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俄羅斯的晶元是從哪來的呢
俄羅斯作為名列前茅的軍事大國,其武器門類齊全,種類繁多,特別是航空航天,導彈裝備等高精尖的武器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可以跟美國分庭抗禮甚至個別超過美國。那麼這些頂尖武器都需要控制、指揮的中央處理器,俄羅斯的電子工業近些年相對其他排名靠前的國家落後,他們的中央處理器(也就是晶元或者說CPU)是從哪裡來的呢?
而現代民用晶元越來越微型化,越來越精細,換代越來越頻繁,有些一兩個月就換代了。最重要的是現代民用晶元的應用范圍太廣泛了,比如一個手機晶元,能夠開發出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種應用,遠遠超過了軍用晶元的精細度與復雜度。這便是俄羅斯軍事武器非常先進其民用晶元製造卻比較落後的原因。
② 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
遠程導彈S-400最好,中國早期的防空導彈都是受蘇聯的仿製改進產品。
俄羅斯防空以導彈為主,小型高炮為輔。特別是導彈部分,形成了從低到高、從近到遠的防空體系,是世界上防空力量最強、防空導彈發展最快的國家。
目前,俄防空軍正在改進現役防空導彈的跟蹤制導系統、提高攻擊多目標和電子戰性能,全面提高防空作戰能力。到21世紀初,俄陸軍野戰防空武器將以防空導彈為主,高炮為輔,配以各種情報保障和射擊指揮系統,構成遠、中、近程和中高空、低空相結合的防空火力配系。
(1)C-300地空/反導系統
俄羅斯C-300地空/反導系統是一種先進的機動式多頻道全天候防空武器系統,西方稱之為SA-10,既能對付高性能的作戰飛機,又能射擊巡航導彈和其他空中目標,對戰斗機的攻擊高度為25~27千米,對導彈的有效攻擊距離為40千米。目前,俄羅斯戰略防空導彈部隊中有65%以上是C-300,而且隨著老式系統的不斷退役,這一比例還將會增大。
C-300地空/反導系統可以說一直是前蘇聯和俄羅斯的戰略守護神。作為一種全天候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同時攻擊多個目標,能夠對付從超低空到高空各種高度的密集空襲。另外,C-300P還能攔截近程戰術彈道導彈,其作戰性能與美國的MIM-104"愛國者"PAC-2導彈系統相仿。但兩者所擔負的任務不同:C-300P是為了實現前蘇聯戰略防空網的現代化,而"愛國者"卻是為陸軍野戰部隊提供保護。
近年來,俄又在C-300PMU1的基礎上研製出新型反導系統C-300PMU2。該系統裝備了新型(48N6E),射程由C-300PMU-1的150千米增加到200千米,彈片摧毀能力提高1倍。該系統提高了對付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1枚導彈攔截低空飛行巡航導彈的成功率為80%~86%。對低空的目標,導彈會像鷹一樣從上向下攻擊。殺傷各種戰術、戰略航空兵飛機的命中率為80%~93%,殺傷低空的巡航導彈的命中率為80%~98%。其主要作戰性能特點如下:
一是具有較強的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能力。導彈能在公路、鐵路上運輸,能自動對指示目標實施戰斗行動,能自動地發現、跟蹤和攔截目標。
二是具有全天候作戰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防空任務,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
三是採用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四是性能優良,維護費用低,實用性強。
(2)C-400防空導彈
C-400"凱旋"新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是在改進C-300PMU1系列地空導彈系統的基礎上而研製成功的,屬於第四代防空導彈系統,是現役和在研防空導彈中最先進的一種,可以對付當今多種空中威脅,包括各種作戰飛機、空中預警機、戰役戰術導彈以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它不僅能攻擊高、遠目標,不能對付低空飛行目標。無論是殺傷范圍、殺傷效能,還是在殺傷目標的多樣性方面都址分突出。
C-400攔截飛機的最大距離為400千米,為世界之最;攔截彈道導彈的最大距離是50~60千米,比美國的"愛國者"和俄羅斯的"驕子"C-300PMU2的最大距離遠10~20千米;其攔截率極高,可確保摧毀空中400千米范圍內的飛機目標。
C-400防空導彈系統是一種具有防空和反導能力的武器系統,因其性能優於第四代地空導彈系統,所以俄羅斯軍方稱其為"四代半"地空導彈系統。
C-400防空導彈主要由照射和制導雷達、發射裝備、指揮控制系統、保障系統、導彈及發射裝置組成。這些分系統安裝在重型卡車上,從而可以保證整個導彈系統快速機動和快速反應。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可以打擊多種目標包括隱身目標。它攔截200千米以高空到超低空直至幾十米的空中飛行目標,包括彈道導彈和掠地飛行的"戰斧",而且它高性能的雷達可以發現隱蔽性很好的目標,隱身飛機F-117也在所難免。
