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技術服務費發票如何入賬
技術服務費發票在實際操作入賬中,如果不是經常發生的,可以歸入到辦公費;
如果發生相對較頻繁,會計可分錄為:
借: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辦公費(或技術咨詢費)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Ⅱ 技術咨詢服務費如何入賬,分錄怎樣
企業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組織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因此,技術支付的咨詢費、常年法律顧問費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的「咨詢費」明細科目中。
會計可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技術咨詢費
貸:銀行存款
(2)預收一年技術服務費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1、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2、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
3、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Ⅲ 公司預付一年的技術服務費計入預付賬款,取得發票後應該怎麼記.因為技術服務費是一年的。
有,待攤費用一般就是放在預付賬款下面作為子科目的,直接在取得發票時,借:預付賬款-待攤費用-技術服務費 貸:銀行存款 ,然後每月將該費用等額攤銷即可。
Ⅳ 技術服務費做賬
企業研發費用,包括技術服務費,先在「研發支出」科目歸集,待項目完成後,應資本化處理的記入無形資產;應費用化處理的記入當期損益。
發生技術服務費時
借:研發支出
貸: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項目結束後
借:無形資產—** 或 管理費用—研發費
貸:研發支出
Ⅳ 公司開票收技術服務費,但相應成本在未來3年發生,賬務怎麼處理
企業的開票收技術服務費,我覺得如果成本在未來三年內發生的話,首先可以將這部分的收入暫時不確認,但既然開票了就應該先加增值稅。
Ⅵ 我公司支付了一筆一年的設備技術服務費50萬,對方還沒開具發票,請問我怎麼入帳!
支付時 借:預付賬款50萬
貸:銀行存款50萬
收到發票時 借:待攤費用 50萬
貸:預付賬款 50萬
同時分攤當月費用 借:管理費用 50萬
貸:待攤費用 50萬
Ⅶ 我公司支付出去的技術服務費賬務應如何處理
公司賬戶的技術服務費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具體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技術管理費
貸:銀行存款/現金
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7)預收一年技術服務費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等,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等以及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咨詢費、研究費用等其他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研發支出」等科目。
期末,應將「管理費用」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管理費用在會計核算上是作為期間費用核算的,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並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賬核算。期末"管理費用"科目的余額結轉"本年利潤"科目後無余額。
Ⅷ 技術服務費發票如何入賬
技術服務費發票在實際操作入賬中,如果不是經常發生的,可以歸入到辦公費;
如果發生相對較頻繁,會計可分錄為:
借: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辦公費(或技術咨詢費)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Ⅸ 對方給我方開具的技術服務費的專票如何進行抵扣做賬
一般納稅人收到開具的技術服務費發票是增值稅專用發票才可以抵扣。
根據納稅人的不同收到技術服務費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財務處理方式有以下兩種:
1、如果企業是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服務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如果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服務費
貸:銀行存款
(9)預收一年技術服務費如何做賬擴展閱讀
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期限是360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後需要及時進行認證抵扣。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第十條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後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認證或登錄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台進行確認,並在規定的納稅申報期內,向主管國稅機關申報抵扣進項稅額。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2017年7月1日及以後開具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應自開具之日起360日內向主管國稅機關報送《海關完稅憑證抵扣清單》,申請稽核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