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個別心理輔導的常用技術有哪些

個別心理輔導的常用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01 14:30:52

①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心理輔導並不是一個規范的詞,從專業角度來講是指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他們也是同一類概念,做的專業工作、專業內容本質上一樣。
從真正大的類別來講,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有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方法、認知和行為療法、認知和行為相結合的療法、人本主義中心類療法等。掌握這些療法和概念,沒有哪個療法絕對比哪個療法好,關鍵是所對的人是屬於哪種狀況,也要看心理咨詢s接受過的訓練,制定的方案適合不適合所對的人的情況,採取針對其本人個體的治療方法。能夠幫助其本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不要去過分在意名稱,不要從名詞來判斷心理治療的方法。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又分為以下幾種方法:1.強化法
某一個行為發生後,緊跟著一個強化刺激,從而增強該行為出現的頻率。例如,一個學生不敢同老師說話,學習上遇到了疑難問題也沒有勇氣向老師求教,當他一旦敢於主動向老師請教,老師就給予表揚,並耐心解答問題,從而增強這個學生主動向老師請教的行為。
2.行為塑造法
行為塑造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例如:某少年行為不良,抽煙、酗酒、對於學習方面也不夠積極,利用行為塑造法,我們可以先去改變少年抽煙的行為,當少年戒掉抽煙的習慣時,給予獎勵;再去改變少年酗酒的行為,當酗酒的行為改變後,再次給予獎勵;最後改變兒童不良學習習慣,培養其對學習的興趣。整個過程是對一個復雜行為的塑造。
3.示範法
通過呈現學習榜樣,促使學生向榜樣學習。如通過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事跡,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進而向榜樣學習,做出良好的行為。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具體分析,滿意請採納。

② 班主任個別心理咨詢談話技術主要包括哪些

一、談心式。這種談話方式是在無拘無束中進行,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增強師生之間的親近感,師生雙方暢所欲言、推心置腹,句句中的,語語含情,這種談話方式讓學生能夠接受,心領神會。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了解學生情況和班級情況時使用。

二、鼓勵式。這是一種對自信心不足學生較為適合的談話方式。自卑、自信心不足是學生前進和學習的大敵,對於這類學生,班主任要善於觀察和了解,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利用其點滴進步,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相信自我,明確目標,更上一層樓,相信「我能行」!

三、引導式。這種談話的方式突出教師的「引」「誘」「啟」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班主任要善於利用名人事跡、警句名言,周圍的好人好事等榜樣力量來引導、誘發、啟迪學生,從而使其通過對比、反思來找到自己的不足。這種方法看似蜻蜓點水,實質上是作用巨大,一般適用於自尊心很強的學生。

四、激將式。對於好勝心強、而自我認識評價過高的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浮躁自滿、不踏實的學生可以採取這種方式效果更好。班主任在談話中通過反復表揚好的同學來激起他向上奮進的慾望。

五、直入式。對於辨別是非能力較強成績較好的同學來說,他們一般不喜歡老師談話拖泥帶水、拐彎抹角浪費時間的談話。所以,班主任在與這些學生談話時要單刀直入、開門見山,一下子觸及要害,盡量壓縮談話時間。

六、預約式。這種談話方式是班主任事先通知學生,讓其在談話前有足夠的思想准備,使其在回想近期表現的基礎上,自我反省,自查不足,讓談話更為有的放矢,班主任不過是進行點撥和啟迪作用,但是能讓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③ 教育心理學中心理輔導的7種方法

教育心理學中心理輔導的7種方法

大家都知道,教育心理學中心理輔導有很多種方法,但是具體是哪些呢?一起看看本文的介紹!