二是具有很強的識別力與判斷力。它能同時攻擊6~10個目標,而且具有目標優先選擇的能力。發射幾秒鍾後,即能判明哪進偵察機、哪些是轟炸機或戰斗機,然後加以選擇,並同時對不同方向的6個目標實施打擊。
三是射程遠。可在400千米的范圍內發現並摧毀當今世界上一切空中入性目標。
四是反應快。具有相當強的機動與瓜能力,接到作戰命令5分鍾之後就可進入作戰狀態,比西方同類系統快6~7倍。
五是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具有全方位攔截目標的能力。
六是可使用多種型號導彈,抗干擾能力強。
(3)"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
"安泰"-2500是一種機動式多用途反導彈和反飛機防空系統,屬於俄羅斯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統,為C-300B系統的改進型。其任務是保衛國家的重要工業和軍事目標、軍隊部署,使之免遭敵方彈道導彈和氣動導彈的中攻擊,是當今世界上惟一一種反導彈、反飛機多用途導彈系統。
該導彈能有效地殺傷2500千米距離以內的彈道導彈,也能對付各種類型的氣動彈道目標。"安泰"-2500系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區的各種形式的軍事沖突中自主作戰,必要時也可以與國家的軍隊和武器自動化指揮系統聯合作戰。
"安泰"-2500系統能夠同時攻擊24個氣動目標,或者同時攻擊16枚有效雷達反射面積為0.02米sup2以下、飛行速度為4500米/秒以內的導彈。此時,扇掃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為175千米,保衛區域面積可達2500千米sup2。
系統配置有圓周掃描雷達和相控陣雷達,發射車分為四聯裝和兩聯裝發射車。每個"安泰"-2500防空導彈營的火力配備包括1部9C15M2型圓周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19M扇面掃描目標搜索雷達,1部9C457M型指揮車,4部9C32M型多通道導彈制導站,24部9A83M型發射車,24部導彈發射裝填車,48枚9M82M型導彈,96枚9M83M型導彈。
"安泰"-2500防空導彈系統的作戰方式完全自動化。具有導彈系統操作人員少、且不要求較長時間的射前准備等優勢。
(4)SA-11近程地空導彈
SA-11地空導彈又稱"牛虻"地空導彈,在前蘇聯從未公開展出過。據西方推測,它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採用半主動單脈沖雷達制導;導彈彈長5.56米,彈徑為400毫米,翼展860毫米,彈重為690千克;最大作戰半徑20000米,最小3000米;最大飛行速度為3倍聲速,最大徑向速度為50米/秒;最大過載為20g;作戰高度最大140千米,最小30千米;在值班狀態下,導彈武器系統的反應時間為(16~19)秒,系統從冷狀態進入臨戰狀態的准備時間不超過3分鍾;高能破片殺傷戰斗部重70千克,配有經過改進的無線電-電子近炸引信,殺傷距離為17米。主要用於對付中低空高速飛機,適於野戰防空,也可擔負要地防空。
SA-11地空導彈實際上是俄羅斯9M38艦空導彈的陸用型,美國稱為SA-11,"牛虻"是北約的稱法。9M38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在俄羅斯還被命名為9K37"山毛櫸"-1或"恆河"。西方國家認為,該導彈的性能介西方的"響尾蛇"和"霍克"之間,用來代替SA-4和SA-6導彈,此外,SA-11導彈還大量向國外出口。
(5)SA-15近程地空導彈
SA-15近也空導彈又叫"道爾"、"圓環胎"導彈,是一種機動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用於為野戰部隊或各種軍事目標提供近距離對空防禦。採用9M331型"法克爾"單級導彈,即SA-N-9型艦空導彈的改進型。導彈長2.9米,直徑0.232米,戰斗部重15千克,發射重量165千克。導彈採用鴨式氣動布局,配備一台大功率的雙推力(即一台發動機同時起到助推器和巡航發動機的作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850米/秒,機動過載為30g。對於作戰飛機和直升機,導彈射程(1.5~12)千米,射高(10~6000)米;對於巡航導彈,導彈最大射程為6千米,最大射高4千米。每輛戰斗車配備8枚導彈,它們裝在炮塔前部垂直並置的2個密封發射箱中,在全使用期內無需進行任何維護。
"道爾"是世界上第一種專用於防禦精確制導武器的近程地空導彈系統。它採用了三坐標搜索雷達,並具有垂直發射和同時攻擊2個目標的能力,可在任何復雜氣象條件下充當防空作戰的"多面手",能有效攔截低空突防的作戰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空襲目標。
