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雲台防抖和ois防抖哪個好
相對於傳統光學防抖技術,微雲台具備先天的結構優勢——無損防抖,效果也比傳統OIS光學防抖效果更佳。⑵ 微雲台防抖有多穩vivoX70Pro+全鏡頭防抖嗎
X70 Pro+支持地平線防抖。地平線防抖在手機大幅抖動(如:360度旋轉抖動)時,能使畫面始終保持水平角度的平穩狀態,進入相機--錄像--頂部「手掌」圖標,選擇「地平線」即可使用地平線防抖。地平線防抖在手機大幅抖動(如:360度旋轉抖動)時,能使畫面始終保持水平角度的平穩狀態,進入相機--錄像--頂部「手掌」圖標,選擇「地平線」即可使用地平線防抖。
⑶ 用了微雲台的vivo X50在拍照方面有什麼優勢
一圖讀懂vivo X50微雲台的奧秘 技術強悍成像效果出色
vivo X50系列定檔6月1日,將於幾天後正式發布。根據官方公布,我們可以知道這款手機(X50 Pro)採用了一顆當下並不常見的、會動的微雲台鏡頭。這顆鏡頭是怎麼放置在手機這個小小的機身內的?採用微平台後手機拍照有什麼優勢呢?5月21日,vivo通過舉辦線上媒體溝通會向大家介紹了這顆鏡頭。現在,讓我們跟著官方發布的一張圖,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顆鏡頭的奧秘。
vivo X50 Pro採用微平台
據悉,vivo X50 Pro搭載的微雲台內部結構復雜且精密,它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構成,整體面積約為普通鏡頭主攝平均占版面積的5倍、潛望式攝像頭的3.2倍,是雲台實現小型化的難點,也是業內面對的主要挑戰。
官方介紹,vivo X50系列配備的微雲台採用優化的創新堆疊方案,占版面積節省了約40%,厚度減少1mm;搭載異形結構磁動框架,經過數千次調優嘗試,材料公差管控提升了1倍;配備精巧的雙滾珠懸架結構,防抖角度為正負3°,防抖能力是傳統OIS防抖的300%;內置雙S型FPC排線,厚度僅為0.07mm。
一張圖讀懂vivo X50系列微雲台的奧秘
普通
X50
vivo X50 Pro拍攝與其他手機拍攝樣張
微雲台加持,vivo X50系列在拍攝圖片和視頻時可以擁有更穩的拍攝效果和更多的進光量。並且從官方放出的樣張來看,vivo X50 Pro拍出來的照片色彩分明、細節豐富,成像效果非常不錯,值得期待。vivo X50系列將於6月1日正式發布,靜待到時候官方公布該系列手機的售價,由於vivo X系列一向是中高端定位,所以預計vivo X50 Pro的售價應該不會太貴。
vivoX50系列手機將會搭載行業首發微雲台鏡頭,以滿足消費者對於手機影像系統的需求,以及在外出旅行的時候可能會面臨的各種拍攝場景所需要的穩定性需求。正是因為搭載有微雲台,可以讓vivo X50擁有出色的
視頻拍攝
能力,而且對人物或風景擁有出色的抓拍能力。
除此之外,vivo X50系列手機還將會採用後置四攝攝像組合,除了主攝搭載有微雲台之外,可能還會搭載超
廣角鏡頭
和50mm人像鏡頭和60倍潛望式長焦鏡頭。其中,50mm人像鏡頭可以拍攝更接近裸眼感官的質感大片,尤其是在拍攝人像的時候,能夠呈現更加精緻的畫面,對於人物的呈現效果也會更好。而60倍
長焦鏡頭
可實現更遠距離的攝影,手機可以拿來當望遠鏡使用,看演唱會的時候不怕看不清。
其實,vivo X50系列手機行業首發搭載微雲台鏡頭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顆鏡頭的尺寸相對要大一些,要加入到主攝中也實非易事。再加上該系列手機本身就比較輕薄,而且5G手機機身內部的空間本身就已經「寸土寸金」,要想兼顧厚度和
用戶體驗
,這就非常考驗vivo的研發實力。
據悉,vivo在對這顆微雲台進行優化的過程中,研發人員通過上千次的不斷試驗打磨,才能夠將概念落地並實現商用量產。並且其「雙滾珠懸架結構」立體防抖效果是傳統OIS的300%。在通過
全方位
的優化提升之後,這顆微雲台可實現100%整體鏡頭防抖,同時防抖面積也是傳統OIS的3.2倍。另外,這顆微雲台還能夠提升暗光下的拍攝表現。根據vivo實驗室公布的數據,微雲台防抖技術的暗光成片性能是傳統OIS光學防抖的2倍,還是普通無
光學防抖
的12.5倍。光是數據顯示,就能夠想像得到vivo X50這款手機將會有何等出色的拍攝體驗。
這個話題有點意思呀。
賣點新穎,價位合適,性價比就突出了。
vivo X50微雲台手機,其專業的雲台,小到可以放到手機里,它能通過電磁感應進行機械運動補償,抵消你在拍攝時產生的抖動,搭配精巧的雙滾珠懸架設計,實現靈活的立體防抖,無論拍照還是錄像,它都有著所未有的穩定,讓人更能拍攝好不抖不花照片視頻,運動視頻照片可以隨意拍。
期待這款微雲台手機
⑷ vivox60超穩微雲台的防抖效果怎麼樣
目前一般攝影設備的輔助雲台相對來說都比較大或重,且占據一定的空間,vivo X60系列將微雲台置於輕巧易攜帶的手機當中,可實現非常出色的防抖、夜拍等拍攝效果,後置還搭載了蔡司光學鏡頭,提升圖像清晰度和色准,日常拍攝不用再帶那麼多設備了,一台vivo X60系列即可輕松搞定。
物理防抖,vivo手機全新防抖技術,vivo第二代微雲台,防抖效果升級,防抖不沉重,X60系列更輕更穩更清晰。