一、教育心理學中心理輔導的7種方法

1、聆聽法

聆聽法是指咨詢者認真、耐心地傾聽來訪者訴說的技巧,包括耳聞與目睹。

耳聞即用耳聽,目睹即觀察來訪者的體態語言,從而聽出來訪者的心聲。

咨詢者在與來訪者的交談中,主要是聽,而不是說;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不是師生關系,而是朋友關系。咨詢者對來訪者要平等相處,熱情接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會聽。交談時咨詢者與來訪者需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個距離是一種心理距離,這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聽來訪者講話時,咨詢者既不能一直盯著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聽的過程中,咨詢者要不時有簡短地鼓勵對方講下去的反應,如「嗯」,「是這樣嗎?」等等,表示自己是在關注他的講話。在聽對方的講話時,咨詢者自己的情感和體態語言也要與對方相適應。如對方高興,咨詢者要表示喜悅;對方悲傷,咨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聽時,咨詢者的身體要微微前傾,並不時適當地點頭。總之,聆聽法的關鍵是用心去聽。

2、移情法

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來理解和分擔來訪者的各種精神負荷。如一個來訪者談到自己在班裡當眾受辱一事時說:「我當時氣極了,真想拿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詢者則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這件事對你的傷害太大了?」

3、認知法

認知法又稱ABCDE理論,它是指發生了事件A,由於有B的想法,便產生了心理障礙的後果C。如果通過心理咨詢,將B的想法改為為D(新的想法),就會有E這個新的後果,C這個心理障礙就消除了。這種改變認知結構的方法,就是認知法。這個方法也可以稱為「說明開導」法,接近於日常的個別思想教育。

4、暗示法

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人們可以通過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為它而無病生起病來。這就是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暗示法指咨詢者通過自己的語言或行為,讓來訪者接受積極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對增強自信心,克服考試焦慮、比賽怯場、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關鍵是來訪者要相信這種暗示,否則收效甚微。

5、松馳法

松馳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從頭到腳逐步放鬆的方法,順序為幾句語言表達的公式:

①我非常安靜;

②我的右(左)手或腳感到很沉重;

③我的左(右)手或腳感到很暖和;

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穩、有力;

⑤我的呼吸非常輕松;

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

⑦我的前額涼絲絲的很舒服。

這個公式最早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以後各國心理學家根據這個公式,編制了放鬆訓練的指導和暗示語,製成錄音帶讓來訪者進行松馳。一般一次20分鍾左右,一個療程為10天。經過訓練後,來訪者掌握了這套松馳技術,會迅速使自己的肌肉鬆馳下來,血壓會降低,心率會放慢。除了這種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鬆。冥想就是讓來訪者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經過,越具體形象越好。運用松馳法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放鬆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雜念,呼吸平穩,入靜。此法對因緊張而引起的各種焦慮以及恐慌,尤為有效,還可改善人的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這個方法通常與系統脫敏法結合起來使用。

6、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是指有步驟地、由弱到強地逐步適應某種引起過敏反應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試焦慮,可將引起學生過敏刺激的過程,分解成若干階段;

①考試當天走出家門;

②離學校還有100米;

③離校還有50米;

④離校還有10米;

⑤跨進校門;

⑥進入走廊;

⑦走進教室;

⑧入座;

⑨考試鈴響;

⑩拿到試卷。

依次做好10張卡片,編好號。系統脫敏時,先拿出第一張卡(考試當天走出家門),想像當時的情景,心理有些緊張,就接著做松馳練習,放鬆全身肌肉。放鬆後,再拿起這張卡片,如再緊張,再進行放鬆,直到不緊張了,才做下面一張卡片,依次類推。直到10張卡片都做完了,考試焦慮也就消除了。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張卡片,不可心急。做後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像考試的情境時不於緊張為止。

7、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將沉鬱在人體內的種種不愉快感受,如悲傷的情緒等排出體外的心理過程。疏泄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讓其痛哭一場。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哭不僅可以減輕心理的悲痛情緒,還有利於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傷器不起來,可建議他看悲傷的小說或影視節目,幫助他把眼淚排泄出來。

二是向知心好友訴說自己的煩惱或悲痛。

三,可向報刊或自己信任的有關機構寫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詢室也是一種很好的疏泄場所。

