十指交叉;
4. 雙手指並扣,互擦指背;
5. 左拇指在右手掌心中旋轉,右拇指在左手掌心中旋轉;
6. 右手指摩擦左手掌心,左手指摩擦右手掌心;
進行有效的清潔洗手范圍為:雙手、手腕和腕上10厘米,按以上六步共搓洗10~15秒鍾,再用流水沖凈,取小毛巾擦乾雙手。
一、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
無菌持物鉗是用來夾取和傳遞無菌物品的器械,無菌持物鉗只能夾取無菌物品,不可作其它使用。
常用的持物鉗有三叉鉗、卵圓鉗和鑷子三種。將無菌持物鉗浸泡在墊有無菌紗布的不銹鋼罐或玻璃容器的消毒液內,消毒液的液面應浸過關節軸以上2~3厘米,取放無菌持物鉗時鉗端應閉合,不能觸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和罐口邊緣,使用後應立即放回容器內。
浸泡無菌持物鉗時應將鉗端打開,以便充分接觸消毒液,使用時保持鉗端向下,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鉗柄後再流下污染無菌部分,如果需要到距離較遠處取物,應將持物鉗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處,就地使用,用完以後再放回原處。
臨床常用的無菌容器有:無菌盒、無菌罐、無菌注槽等,用於存放無菌物品,如棉球、紗布,既可以保持無菌,又便於隨時取用。
從無菌容器內夾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持物鉗,持物鉗和物品不能觸及容器邊緣,物品取出後應立即蓋好無菌容器。打開無菌容器時,應將蓋內面向上;關閉無菌容器時,蓋子應從後向前覆蓋整個容器口。手持無菌容器時,托住容器底部,手指不能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使用無菌包的目的是使無菌包內的物品保持無菌狀態。治療巾使用前應消毒滅菌,消毒前應將治療巾疊成便於使用的形式打包,方法是將治療巾放在雙層純棉包布中央,將包布一角蓋住物品,再把左右兩角先後蓋上,並將角尖向外翻折,蓋上最後一角 ,用系帶將治療巾包十字型扎緊。
在標簽上寫好物品名稱及滅菌日期,再將標簽和化學指示膠帶一起貼在包上,經高壓蒸汽滅菌後即為無菌包。開包前,應檢查無菌包名稱、滅菌日期及化學指示膠帶顏色改變情況。把無菌包放在清潔、乾燥的操作台上,解開系帶,妥善的放在包布下,再捏住包布角的外面依次揭開包布外角、左右兩角和內角,注意不能觸及包布內面。用無菌鉗夾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備的無菌區內,包內物品如一次沒用完應按原摺痕依次包蓋並將系帶橫向纏繞固定,註明開包日期和時間 ,24小時內可再使用。
如果要一次將包內物品全部取出,可將包托在手上,另一隻手將包布四角抓住,穩妥的將包內物品放在無菌區內。
按照無菌技術操作的方法取用無菌溶液。取用無菌溶液時應該首先核對葯名和有效期,檢查瓶口是否松動,再次檢查葯液有無變質、沉澱,如果葯液已經變質就不能使用。
取開鋁蓋,將瓶塞邊緣向上翻起,拿出瓶塞,手不能觸及瓶口和瓶塞內面,將貼標簽的一面握在手中,先沖洗瓶口,再由原處將溶液倒入無菌容器內,按無菌技術操作方法蓋好無菌盤。
用2%碘酊消毒瓶口及瓶塞內面,再用70%乙醇脫碘,然後蓋回瓶塞,註明開瓶日期和時間,已打開的溶液可以保存24小時。
無菌盤是將無菌巾鋪在治療盤上形成無菌區域。檢查無菌包名稱和滅菌日期,解開系帶,打開無菌包,用無菌持物鉗從無菌包內夾取一條無菌治療巾放在治療盤中,夾取治療巾時,注意不能跨越無菌區。取出無菌治療巾後按原摺痕包好治療巾,將系帶橫向纏繞並註明開包日期和時間,24小時內可再使用。