⑸ vivo X50系列,首款搭載微雲台的手機,有多厲害,極致才是硬核
最近在追一檔 娛樂 節目,喜歡的愛豆就在裡面時不時的宣傳vivo X50系列的手機,從顏值上來說,還真的挺好看,跟我的愛豆一臉相配。至於性能方面,特意去做了了解。
在2020上半年,華為P40,小米10手機的口碑和銷量不錯,一直尋思著要不要換款手機,這不,vivo也在6月1日帶來上半年的"收官之作"——vivo X50系列。
據說作為vivo年度主打專業影像旗艦機型,vivo X50在拍照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據官方透露X50系列是全球首款搭載微雲台的手機,突破傳統手機的光學防抖固封,強調機身防抖的優勢。
微雲台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想要理解微雲台是什麼,就要知道雲台是什麼。所謂的雲台本質上就是固定攝像機的一個支架,當用戶將攝像機固定在雲台上面後,就可以實現水平(X軸)和俯仰(Y軸)轉動,在這個概念的推動下,手持雲台相機就此誕生。
手持雲台相機本質上就是將小型相機和電動雲台相結合的產物,它的防抖原理在於,在用戶手抖動的同時,相機會用電子陀螺儀和加速計自動偵測相機抖動的方向和力度,然後通過處理器計算分析各軸需要轉動的角度,最後通過無刷電機自動實現反方向轉動,以此來實現防抖的目的。
vivo微雲台技術則是將鏡片和CMOS整合成一個獨立的相機模組,然後再把相機模組嵌入微雲台架構內,相機模組通過X軸、Y軸上的兩層滾珠滑軌結構實現水平(X軸)和俯仰(Y軸)轉動,藉此實現了100%模組整體防抖。
藉助"微雲台"的特徵,這個相機模組獲得了更大的轉動角度,它的防抖面積達到了傳統OIS光學防抖的3.2倍,防抖角度達到正負3°+,防抖穩定性非常優秀。
不僅如此,超感光微雲台還可以有效延長曝光時間,使得相機模組的夜拍能力進一步提升,配合上索尼定製專業色彩濾光片,主攝感光性能相比X30 Pro提升了39%,暗光條件下拍攝更清晰。
記得早在今年3月份,vivo就已經在APEX 2020概念機上為我們帶來了超感光微雲台主攝,並宣布對比普通OIS光學防抖,超感光微雲台能夠達到200%的防抖角度。作為首款引入微雲台技術的量產機型,vivo X50的影像能力值得期待。
6月10日,vivo官微發布一則來自vivo影像實驗室的防抖對比視頻,通過三個級別的抖動場景,全方位展現了vivo X50 Pro微雲台技術的防抖實力。
在運動場景下,vivo X50 Pro搭載的微雲台可以讓用戶輕松獲得更加穩定、清晰的視頻拍攝體驗。通過星空模式,即便是攝影小白也可以獲得專業影像器材般的星空拍攝效果。
Pro最吸引人的亮點自然是其搭載的微雲台主攝,據vivo官方介紹vivo X50 Pro通過異形磁動框架、S型FPC排線等黑 科技 突破主板空間極限,將微雲台"塞入"當中,使得用戶在錄制視頻、拍攝照片時候都可以擁有出色的防抖效果,從而可以幫助用戶在無需穩定器的情況下也能夠拍攝出令人滿意的影像作品。
除了微雲台主攝,vivo X50 Pro還支持超級夜景、夜景逆光人像、專業人像模式、60倍超級變焦、超廣角、超微距等功能,並擁有全焦段影像拍攝能力。
要知道,想要在手機上實現"微雲台"可不簡單,vivo利用優化後的堆疊方案,將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以及保護蓋全部整合到一起,最終形成了363mm²占板面積,厚度僅有4.5mm的微雲台模組。
vivo通過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堆疊方式,成功解決了雲台實現小型化的難點。從前置柔光燈、前置雙攝、超廣角鏡頭,再到今天的超感光微雲台技術,vivo一直都是手機影像技術的前列。
感覺這個厲害了,我認為對目前的技術來說,超感光微雲台技術可以說是目前手機上所能夠實現的最強的防抖方案了,這個技術對各個場景下的拍照和錄像都會相比於之前有很大的提升。
6月1日發布的vivo X50系列,進一步解讀了屬於2020年的 時尚 領域,其外觀迎合 時尚 人群的審美,功能貼合 時尚 人群的需求。
vivo X50系列延續vivo的設計初心和X系列設計風格,以"雅緻"為核心設計理念,希望通過簡潔、精緻、有秩序感、高級的設計語言與用戶產生 情感 共鳴。
整個機身雖然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但處處都像是有著精心的設計,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放在手裡美觀而不落俗套,輕薄之餘極具現代主義的雅緻。vivo X50 Pro的背面採用AG磨砂工藝,與普通玻璃相比,不會產生晃眼的鏡面反射,且觸感極佳,不易留下指紋,可以說是兼具視覺與手感的體驗。
從配色上來看,本次發售的vivo X50 Pro共有"液氧""黑鏡"兩款首發配色可供消費者選擇,其中"液氧"配色採用了全新的AG磨砂工藝製造,手感頗為細膩。
vivo X50 Pro還擁有輕薄的機身設計,"液氧"配色的X50 Pro機身厚度僅為8.04mm,機身重量僅有181.5g,而市面上機身材質為玻璃、屏幕在6.5英寸左右的手機,機身厚度普遍在9mm左右,機身重量普遍在200g上下浮動。
