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定位這么厲害
與其說定位厲害,不如說是大數據厲害。你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數據,在把你的數據進行關聯就會發展你的行蹤,除非你不使用任何網路,否則你一定會暴露你自己的行蹤
B. 北斗衛星定位系統逐漸完善中,未來能否超越GPS
北斗衛星定位未來可能會超越GPS。
隨著科技的進步,衛星定位技術成為21世紀必不可少的技術,國際航線引導,私家車行駛,都涉及到衛星定位技術。目前,世界共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以及中國的北斗。在四大定位系統中,美國GPS起步較早,率先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全球導航市場90%的份額被GPS占據,現在看GPS的優勢是難以動搖的。
除去技術,經濟實力也是重要因素。歐洲伽利略系統和格洛納斯處於後勁不足階段,衛星數量較少,發展前景困難,主要的問題還是資金。以伽利略系統威力,在2003年邀請我國國加入,迫於美國壓力剔除後,經費短缺得不到解決,時至今日歐洲伽利略系統還沒有發射完。俄羅斯雖然稍好,但俄羅斯薄弱經濟,導航系統缺乏和GPS競爭的實力,配套的產業也是重要的。所以說,中國的經濟實力,是北斗在未來超越GPS可能性的最根本的原因。
C. 手機地圖定位為何那麼准確。如何做到的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通過GPS衛星定位,可以實現定位、導航功能。若手機內置GPS晶元,使用導航功能時,需開啟GPS:設定--更多--定位服務--使用GPS。
D. 中國北斗這么厲害,為什麼我們的還手機還用美國的GPS
中國的北斗系統發展到現在,導航定位技術確實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些性能已經超過了國外美俄兩國的技術,比如信息下發。那麼中國的北斗系統這么先進了,手機為什麼還用國外的?
綜上所述,導航晶元成本居高不下是導致北斗定位無法在手機上迅速普及。還有一個原因,光有一個廉價晶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為這個晶元提供硬體技術支持的硬體廠商。再有,還要有基於這種晶元技術之上的軟體開發商。美國的GPS從軍用到民用也經歷了十幾年才在民用范圍普及的,我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的手機也會用上北斗導航系統了。
E. 定位技術的重要性
搶占制高點,為其全球戰略服務。全球定位系統是現代高技術武器的核心之一,可為陸、海、空三軍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軍事目的。美國軍事力量的導彈防禦、遠程火力、全球打擊、特種作戰等核心能力均依賴於該系統。而且,全球定位系統免費開放之後,廣泛應用於各種行業的導航、定位、授時、監測、救援等工作,其最終控制權由美國獨家掌握,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掌握主動權的關鍵之一,美國理所當然要搶奪這個制高點。
F. 中國北斗這么厲害,為什麼手機定位卻還用GPS
中國的北斗系統發展到現在,導航定位技術確實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些性能已經超過了國外美俄兩國的技術,比如信息下發。那麼中國的北斗系統這么先進了,手機為什麼還用國外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與發展,以應用推廣和產業發展為根本目標,不僅要建成系統,更要用好系統,強調質量、安全、應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設原則:
1、開放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發展和應用將對全世界開放,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免費服務,積極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各衛星導航系統間的兼容與互操作,推動衛星導航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2、自主性。中國將自主建設和運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獨立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2]
系統構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中國計劃2012年左右,「北斗」系統將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中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成功發射16顆北斗導航衛星。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發射列表
發射時間
火箭
衛星編號
衛星類型
發射地點
2000年10月31日
北斗-1A
北斗1號
西昌
2000年12月21日
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
北斗-1C
2007年2月3日
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04時11分
長征三號甲
第一顆北斗導航衛星(M1)
北斗2號
2009年4月15日
長征三號丙
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G2)
2010年1月17日
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G1)
2010年6月2日
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G3)
2010年8月1日05時30分
長征三號甲
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I1)
2010年11月1日00時26分
長征三號丙
第六顆北斗導航衛星(G4)
2010年12月18日04時20分
長征三號甲
第七顆北斗導航衛星(I2)
2011年4月10日04時47分
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I3)
2011年7月27日05時44分
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I4)
2011年12月2日05時07分
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I5)
2012年2月25日0時12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2年4月30日4時50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二、第十三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一箭雙星」)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四、十五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一箭雙星」[3])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4]
2015年3月30日21時52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七顆北斗導航衛星[5]
2015年7月25日20時29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八、第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6][7]
2015年9月30日7時13分
長征三號乙
第二十顆北斗導航衛星[8]
2016年2月1日15時29分
長征三號丙
第二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9]
2016年3月30日4時11分
長征三號甲
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10]
2016年6月12日23時30分
長征三號丙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G. UWB定位系統為什麼可以實現精確定位
首先,(Ultra Wideband, Ultra Wideband)是一種無載波通信技術,它使用納秒到微秒的非正弦窄脈沖來傳輸數據。由於TOF或TDOA演算法的特點,可以利用其精確(小誤差)的時間信息來計算位置信息。
H. 北斗衛星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的北斗系統發展到現在,導航定位技術確實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有些性能已經超過了國外美俄兩國的技術,比如信息下發。那麼中國的北斗系統這么先進了,手機為什麼還用國外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與發展,以應用推廣和產業發展為根本目標,不僅要建成系統,更要用好系統,強調質量、安全、應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設原則:
