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塔吊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塔吊起源西歐。第一項有關建築用塔吊專利頒發於1900年。1905年出現了塔身固定的裝有臂架的起重機,1923年製成了近代塔吊的原型樣機,同年出現第一台比較完整的近代塔吊。我國塔機1950年才從上海開始起步。
2. 內爬式塔吊的特點
內爬塔吊能夠在外附著自升式塔吊空前繁榮的市場里佔有一席之地,並且管理部門列為推薦發展方向,確有其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開發價值:塔吊在建築物內部施工,不佔用施工場地,適合於現場狹窄的工程,特別有利於城區改擴建工程(據權威部門透露,2008年奧運會後北京市將以城區改建工程為主,因此,內爬塔吊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無需鋪設軌道,無需專門製作鋼筋混凝土基礎(高層建築一般需鋼筋混凝土126噸以上),施工准備簡單(只需預留洞口,局部提高強度),節省費用;無需多道錨固裝置和復雜的附著作業;作業范圍大。內爬塔設置在建築物中間,覆蓋建築物,能夠使伸出建築物的幅度小,有效避開周圍障礙物和人行道等;由於起重臂可以較短,起重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只需少量的標准節,一般塔身30米(風載荷小),即可滿足施工要求,一次性投資少,建築物高度越高,經濟效益越顯著等。
3. 中國第一台內爬式塔吊是什麼時候
內爬式塔吊,簡稱內爬吊,是一種安裝在建築物內部電梯井或樓梯間里的塔機,可以隨施工進程逐步向上爬升.除專用內爬塔吊外,一般自升式塔吊通過更換爬升系統以及改造、增加一些附件,也可用作內爬塔.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就已經採用內爬塔進行高層建築施工.近些年來,在京、滬、廣、深等地頻繁採用內爬塔進行高層建築施工.總公司最早接觸的內爬塔吊,是2002年xx工程的MC320P塔吊---當時北京市最大的內爬塔吊. xx工程,也是採用MC120P內爬塔吊行施工.
4. 建築工地的塔吊是怎麼磊上去的
簡單地說一下吧,像你所說的,主要有三種塔吊,分別為「附著式」和「內爬式」「軌道式」我們國內一般是「附著式」和「軌道式」在地面是用起重機安裝的,當有一定的高度後,再利用塔吊自身的液壓系統(千斤頂)安裝它的支承鐵籠的,因為它最上邊的哪個鐵籠比下面的一個稍大,它就套在下面的哪個鐵籠上,當它利用千斤頂升高最上面的哪鐵籠再在裡面放一個小鐵籠,一次一次重復下去,它就變高了,反過來就是拆卸啊。「軌道式」是在地用起重機安裝的。內爬式有所不同,它是直接利建築物為支座通過自身的液體系統上升的,拆卸時,在發達國家一般是用直升飛機吊下來的。在我國是利用建築物上的某個支點折的,這個介紹起來很復查,這里就不說了,建議你參考《建築機械》,哪裡有你最完整的答案。
5. 塔吊上的操作員是怎麼上去的
塔吊司機從地面上到司機室,是通過塔身標准節內固定的專用爬梯(由塔吊生產廠家在製作標准節的同時焊接安裝在標准節的鋼筋爬梯)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操作規則
1、 使用前,應檢查各金屬結構部件和外觀情況完好,空載運轉時聲音正常,重載試驗制動可靠,各安全限位和保護裝置齊全完好,動作靈敏可靠,方可作業。
2、 操作各控制器時,應依次逐步操作,嚴禁越擋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操作手柄歸零,待電機停止轉動後再換向操作,力求平穩,嚴禁急開急停。
3、 設備在運行中,如發現機械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待故障排除後方可進行運行。
4、 嚴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後作業,嚴禁以行程開關代替停車操作,嚴禁違章作業和擅離工作崗位或把機器交給他人駕駛。
(5)塔吊內爬技術哪個國家先擴展閱讀
堅持"十"不弔。 作業完畢,應斷電鎖箱,搞好機械的"十字"作業工作。十不弔的內容如下:
(1)、斜吊不弔
(2)、超載不弔
(3)、散裝物裝得太滿或捆紮不牢不弔
(4)、吊物邊緣無防護措施不弔
(5)、吊物上站人不弔
(6)、指揮信號不明不弔
