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苦竹怎麼種植技術

苦竹怎麼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2022-10-18 17:55:17

1. 要怎麼種植竹子呢

竹子大家都不陌生了,就連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都非常的喜歡吃它,那麼生活中很多人想要在家裡種一些竹子,都不知道具體的操作方法,其實竹子的種植方法並不是很難,跟種植一些花花草草的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都知道竹子是在特定的氣候下才能生存的,比如說在我國的四川地區就分布有很多的竹子,那麼看來竹子喜歡生長在比較溫涼的地區,而且還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這些都是竹子生長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缺一不可的。我們在種植竹子時,還需要種植在酸性土壤中。

竹子的種植是要分情況的,如果想要在家庭中種植一些竹子,那我們就要准備一些酸性的土壤,在種植完之後還要經常給竹子澆水,但是不能在根部積水,而且我們還要按時施肥。

2. 苦竹的養殖方法 如何種植苦竹

1、劈山:苦竹常與其他雜灌木混生在一起,因此,低產苦竹林在改造前應進行劈山,一般以6-7月為最好。將竹林中的雜草,灌木砍除,鋪蓋於地面,既增加林地肥力,又改善林內通氣和衛生狀況。劈山時應注意選留母竹,每畝選留母竹1200-1500株左右,同時注意把樹干直,冠幅窄的闊葉樹每畝留5-10株。

2、鬆土:通常在每年10-12月進行鬆土,鬆土深度達10cm左右,把林地土層翻轉,並讓其瓦片狀覆蓋於地面,根、葛藤、伐根(竹頭)、老竹鞭和雜灌頭挖除。鬆土時注意掌握立竹附近宜淺,林中空地可深;竹鞭多處宜淺,稀竹林可深;松軟土宜淺,硬土可深。同時,揀盡林地石塊。

3、鋤草:及時鋤草可以防止土壤水分、養分消耗,促進竹子生長。鋤草每年二次,第一次在出筍前的3-4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鋤草要求挖起草頭,鋤得干凈。

4、施肥:可施速效肥和有機肥。每年施速效肥二次,在3-4月和8-9月結合鋤草進行施肥,每畝施尿素15-20kg,或碳銨30-40kg,施肥方法以溝施為好。有機肥一般在冬季施,每畝可施肥200kg,或者餅肥100kg。

3. 紅筍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一、紅筍的種植技術:

1、造林地的選擇。選擇交通方便、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黃壤或紅壤。

2、造林整地。造林地坡度小於15度的採取全面整地,坡度大於15度小於30度的採取帶狀整地,坡度大於30度的採取塊狀整地。

3、母竹標准。母竹基徑1厘米以上,年齡1~2年生,來鞭10~20厘米,去鞭15~25厘米,單株留枝4~5檔,3~5株一叢時,留枝2~3檔。植株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無檢疫性病蟲害。

4、母竹栽植。苦竹栽植密度每畝種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為長40厘米,寬30厘米,深30厘米。栽植時間,選擇在雨水至清明期間栽植。栽種時先將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層踏實,使鞭根舒展,下緊上松,覆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在天氣或土壤乾燥時要先適當灌水,再進行覆土。栽竹時要做到: 深挖穴、淺栽竹、下擁緊、上松蓋。

二、後期管理:

1、植後管護。栽後要注意經常檢查,久旱要澆水,久雨要排澇,及時防治病蟲害,嚴禁人畜踐踏,加強竹林保護。

2、鬆土除草。每年鬆土除草3次,2月淺削鬆土,6月深翻鬆土。

3、合理施肥。栽後3~6個月,可進行一次施肥。第一年,6月每畝施入農家有機糞肥1000千克,9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10千克,結合鬆土翻入土中;第二年,2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10千克,6月每畝再施入農家有機糞肥1000千克,9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20千克;第三年可按成林標准進行施肥。

三、成林培育技術:

