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蜜餞怎麼做
1、金桔餅將100克食鹽、50克明礬粉用開水配製成溶液,再取2500克鮮金桔,用小刀在其周圍切出螺紋後浸入溶液。12小時後,將金桔取出瀝干,用開水沖泡,去核壓扁,用清水漂去咸辣味,過3小時換一次水,3小時後瀝干,用1300克砂糖與金桔逐層拌和,糖漬5天,然後連糖漿一起倒入鋁鍋內用文火燒煮,再陸續加入700克砂糖,逐漸使糖汁滲透到金桔內部,表面顯出光澤,即成清香可口的金桔餅。可浸在原糖漿中,貯存在瓷器容器中。
2、蜜橄欖取500克已轉黃的橄欖,用少量食鹽擦破表皮,待橄欖稍發軟時,用木榔頭將其敲扁,並用清水沖凈。再取250克白砂糖溶入250克水中,煮沸後加入橄欖,用文火煮30分鍾,然後再加150克白砂糖,邊煮邊攪,待糖液濃縮到70% 左右,瀝去糖漿,便成蜜橄欖。必須浸在糖漿中,放在陰涼通風處存放。
3、蜜桔皮將1000克去梗、蒂的桔皮,浸沒在10克明礬與50克鹽混和的溶液中腌制24小時後,放入清水中煮沸,再用冷水沖冷後倒入放有2.5克明礬的清水中,每隔4小時換一次水,換4次水後瀝干,用1∶1的比例鋪一層桔皮撒一層糖,每天翻一遍,5天後,用文火燒30分鍾左右,當糖汁收干且桔皮呈光亮時撈起冷卻即可食用。
4、糖桔皮將洗凈的桔皮放入糖中浸泡,1星期後再把桔皮和糖一起倒入鍋中燒煮,冷卻晾乾後即成糖桔皮,可用作糕餅點心的配料。
5、五香陳把干桔皮浸泡24小時,擠干水分後放進開水中煮30分鍾,再擠干,剪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按500克濕桔皮加20克鹽的比例加鹽後再煮30分鍾,灑上甘草粉,晾乾後即成五香陳皮。
6、西瓜皮自製蜜餞法將新鮮光滑的西瓜皮切成手掌大小,削去剩餘瓜瓤和外層綠皮,然後把薄片浸在鹽里,3~4小時後取出捏干,切成細絲,放50克醬油、50克白糖,熱炒10分鍾,瀝干後曝曬1~2天,即成美味的蜜餞。
7、醉棗將無蟲眼、無損傷的優質新鮮紅棗洗凈,按棗量1/3的比例加入60度的白酒,拌勻後貯存在沒裝過油、鹽、醬的干凈缸、壇內,然後蓋嚴實,用塑料紙或黃泥封口,不要隨便開啟,1個月後即成醉棗。
② 蜜餞的製作方法(圖文)
蜜餞核桃仁的做法
製作材料:
主料:
核桃500克,蜂蜜500克
製作步驟:
1. 先將核桃仁炒熟搗爛;
2. 核桃仁與蜂蜜拌勻即可。
小帖士-健康提示:
本品具有補肺腎、滋陰潤腸之功效,適於哮喘兼有便秘者食用。
小帖士-食物相剋:
核桃:核桃不能與野雞肉一起食用,肺炎、支氣管擴張等患者不易食之。
核桃不宜與酒同食。據宋.馬志《開寶本草》記載:「飲酒食核桃令人咯血」。可能是因為核桃性熱,多食生痰動火,而白酒也屬甘辛大熱,二者同食,易致血熱的緣故。特別是有咯血宿疾的人,更應禁忌。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患者,飲白酒即可引起咯血,不與核桃共食,亦可致病。
蜂蜜:蜂蜜的營養成分比較復雜,蔥蜜同食後,蜂蜜中的有機酸、酶類遇上蔥中的含硫氨基酸等,會發生有害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
蜜餞山楂
製作材料:
主料:
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製作步驟:
1. 將生山楂洗凈,去果柄、果核,然後將山楂放入鋁鍋內,加水適用量,煎煮至七成熟爛,水將干時加入蜂蜜,再用小火煮透收汁即可。
2. 冷卻後,放入瓶中貯存備用。
用法:每日服3次,每次15-30克。
小帖士-健康提示:
開胃,消食,活血化瘀。
小帖士-食物相剋:
山楂:山楂不宜於海鮮、人參、檸檬同食。
