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常州無線網路技術有哪些

常州無線網路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9 00:10:33

⑴ 看懂黑科技,3分鍾讓你讀懂ZigBee無線通訊技術

全球通信產業技術的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無線化、寬頻化和IP化。在眾多的寬頻技術中,無線化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成為近年來通信技術市場的最大亮點,是構成未來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Zigbee是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個域網協議。根據這個協議規定的技術是一種短距離、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這一名稱來源於蜜蜂的八字舞,由於蜜蜂(bee)是靠飛翔和「嗡嗡」(zig)地抖動翅膀的「舞蹈」來與同伴傳遞花粉所在方位信息,也就是說蜜蜂依靠這樣的方式構成了群體中的通信網路。其特點是近距離、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高數據速率。主要適合用於自動控制和遠程式控制制領域,可以嵌入各種設備。簡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訊技術。

ZigBee的技術原理

ZigBee是一個由可多到65000個無線數傳模塊組成的一個無線數傳網路平台,十分類似現有的移動通信的CDMA網或GSM網,每一個ZigBee網路數傳模塊類似移動網路的一個基站,在整個網路范圍內,它們之間可以進行相互通信;每個網路節點間的距離可以從標準的75米,到擴展後的幾百米,甚至幾公里;另外整個ZigBee網路還可以與現有的其它的各種網路連接。例如,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北京監控雲南某地的一個ZigBee控制網路。

ZigBee網路主要是為自動化控制數據傳輸而建立,而移動通信網主要是為語音通信而建立;每個移動基站價值一般都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而每個ZigBee"基站"卻不到1000元人民幣;每個ZigBee 網路節點不僅本身可以與監控對對象,例如感測器連接直接進行數據採集和監控,它還可以自動中轉別的網路節點傳過來的數據資料;除此之外,每一個ZigBee網路節點(FFD)還可在自己信號覆蓋的范圍內,和多個不承擔網路信息中轉任務的孤立的子節點(RFD)無線連接。

每個ZigBee網路節點(FFD和RFD)可以可支持多到31個的感測器和受控設備,每一個感測器和受控設備終可以有8種不同的介面方式。可以採集和傳輸數字量和模擬量。

ZigBee技術的特點

ZigBee技術是一種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通訊技術。主要用於距離短、功耗低且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數據、間歇性數據和低反應時間數據傳輸的應用。

自從馬可尼發明無線電以來,無線通信技術一直向著不斷提高數據速率和傳輸距離的方向發展。例如:廣域網范圍內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3G)目的在於提供多媒體無線服務,區域網范圍內的標准從IEEE802.11的1Mbit/s到IEEE802.11g的54Mbit/s的數據速率。而ZigBee技術則致力於提供一種廉價的固定、便攜或者移動設備使用的極低復雜度、成本和功耗的低速率無線通信技術。

這種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1、功耗低

工作模式情況下,ZigBee技術傳輸速率低,傳輸數據量很小,因此信號的收發時間很短,其次在非工作模式時,ZigBee節點處於休眠模式。設備搜索時延一般為30ms,休眠激活時延為15ms,活動設備信道接入時延為15ms。由於工作時間較短、收發信息功耗較低且採用了休眠模式,使得ZigBee節點非常省電,ZigBee節點的電池工作時間可以長達6個月到2年左右。同時,由於電池時間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電池種類、容量和應用場合,ZigBee技術在協議上對電池使用也作了優化。對於典型應用,鹼性電池可以使用數年,對於某些工作時間和總時間(工作時間+休眠時間)之比小於1%的情況,電池的壽命甚至可以超過10年。

2、數據傳輸可靠

ZigBee的媒體接入控制層(MAC層)採用talk-when-ready的碰撞避免機制。在這種完全確認的數據傳輸機制下,當有數據傳送需求時則立刻傳送,發送的每個數據包都必須等待接收方的確認信息,並進行確認信息回復,若沒有得到確認信息的回復就表示發生了碰撞,將再傳一次,採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系統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同時為需要固定帶寬的通信業務預留了專用時隙,避免了發送數據時的競爭和沖突。同時ZigBee針對時延敏感的應用做了優化,通信時延和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

3、網路容量大

ZigBee低速率、低功耗和短距離傳輸的特點使它非常適宜支持簡單器件。ZigBee定義了兩種器件:全功能器件(FFD)和簡化功能器件(RFD)。對全功能器件,要求它支持所有的49個基本參數。而對簡化功能器件,在最小配置時只要求它支持38個基本參數。一個全功能器件可以與簡化功能器件和其他全功能器件通話,可以按3種方式工作,分別為:個域網協調器、協調器或器件。而簡化功能器件只能與全功能器件通話,僅用於非常簡單的應用。一個ZigBee的網路最多包括有255個ZigBee網路節點,其中一個是主控(Master)設備,其餘則是從屬(Slave)設備。若是通過網路協調器(Network Coordinator),整個網路最多可以支持超過64000個ZigBee網路節點,再加上各個Network Coordinator可互相連接,整個ZigBee網路節點的數目將十分可觀。

4、兼容性

ZigBee技術與現有的控制網路標准無縫集成。通過網路協調器(Coordinator)自動建立網路,採用載波偵聽/沖突檢測(CSMA-CA)方式進行信道接入。為了可靠傳遞,還提供全握手協議。

5、安全性

Zigbee提供了數據完整性檢查和鑒權功能,在數據傳輸中提供了三級安全性。第一級實際是無安全方式,對於某種應用,如果安全並不重要或者上層已經提供足夠的安全保護,器件就可以選擇這種方式來轉移數據。對於第二級安全級別,器件可以使用接入控制清單(ACL)來防止非法器件獲取數據,在這一級不採取加密措施。第三級安全級別在數據轉移中採用屬於高級加密標准(AES)的對稱密碼。AES可以用來保護數據凈荷和防止攻擊者冒充合法器件,各個應用可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

