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組態控制技術里工程是什麼

組態控制技術里工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1 05:54:27

『壹』 控制性工程是什麼意思

控制工程(controlengineering)是處理自動控制系統各種工程實現問題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包括對自動控制系統提出要求(即規定指標)、進行設計、構造、運行、分析、檢驗等過程。它是在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根據工程技術人員工作性質,領域范圍可分為:

1、控制工程設備及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2、控制工程設備及系統的生產與製造,

3、控制工程設備的管理、使用、保養和維護,經濟、金融社會系統的分析、決策及管理等。

(1)組態控制技術里工程是什麼擴展閱讀

自動控制系統已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1、在工業方面,對於冶金、化工、機械製造等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物理量,包括溫度、流量、壓力、厚度、張力、速度、位置、頻率、相位等,都有相應的控制系統。在此基礎上通過採用數字計算機還建立起了控制性能更好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數字控制系統,以及具有控制與管理雙重功能的過程式控制制系統。

2、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包括水位自動控制系統、農業機械的自動操作系統等。

3、在軍事技術方面,自動控制的應用實例有各種類型的伺服系統、火力控制系統、制導與控制系統等。在航天、航空和航海方面,除了各種形式的控制系統外,應用的領域還包括導航系統、遙控系統和各種模擬器。

『貳』 什麼是組態軟體,HMI/MMI/SCADA又是什麼

組態軟體 :一般英文簡稱有三種分別為HMI/MMI/SCADA,對應全稱為Hu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Man and Machine Interfac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中文翻譯為:人機界面/監視控制和數據採集 軟體。目前組態軟體的發展迅猛,已經擴展到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管理和控制一體化,遠程診斷和維護以及在互聯網上的一系列的數據整合。

1. 組態軟體產生的背景

「組態」的概念是伴隨著集散型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簡稱DCS)的出現才開始被廣大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在工業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過程中,PC(包括工控機)相比以前的專用系統具有的優勢日趨明顯。這些優勢主要體現在:PC技術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各種相關技術已經成熟;由PC構建的工業控制系統具有相對較低的擁有成本;PC的軟體資源和硬體資源豐富,軟體之間的互操作性強;基於PC的控制系統易於學習和使用,可以容易地得到技術方面的支持。在PC技術向工業控制領域的滲透中,組態軟體占據著非常特殊而且重要的地位。

組態軟體是指一些數據採集與過程式控制制的專用軟體,它們是在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層一級的軟體平台和開發環境,使用靈活的組態方式,為用戶提供快速構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功能的、通用層次的軟體工具。組態軟體應該能支持各種工控設備和常見的通信協議,並且通常應提供分布式數據管理和網路功能。

對應於原有的HMI(人機介面軟體,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概念,組態軟體應該是一個使用戶能快速建立自己的HMI的軟體工具,或開發環境。在組態軟體出現之前,工控領域的用戶通過手工或委託第三方編寫HMI應用,開發時間長,效率低,可靠性差;或者購買專用的工控系統,通常是封閉的系統,選擇餘地小,往往不能滿足需求,很難與外界進行數據交互,升級和增加功能都受到嚴重的限制。組態軟體的出現,把用戶從這些困境中解脫出來,可以利用組態軟體的功能,構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應用系統。隨著它的快速發展,實時資料庫、實時控制、SCADA、通訊及聯網、開放數據介面、對I/O設備的廣泛支持已經成為它的主要內容,隨著技術的發展,監控組態軟體將會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

2. 組態軟體在我國的發展及國內外主要產品介紹

組態軟體產品於80年代初出現,並在80年代末期進入我國。但在90年代中期之前,組態軟體在我國的應用並不普及。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①國內用戶還缺乏對組態軟體的認識,項目中沒有組態軟體的預算,或寧願投入人力物力針對具體項目做長周期的繁冗的上位機的編程開發,而不採用組態軟體;

②在很長時間里,國內用戶的軟體意識還不強,面對價格不菲的進口軟體(早期的組態軟體多為國外廠家開發),很少有用戶願意去購買正版。

③當時國內的工業自動化和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還不高,組態軟體提供了對大規模應用、大量數據進行採集、監控、處理並可以將處理的結果生成管理所需的數據,這些需求並未完全形成。

