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養豬有什麼技術要學習

養豬有什麼技術要學習

發布時間:2022-10-24 00:31:56

1. 養豬的方法與技術

養豬方法和技術
養豬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里也有很多知識。 例如豬的優良品種是什麼,有什麼豬?小豬是如何飼養等,掌握這些知識,在養殖中活用,做好豬的養殖工作,才能養豬。 在此說明養豬的基礎知識

1 .豬的優良品種有什麼要求?

優良品種一般指生長快、品質好、抗性強、性狀穩定、適應一定地區自然條件、適合規模化養殖的品種。 但是,要具體去養殖家,必須根據自己的飼養目的來決定。 如果其生產目的以生產肉質優良的產品為主,我國許多地方的豬種如藍塘豬、太湖豬、寧鄉豬等為優良品種,但其生產目的在於利益,杜洛克、長白、白白、白白、瘦肉豬套為優良品種。

我國地方豬種主要有哪些品質特性?

我國地區廣泛,各地自然氣候、飼料資源、飲食習慣等千差萬別,人們的篩選要求不同,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選擇,形成了許多具有特色的地方豬種。 根據其起源、生產性能、外觀特徵和生活環境等,可分為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種類型。

(1)華北型。 分布於淮河、秦嶺以北。 這種類型體質結實,骨發達,四肢粗,腰細,腹部不下垂,肌肉發達。 頭平,嘴長,耳垂大,毛粗,黑色多。 母豬成熟快,繁殖性強,產率10頭~12頭,乳頭8頭左右。 耐寒、耐粗飼料,但體重增加緩慢,板油多,屠宰率低,一般為60%~70%。 代表品種有東北民豬、西北八眉豬、黃淮海黑豬、漢江黑豬和縣蒙黑豬等。

(2)華南型。 分布在南嶺和珠江以南地區。 表現出「低、短、寬、圓、胖」的外部特徵,肚子大大下垂。 頭相對寬,口短,耳小,毛多為黑白花。 母豬成熟早,繁殖性稍差,分娩8頭~9頭。 耐熱、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脂肪型豬種,屠宰率75%。 代表性品種有青塘豬、陸川豬、香豬、五指山豬、粵東黑豬、洋槐豬和滇南小耳豬等。

(3)華中型。 分布在長江與珠江之間的廣闊地區。 體型與華南型相似,體型較大,生產性能介於華南型和華北型之間。 母豬分娩數為10頭~12頭,乳頭為6對~7對。 增長快,經濟成熟快,肉質柔軟,屠宰率在70%左右。 本型以豬居多,代表品種有浙江金華豬、大花白豬、寧鄉豬、皖浙江花豬、武夷黑豬、莆田豬和大圍仔豬等。

(4)江海型。 主要分布於長江下游和沿海地區,地處華北型和華中型中間狹長過渡地帶。 主要是華北型和華中型雜交選育而成,外形和生產性能因種類而異。 共同特點是有毛黑或少量白斑,頭中等大,耳垂大。 性成熟快,繁殖率高。 母豬平均出生率在13頭以上,乳頭在8頭以上,經濟成熟快,體重增加,屠宰率在70%左右。 代表品種有太湖流域的太湖豬、姜曲豬、安徽的圩豬、虹橋豬等。

(5)西南型。 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和四川盆地。 頭大,腳短,毛全黑或以「六白」為主,也有黑白花和紅發豬。 繁殖率中等,生育數為8隻~10隻,乳頭為5對~6對。 肥育能力強,屠宰率為65%~79%,多為肉脂兼用型。 代表品種有榮昌豬、內江豬、成華豬、烏金豬和雅南豬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海拔較高的地區。 體型小,像野豬,頭細,腹小,瘦,腰斜。 毛是黑色或黑白色的花。 繁殖率低,乳頭5對多,產仔5頭~6頭,飼養率不高。 成年人體重小,是晚熟品種。 肉的味道醇厚,但屠宰率低,只有65%左右。 代表品種有青藏高原的藏豬和合作豬。

我國飼養的瘦肉豬種類是什麼?典型特徵和生產率如何?