由此可見,X50系列的設計團隊在外觀設計上動了不少心思,可以說是化繁就簡,整體設計精緻且輕薄。在屏幕素質方面,vivo X50 Pro採用90Hz高屏幕刷新率+180Hz高觸屏采樣率的P3廣色域屏幕,在日常使用和 游戲 體驗方面可以帶來流暢的手感和極佳的觀感。
相機模組這一塊,X50 Pro採用R3攝像頭矩陣,圓角與線條雅緻交匯。為了避免微雲台和主攝凸包的厚重感,採用了更為巧妙的雙色雲階,視覺上無限弱化,整個攝像頭模組如雲層一般扁平而舒展,呈現出極為干凈、輕薄的視覺觀感。
頂部,X50 Pro還採用了"巧刻"(Choker)項圈,光感的紋理給機身再添三分細膩感。另外,"5G professional photography"這一排刻印,讓頂部不再那麼單一,多了一分辨識度,這是屬於X50系列獨有的風格。據官方數據,X50 Pro屏佔比有92.6%,這是COP封裝帶來的額外優勢。
總體來說,X50 Pro是vivo設計團隊的匠心之作,整體上簡潔大方,機身輕薄,無論是配色還是各方面的曲線,都彰顯人文 時尚 風格,迎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觀,靠顏值也能吸引一大波顧客,再加上才華的襯托,絕對是年輕人首選的機型。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價格是很關心的一個方面。這次發布的vivo X50系列包括X50、X50 Pro、X50 Pro+三款機型,售價3498元起。
X50將在6月6日正式開售,X50 Pro將在6月12日開售,X50 Pro+到7月份發售。
我們來看看這些機型的價格,vivo X50 8GB+128GB版本售價3498元,8GB+256GB版本售價3898元。vivo X50 Pro 8GB+128GB版本售價4298元,8GB+256GB版本售價4698元,目前已在vivo商城、京東等平台開啟預,這些價格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對比華為P40,mate30,小米10,10Pro等等品牌主打款手機,價格上的差不多,但是首款搭載微雲台手機的噱頭確實其他幾款手機沒法比擬的。
總體來說,vivo X50不管是從外觀、性能還是價格方面來說,都是值得考慮入手的一款機型,研究了那麼多,我都快要忍不住剁手搞一款了。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盪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
⑹ vivo的微雲台在拍照方面有什麼創新
X50系列手機上的微雲台技術首次是搭載在apex2020概念手機上,不過那款手機並沒有量產,而X50系列手機則是可以購買使用的級別。在拍照方面,這個微雲台技術重點突出在了防抖能力上,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手機夜拍的效果。
根據vivo官方的介紹,這個微雲台內部結構復雜精密,涵蓋了非常多元器件,製造難度和生產難度也非常之大。與此同時所帶來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有先進結構的優勢,可以實現無損防抖的效果。當微雲台在防抖運動中模組內部不會相對位移,做到了真正的整體抖動,這樣就可以忽視邊緣畫質的損失問題,帶來極好的畫面質感。
首先雲台是一種穩定結構,分為固定和電動雲台兩種。 固定雲台適用於監視范圍不大的情況,在固定雲台上安裝好攝像機後可調整攝像機的水平和俯仰的角度,達到最好的工作姿態後只要鎖定調整機構就可以。 電動雲台適用於對大范圍進行掃描監視,它可以擴大攝像機的監視范圍。電動雲台高速姿態是由兩台執行電動機來實現,電動機接受來自控制器的信號精確地運行定位。在控制信號的作用下,雲台上的攝像機既可自動掃描幫助實現攝像設備不同角度方向轉動。
而此次,Vivo創新性的將雲台內置在手機當中,成為一個「微雲台」,可以說開啟手機拍照新紀元,大幅度提升了手機本身在拍照和錄制時的防抖效果,間接的省去了購買雲台設備的麻煩。
VIVO的微雲台的內部構造極為精密,主要包括: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鏡頭、音圈馬達、雙S型FPC排線、T-FPC、磁動力框架、模組載架以及保護蓋;看似這多零部件安裝在手機中,絲毫沒加厚手機厚度,相反厚度減少了1mm,佔地面積節省約40%,另外微雲台採用創新堆疊方案——異形結構磁動框架」嵌入到了手機主攝當中。
在防抖效果上,vivo的「微雲台」結構的防抖效果比傳統的OIS光學防抖技術提升了300%;防抖面積比OIS光學防抖大了3.2倍,防抖角度是後者的3倍,鏡頭感光能力提升了39%。這樣既能實現前後傾斜也能實現左右傾斜,保證了拍照、錄視頻時都可以獲得更為穩定的影像體驗。