"道爾"導彈系統的核心是戰斗。由於將眾多的作戰和保障系統一輛車上,"道爾"戰斗車可單獨構成一個火力單元,獨立完成從搜索、發現直至攻擊目標的所有作戰任務。除導彈發射和制導需短暫停車外,全部作戰程度可在行進間完成。一個"道爾"導彈連編配4輛戰斗車和1輛履帶式自動化指揮車,構成獨立遂行戰斗任務的最小戰術單位。
"道爾"導彈系統的反應時間很短,約為(3.4~10.6)秒,由行進間停車發射導彈只需2秒鍾,並可同時發射2枚導彈攻擊2個不同目標。整個作戰程序高度自動化,系統可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全部操作。由於"道爾"導彈系統和了先進的垂直發射技術,可以同時實施全方位攔截,加上系統反應時間短,火力和抗飽的攻擊能力大為增強。
"道爾"導彈系統的火控系統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感測器,具有較強的目標探測和攻擊能力。它能在敵方實施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的條件下作戰,抗干擾能力較強。一旦搜索雷達遭到干擾,"道爾"導彈系統還能依靠Csup3I系統提供目標數據,對目標實施跟蹤和攔截。
"道爾"導彈系統在國際同類防空導彈系統中堪稱一流水平。俄羅斯於1991年開始少量列裝,1993年大批量換裝。目前,先進的"道爾"地空導彈系統是俄軍野防空的主戰兵器。
(6)SA-17防空導彈
SA-17"灰熊"(俄代號"山毛櫸"-2M)是俄羅斯的一種新型防空導彈系統,1995年進入俄陸軍服役。導彈長5.5米,彈徑0.4米,發射重量710~720千克,高爆破片戰斗部重50~70千克,採用雷達近炸和觸發引信。該彈的最大機動過載為30g,最大有效射程50千米,最小有效射程2.5千米,最大有效高度24千米,最小有效高度10米,最大目標速度為1200米/秒(臨近目標)或300~400米/秒(離去目標)。
該系統的作戰目標為戰略和戰術飛機、戰術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戰術空射型導彈、直升機和無人駕駛。SA-17導彈看起來好象是R-37空空導彈的加大型。它採用半主動雷達末段尋的導引頭,可進行慣性中段制導和數據傳輸彈道修正。動力裝置為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速度可達1200米/秒。另外,俄羅斯還在研製一種帶三角翼的導彈,以在攻擊目標時提高導彈的機動性。
SA-17主要由指揮車、目標搜索雷達、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自行式火力單元、自行式裝填發射車、導彈等幾部分組成。
一個典型的SA-17導彈團包括一個配備指揮車和目標搜索雷達車的指揮班,兩個Ⅱ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車、2輛發射裝填車)和4個Ⅰ型連隊(每個連隊有1輛自行式火力單元車和1輛發射裝填車)。一個SA-17導彈團一般可同時攻擊12~24個目標。導彈團的最大行軍速度為70千米/小時,Ⅰ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米,反應時間為4秒,單車發射速率1枚/4秒,准備時間在行軍狀態為5分鍾,位置移動後為20秒。Ⅱ型連隊在進行自主作戰時,可同時攻擊4個目標,發射方向的地形容許高度為20米,反應時間為8~10秒,單車發射速率為1枚/4秒,從行軍狀態展開的准備時間為10~15分鍾。
(7)SA-18攜帶型地空導彈
SA-18"松雞"(俄代號9K38"針")是繼SA-7("箭"-2)、SA-14("箭"-3)和SA-16("針"-1)事俄析型的攜帶型地空導彈系統,於1983年進入部隊服役,用於取代SA-7,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以及懸停直升機等。
SA-18是在SA-14和SA-16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一代攜帶型地空導彈,它吸收了兩者性能和技術上的優勢,同時又注入和新技術,性能更為優越。它是俄羅斯現役最先進的使攜式地空導彈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抗紅外干擾能力強。SA-18採用雙通道紅外導引頭,導引頭內的目標選擇邏輯裝置能夠識別由超聲速目標發射的各種紅外假目標,抗紅外干擾能力很強,可以對付信號彈、閃光彈和調制式紅外干擾等多種干擾。
二是殺傷力強。SA-18導彈除了戰斗部外,依據目標狀況的不同,還可剩餘0.6~1.3千克固體推進劑,與戰斗部同時引爆。除此之外,在引爆戰斗部之前的瞬間,導引頭邏輯裝置能裝導彈瞄準點從目標的發動機尾焰區轉向機體中部,確保對目標的最大殺傷。
三是自動化程度高。作戰時,射手只需探測到目標並通過瞄準裝置瞄準,激活電池,將扳機向後扳到底,後續發射程度、敵我識別詢問、彈上系統激活和導彈發射都是自動進行的。
四是可攻擊目標種類多,方式靈活。該系統可攻擊低空機動和非機動目標,包括固定翼飛機、懸停直升機、巡航導彈等。不僅能尾追攻擊目標,而且還能從下面和側面攻擊目標,實現了全向攻擊。