1、除草鬆土。苦竹林郁閉後,一般無雜草。如果有,一定要除去,鬆土可結合施肥進行,每年要鬆土2次。

2、合理施肥。

(1)2月施筍前肥: 每畝施入竹筍專用復合肥30千克,採用開溝施入。

(2)6月施行鞭肥: 每畝施入腐熟農家糞肥2000千克,結合鬆土,翻入土中。

(3)9月施孕筍肥: 每畝施入竹筍專用復合肥20千克或相當含量的農家土肥。

3.留好母竹。苦竹筍出土時間可分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筍,應全部挖出食用;盛期出土的竹筍,要選留母竹,每年每畝保留健壯筍400株。竹筍採收,在筍尖離地面5~7厘米處開始挖筍,選用特製竹筍採收工具進行挖筍,不損傷竹鞭和筍芽。

4.合理砍伐。每畝苦竹林均勻保留母竹1200株左右,母竹留養3年,4年生以上全部砍掉。每年「寒露」後砍伐4年以上的老竹。

四、低產苦竹筍用林改造技術

1、竹林選擇。選擇交通方便、坡度平緩、土壤深厚肥沃、竹種優良、成片分布有一定規模的野生苦竹林、低產老竹林進行改造。

2、劈山清理。對低產及老苦竹林進行全面清理,砍除竹林中的柴、草、刺、藤及老、殘、病、小的苦竹。每平方米保留1~2株生長健壯的苦竹。

3、深翻墾復。坡度在20度以下的,可採用全面深翻墾復,墾復時間選擇在10月至次年2月進行,墾復深翻深度30~40厘米,土塊翻蓋不打碎。

4、增施土肥。結合深翻墾復進行施肥,每畝施用廄肥2000千克或餅肥100千克。
5.立體混交。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苦竹林,改造時每畝宜保留3~5株闊葉樹,有利水土涵養,維護苦竹筍用林生態系統平衡。
改造後按成林豐產竹林進行培育管理。

4. 如何種植苦竹

生於向陽山坡或平原,適應性強,較耐寒,喜肥沃,濕潤的砂質土壤.
多加照顧,應該就可以了。

5. 水竹、苦竹可以在北方用大棚種植嗎

水竹和苦竹都可以在北方用大棚種植的。

一、水竹大棚種植方法。

對於土壤沒有特殊的要求,具有正常的通透性,肥力好這些特點即可。選用品質優良的種子,先將其均勻的置於土壤上,用薄土覆蓋,待其生長出苗。然後將幼苗移栽定植,當水竹幼苗種植在土壤中時,要保持土壤一直處於濕潤的狀態。在花盆中時,要勤澆水,使其富含大量的水分。可以對其適當的進行施肥,多次施用薄肥。

水竹的生長速度較快,所以在平時要定期對水竹的葉片進行修剪。要預防水竹的病蟲害,尤其是葉枯病。在冬季時,要預防溫度下降,水竹不適宜在低溫下生長。

二、苦竹大棚種植方法。

1、抗旱排澇:天旱時適時澆水,下雨後及時排除積水,以滿足鞭根對水分的需要,保證母竹的正常生長。

2、竹農間作,以耕代撫:新造林1~2年進行竹農間作,既可增加收入,又能促進新竹生長,間種作物最好是豆類、綠肥等。

3、鬆土施肥:鬆土每年進行1—2次,深度以15~20厘米為宜,注意不要損傷竹鞭,清除雜草、灌叢,挖除老竹篼、死鞭。鬆土時間在8~10月,一般結合施肥進行。施肥每年兩次,第一次在1~2月進行,第二次在6~10月進行,肥料可選用農家肥或化肥。施肥方法採用水平溝施,每隔1米開一條深20厘米的溝,將農家肥(人糞尿)按每畝1000公斤或采法特氮磷鉀復合肥每畝100公斤均勻施入後覆土。

