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俄羅斯留學安全嗎
不安全,這里有民族極端分子(光頭黨)猖獗活動,尤其是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型城市尤其突出,這里的警察更是一大特色,壞的臭名昭著,更土匪強盜沒有兩樣,並且這里的人民對中國人等有色人種並不友善。消費高,物價高,這一年的花銷也抵得上德,法的水平了,性價比不高,慎重選擇。。
② 2019年長春工程學院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長春工程學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餘年辦學歷史的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理、藝、文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隸屬於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歷史沿革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建築、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為主,工、管、理、藝、文等學科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凝練形成了「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努力培養面向基礎工業基層一線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長春市政府授予「模範單位」「文明單位標兵」等稱號,學校黨委被長春市委授予「先進黨委」稱號。
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百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獲得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二、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湖東校區和湖西校區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運動場地總面積7.8萬㎡;固定資產總值8.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50.25萬冊,電子圖書121.51萬種,中外文紙質期刊1119種、電子期刊17842種;校園網覆蓋全校;建有84個實驗室和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力系統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岩土工程與鑽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模擬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與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校內綜合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40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6個。
學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及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二級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8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測繪工程7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為國家CDIO試點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造價5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7個專業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1260人,其中,專任教師702人,正高職稱120人,副高職稱37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8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4.34%,碩士研究生導師62人。有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學科領軍教授,7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新世紀人才,6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7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科研團隊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合作共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8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人才培養
學校辦學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舉辦研究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679人,其中研究生163人,本科生13188人,專科生(含高職生)1297人;另有成人教育學生近一萬人。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語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防教育學院、研究生部、人文與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等19個教學單位。設有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44個本科專業和21個專科專業。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於培養「安心基層、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贊譽。
「十二五」以來,學校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穩居在省屬高校前列,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14萬余名專業技術人才,他們中的大多數常年奮戰在工程技術一線,為發展我國建築、地質、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築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五、教研與科研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十二五」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96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以上(含省級)教育技術成果獎1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4門。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學校現建有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築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汽車集成製造技術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配電設備自動化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省寒區住宅建設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頁岩鑽探與環境保護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汽車零部件製造在線檢測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吉林省智能電網測控技術與數據分析工程實驗室和東北地域裝飾文化研究中心15個省級科技平台;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42個。
「十二五」以來,我校教師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4項、省部級課題285項;合作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課題1項;轉化授權專利8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37項;發表論文3000餘篇,其中三大索引和人文社科權威級學術期刊論文近500篇。
六、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韓國蓮庵工業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並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目前,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已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已經有一屆畢業生;與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開辦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並已開始招生。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近5年,共選派100餘名教師赴英國、美國、俄羅斯、韓國、丹麥、日本、德國、荷蘭、台灣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
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築、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系和友誼,不斷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
③ 長春工程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長春工程學院的郵編為130012,該校地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大路395號,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
長春工程學院是吉林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學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學校具備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資格,是首批試辦邊防子女預科班的全國五所大學之一,是吉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吉林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一、歷史沿革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籌劃和批准,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均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管理,為冶金建築、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專門技術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築專科學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此後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所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為推動我國高等工程專科教育發展,積累和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有4項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在當時全國高等專科教育改革和建設中發揮了帶頭和示範作用。