蜂蜜:蜂蜜的營養成分比較復雜,蔥蜜同食後,蜂蜜中的有機酸、酶類遇上蔥中的含硫氨基酸等,會發生有害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
③ 為什麼餘杭地區有那麼多蜜餞廠,在超市發現好多蜜餞話梅等等 都是餘杭地區出產的。
因為餘杭的超山就是一個大型的水果生產基地,再加上近年來食品深加工技術的引進,水果的深加工產業也就多了起來,像很多楊梅、蜜餞都是出自於此。
④ 蜜餞如何製作
利用食糖的保藏作用經煮制或腌製成的糖制果品。也包括部分蔬菜的糖製品。蜜餞須保持水果的塊形或狀態,是不同於果醬製品之處。
蜜餞加工所用的食糖有蔗糖、蜂蜜、葡萄糖、飴糖和果葡糖漿等,其中以蔗糖為主。食糖對蜜餞的保藏作用在於濃糖液的強大滲透壓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一般蜜餞含有大量糖分,水分活性只有0.75~0.80,除耐干黴菌和耐滲酵母外,一切革蘭氏陰性桿菌、大多數球菌、乳酸菌、以及大多數酵母、黴菌和葡萄球菌都不能存在,因此蜜餞不易敗壞。
蜜餞,中國本作「蜜煎」,後因其為食品名稱,改稱現名。蜜餞加工,歷史悠久。歐洲古羅馬時代已有記載,但16世紀以前只有蜂蜜製取,其後才改用蔗糖。中國蜜餞也有深遠的歷史,最初也用蜂蜜和飴糖等甜味劑製取,文獻記載頗多,在《食經》、《橘錄》、《荔枝譜》、《本草綱目》和《遵生八283239》等古籍中,對梅、李、木瓜、橘和荔枝的糖制都有述及,但長時期處於手工生產狀態,20世紀50年代後始有較大的進展。
製品種類
蜜餞依製品的干濕狀態分為糖漬蜜餞和干態蜜餞兩類。糖漬蜜餞也稱糖漬果子,是果實或果塊加糖煮制後,保藏在濃度為60~65%的糖液中的製品。良好的糖漬蜜餞應是糖液清晰透明,塊形完整,質地緊密,無軟爛或皺縮現象。產品如糖漬青梅、櫻桃蜜餞和蜜香櫞等。干態蜜餞是加糖煮制後乾燥的製品,不帶糖液,一般含糖量在75%以上,常見的有果脯和蜜棗等,但其中涼果的含糖量較低。有的干態蜜餞為了改進製品的外觀,在表面敷以透明或結晶的糖衣,稱為糖衣果子,如糖衣栗子。
蜜餞依加工時加熱與否,又有冷制蜜餞和普通蜜餞之分。前者是用糖腌制而成,整個過程不行加熱,製品質地略帶鬆脆,品質好,為中國特有的工藝,如糖漬青梅等製品。後者一般用糖煮制,是蜜餞的傳統工藝。
蜜餞又依加工時加用香料和調味料與否,分為加料蜜餞和非加料蜜餞。前者加用香料、調味料或中草葯料,如陳皮梅、香草話梅和葯果等製品。與此相類似的九制蜜餞,是多次加用甘草汁所製取,這類製品風味別致。另一類雕花蜜餞是精雕細刻的手工製品,例如劃縫數十條的金絲蜜棗、雕成花籃狀的雕梅、切刻成手形的手梅等,這些都是中國特有的蜜餞品類。
中國蜜餞,原料輔料取材廣泛,加工方法多種多樣,製品花色品種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各地所產,頗具特色,其中尤以北京、蘇州和廣州等地最負盛名,有京式、廣式和蘇式之稱。京式以大件果脯為特色,廣式以涼果聞名,蘇式以花色品種見稱。
加工過程
主要是原料處理、糖制、乾燥和包裝等。
原料處理
包括洗滌、選擇、分級、去皮、切分、切縫、刺孔和預煮等,各種製品之間略有不同,依原料種類、產品規格和市場要求等而定。原料處理目的在於提高製品品質和便於以後的加工。加工原料應選用新鮮完好的果實,有的可採用食鹽腌制的果胚和經亞硫酸保藏的果實;還要加以選擇,並注意果實的成熟度,使符合加工要求。常用的果品有桃、梅、李、杏、香櫞、金柑、櫻桃、無花果、葡萄、枇杷、楊梅和橄欖等。
搪制