五是速度快、作戰空域大。導彈採用起飛和主航二級發機,能以超聲速攻擊目標。
六是可靠性高。整個導彈系統中包括一套維修設備,每小時可對12枚導彈或12部發射裝置進行技術檢查,確保戰場作戰和訓練和正常進行。
迄今為止,導彈武器系統已經發展成一個武器家庭,共有3種改型,它們是"針"-D、"針"-N、"針"-S。"針"系統在俄海軍的艦船和潛艇上服役時的代號為"針"-M。另外,"針"系統還有一種空空改型"針"-V,用於裝備米格-24、米格-25、米格-35戰斗機和米格-28以及卡-50和卡-52等直升機。
③ 作為俄羅斯立身之本的俄羅斯核武庫究竟有多強大
總的來說俄羅斯這幾年的核武庫更新不多,但論一個國家的核武庫強不強大在於核威懾的神秘性,就好比美國作為世界第一核大國,依舊不敢動俄羅斯,就是因為不知道俄羅斯的技術究竟有多先進,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俄羅斯現在擁有的核武器很多都是來自蘇聯,所以俄羅斯自研出來的核武太少了,隨著時間的流逝,俄羅斯現在有的核武器已經存了幾十年了,核武庫的更新還是非常之少。
但這種結果跟俄羅斯近些年來的經濟和技術有絕對的關系,別看俄羅斯在核武器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核心技術都是蘇聯那時候傳下來的,所以技術上沒有太大進步,俗稱“吃老本”。
總結一下,作為當年西方和東方的巨頭,美國與蘇聯,他們的核武庫技術底子非常扎實,所以接受傳承的俄羅斯自然不在話下,不要因為創新方面的輕微不足而小覷俄羅斯,能讓美國害怕,就足以證明俄羅斯核武庫的強大。
④ 在核電方面,俄羅斯為何成了世界領先者
因為他們研究方法比任何國家都要好,而且事實證明了他們的方法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的核電比我們任何一個國家都優秀,包括我們中國。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產國之一。2018 年,俄羅斯核電站的總發電量為 204 twh,佔全國發電量的 18.7%。1954 年,俄羅斯和世界上第一個用於發電的核電站是 5MW的奧布寧斯克。20世紀80年代,俄羅斯已經投入運行 25 座核反應堆,但是由於 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故以及隨後蘇聯解體造成的資金短缺,其核工業陷入困境。
俄羅斯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完全不支持那些看似政治上正確的能源,比如:風能和太陽能,他們也是偉大的國家之一,國家總體戰略是優先發展核能,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和寬宏大量,看到這里大部分都知道了為什麼他們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國家。
⑤ 俄羅斯斥資237億決定直接開發6G網路,6G必須依靠5G才能成功嗎
我覺得也不是一定的,但是可能能夠從5G的開發獲得一些靈感,因為有些東西就是需要一點一點來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夠吃成胖子,所以得東西都是有跡可循的,特別是這一類軟體開發,總要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實驗。
⑥ 5G技術都在國外哪些國家落戶
截止2020年1月5g技術落戶的國家有: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巴塞羅那,印尼,阿曼,義大利,瑞士,土耳其,俄羅斯,馬爾他,摩納哥,黎巴嫩,拉脫維亞,科威特,葡萄牙,法國,巴西,德國。
根據這份記錄,我們看到的是2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地區),近日在網上傳出印度示好華為5G的消息。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目前,從亞洲到歐洲,從南美洲到北美洲,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開展業務,已經簽署了30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全球發貨超過2.5萬個。
任正非還稱,「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不買是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比賽是和平競爭,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們)還有什麼辦法。」
(6)俄羅斯靠什麼接收五g技術擴展閱讀
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也就是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5G網路預計將於2020年在全球推出,提供更快速的海量連接,實現數據在線無處不在。
