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世界公認的先進武器有哪些我們國家有嗎
彈道導彈彈道導彈技術是我國兩彈一星時期就奠定起的成就,這使我國獲得了真正的全球打擊能力,至今能自主掌握彈道導彈技術的國家少之又少,而能夠具備彈道導彈威脅的國家其實只有中美俄而已。
不少人看不起核彈技術,認為其中蘊含的物理原理非常簡單,只是有些國家不能做和不願做罷了。但請注意,中國擁有的核武器技術是「熱核武器」,早已脫離早期原子彈了,原子彈好做,氫彈的秘密可就難了,世界上真正自我研究出氫彈的國家只有中美。
你看,不然為什麼我們的國家是五常呢?一個疲敝貧弱的國家是擔當不起這頂王冠的
⑵ 世界上都有哪些禁止使用的軍事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軍工行業也迎來了人類逆天的發展,各種軍事技術大PK,讓現代文明世界恍如進入夢幻之中。但是,有些武器雖然被發明出來了,可使用方面卻受到了限制,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那些被禁用的軍事技術,或者說被禁用的先進科技武器,看看它們因何為現代社會所不容。
當然,這些被應用於軍事技術當中的高精尖武器只是一個方面,很多時候,技術是被通用於武器之中的,一旦被發明,就可能禁而不止。就如同人們所說的什麼動力炮、高爆霰彈等武器,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們不是被歸於生物就是核反應。所以,這些武器自然也都被歸於禁用之列了。
⑶ 軍事科技有哪些
軍事科技是直接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工程技術,亦稱國防科技、軍事技術。它是建設武裝力量和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與技術手段,包括各種武器裝備及其研製、使用和維修保養技術,軍事工程,軍事系統工程。
軍事技術是建設武裝力量、鞏固國防、進行戰爭和遏制戰爭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構成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各種武器裝備及其研製、生產所涉及的技術基礎理論與基礎技術;發揮武器裝備效能的運用技術以及軍事工程和軍事系統工程等。武器裝備是軍事技術的主體,是軍事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現代軍事技術可以按武器裝備的種類來區分:如輕武器技術、火炮技術、坦克技術、軍用航空技術、艦艇技術、導彈與航天技術、核生化武器技術、軍用電子信息技術等。還有飛機殲8、殲9……
⑷ 民國時期的先進軍火有哪些
民國時期的先進軍火有「湯姆森」沖鋒槍,「司登」沖鋒槍,德制mp38/40沖鋒槍等具體介紹如下:
1、美製M1921「湯姆森」沖鋒槍。1921年生產,在當時乃至之後的20年中性能都不錯,最初美國軍方並沒有採用,因此這種槍大量流入黑幫手中。
2、1940年以後,裝備英制「司登」沖鋒槍了,這種槍性能略差,但非常便宜,還是二戰中唯一可以加裝消音器的沖鋒槍。
3、1940年左右,擁有德制mp38/40沖鋒槍,這是二戰中性能最好的槍之一。
4、1941年,獲得蘇制ppsh-41沖鋒槍,價格便宜,火力兇猛,而且非常容易獲得。
5、德制Gr.W.34型80mm迫擊炮,1933年以後獲得。
6、德制M24手榴彈,大威力,重量較大,1924年獲得。
7、美製MK2型手雷,便宜,輕便,1930年後獲得。
8、捷克ZB26輕機槍,大殺器,1926年獲得。
9、sdkfz222 裝甲車,德國產,1936年以後獲得,4輪驅動,20mm火炮,速度快,火力猛,民國也有少量裝備。
10、德制FA223直升機,1940年後獲得,是世界上最好的直升機。
(4)軍火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時期,人們對民主和科學的追求從來不曾停歇,以此為宗旨的思潮和運動接連不斷。率先舉起這兩面大旗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以後,追求科學、民主的思潮和運動繼續得到發展。科學方面,影響較大的有科學派、唯物史觀派反擊玄學派的「科玄論戰」;30年代初至抗戰以前「科學救國論」指導下的「科學化運動」。
民主方面,有中共領導的人民民主運動;胡適、羅隆基發動的資產階級「人權運動」;抗戰後期全國范圍內掀起的民主建國運動等等。全面抗戰爆發前夕,左翼文化人還曾發起一場新啟蒙運動,以繼承五四和超越五四自任,再次將民主與科學作為啟蒙的目標,顯示出文化思想運動發展的螺旋式上升。
不僅抗戰時期,甚至抗戰以後,都仍然能夠看到此一運動的餘波。對民主與科學的崇尚,成為民國文化的時代之魂。
這一時期,文化各個領域的發展中,都無不滲透著民主化與科學化的精神追求。教育方面,此期教育改革最具權威性的指導原則,就是杜威所宣傳的平民主義(或稱民主主義)教育。
它強調接受教育權的平等,注意培養人的個性和獨立人格,重視實驗精神,對推進中國現代教育的形成,其功甚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民國
參考資料來源:東方網-民國時期的民間槍支往事
⑸ 軍事高技術的范圍有哪些它包括哪幾種類型的技術
軍事高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六大領域。
按照科學分類方法,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通常劃分為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軍事高技術的體系結構是由科學體系中面向軍事應用的那部分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所組成的。它包括兩個層次,即軍事基礎高技術和軍事應用高技術。
