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我想學養羊的技術怎麼防病

我想學養羊的技術怎麼防病

發布時間:2022-10-09 21:10:19

⑴ 怎樣預防羊生病

一、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一)羊病的防制措施

1、搞好飼養管理,增強個體的抗病能力加強飼養管理嚴格遵守原則,不喂發霉變質飼料,不飲污水和冰凍水,使用權羊膘肥體壯,提高個體的抗病能力。

2、搞好環境衛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圈養羊應保持圈舍、場地和用的衛生。經常清掃圈舍,對糞便、尿等污物集中堆積發酵30天左右。同時定期用消毒葯(如:百毒殺、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葯物)對圈舍場地進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傳播。

3、有計劃地搞好免疫接種工作對羊群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菌的重要措施。目前預防羊主要傳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幾種:

(1)無毒炭疽芽苗

用於預防羊炭疽。綿羊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後14天產生堅強免疫力,免疫期一年。(此苗不能用於山羊)

(2)破傷風明礬沉降類黴素

用於預防破傷風。羊頸部皮下注射0。5毫升,1個月後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續4年。

(3)綿、山羊痘弱毒凍干苗

用於預防綿、山羊痘。接瓶簽上的頭數應用,每頭份用0。5毫升生理鹽水稀釋;每隻羊皮內注射0。5毫升(不論大小瘦弱、懷孕均可同量)。注射後5-8天腫脹,硬結,5-10天逐漸消失。注射後4-6天可產生堅強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聯四防苗用於預防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症和羔羊痢疾。乾粉苗:用20%鋁膠鹽水溶解不論羊只年齡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濕苗(又稱羊四聯苗):應用前搖均後每隻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個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

用於預防羊o型口蹄疫。肌肉注射:成年羊每隻2毫升,羔羊每隻1毫升。注射後15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4個月。注射後出現不良反應用腎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種對體質健壯的成羊會產生很強的免疫力,對幼羊,體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而對於懷孕母羊,特別是臨產前的母羊,接種時由於驅趕、捕捉和疫苗反應等有時會引起流產、早產,影響胎兒發育和免疫效果不佳。應該注意交通規則於疾病威脅區不應考慮上述結果,為確保羊群健康,應緊急預防接種疫苗。

4、發生傳染病時應採取措施

羊群發生傳染病後,應立即進行隔離、封鎖,逐級上報畜牧獸醫部門,由市、縣級獸醫部門確診,按國家〈動物防疫法〉做無毒化處理。

(二)羊主要傳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1、口蹄疫

它是由偶蹄獸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

(1)流行情況:該病侵害多種動物(羊、牛、豬、駱駝等)和人。傳染源是病畜和帶毒動物,經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隨空氣流動傳播,無季節性。

(2)症狀:患羊發病後體溫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膚形成水皰,皰破後形成潰瘍和靡爛。病羊表現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狀。常見的部位唇內面、齒齦,舌面及頰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皰破裂後眼觀形成痕。羔羊易發生心肌炎死亡。有時呈現出血性

胃腸炎。

臨床與羊傳染性膿皰病鑒別:羊傳染性膿皰病發生於1周歲以下的幼齡羊,特徵:口唇郟部水皰、膿皰及疣狀痂,在齒齦,舌面、唇內也有膿、疣狀厚痂的皰,但不流涎。初期體溫變化不大。

(3)防治方法

(1)發病後要及時上報,劃定疫區,由動物檢疫部門的撲殺銷毀疫點內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環境嚴格徹底消毒;封鎖疫區防止易感畜及其產品運輸,把病源消滅在疫區內。

(2)對威脅區的易感家畜緊急接種疫苗防止疫病的擴散。

(3)該病只能預防,無治療葯品,不準治療。

2、羊快疫

本病病原為腐敗梭菌引起的,發生於綿羊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特徵是發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損害。

(1)流行特點:腐敗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於低窪草地,耕地及沼澤之中。羊採食被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芽胞進入羊消化道,多數不發病。在氣候驟變,陰雨連綿、秋、冬寒冷季節,引起羊感冒或機體抗病能力下降,腐敗梭菌大量繁殖,產生外毒素引起發病死亡。

(2)臨床症狀:發病突然,不見症狀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現為願行走,運動失調,腹圍膨大,有腹痛,腹瀉,磨牙,抽搐,最後衰弱昏迷,口流帶血泡沫。多在數分鍾至幾小時死亡,病程極為短促。