6、實現成本低

模塊的初始成本估計在6美元左右,很快就能降到1.5-2.5美元,且Zigbee協議免專利費用。目前低速低功率的UWB晶元組的價格至少為20美元。而ZigBee的價格目標僅為幾美分。低成本對於ZigBee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

7、時延短

通信時延和從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典型的搜索設備時延30ms,休眠激活的時延是15ms, 活動設備信道接入的時延為15ms。因此ZigBee技術適用於對時延要求苛刻的無線控制(如工業控制場合等)應用。

ZigBee與WiFi的區別

相同點:

1、二者都是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

2、都是使用2.4GHz頻段

3、都是採用DSSS技術;

不同點:

1、傳輸速度不同。 ZigBee的傳輸速度不高(<250Kbps),但是功耗很低,使用電池供電一般能用3個月以上; WiFi,就是常說的無線區域網,速率大(11Mbps),功耗也大,一般外接電源;

2、應用場合不同。 ZigBee用於低速率、低功耗場合,比如無線感測器網路,適用於工業控制、環境監測、智能家居控制等領域。 WiFi,一般是用於覆蓋一定范圍(如1棟樓)的無線網路技術(覆蓋范圍100米左右)。表現形式就是我們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在一棟樓內布設1個無線路由器,樓內的筆記本電腦(帶無線網卡),基本都可以無線上網了。

3、市場現狀不同。ZigBee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自04年發布第一個版本的標准以來,正處在高速發展和推廣當中;目前因為成本、可靠性方面的原因,還沒有大規模推廣; WiFi,技術成熟很多,應用也很多了。 總體上說,二者的區別較大,市場定位不同,相互之間的競爭不是很大。只不過二者在技術上有共同點,二者的相互干擾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WiFi對於ZigBee的干擾。

二者硬體內存需求對比:ZigBee:32~64KB+;WiFi:1MB+;ZigBee硬體需求低。

二者電池供電上電可持續時間對比:ZigBee:100~1000天;WiFi:1~5天;ZigBee功耗低。 傳輸距離對比(一般用法,無大功率天線發射裝置):ZigBee:1~1000M;WiFi:1~100M;ZigBee傳輸距離長。 ZigBee劣勢: 網路帶寬對比:ZigBee:20~250KB/s;WiFi:11000KB/s;ZigBee帶寬低,傳輸慢。

ZigBee的技術應用

作為一種低速率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ZigBee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有為它量身定做的應用,盡管在某些應用方面可能和其他技術重疊。ZigBee可能的一些應用,包括智能家庭、工業控制、自動抄表、醫療監護、感測器網路應用和電信應用。

1、智能家居

家裡可能都有很多電器和電子設備,如電燈、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電腦、空調等等,可能還有煙霧感應、報警器和攝像頭等設備,以前我們最多可能就做到點對點的控制,但如果使用了ZigBee技術,可以把這些電子電器設備都聯系起來,組成一個網路,甚至可以通過網關連接到Internet,這樣用戶就可以方便的在任何地方監控自己家裡的情況,並且省卻了在家裡布線的煩惱。

2、工業控制

工廠環境當中有大量的感測器和控制器,可以利用ZigBee技術把它們連接成一個網路進行監控,加強作業管理,降低成本。

3、感測器網路應用

感測器網路也是最近的一個研究熱點,像貨物跟蹤、建築物監測、環境保護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感測器網路要求節點低成本、低功耗,並且能夠自動組網、易於維護、可靠性高。ZigBee在組網和低功耗方面的優勢使得它成為感測器網路應用的一個很好的技術選擇。

目前Zigbee技術還存在的問題

盡管 Zigbee技術在2004年,就被列為當今世界發展最快,最具市場前景的十大新技術之一;關於Zigbee技術的優點,大家也進行了許多討論,到目前為止,國內外許多廠商也都開發生產了各種各樣的 Zigbee產品,並在應用推廣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實事求是的講,真正完全使用Zigbee技術來解決具體實際問題,有意義的案例則非常有限。

Zigbee似乎成了一種時髦,但眼下還不能做到真正實用的新技術。就其原因,除了作為一種新技術,它本身需要有一個技術改進和成熟,以及市場培育的過程外,我們在長期應用Zigbee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中,還發現如下幾個十分重要,而在短期內我們認為十分難以解決的問題:

1、Zigbee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動態組網和動態路由,即Zigbee網路考慮了網路中的節點增減變化,網路中的每個節點相隔一定時間,需要通過無線信號交流的方式重新組網,並在每一次將信息從一個節點發送到另一個節點時,需要掃描各種可能的路徑,從最短的路經嘗試起,這就涉及到無線網路的管理問題。而這些,都需要佔用大量的帶寬資源,並增加數據傳輸的時延。特別是隨著網路節點數目的增加和中轉次數增多。因而,盡管Zigbee的射頻傳輸速率是250kbps, 但經過多次中轉後的實際可用速率將大大降低,同時數據傳輸時延也將大大增加,無線網路管理也就變得越麻煩。這也就是目前Zigbee網路在數據傳輸時的主要問題。

2、Zigbee這個字,從英語的角度來分析,它是由「Zig」和「bee」兩個字組成。前者「Zig」中文的意思是「之「字形的路徑,後面一個英文單詞「bee」就是蜜蜂的意思,我們的理解,Zigbee網路技術,就是模仿蜜蜂信息傳遞的方式,通過網路節點之間信息的相互互傳,來將一個信息從一個節點傳輸到遠處的另外一個節點。如果按一般標准Zigbee節點,在開闊空間每次數據中轉平均增加50米直線傳輸距離計算,傳輸500米直線距離需要中轉十次;在室內,由於Zigbee所使用的2.4 G的傳輸頻率,一般是通過信號反射來進行傳輸的,由於建築物的遮擋,要傳輸一定的距離,往往需要使用較多的網路節點來進行數據中轉,如上述第一條中的分析,這對一個Zigbee網路來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我們也可使用放大器來增加Zigbee網路節點的傳輸距離,然而,這必然要大大增加網路節點的功耗和成本,失去了Zigbee低成本低功耗的本來目的。而且,在室內使用這種方法來增加傳輸距離,效果也有限。顯然,一種通過中心點在室外,終端模塊在室外的星狀網網路通信結構個更加合理。

