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天敵排除效應
在植物保護領域,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控制和預防害蟲發生的生物效應,稱為天敵排除效應。
您可以閱讀一下《害蟲生物防治》一書,裡面有比較詳細的闡述。
『貳』 利用天敵控制害蟲的方法叫什麼 其優點是
以蟲治蟲
優點:
1.減少農葯使用量,降低成本,減少污染;
2.不會面臨病蟲害產生抗葯性的問題;
3.不傷害有益生物,利於保護生態平衡
『叄』 蟑螂有哪些天敵呢能否利用養蟑螂天敵的方法來控制家中蟑螂的數量呢
蟑螂是「四害」之一,與老鼠、蚊子、蒼蠅一樣都是「人人喊打」的存在,但是奈何「四害」都是人無論如何都很難徹底鏟除的動物,這是因為這四種動物都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動物的天敵越多,其繁殖能力就越強。那麼,蟑螂有哪些天敵呢?能否利用養蟑螂天敵的方法來控制家中蟑螂的數量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蟑螂的天敵?
常見的蟑螂
蟑螂屬於昆蟲綱蜚蠊目,在該目下有7個科,約4000種不同的蟑螂,從距今約4億年前,生存至今,蟑螂絕對能稱得上「小強」。雖然蟑螂可惡,但是在4000種蟑螂中,只有幾十種是會出現在人類住所內的,其餘的大多數蟑螂都分布在野外,它們在自然界中擔任著分解者的角色。
但是,就是這幾十種蟑螂已經將人攪得不得安寧了,在我國生活在室內的蟑螂有10種左右,其中最為常見的蟑螂就是德國小蠊。德國小蠊雖然名字里帶著國家名,但其實它的原產地不在德國,而是在非洲北部(也有科學家認為原產於東南亞地區),它們目前已經隨著人類活動出現在了世界各地有人類居住的地方,成為了危害最大的蟑螂,沒有之一。
如果你既害怕蜘蛛,又不想養貓,那就只能從居住環境入手來減少蟑螂了。想要從這個角度來減少蟑螂,首先要了解蟑螂的習性,蟑螂喜歡棲息在溫暖、潮濕的地方,這一點南方地區的很難改善,因為這與氣候環境有關。不過,蟑螂雖然不挑食,但是不代表它可以不進食,所以可以從蟑螂食物上下手,首先,減少放在外面的食物,將吃剩的食物放在冰箱里。解決了大部分食物的問題之後,就來到了廚房和衛生間了,想要讓它們減少,需要對這兩個屋子進行全面的清掃,廚房的油漬、做飯的下腳料及時地處理掉,洗手間里也經常清掃一下,最關鍵的是換一個地漏,因為許多蟑螂是從其他住戶家由下水道爬過來的,所以換一個防臭的地漏(通常密封性很好)能夠有效的減少蟑螂。對了,還有廚房的一些廚具,比如電飯鍋的內部,盡量地拆來清理一下(這個我深有體會)。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蟑螂的數量。
總結
蟑螂的天敵雖然很多,但是適合在住所內養的卻很少,其中對於不怕蜘蛛的小夥伴,像白額巨蟹蛛就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們怕人、晝伏夜出、不結網,而且還主要吃蟑螂。如果怕蜘蛛,養貓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養貓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貓只是無聊的時候玩一玩蟑螂。
如果什麼都不養又不想用葯,就只能耗費時間去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了,尤其是控制食物和下水道。
『肆』 人類以什麼非自然的方式操縱物種數量,讓族群規模維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
種群控制是指以非自然的方式來控制任何物種的規模。它只限於把種群的大小維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而不包括避免物種數量過少導致的滅絕,那另被稱作保育生物學。