雙手捏住治療巾兩角的外面,扇形展開,邊緣向外。用無菌包開包法打開無菌治療碗包,方法是先松開包的系帶,將系帶穩妥的握在手中,小心的拿住包布四角,將治療碗放在無菌區內,無菌治療巾應鋪在清潔、乾燥的治療盤內,用無菌持物鉗取出治療碗內的鑷子,再把治療碗妥善擺放,打開無菌罐蓋按所需用量夾取棉球和紗布,夾取物品時持物鉗只能在操作台上以上移動。如果需要夾取油紗布,應該使用專用無菌持物鉗。無菌巾內物品放置應有序,以保證使用方便。操作時應防止無菌巾內面被污染。取用溶液時先倒消毒液,再倒無菌溶液。取用無菌溶液時要先核對標簽,檢查瓶蓋是否松動,溶液有無沉澱、變質。如果發生以上情況必須更換溶液。
取開鋁蓋,打開瓶塞,沖洗瓶口,再將無菌溶液倒入無菌容器內,將治療巾上下層邊緣對齊,按無菌操作方法蓋好。
取放無菌物品時,操作者要面向無菌區,手臂必須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或者桌面以上,因為在視線以外的無菌物污染時也不易被察覺。如果器械或物品已經被污染或懷疑有污染時,不能再繼續使用,應該重新更換無菌物品,註明開瓶日期和時間以備使用。
鋪好無菌盤以後,把操作時需要的物品准備好,一起帶到使用處。
二、帶無菌手套法 帶無菌手套前應該核對手套包上的手套號碼及滅菌時間。按無菌包開包法打開無菌手套包包布,翻開手套袋,用滑石粉塗抹雙手,左手掀開手套袋開口處,右手捏住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手套,對准五指戴上,再用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隻手套的反折內,取出手套,用同樣的方法戴好,脫手套前應該沖凈手套上的膿血,再至手套口往下翻轉,脫下。第二種方法是將手套袋反折,捏住手套反折處,同時取出兩只手套,將手套的掌心相對,再分別戴好。
脫手套時注意不要強行拉扯手指部分。
無菌技術的操作原則:
無菌操作環境應清潔、寬敞,避免人群走動,塵埃飛揚;
操作者要穿戴整潔,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刷洗雙手;
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
無菌物品有明確標志;
進行無菌技術操作時應首先明確無菌區和非無菌區;
操作者應面向無菌區域,身體應與無菌區保持一定距離;
無菌物品一經取用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進行無菌操作時,手臂不可跨越無菌區,手不可接觸無菌物;
操作時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操作檯面以上;
一套無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思考題:
第一題:如何進行有效的清潔洗手?
第二題: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有哪些?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無菌技術進行復溶和稀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產信息技術為什麼發現這么難 瀏覽:762
文明6交易bug怎麼修復 瀏覽:16
哪些網上用別人的信息騙貸的 瀏覽:724
如何切換實名認證信息 瀏覽:25
蘇寧易購為什麼交易少 瀏覽:879
副食品代理商怎麼賺錢 瀏覽:212
為什麼我的數據連接會突然斷 瀏覽:60
結束桌面運行程序按哪個快捷鍵 瀏覽:548
莆田花茶代理要什麼條件 瀏覽:555
鄭州哪個棉被批發市場好 瀏覽:817
海滄有哪些大的菜市場 瀏覽:436
12歲用什麼祛痘產品 瀏覽:748
購買信託產品如何計息 瀏覽:531
如何理財最好的產品 瀏覽:132
測速顯示數據失敗什麼意思 瀏覽:229
重慶計算機技術學校哪個好 瀏覽:512
遇到個人不回信息的人怎麼辦 瀏覽:621
怎麼查電商各類目市場佔比 瀏覽:443
異地查詢屬於哪個公司信息 瀏覽:729
一粒瘦減肥產品怎麼樣 瀏覽: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