4、覆蓋:每年11~12月,將糠殼或稻草節等按每畝500公斤的量均勻鋪撒在林地內,然後再用塑料薄膜覆蓋。注意保持林地濕度,必要時可在覆蓋前澆一次透水。採取覆蓋措施能有效提高林地積溫,促進苦竹早日生筍。移植母竹或竹鞭,雨季移植成活率較高。 苦竹的低產林改造首先要明確改造對象,即以苦竹為目的樹種的林分,而不是用材林或經濟林中混生苦竹的林分。其次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有重點地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土層較深厚肥沃的林地進行低產改造。具體的技術措施包括劈山、鬆土、鋤草、施肥、挖筍與留養母竹、合理採伐及防治病蟲害等七個環節。

6. 紅筍的種植技術

7. 平原地區適合種植苦竹筍嗎

平原地區適合種植苦竹筍,苦竹,大明竹屬,地下莖混生型。竹筍肉色白,質嫩厚,富含粗纖維和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其味甘苦,清涼開胃,營養豐富,有增進消化腺分泌、清除腸胃有毒物質作用,有降壓、降脂葯用價值,已逐漸成為居民所喜愛的特色菜餚。竹竿亦是市場走俏產品。經營苦竹生產是一項投資少、致富快、適應性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短平快項目。
一、營造技術
1.造林地的選擇。選擇交通方便、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黃壤或紅壤。
2.造林整地。造林地坡度小於15度的採取全面整地,坡度大於15度小於30度的採取帶狀整地,坡度大於30度的採取塊狀整地。
3.母竹標准。母竹基徑1厘米以上,年齡1~2年生,來鞭10~20厘米,去鞭15~25厘米,單株留枝4~5檔,3~5株一叢時,留枝2~3檔。植株根系完整,無機械損傷,無檢疫性病蟲害。
4.母竹栽植。苦竹栽植密度每畝種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為長40厘米,寬30厘米,深30厘米。栽植時間,選擇在雨水至清明期間栽植。栽種時先將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層踏實,使鞭根舒展,下緊上松,覆土深度比母竹原來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在天氣或土壤乾燥時要先適當灌水,再進行覆土。栽竹時要做到: 深挖穴、淺栽竹、下擁緊、上松蓋。
二、幼林管護
1.植後管護。栽後要注意經常檢查,久旱要澆水,久雨要排澇,及時防治病蟲害,嚴禁人畜踐踏,加強竹林保護。
2.鬆土除草。每年鬆土除草3次,2月淺削鬆土,6月深翻鬆土。
3.合理施肥。栽後3~6個月,可進行一次施肥。第一年,6月每畝施入農家有機糞肥1000千克,9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10千克,結合鬆土翻入土中;第二年,2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10千克,6月每畝再施入農家有機糞肥1000千克,9月每畝可施竹筍專用復合肥20千克;第三年可按成林標准進行施肥。
三、成林豐產竹林培育技術
1.除草鬆土。苦竹林郁閉後,一般無雜草。如果有,一定要除去,鬆土可結合施肥進行,每年要鬆土2次。
2.合理施肥。
(1)2月施筍前肥: 每畝施入竹筍專用復合肥30千克,採用開溝施入。
(2)6月施行鞭肥: 每畝施入腐熟農家糞肥2000千克,結合鬆土,翻入土中。
(3)9月施孕筍肥: 每畝施入竹筍專用復合肥20千克或相當含量的農家土肥。
3.留好母竹。苦竹筍出土時間可分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筍,應全部挖出食用;盛期出土的竹筍,要選留母竹,每年每畝保留健壯筍400株。竹筍採收,在筍尖離地面5~7厘米處開始挖筍,選用特製竹筍採收工具進行挖筍,不損傷竹鞭和筍芽。
4.合理砍伐。每畝苦竹林均勻保留母竹1200株左右,母竹留養3年,4年生以上全部砍掉。每年「寒露」後砍伐4年以上的老竹。
四、低產苦竹筍用林改造技術
1.竹林選擇。選擇交通方便、坡度平緩、土壤深厚肥沃、竹種優良、成片分布有一定規模的野生苦竹林、低產老竹林進行改造。
2.劈山清理。對低產及老苦竹林進行全面清理,砍除竹林中的柴、草、刺、藤及老、殘、病、小的苦竹。每平方米保留1~2株生長健壯的苦竹。
3.深翻墾復。坡度在20度以下的,可採用全面深翻墾復,墾復時間選擇在10月至次年2月進行,墾復深翻深度30~40厘米,土塊翻蓋不打碎。
4.增施土肥。結合深翻墾復進行施肥,每畝施用廄肥2000千克或餅肥100千克。
5.立體混交。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苦竹林,改造時每畝宜保留3~5株闊葉樹,有利水土涵養,維護苦竹筍用林生態系統平衡。
改造後按成林豐產竹林進行培育管理。