(3)防治措施

(1)該病以預防為主。用羊三聯苗搞預防注射。濕苗每年春秋兩次,子苗每年一次。

(2)羊以舍飼為好,防止放牧時誤食被病菌污染飼料和飲水。

(3)注意舍內的保暖通風,飼料更換時要逐漸完成,不要突然改變。

(4)治療: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萬單位,首次劑量加倍,每天3次,邊用3-4天。或內服磺胺脒0。2克/公斤體重,第二天減半,連用3-4天。

3、羊腸毒血症

該病由魏氏梭菌,又稱產產所黃膜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毒血症。死後腎組織易於軟化,又稱軟腎病。

(1)流行特點:魏氐梭菌為土壤常在菌,羊採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飼草進入消化道,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發病。多表現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給籽後呈散發性流行。

(2)症狀:多數突然死亡。病程略長分兩種類型,一類是搐搦為其特徵,另一類是昏迷和靜靜死亡。前者

倒前四肢強烈劃動,肌肉顫搐,眼球轉動,磨牙,口水過多,關頸抽搐2-4小時死亡,後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態不穩,卧倒,並有感覺過敏,流涎,上下頜「咯咯」作響,繼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發生腹瀉,常3-4小時靜靜死去。

(3)防治措施

(1)預防參照羊快疫

(2)治療:用抗生素或磺胺葯結合強心,鎮靜等對症治療。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50-80毫升。

4、羊猝狙

該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種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潰瘍性腸炎為特徵。

(1)流行特點:與羊快疫和羊腸毒血症相同。

(2)症狀:c型魏氏梭菌隨飼草和飲水進入消化道,在小腸的十二指腸和空腸內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發病。病程短,未見症狀突然死亡,有時病羊掉群,卧地、表現不妥、衰弱成痙攣,數小時內死亡。

(3)防治措施

參照羊快疫。

5、羊的傳染性膿皰病(又稱口瘡),該病由傳染性膿皰病毒(又稱羊口瘡病毒)引起

羔羊多群發,特徵為口唇處皮膚和粘膜形成丘疹,膿皰、潰瘍和結成疣狀厚痂。

(1)流行特點:綿羊、山羊以3-6月齡羔羊發病最多,成年羊同樣易感,人和豬也可感染,無季節性,以夏秋季多發。自然感染主要由購入病羊或帶毒羊而轉入健康羊群,引起群發,通過被污染的圈舍、牧場,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較強,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症狀:分三種類型:唇型、蹄型,外陰型。

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膿胞,潰後成黃色或棕色疣狀硬痂,無繼發感染1-2周痊癒,痂塊脫落,坡膚新生肉芽不留癱痕。嚴重的,頹面、眼臉、耳廓、唇內面、齒齦、郟部、舌及軟齶粘膜也有灰白或淺黃色的膿皰和爛斑,這時體溫升高,還可能在肺臟,肝臟和乳房發生轉移性病灶,繼發肺炎或敗血病而死亡。

蹄型:多數單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膿瘡。

外陰型的少見。

與羊痘的鑒別:羊痙的痞疹多為全身性,而且病羊體溫升高,全身反應嚴重。痘疹結節呈圓形突出於皮膚表面,界限明顯,似臍狀。

(3)防治措施

(1)本病菌流行時,病羊應隔離飼養,禁止放牧,圈含每兩天用百毒殺(或其它葯也可)消毒1次,連用6-9天,防止病原體傳播。

(2)可先用水楊酸軟膏軟化痂垢,除去痂垢後再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然後塗2%龍膽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黴素軟膏或呋喃本標軟膏每日1-2次。口腔膿皰用0。1-0。2%高錳酸鉀或生理鹽水沖冼創面後,塗撒冰硼散,每天2次連用7天,痊癒為止。繼發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鈉。

二、常見寄生蟲病

該病是由肝片吸蟲和大片吸蟲寄生於羊肝臟,膽管所致。

(1)病原與流行情況:肝片吸蟲成蟲在膽管內產生蟲卵隨膽汁進入消化道,並與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在適宜的條件下經10-25天孵化出毛蚴,它遇到中間宿主椎實螺,則侵入其體內,經過幾個發育階段最後形成尾蚴。尾蚴自螺體逸出附著於水生植物上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在吃草或飲水時吞食了囊蚴而感染該病。每年的春季,在夏末,秋初發病。

(2)症狀:急性型病羊,初期發熱,衰弱,離群落後,叩診肝區半濁音界限擴大、壓痛明顯、貧血、粘膜蒼白,嚴重者幾天死亡。慢性型病羊主要表現消瘦,貧血、粘膜蒼白、食慾不振、異嗜,被毛亂無光澤,眼瞼、頜下、胸前、腹下出現水腫,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