VIVO的微雲台運用五軸VIS視頻防抖,創新得採用了雙滾珠懸架和雙S型FPC排線技術,內縮式結構進一步壓縮體積。在微雲台磁動框架內,保證了材料公差比傳統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微雲台在「雙滾珠懸架」結構中,兩對滾珠配合十字支架,分別讓微雲台在X軸、Y軸完成靈活的「雙軸轉動」,從而實現「立體防抖」。為削減FPC給攝像頭模組防抖過程中的拉力,微雲台採用vivo史上最薄的「雙S型FPC排線」,厚度僅為0.07mm,相比行業普遍的0.1mm加工精度,工藝難度更大。這樣大大提升了鏡頭模組的轉動角度並減少微雲台的扭動拉力,綜合上述,vivo的微雲台擁有強大的防抖技術,在拍照攝像上,給用戶帶來極強的體驗感。
VIVO X50即將發布,對於喜歡拍照攝像的人士可以到時一睹擁有創新技術的微雲台手機風采。
雞頭。。。
⑺ 手機微雲台是什麼
近兩日,很多朋友都關注到vivo手機的大動作——手機微雲台,在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可謂是亮點十足,微雲台到底是噱頭還是黑科技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微雲台。
目前手機拍照防抖技術霸主依舊是OIS光學防抖,由諾基亞lumia920首發,發展到今已有8年的歷史,此項技術是在手機鏡頭內部加裝一個可以多向移動的微型馬達,手機根據陀螺儀及加速度感應器實時感應出的信息傳遞給控制器,在根據演算法控制馬達調整鏡頭姿態,此技術可以說是十分的可靠,但在今天手機寸土寸金的空間來看發展的技術壁壘是無法逾越的,如:體積大、效果相對不明顯等。
在技術壁壘無法突破的情況下選擇嶄新的一種解決方案是最好的。 那新技術微雲台技術什麼原理,好不好呢?從本質上來看微雲台技術和OIS光學防抖技術原理是一致的,只是OIS光學防抖技術是將鏡頭懸浮起來,而微雲台技術是將整個手機相機模組懸浮起來。
但微雲台小型化也是技術上的一個難點。在vivo宣傳資料中可以看到微雲台由限位機構、雙滾珠懸架、磁動力框架、模組載架、鏡頭、雙S型FPC排線、T-FPC及保護蓋構成,經過上百次模具調整及上千次的調優嘗試最終採用異型結構磁動框架實現微雲台小型化。
在防抖效果中微雲台技術無損防抖是OIS技術無法比擬的,在vivo官方給的數據中看到立體防抖是OIS光學防抖技術的300%,暗光成片能力是OIS光學防抖技術的2倍,是無光學防抖的12.5倍。
在一系列數據中不難看出微雲台技術的優勢,未來手機防抖技術中微雲台技術很可能是一匹黑馬,並且去年有傳言國產手機巨頭——華為與無人機巨頭——大疆聯合打造手機微雲台技術,很有可能在今年的華為Mate40系列眾就能看到此項技術,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手機防抖技術發展的趨勢就是微雲台。
最後點評:vivo手機一直給消費者低配高價的消費觀,但在近些vivo產品中不難發現vivo對研發的投入是不斷的擴大,新興技術的不斷運用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對整個行業也是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希望vivo這次帶來的微雲台給我們更多的驚喜。手機發展不是馬達嗡嗡,是對研發的投入。
⑻ vivox60,OIS光學防抖和微雲台技術防抖哪個好
相比較而言,這兩種都是物理防抖技術,X60系列超穩微雲台通過機械運動補償方式,精密的控制整個主攝進行反向運動補償並不斷調整姿態,防抖角度更大,技術更復雜,可帶來非常出色的防抖拍攝體驗。
X60系列全系搭載第二代超穩微雲台技術,不僅拍攝能力出眾,得益於專業巧妙的結構設計,外觀表現也十分出眾,如同美麗的「大眼睛」一般,拍攝時更是會隨著手臂的移動進行轉動,像是一顆「會動的大眼睛」,帶來與眾不同的拍攝體驗。為了達到更好的拍攝效果,建議開啟防抖助手功能,體驗更好。
⑼ 最薄5G全焦段影像旗艦!vivo X50 Pro評測:微雲台實現夜攝逆襲
一、前言:來自vivo的定製驚喜 專業雲台塞進手機
回顧上半年發布的各式旗艦新機,各大廠商可以說在「去同質化」這一點上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更高的刷新率、更大的揚聲器、更快的存儲、更好的屏幕...廠商們在手機配置的方方面面尋找著能凸顯自己的突破點,但最終都毫無例外地將最重要的焦點落在了手機攝影之上:超高像素、超大底、超感光、超遠長焦... 幾乎每一款頂級旗艦,都毫不例外地搭載了一顆獨特的定製CMOS或是後攝模組,一場火葯味濃郁的後攝競賽正隨著5G手機的迅猛增長而悄然展開。
而在這場5G旗艦後攝競賽的伊始,vivo也大秀了一把肌肉,概念機APEX 2020一經公布就露出了不少黑 科技 ,並且全新的後攝技術就在其中—— 獨特的微雲台防抖還有5—7.5倍連續光變 ,都讓人不免對vivo的2020年5G旗艦期待萬分,一向重視攝影的vivo這次又會在其5G旗艦上放出哪些大招。
但在概念機公布之後,卻是持久的等待和沉寂。在此期間,vivo僅發布了一台vivo NEX 3S作為5G旗艦,雖然核心配置升級到了驍龍865,且主攝依然是有著最好優化表現的GW1,但是APEX 2020上的黑 科技 始終沒有出現。 這不免讓人有些好奇,概念機的技術是否能夠實現量產?如此長時間的等待,vivo又在醞釀一個怎樣的大招?