人類不只可以直接的影響種群的大小,常常人類也在間接地控制動物種群,也就是他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影響動物種群的成長。舉例來說,新的基礎建設或是鋪路計劃可能會導致物種被迫遠離它們原本生存的自然環境。它們新的生存環境可能無法提供它們生存所需,帶來種群縮減的後果[9]。
『伍』 除了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可達到控制蛾類害蟲數量的目的。還有什麼農業生產上的其他實例。
昆蟲激素防治
1內激素。大多數的農作物害蟲的為害期都是幼蟲期,可利用昆蟲的內激素,干擾、阻礙昆蟲正常的生長發育,以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如七星瓢蟲是蚜蟲的天敵,用保幼激素的類似物處理雌蟲,可促使它多產卵,繁殖出更多的瓢蟲,用來防治蚜蟲。用蛻皮激素噴灑,可使昆蟲過早地蛻皮,發育成沒有生殖能力的成蟲。
2外激素。在害蟲防治上應用較多的是性外激素,這是昆蟲進入繁殖後由昆蟲體表分泌的一種性引誘劑,主要作用是吸引異性個體前來交尾。在農業生產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或類似物(稱性引誘劑)來防治害蟲,具有反應靈敏、准確性高、可靠性強,效果明顯、使用方便等特點。
具體應用:(1)蟲情的監測以及預測、預報。性引誘劑能客觀准確地反應成蟲發生消長的規律,監視檢疫昆蟲,還可根據不同害蟲的特點、種類及成蟲生長發育的周期,准確測報蟲情,合理有針對性的採用各種滅蟲措施,提高滅蟲效果。(2)大量誘殺害蟲。把性引誘劑和粘膠、農葯或燈光等結合使用,在防治區內設置誘捕器,把求偶交配的成蟲盡可能及時誘殺,降低交配率,降低子代幼蟲的密度。(3)干擾交配。在防治區內設置人工性誘劑散發器,使性誘劑彌漫在空氣中,迷惑雌雄昆蟲,使它們不能確定對方的准確位置,干擾雌雄昆蟲間正常的交尾,大大降低子代幼蟲的密度。
近年來,各國各地施用性引誘劑防治害蟲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美國在蘋果和葡萄園使用性引誘劑防治卷葉蛾,使其產卵量降低50%~70%;防治蘋果食心蟲,果實受害率降低7倍。我國山東汶上縣,在1992年棉鈴蟲害棉花減產45%、1993年棉鈴蟲發生量比上一年多5倍的情況下,採用昆蟲性引誘劑進行30萬畝棉田大面積統一防治,皮棉畝產比鄰縣增加70%~80%,防治費卻降低50%。
『陸』 水蛭天敵的防除技術
水蛭由於游動緩慢,水陸兩棲,視覺不發達,遇到敵害不知躲避,因此,敵害很多。水蛭的天敵防治,是水蛭養殖必須重視的問題。那麼應該怎麼防治水蛭天敵?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水蛭的天敵主要有老鼠、蛇、螞蟻、水蜈蚣等動物。
一、老鼠
老鼠是水蛭的主要天敵,常會大量吞食水蛭,尤其水蛭在岸邊活動時,因失去了防禦能力而被鼠吞食。
防治方法
方法一:密封養殖池,加固四周防逃設施,防止老鼠入內。
方法二:在池塘四周撒滅鼠葯,下捕鼠夾,安裝電動捕鼠器。
方法三:可以養貓,因為貓不吃水蛭。
二、螞蟻
螞蟻出現的原因是餌料的氣味引入,或土中帶入。螞蟻主要危害正在產卵的種水蛭和卵繭。
防治方法
方法一:土壤消毒。可用高溫或太陽曝曬,或用百毒殺消滅螞蟻蟲卵。
方法二:防逃網外周圍撒施三氯殺蟲酯等。
方法三:用氯丹粉與防逃網外的粘土混合均勻,防止螞蟻進入。
三、蛇和水蜈蚣
蛇和水蜈蚣有時可以吞食水蛭。
防治方法用棍子、魚網將池塘內的蛇清除凈,加固防逃網,防止蛇類進入。在進水口處安裝鐵網、尼龍網,以免水蜈蚣隨水進入池塘。
①養殖池周圍加設護網等圍池設施,防止所有動物入池。
②禁止放養肉食性魚類。老魚塘要殺滅野生雜魚。