3、Zigbee的核心技術之一,是每一個網路節點,除了自身作為信息採集點和執行來自中心的命令外,它還承擔著隨時來自網路的數據中轉任務,這樣,網路節點的收發機必須隨時處於收發接收狀態,這就是說它的最低功耗至少在20mA左右,一般使用放大器的遠距離網路節點,其耗電量一般在150mA左右。這顯然很難使用電池驅動來保證網路節點的正常工作;

4、由於Zigbee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參與自動組網和動態路由的工作,因而每個網路節點的單片機也就相對復雜一些,成本自然也就高一些。另外,在Zigbee網路的基礎上進行一些針對具體應用的開發工作的量也就大一些。

綜上所述 ,我們認為,Zigbee網路,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是犧牲了網路傳輸效率,帶寬以及節點模塊的功耗,來換取在許多實際應用中,並不重要的動態組網和動態路由的功能,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網路節點和數據傳輸途徑往往都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當前Zigbee技術尚未解決的節點耗電問題,網路數據傳輸的效率較低時延較長的問題,以及數據傳輸距離有限的問題,是當前Zigbee 技術難於得到很好推廣的根本原因。

⑵ 當今流行的無線接入技術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無線接入目前常用的有wlan、藍牙、nfc、調頻等,Wlan即無線網路也被稱為wifi,是目前常用的無線技術,這種技術有民用和商用兩種方式,商用的主要是以移動等運營商為代表的公共wlan,是需要付費的。民用的則是家庭、某些公共場所如酒店、賓館、機場等地使用的無需付費(有些需要登陸或注冊才能使用)的wlan。這種技術的特點是通過它上網無需再用網線,傳輸距離較遠,速度也比較快。藍牙是很早就有的一種技術,目前已使用的是4.0版本,但其傳輸范圍最大隻有十米,不過速率已經從原來的幾十k,提升至24m。一般用於耳機、距離不遠的設備間的連接,如自拍桿等。nfc是近距離無線通訊,與藍牙相比,其傳輸距離更小,某些應用下需要將兩個設備緊貼或接觸才可以傳輸,一般應用於門禁、公共場所或公交的門票、車票等場景,還可以用來支付消費等,目前的應用場合還不多。調頻是一種無線廣播技術,具有覆蓋范圍大、抗干擾力強、失真小,這種技術普遍被用於廣播、教學、汽車影院等場合

⑶ 什麼是mesh技術

什麼是無線Mesh網路?

無線網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802.11x標准不斷被更新,新的無線網路架構和技術也不斷被提出。正當無線區域網(WLAN)的發展方興未艾時,一種新的無線Mesh網路(無線網狀網路)又出現了。無線Mesh網路的核心指導思想是讓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發送和接收信號,傳統的WLAN一直存在的可伸縮性低和健壯性差等諸多問題由此迎刃而解。無線Mesh技術的出現,代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又一大跨越,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什麼是無線Mesh網路?

無線Mesh網路(無線網狀網路)也稱為「多跳(multi-hop)」網路,它是一種與傳統無線網路完全不同的新型無線網路技術。

在傳統的無線區域網(WLAN)中,每個客戶端均通過一條與AP相連的無線鏈路來訪問網路,用戶如果要進行相互通信的話,必須首先訪問一個固定的接入點(AP),這種網路結構被稱為單跳網路。而在無線Mesh網路中,任何無線設備節點都可以同時作為AP和路由器,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發送和接收信號,每個節點都可以與一個或者多個對等節點進行直接通信。

這種結構的最大好處在於:如果最近的AP由於流量過大而導致擁塞的話,那麼數據可以自動重新路由到一個通信流量較小的鄰近節點進行傳輸。依此類推,數據包還可以根據網路的情況,繼續路由到與之最近的下一個節點進行傳輸,直到到達最終目的地為止。這樣的訪問方式就是多跳訪問。

其實人們熟知的Internet就是一個Mesh網路的典型例子。例如,當我們發送一份E-mail時,電子郵件並不是直接到達收件人的信箱中,而是通過路由器從一個伺服器轉發到另外一個伺服器,最後經過多次路由轉發才到達用戶的信箱。在轉發的過程中,路由器一般會選擇效率最高的傳輸路徑,以便使電子郵件能夠盡快到達用戶的信箱。

與傳統的交換式網路相比,無線Mesh網路去掉了節點之間的布線需求,但仍具有分布式網路所提供的冗餘機制和重新路由功能。在無線Mesh網路里,如果要添加新的設備,只需要簡單地接上電源就可以了,它可以自動進行自我配置,並確定最佳的多跳傳輸路徑。添加或移動設備時,網路能夠自動發現拓撲變化,並自動調整通信路由,以獲取最有效的傳輸路徑。

Mesh網路的五大優勢

與傳統的WLAN相比,無線Mesh網路具有幾個無可比擬的優勢:

1.快速部署和易於安裝。安裝Mesh節點非常簡單,將設備從包裝盒裡取出來,接上電源就行了。由於極大地簡化了安裝,用戶可以很容易增加新的節點來擴大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和網路容量。在無線Mesh網路中,不是每個Mesh節點都需要有線電纜連接,這是它與有線AP最大的不同。 Mesh的設計目標就是將有線設備和有線AP的數量降至最低,因此大大降低了總擁有成本和安裝時間,僅這一點帶來的成本節省就是非常可觀的。無線Mesh網路的配置和其他網管功能與傳統的WLAN相同,用戶使用WLAN的經驗可以很容易應用到Mesh網路上。