(3)病理變化:急性死亡的可見到急性肝炎和貧血現象,慢性的可見增生性肝炎,膽管內可見蟲體。

(4)防治措施

(1)定期驅蟲:每年春秋兩次進行驅蟲。

(2)葯物:丙硫味唑按每千克體重5-15毫克,口服。或皮下注射碘硝酸20%,每千克體重注射0。5毫升。另外,驅蟲散、四氯化碳、硝氯酸等也可。

2、羊消化道絨蟲病

(1)病原與流行情況:寄生於羊消化道線蟲種類很多,如捻轉血矛絨蟲,奧斯特絨蟲、馬歇爾線蟲,毛圓絨蟲,細頸絨蟲、古柏絨蟲、仰口絨蟲等。有時是幾種絨蟲的混合感染,是每年春季造成羊死亡的重要原因。無中間宿主。各種絨蟲的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羊在吃草或飲水時食入感染性蟲或幼蟲而發病。

(2)症狀:主要表現為消化紊亂、胃腸道發炎、腹瀉、消瘦、眼結膜蒼白,貧血』嚴重病例下頜間隙水腫、羊體發育受阻。少數病例體溫升高,呼吸脈搏頻散、心音減弱,最後衰竭死亡。

(3)防治措施:定期驅蟲可很好地控制該病的發生。

(1)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5-20毫克口服。

(2)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體重5-10毫克,混飼喂或皮下,肌肉注射。

也可用其它葯物,如伊維菌素、精製百敵蟲、硫酸銅,驅蟲散,碘硝酚等。

3、蟎病

(1)病原與流行情況:羊蟎病是由疥蟎和癢蟎寄生在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蟎病又叫疥癬、疥蟲病、短期內可在羊群中傳播漫延,危害嚴重。蟲體肉眼不能見到,疥蟎和癢蟎一生都有在宿主體上度過。通過接觸傳播或通過被蟎及其卵所污染的廄舍。用具所間接接觸引起感染。主要發生於冬季。秋末和春初。

(2)症狀:疥蟎病一般寄生於皮膚柔軟且毛短的部位,癢蟎則發生於被毛稠密的部位。發生該病時,可見病羊不斷在圍牆、欄柱等外磨擦,由於磨擦和啃咬,患部皮膚出現丘疹,結節、水皰甚至膿皰,以後形成閘皮和龜裂。綿羊患疥蟎病時,因病變主要在頭部。患部皮膚如乾涸的石灰,故有「石灰頭」之稱。羊患癢蟎病時,可見患部有大片被毛脫落。

(3)防治措施

(1)可選用伊維菌素,碘硝酚等葯物注射。

(2)誚用除癩靈,按說明塗擦患部。

(3)定期葯浴:適用患畜量多。每年的5-6月份剪毛後,氣候溫暖時,對羊群適時葯浴,會取得滿意效果。

4、羊鼻蠅蛆病

(1)病原與流行情況:羊鼻蠅蛆病是由羊鼻蠅內幼蟲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竇內所引起的疾病。它的傳播主要是通過雌性鼻蠅突然將幼蟲產在羊鼻孔內或鼻孔周圍,幼蟲逐漸爬入額竇或鼻竇內,在其內生長,造成炎症而致病。一般發生於每年的5-9月份。

(2)症狀:患羊最初流多量鼻液,鼻液初為漿液性,後為粘液性和膿性,有時混有血液。當大量鼻漏乾涸在鼻孔周圍形成硬痂時,使用權羊發生呼吸困難,此時病羊表現不安,打噴嚏、時時搖頭,摩鼻,眼晗浮腫、流淚,食慾減退,日漸消瘦。

(3)防治措施

應用伊維菌素,碘硝酚注射均會取得良好效果。

三、羊的普通病

1、前胃馳緩

前胃馳緩是以前胃的運動機能減弱,興奮性和收縮力降低,消化機能紊的一種疾病,又稱脾虛慢草。

1、病因,長期飼喂粗硬難消化的飼料(如玉米秸稈、豆秸等),發霉變質飼料和精料,對胃粘膜刺激不夠所致。

2、症狀,初期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食慾異常,反芻減弱或停止,噯氣增多、瘤胃的蠕動次數減少,瘤胃呈間歇性臌氣,體溫、脈搏、呼吸無明顯變化,慢性呈周期性的好轉與惡化交替現象。病羊逐漸消瘦、全身無力,被毛粗亂,眼窩下陷,鼻鏡皮膚乾燥,慢性臌氣,便秘腹瀉交替發生。