二、心理輔導目前現狀

目前,常見的心理輔導方式為主動講解、動手製作和心理劇。主動講解為心理輔導中最常見的形式,每個展館對於展品都有深入研究從而會整理出一套標準的講解詞,心理教師在其基礎上自我理解,總結一套適合自己風格的講解詞,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如對某件展品感興趣,心理教師就會按照講解詞的內容進行輔導講解,在整個過程中心理教師會根據講解對象的不同,所用詞語、語氣等做適當的調整。

教育心理學作為主題式心理輔導,大概分為兩部分,心理教師先進行知識的講解,之後組織觀眾動手操作,因為選用的教具多為成型的套材,實驗步驟簡單明了,觀眾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便可輕松完成,目的是讓觀眾體驗到自己動手的快樂從而對於所涉及的展品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但缺點在於活動中觀眾多動手不動腦,只要按照心理教師講解的步驟操作,看現象驗證知識點即可,這種形式基本嚴格按照心理教師備課的思路進行,無探究空間,對於觀眾的創新學習存在禁錮性。

心理劇表演為近年來興起的輔導形式,其戲劇化、娛樂化的表現手段極大地吸引觀眾,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重樂輕教,在信息建構過程中,觀眾由主動者變回被動者,劇情的發展受演員的主導。

以上三種形式的共性是:信息建構中,心理教師和觀眾的相互關系存在主次顛倒,心理教師作為主導者忽視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將教育心理學運用到心理輔導中,對於觀眾的探究學習、啟發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三、心理輔導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學的應用目的從根本上說就是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原理去分析解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心理學問題。心理教師學習和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本質在於,把握教學過程,把握觀眾心理,研究心理教育規律,使其直接能為心理教育提供指導。教育心理學對心理教師教學與管理方面的貢獻有:改進已有的教學觀;提高教學的效能感;讓心理教師更好地進行反思性實踐;更好地進行課堂管理等。因此,教育心理學可以提升教師的授課水平,在心理輔導中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至關重要。

四、教育心理學在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1.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刺激產生反應,應該是根據原有經驗,主動對自己得到的外部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和處理,實現建構和重組,從而獲得自己的理解。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的是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教師不是簡單的灌輸、枯燥的講解,學生也不是盲目的接受,學生成為信息建構的主動者,教師為創設情境、交流協作的組織者、引領者、合作者,兩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心理學的重要原理正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主動獲得學習知識的方法,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為實現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心理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善用教育心理學,改變學生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方式,目前,教育心理學應用的教學方法有三種:體驗教學法、試教法、案例教學法,現著重介紹一下更適合在科技館心理輔導中應用的案例教學法。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指運用教育心理學,創設一個與學習內容相一致的真實環境,通過感官去體驗,與環境融為一體,教師提供建構的原型和基礎,而觀眾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廣闊的建構空間中,作為真實的個體,通過與同伴的交流去探索解決未知。在建構主義思想的指導下,產生了諸如拋錨式教學法、認知學徒式教學法、隨機進入教學法、支架式教學法等具有建構主義色彩的教學法。 其中拋錨式教學法是教育心理學在心理輔導中應用的典型案例。

2.增強師生的了解,利於個性化教學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分層次的,越高的心理需求層次,引發行為的動機就越強烈,也就是心理需求不同,學習動機不同,要達到的效果和目標也不同,如同樣一場心理輔導,面對不同的觀眾收到效果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觀眾對於輔導內容的知識點水平要求就高,同時輔導過程中的結果要求也高,對於不同層面的觀眾,我們心理輔導需做到「分類備課、課堂觀察、適時調整」。目前心理輔導內容多採取統一的講解內容,變通的靈活性較小,為解決這一矛盾,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在備課時要充分了解輔導對象的文化背景,設定好輔導的年齡對象,並且要對於同一年齡的輔導對象根據知識涉獵面的廣度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有相應的三個預案;在輔導時,做到密切關注每個觀眾的課堂反應,及時了解其對教學內容的跟進情況及反饋,並按照預案做出不同的調整,如對於涉獵面為初級的觀眾,我們就要加大基礎知識的講解,便於觀眾掌握該次課的知識點,對於涉獵面為高級的觀眾,則要加大信息量,在原有課堂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擴展和外延,以使其得到更多的收獲。