隨著工業控制系統應用的深入,在面臨規模更大、控制更復雜的控制系統時,人們逐漸意識到原有的上位機編程的開發方式。對項目來說是費時費力、得不償失的,同時,MIS(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大量應用,要求工業現場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更詳細和深入的數據,以便優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在1995年以後,組態軟體在國內的應用逐漸得到了普及。下面就對幾種組態軟體分別進行介紹。

①InTouch:Wonderware的InTouch軟體是最早進入我國的組態軟體。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基於Windows3.1的InTouch軟體曾讓我們耳目一新,並且InTouch提供了豐富的圖庫。但是,早期的InTouch軟體採用DDE方式與驅動程序通信,性能較差,最新的InTouch7.0版已經完全基於32位的Windows平台,並且提供了OPC支持。

②Fix:Intellution公司以Fix組態軟體起家,1995年被愛默生收購,現在是愛默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Fix6.x軟體提供工控人員熟悉的概念和操作界面,並提供完備的驅動程序(需單獨購買)。Intellution將自己最新的產品系列命名為iFiX,在iFiX中,Intellution提供了強大的組態功能,但新版本與以往的6.x版本並不完全兼容。原有的Script語言改為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並且在內部集成了微軟的VBA開發環境。遺憾的是,Intellution並沒有提供6.1版腳本語言到VBA的轉換工具。在iFiX中,Intellution的產品與Microsoft的操作系統、網路進行了緊密的集成。Intellution也是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組織的發起成員之一。iFiX的OPC組件和驅動程序同樣需要單獨購買。

③Citech:CiT公司的Citech也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Citech具有簡潔的操作方式,但其操作方式更多的是面向程序員,而不是工控用戶。Citech提供了類似C語言的腳本語言進行二次開發,但與iFix不同的是,Citech的腳本語言並非是面向對象的,而是類似於C語言,這無疑為用戶進行二次開發增加了難度。

④WinCC:Simens的WinCC也是一套完備的組態開發環境,Simens提供類C語言的腳本,包括一個調試環境。WinCC內嵌OPC支持,並可對分布式系統進行組態。但WinCC的結構較復雜,用戶最好經過Simens的培訓以掌握WinCC的應用。

⑤ForceControl(力控):北京三維力控 科技 有限公司的ForceControl(力控)從時間概念上來說,力控也是國內較早就已經出現的組態軟體之一。只是因為早期力控一直沒有作為正式商品廣泛推廣,所以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大約在93年左右,力控就已形成了第一個版本,只是那時還是一個基於DOS和VMS的版本。後來隨著Windows3.1的流行,又開發出了16位Windows版的力控。但直至Windows95版本的力控誕生之前,他主要用於公司內部的一些項目。32位下的1.0版的力控,在體系結構上就已經具備了較為明顯的先進性,其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其基於真正意義的分布式實時資料庫的三層結構,而且其實時資料庫結構可為可組態的活結構。在1999~2000年期間,力控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最新推出的2.0版在功能的豐富特性、易用性、開放性和I/O驅動數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很多環節的設計上,力控都能從國內用戶的角度出發,即注重實用性,又不失大軟體的規范。另外,公司在產品的培訓、用戶技術支持等方面投入了較大人力,相信在較短時間內,力控軟體產品將在工控軟體界形成巨大的沖擊。

其他常見的組態軟體還有GE的Cimplicity,Rockwell的RsView,NI的LookOut,PCSoft的Wizcon以及國內一些組態軟體通態軟體公司的MCGS,也都各有特色。

3. 組態軟體的功能特點發展方向

目前看到的所有組態軟體都能完成類似的功能:比如,幾乎所有運行於32位Windows平台的組態軟體都採用類似資源瀏覽器的窗口結構,並且對工業控制系統中的各種資源(設備、標簽量、畫面等)進行配置和編輯;都提供多種數據驅動程序;都使用腳本語言提供二次開發的功能,等等。但是,從技術上說,各種組態軟體提供實現這些功能的方法卻各不相同。從這些不同之處,以及PC技術發展的趨勢,可以看出組態軟體未來發展的方向。