(3)治療:病初停食1-2天後,給易消化、多汁、營養豐富飼料。

葯物:陳皮酊10毫升,姜酊5毫升、龍膽酊10毫開混合加水口服,每天1次,連用3-5天,或用硫酸鈉30-50克,石蠟油100-200毫升,酒精20毫升,加水500毫升內服,每天一次,連用3天。病情嚴懲者要請專業人員綜合治療。

2、瘤胃積食

瘤胃內積滯大量的飼料,使用權其容積增大,胃壁擴張及其運動機能障礙的疾病。

(1)病因:採食過多,由舍飼改為放牧,再者由於長期飼喂過細粉狀飼料,飲水少所致。

(2)症狀:發病快,反芻減少或停止,噯所逐漸無,站立不安,搖尾背、四肢開張,後肢踢肚踏地,不斷起卧,疼痛呻吟,左側肷窩略平或稍出。觸診堅硬,瘤胃蠕動減弱或消失。

(3)治療:發病後停食1-2天,多次少量飲水,對瘤胃按摩每次15-20分鍾,2-3小時一次。

瀉下:用硫酸鈉100-300克配成5%溶液一次內服,或用石臘油300-800毫升內服。

對重症出現脫水的應靜脈補5%糖鹽水和復方氯化鈉,按脫水的量選擇500-1500毫升之間。酸中毒所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100-500毫升。

3、感冒

感冒是機體由於受風寒侵襲而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為閏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以流清涕,羞流淚,呼吸增快,皮濕不均為特徵。一年四季均發,氣候季節多發。

(1)病因:健康羊的上呼吸道通常寄生一些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和細菌,當羊由於營養不良,過勞、出汗和愛寒等因素,使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微生物大量繁殖而發病,

(2)症狀,體溫升高40度左右,精神沉鬱,低頭嗜睡,耳尖鼻端和四肢末端發涼,眼結膜潮紅。羞愧流淚,咳嗽、呼吸脈搏增數。鼻初流漿性鼻液,以後流粘性和膿性鼻液,出現鼻塞音,食慾減退,反芻養活或停止,鼻鏡乾燥。無並發感染。經3-5天好轉,7-10天痊癒。

(3)治療:原則是解熱鎮痛為主,防止繼發症,搞菌消炎。

葯物(1)肌肉注射30%安近5。0-10毫升或復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安痛定10-20毫升。

(2)病重繼發感染的,配合10-20%磺胺嘧啶,首次0。2克/千克體重,維持量0。1克/千克體重,或用新諾明注射液,或用青黴素和鏈黴素混合應用4000單位/千克體重、20毫克/千克體重,每天3次,連續應用3-7天。

(3)還可配合清熱解毒針10-20毫升,靜脈滴5-10%葡萄糖300-1000亳升,每天一次。

4綿羊脫毛症

綿羊脫毛症是指非寄生蟲性被毛脫落,或被毛發育不全的總稱。

(1)病因:多數學者認為與鋅和銅的缺乏有關,飼料中硫的不足也是一種因素。

(2)症狀,毛無光澤,灰眼裉色,營養不良,貧血,有的出現異食癖,互相啃食被毛,羔羊毛彎曲不夠,松亂脆弱,大面積禿毛。其中鋅的缺乏還表現皮膚角化,濕疹樣皮炎,創傷癒合慢等特點。嚴重的出現腹瀉,行走後軀搖擺,運動失調,多數背,頸、胸、臀部最易發生脫毛。