我國飼養的瘦肉豬種主要有長白豬、白白豬、杜洛克豬等。

(一)長白豬;。 原產丹麥,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著名瘦身型品種,1964年引入我國。 毛白,頭細,顏面筆直,耳朵大前傾,背長,腹線筆直無鬆弛,前體狹窄,後體寬,流線型,肋骨16對~17對,大腿豐滿,蹄質稍細。 性成熟遲緩,母豬初產10頭左右,經產10頭~12頭,乳頭6對~8對。 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後備豬6月齡可達~100公斤,屠宰率72%左右,胴體瘦身率可達66%。

白豬。 原產於英國北部約克郡及其鄰近地區,是大型瘦身型品種。 毛白,體格大,體型勻稱,耳直立,腰弱弓多,四肢高,身體豐滿。 性成熟慢,繁殖率強,初產10隻,經產12隻,乳頭7對~8對。 預備豬6月齡達到100公斤,屠宰率達到74%左右,瘦身率達到63.5%。

(3)杜洛克豬。 原產於美國東北部的新澤西州。 體質結實,抗性強,飼養條件低於其他瘦身型品種。 毛和棕紅色,濃淡不同的頭清,口短耳中等大小,稍前傾,耳尖垂下的背部直或稍弓,身體厚,全身肌肉豐滿,後身發達的四肢粗壯,蹄黑,多直立。 繁殖性稍低,初產8頭~9頭,經產10頭左右。 乳頭5對~6對。 前期生長緩慢,後期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肉質好,軀乾瘦身率達68%。 4 .豬的生長發育分為哪個主要階段?

仔豬出生後,根據其生理特徵和營養需求,通常分為哺乳期、保育期、生長肥育期等幾個階段,各階段採用不同的飼養管理措施。

(一)哺乳階段。 小豬出生至斷奶階段,一般為3至5周。 哺乳期小豬處於生命初期,易受外環境影響生病,飼養管理差,小豬死亡。 因此,加強哺乳期仔豬飼養管理是提高仔豬成活率和養豬效果的重要環節。

(二)保育階段。 小豬斷奶到保育結束的階段,通常為5周。 仔豬斷奶後,失去與母豬共同生活的環境,飼料的種類和環境發生變化,對其生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壓力,在此階段豬容易消瘦、體質減弱、發病率增加、易成為飼養管理不當、僵化的豬,甚至死亡。 因此,搞好斷奶後仔豬的飼養管理至關重要。

(3)生長發育階段。 幼豬保育結束後在生長舍飼養,到出柵欄為止的階段,一般飼養7周左右(約70日齡~180日齡)。 這個階段是豬生長最快的時期,也是養豬業者經濟效益高的時期。 要在飼養管理中加強營養供給,提供充分清潔的飲水,搞好內外環境衛生和疫病的防治,保證豬的充分生長發育。

5 .母豬的生產周期怎麼樣?

母豬生產周期包括空腹、妊娠、哺乳等幾個時期,與之相對應的是交配、生育、斷奶等幾個主要技術環節。 生產中應根據不同時期母豬的生理特徵,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母豬年產率,提高生產效果。 母豬生產周期的各階段的飼養時間為,從斷奶到播種階段(飼養1周~2周)、播種妊娠階段(飼養16周)、分娩哺乳階段(飼養3周~5周)。

6 .理想後備豬體型的外表是什麼?

理想的後備豬體質結實緊湊,肩胸結合良好,背腰寬平,腹大適中,足蹄堅實。 具有毛色、耳型、頭型、體型等品種的典型特徵。 公豬睾丸發育良好,大小相同,對稱整齊,摸起來結實,無隱睾或單睾,無疝或包皮積尿肥大等疾病。

7 .理想的後備母豬體型外表是什麼?

理想的後備母豬腹線突出7對以上,有整齊乳頭的陰戶大,上或側翹腳趾大小均勻,間隔合理的前後肢系、膝、跗關節支撐理想; 山脊增高,臀部合理位置生長的體長,背部平坦,後腿長,肌肉豐滿,但非「球狀」的前後肢間寬度合理的肋骨形狀良好,呈桶狀的頰清秀體相對消瘦,肌肉豐滿。

8 .如何選擇選項,達到最大生產效率?

期權是指豬的交配原則,決定哪個公豬和哪個母豬交配。 期權與期權相同,是改良豬性狀的手段。 為了提高豬的生產效率,合理的異種期權和同質期權是必須的。 具體以瘦肉率為例說明,如果某母豬的瘦肉率低,一定要選擇瘦肉率高的公豬進行交配,這是不同的選擇,但如果某母豬的瘦肉率中等,瘦肉率過高會對豬的其他生產性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瘦肉率也不同 一般的純種選育,在多採用隨機選擇的商品豬的生產中,進行雜交的品種間的生產性能差異很大,即所謂的異種選擇是一般的。

9 .目前有什麼主要疫病危害我國養豬生產?