苦苦等待,終於在6月的第一天,我們終於得以見證概念機APEX 2020上黑 科技 的首次量產——搭載了全新的微雲台技術的vivo X50 Pro正式發布。
在微雲台的加持下,隨著機身抖動,主攝模組會整體進行補償偏移,帶來堪比專業雲台穩定器的防抖效果,拍照和視頻都變得更穩,從另一個層面,vivo X50 Pro讓手機攝影的畫質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當然了,「微雲台」固然先進,但其模組的體積也不小,但頗為不可思議的是, vivo X50 Pro在搭載了微雲台的同時,反而將機身厚度進一步縮減到了8mm出頭,且重量也僅有181.5g。
在其他手機越做越重、越做越厚的同時,反其道而行之的vivo X50 Pro可謂是一股清流,並且不僅僅在8mm+181.5g如此輕薄的機身中塞入了微雲台, vivo X50 Pro甚至擁有一套完整的全焦段後置影像系統 ,從超廣角到5倍潛望長焦, 用毫無湊數的四枚鏡頭實現了完美接力,「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用來形容vivo X50 Pro的後攝影像規格簡直再合適不過。
說了這么多,不如就來親眼看一看vivo X50 Pro和其微雲台領銜的全焦段後攝的效果。
二、外觀:8mm厚度極致輕薄 整機小巧而精緻
vivo X50 Pro的正面採用了目前十分主流的挖孔微曲面的屏設計,屏佔比很高,挖孔的視覺影響也較小,同時更小的曲面可以大大減少對屏幕顯示的干擾。
屏幕的素質也很高,E3 AMOLED面板,DCI-P3色域,支持90Hz高刷新率和180Hz觸控采樣率,擁有1300nit 的峰值亮度,支持HDR10+。
頂部挖孔,內含一顆3200萬的前置攝像頭,頂部採用了微縫聽筒的設計,幾乎已經看不見其開孔。
下巴,毫無懸念的採用了旗艦級別的COP封裝,vivo X50 Pro的四條邊框都相當的窄。
背面採用AG玻璃工藝,在光照下會有獨特的光效,且不易沾染指紋。
後攝配置是vivo X50 Pro上最大的亮點,其中體積最大的主攝採用了微雲台的設計,擁有極佳的防抖性能,此外還配備了一枚2X人像鏡頭、一枚廣角兼微距鏡頭、一枚5X潛望式長焦鏡頭,來為vivo X50 Pro提供全焦段的影像體驗。
頂部和底部都刻意做成了平面,頂部僅有一個麥克風開孔外加裝飾性美化設計,底部為SIM卡槽、Type-C充電口、揚聲器開孔。
音量鍵、電源鍵都放置在手機右側。
SIM卡槽,最大可以支持兩張SIM卡同時插入。
充電器,最大支持33W功率快充。此次充電器的設計有所改變,不再用亮麵塑料而是磨砂塑料,更加經久耐用。
三、後攝解析:微雲台加持定製CMOS 手機攝影新思路
在今年這場5G旗艦的後攝競賽中,「定製大底」成為了賽場上的主流。而vivo X50 Pro此次從防抖入手,來改善手機的成像畫質可謂是另闢蹊徑,也為今後手機影像配置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無論是大底、還是定製濾光片,究其根本目的都只有一個,在手機的有限空間下獲得更多的進光量,從而進一步提高成像的效果。那麼憑借防抖效果的穩定,就可以大幅延長曝光時間,從而達到增加進光量的目的,這就是vivo選擇微雲台作為研發方向的原因。 「防抖」不僅僅在視頻中體現明顯,對於手機的整個影像系統,都有著巨大的提升。
在缺少OIS的機型上 拍照重影等問題很容易發生
不過歸根到底,微雲台的設計也屬於光學防抖的范疇,而我們首先要明白的一點則是:全新的微雲台技術相比於傳統的OIS光學防抖有何不同。
——微雲台防抖
相較於傳統的OIS防抖,vivo X50 Pro上的微雲台在兩個方面有著明顯的不同。
1、作用的自由度不同 。相較於傳統手機的XY兩軸光學防抖,微雲台的作用對象是六個自由度中的YAW軸和Pitch軸(俯仰及偏斜),將更易通過EIS消除的XY向抖動交給軟體處理,從而達到更好的防抖效果。
2、防抖的范圍不同 ,相較於傳統的光學防抖,微雲台的適用范圍要大上不少。±3°的傾斜角看起來雖不大,但相較於傳統±1°的范圍,在正常的拍攝距離下起作用范圍擴大明顯,甚至能夠實現手持攝影堪比三腳架拍攝的效果。
究其根本,在於微雲台的結構設計上相較於傳統光學防抖發生了改變。
傳統的光學防抖其結構主要為滾珠式和懸絲式兩種,通過滾珠滑塊或像彈簧一樣的懸絲控制鏡頭的移動, 運動的自由度被限制在了XY平面內,且范圍較小 ,僅能實現小范圍的平移運動。
而後,也有全新的記憶合金防抖出現, 但是這種技術改變的僅僅也只是防抖模組的驅動方式 ,鏡頭的防抖依然被限制在了XY的方向之內,與前兩者的最終效果沒有根本區別。
微雲台防抖則採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雙滾珠懸架結構,改變了防抖作用的維度 。在磁力框架的作用下, 整個鏡頭+CMOS模組不再是水平位移,而是將以X軸、Y軸為軸轉動 ,最終實現獲得傳統OIS模組所沒有的±3°的自由轉動防抖效果。
實際見證微雲台的工作或許體驗會更為深刻。在微雲台的結構下,vivo X50 Pro的主攝不僅能自由轉動,且范圍也不小,並且由於是鏡頭+CMOS一體式的設計,vivo X50 Pro的邊緣畫質會比僅鏡頭運動的防抖模要高很多。