(3)防治措施:飼料中補碳酸鋅(或硫酸鋅、氧化鋅)按0。02%添加含鋅和飼生長素,補銅時加鈷效果更好。

5、羔羊白肌病

該病為營養不良症,伴有骨骼肌和心肌變性,是一種微量元素缺乏症。

(1)病因:主要是飼喂含硒和ve低的飼料所致。

(2)症狀:發育停滯,營養不良,貧血、拱背,四肢無力,心律不齊,呼吸困難,消化機能紊亂,體溫稍低,腸音弱,腹瀉,有的發生結膜炎,角漠渾濁,失明等。

(3)病理變化,主要是骨骼肌色淡蒼白、呈魚肉樣外觀,間有灰白或黃色斑紋或條紋狀壞死。沿心肌走向發生出血而呈現紅紫色,故稱「桑椹心」

(4)治療:常用0。1%亞硒酸溶液1-4毫升,肌肉注射,每隔15天注射1次,配合ve100-150毫克肌肉注射。飼料中添加含硒生長素,起預防作用。

⑵ 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一、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
1、選址:如果生長環境較窄的話,會影響羊的生長,所以應在地勢較為開闊的地方建立羊舍;同時,羊舍所在位置的通風性以及排水性要好;在羊舍的周圍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以及水資源;羊舍所在的位置交通也需便利。
2、建立羊舍:羊舍需要有良好的通風性以及採光性;需要對羊舍進行劃分,母羊、公羊和羔羊都應有專屬的羊舍;還需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
3、合理選種:目前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羊,以育肥羊為例,在選擇幼羊時,應選擇安靜溫順的羊,而不應該選擇活力大,經常跑動的幼羊。
4、飼養管理:要合理搭配飼料,應以粗飼為主,精飼為輔;應選擇在每天早晚溫度不高的時候對羊進行補飼;同時,還應該保證羊每日飲入了充足的水量。
5、科學養殖:當育肥羊在幼羊期的時候要提高草料的比例,而當它成年後則要多喂飼料;若想要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對羊進行圈養。
6、日常管理:對於一些進食較小的羊,可以飼喂一些促進消化的葯物,提高它們的食慾;若時想達到快速育肥的效果,要以精飼為主,並搭配適量草料,為羊提供充足的營養。
7、防治疫病:應定期的對羊群進行驅蟲工作;定期要打掃羊舍,讓羊舍保持干凈溫暖的狀態;需要及時清理掉羊的排泄物,以免讓排泄物污染了羊舍。
二、羊冬天沒草吃怎麼過冬
1、冬天沒草吃羊應該如何過冬
冬天沒草吃的時候,可以給羊喂入稼秸稈、糧食等食物。一般情況下,養殖戶都會在秋天就為羊群准備好過冬的飼料。
2、在冬季如何管理羊群
(1)當冬季到來的時候,應檢查羊舍有無漏風漏水等情況,如果有,應及時補好羊舍,讓羊群安全過冬。
(2)冬季時,應給羊群適量的補飼精料,比如玉米、稻穀粉、細糠等。
(3)冬季時,大部分的母山羊都處於妊娠期,所以不可驚嚇已經懷孕的母羊,而且不可給母羊喂入已經發霉的飼料。
(4)在冬季時,應給羊喂入溫鹽水,不可讓羊群飲用冷水和帶冰渣的水。
(5)冬季是多種動物疫病的高發季,所以需要給羊提前做好冬季多發疾病的預防,提高羊免疫力。

⑶ 養羊中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羊病防治技術有哪些怎樣操作

作為一位養羊者,在養羊過程中必須學會和掌握的最基本的羊病防治技術包括投葯、注射和瘤胃放氣等。

(1)注射方法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應選擇肌肉發達又能避開神經的部位,一般選在臀部(腰角、臀端與髖關節三者中間)或頸側。注射方法是:一手分開注射部位的羊毛並固定其皮膚,另一手持注射器垂直或略斜一點將針尖刺進肌肉,然後將注射器的內塞回抽一下,若無血液抽出,即可注入葯液。

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一般選在頸部或脅部無毛處。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持注射器,使皮膚和針頭成45°角,迅速刺入捏起的皮膚皺襞的皮下,然後放鬆皮膚,將葯液注入皮膚下面。

皮內注射:注射部位一般選在尾內側無毛處。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持注射器,使皮膚與針頭基本平行,將針刺進皮內1厘米左右後放鬆皮膚,將葯液注入真皮層內。

注射注意事項:①注射器、注射針及注射部位必須進行嚴格滅菌或消毒,以防感染;②注射前必須仔細查對葯名、有效期和劑量,同時還要仔細觀察葯液有無混濁;③注射針頭必須按牢,所用針頭必須鋒利,注射器內空氣必須排完;④用過的注射器一定要及時用水沖洗干凈。

(2)投葯方法

拌料投喂:適用於不溶於水,並且無異味或異味輕微而劑量又不太大的粉劑。具體做法是,先按體格強弱將羊分成小組,再把按羊數及平均每隻羊應服劑量算準稱好的葯物均勻拌進像麥麩等一類味好且又易拌勻的精料中。拌好以後放進飼槽,讓羊吃盡即可。為防個別羊只多吃,投葯的飼槽必須寬敞。同時,在飼喂時,還應用細棍不時把槽中的含葯飼料撥勻。

隨水投服:適用於易溶於水、無異味或異味輕微,並且對劑量又沒有嚴格要求的葯物。其投服方法也最為簡單,將葯按照要求或需要的濃度溶在水中,任羊飲用即可。

橡皮球或酒瓶投葯:將葯配好,吸進專用橡皮球或裝進長頸酒瓶中備用。將羊保定,使頭上昂。把羊嘴掰開,將橡皮球的投葯(金屬)嘴或瓶嘴沿嘴角插進羊口,把葯一口一口地送服,直至灌完即可。若遇病羊咳嗽,必須立即暫停,放開羊頭,等安靜下來再接著投服。