1996年開始,三所學校陸續招收並培養建築工程等16個專業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建築、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為主,工、管、理、藝、文等學科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凝練形成了「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努力培養面向基礎工業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廳、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模範單位」 「文明單位標兵」「先進黨委」「吉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號。2017年,學校被吉林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稱號。
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百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獲得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7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簽署共建長春工程學院協議,學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2018年1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
二、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湖東校區和湖西校區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運動場地總面積7.8萬㎡;固定資產總值8.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億元;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277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119種、電子期刊17842種;校園網覆蓋全校;建有84個實驗室和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力系統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岩土工程與鑽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模擬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與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校內綜合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40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6個。
學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及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二級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8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測繪工程7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為國家CDIO試點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造價5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7個專業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231人,「」專家1人, 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學科領軍教授,7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新世紀人才,6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7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科研團隊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合作共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8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人才培養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兼有碩士研究生、高職專科、留學生、預科生及成人繼續教育,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0餘人。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工程訓練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擁有54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於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贊譽。
「十二五」以來,學校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穩居在省屬高校前列,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6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近14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為發展我國建築、地質、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築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五、教研與科研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十二五」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96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及以上教育技術成果獎1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4門。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學校現建有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築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汽車集成製造技術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配電設備自動化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省寒區住宅建設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頁岩鑽探與環境保護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汽車零部件製造在線檢測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吉林省智能電網測控技術與數據分析工程實驗室和東北地域裝飾文化研究中心等19個省級科研平台;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42個。
「十二五」以來,我校教師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312項;合作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課題1項;轉化授權專利8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37項;發表論文3400餘篇,其中SCI、EI等收錄論文847篇。
六、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韓國蓮庵工業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並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先後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專業教育項目、與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開辦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近5年來,共選派100餘名教師赴英國、美國、俄羅斯、韓國、丹麥、日本、德國、荷蘭、台灣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
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築、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系和友誼,不斷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新形勢下,學校將以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奮斗目標,努力為發展我國基礎工業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④ 俄羅斯留學院校推薦: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好不好
不好給你推薦,因為現在還不了解你的具體情況
另外,GPA、語言成績等等都還沒有確定。不過LZ可以參考一下留學志願參考系統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1529670/ ,輸入專業等情況,就能查詢出與你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看他們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查詢,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語言成績多少分、學校背景如何、GPA多少等)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制定大致的目標和方向。
⑤ 俄羅斯漁民發現2.5億年前「晶元」化石,來自史前或來自地外
俄羅斯漁民發現2.5億年前的晶元化石,這是來自史前或來自地外嗎?
以人類當前的認知來看,我們在很長時間內都認為人類這個族群是地球上面唯一的文明物種,也只有我們人類屬於高階物種或智慧物種,因為,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不斷發展與跨越,我們的生產力技術水平的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雖然人類目前還無法走出太陽系,但是,我們已經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一個有有潛力實現星際旅行的物種,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人類真的是地球上唯一擁有高科技的文明物種嗎?
還有網友表示,這塊晶元化石可能是外星文明無意間丟在地球上的,因為,以人類當前的認知,地球上只有我們這一種智慧文明的存在,所以,也就不能排除這塊晶元化石或許就是來自於地外的可能。筆者認為,雖然以人類目前的知識儲備還無法解開這塊晶元化石來源於史前,又或者是來源於地外,但是,這顆化石的存在意義是非常大的,最起碼這個化石告訴我們人類,或許有史前文明,又或者有地外文明來過地球。
⑥ 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嗎 是本科還是專科
一、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嗎 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大學,該校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也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
二、長春工程學院簡介