5G網路技術不僅提供完美高速的3D高清視頻和游戲數據,也將在物聯網設備擴展上大顯身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城市5G建設等。雖然5G用於手機網路夠快,但不會取代前輩3G4G網路,5G技術將與現有網路連接,用戶也不用擔心失去連接。
5G將對個人智能設備的使用帶來更大的便利,對未來VR和Al的應用及短時間需要大數據流量的新應用,將會得到更好的個人體驗。
5G還將會對工業製造,及工業製造和消費端的融合產生巨大的影響,5G和lPV6技術的連用,將會對整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突飛猛進的促進作用,按需定製、按要求定製的高效增長模式,從而帶來整個製造業能力的極大提升。
⑦ 俄羅斯的核技術是怎麼來的
俄羅斯的核技術來由和美國不同。二戰時美國本土基本沒有收到侵擾,可以在大後方全力進行「曼哈頓計劃」。
而俄羅斯二戰蘇聯當時損失慘重,後方也是沒有經濟和工業基礎的大地。所以俄羅斯的核技術是二戰後利用大批科學家和技術資源集中開發出來的
⑧ 手機五g是什麼
1、5G手機是指使用第五代通信系統的智能手機。
2、具體到時間點,2018年4月3日上午,中興通訊聯合移動通訊成功打通了基於3GPP R15標準的電話,標志著5G手機已經問世。不過大規模量產或是商業用途的5G手機要到2019年:中興商用5G手機預計2019年推出,包括華為、小米、vivo在內的多家手機廠商表示,也將於2019年推出5G手機
⑨ 什麼是五g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簡稱5G)是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為4G(LTE-A、WiMAX-A)系統後的延伸。
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范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
ITU IMT-2020規范要求速度高達20Gbit/s,可以實現寬通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將提交5G NR(新無線電)作為其5G通信標准提案。
5G NR可包括低頻(FR1),低於6 GHz和更高頻率(FR2),高於24 GHz和毫米波范圍。在早期發展時,在4G硬體(非獨立)上使用5G NR軟體的速度和延遲相較新一代4G系統只擁有約25%到50%的改善幅度。
獨立eMBB部署的模擬顯示,在FR1范圍內,吞吐量提高了2.5倍,在FR2范圍內提高了近20倍。
目前,提供5G無線硬體與系統給電信運營商的公司有:華為、三星、愛立信、高通、諾基亞、思科、中興、大唐電信。
(9)俄羅斯靠什麼接收五g技術擴展閱讀:
技術創新
1、5G將採用512-QAM或1024-QAM更高的資料壓縮密度調制/解調制器,目前4G使用256-QAM或64-QAM的調制以壓縮傳輸資料,因此頻譜效率每Mbps/100MHz的利用效率更高提高更多傳輸速率。
2、5G將採用28GHz毫米波通信,比如目前4G使用700MHz、900MHz、1800Mhz、2600Mhz等低頻段,雖然電波衍射能力比較高但是在低頻上頻譜資源就卻相當有限,在高頻的毫米波大多是軍用戰斗機雷達或測速照相等少數設備,頻譜寬度更高,而且更容易找到連續頻譜,使空白頻譜非常容易獲取。
3、波束指向配合多輸入多輸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相控數組天線,MIMO多輸入多輸出利用電磁波的空分復用和路徑不同多天線系統提高傳輸速率,類似在軍用領域的技術將延伸出的商用技術版本。
4、波束自適應和波束成形,能夠提高特定方向的波瓣優化傳輸距離。
5、新材料將使用GaN氮化鎵或是GaAs砷化鎵材料的RF射頻天線和功率放大器,此材料的RF射頻天線能在更高的頻段有更高的能源效率,設備會比較省電。
6、為了適應工業物聯網、無人駕駛汽車、商用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網路延遲時間將降低到1毫秒以下。
⑩ 俄羅斯決定繞過5G直接開發6G網路,這個想法現實嗎
這個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羅斯決定繞過 5G 階段,直接開發 6G 網路。到 2025 年,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隸屬於數字發展部的無線電製造科學研究所可能會收到超過 300 億盧布(約 34.2 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究新的 6G 通信標准。 相信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也很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研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