(7)、埋在地下的構件不弔
(8)、安全裝置失靈不弔
(9)、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不弔
(10)、六級以上強風不弔
6. 內爬式塔吊的介紹
內爬式塔吊,簡稱內爬吊,是一種安裝在建築物內部電梯井或樓梯間里的塔機,可以隨施工進程逐步向上爬升.除專用內爬塔吊外,一般自升式塔吊通過更換爬升系統以及改造、增加一些附件,也可用作內爬塔。
7. 塔吊是怎麼上去的
一,上塔吊的方式:
1、在塔身中間扶梯一步一步爬上去。
2、從底層坐施工電梯到最上一道扶牆搭設的腳手架,從腳手架走向塔身然後爬塔身的扶梯上去。
二,什麼是塔吊:
塔式起重機(towercrane)簡稱塔機,亦稱塔吊,起源於西歐。據記載,第一項有關建築用塔機專利頒發於1900年。1930年當時德國已開始批量生產塔機,並用於建築施工。1941年,有關塔機的德國工業標准DIN8770公布。該標准規定以吊載(t)和幅度(m)的乘積(tm)一起以重力矩表示塔機的起重能力。
但是,由於我國在城鎮化戰略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下,塔式起重機市場反而得到了一定的保證,行業整體發展直逼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在塔機技術越來越趨向於智能和綠色化,塔機企業管理趨向國際化的同時,我國中小塔機企業發展卻不容樂觀。像徐工、中聯和三一這樣的大公司已經走出國門,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中聯重科已成為世界最大規模塔機企業。無不例外,這些巨頭企業有非常完備的研發、質量保證體系及運營管理機制,能夠參與國際市場份額的爭奪。但對中小企業來說,並沒有這樣的機會,由於自身受技術和資金制約,再加上行業價格戰加劇、貨款拖欠嚴重的影響,整個行業面臨的局勢並不明朗。
三,塔吊的分類:
塔機分為上回轉塔機和下回轉塔機兩大類。其中前者的承載力要高於後者,在許多的施工現場我們所見到的就是上回轉式上頂升加節接高的塔機。按能否移動又分為:行走式和固定式。固定式塔機塔身固定不轉,安裝在整塊混凝土基礎上,或裝設在條形式X形混凝土基礎上,行走式可分為履帶式、汽車式、輪胎式和軌道式四種。在房屋的施工中一般採用的是固定式的。按其變幅方式可分為水平臂架小車變幅和動臂變幅兩種;按其安裝形式可分為自升式、整體快速拆裝和拼裝式三種。應用最廣的是下回轉、快速拆裝、軌道式塔式起重機和能夠一機四用(軌道式、固定式、附著式和內爬式)的自升塔式起重機。
四,塔吊的圖示:
8. 誰能告訴我關於塔吊的一切,尤其是發展歷史,起源,背景知識
塔吊,起源於西歐,第一項有關建築用塔機專利頒發於1900年。1905年出現了塔身固定的裝有臂架的起重機,1923年製成了近代塔機的原型樣機,同年出現第一台比較完整的近代塔機。1930年當時德國已開始批量生產塔機,並用於建築施工。1941年,有關塔機的德國工業標准DIN8770公布。該標准規定以吊載(t)和幅度(m)的乘積(tm)一起以重力矩表示塔機的起重能力。
從塔機的技術發展方面來看,雖然新的產品層出不窮,新產品在生產效能、操作簡便、保養容易和運行可靠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塔機的技術並無根本性的改變。塔機的研究正向著組合式發展。所謂的組合式,就是以塔身結構為核心,按結構和功能特點,將塔身分解成若幹部分,並依據系列化和通用化要求,遵循模數制原理再將各部分劃分成若干模塊。根據參數要求,選用適當模塊分別組成具有不同技術性能特徵的塔機,以滿足施工的具體需求。推行組合式的塔機有助於加快塔機產品開發進度,節省產品開發費用,並能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塔機分為上回轉塔機和下回轉塔機兩大類。其中前者的承載力要高於後者,在許多的施工現場我們所見到的就是上回轉式上頂升加節接高的塔機。按能否移動又分為:走行式和固定式。固定式塔機塔身固定不轉,安裝在整塊混凝土基礎上,或裝設在條形式X形混凝土基礎上。在房屋的施工中一般採用的是固定式的。
塔吊按照力矩進行劃分,大致劃分為QTZ125(力矩1250)、OTZ80(力矩800)、QTZ63(力矩630)、QTZ50(力矩500)、QTZ40(力矩400)QTZ31.5,QTZ25型塔式起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