胃管投葯:適於對口腔黏膜刺激性太強、劑量較大或需大量稀釋的口服葯。方法是,先把葯配好。將羊保好後,先給羊戴上木質(兩頭細中間粗並有一能夠穿進胃管的圓孔)開口器,再將胃管從開口器中央圓孔送至羊的咽部,待出現吞咽動作時乘機將胃管向前推進,即可進入食道。胃管如果進入食道,可在頸部看到或摸到胃管逐漸滑動的影跡。等再向前推,進入瘤胃以後常會感到有少量氣體排出,並且氣體的排出沒有節律,也與呼吸不一致(操作者耳靠近胃管自由端可以聽出)。如誤入氣管,病羊便會出現咳嗽,也會因感到呼吸受阻而掙扎,並有空氣從胃管隨呼吸有節律地進出。若果真如此,必須把胃管抽出,重新插送。當判定胃管確實進了瘤胃後,再接上漏斗或橡皮球灌葯。葯液灌完後,將胃管自由端折轉捏緊後抽出。

(3)瘤胃放氣(瘤胃穿刺)

為急性瘤胃臌氣嚴重患羊的重要急救措施之一。所用器械為獸用套管針(或16號注射針頭)。具體操作方法是,將患羊左肷(瘤胃部)臌得最高處的羊毛剪凈用碘酒消毒,然後把組裝並消毒好的套管針或針頭以與膚表面垂直的方向猛然刺入瘤胃,抽出針心,使氣體順套管或針頭排出。但必須注意的是,放氣一定要緩慢,以防因放氣過快引起病羊血壓驟然下降而死亡。放氣以後,可順套管或針頭注入治療葯物。最後,拔出套管或針頭,進行嚴格消毒並用膠布貼上創口即可。

⑷ 羊養殖的的技術和措施有哪些

在養殖羊的時候 方法 措施 總是有很多的,都有哪些方法技術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羊養殖的的技術和措施有哪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規模養羊10大關鍵措施
一、強化 飼養 管理

實施合理的飼養管理制度,能讓羊群健康生長發育,保證羊有良好的體質,具備理想的抗病能力。如全面的營養,可防止代謝病的發生;細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發生;合理的輪牧,可防止寄生蟲病的發生;清潔的飲水,可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及時灌服健胃劑,能促進胃腸道消化機能,保持旺盛的食慾和較高的消化率。天氣乾燥寒冷時,加強圈舍保暖;天氣潮濕悶熱時,加強通風管理,都能避免各種疾病的發生。

二、重視環境衛生

傳統的養羊業管理粗放簡單,環境污穢潮濕,這不但使蚊蠅等昆蟲大量繁衍,而且會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還會污染飼料和飲水,從而導致疫病發生和傳播。規模養羊要重視改善環境衛生條件,經常清掃地面,更換墊草,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圈舍清潔、乾燥、衛生,糞便和污物要堆積發酵。夏秋季節,每晚在圈舍及場區內噴灑3%~5%的敵敵畏溶液,可防止蚊蟲和羊鼻蠅侵害羊群。

三、嚴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牆壁、圍欄等都要經常進行消毒,常用的工具如食槽、補料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況下,1周~2周消毒1次,如果出現疫情,每周應消毒2次~3次。消毒劑可使用無腐蝕、無毒性的表面活性劑類,如新潔而滅、洗必泰、度米芬、百毒殺、畜禽安等。空圈消毒可選用殺菌效力更好的消毒劑,如10%的漂白粉、3%的來蘇爾、2%~4%的氫氧化鈉、4%的甲醛等。有些散養戶常讓羊飲死水和污水,這是不可取的,養羊飲水要清潔,還須進行消毒處理,可選用容易分解的鹵素類,如漂白粉、次氯酸鈣等。

四、制定免疫計劃

羊常見傳染病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痘病、布氏桿菌病、大腸桿菌病、鏈球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傳染性膿包等,危害嚴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疫病,如快疫、黑疫、猝殂、腸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急性猝死,發病後幾乎沒有治療時間。預防這些疫病都有相應的疫苗,免疫保護期大多在半年至1年,應根據當地的疫情特點,制定出合理的免疫接種計劃,按照程序定期進行免疫接種,不要盲目地亂接種,否則會誘發某些疾病。有疫情威脅時,要立即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五、定期用葯驅蟲