(5)軍火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與新興技術、尖端技術不同,高技術並不是指技術本身,而是對產業和產品中技術的含量及水平的評價。某些產業或產品,其中技術所佔的比例超過一定標准時,就稱為高技術產業或高技術產品,因此,高技術實際上是高技術產業或高技術產品的代稱,它存在於新興和傳統的所有產業和產品領域。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批新技術的涌現,使得科學與技術之間原有界限不再明顯,到80年代這批技術被稱為高技術,由於它們與科學技術融為一體,所以在漢語中又常常被稱為「高科技」。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科學沒有高低之分,只能說正確與錯誤,唯有技術才能說高低。
得到各國公認並將列入21世紀重點研究開發的高技術領域有:信息技術、生命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等。
⑹ 軍事高技術包括哪些技術
軍事高技術包括信息技術、航天技術、海洋開發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六大領域。
所謂軍事高技術,就是應用於軍事領域的現代高新科學技術。即已經應用或即將應用於軍事領域中,並對現代軍事和現代戰爭產生重大影響的高新科學技術群,六大領域具體介紹如下。
1、信息技術:主要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設計、開發、安裝和實現信息系統和應用軟體。它也經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主要包括感測技術、計算機與智能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
2、航天技術:是探索、開發和利用地球以外的空間和天體的綜合性工程技術。它是一個國家現代技術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軍事航天技術是將航天技術應用於軍事領域,進入空間,開發利用空間用於軍事目的的綜合性工程技術。
3、海洋開發技術:是人類進行海洋開發,實現海洋實際價值的手段的總稱。它是通過海洋開發吸收和消化各種現代科學技術和一般技術,使其適應海洋的特殊環境而形成的。為傳統海洋產業轉型和新型海洋產業快速發展創造條件,促進海洋產業結構調整。
4、生物技術: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活的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或其組成部分(細胞器和酶)生產有用的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服務。
5、新材料技術:指新開發的或性能優於傳統材料的材料。新材料技術是指通過物理研究、材料設計、材料加工、試驗和評價等一系列研究過程,根據人們的意願創造出一種能夠滿足各種需求的新材料技術。
6、新能源技術:包括核能技術、太陽能技術、燃煤技術、磁流體動力發電技術、地熱能技術、海洋能技術等,其中核能技術和太陽能技術是新能源技術的主要標志。通過核能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打破了以石油和煤炭為主的傳統能源觀念,開創了能源新時代。
軍事高技術的特點
高智力。
高技術是一種知識密集型技術,其發展必須依靠創造性的智力勞動,依靠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體現了高智能的特點。對於半導體集成電路來說,原材料和能源只佔總成本的2%,而剩下的98%是智能的。
2.高投資。
高新技術的研發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較長的開發周期,因此開發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據統計,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資金比例的產品銷售高達10 - 30%,而投資科學研究成果的產業化研究和發展投資5 - 20倍,高科技產業的形成後,設備更新投資會越來越大。
3.高競爭。
高新技術的時效性決定了誰先掌握技術,誰先開發產品推向市場,誰先在戰場上使用,誰就能獲得優勢,誰就能取得主動。為此,世界各軍事強國紛紛制定了高新技術發展規劃,力圖在世界高新技術發展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4.高風險。
高科技競爭的失敗,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投資的失敗;對國家來說,意味著國家利益的損害。此外,高科技研究本身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5. 高效率。
高科技產品是高附加值產品,其形式是知識的物化形式,其價值遠遠超過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價值。實踐證明,高新技術成果一旦轉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一旦應用於實踐,可以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
6.高滲透。
高技術本身有很強的綜合和技術放射性或滲透率,隱含著巨大的技術潛力,不僅可以用在新興產業,並且可以用於轉換的傳統產業,成為經濟、國防、科技、政治、外交、和驅動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和其他領域。
7.高速度。
高新技術產業是發達國家最活躍、增長最快的經濟部門。高新技術產業的成功不僅體現在產值和產出的高速發展,還體現在產品性能更新的高速,如計算機晶元的處理速度,在過去30多年裡幾乎每18個月翻一番。
⑺ 軍火製造專業較強的大學有哪些