3.1數據採集的方式

大多數組態軟體提供多種數據採集程序,用戶可以進行配置。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驅動程序只能由組態軟體開發商提供,或者由用戶按照某種組態軟體的介面規范編寫,這為用戶提出了過高的要求。由OPC基金組織提出的OPC規范基於微軟的OLE/DCOM技術,提供了在分布式系統下,軟體組件交互和共享數據的完整的解決方案。在支持OPC的系統中,數據的提供者作為伺服器(Server),數據請求者作為客戶(Client),伺服器和客戶之間通過DCOM介面進行通信,而無需知道對方內部實現的細節。由於COM技術是在二進制代碼級實現的,所以伺服器和客戶可以由不同的廠商提供。在實際應用中,作為伺服器的數據採集程序往往由硬體設備製造商隨硬體提供,可以發揮硬體的全部效能,而作為客戶的組態軟體可以通過OPC與各廠家的驅動程序無縫連接,故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前採用專用格式驅動程序總是滯後於硬體更新的問題。同時,組態軟體同樣可以作為伺服器為其他的應用系統(如MIS等)提供數據。OPC現在已經得到了包括Interllution、Simens、GE、ABB等國外知名廠商的支持。隨著支持OPC的組態軟體和硬體設備的普及,使用OPC進行數據採集必將成為組態中更合理的選擇。

3.2腳本的功能

腳本語言是擴充組態系統功能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多數組態軟體提供了腳本語言的支持。具體的實現方式可分為三種:一是內置的類C/Basic語言;二是採用微軟的VBA的編程語言;三是有少數組態軟體採用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類C/Basic語言要求用戶使用類似高級語言的語句書寫腳本,使用系統提供的函數調用組合完成各種系統功能。應該指明的是,多數採用這種方式的國內組態軟體,對腳本的支持並不完善,許多組態軟體只提供IF…THEN…ELSE的語句結構,不提供循環控制語句,為書寫腳本程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微軟的VBA是一種相對完備的開發環境,採用VBA的組態軟體通常使用微軟的VBA環境和組件技術,把組態系統中的對象以組件方式實現,使用VBA的程序對這些對象進行訪問。由於VisualBasic是解釋執行的,所以VBA程序的一些語法錯誤可能到執行時才能發現。而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提供了對象訪問機制,對系統中的對象可以通過其屬性和方法進行訪問,比較容易學習、掌握和擴展,但實現比較復雜。

3.3組態環境的可擴展性

可擴展性為用戶提供了在不改變原有系統的情況下,向系統內增加新功能的能力,這種增加的功能可能來自於組態軟體開發商、第三方軟體提供商或用戶自身。增加功能最常用的手段是ActiveX組件的應用,目前還只有少數組態軟體能提供完備的ActiveX組件引入功能及實現引入對象在腳本語言中的訪問。

3.4組態軟體的開放性

隨著管理信息系統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的普及,生產現場數據的應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數據採集和監控。在生產製造過程中,需要現場的大量數據進行流程分析和過程式控制制,以實現對生產流程的調整和優化。現有的組態軟體對大部分這些方面需求還只能以報表的形式提供,或者通過ODBC將數據導出到外部資料庫,以供其他的業務系統調用,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仍然需要進行再開發才能實現。隨著生產決策活動對信息需求的增加,可以預見,組態軟體與管理信息系統或領導信息系統的集成必將更加緊密,並很可能以實現數據分析與決策功能的模塊形式在組態軟體中出現。

3.5對Internet的支持程度

現代企業的生產已經趨向國際化、分布式的生產方式。Internet將是實現分布式生產的基礎。組態軟體能否從原有的區域網運行方式跨越到支持Internet,是擺在所有組態軟體開發商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限於國內目前的網路基礎設施和工業控制應用的程度,筆者認為,在較長時間內,以瀏覽器方式通過Internet對工業現場的監控,將會在大部分應用中停留於監視階段,而實際控制功能的完成應該通過更穩定的技術,如專用的遠程客戶端、由專業開發商提供的ActiveX控制項或Java技術實現。

3.6組態軟體的控制功能

隨著以工業PC為核心的自動控制集成系統技術的日趨完善和工程技術人員的使用組態軟體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戶對組態軟體的要求已不像過去那樣主要側重於畫面,而是要考慮一些實質性的應用功能,如軟體PLC,先進過程式控制制策略等。

軟PLC產品是基於PC機開放結構的控制裝置,它具有硬PLC在功能、可靠性、速度、故障查找等方面的特點,利用軟體技術可將標準的工業PC轉換成全功能的PLC過程式控制制器。軟PLC綜合了計算機和PLC的開關量控制、模擬量控制、數學運算、數值處理、通信網路等功能,通過一個多任務控制內核,提供了強大的指令集、快速而准確的掃描周期、可靠的操作和可連接各種I/O系統及網路的開放式結構。所以可以這樣說,軟PLC提供了與硬PLC同樣的功能,而同時具備了PC環境的各種優點。目前,國際上影響比較大的產品有:法國CJ International公司的ISaGRAF軟體包、PCSoft International公司的WinPLC、美國Wizdom Control Intellution公司的Paradym-31、美國Moore Process Automation Solutions公司ProcessSuite、美國Wonder ware Controls公司的InControl、SoftPLC公司的SoftPLC等。國內推出軟PLC產品的組態軟體還不見有,國內組態軟體要想全面超過國外的競爭對手,就必須搞創新,推出類似功能的產品。