8. 苦竹筍可以大棚種植嗎

苦竹的栽培
一、生長特性
苦竹的地下莖為復軸混生型。具有單軸型和合軸型地下莖繁殖特點,母竹稈基上的芽既可形成細長的竹鞭,並從鞭上抽筍長新竹,稀疏散生,又可以從母竹稈基芽眼直接萌發成筍,長出成叢的竹稈。
(一)竹鞭和竹根的生長
苦竹的竹鞭節間細長,鞭根較少,長芽的一側無溝槽,鞭上的側芽既可以抽出新鞭,又可以發筍成竹,竹鞭一般多分布在25厘米以內的土壤上層,靠鞭梢橫向生長,起伏前進。但在疏鬆肥沃的山谷或下坡土壤中,鞭根入土較淺,且鞭徑大,鞭節長,起伏變化小,鞭梢一年生長量可高達3-4米。而在土層較瘠薄的山坡上部或山脊,鞭根分布較深,且鞭徑小,鞭節短,起伏變化大,鞭梢生長緩慢。
苦竹稈基的節間較長,竹根少,兩側有芽眼2-6枚,既可以發育成竹鞭,在土中橫向生長;也可抽筍長成新竹稈,成叢生長。在肥沃土壤中,由於鞭梢生長和竹稈頂端生長優勢,促進竹稈稈基的芽眼一直處於休上眠狀態,從而使芽眼失去萌發力,只靠竹鞭上的側芽長出新竹稈,呈稀疏散生,表現出與散生竹竹林相同的特點。在瘠薄土壤條件下,苦竹稈基的芽眼一般萌發抽筍,長出成叢竹稈,表現出叢生的特徵。
(二)竹筍的生長
苦竹鞭上的筍芽從發育分化到膨大出土,一般從1月開始,至5月止,歷時120-150天。出筍一般在4月中下旬,筍期30-40天。同一林分,林緣要比林內出筍早7-10天。
(三)竹筍——幼竹的稈形生長
竹筍出土後,根據生長速度不同,幼竹高生長階段,可分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四個階段,歷時40-50天。
初期:生長緩慢,每日生長量1-3cm,約12-15天;
上升期:生長加快,每日生長量5-10cm,約5-7天;
盛期:生長速度已達高峰,每天生長量達10-30cm,約10-12天;
末期:生長減慢,每天生長量僅達10-15cm以下,10天左右,筍籜幾乎全部脫落,新枝開始生長。
(四)成竹的材質生長
幼竹稈形生長結束後,就轉入材質生長階段。1年生的成竹為幼齡竹,2-3年竹為壯齡竹,4-5年生竹為老齡竹。
(五)竹子換葉期
苦竹成竹後,每年換葉一次,換葉期為3-5月。苦竹一邊換葉,一邊長新葉,沒有明顯的換葉高峰期。因此,苦竹筍沒有大小年的現象。
二、苦竹低產林改造技術
苦竹的低產林改造首先要明確改造對象,即以苦竹為目的樹種的林分,而不是用材林或經濟林中混生苦竹的林分。其次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有重點地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土層較深厚肥沃的林地進行低產改造。具體的技術措施包括劈山、鬆土、鋤草、施肥、挖筍與留養母竹、合理採伐及防治病蟲害等七個環節。
1、劈山:苦竹常與其他雜灌木混生在一起,因此,低產苦竹林在改造前應進行劈山,一般以6-7月為最好。將竹林中的雜草,灌木砍除,鋪蓋於地面,既增加林地肥力,又改善林內通氣和衛生狀況。劈山時應注意選留母竹,每畝選留母竹1200-1500株左右,同時注意把樹干直,冠幅窄的闊葉樹每畝留5-10株。
2、鬆土:通常在每年10-12月進行鬆土,鬆土深度達10cm左右,把林地土層翻轉,並讓其瓦片狀覆蓋於地面,根、葛藤、伐根(竹頭)、老竹鞭和雜灌頭挖除。鬆土時注意掌握立竹附近宜淺,林中空地可深;竹鞭多處宜淺,稀竹林可深;松軟土宜淺,硬土可深。同時,揀盡林地石塊。