2.非視距傳輸(NLOS)。利用無線Mesh技術可以很容易實現NLOS配置,因此在室外和公共場所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與發射台有直接視距的用戶先接收無線信號,然後再將接收到的信號轉發給非直接視距的用戶。按照這種方式,信號能夠自動選擇最佳路徑不斷從一個用戶跳轉到另一個用戶,並最終到達無直接視距的目標用戶。這樣,具有直接視距的用戶實際上為沒有直接視距的鄰近用戶提供了無線寬頻訪問功能。無線Mesh網路能夠非視距傳輸的特性大大擴展了無線寬頻的應用領域和覆蓋范圍。

3.健壯性。實現網路健壯性通常的方法是使用多路由器來傳輸數據。如果某個路由器發生故障,信息由其他路由器通過備用路徑傳送。E-mail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郵件信息被分成若干數據包,然後經多個路由器通過Internet發送,最後再組裝成到達用戶收件箱里的信息。Mesh網路比單跳網路更加健壯,因為它不依賴於某一個單一節點的性能。在單跳網路中,如果某一個節點出現故障,整個網路也就隨之癱瘓。而在Mesh網路結構中,由於每個節點都有一條或幾條傳送數據的路徑。如果最近的節點出現故障或者受到干擾,數據包將自動路由到備用路徑繼續進行傳輸,整個網路的運行不會受到影響。

4.結構靈活。在單跳網路中,設備必須共享AP。如果幾個設備要同時訪問網路,就可能產生通信擁塞並導致系統的運行速度降低。而在多跳網路中,設備可以通過不同的節點同時連接到網路,因此不會導致系統性能的降低。

Mesh網路還提供了更大的冗餘機制和通信負載平衡功能。在無線Mesh網路中,每個設備都有多個傳輸路徑可用,網路可以根據每個節點的通信負載情況動態地分配通信路由,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節點的通信擁塞。而目前單跳網路並不能動態地處理通信干擾和接入點的超載問題。

5.高帶寬。無線通信的物理特性決定了通信傳輸的距離越短就越容易獲得高帶寬,因為隨著無線傳輸距離的增加,各種干擾和其他導致數據丟失的因素隨之增加。因此選擇經多個短跳來傳輸數據將是獲得更高網路帶寬的一種有效方法,而這正是Mesh網路的優勢所在。

在Mesh網路中,一個節點不僅能傳送和接收信息,還能充當路由器對其附近節點轉發信息,隨著更多節點的相互連接和可能的路徑數量的增加,總的帶寬也大大增加。

此外,因為每個短跳的傳輸距離短,傳輸數據所需要的功率也較小。既然多跳網路通常使用較低功率將數據傳輸到鄰近的節點,節點之間的無線信號干擾也較小,網路的信道質量和信道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因而能夠實現更高的網路容量。比如在高密度的城市網路環境中,Mesh網路能夠減少使用無線網路的相鄰用戶的相互干擾,大大提高信道的利用效率。

Mesh網路的不足

盡管無線Mesh聯網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影響它廣泛部署的問題。

住宅小區無線網狀網結構示意圖

1.互操作性。目前影響無線Mesh技術迅速普及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互操作性。正如任何一種新興的網路技術剛出現時一樣,無線Mesh網路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技術標准,用戶現在要麼就只能使用某一個廠商的無線Mesh產品,要麼面臨如何與各種不同類型的嵌入式無線設備介面的問題,這個問題目前是影響無線Mesh技術推廣使用最重要的原因。鑒於此,目前一些公司正在開發能夠適應不同無線環境的可配置的無線網路設備,互操作性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要想徹底解決互操作性問題,最終還需要業界制定統一的無線Mesh技術標准。

2.通信延遲。既然在Mesh網路中數據通過中間節點進行多跳轉發,每一跳至少都會帶來一些延遲,隨著無線Mesh網路規模的擴大,跳接越多,積累的總延遲就會越大。一些對通信延遲要求高的應用,如話音或流媒體應用等,可能面臨無法接受的延遲過長的問題。目前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是通過增加Mesh節點以及合適的網路協議。隨著多無線Mesh節點技術的出現這一問題將得到最終解決。

3.安全。與WLAN的單跳機制相比,無線Mesh網路的多跳機制決定了用戶通信要經過更多的節點。而數據通信經過的節點越多,安全問題就越變得不容忽視。Internet本身即是使用Mesh方式進行通信的典型,它的安全隱患是眾所周知的。盡管有線網路中使用的各種端到端安全技術,如虛擬專用網(VPN)同樣可以用來解決無線Mesh的安全問題。但正如Internet一樣,無線Mesh網路的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廣泛的Mesh應用

Mesh網路在家庭、企業和公共場所等諸多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家庭

Mesh技術的一個重要用處就是用於建立家庭無線網路。家庭式無線Mesh聯網可以連接台式PC機、筆記本和手持計算機、HDTV、DVD播放器、游戲控制台,以及其他各種消費類電子設備,而不需要復雜的布線和安裝過程。在家庭Mesh網路中,各種家用電器既是網上的用戶,也作為網路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為其他設備提供接入服務。當家用電器增多時,這種組網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容量和更大的覆蓋范圍。Mesh技術應用家庭環境中的另外一個關鍵好處是它能夠支持帶寬高度集中的應用,如高清晰度視頻等。