3.改進教學評價體系,完善教學過程

完整的教學過程應包括後期的效果評價,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反饋修改。目前,常見的效果評價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問答題為主,該形式的局限性在於評價指標單一,重視知識內容的考察而忽視對觀眾創新、探究等實踐能力的評價,以教育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拋錨式教學方法為例,評價可以創新能力作為主要內容,考察的內容包括意識、知識、能力、個性四個方面,考察更全面,評價更科學。

在心理輔導中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將加強心理教師的心理學教學思維,從而全面提升心理教師的教學能力

;

④ 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心理輔導方法包括: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職業輔導。具體是

1、學習輔導

學習輔導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學習輔導是對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如認知技能、知識障礙、動機,情緒等)進行輔導;狹義的學習輔導是對學生經歷了學習挫折和困難時產生的心理困擾和行為障礙進行輔導。

2、人格輔導

這里的人格是指與個人對己、對人、對事方面的個性心理品質。它著重對學生的自我意識、情緒的自我調適、意志品質、人際交往與溝通,以及群體協作技能進行輔導,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與社會適應能力。

3、生活輔導

它主要是通過休閑輔導、消費輔導和日常生活技能輔導等,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這對於學生將來獲得幸福而充實的生活具有潛在的影響,同時對他們發展個性、增長才幹、提高學習效率也具有有力的遷移作用。

⑤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1、會談法:咨詢師通過談話了解內心世界的問題和矛盾,也通過談話對認知、情感和意向發生變化。運用這一方法了解心理問題時,要讓對象自由的、無限制的陳述,以充分暴露壓抑在心中的矛盾和發泄積壓的情緒;
2、觀察法:有意識地觀察外部的行為表現,包括面部表情、說話聲調、姿勢和動作等,以研究和判定其內活動的方法;
3、測驗法:心理測驗的種類很多。採用心理測驗的方法應該十分慎重,一是不能過高估計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而迷信心理測驗。特別是把心理測驗的結果告知本人時,要講究分寸和策略,以免造成消極的後果。二是對從國外引進的各種心理測驗量表,由於編制者及其所在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不同,應該採取分析的態度,不能未經我國檢測修訂就加以搬用。

⑥ 心理輔導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輔導的方法有:

1、個別輔導方法:每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採取個別輔導的方法,能讓求助者減少顧慮,從而做到毫無保留地傾述自身思想,方便心理輔導人員進行深入的幫助。

2、行為塑造方法:比如一個人有好幾種不良的行為,那麼每當其能改變一種行為,就適當地予以獎勵,最終讓所有的不良行為得到改善,就屬於行為塑造方法,指的是通過不斷強化,來接近目標的反映。

3、行為觀察方法:對需要進行心理輔導的人,做好行為上的觀察,至於觀察的方向,包含了面部表情、身體動作、說話的聲調等等,有助於研究行為人的內心活動。

4、刺激強化方法:當出現了一種好的行為之後,抓緊時間再進行強化刺激,從而讓好的行為有出現頻率增加的趨勢。

5、榜樣示範方法:這種方式就相當於是「言傳身教」,藉助於一些方法,讓需要心理輔導的人向具備正能量的榜樣學習。

心理咨詢帶來的好處:

1、傾訴心聲

每個人都有傾訴心聲的心理需要。當他遇到高興事兒的時候,希望與親人或朋友分享;當他遇到難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希望能有人指點迷津。

這些都需要通過訴說,釋放心頭的壓力。朋友、同學、親人都可以成為傾聽心聲的人,但也有不方便、不適宜的時候。

2、辨明問題

人的心理問題有各種類型和性質,不同的問題應當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人的許多心理問題並非心理疾病,它們是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引發的。

就青年學生來說,有些是與學習有關的心理問題,如學習動機、厭學情緒、考試焦慮等;有些是與自我觀念有關的心理問題,如自卑、自戀、自傲、自閉等;有些是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如交往焦慮、赤面恐怖、迴避交往、對人敵意、過分依賴等。