長春工程學院是吉林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學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學校具備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資格,是首批試辦邊防子女預科班的全國五所大學之一,是吉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吉林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一、歷史沿革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籌劃和批准,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均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管理,為冶金建築、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專門技術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築專科學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此後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所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為推動我國高等工程專科教育發展,積累和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有4項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在當時全國高等專科教育改革和建設中發揮了帶頭和示範作用。
1996年開始,三所學校陸續招收並培養建築工程等16個專業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建築、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為主,工、管、理、藝、文等學科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凝練形成了「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努力培養面向基礎工業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廳、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模範單位」 「文明單位標兵」「先進黨委」「吉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號。2017年,學校被吉林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稱號。
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百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獲得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7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簽署共建長春工程學院協議,學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2018年1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
二、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湖東校區和湖西校區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運動場地總面積7.8萬㎡;固定資產總值8.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億元;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277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119種、電子期刊17842種;校園網覆蓋全校;建有84個實驗室和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力系統模擬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岩土工程與鑽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模擬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與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校內綜合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40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6個。
學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及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二級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8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測繪工程7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為國家CDIO試點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造價5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7個專業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231人,「」專家1人, 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學科領軍教授,7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新世紀人才,6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7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科研團隊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合作共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8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人才培養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兼有碩士研究生、高職專科、留學生、預科生及成人繼續教育,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0餘人。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工程訓練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擁有54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篤行務實、艱苦奮斗、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於培養「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贊譽。
「十二五」以來,學校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穩居在省屬高校前列,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6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近14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為發展我國建築、地質、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築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五、教研與科研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十二五」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96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及以上教育技術成果獎1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4門。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學校現建有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築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汽車集成製造技術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配電設備自動化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省寒區住宅建設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頁岩鑽探與環境保護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汽車零部件製造在線檢測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吉林省智能電網測控技術與數據分析工程實驗室和東北地域裝飾文化研究中心等19個省級科研平台;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42個。
「十二五」以來,我校教師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312項;合作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課題1項;轉化授權專利8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37項;發表論文3400餘篇,其中SCI、EI等收錄論文847篇。
六、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韓國蓮庵工業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並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先後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專業教育項目、與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開辦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近5年來,共選派100餘名教師赴英國、美國、俄羅斯、韓國、丹麥、日本、德國、荷蘭、台灣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
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築、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系和友誼,不斷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新形勢下,學校將以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奮斗目標,努力為發展我國基礎工業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長春工程學院在哪裡
長春工程學院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長春工程學院教務處電話
長春工程學院有幾個校區
長春工程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長春工程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長春工程學院招生辦電話
長春工程學院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長春工程學院是幾本 師資評價怎麼樣
長春工程學院有什麼專業 附招生專業目錄 ;
⑦ 長春工程學院代碼是多少
長春工程學院 / 院校代碼:11437。院校代號是全國各高校錄取時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而加註的由數字組成的代號串,即院校代碼或學校代碼。院校代碼就如同是學校的一個身份證號,方便查詢學校信息。
館藏資源
長春工程學院圖書館包括湖西區逸夫圖書館和湖東區圖書館兩個館舍,總建築面積為2.66萬平方米,館藏文獻總量285萬余冊(種),其中紙質圖書159萬冊,電子圖書124萬種,紙質期刊1119種,中外文資料庫36種,電子期刊約1.8萬種,自建資料庫6種。讀者用機達350台,閱覽座位4445個。建成了以工科為主,兼收經、管、文、理,特色明顯的綜合性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