我國豬病種類繁多,特徵復雜,大致可分為病毒病、細菌病、寄生蟲病、營養代謝病等。 我國危害養豬生產的病毒病主要有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通稱「青耳病」)、豬傳染病、豬口蹄疫、豬圓環病毒病、偽狂犬病、豬流感、傳染性胃腸炎和豬流行性腹瀉等細菌病,主要有豬嗜血桿菌病、豬鏈球菌病、豬支原體肺炎(豬哮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紅細胞 10 .豬場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什麼?

豬場消毒是排除感染源、確保豬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可分為預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 預防性消毒是定期消毒,對畜舍、養殖場的環境、用具、飲水等進行常規消毒,以預防疫病發生為目的的疫源性消毒是指在豬場發生傳染病或發生傳染病後,為了抑制病原體的擴散,對污染環境、畜舍、飼料、飲水、工具、場所等物品進行全面徹底消毒

預防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如下:

(1)豬場入口處設置消毒池,消毒葯為2%的鹼性溶液,消毒對象主要為車輛輪胎噴霧消毒裝置,消毒對象為車體和車輛。

(2)作業人員進入生產區前,必須在消毒期間進行噴霧消毒,用紫外線燈消毒15分鍾,更換工作服的帽子。 有條件的豬場最好用淋浴換衣。 參觀者的消毒和工作人員一樣,按指定的路線參觀,但必須盡量減少參觀者的進入。

(3)採用全入全出飼養方式的豬場,在引進豬群之前,空豬舍要徹底消毒除去垃圾、糞尿、秸稈的天花板、牆壁、地板、扶手,用高壓水徹底清洗,水洗乾燥至清洗後,關閉門窗,福爾馬林(每立方米30毫升) 用12小時~24小時熏蒸消毒,再用2%鹼或3%蘇打水消毒地面,24小時後用凈水沖走殘留葯的豬用0.1%的釹滅絕,用2%~3%的新生兒和0.5%的過氧乙酸等消毒的產房地板和設備用水洗凈,乾燥後, 用福爾馬林(每立方米30毫升)蒸2小時,再用0.1%的新潔面、3%的蘇等消毒,用凈水沖走殘留葯物,再用10%的石灰水沖洗地板和牆壁。

(4)母豬進入產房前全身清洗干凈,用0.1%的螺釘全身消毒後,進入產房的母豬在產前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乳房和陰部,產後用消毒液擦拭乳房和陰部和後身,立即清理胎衣和產房。

以上10個養豬基礎知識是養豬知識中的一小部分,養豬知識非常多,大家在養豬的時候,可以邊學邊養殖,改善、改善自己的養殖技術,養豬越來越好。 回到搜狐,讓我們更詳細地看看

2. 養豬的技術

要使豬健康、快速生長,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就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具體說來就是做到“四良”,即“良種、良料、良舍、良管”。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養豬的技術,一起來看看。

養豬的技術

一、仔豬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一)做好仔豬的接生工作。

(1)除去羊膜羊水

(2)剪斷臍帶

(3)剪斷犬齒

(4)剪耳號

(5)剪尾

(二)及時供給初乳和固定奶頭

(三)補充鐵的來源。最可靠的方法是給初生仔豬肌注鐵制劑。

(四)做好保溫工作。哺乳期間應採取保溫措施,第一周維持在35度,第二周為31度,第三周為27度。用保溫箱可提高保溫效果。

(五)提早補料。七天開始調教仔豬開食吃料。

(六)提前斷奶,做好斷奶前後工作。斷奶後一周內做到四固定:豬群、圈舍、飼養人員、飼料都維持不變。原窩固定:斷奶後不要立即並窩,並窩會引起仔豬相鬥,增加應激因素,因此要保持豬群不變;圈舍固定,把母豬趕走,仔豬要留在原圈,使它在熟悉的條件下生活;人員固定:喂養母豬的人員繼續喂斷奶仔豬;飼料固定:斷奶後兩周內仍喂原乳豬料。

二、仔豬保育期(斷奶至3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合理組群,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斷奶一周後,按拆多不拆少,拆強不拆弱的原則進行分群。逐漸摻入小豬全價飼料,讓小豬吃料慢慢增加。