進入青年期以後,還面臨一個戀愛問題,這會引起許多情緒波動,需要及時調整。諸如此類的問題,都不是心理疾病,但如不及時解決,就會使人情緒低落,影響學習和工作,甚至引發身心疾病。因此應當通過心理咨詢及時調整治療。

3、磋商對策

在傾訴心聲、辨明問題的基礎上,咨詢師可以與你共同分析問題,商討解決問題的對策。當一個人處於生活旋渦之中,在精神壓力的重負下,思路常常會被堵塞。

而咨詢師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他的頭腦冷靜,思路較為開闊,能幫你分析問題的原因,從而幫你正確認識你面臨的問題,也能為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但他的意見只是供你參考而已,目的是幫你打開思路。

心理咨詢師絕不替來訪者武斷地進行選擇,而是幫助來訪者自己學會如何進行明智的選擇,當你學會了如何進行明智選擇的時候,你的人格也就得到了一次發展和完善的機會。

4、調節情緒,促進成長

學校心理咨詢的性質屬於發展性咨詢,它主要幫助來訪者解決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而不是治療精神疾病。幫助來訪者平衡情緒是心理咨詢的重要功能之一。

心理咨詢通過上述幾個作用給你宣洩壓抑情緒的機會,幫你辨明自己問題的性質並且磋商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環節都能使你緊綳的情緒得到緩解,心態也隨之得到平衡。

心理咨詢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助人成長。心理咨詢不僅能幫你處理好當前的問題,而且能通過處理當前的問題提高你的認知水平,矯正你的錯誤思路。

幫你正確對待自己,增強自信,也能幫你正確對待他人,學會處理好人際關系。

⑦ 心理咨詢的技術有哪些

在心理咨詢里,主要有哪些技術呢?

主要有傾聽、鼓勵、重復、內容反應、情感反應、具體化、面質、解釋、指導、內容表達、情感表達、自我開放等技術。

大部分咨詢師,不管是什麼流派的,都會運用這些技術,只是看咨詢師的流派方向而已。如:精神分析技術解釋是重要的技術部分;人本主義則是復述,認知行為則是指導技術,每個咨詢師的流派取向不同,決定了咨詢師的風格,也影響整個咨詢的整體設置。

而像傾聽、情感反應這些基礎技術,則是貫穿於整個心理咨詢的工作當中,每個咨詢師都要學會這些運用,才能做好工作。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最為常見、運用最多的是傾聽技術。

跟我們平時傾聽概念不同,心理咨詢的傾聽是在接納的基礎上,積極地聽、認真地聽、關注地聽,並在傾聽的同時適度參與,這是傾聽的含義。

平時我們所說的傾聽,只是「聽」,而不用「認真」。比如你的朋友對你說:「哎呀,我好餓啊,肚子好餓啊,好想吃飯。」此時你所需要的就是回應,說:「哎,你肚子餓了是嗎?那我們去找什麼地方去吃飯吧!」

心理咨詢裡面的傾聽,就困難多了,來訪者說的每一句話,咨詢師都會在腦袋裡過濾一遍,分析對方所說的話所表達的感受是什麼,當下有什麼情境,有哪些負性情緒,而這些負性情緒又是如何影響他本人生活和社會功能的。

如一個來訪者向咨詢師傾訴:我好痛苦,我父母總是不理解我,我學習成績考得不好,他們就總是罵我、打我,給我不好的臉色看,我受夠了,想要離家出走。
如果是朋友傾聽,一般會怎麼回復呢?會是這樣的風格:「哎,你要離家出走?幹嘛要離家,你爸媽不是對你挺好的嘛,為啥這么做?」