2.企業

目前,企業的無線通信系統大都採用傳統的蜂窩電話式無線鏈路,為用戶提供點到點和點到多點傳輸。無線Mesh網路則不同, 它允許網路用戶共享帶寬,消除了目前單跳網路的瓶頸,並且能夠實現網路負載的動態平衡。在無線Mesh網路中增加或調整AP也比有線AP更容易、配置更靈活、安裝和使用成本更低。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經常移動接入點的企業,無線Mesh技術的多跳結構和配置靈活將非常有利於網路拓樸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3. 學校

校園無線網路與大型企業非常類似,但也有自己的不同特點。一是校園WLAN的規模巨大,不僅地域范圍大,用戶多,而且通信量也大,因為與一般企業用戶相比學生會更多地使用多媒體;二是網路覆蓋的要求高,網路必須能夠實現室內、室外、禮堂、宿舍、圖書館、公共場所等之間的無縫漫遊;三是負載平衡非常重要,由於學生經常要集中活動,當學生同時在某個位置使用網路時就可能發生通信擁塞現象。

解決這些問題的傳統作法是在室內高密度地安裝AP,而在室外安裝的AP數量則很少。但由於校園網的用戶需求變化較大,有可能經常需要增加新的AP或調整AP的部署位置,這會帶來很大的成本增加。而使用Mesh方式組網,不僅易於實現網路的結構升級和調整,而且能夠實現室外和室內之間的無縫漫遊。

4. 醫院

Mesh還為像醫院這樣的公共場所提供了一種理想的聯網方案。由於醫院建築物的構造密集而又復雜,一些區域還要防止電磁輻射,因此是安裝無線網路難度最大的領域之一。醫院的網路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布線比較困難: 在傳統的組網方式中,需要在建築物上穿牆鑿洞才能布線,這顯然不利於網路拓樸結構的變化。二是對網路的健壯性要求很高: 如果醫院里有重要的活動(如手術),網路任何可能的故障都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採用無線Mesh組網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理想方案。如果要對醫院無線網路拓撲進行調整,只需要移動現有的Mesh節點的位置或安裝新的Mesh節點就可以了,過程非常簡單,安裝新的Mesh節點也非常方便。而無線Mesh的健壯性和高帶寬也使它更適合於在醫院中部署。

5.旅遊休閑場所

Mesh非常適合於在那些地理位置偏遠布線困難或經濟上不合算,而又需要為用戶提供寬頻無線Internet訪問的地方,如旅遊場所、度假村、汽車旅館等。Mesh能夠以最低的成本為這些場所提供寬頻服務。

6.快速部署和臨時安裝

對於那些需要快速部署或臨時安裝的地方,如展覽會、交易會、災難救援等,Mesh網路無疑是最經濟有效的組網方法。比如,如果需要臨時在某個地方開幾天會議或辦幾天展覽,使用Mesh技術來組網可以將成本降到最低

⑷ 無線網路的傳輸技術有哪些

基本上可以說是:【無線電】所謂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 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目前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5030.htm

⑸ 什麼是無線網格網技術

無線網路技術

一、定義


無線網格網是指大量終端通過無線連成網狀結構,各節點通過路由交換數據,是一種低功率的多級跳點系統。

二、工作原理

1.其核心是讓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發送和接收信號,使普通無線技術過去一直存在的可擴充能力低和傳輸可靠性差等問題迎刃而解。網路中大量終端設備能自動通過無線連成網狀結構,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具備自動路由功能,每個節點只和鄰近節點進行通信,因此是一種自組織、自管理的智能網路,不需主幹網即可構築富有彈性的網路。傳統無線通信網路必須預先設計和布置網路,它的傳輸路徑是固定的,而網格網路的傳輸路徑是動態。

2.無線網格式網路(WirelessMeshNetwork)是移動AdHoc網路的一種特殊形態,它的早期研究均源於移動AdHoc網路的研究與開發。它是一種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網路,不同於傳統的無線網路,可以看成是一種WLAN和AdHoc網路的融合,且發揮了兩者的優勢,作為一種可以解決「最後一公里」瓶頸問題的新型網路結構。WMN被寫入了IEEE802.16(即,WiMax)無線城域網(WirelessMunicipalAreaNetwork,WMAN)標准中。

3.無線網格網中每個節點都能接收/傳送數據,也和路由器一樣,將數據傳給它的鄰接點。通過中繼處理,數據包用可靠的通信鏈路,貫穿中間的各節點,抵達指定目標。相似於網際網路和其他點對點路由網,網格式網路擁有多個冗餘的通信路徑。如果一條路徑在任何理由下中斷(包括射頻干擾中斷),網格網將自動選擇另一條路徑,維持正常通信。一般情況下,網格網能自動地選擇最短路徑,提高了連接的質量。根據實踐,如果距離減小兩倍,則接收端的信號強度會增加四倍,使鏈路更加可靠,還不增加節點發射功率。網格式網路里,只要增加節點數目,就可以增加可及范圍,或從冗餘鏈路的增加上,帶來更多的可靠性。

4.今天的網格式無線區域網主要使用基於802.11a/b/g的標准以及802.15.4的Zigbee射頻技術。業界的重量級公司,例如Cisco和Intel,確認網格技術是目前無線通信符合邏輯的下一步延伸。網格的使用可以幫助各企業迅速地建立起新的無線網,或在不需要線連基站的條件下,擴展現有的WLANs。因為它們可以為數據傳輸選擇最佳的路徑。此外,工業用戶還能用嵌入的無線網格,迅速建立起感測器和控制器的網路,進行工業管理和運輸管理。


三、特點

1.可靠性大大增強

無線網格網採用的網格拓撲結構避免了點對多點星型結構,如802.11WLAN和蜂窩網等由於集中控制方式而出現的業務匯聚、中心網路擁塞以及干擾、單點故障,從而大大增強其可靠性。