說到兵器製造院校,肯定要說原兵器部直屬院校了! 原國家兵器部下屬七所本科高校,分別是: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原華北工學院)、長春理工大學(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沈陽理工大學(原沈陽工業學院)、西安工業大學(原西安工業學院)、重慶理工大學(原重慶工學院) 現在北理工、南理工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全國重點大學。 北理兵器科學與技術學全國第1名,擁有兵器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坦克、導彈、機器人方面優勢明顯。 南理工兵器科學與技術也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主要包括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葯工程,軍事化學與煙火技術幾個專業方向。在火炮方面,南理工首屈一指。 中北大學在輕武器專業的造詣屬於國內領先,是很多軍校所不及的。以電子精密儀器和陸軍武器裝備技術等強勢學科為特色。 長春理工大學,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以光電技術為特色。 武器製造專業就業較好,國防科工委的下屬研究院及研究所很多。 國防老八校 國防科工委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航空、航天)、北京理工大學(導彈、坦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導彈)、上海交通大學
⑻ 軍事高技術的范圍有哪些它包括哪幾種類型的技術
應用高技術研製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現有武器,稱為高技術武器,例如,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中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隱身飛機、先進的C(U3)I系統、航天系統、反導系統、電子戰系統、夜視器材等。高技術武器命中精度高、射(航)程遠、反應速度快、機動性好、可靠性高,對戰爭的戰略戰術和 結局將產生重大影響。海灣戰爭是未來高技術戰爭的雛型,從中可以看出高技術戰爭的某些特點。傳統的戰爭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和攻城略地為主要目的。現在可以利用高技術武器從遠距離打擊敵國的指揮中心、交通樞 紐、電力設施、工業中心等經濟基礎設施,摧毀其中50%,將使對方的經濟、軍事、社會活動陷於混亂或停頓。這就是所謂「打擊基礎設施戰略」,又稱「癱瘓戰略」 ,用不著佔領敵國領土就可以迫使敵人投降。在高技術戰爭中,信息作為一種新的戰鬥力要素,與火力、機動力和防護力等戰鬥力要素緊密結合,使傳統的大規模使用火力殺傷的戰爭,變成更多依靠信息加火力實施精確打擊的戰爭。對特定目標的「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就是 利用高技術武器創造的一種新的戰爭樣式。高技術武器大量列裝,特別是有了先時的C(U3)I系統,實現諸軍兵種聯 合作戰變得更加容易,可同時從陸地、空中和海上發動以電子戰為先導、以精確制導武器為主要打擊手段的突 然襲擊。電子戰貫穿於戰爭的始終,指揮機關和C(U3)I系統將成為對方攻擊的首要目標。保護己方的電磁頻譜使用權,同進阻止對方使用電磁頻譜的斗爭已成為戰爭的第四維戰場。空戰的作用更加突出,「空地一體戰」、「空海一體戰」將代替過以陸戰為主的戰爭,因為沒有可靠的空中保護,坦克、艦艇等就很容易成為對方空中力量打擊的目標而喪失戰鬥力。戰略、戰區、戰術機動能力繼續提高,必將擴大戰場的范圍和提高部隊推進的速度。未來戰爭將以同時、連續打擊整個戰場縱深代替前線的短兵相接,前方與後方的界線變得模糊,戰場將呈流動狀態,成為非線或無戰線的戰場。未來局部戰爭在夜間爆發的可能性極大。大量裝備可晝夜使用的武器和夜視器材,使黑夜不再是作戰行動的障礙,也不再是夜戰的掩護。擁有這類武器裝備優質,就掌握了夜戰的主動權。高技術武器裝備還將改變部隊的規模和結構,部隊編成將發生變化,規模不斷縮小,但戰鬥力更強。高技術武器大量列裝,對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隊中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更大,各級指揮員和士兵的文化程度將普遍提高。
⑼ 現在中國有哪些高科技武器
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高科技武器,主要包括以下有代表性的七種兵器:
1.精確制導武器。有制導炸彈、制導炮彈、制導子母彈、巡航導彈、反輻射導彈等,未來的精確制導武器將有更高的精度和一定的智能,可主動識別和攻擊目標。
2.隱身武器。如隱形飛機、隱形坦克、隱形船等,它們的雷達反射波不到普通武器的10%,是敵探測和發現距離大大縮短。
3.高科技作戰平台。即用高技術裝備起來的新型作戰飛機、艦艇、坦克和裝甲車輛等殺傷兵器的載體,它們有良好的機動能力、防護能力和較強的電子屏障能力。
4.空間武器系統。指部署在太空的軍用偵察、通信、導航衛星和可能用於反衛星作戰的動能武器及其天基作戰平台等。
5.指揮、控制、通信、情報和電子作戰系統,這一系統是協調未來高科技作戰活動的「神經中心」它由各種電子信息裝備構成的各種信息系統組成。
6.新概念武器。即以新原理、新概念為基礎開發出來的新型常規武器,這類武器正在研製中,不久即將投入實戰應用。(年代差異,或有差異,抱歉)主要有激光致盲武器、強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等。
7.新生化武器。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將會研製出依靠新的殺傷機理而有實戰應用價值的生物、化學武器,不如基因武器、新的化學戰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