是蜜餞加工的關鍵操作,有加糖煮制和加糖腌制之分。加糖煮制又有一次煮和分次煮、敞煮和真空煮之別。①一次煮。煮制操作一次完成。雖然省時省工,但連續長時間沸騰,容易煮爛,色澤和香氣大為減損,品質較差。實際生產上只用於柑橘、棗和無花果等帶有外皮或果肉緊密的果品。為了減輕以上的缺點,常行切縫、刺孔和預煮等處理,以利糖分迅速滲透。②分次煮。原料和糖幾經反復糖煮和放冷的方法。第一次糖煮的糖液濃度約30~40%,以後每次增加10%,每次糖煮時間極短,只沸騰2~3分鍾,而後放冷8~24小時。分次煮因每次沸騰時間短,果塊不易軟爛,色香味和營養成分損失也少,糖分擴散滲透比較順利,果塊不易失水干縮,但加工需時較久。③加糖腌制。是中國常用的一種糖制方法,用於肉質柔嫩不耐煮制的種類,蜜餞中的糖漬青梅和櫻桃常用這種方法。特點是分次加糖,不行加熱,因此糖分滲透也比較順利,對糖漬青梅更能保持新鮮果實原有的風味、香味、形狀和脆嫩的質地。④真空煮,或減壓煮。是減壓下的糖煮法,因沸點低,糖分滲透快,製品遠比敞煮的為好。一般真空煮前,果實須敞煮片刻,使肉質適度轉軟,易於吸收糖分。此法所取真空度約67~84千帕,煮制溫度約55~70℃。
不論何法,都要盡量使糖分迅速擴散滲透,使果實充分吸收,及早達到滲透平衡,避免失水干縮或軟爛破碎;盡量減少製品色香味和營養成分的損失,以及避免金屬污染、變色和焦糖化等不良現象。
乾燥
製取干態蜜餞,糖煮後取出晾乾,或瀝去多餘糖液,鋪散於淺盤中曬干或烘乾。烘乾溫度宜在50~60℃,不宜過高,以免糖分結塊和焦糖化。如製糖衣蜜餞,可在乾燥後再上糖衣,即用過飽和糖液處理蜜餞,使在表面形成一層透明糖質薄膜。過飽和糖液常用3份蔗糖、1份澱粉糖漿和2份水配製而成,煮沸到113~114℃,離火冷卻到93℃供用;將蜜餞放入浸漬約1分鍾,立即取出散置篩面上,在50℃下晾乾,即能形成一層透明薄膜。
包裝
以防潮防霉為主。糖漬蜜餞以罐頭容器包裝為好。蜜餞裝罐時加入清晰透明的新配糖液,糖液裝量為製品總凈重的45~55%,而後密封,於90℃下殺菌20~40分鍾。製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65%或68%,糖分不低於60%。對於不行密封和殺菌的製品,可溶性固形物應達到70%以上,糖分不低於65%,製品再用紙板箱包裝。干態蜜餞一般先用薄膜袋或塑料匣包裝,再裝入紙板箱中。每箱裝量25千克,箱內襯墊皮紙和瓦楞紙,以免受損。干態蜜餞也可用各種層壓薄膜塑料製成多種方式的零售包裝。
麵包果
桑科木菠蘿屬,常綠喬木。又名麵包樹。學名Artocarpus atilis Fosberg(Sitodium atile Parkinson;A.communis Forst;A.incisa L.F.)。
原產於南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亞,後傳至西印度群島,現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中國海南和台灣有少量栽種。麵包果(見圖)樹高20~30米,具白色乳汁,枝條粗大,開張。葉片大,長40~60厘米,寬達28厘米,深裂,革質。頭狀花序在小枝葉腋長出,棒狀。果實橢球形或球形,果徑20~30厘米(在海南較小),果肉淡黃色。麵包果為典型的熱帶樹種,冬季絕對溫度低於5℃的地區不宜種植。優良品種無籽或少籽,野生種有籽。種子稱麵包栗。
多用圈枝或根櫱繁殖,插條則選直徑1厘米、長30~35厘米的枝條為宜,用0.1%吲哚丁酸處理可促進生根。果實富含澱粉、糖和鈣,也是維生素A和B的良好來源。在西印度群島多作糧食用。未成熟果去皮切片,烤、烘或油煎後味如麵包或烤馬鈴薯。熟果味甜,可鮮食。種子煮食味如栗。其葉大美觀,是具熱帶特色的觀賞綠化樹種。中國可在海南、台灣南部、廣東湛江等地試種發展。(許樹培 梁武元)
苗木規格
衡量商品苗木質量的一項法規。苗木法規由政府根據當時的果樹生產水平,確定不同果樹種苗應具備的規格,作為檢驗苗木質量遵循的依據。嚴格執行苗木規格,使苗木生產和果樹栽培緊密結合,既保證了生產、銷售和栽培者三方面的利益,又促使果樹栽培健康發展。中國的苗木規格一般由業務主管部門制定、提出,由國家標准局或省(自治區)、市標准局頒布生效。苗木生產系統遵照執行。