2. 具有沖突保護機制

無線網格網可對產生碰撞的鏈路進行標識同時可選鏈路與本身鏈路之間的夾角為鈍角, 減輕了鏈路間的干擾。

3. 簡化鏈路設計

無線網格網通常需要較短的無線鏈路長度, 降低了天線的成本, 另一方面, 降低了發射功率, 也將隨之降低不同系統射頻信號間的干擾和系統 自干擾, 最終簡化了無線鏈路設計。

4. 網路的覆蓋范圍增大

終端用戶可以在任何地點接入網路或與其他的節點聯系。與傳統的網路相比, 接人點的范圍大大的增強, 而且頻譜的利用率提高, 系統的容量增大。

5. 組網靈活、 維護方便

由於無線網格網本身的組網特點, 只要在需要的地方加上少量的無線設備, 即可與已有的設施組成無線的寬頻接入網。無線網格網的路由選擇特性使鏈路中斷或局部擴容和升級不影響整個網路運行, 因此提高了網路的柔韌性和可行性, 和傳統網路相比功能更強大、 更完善。

6. 投資成本低

無線網格網初建成本低。無線網格網具有可伸縮性、 易擴容、 自動配置和應用范圍廣等優

無線網格網混合組網

四、WMN的關鍵技術

1. 正交分割多址接入(QDMA)技術

QDMA技術是專門為廣域范圍內通信的最優化以及移動網格網系統設計的。它起源於軍事領域,是為了在特殊環境或緊急狀況下提供可靠的通信方式。QDMA技術使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調制技術,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由於它在MAC子層使用多信道方式(3個數據信道和1個控制信道),因此,與單個信道相比更能適用於高密度的WMN終端設備。QDMA技術提供一個高性能的射頻前端,這種前端含有類似於多抽頭Rake接收機(一般用於蜂窩網路)的功能和一種克服射頻環境快速變化的公平演算法。

QDMA可在較廣的移動通信范圍內提供較強的糾錯能力,同時增強的抗干擾能力和信號的靈敏度可使基於QDMA技術的通信網路提供達到250mph的移動速度,而在實際多址環境應用中的IEEE802.11協議只能達到20mph。目前QDMA數據傳輸的范圍達到1600m,而802.11b只有20~50m。除了通信的范圍和速率外,QDMA更獨特的是內置的定位技術能夠對通信設備進行精確定位而不依賴於全球定位系統(GPS),誤差不超過10m 。

2. 隱藏終端問題處理技術

由於WMN採用無線傳輸媒質,因此它與其他無線傳輸網一樣,不可避免地存在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由於無線媒質的特殊性,隱藏終端問題都可能發生,都會導致信號碰撞的發生。目前可通過IEEE802.11中的RTS/CTS協議(請求發送/允許發送協議)來避免,但並不能完全解決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管通過握手機制可以減少隱藏終端問題中沖突的概率和時間,但仍存在節點之間控制報文的沖突,而且不能解決暴露終端問題。事實上,WMN可看作簡化的Ad Hoc網路,因此可根據Ad Hoc網路中的一些已有的成熟的方案來解決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 。

3. 路由技術

WMN的多跳無線網具有動態拓撲的特點,因此對它的路由協議就存在很多要求。WMN的路由協議可以參考Ad Hoc網路現有的一些路由協議。Ad Hoc網路的路由協議大致可以分為先驗式(Proactive)路由協議、反應式(Reactive)路由協議以及混合式路由協議。目前幾種典型的路由演算法有:DSDV(目的序列距離矢量路由協議)、DSR(動態源路由協議)、TORA(臨時按序路由演算法)和AODV(Ad Hoc按需距離矢量路由協議)。最近,微軟公司提出了一種多無線收發器、多跳無線網路的路由協議MR-LQSR,主要思想是在DSR協議的基礎上採用最大吞吐量准則,已經開始考慮WMN的特徵 。

4. 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

WMN物理層可以採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OFDM技術是將高速的數據流通過串/並變換,分配到傳輸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個正交子信道中,在每個子信道上進行窄帶調制和傳輸,這樣減少了子信道之間的相互干擾。每個子信道上的信號帶寬小於信道的相關帶寬,因此每個子信道上的頻率選擇性衰落是平坦的,大大消除了符號間干擾。所採用的數字信息調制有時間差分移相健控(TDPSK)和頻率差分移相鍵控(FDPSK),以快速傅里葉變換(IFFT和FFT)演算法實施數字信息調制和解調功能。由於無線信道的頻率選擇性,所有的子信道不會同時處於深的衰落中,因此可以通過動態比特分配以及動態子信道分配的方法,利用信噪比高的子信道提升系統性能。由於窄帶干擾只能影響一小部分子載波,因此OFDM系統在某種程度上能抵抗這種干擾。OFDM結合分集、時空編碼、干擾和信道間干擾抑制以及智能天線技術,最大程度提高系統性能,使WMN性能得到進一步優化。

⑹ 無線通信網路有哪些技術

當前流行的無線通信技術有Bluetooth、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Wi-Fi和ZigBee。
各種無線通信技術的適用頻段、調制方式、最大作用距離、數據率和應用領域。這些無線通信技術的作用距離與數據率的關系,數據率越高,作用距離就越短。可用網路技術擴展作用距離而仍然保持數據率。