隨著企業提出的高柔性、高效益的要求,以經典控制理論為基礎的控制方案已經不能適應,以多變數預測控制為代表的先進控制策略的提出和成功應用之後,先進過程式控制制受到了過程工業界的普遍關注。先進過程式控制制(Advanced Process Control,APC)是指一類在動態環境中,基於模型、充分藉助計算機能力,為工廠獲得最大理論而實施的運行和控制策略。先進控制策略主要有:雙重控制及閥位控制、純滯後補償控制、解耦控制、自適應控制、差拍控制、狀態反饋控制、多變數預測控制、推理控制及軟測量技術、智能控制(專家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經網路控制)等,尤其智能控制已成為開發和應用的熱點。目前,國內許多大企業紛紛投資,在裝置自動化系統中實施先進控制。國外許多控制軟體公司和DCS廠商都在競相開發先進控制和優化控制的工程軟體包。據資料報道,一個乙烯裝置投資163萬美元實施先進控制,完成後預期可獲得效益600萬美元/年。從上可以看出能嵌入先進控制和優化控制策略的組態軟體必將受到用戶的極大歡迎。

4.結束語

用戶的需求促使技術不斷進步,在組態軟體上這種趨勢體現得尤為明顯。未來的組態軟體將是提供更加強大的分布式環境下的組態功能、全面支持ActiveX、擴展能力強、支持OPC等工業標准、控制功能強、並能通過Internet進行訪問的開放式系統。

HMI是Human Machine Interface的簡稱。

HMI其實廣義的解釋就是「使用者與機器間溝通、傳達及接收信息的一個介面」。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座工廠里頭,我們要搜集工廠各個區域的溫度、濕度以及工廠中機器的狀態

等等的信息透過一台 監視並記錄這些參數,並在一些意外狀況發生的時候能夠加以處理。

這便是一個很典型的SCADA/HMI的運用,一般而言,HMI系統必須有幾項基本的能力:

實時的資料趨勢顯示——把擷取的資料立即顯示在屏幕上。

自動記錄資料——自動將資料儲存至資料庫中,以便日後查看。

歷史 資料趨勢顯示——把資料庫中的資料作可視化的呈現。

報表的產生與列印——能把資料轉換成報表的格式,並能夠列印出來。

圖形介面控制——操作者能夠透過圖形介面直接控制機台等裝置。

警報的產生與記錄——使用者可以定義一些警報產生的條件,

比方說溫度過度或壓力超過臨界值,在這樣的條件下系統會產生警報,通知作業員處理。

『叄』 組態控制技術的內容簡介

本書可作為自動化、機電、電子等專業的自動控制、計算機控制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化工、電工、能源、冶金等專業的自動檢測與控制課程的教材。各專業可根據學時和專業要求在眾多實訓項目中進行選擇教學。

『肆』 什麼是組態控制其特點是什麼

在使用工控軟體中,我們經常提到組態一詞,組態英文是「Configuration」,其意義究竟是什麼呢?簡單的講,組態就是用應用軟體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體任務的過程。

與硬體生產相對照,組態與組裝類似。如要組裝一台電腦,事先提供了各種型號的主板、機箱、電源、CPU、顯示器、硬碟、光碟機等,我們的工作就是用這些部件拼湊成自己需要的電腦。當然軟體中的組態要比硬體的組裝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它一般要比硬體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個 「部件」 都很靈活,因為軟部件都有內部屬性,通過改變屬性可以改變其規格(如大小、性狀、顏色等)。

在組態概念出現之前,要實現某一任務,都是通過編寫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等)來實現的。編寫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長,而且容易犯錯誤,不能保證工期。組態軟體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於過去需要幾個月的工作,通過組態幾天就可以完成。