在實際使用時,微雲台會搭配機身陀螺儀對於手機姿態進行實時檢測並做出調整。vivo X50 Pro的陀螺儀經過強化,擁有更高的靈敏度,後置主攝會跟隨機身的移動,在防抖生效的范圍內不斷調整,范圍很大,肉眼就能夠十分輕松的觀察。
在vivo X50 Pro的相機設置菜單中開啟防抖助手,可以方便在日常使用中更好的感知防抖的作用。藉助白色小球的移動,就可以明白目前鏡頭模組的朝向是否有偏離,當白色小球僅在小圓內運動,即意味著此時能夠拍出最好的成像效果。
在日常拍照時,微雲台防抖可以讓手持拍攝擁有堪比三腳架拍攝的效果。拍攝過程中,小球幾乎穩定在屏幕正中小幅抖動,而畫面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如此穩定的夜景拍照過程,自然也不用擔心最終出片的效果。
因為微雲台的穩定效果優於傳統OIS防抖,所以vivo X50 Pro在開啟EIS防抖後畫面裁剪的范圍會更少,將更多的像素用於成像,所以跟同檔CMOS相比,畫面素質也會有著進一步的提升。
——定製IMX 598感測器
除了微雲台這一全新的防抖技術之外,vivo X50 Pro的主攝CMOS也是一款定製版。不過與其他家的定製大底不同,這款CMOS要小上許多,這是由於微雲台的體積限制而綜合考慮後的選擇。
不過這塊CMOS並不差。IMX 598,1/2英寸,4800萬像素,支持像素四合一功能,從基本參數上看,這顆CMOS與去年的旗艦CMOS IMX 586十分相似。並且在濾光片上,IMX 598採用了全新的工藝,在保證為RGGB濾光片的前提下,整體進光量提高了10%左右,更高的進光量可以帶來更好的夜景拍攝效果。
——全焦段後攝配置
正如前言所說,vivo X50 Pro的後攝配置可以用一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
從微距到長焦 該有的鏡頭一個不少
它不僅僅在8mm的機身中塞入了一顆非常強大的微雲台主攝,還擁有一顆800萬像素120°廣角兼微距鏡頭,一顆1300萬像素2倍人像鏡頭,一顆潛望式5倍長焦鏡頭。無」湊數「的後攝配置,通過多顆鏡頭的接力,讓這樣一款輕薄的手機也用了全焦段的攝影能力,在自身空間結構的限制下,vivo X50 Pro盡其所能,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全焦段攝影體驗。
vivo X50 Pro後攝倍率——鏡頭對照圖
綜合來看,作為一款專業影像旗艦,vivo X50 Pro的各項配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它不僅在後攝配置上十分完善,並且還有著微雲台這一獨特的新技術,接下來,就通過實拍,來看一看這些鏡頭的效果如何。
四、實拍體驗:「穩」中求勝突破畫質瓶頸 全焦段攝影無壓力
有了微雲台的加持,vivo X50 Pro的主攝在拍照上成片率比其他手機高上了不少,很難出現因為手抖而產生廢片的情況。此外,因為可以長時間穩定多重曝光,雖然並非大底CMOS,vivo X50 Pro可以通過長時間的堆疊來實現更暴力的HDR效果,讓所拍照片的寬容度與其他旗艦相比沒有絲毫的落後。
——白天樣張
廣角鏡頭 0.6焦距 晴天
主攝 1倍焦距 晴天
2倍人像鏡頭 2倍焦距 晴天
潛望式長焦鏡頭 5倍焦距 晴天
廣角鏡頭 0.6焦距 晴天
首先是一組樣張對比,vivo X50 Pro對於多攝的調教做得很足,基本維持了成像風格的一致,長焦端由於本身尺寸較小會顯得顏色較淡,飽和度不如其他鏡頭的樣張高。此外,廣角鏡頭整體觀感還不錯,不過由於像素較低(800萬像素),所以解析度就會略遜一籌,不過廣角鏡頭本身就是為了收納更多的景物,整體觀感相比之下更為重要。
1、主攝
主攝 一倍焦距 夕陽
主攝 一倍焦距 傍晚
主攝 一倍焦距 多雲
主攝得益於微雲台帶來的長時間曝光的優勢,vivo X50 Pro的HDR效果非常不錯,且比起其他鏡頭更容易觸發。在夕陽這種大光比場景下vivo X50 Pro也能游刃有餘。多雲天氣下,vivo X50 Pro細節記錄的也相當不錯,背景的雲層和前景的景物都能兼顧。
2、2倍人像鏡頭
2X人像鏡頭 二倍焦距 多雲
2X人像鏡頭 二倍焦距 多雲
2X人像鏡頭 二倍焦距 傍晚
而單論鏡頭素質而言,vivo X50 Pro的人像鏡頭(2倍定焦鏡頭)的素質非常接近主攝,無論是色彩還是解析度都很優秀。並且由於焦段的優勢,日常拍攝時用它的頻率甚至能夠跟主攝打成平手。由於長焦端的HDR觸發不像主攝端那麼頻繁,所以一些情況下看起來,2倍長焦下的照片更亮。
3、潛望式長焦鏡頭
潛望式長焦鏡頭 5倍焦距 多雲
潛望式長焦鏡頭 5倍焦距 多雲
潛望式長焦鏡頭 5倍焦距 多雲
某旗艦1300萬潛望式鏡頭 5倍長焦
在輕薄的機身上,在緊湊的後攝模組中,vivo X50 Pro還塞入了一顆潛望式長焦鏡頭來滿足更遠距離的拍照需求。因為空間的限制,vivo X50 Pro上這顆潛望式長焦的硬體素質和同價位旗艦相比稍弱,成像效果上跟主攝相比顏色也要略淡一些,但是整體畫面感依然不錯。甚至在跟其他產品樣張對比時,除了解析度稍差外,在色彩上更加優秀,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與vivo出色的調教。