⑺ 智能家居系統中,目前都有哪些無線技術應用其中分析一下優劣勢。

智能家居系統中是通過軟體與軟體,通過遠程連接的方式來控制智能家居。他的優勢是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即使不自己不在家,也可以直接控制你家裡面的電器。
而劣勢是只要是停電或者是沒有網路的情況下就不能夠控制。
1、顯示器整機無電
(1)電源故障: 這是一個應該說是非常簡單的故障,一般的液晶顯示器分機內電源和機外電源兩種,機外的常見一些。不論那種電源,它的結構比crt顯示器的電源簡單多了,易損的一般是一些小元件,象保險管、整流橋。電源板常用ic:6841203d06,這些常用的pmw晶元在我這樣的專業液晶配件店裡都能買到。(2)驅動板故障: 驅動板燒保險或者是穩壓晶元出現故障,有部分機器是把開關電源內置,輸出兩組電源,其中一組是5V,供信號處理用,另外一組是12V提供高壓板點背光用,如果開關電源部分電路出現了故障會有可能導致兩組電源均沒輸出。
先查12V電壓正常否,跟著查5V電壓正常否,因為A/D驅動板的MCU晶元的工作電壓是5V,所以查找開不了機的故障時,先用萬用表測量5V電壓,如果沒有5V電壓或者5V電壓變得很低,那麼一種可能是電源電路輸入級出現了問題,也就是說12V轉換到5V的電源部分出了問題,這種故障很常見,檢查5端穩壓塊(常見型號8050SD-LM2596-AIC15-01等)。
另一種可能就是5V的負載加重了,把5V電壓拉得很低,換一種說法就是說,後級的信號處理電路出了問題,有部分電路損壞,引起負載加重,把5V電壓拉得很低,逐一排查後級出現問題的元件,替換掉出現故障的元件後,5V能恢復正常,故障一般就此解決,也經常遇到5V電壓恢復正常後還不能正常開機的,這種情況也有多種原因,一方面是MCU的程序被沖掉可能會導致不開機,還有就是MCU本身損壞,比如說MCU的I/O口損壞,使MCU掃描不了按鍵,遇到這種由MCU引起的故障,找硬體的問題是沒有用的,就算你換了MCU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MCU是需要編程和寫碼的,在沒辦法找到原廠的AD驅動板替換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用通用A/D驅動板代換如:151D或161B等2、顯示屏亮一下就不亮了,但是電源指示燈綠燈常亮 這種問題一般是高壓異常造成的,是保護電路動作了,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液晶屏上是有顯示的,看的方法是"斜視"。
3、顯示屏黑屏,無背光,電源燈綠燈常亮 斜視液晶屏有顯示圖像,多屬於高壓板供電電路問題。重點檢查12V供電(保險絲F)和3V或5V的開關電壓是否正常。若是因為MCU問題造成沒有輸出開關控制電壓,可以直接提取3端穩壓塊的(AIC1084)3.3V代替。
修理高壓板的思路(電源保險絲-開關控制管-電源管理IC-推挽發大管-電源開關管-DA轉換電路(儲能電感,整流管)-LC升壓電路(升壓變壓器,升壓電容)-耦合電容-燈管。
4、屏幕亮線,亮帶或者是暗線 這種問題,一般是液晶屏的故障。亮線故障一般是連接液晶屏本體的排線出了問題或者某行和列的驅動IC損壞。 暗線一般是屏的本體有漏電,或者TAB柔性板連線開路。以上兩種問題基本上就是給機器判了死刑了,沒有維修價值的,因為一塊屏的價格太高了。
5、偏色故障 一般可以進入工廠調整模式進行調整。如沒有此模式,維修思路:更換屏線和轉接板-重寫驅動程序-驅動板壞(不常見)-屏背板的控制IC壞(不常見)-拔掉屏線觀察背光顏色(背光扁色為燈管老化)-換燈管。
6、字元虛或拖尾 檢查VGA信號線,重點看RGB三色線的地線是否連接正常-更換屏線或轉接板-重寫驅動程序-換驅動板-LCD屏背板信號介面IC壞-LCD屏背板對比度電位器調整-LCD屏導光板錯位-偏光片錯位。
7、LCD屏幕內部有污點 擦拭或更換換保護膜-拆開屏體清洗外層偏光片和有機玻璃(用棉球,純凈水處理)-風筒吹乾。
8、LCD屏亮點 一個或二個大的亮點,可以嘗試輕輕用指尖壓亮點,可消失,說明多為此象素的開關管和電極虛連。小的黑點和灰點有可能是內部導光板或偏光片有灰塵造成,可清洗處理。
9、LCD屏亮度低 檢查高壓板ADJ亮度調節電路-換燈管-換高壓板-調整或更換導光板。
10、錯誤提示"超出頻率范圍" 檢查信號線-重寫MCU驅動程序-更換EPROM-重寫EPROM程序-換驅動板。
11、通電後不按開關按鍵即白屏出現背光,按鍵後圖像可正常顯示 高壓板介面的開關信號和ADJ信號反接造成,部分屬於驅動板MCU的開關信號輸出不正常,可以重寫MCU程序修復——換MCU。
二、開關電源故障:
1.熔斷絲熔斷 對於熔斷絲熔斷故障,通常主要檢查主電源整流濾波電路中的濾波電容器、整流橋各個二極體等部件。當然,抗干擾電路有故障時,也會引起熔斷絲熔斷且發黑。必須注意的是由開關管擊穿引起的熔斷絲熔斷通常還伴隨著過流檢測電阻器與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的同時損壞。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也較容易與熔斷絲一起燒壞,檢修時也應注意對它們的檢查。
2.無電壓輸出,但熔斷絲未熔斷 出現無電壓輸出,但熔斷絲未熔斷故障,說明開關電源電路沒有工作,或者工作以後又進入了保護狀態。檢修時,先測量電源控制集成電路啟動引出腳是否有啟動電壓。
(1)若無啟動電壓或啟動電壓太低,則檢查啟動電阻器與該引腳外接的元器件是否有漏電現象存在。
(2)若有啟動電壓,再測量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的輸出端在開機瞬間是否有高、低跳變的電平信號。 ·若無跳變,說明電源控制集成電路本身或其外圍振盪電路元器件或保護電路有故障,可以先採用代換電源控鍘集成電路,後檢查外圍元器件的方法查找故障。若有跳變,一般多為開關管本身不良或損壞,應重點對其進行檢查。
3.輸出端的電壓過低 引起開關電源輸出端的輸出電壓過低故障的原因,除了穩壓控制電路異常外,通常還有以下3個方面的原因:
(1)開關管性能下降。這種情況會導致開關管不能正常導通,使電源的內電阻值變大,帶負載的能力變差。
(2)輸出端整流二極體、濾波電容器失效。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代換的方法來判斷它們是否損壞。
(3)開關電源的負載有短路故障。尤其是DC/DC轉換器短路或性能不良。對此,可以採用斷開開關電源電路全部負載的方法,來區別是開關電源電路不良還是負載電路的故障。當斷開負載電路後,輸出端的電壓恢復正常,則就說明是負載過重;若仍不能恢復正常,說明開關電源電路有故障。
4.輸出端的電壓過高 出現輸出端的電壓過高現象,故障大多出在開關電源的穩壓取樣和穩壓控制電路。應對由取樣電阻器、誤差取樣放大器、光電耦合器、電源控制集成電路等組成的反饋環路中的各個元器件進行檢查。通常取樣電阻器變質、精密穩壓放大器或光電耦合器損壞的發生率較高。 對於具有過壓保護電路的開關電源出現的電壓過高現象,可先斷開過壓保護電路,然後在開機瞬間迅速測量電源主輸出端上的電壓。
如測得的電壓仍比正常值高(一般只要高於1V以上,均屬電壓過高故障),就應該按上述的電壓過高故障進行檢修。