1、開放性。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發展和應用將對全世界開放,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免費服務,積極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各衛星導航系統間的兼容與互操作,推動衛星導航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2、自主性。中國將自主建設和運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獨立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2]
系統構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中國計劃2012年左右,「北斗」系統將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中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成功發射16顆北斗導航衛星。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發射列表
發射時間
火箭
衛星編號
衛星類型
發射地點
2000年10月31日
北斗-1A
北斗1號
西昌
2000年12月21日
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
北斗-1C
2007年2月3日
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04時11分
長征三號甲
第一顆北斗導航衛星(M1)
北斗2號
2009年4月15日
長征三號丙
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G2)
2010年1月17日
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G1)
2010年6月2日
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G3)
2010年8月1日05時30分
長征三號甲
第五顆北斗導航衛星(I1)
2010年11月1日00時26分
長征三號丙
第六顆北斗導航衛星(G4)
2010年12月18日04時20分
長征三號甲
第七顆北斗導航衛星(I2)
2011年4月10日04時47分
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I3)
2011年7月27日05時44分
第九顆北斗導航衛星(I4)
2011年12月2日05時07分
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I5)
2012年2月25日0時12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
2012年4月30日4時50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二、第十三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一箭雙星」)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四、十五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一箭雙星」[3])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4]
2015年3月30日21時52分
長征三號丙
第十七顆北斗導航衛星[5]
2015年7月25日20時29分
長征三號乙
第十八、第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6][7]
2015年9月30日7時13分
長征三號乙
第二十顆北斗導航衛星[8]
2016年2月1日15時29分
長征三號丙
第二十一顆北斗導航衛星[9]
2016年3月30日4時11分
長征三號甲
第二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10]
2016年6月12日23時30分
長征三號丙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
I. 手機定位原理
手機定位是指利用GPS定位技術或者基站定位技術對手機進行定位的一種技術。基於GPS的定位方式是利用手機上的GPS定位模塊將自己的位置信號發送到定位後台來實現手機定位的。基站定位則是利用基站對手機的距離的測算距離來確定手機位置的。後者不需要手機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賴於基站的密度,有時誤差會超過一公里。前者定位精度較高。此外還有利用Wifi在小范圍內定位的方式。
J. 5.美國GPS定位技術在哪一年開始研製他一戰成名在哪年具體做了什麼
在利用衛星進行定位導航方面,美國海軍從1958年就開始了對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的研究開發,到1994年GPS全面建成,前後也經歷30多年。GPS建成後為了保持其先進性和衛星導航的霸主地位,更是進行了一代、二代、三代等迭代升級。
衛星定位導航是通過空中的衛星配合地面站給導彈、手機、車輛、船隻等進行定位的,全世界第一顆衛星是1957年前蘇聯發射的。1958年美國海軍就啟動了 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的研發,1960年4月發射了首顆子午儀定位衛星,正式進入衛星導航的試驗、驗證。
整個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在1964 年9月部署完成並交付給海軍使用,主要是給美國各類潛艇、海面艦船等提供非連續的二維導航定位服務。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是全球首個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美國GPS的前身。
子午儀定位系統同一個點每天能定位24次,相比現在的GPS、北斗實時定位, 定位頻率可真是遠古和現代的區別。也難怪老美拋棄了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而轉向更先進的GPS定位。 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運行至1996年,共成功發射衛星36顆,工作時間長達32年,後為GPS系統取代。
(10)定位技術為什麼這么厲害擴展閱讀
GPS在設計之初就是軍用的系統,並沒有民用的打算。1983年韓國007號客機因導航系統故障誤入蘇聯領空後,被蘇聯空軍擊落,造成機上240人全部遇難。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宣布GPS建成後,將對民用開放。
GPS衛星測距碼將分為軍用的P碼和民用的C/A碼,P碼對應精度定位服務,C/A對應標準定位服務並實行SA政策。SA政策是在C/A碼中引入了人為的干擾技術,使民用的水平定位精度降到100米,垂直定位精度下降到157米。同時在1991年前出口美國以外的GPS終端都需要許可證。
這是美國為了防止別的國家把GPS應用在軍事上的一種優勢壓制政策。這種政策極大的限制了GPS在民用領域的應用。1991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格洛納斯為了展開和美國的GPS競爭,宣布全面對民用開放,並沒有SA政策的限制。
隨著俄羅斯的加入,2000年美國取消了SA政策。但是此時的美國軍方已經掌握了對局部區域GPS實施干擾的技術,即美國軍方可以在局部區域使利用GPS定位的設備定位精度嚴重下降,無法進行定位導航或者是軍事行動。
這種局部區域定位干擾的技術,能有效保證美軍及其盟友武器的精確制導,而對於敵方怎麼沒法應用GPS的定位導航功能。
2018年12月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用「獵鷹9」火箭將美國第三代GPS全球定位系統的首顆衛星順利送入太空, 第三代GPS的定位精度將從現在的3米提升至1米,抗干擾能力也將大大加強,比之前提升了8倍。
在戰略制衡方面,美國軍方還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快捷而高效地開關特定區域位置的導航信號。使依賴GPS導航的精確制導武器失靈,或者讓民用服務癱瘓。以保證美國優先及戰略威懾。
目前全球最出名、最大的衛星定位系統 分別是GPS,北斗,伽利略和GLONASS。從GPS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衛星定位系統,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是強大國防和互聯網、物聯網的基礎,也是一個大國必備的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