羊群容易發生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可內服葯物驅殺,體外寄生蟲可通過葯浴驅殺。內服葯主要有伊維菌素、硫雙二氯酚、吡喹酮、丙硫咪唑等,大群使用前,應先做好小群試驗,以防發生葯害和中毒;葯浴可選用0.1%~0.2%殺蟲脒、1%敵百蟲、速滅菊酯(每千克水加入80毫克~200毫克)、溴氰菊酯(每千克水加入50毫克~80毫克)、石硫合劑等。一般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1次體內外驅蟲,體內驅蟲後1天~3天將糞便發酵或消毒,以殺滅寄生蟲卵。

六、預防飼料傷害

高粱苗、玉米(2328,-1.00,-0.04%)苗含有氫氰酸,誤食後會引起氫氰酸中毒;葉菜類飼料和幼嫩的青飼料中含有較多硝酸鹽,在瘤胃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轉化成為亞硝酸鹽,若採食過量,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小萱草根、毒芹、鬧羊花、木賊草等都是有毒植物,羊採食後會引起中毒;棉田和果園附近的牧草容易被農葯污染,羊採食後會引起農葯中毒。所有這些,在野外放牧時都需要高度重視。

七、發霉變質的飼料、發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甘薯都不能給羊群做飼料;棉子餅、菜子餅必須經過脫毒處理後才可以餵羊,且要限制飼喂量;羊圈運動區內不要 種植 夾竹桃,防止羊群誤食中毒;作物秸稈上的地膜要摘除干凈,秸稈下部粗硬的部分和根須要盡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韌的秧蔓餵羊,陰雨天氣盡量將粗料切細。做好這些,能避免飼料因素引起的許多疾病。

八、搞好葯物預防

葯物預防必不可少,可以為羊群的健康成長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葯物主要有磺胺類,如新諾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環素類,如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硝基呋喃類,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可拌飼料中或混入飲水中,磺胺類用量為0.1%~0.2%,四環素類用量為0.01%~0.03%,硝基呋喃類用量為0.01%~0.02%。抗菌葯物不能長期應用,防止產生抗葯性,引起中毒反應或影響瘤胃生理機能,一般連用5天~7天即可。預防用葯主要選擇氣候多變時、出現疫情時、疫病易發時,如斷尾、去勢、斷奶前後進行投喂。

九、完善檢疫制度

羊的檢疫制度需要完善,從生產到出售,應該經過出入場檢疫、收購檢疫、運輸檢疫、屠宰檢疫等,只有檢疫合格,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規模養羊必須認真做好出入場檢疫,不從疫區購買羊只、飼料、用具,盡量採用自繁自養的飼養方法,新購進的羊必須隔離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健康後方可進入場區,進場前要進行驅蟲、消毒、疫苗補種。平時要嚴格管理制度,禁止閑雜人員進入,必須入場的人員和車輛應進行消毒,未經處理的牛羊製品,不能帶進羊場。

十、觀察日常行為

平時要注意觀察羊群,對可疑羊進行細致的檢查,及時挑出體征異常的羊。觀察的主要內容有體態、眼神、被毛、採食、反芻、糞便、尿液等,檢查的主要內容有黏膜、結膜、舌苔、異味、體溫、脈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鏡是否濕潤,是羊健康與否的關鍵指征,觀察或檢查時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3個生理常數需要記住:體溫為38℃~40℃,呼吸每分鍾18次~24次,脈搏每分鍾70次~80次,發現異常,應及時請專業獸醫進行診治。

十一、及時處理病羊

傳染病傳播迅速,危害嚴重,萬一出現疫情,應迅速隔離病羊,防止疫情擴散,隔離區內所有未經徹底消毒的東西都不能運出,與病羊有過接觸的羊要單獨圈養觀察。發生口蹄疫、羊痘等傳染病時,要及時 報告 獸醫管理機構,劃定疫區,隔離封鎖,盡快消滅疫情。病屍不能隨意拋棄、食用或進入市場,應根據疫病性質,採取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措施。
提高母羊產羔數四措施
一、抓好品種選育

繁殖力是有遺傳性的,不同的品種繁殖力也不同。一年產兩胎或兩年產三胎,但大多品種一胎產2羔~3羔,個別的可達4羔~8羔。因此,要提高繁殖力,必須在雜交改良中引入多產的特性,或選擇多產的變異從根本上改良羊群的生產性能,同時要建立健全育種登記制度和良種繁殖體系。

二、挑選優良種羊

優秀種羊體況良好,精力充沛,頸短粗圓,體質結實,體軀呈長方形,胸深廣,背腰平直,臀部長寬並豐滿,睾丸大小適中、左右對稱,包皮開口處距陰囊基部較遠,精液品質好,凡單睾、隱睾及任何生殖器官畸形的羊只都不能作種用。而種母羊則應選個體大,體形緊湊,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胸深廣,背腰平直,後腹部稍大,四肢正直,間距寬,生長發育快,產肉率高,產羔多,乳房柔軟呈球形,泌乳性能好,神志靈敏,行動活潑,行走輕快,頭高昂,毛色有光澤。