3、鋤草:及時鋤草可以防止土壤水分、養分消耗,促進竹子生長。鋤草每年二次,第一次在出筍前的3-4月份,第二次在8-9月份。鋤草要求挖起草頭,鋤得干凈。
4、施肥:可施速效肥和有機肥。每年施速效肥二次,在3-4月和8-9月結合鋤草進行施肥,每畝施尿素15-20kg,或碳銨30-40kg,施肥方法以溝施為好。有機肥一般在冬季施,每畝可施廄肥200kg,或者餅肥100kg。
5、挖筍與留養新竹:苦竹筍要求立竹量通常為1200-1500株/畝(不宜過稀過密,以林地不透光為宜),年齡結構為1-3年各佔1/3,因此,每畝每年留養新竹400-500株。在保證留養新竹數量的基礎上(通常採用插簽標記法),充分的疏筍有利於提高竹林的經濟效益。挖筍要掌握適時適度和適對象。
適時:過早出的筍,一般為淺鞭筍,多數發育不良;過遲出的筍,成竹率低,退筍多。因此,過早及過遲出的筍可挖去。中期出的筍,數量多,營養充足,成竹率高,此時應把壯筍留為母竹,而把長勢弱的筍疏去,挖筍應在筍出土5cm以內就及時挖,此時竹筍幼嫩,經濟價值高,養分消耗少,有利於提高產量。
適度:中期筍每畝留壯筍400-500根,其餘均可挖去。要注意邊留筍養竹邊挖筍。通常掌握每隔1.3-1.5m留壯筍一根。
適對象:就是挖除病蟲筍、路邊筍、並筍、過密筍、小筍和歪筍等。對林中空地或林緣地可多留,以利調整竹林分布和發展。
6、合理採伐:合理採伐要掌握好採伐季節,採伐年齡,採伐數量和採伐對象。採伐季節為冬季竹林休眠期,嚴禁生長季節伐竹。採伐年齡為3年生以上(含3年)的竹子。採伐數量要求伐後每畝立竹量保持1200-1500株,且分布均勻。採伐對象要掌握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壯的原則,不砍邊緣竹,不砍空膛竹。
7、防治病蟲害:苦竹的病蟲害較少,很少發現大面積為害。苦竹的害蟲主要有竹斑蛾、竹織葉野螟、竹筍泉繩、竹廣肩小蜂、竹蚜蟲等等。

閱讀全文

與苦竹怎麼種植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巧人秀產品如何 瀏覽:368
泰爾制葯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428
北京果蔬消毒器代理商有哪些 瀏覽:786
it技術教育哪裡好 瀏覽:849
資質和信用信息系統怎麼下載 瀏覽:405
如何做一個物流信息部 瀏覽:873
審核中的小程序在哪裡 瀏覽:399
友愛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個班 瀏覽:515
代理商是怎麼工作的 瀏覽:638
哪裡能查業主信息 瀏覽:271
程序員吃什麼提升自己 瀏覽:295
產品和儀器如何選擇 瀏覽:775
代理權授予范圍及方式有哪些 瀏覽:104
休市為什麼可以交易股票 瀏覽:999
如何創建數據宏 瀏覽:647
紅字發票信息多久審核通過 瀏覽:468
autostart程序是什麼 瀏覽:603
嬌韻詩都有哪些產品 瀏覽:241
西寧市賣舊書籍市場在哪裡 瀏覽:553
江西技術電子產品哪個好 瀏覽: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