⑻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1.藍牙

藍牙是一種無線通信模塊。它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以實現固定終端設備、移動終端設備和個人區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它在頻段使用2.4~2.485GHZUHF無線電波ISM。

藍牙無線技術復雜度高,設備組網速度快,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傳輸速率一般為1Mbps;成本低,安裝相對簡單。這是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2.Wi-Fi

Wi-Fi無線技術已經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最常見的無線通信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創建的無線區域網技術。該技術將所有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電波信號,其他終端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到wifi,實現無線網路通信。

Wi-Fi技術覆蓋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技術較為復雜,傳輸速率可達54Mbps,工作頻段2.4GHz,傳輸功率不足100mW,與藍牙無線通信相比,數據安全性能相對較差。但是,WiFi的發明非常符合現代人和社會的需求,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3.ZigBee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它於2001年8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由於這個版本發布倉促,出現了一定的錯誤,此後進行了改進。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類似於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兩者都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但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存在功耗高、復雜度高、通信距離短等缺點,應用范圍有限,在家庭和個人范圍內廣泛應用。ZigBee技術是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具有布局簡單、抗干擾、傳輸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點。通信距離延長到10米。從開口距離到幾百米,在室內場景中可以達到50米左右。


4.數傳電台

數傳電台是利用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軟體無線點技術實現的高性能專業數據電台。數字電台可以理解為一種通信介質。與光纖和微波一樣,它也有一定的用途。數字電台的傳輸距離很遠,適用於各種復雜的環境。傳輸速率為19.2Kbps,但終端設備價格較貴,使用成本較高,安裝較為復雜。


⑼ 無線網路傳輸關鍵技術是什麼

基本上可以說是:【無線電】

所謂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

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 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目前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⑽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種類

1.藍牙

藍牙是一種無線通信模塊。它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以實現固定終端設備、移動終端設備和個人區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它在頻段使用2.4~2.485GHZUHF無線電波ISM。

藍牙無線技術復雜度高,設備組網速度快,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傳輸速率一般為1Mbps;成本低,安裝相對簡單。這是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2.Wi-Fi

Wi-Fi無線技術已經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最常見的無線通信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創建的無線區域網技術。該技術將所有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電波信號,其他終端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到wifi,實現無線網路通信。

Wi-Fi技術覆蓋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技術較為復雜,傳輸速率可達54Mbps,工作頻段2.4GHz,傳輸功率不足100mW,與藍牙無線通信相比,數據安全性能相對較差。但是,WiFi的發明非常符合現代人和社會的需求,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3.ZigBee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它於2001年8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由於這個版本發布倉促,出現了一定的錯誤,此後進行了改進。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類似於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兩者都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但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存在功耗高、復雜度高、通信距離短等缺點,應用范圍有限,在家庭和個人范圍內廣泛應用。ZigBee技術是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具有布局簡單、抗干擾、傳輸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點。通信距離延長到10米。從開口距離到幾百米,在室內場景中可以達到50米左右。

4.數傳電台

數傳電台是利用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軟體無線點技術實現的高性能專業數據電台。數字電台可以理解為一種通信介質。與光纖和微波一樣,它也有一定的用途。數字電台的傳輸距離很遠,適用於各種復雜的環境。傳輸速率為19.2Kbps,但終端設備價格較貴,使用成本較高,安裝較為復雜。


無線通信模塊的種類及區別

閱讀全文

與常州無線網路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菱plc改程序怎麼寫 瀏覽:107
交易貓蘋果區如何填寫 瀏覽:887
武昌東湖技術開發區在哪裡 瀏覽:142
spss年級屬於什麼類型的數據 瀏覽:37
如何看好市場龍頭 瀏覽:296
如何申請水果交易平台 瀏覽:357
如何在釘釘上用小閑小程序查成績 瀏覽:766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哪些專業可以專升本 瀏覽:140
ajax不返回數據怎麼辦 瀏覽:791
抖音小程序怎麼放在視頻下方 瀏覽:628
壞道硬碟的數據怎麼導出 瀏覽:931
昆明西山區玩具批發市場在哪裡 瀏覽:677
程序員發布會是什麼 瀏覽:628
如何讓小程序有黏性 瀏覽:982
碧水源屬於哪個交易所 瀏覽:311
二手房交易哪些證 瀏覽:380
女性護理產品怎麼用 瀏覽:339
段然技術怎麼樣 瀏覽:182
戶戶通電視信息弱怎麼辦 瀏覽:162
聚寶齋手游交易怎麼樣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