(二)控制環境溫度斷奶至體重13千克,以27度為最適宜,13千克至23千克,以24度為宜 ,23千克至30千克,以21度為宜。

(三)把握好飼養密度,協助仔豬度過生長危險期。飼養密度不可過高,每欄飼養頭數以不超過20頭為佳,可提高仔豬的整齊度。

三、中豬階段(30-60千克體重)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30-45千克,以21度為最適宜;45-60千克,以18度為宜。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0.9平方米面積。

(三)豬舍中空氣對流務必保持暢通,如果通風不良,再加上潮濕,極有可能引起漿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影響中豬的生長及飼料轉換效率,尤其是豬舍內氨氣與硫化氫的濃度,要時時注意覺察並予以控制。

四、大豬階段(60千克體重至出欄)的飼養管理

(一)控制環境溫度:肉豬在體重達到60千克以上時,最適宜環境溫度為18度。

(二)把握好飼養密度:每隻豬至少1平方米的面積

(三)掌握好適時出欄的時間。

養豬的要點

1.生喂與熟喂。根據飼料種類的特性決定採取生喂或熟喂。應以減少飼料營養損失,提高利用率,預防中毒和疾病發生為原則。豆科籽實、菜籽餅、棉籽餅、馬鈴薯和紅苕等精料和多汁飼料中因含有毒物質應。熟喂,以防中毒。泔水含各種不明物質,應熟喂。玉米、小麥、高粱及各種青綠飼料均應生喂。

2.稠喂與稀喂。稀喂因飼料中含水多,胃排空快,對腸胃刺激小,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降低飼料的消化和吸收。為此,喂豬的飼料應採用生干喂和生濕喂。經發酵、青貯、切碎等加工後的飼料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但喂後要供足飲水。

3.少餐與多餐。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7日齡仔豬誘食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奶,每天可喂6次以上;斷乳仔豬每天4—5次;帶仔母豬和妊娠後期的母豬每天4次;架子豬、大肉豬、公豬每天3次。炎夏晝長夜短可酌情加喂1-2次;冬季晝短夜長則早晨第一頓要喂得早,晚上一次喂得遲,夜間加餐一次。

4. 飼喂要“四定”。即定質、定量、定時和定溫。根據不同日齡和用途的豬按照飼養標准配製相應的日糧,要求營養全面平衡,種類齊全,多樣搭配,適口性好,質優新鮮。定時有利於豬形成習慣,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促進物質的消化吸收。按豬的營養情況和食慾情況,確定豬的日投飼料量,一般以飼喂後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春、夏、秋季一般以常溫飼喂,冬季應酌情用熱水凋制飼料和喂溫水。

養豬不但是傳統的養殖業,而且是畜牧養殖業的重點。豬肉食品是其他動物食品不可替代的,加之糧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種植需要大量農肥,沼氣的使用也必須養豬,因此,養豬就顯得更加重要。

養豬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選苗、配料、管理和防病等方面都有講究。要養好豬並不是很容易但也不是辦不到的事。要把豬養好,養出效益來,必須掌握科學養豬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為此,下面就主要講下喂養育肥的行之有效的技術要點,以幫助養豬戶養好豬,進而養出好的經濟效益。

3. 養豬需要什麼技術

1、沒有體溫表或不使用體溫表:體溫是豬體的一個重要生理指標,體溫升高往往比其他症狀出現更早,因此測量體溫是診斷豬病不可缺少的依據之一。

2、生物安全意識薄弱,豬場不設消毒池,或有消毒池沒有消毒液或消毒葯長期不更換,消毒走過場。

3、沒有或不使用灌葯器,給母豬灌葯不用胃導管,而用瓶子,豬便秘不灌服人工鹽等緩瀉劑,而仍然打針,結果療效不佳。

4、養豬技術細節:用安乃近稀釋青黴素,安乃近的濃度是30%,濃度太大不易吸收,又呈鹼性,能破壞30%青黴素。

(3)養豬有什麼技術要學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定時的喂水:一般豬飼料都比較乾燥,喂養的時候也是喂干飼料的比較多,所以最好在豬圈裡面安裝一個自動水龍頭,這樣豬只要渴了就會去找水喝,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經常喝水也有益於豬的生長。

給豬創造良好的環境:冬天養殖豬還好,到了夏天天氣比較炎熱,蓋的房子一定蓬要高,空間一定要寬敞,比較通風,豬才不會因為天氣太熱發豬瘟,到了冬天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太冷了豬也容易感冒。