苗木規格標准因樹種、品種、砧木及繁殖方法而異,並隨生產水平的提高及時作相應的修訂。規格類型雖多,但都是對苗木各主要部位的發育生長狀況,提出具體要求的指標,質量指標達到要求的為合格苗,准於出圃,達不到要求的為不合格苗,不得出圃,通常合格苗應全面符合規格提出的條件要求(見良種繁殖)。
果樹的合格苗木,中國一般按質量高低分為二個等級。為保證苗木質量,應特別重視以下幾個問題:①建立良種母本園,採集品種接穗和砧木種子,確保砧木和品種的純正。②一般苗木的行距保持50厘米,株距10~15厘米,使苗木有足夠的營養面積。③實生砧苗須經斷根或移栽,促使根系發育良好。④起苗前核對苗木種類品種和砧木,掛牌標明品種、砧木的名稱及來源,制訂出圃計劃,包括供應單位、供應程序、供應數量及方法,起苗後分片放置,防止混雜。⑤提高掘苗質量,盡量避免機械損傷,保護好根系及枝、芽的完整。剪截過長的側根,並對帶有一般性病蟲害的合格苗木,剪除被害部分,剪口應光滑平整。⑥進行嚴格的種苗檢疫,並用召硫合劑或波爾多液等浸苗消毒。⑦不能立即栽植或外運的苗木,應即假植。國外現代育苗公司有用0~1℃,相對濕度為95~98%的低溫高濕庫貯藏苗木。
蘋果、柑橘、葡萄、桃等主要果樹苗木規格見表1~7。
表1
表2
表3
表3
表4
表5
表6
表6
表7
⑤ 蜜餞的製作方法(圖文)
金橘蜜餞的製作方法:
主料:金橘500克
輔料:冰糖根據自己口味來
步驟:
1、准備新鮮的金橘適量,盡量選擇大小相等的
⑥ 蜜餞的製作方法
柳丁蜜餞
材料
柳丁1斤砂糖200g水少許
做法
1
因為我們要連皮一起吃,所以請好好的刷洗外皮,多洗幾次才能醬表皮上的臟污和農葯洗去。
金橘蜜餞
材料
金桔500g,鹽1tsp,白砂糖100g,冰糖100g,清水2cup。
做法
1,金桔洗凈,用鹽水(1tsp鹽1cup水)浸泡一小時,沖洗干凈晾乾 ;
2,去蒂,用刀縱向切六刀,(純粹是為了漂亮,你完全可以咔嚓一刀兩半)按扁去掉種子 ;
3, 用干 凈無水無油容器,放一層金桔,鋪一層白砂糖,密封腌制2-3天,至糖完全融化,液體變多 ;
4,全部倒入鍋里,加1cup水和冰糖,大火燒開,小火熬煮,至金桔變得透明,粘稠即可(大約10-15分) ;
5,最後放入微波爐里波一下,放入密封容器再加兩勺蜂蜜存放冰箱。
⑦ 蜜餞黃皮的加工技術
黃皮目前的產量不算太多,所以加工食品很少,但是黃皮果實本身有一種很特殊芳香和風味,在其加工食品中盡其量留住此種特殊芳香物質是至關重要的。蜜餞黃皮也就是黃皮果脯類食品,加工技術如下:
1. 原料選擇與預處理:選擇果實個體大,肉質厚,無種子的更好,否則需經洗滌、去種子,除去種子辦法是先把果實壓成餅狀,種子就自然擠出,因為黃皮果肉成軟漿狀(成熟果實),避免在加工過程中呈溶爛狀態而需要進行硬化處理。為了避免和減少原料在加工過程中褐變現象產生,需要進行漂白處理,而且這兩個措施可以在同一個工序中進行,也就是0.1%二氯化鈣和0.1%亞硫酸氫鈉漂果8小時。
2. 透糖工藝:先配製40%糖液,原料與糖用量比1:0.8;0.2%—0.3%檸檬酸;1%食鹽;0.05%山梨酸鉀。以上混合液煮沸後加入黃皮果,採用多次透糖法,每天要把糖液單獨加熱濃縮,提高糖度約5%,然後把黃皮加進熱糖液中浸漬透糖。採用這種多次加熱濃縮透糖辦法,使黃皮果逐漸吸收糖分,其果肉中水分就逐漸蒸發而減少。這樣使糖液濃度達到60—65%,約需10天透糖時間,透糖便可結束。
3. 乾燥:在60—65攝氏度溫度下乾燥16—18小時。
包裝:最好密封包裝。
⑧ 北京果脯蜜餞的製作方法
原料選擇