組態軟體是有專業性的。一種組態軟體只能適合某種領域的應用。組態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工業計算機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統)組態,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梯形圖組態。人機界面生成軟體就叫工控組態軟體。其實在其他行業也有組態的概念,人們只是不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辦公軟體(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軟體提供的工具來形成自己的作品,並以數據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執行程序。組態形成的數據只有其製造工具或其他專用工具才能識別。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工業控制中形成的組態結果是用在實時監控的。組態工具的解釋引擎,要根據這些組態結果實時運行。從表面上看,組態工具的運行程序就是執行自己特定的任務。

雖然說組態就是不需要編寫程序就能完成特定的應用。但是為了提供一些靈活性,組態軟體也提供了編程手段,一般都是內置編譯系統,提供類BASIC語言,有的甚至支持VB。

組態軟體的功能,現在的狀況及將來的發展趨勢。

1. 總的發展趨勢

組態軟體是工業應用軟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歸根結底,應用的帶動對其發展起著最為關鍵的推動作用。

未來的感測器、數據採集裝置、控制器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實時數據瀏覽和管理的需求日益高漲,有的買主甚至要求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監督定貨的製造過程。有的裝置直接內嵌「Web Server」,通過乙太網就可以直接訪問過程實時數據。即使這樣,也不能認為不再需要組態軟體了。

用戶要求的多樣化,決定了不可能有哪一種產品囊括全部用戶的所有要求,直接用戶對監控系統人機界面的需求不可能固定為單一的模式,因此直接用戶的監控系統是始終需要「組態」和「定製」的。這就導致組態軟體不可能退出市場,因為需求是存在的。

類似OPC這樣的組織的出現,以及現場匯流排、尤其是工業乙太網的快速發展,大大簡化了異種設備間互連、開發I/O設備驅動軟體的工作量。I/O驅動軟體也逐漸會朝標准化的方向發展。

2. 組態軟體功能的變遷

由單一的人機界面朝數據處理機方向發展,管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最早的組態軟體用來支撐自動化系統的硬體。那時侯,硬體系統如果沒有組態軟體的支撐就很難發揮作用,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現在的情況有了很大改觀。一方面軟體部分地與硬體發生分離,大部分自動化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現在不是由同一個廠商提供,這樣就為自動化軟體的發展提供了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舞台。

實時資料庫的作用將進一步加強。實時資料庫存儲和檢索的是連續變化的過程數據,它的發展離不開高性能計算機和大容量硬碟,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實時資料庫來分析生產情況、匯總和統計生產數據,作為指揮、決策的依據。

在最終用戶的眼裡,組態軟體在一個自動化系統中發揮的作用逐漸增大,甚至有的系統就根本不能缺少組態軟體。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軟體的功能強大,用戶也存在普遍的需求,廣大用戶在廠家強大的宣傳攻勢面前逐漸認清了軟體的價值所在。

3. 推動組態軟體發展的動力

需求是推動其發展的第一動力,市場會逐步擴大。組態軟體市場的崛起一方面為最終用戶節省了系統投資,另外也為用戶解決了實際問題。現在用戶購買組態軟體雖然也需要一定的投資,但是和以前相比,投資額得到了大大降低。使用組態軟體,用戶可以做到「花了少量的錢,辦成了大事情」。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正處於上升期,新項目的上馬、基礎設施的改造大量需要組態軟體,另一方面,傳統產業的改造、原有系統的升級和擴容也需要組態軟體的支撐。

社會信息化的加速是組態軟體市場增長的強大推動力。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信息化社會將為組態軟體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4. 用戶對組態軟體的需求變化

專用系統所佔比例日益提高。組態軟體的靈活程度和使用效率是一對矛盾,雖然組態軟體提供了很多靈活的技術手段,但是在多數情況下,用戶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使用方法的復雜化又給用戶熟悉和掌握軟體帶來的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這也是現在仍然有很多用戶還在自己用VB編寫自動化監控系統的主要原因。在有些應用領域,自動監控的目標及其特性比較單一(或可枚舉,或可通過某種模板自主定義、添加、刪除、編輯)且數量較多,用戶希望自動生成大部分自動監控系統,例如在電梯自動監控、動力設備監控、鐵路信號監控等應用系統。這種應用系統具有一些「傻瓜」型軟體的特徵,用戶只需用組態軟體做一些系統硬體及其參數的配置,就可以自動生成某種特定模式的自動監控系統,如果用戶對自動生成的監控系統的圖形界面不滿意,還可以進行任意修改和編輯,這樣既滿足了用戶對簡便性的要求,又同時配備比較完善的編輯工具。