4. 養豬需要學些啥

建議自繁自養,有小到大,通過學習穩固發展,首先是豬舍的建設,1.實施白保護育種

在夏季和秋季,可以在豬舍外種植金瓜,大瓜,巢瓜,向日葵和其他植物,以進行遮蔭和降溫。在冬季,推廣塑料溫室育種技術,並定期進行驅蟲和免疫。

2.促進高密度生長豬

冬季在0.8平方米的豬舍中飼養一頭育肥豬,夏季在一平方米的豬舍中飼養一頭育肥豬。高密度飼養的豬不僅筆少,成本低,而且肥豬爭食。如果沒有吃飯和睡覺的地方,我喜歡種肉,快速增重並降低飼養成本。

3.豬舍的外壁應厚而密

豬舍的後壁,山牆和前壁在冬季應隔熱。因此,可以堆放農作物秸稈,並可以臨時建造粘土土坯。最初建造豬舍時,最好將周圍的四壁加厚。老豬圈應及時密封,以密封牆,門和窗之間的剩餘縫隙。

5. 養豬需要學些啥

首先,學習一些養豬方面的系統知識是免不了的;

其次,還要學習成本核算,即准備投入多少錢,建什麼標准豬場,做多大的規模,這些一定都要事先核算好,別等到時候由於資金鏈的斷裂讓自己非常的被動;

最後,最好是從小規模做起,邊學邊干邊實踐,慢慢發展,穩扎穩打,等有了成熟的經驗再行擴大發展。

6. 養豬技術大全

我在,百匯商城買的養豬技術教程
讓我學到了真正的養豬技術讓我來說說幾個吧。
1、對豬的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好的豬場,可以節約飼料,避免飼料浪費,使投入的飼料最大限度轉化為豬只的增重;飼養管理好的豬場,豬病發生的少,既可以節省疫苗購置費用,又可以節約常規預防用葯費用和治療用葯費用。據報道,飼養管理不善,飼料選用不當,使料肉比提高0.2,每頭出欄豬用料就會增加20
kg,增加成本30元;豬群發病,葯費每頭豬增加10元。
2、飼料
飼料是養豬的基礎,是養豬成敗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飼料費用占養豬成本的70%~80%,所以怎樣合理地選擇、利用、開發飼料,提高飼料報酬率,降低耗料率,對提高養豬的經濟效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3、品種
品種是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首要條件,品種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豬的生產性能、飼料消耗量、飼養周期和料肉比等。眾多試驗表明,飼養優良的雜種豬,可使母豬每窩斷乳仔豬增加l~2頭,增重提高l0%~30%,飼料利用率提高10%~l5%。好的品種如大約克、長白豬等比本地豬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可提高經濟效益l0%~l2%。
4、防疫
養豬場一旦暴發疫情,定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滅頂之災。縱觀現有的養豬場,普遍存在防疫觀念淡薄的問題,防疫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隨意性、僥幸性,不少場一年四季豬群疫病不斷,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復復,在經歷若干年之後不得不將豬場關閉,損失是慘重的,教訓也是深刻的。養豬業者總是把注意力盯在豬價上,認為豬價是豬場能否盈利的決定因素,其實不然。如果具體到一個存欄500頭母豬、月均出欄800頭商品豬的豬場,冬季的一個流行性腹瀉,造成的直接損失就是40萬元;而豬價如果每千克降l元,l00kg的豬降100元,800頭商品豬因降價月均損失8萬元,僅相當於流行性腹瀉造成損失的五分之一。
還有太多了就不一一說了。

7. 養好豬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方法:

1、養雜交豬:一般雜交豬的瘦肉率可以達到50%,抗病能力強、發病率少、生長速度快,飼料及養殖成本較低,經濟效益較高。

2、為豬驅蟲:可以根據豬的毛量,一般每5公斤毛重可以用1片敵百蟲,在晚上投喂時將葯拌入到飼料中,為提高驅蟲效果,在驅蟲之前先讓豬餓一頓。

3、給豬洗胃健胃:通過洗胃和健胃可以把豬腸內的臟物、蟲卵洗掉,洗胃健胃之後給豬投喂復合添加劑,能夠使豬小腸壁變薄,能夠增加投性,利於營養物質吸收。早上投喂時,在飼料中拌入10-15g小蘇打投喂給豬食用,即能洗胃;根據豬的毛重,每5公斤毛重用1篇大蘇打,分三次拌入飼料中投喂給豬食用來健胃。

4、投喂全價飼料:為滿足豬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需要給豬投喂由多種營養成分配合而成的養分較全的飼料,既能加快豬的生長速度,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成本。