咨詢師的話,則會這么回復:「你的父母對於你的學習非常重視,一旦考不好就會對你有所責備,對你比較嚴厲,看得出他們對你的期望很大。」

這種回復,是咨詢對話裡面常見的風格,也是咨詢師認真傾聽以後的准確反應,裡面也包含了理解、共情、尊重等基本態度。

由此可見,心理咨詢的技術不僅是用耳朵去聽,更是用心去記。傾聽的時候,咨詢師不但要聽懂來訪者的言語、表情、動作所表達出來的內容,還要聽出來訪者在交談中所省略的和沒有表達出來的內容或隱含的意思,這就很考驗咨詢師的經驗和能力。

這種咨詢感受,需要有極高的敏銳度和觀察力,才能准確把握當下的咨詢狀態。

因此,心理咨詢的技術是非常細膩的,有一種細雨潤物聲的感覺。心理咨詢師看似是在聊天會談,實際上這裡面就包含了很多技術,而這些技術又隱藏在語言的表達里,還有動作、肢體語言上,咨詢跟聊天的狀態,細細品味還是有很多不一樣之處。

⑧ 常見的心理輔導方法

1強化法。強化法是應用強化手段增進某種適應行為,以減弱或消除某些不適應行為的方法。
2代幣獎勵法。代幣是一種象徵強化物,是獎賞的符號,可用來換取實物。
3行為塑造法。行為塑造法指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
4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的含義是,當某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時,我們可以在當事人身上發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
5認知療法。認知療法是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學生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治療法案的總稱。
6理性--情緒療法。理性--情緒療法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創立的。若要改善情緒和心理狀態,必須改變其非理性觀念,建立新觀念並獲得正向的情緒效果。

⑨ 心理疏導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心理疏導即心理治療,技巧有:精神分析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家庭治療田治療。

1、精神分析治療

醫生通過特殊的治療設置,根據精神分析理論,採用精神分析技術,如治療聯盟、自由聯想、移情等,對患者潛意識的心理沖突和不成熟防禦方式的理解和調整,達到緩解症狀,完善人格的治療目標。適合於焦慮障礙、強迫症、神經症性抑鬱、分離性障礙、軀體化障礙、人格障礙等。

該方法一般屬於長程治療,治療時間在數月至數年不等,且嚴格的精神分析治療需要達到一周數次的治療強度以保證療效。

2、行為治療

以行為學習理論為基礎,按一定程序幫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例如,系統脫敏療法治療焦慮恐懼症;暴露與反應預防療法治療強迫症。

3、認知治療

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干預技術,從改變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和觀念入手,改變認知結構,逐步達到緩解症狀目的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可用於抑鬱障礙、焦慮障礙、進食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礙等。認知治療常合並行為治療,即認知行為治療。

4、家庭治療

以整個家庭為對象規劃和進行治療,治療把焦點放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互動模式上,而不是過分關注個體的內在心理構造和心理狀態。適用於兒童、青少年期的各種心理障礙,夫妻與婚姻沖突等。家庭成員共同參加治療時治療效果發揮最佳。

心理疏導的好處:

心理輔導一般來說是有用的,臨床上可以通過心理輔導來緩解、治療許多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如焦慮症、抑鬱症等。

閱讀全文

與個別心理輔導的常用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會計信息質量控制變數有哪些 瀏覽:52
陌生人進來怎麼發信息 瀏覽:824
大窖嘉賓汽水代理有什麼弊端 瀏覽:629
美豆油為什麼沒交易 瀏覽:256
交易貓買家驗貨拒收怎麼辦 瀏覽:661
現在菏澤哪個水果批發市場還在開 瀏覽:540
去醫院取耳結石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31
膏葯代理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開個保險代理門店需要什麼 瀏覽:7
創遠儀器產品做什麼用 瀏覽:67
產品賣不出去為什麼還要漲價 瀏覽:569
什麼是創新型產品 瀏覽:882
企業管理中企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 瀏覽:999
今年資本市場怎麼啦 瀏覽:805
四川省綿陽市區的寵物市場有哪些 瀏覽:516
數據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103
什麼是合同權利人的代理權 瀏覽:59
小程序怎麼製作1717 瀏覽:715
市場上有哪些三缸suv 瀏覽:439
掃本人信息登記如何顯示通過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