組態軟體應該向更多的應用領域拓展和滲透。目前的組態軟體均產生於過程工業自動化,很多功能沒有考慮其他應用領域的需求。例如:化驗分析(色譜儀、紅外儀等,包括在線分析)、虛擬儀器(例如LabView的口號是The Software is the Instrument)、測試(如測井、機械性能試驗、碰撞試驗等的數據記錄與回放等)、信號處理(如記錄和顯示輪船的航行數據:雷達信號、GPS數據、舵角、風速等)。這些領域大量地使用實時數據處理軟體,而且需要人機界面,但是由於現有組態軟體為這些應用領域考慮得太少,不能充分滿足系統的要求,因而目前這些領域仍然是專用軟體占統治地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組態軟體應該更多地總結這些領域的需求,設計出符合應用要求的開發工具,更好地滿足這些行業對軟體的需求,進一步減少這些行業在自動測試、數據分析方面的軟體成本,提高系統的開放程度。

嵌入式應用進一步發展,在過去的十年間,工業PC及其相關的數據採集、監控系統硬體的銷售額一直保持高額增長。工業PC的成長是因為軟體開發工具豐富,比較容易上手,而用戶接受工業PC的主要原因是一次性硬體成本得到了降低,但是後續的維護和升級費用明顯高昂,經常帶來一些間接損失。商品化嵌入式組態軟體可以有效地解決工業PC監控系統的工作效率、維護和升級等問題,徹底擺脫個人行為的束縛,使工業PC監控系統大踏步走入自動化系統高端市場。

5. 影響組態軟體發展的因素

軟體質量是影響產品發展的主要因素。在競爭不斷加劇的今天,企業規模、科研開發的投入量、質量體系建設情況等對組態軟體的質量影響甚大。

6. 未來技術走勢

很多新的技術將不斷地被應用到組態軟體當中,組態軟體裝機總量的提高會促進在某些專業領域專用版軟體的誕生,市場被自動地細分了。為此,一種稱為「軟匯流排」的技術將被廣泛採用。在這種體系結構下,應用軟體以中間件或插件的方式被「安裝」在匯流排上,並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這樣做的優點是:所有插件遵從統一標准,插件的專用性強,每個插件開發人員之間不需要協調,一個插件出現故障不會影響其他插件的運行。XML技術將被組態軟體廠商善加利用,來改變現有的體系結構,它的推廣也將改變現有組態軟體的某些使用模式,滿足更為靈活的應用需求。

7. 國際化及入世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的組態軟體市場都是由國外的產品佔主角,中國本土的組態軟體進入國際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具有綜合優勢。中國的工程公司、自動化設備生產商在國際市場取得優勢對組態軟體進入國際市場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相信民族組態軟體的崛起是遲早的事情。

與其他軟體產品相比,組態軟體和IT類軟體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具有系統的概念,使用范圍也不是很廣,面臨的國際競爭沒有其他類似辦公軟體或操作系統那樣激烈,因此中國的本土軟體很容易崛起。但是畢竟我們是跟在國外產品的後面發展起來的,要想全面超過國外的競爭對手,就必須堅持走好自己的道路,盡量減少效仿,突出特色,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本土的軟體才能夠具有穩固的根基。

『伍』 西門子PLC組態是什麼

組態是指用戶通過類似「搭積木」的簡單方式來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軟體功能,而不需要編寫計算機程序。

西門子PLC與組態軟體包括:

1、MPI/PPI:設備要求pc機中需要安裝MPI卡,MPI卡安裝在計算機的ISA插槽中,用MPI電纜將MPI卡與S7-300的MPI口相連。

2、PROFIBUS:通過PROFIBUS建立SIMATIC NET OPC 伺服器與PLC的S7連接PC機的軟體和硬體需求。

PROFIBUS由三個兼容部分組成,即PROFIBUS-DP( Decentralized 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 )、PROFIBUS-FMS (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

其中,Profibus-DP特別適合於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與遠程I/O設備之間的快速數據交換通訊。