③蜻蜓幼蟲、青蛙等水生昆蟲及動物,主要危害剛孵出不久的幼蛭,是水蛭敵害防治的主要對象。因此,在幼蛭大量孵出季節,一旦發現這些敵害要立即捕殺。可採用夜間燈光誘捕,在養殖池中安裝60瓦以上的誘蟲燈,待水生昆蟲大量集中在燈光水面時,用密網撈出殺死。一般不要用葯物殺滅,以免毒死水蛭。
④若不是出售,不要經常地捉拿水蛭,以防水蛭黏膜脫落,感染病菌死亡。
⑤盡量使用干凈水養殖水蛭,其他養殖用水及河溝里的水一定要經過過濾後使用,以防野雜魚和水生昆蟲浸入。
水蛭適應性強,發病率極低,沒有暴發性疾病和傳染病。個別有病的水蛭主要是由於蛭體受外界因素(水體環境、生物因素、人為因素)或自身因素的影響,引起正常新陳代謝失控,擾亂了水豳的正常生命活動,從而導致少量水蛭發生病變。其主要有以下幾種病症:
(一)乾枯病在池塘四周產卵台上的水蛭,如果沒有搭遮陽棚,就會因溫度過高,濕度偏小而導致水蛭脫水。病水蛭食慾不振、少活動或不活動、消瘦無力、身體干癟、失水萎縮、全身發黑。防治方法:①將水蛭放入1%食鹽水中浸洗,每次10分鍾,每日2次;②用酵母片或土黴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鈣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③在池周圍搭遮陽棚,多放些木塊、瓦片(下面有空隙),經常灑水,降溫增濕。
(二)白斑病由原生物多子小瓜蟲引起。患病水蛭體表有白點泡狀物、小白斑塊,運動不靈活,游動時身體不能平衡,厭食。防治方法:①提高水溫至28T:以上,撒人2%食鹽;②用2毫克/千克硝酸汞浸洗患病螞蟥,每次30分鍾,每H2次;③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
(三)腸胃炎由於吃了變質食物或難消化食物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懶於活動,肛門紅腫。防治方法:①用0.4%磺胺脒唑與餌料混勻後投喂;②用0.2%土黴素拌料(血塊)投喂•,③多喂新鮮餌料,不喂變質餌料,並遵守投喂的“四定”原則。
(四)吸盤出血即水蛭前後吸盤或單個吸盤出血紅腫。該病發生後,很少能夠治好和自行康復,主要原因是吸盤是水蛭的運動器官,前吸盤內還有嘴,一釷發生該病,多會導致飢餓、窒息、運動困難而死亡。發病的原因,主要是拉傷,一個是捕捉時,人工拉傷;另一個是養殖池沒有合適的隱藏固定場所,如茂密的水生雜草,可以纏繞其上的樹枝等,水蛭長時間吸附在池壁上,造成的慢性拉傷等。該病多發生在新建蛭池和沒有養殖經驗的養戶。防治的辦法是:捕捉時,不要生拉硬拽,在投放蛭種前用0.1%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分鍾,然後再投人蛭池。同時在水蛭池栽種水生雜草或設置隱藏固定物等。
(五)腹部結塊多發生在水蛭的生殖孔處或排泄孔處,尤其生殖孔處紅腫瘀血發病較多c:該病發生後,導致水蛭進食困難和腫塊以後身體運動失調,水蛭在水中運動困難,慢慢死掉。發病的原因,一是在運輸過程中壓傷造成,由於生殖孔處雄性生殖器骨骼較大,該處最易壓傷;二是吸食不易消化的雜物造成;三有可能是水蛭在吸食螺鯽腔液的過程中,把寄生蟲吸入體內造成,關於這一點還沒有定論。該病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在運輸過程中,減免擠壓。
(六)虛脫症該病在發病過程中沒有任何症狀,水蛭/H水中運動不好,長時間浸泡水底,水蛭多因虛脫死亡。發病的原因••主要是水中長時間缺氣或低氧,食物長時間供應不足造成。高密度養殖池和池子過於小、水質不易調節,多發生該病。.一a發生該病,多出現大批量死亡,緊急改良水質也不易救活。因此,水蛭養殖者要防止該病的發生,所建蛭池要盡可能大些,水質要經常調換,飼料要充足供應。鹼性水質的蛭池,也多發生該病。要定期測量養殖池水的pH,把水質控制在中性或微酸性之間,防止水質惡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