5、添喂豬飼料添加劑:一般豬飼料添加劑是由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30多種物質通過科學先進的工藝加工配製成的。在全價飼料中加喂一些豬飼料添加劑可以提高飼料的轉化率,還能滿足豬生長和增重所需的營養,防治豬患疾病。

6、投喂注意事項:將飼料添加劑按比例放入全價飼料中後,先進行浸泡軟化,讓它們滲到飼料中,以利於豬消化吸收,促進血液循環。一般每天投喂4次左右,晚上9點投喂最後一次,在每次投喂完之後,可以再給豬投喂一些青飼料,每天給豬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

8. 想弄一個養豬場,都需要掌握哪些養殖技術

開養豬場所需的本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場地費用主要是租金,小型豬場建設,城市邊緣的鄉村,租金也需要數萬韓元,具體面積大小取決於。

場地建設費用如果是未建設場所,養豬場建設費也需要5 ~ 10萬韓元左右,初期規模的養豬場、基礎設施所需費用和場地建設費約10萬韓元左右。

要想打開養豬場,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好的土地。土地要遠離村莊、城市和其他地區。要充分了解豬苗的選擇和飼料的比例,處理豬廢水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土地使用合同應當簽字並適用於養殖業。只有在地區環境保護局、畜牧局、農場申報完成後,畜牧局、土地局、當地政府部門才能通過驗收。

9. 養豬有什麼技術

(1)三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生長育肥期三段飼養。三段飼養二次轉群是比較簡單的生產工藝流程,它適用於規模較小的養豬企業,其特點是簡單,轉群次數少,豬舍類型少,節約維修費用。但母豬舍利用率不高,要有較多的母豬舍面積。
(2)四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及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四段飼養。在三段飼養工藝中,將仔豬保育階段獨立出來就是四段飼養三次轉群工藝流程,保育期一般5周,豬的體重達20千克左右,轉入生長肥育舍。斷奶仔豬比生長肥育豬對環境條件要求高,這樣便於採取措施提高成活率。在生長肥育舍飼養15~16周,體重達90~110千克出欄。
(3)五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生長育肥期五段飼養。五段飼養四次轉群與四段飼養工藝相比,是把空懷待配母豬和妊娠母豬分開,單獨組群,有利於配種,提高繁殖率。空懷母豬配種後觀察21天,確診妊娠後轉入妊娠舍飼養至產前7天轉入分娩哺乳舍。這種工藝的優點是斷奶母豬復膘快、發情集中、便於發情鑒定,容易把握適時配種。
(4)六段飼養工藝流程 即空懷配種期—妊娠期—泌乳期—仔豬保育期—育成期—育肥期六段飼養。六段飼養五次轉群與五段飼養工藝相比,是將生長肥育期分成育成期和肥育期,各飼養7~8周。仔豬從出生到出欄經過哺乳、保育、育成、肥育四段。此工藝流程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飼養營養、環境管理的不同需求,充分發揮其生長潛力,提高養豬效率。但多次轉群易引起應激反應,不利於仔豬的生長和增重。
(5)以場全進全出的飼養工藝流程 大型規模化豬場要實行多點式養豬生產工藝及豬場布局,以場為單位實行全進全出,有利於防疫、有利於管理,可以避免豬場過於集中給環境控制和廢棄物處理帶來負擔。

閱讀全文

與養豬有什麼技術要學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納米技術未來會發展到什麼階段 瀏覽:477
蠟油加氫裂化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708
南京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有什麼專業 瀏覽:964
怎麼能提高炒股技術 瀏覽:379
怎麼樣給群里所有人發信息 瀏覽:778
附加值農產品有哪些 瀏覽:642
數據線全自動焊錫機有哪些品牌 瀏覽:442
佛山照明led技術怎麼樣 瀏覽:819
怎麼選擇招聘代理公司 瀏覽:20
什麼是msoffice數據 瀏覽:315
ea交易者數學思維怎麼用 瀏覽:799
學生數據的分析是什麼 瀏覽:290
阜陽母嬰產品代理有哪些 瀏覽:405
車間工藝技術主管如何開展工作 瀏覽:29
德國哪些大學有電子信息專業 瀏覽:71
鞍山鐵東區有哪些市場 瀏覽:242
網格交易到底有多少年化收益 瀏覽:607
聚多生活如何分享商品到小程序 瀏覽:302
新工資系統如何錄數據 瀏覽:22
如何調出電腦主程序界面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