3、Ethernet:通過乙太網方式進行通訊時,pc機可以使用普通的乙太網卡或者使用西門子公司提供的專用網卡。

通過ETHERNET建立SIMATIC NET OPC 伺服器與PLC的S7連接PC機的軟體和硬體需求。

(5)組態控制技術里工程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門子PLC組態軟體的特點

1、功能強大。組態軟體提供豐富的編輯和作圖工具,提供大量的工業設備圖符、儀表圖符以及趨勢圖、歷史曲線、數據分析圖等。

2、簡單易學。使用組態軟體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編程語言技術,甚至不需要編程技術,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利用其提供的底層設備的I/O驅動、開放式的資料庫和界面製作工具,就能完成一個具有動畫效果、實時數據處理、歷史數據和曲線並存、具有多媒體功能和網路功能的復雜工程。

3、擴展性好。組態軟體開發的應用程序,當現場條件(包括硬體設備、系統結構等)或用戶需求發生改變時,不需要太多的修改就可以萬便地完成軟體的更新和升級。

4、實時多任務。組態軟體開發的項目中,數據採集與輸出、數據處理與演算法實現、圖形顯示及人機對話、實時數據的存儲、檢索管理、實時通信等多個任務可以在同一台計算機上同時運行。

組態控制技術是計算機控制技術發展的結果,採用組態控制技術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從硬體到軟體開發都具有組態性,因此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和開發速率,降低了開發難度,而且其可視化圖形化的管理功能方便了生產管理與維護。

『陸』 組態軟體在工業控制中起什麼作用舉例說明

組態主要是起到監控作用,比如發電廠的控制都是用組態實現的,運行人員只要在電腦組態畫面上點幾下滑鼠就可以實現各種控制指令通過plc等設備控制各種變數的。

『柒』 在工業控制領域這個《組態》是什麼意思

在使用工控軟體中,我們經常提到組態一詞,組態英文是「Configuration」,其意義究竟是什麼呢?簡單的講,組態就是用應用軟體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體任務的過程。
與硬體生產相對照,組態與組裝類似。如要組裝一台電腦,事先提供了各種型號的主板、機箱、電源、CPU、顯示器、硬碟、光碟機等,我們的工作就是用這些部件拼湊成自己需要的電腦。當然軟體中的組態要比硬體的組裝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因為它一般要比硬體中的「部件」更多,而且每個 「部件」 都很靈活,因為軟部件都有內部屬性,通過改變屬性可以改變其規格(如大小、性狀、顏色等)。
在組態概念出現之前,要實現某一任務,都是通過編寫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等)來實現的。編寫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長,而且容易犯錯誤,不能保證工期。組態軟體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於過去需要幾個月的工作,通過組態幾天就可以完成。
組態軟體是有專業性的。一種組態軟體只能適合某種領域的應用。組態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工業計算機控制中。如DCS(集散控制系統)組態,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梯形圖組態。人機界面生成軟體就叫工控組態軟體。其實在其他行業也有組態的概念,人們只是不這么叫而已。如AutoCAD,PhotoShop,辦公軟體(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軟體提供的工具來形成自己的作品,並以數據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執行程序。組態形成的數據只有其製造工具或其他專用工具才能識別。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工業控制中形成的組態結果是用在實時監控的。組態工具的解釋引擎,要根據這些組態結果實時運行。從表面上看,組態工具的運行程序就是執行自己特定的任務。
雖然說組態就是不需要編寫程序就能完成特定的應用。但是為了提供一些靈活性,組態軟體也提供了編程手段,一般都是內置編譯系統,提供類BASIC語言,有的甚至支持VB。
在當今工控領域,一些常用的大型組態軟體主要有:WinCC,iFix,Intouch,組態王,力控等。

閱讀全文

與組態控制技術里工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貓買家驗貨拒收怎麼辦 瀏覽:661
現在菏澤哪個水果批發市場還在開 瀏覽:540
去醫院取耳結石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431
膏葯代理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開個保險代理門店需要什麼 瀏覽:7
創遠儀器產品做什麼用 瀏覽:67
產品賣不出去為什麼還要漲價 瀏覽:569
什麼是創新型產品 瀏覽:882
企業管理中企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 瀏覽:999
今年資本市場怎麼啦 瀏覽:805
四川省綿陽市區的寵物市場有哪些 瀏覽:516
數據通信有什麼好處 瀏覽:103
什麼是合同權利人的代理權 瀏覽:59
小程序怎麼製作1717 瀏覽:715
市場上有哪些三缸suv 瀏覽:439
掃本人信息登記如何顯示通過 瀏覽:852
流通代理商怎麼提升 瀏覽:254
美顏說面膜如何代理 瀏覽:235
洗頭發水怎麼代理 瀏覽:346
國產信息技術為什麼發現這么難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