因為加工果脯蜜和餞主要是用糖液浸漬果實,使糖中的糖分滲入果內代替果的水分而製成。因此,對水果品種質量必須經過嚴格選擇,才能製造出品質優良的品種來。對製作果脯蜜餞的原料要求果肉緻密,耐煮,成熟不可過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對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製作杏脯的鮮杏要求色澤金黃,肉質細膩,具有韌性,成熟不軟不綿,易離核,耐貯存的品種。北京的「鐵叭達」、「山黃杏」是比較理想的原料。而水分多,容易變軟變綿的「水胎」和「綿胎」杏種不可採用。製作桃脯的鮮桃,要求選擇白肉品種,其它要求與鮮杏相同,如北京的「快紅桃」、「大白葉」都很適用。製作蘋果脯對鮮蘋果要求含水量低,肉質組織疏鬆,煮制時容易吸收糖液,不易煮爛,肉質肥厚飽滿,形狀圓整。過去多採用「懷來蘋果」,現在擴大了品種,「國光」、「倭錦」、「紅玉」等都可用來加工果脯。加工蜜棗對鮮棗要求體大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疏鬆,含水量小、含糖量高,容易吸收糖液,加工出成品個大體肥,飽滿透亮。過去平谷、順義兩縣出的「大糖棗」最為理想,昌平、房山兩縣出的「箔棗」(也稱泡棗)也很適用。製作蜜餞山楂經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果形大的紅果,或稱山裡紅,另一種是果形較小的山楂。前者的加工品稱為蜜餞紅果,後者的加工品稱為蜜餞榲桲。
預處理
形成果脯蜜餞獨特風味的關鍵在於精工細作。對製作果脯蜜餞的鮮果精選後進行一系列預處理,是產品質量優劣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例如,對加工杏脯的鮮杏要進行挖核工序。挖核的方法是用刀沿縫切入果肉,深至果核,用兩手扭動果實,使一半果實與果核脫落,再用刀把另一半上的果核挖掉。挖核後的果實稱為「碗子」,然後洗凈熏硫。如果是製作青梅的青杏,先用15% 濃度的食鹽液液浸泡3天,使果核離開果肉,然後用板壓開成為「碗子」,漂洗以後備用。對鮮桃的預選處理,先在前4~6%的NaOH溶液中煮沸10秒鍾,撈出放在清水中漂洗時攪動,使其互相摩擦使果皮脫落,如果是粘核品這要進行挖核,離核品種與鮮杏的處理方法相同,使其成為「碗子」即可熏硫;製作蜜棗的鮮棗不用去皮,但要經過劃皮,以便使糖液充分滲入果內。劃皮的方法分手工和機械兩種,劃皮即是沿果實縱向劃成許多細小的絲紋。製成蜜棗以後,形成許多絲狀的條紋,故稱「金絲蜜棗」。製作蘋果脯、梨脯,要經過削皮、去核兩道工序,削皮同樣有手工和機械削皮之分,削皮以後再用刀挖心剜核使其形成「碗子」,洗凈熏硫。鮮紅果要預選除去種子,洗凈以後備用,不需要熏硫處理。
熏硫
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將預先處理好的原料放在屜上,與鐵碗中的硫磺同時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點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蓋好進行熏硫,也可在專門設置的熏硫室進行熏硫。用硫量一般為原料的0.2~0.3%,熏硫時間要根據果實的大小和性質而定,一般為30~60分鍾。也可用0.5~0.6%濃度的亞硫酸氫鈉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亞硫酸氫鈉浸泡均可防止果實中單寧物質被氧化,來保持淡黃或金黃的鮮艷色澤和保持維生素C,同時,二氧化硫溶於糖液還可防止糖液發酵等。
糖煮