學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韓國蓮庵工業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大同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等30餘所國家(地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系和學術交流關系,並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
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開辦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
學校舉辦留學生教育工作,開設漢語言課程和本科層次土木工程專業英文授課課程,在土木建築工程領域和水利工程領域開設碩士研究生專業層次的課程。同時,學校加大國際項目申請和管理力度,與法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的10所院校共同申請並獲批了歐盟伊拉斯謨世界項目。
校訓
明德致遠、篤行務實
明德致遠:體現學校1951年辦學來,追求真理,追求知識,塑造高尚人格,培養學生樹立獻身祖國建設的理想,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篤行務實:反映學校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過程中對踏實嚴謹,務實求真的作風的養成和矢志不渝的追求。
⑧ 長春工程學院在哪個區
一、長春工程學院在哪個區 長春工程學院是在長春市朝陽區,具體地址在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寬平大路395號,該校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
二、長春工程學院簡介
底蘊深厚,行穩致遠。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建國初期。1951年至1953年,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先後成立,歷經五十載,三校幾經易名,隸屬關系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水利電力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等管理。上世紀60年代,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曾升格更名為吉林水利水電學院,舉辦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3月,三校合並組建長春工程學院。
兩區辦學,資源豐富。學校現有湖東和湖西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擁有固定資產總值10.04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29億元,圖書館擁有中外文紙質圖書167.5萬冊、電子圖書125.3萬種。
強化學科,精進專業。學校現有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5個學科門類;16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培養方向;6個省特色高水平學科。設有19個教學院(部),45個本科招生專業。1個國家地方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8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7個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2個國家CDIO試點專業,8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10個省一流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立德樹人,精育英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研究生、國際學生共1.6萬餘人。學校堅持特色立校、人才強校、改革興校治校方略,立足吉林、服務東北、輻射全國,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建築、水利、電力、地質、機械等基礎工業行業培養立德為先、身心兩健、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實踐能力與創新轉化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15萬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50%以上就業於大中型國企。多年來,本科生就業率始終位於省內高校前列,研究生就業率100%。學校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5個校友會,校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名師薈萃,學高身正。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975人,80%以上為「雙師雙能型」教師,正高級職稱132人,副高級職稱35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95人。100餘人次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及寶鋼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省高級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優秀教師、長白山技能名師等榮譽稱號。58人被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矢志創新,服務社會。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工作,與吉林省政府等有關部門以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等所屬100餘家大型企業開展跨學科、跨領域深度產學研用合作。建有22個國家及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相關研究方向獨具特色,在省內優勢明顯。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高水平科研項目。近5年,獲國家及省級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等47項,為企業累計創造經濟效益17億余元。設計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吉林應急管理學院、BIM技術產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發展勢頭良好,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廣泛交流,合作共贏。學校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等30餘所國外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互派留學生,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科研協作,並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舉辦本科教育項目。學校扎實開展國際學生教育,國際學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學校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與身心塑造、道德養成與情懷涵育、價值觀培育與科學方法培養,充分發揮文化育人功能,秉承「明德致遠、篤行務實」的校訓,傳承「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校風,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近5年,學生在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文體藝術等競賽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3000餘項,其中,國家級一、二、三等獎400餘項。學校先後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全國高校優秀網路通訊站」「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吉林省模範集體」「吉林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吉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吉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數項榮譽。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長春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將繼續,以,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吉林省「三個五」發展戰略以及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總體目標,全面推進學校「十三五」規劃確定的「1710」發展戰略,繼續保持為基礎工業行業服務的辦學特色,為創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長春工程學院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長春工程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長春工程學院在哪裡
長春工程學院專業排名,招生專業目錄(10篇)
長春工程學院教務處電話
長春工程學院有幾個校區
長春工程學院是公辦還是民辦
長春工程學院高考錄取通知書什麼時候發放-快遞查詢入口
長春工程學院招生辦電話
長春工程學院有哪些專業 附特色重點專業名單 ;
⑨ 去俄羅斯留學用中介共需多少錢
如果要來南俄,我幫你辦6000人民幣,其它的簽證費等實報實銷。
這些學校我都可以辦理,都是教育部認可的俄羅斯大學,回國承認學歷。
qq 734504939(請註明 俄羅斯留學) E-mail/MSN [email protected]
1. 羅斯托夫國立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2. 南俄國立技術大學(新切爾卡斯克理工學院)Южно-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ий ПИ)
3. 羅斯托夫國立交通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путей сообщения
4. 羅斯托夫國立建築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5. 頓河國立技術大學Дон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6. 頓河羅斯托夫國立農機製造學院Ростовская-на-Дону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7. 羅斯托夫國立師范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8. 塔甘羅格國立師范學院Таганрог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9. 羅斯托夫國立經濟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РИНХ)
10. 羅斯托夫國立醫科大學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11. 頓河國立農業大學Донско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12. 新切爾卡斯克國立土地改良學院Новочерка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мелиоративная академия
13. 亞速-黑海國立農業工程學院(澤爾諾格勒)Азово-Черномо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гро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Зерноград)
14. 羅斯托夫國立建築與藝術學院Ростов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архитектуры и искусств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