——夜間樣張
夜間拍照,焦點自然就集中在vivo X50 Pro的主攝身上。因為微雲台的加持,vivo X50 Pro的主攝在拍攝夜景時憑手持就能達到非常接近三腳架拍攝的穩定效果, 夜景照片在後處理時可以減少塗抹 , 使得解析度和觀感更為優秀 。此外,長時間曝光外加改良的RGGB濾光片在進光量上的提升, vivo X50 Pro也能夠實現堪比RYYB感測器一般的夜視儀效果,同時色彩還原更加的精準,貼近人眼的感覺。
vivo X50 Pro 主攝 夜景模式
某EIS防抖機型 6400萬主攝 夜景模式
因為微雲台極大的增強了vivo X50 Pro的防抖性能,所以在夜晚拍攝照片時,vivo X50 Pro不僅能夠實現更長時間的曝光,甚至在畫面解析度上也要更勝一籌。
防抖不強的機型因為夜間模式下的演算法塗抹 雖像素更高但看起來細節反而更低反
原因也很簡單,傳統的EIS甚至OIS+EIS的防抖配置無法完全消除抖動,曝光時間也不能太長,相機演算法會利用塗抹的方式消除噪點和暈影,讓畫面看起來盡量「干凈」。可是一經放大就會原形畢露。
主攝 夜景模式
主攝 夜景模式
主攝 夜景模式
主攝 夜景模式
優秀的夜景表現,僅憑微雲台帶來的防抖加成是遠遠不夠的,否則任何手機在夜晚上個三腳架,豈不是都成了拍照王者? vivo X50 Pro優秀夜景的另一個秘訣自然就是它優秀的演算法 。在微雲台模式下多重曝光,拍下多張不同曝光度的影像後,vivo X50 Pro經過演算法合成出來的結果才能最討好用戶的眼球。
沒有一味的提亮,也沒有什麼獨特的調色, vivo X50 Pro一是保證了色彩和白平衡的精準,二是保證了夜景的層次感足夠豐富 ,從最光輝的近景到中景、遠景、乃至夜空,明暗錯落有致,同時也沒有塗抹帶來的油畫感,vivo X50 Pro拍出的夜景照片做到了最貼近真實但又比真實更好。
——極夜模式
當然說起夜景,自然不能放過許多手機為人津津樂道的「夜視儀」效果。在極度黑暗的環境下,vivo X50 Pro憑借改良的濾光片和更加穩定的防抖,也確實能夠做到不遜色於其他產品的弱光拍攝性能。
黑暗場景觸發極夜模式手持拍攝 順便一提長曝光的動畫效果很讓人喜歡
取景器畫面
主攝 夜景模式觸發極夜效果
主攝 夜景模式觸發極夜效果
憑借RGGB濾光片+微雲台就能在極暗的微光環境下拍出照片,vivo X50 Pro的夜間拍照可謂是驚喜不斷。值得說明的是,這些都是手持拍照的結果,vivo X50 Pro還支持三腳架模式,甚至在手穩的前提下,手持也能自動觸發三腳架模式拍攝,此時的夜景模式拍攝曝光時間長達24s,效果相較於手持會更加驚人。
——夜景濾鏡
在夜景模式中,vivo X50 Pro還提供了四款濾鏡供用戶選擇使用,每款都有不同的風格,可以讓夜間拍攝擁有別樣的風味。
主攝 夜景模式 黑金濾鏡
此外,夜景濾鏡其實在白天也可以使用,在拍照時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攝 夜景模式 黑金濾鏡
主攝 夜景模式 青橙濾鏡
主攝 夜景模式 藍冰濾鏡
主攝 夜景模式 賽博朋克濾鏡
——視頻性能
在視頻方面,vivo X50 Pro也相當強大。防抖自然不用多說,在微雲台的加持之下, 即便不開啟超級防抖,vivo X50 Pro拍攝視頻時畫面的穩定性和移動的平滑度都要優秀不少 。此外,vivo X50 Pro還自帶電影運鏡和運動追焦兩個功能,前者可以讓vivo X50 Pro實現一定程度的運動追蹤,後者則是能夠實現人眼對焦乃至物體對焦,在拍攝時擁有更穩定的對焦表現。
作為vivo X50 Pro 右為傳統OIS防抖 二者均未開啟超級防抖
vivo X50 Pro的光學防抖已經相當於雲台穩定器的感覺,在拍攝時,鏡頭的移動永遠會比機身的移動要慢一步,小幅度的位移做到不動,將大幅度的位移運動做到平滑,在開啟超級防抖後更是能實現五軸防抖。
電影運鏡的效果類似雲台的運動追蹤,不過是通過畫面裁剪使物體始終保持在畫面正中。因為裁剪處理的緣故,畫質會有一定的損失,建議盡量保持物體正中來減少裁剪的范圍、
雖然CMOS的特殊定製並未對其對焦性能進行改進,但是在追焦演算法的加持下,vivo X50 Pro在拍攝視頻時的對焦性能也十分強大。人眼追焦自然不用多說,這是許多高端相機上才擁有的功能,更可貴的是vivo X50 Pro支持人體追焦,所以即便是背對狀態也能實現精準鎖定。
只要不是遮擋或走出取景框 物體追焦都能發揮作用
在拍攝物體時,物體追焦也能派上用場,實時鎖定不必擔心跑焦,尤其是在近距離拍攝特寫時,可以一鏡到底,一氣呵成。
四、性能:主流手游流暢60幀 穩定同時更有低溫驚喜