果脯蜜餞的加工原理以高濃度的糖液保藏為依據。在糖煮過程中,使果肉中滲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濃度要達到60~65%,具有很大的滲透壓力,這樣使微生物體內的水分被糖液析出,處於脫水(生理乾燥)狀態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餞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變質。糖液的浸漬還能阻止果實中維生素C 的氧化損失,並能改善成品的風味。但是含糖量過多,甜度過高又會影響成品本來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達到防腐脫水的目的,又要保持產品風味特點,才能恰到好處,這就是果脯蜜餞加工中的關鍵。
果脯蜜餞的煮制,分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法兩種。糖煮工序是決定糖分滲入果肉內的程度和產品質量優劣的關鍵。因此,根據果實的性質確定煮制的方法。
一次煮成法。將經過預處理的原料與60%濃度的糖液倒入鍋中共煮,由於糖液的滲入,果實中的水分被排出,鍋里的糖液逐漸被稀釋,需隨之加入砂糖,直到糖液濃度穩定在65%時為止,這樣煮制的果脯,糖液均勻透入,透明飽滿。這種方法適用於製作蘋果脯、沙果脯、棗脯等。因為這類果脯含水量低,細胞組織間隙較大,組織疏鬆,容易吸收糖液,只要掌握得當,不易煮爛。煮好以後,在原糖液中浸泡一定時間(一般一晝夜),撈出濾去糖液,再行乾燥。
多次煮成法。將經過預處理的原料,先放到30~40%濃度的糖液中煮幾分鍾,然後糖液、原料一並倒入缸里浸漬24小時。這次煮制目的,是使果實中的蛋白質受熱凝固,果實細胞壁的可滲透性增強,外部糖液易滲入果內,果實中的各種酶類被破壞,防止單寧物質氧化變色,有利於保持顏色的鮮艷。浸漬後,將糖液濃度增高到50~60%的濃度,煮10分鍾左右,再浸漬24小時。第二次煮制,是果實吸收糖液增高含糖量的關鍵,因此,對於糖液濃度、煮制時間必須很好的掌握。將浸漬好的原料撈出濾去糖液,放在屜上乾燥使其失去部分水分,至果實邊沿卷縮,表面形成小皺紋,即可進行第三次煮制,當糖液濃度穩定在35~70%, 約煮30分鍾,撈出濾去糖液,冷卻後用手工或機械將果實捏成扁圓形狀,乾燥以後即為成品。多次煮成法適用於製做桃脯、梨脯、杏脯等含水分多的果實,因為這些果實的細胞壁薄,組織緻密,如用一次煮成法煮的時間過長,不僅糖液不易滲入果內,而且極易煮爛成醬,故採用煮漬配合的多次煮成法。
由於果實的種類、大小、性質不同,所使的糖液濃度、煮制時間均有所不同。例如,桃「碗子」比杏「碗子」大,所用糖液濃度就高,煮制的時間也就稍長。在加工過程中,糖液循環使用,第一批煮制的糖液作為第二批第二次煮制用,前批的第二次的糖液作為下批第一次煮制用等。
產品包裝
果脯蜜餞的包裝,在經營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既是美化商品擴大銷售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護商品食用價值的有力措施。因此,必須引起生產和經營的重視。目前,北京果脯蜜餞的包裝是木架膠合板製成的木箱,其規格不一,一般可裝凈重25公斤。包裝方法是內襯牛皮紙,再墊一硫酸紙或蠟紙(以防止成品受潮,風干或粘箱),然後把成品散裝進去,加蓋釘死,箱外扎鐵箍兩道,避免木箱散壞,造成損失,這種包裝方法雖然簡單,但容易使成品受壓變形和粘連結塊。如果含水量增高,轉化糖過多,炎熱潮濕季節,在運輸中容易「流湯」。還有先用塑料袋包裝,再裝木箱,就可以避免受潮「流湯」。另一類是小包裝,用印有鮮艷美觀的圖案、廣告、商標的小紙盆包裝,硬紙盆中襯有蠟紙或玻璃紙。這種包裝,裝飾美觀,便於零售,攜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