性能方面,vivo X50 Pro搭載了高通的次旗艦晶元驍龍765G,支持日常的使用不成問題。而在重度負載下,比如 游戲 這一典型場景中,驍龍765G也能滿足多款熱門網游高畫質60FPS滿幀運行的需求。 綜合發熱、性能、功耗、5G及晶元體積來考慮,在微雲台全焦段後攝模組加持下,不犧牲電池電量且將機身控制在8mm左右為前提,搭載集成式5G晶元的驍龍765G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此外, 因為搭載了高通驍龍765G,vivo X50 Pro的周邊生態也更為完整 。僅拿目前最火熱的真無線耳機來舉例, vivo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實現了手機端+TWS耳機端均支持APTX Adaptive傳輸協議的手機廠商 ,這意味著可以同時享有更好的藍牙無線音質和更低的 游戲 延遲,在更為完善的平台上,從手機自身都周邊外設的使用體驗也能夠進一步提升。
—— 游戲 性能測試
回到vivo X50 Pro的性能本身,驍龍765G下,vivo X50 Pro也足以實現大部分主流 游戲 的流暢運行。這里挑選三款 游戲 進行測試,分別為《和平精英》、《王者榮耀》和《王牌戰士》。
1、王者榮耀
《王者榮耀》是目前市面上最火爆的移動端MOBA 游戲 ,本次測試我們畫質全開,遊玩一段時間,看一看幀率變化如何。
2、和平精英
《和平精英》是目前市面上最火爆的移動端射擊 游戲 ,其對於幀率有著較高的要求。由於沒有看到超極限幀率(90FPS)的選項,所以選擇HDR高清的畫質,開啟極限幀率,開啟抗鋸齒,進行測試。
3、王牌戰士
《王牌戰士》是一款FPS手游,其支持各類技能釋放,對操作的流暢性要求較高,且支持高幀率刷新模式。不過當角色陣亡時, 游戲 會自動調節以45FPS的幀率運行,需要注意避免誤判為掉幀。
使用vivo X50 Pro遊玩這三款 游戲 ,除了《王牌戰士》外,兩款 游戲 的平均幀率表現都可以用穩定滿幀來形容。而《王牌戰士》雖然偶爾幀數會下降,但也將平均幀數維持在了58.7FPS,且卡頓次數較少僅為3.8Jank/10min,日常 游戲 也相當流暢,可以說驍龍765G下遊玩這些 游戲 也不成問題。
六、續航:33W快充快速回血 小身板下續航不俗
vivo X50 Pro搭載了一塊4315mAh的大電池來搭配驍龍765G使用,後者本身在能耗表現上就更為出色,續航表現也相當值得期待。
——視頻續航
使用軟體bilibili,在線播放視頻,音量與亮度都保持50%,解析度控制在1080P+,播放一段時間後觀察掉電情況。
播放視頻20分鍾,掉電3%,平均放電功率為1589.2mW,預計vivo X50 Pro的視頻續航為11.54個小時。
—— 游戲 續航
游戲 續航測試選取的 游戲 與性能測試中相同,保持一樣的 游戲 設置,測試掉電量。
基本上, 游戲 續航時間都集中在6小時左右。
——充電曲線
vivo X50 Pro支持33W超級快充,4315mAh的電池基本在一小時左右就能充滿。
七、總結:「穩」中取勝的手機影像革命 近年少見的輕薄精品
在飛速邁入5G時代後,輕薄和高配很少能一塊出現,我們見到了太多的案例,以致於開始覺得,200g的重量和9mm的厚度對於旗艦來說理所當然。
但是vivo X50 Pro卻用自身的設計證明了,好的硬體配置與輕薄從來都不處在對立面。先進的「微雲台」防抖組件,一套全焦段四攝影像系統,對於手機內部空間的佔用有多大無需贅言,但是vivo卻做到了將它裝入到8mm的機身之中,這其中設計上的用心和努力自然不言而喻。
或許性能並不是vivo X50 Pro最為突出的亮點,但是事實上,vivo X50 Pro的性能也並不足以成為它的軟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vivo X50 Pro或許對於跑分黨來說沒有那麼極限,但是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應付日常和 游戲 已經綽綽有餘,性能上的差距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明顯。
而作為影像旗艦,vivo X50 Pro的長處本就應在不俗的拍照能力上體現。 微雲台,全焦段四攝,vivo X50 Pro從出色的「防抖」入手,用主攝為我們提供了優異的視頻及拍照體驗 ,再加上防抖助手、人眼追焦、運動追焦、電影運鏡這些貼心設計的功能,使用便捷性上更是不遜色於專業的Vlog相機。在此之上它又精益求精,用潛望鏡頭、人像鏡頭去彌補自己成像范圍的空缺,旗艦中的影像全能手,名副其實。
高素質屏幕、輕薄機身、優秀手感,乃至強力的防抖, vivo X50 Pro在設計上更注重用戶直接的感受,每一個亮點都與生活中的痛點最為貼切 。而在「微雲台」主攝領銜下全焦段四攝的加持下,它不僅無愧於近年來少見的輕薄精品之稱,更無愧於專業旗艦的之名,這一台旗艦相當懂得該怎樣去直擊目標用戶的痛點。
微雲台的出現,堪稱手機攝影的又一次革命。量產版的首次亮相,就用一塊中等尺寸的CMOS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它也更讓我們期待,未來微雲台+定製大底組合的效果將會是何等的驚人 。不過時間還早,不如就先從眼前這台vivo X50 Pro開始,感受一下什麼才是手機攝影的未來。
⑽ 搭載超穩微雲台的vivoX70系列拍照有多強啊
可進入vivo官網了解具體機型參數詳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