三、優化羊群結構

母山羊一般不超過7歲~8歲,羊群整體結構比則以可繁母羊佔47%、後備母羊及當年出生羊佔50%、種公羊佔3%為好。另外,每年除調換一次種公羊以防止近親繁殖,還要加強老羊、病羊、弱羊和常年不孕羊的淘汰工作,以保證適齡羊占羊群總數的70%以上,這樣才能穩產、高產。

四、加強飼養管理

1、春季:天氣較寒且多變,又是產羔季節,母羊負擔重,體質弱,在放牧時一定要控制好羊群,要求攔強等弱,少跑路,多吃草。

2、夏季:天熱蚊蠅多,要抓早、晚兩頭放牧,給羊只創造涼爽的採食環境。盡量延長時間,讓羊多吃草。

3、秋季:在放牧時要勤換草地,選擇有草籽的地方放牧,促使羊只多蓄積脂肪,為配種和越冬打好基礎。

4、冬季:多數母羊正處於妊娠後期,加上氣候寒冷所以放牧要穩妥,運動量適當,有條件的場戶適當補充些優質乾草及精料。
冬季山羊養殖抓“五要”
一、要科學放牧

冬季氣候寒冷,風雪頻繁,放牧時應選擇地勢較低和山巒環抱的向陽平灘地放牧,且不要遊走過遠,以便碰到天氣驟變時能及時返圈。同時冬季枯草期長,草場常感不足,應盡量節約牧地。牧羊時應選遠後近,先陰後陽,先高後低,先溝後平,晚出晚歸,慢走慢游。如有條件,可在羊圈附近處留下些牧地,以便壞天氣時供放牧救急。

二、要備足草料

冬季野外供山羊採食的草料稀少,且枯枝衰草的能量和營養價值都很差,山羊越冬期如吃不好、吃不飽則極易造成掉膘。因此,備足越冬草料,冬季給山羊補料至關重要。草料貯備一般在夏秋進行,因此季節的牧草豐盛、營養價值也高。此外,還應貯備一些精料,以提高補飼效果。

三、要適時整群

羊群進入冬場前,最好進行整群。除老弱羊和營養太差的適當淘汰外,其餘按營養狀況組群,以便於放牧。同時,越冬期間常有母山羊產仔,應將產仔前母羊移入產羔室單獨護理。且初生羔羊經過一段時間吮乳、適時訓練後,要單純組織羔羊群,避免其隨大群山羊遠距離放牧,可專人負責讓羔羊群近距離放牧運動,迴圈後也要趕入羔羊圈,與成年羊群分開飼養。

四、要防寒保暖

對羊舍進行檢查,修補破漏,防止穿堂風和雨雪飄入,保證舍內溫暖乾燥。寒潮來時,應加厚墊草。此外,千萬不能在舍內燃火升溫,以防羊只因煙熏而患上肺炎。

五、要搞好衛生防疫

冬季要經常檢查圈舍,保持圈舍、墊料、飲水、草料的清潔衛生,必要時對圈舍進行徹底消毒。同時,養羊戶要學會預防和治療羊的主要疾病,並管理好羊,使它不與病羊接觸,抓好防疫工作。在初冬季節,羊身上易長羊虱,一旦發現,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塗在患處,每天3—5次,連續3—4天即可。也可取生豬油100克、生薑150克混合搗爛塗擦羊體患處,1—2次即可消除。

⑸ 養羊的羊病防治

羊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在性質 上可以分為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三大類e 傳染病是由於各種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羊體內生長、 繁殖並產生毒素而導致的。寄生蟲病是各種體內外寄生蟲侵 害羊體,通過蟲體對羊的器官、組織的機械性損害,奪取羊體營養並產生有害毒素而導致的。普通病包括內科疾病、外科 疾病和產科疾病,多因飼養管理不當,營養代謝失調,誤食毒 物.機械性損傷,異物的刺激以及外界環境變化而引起。為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加 強飼養管理,嚴格執行各種衛生防疫制度,落實各種綜合性防 治措施,將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以取得防病滅病的綜合效果,保證肉羊生產健康順利的發展。(一)防治基本技術1、判斷羊是否患病 飼養管理人員平時應注意觀察個別羊只甚至整個羊群的 行為變化,整體上一般觀察羊的肥瘦、步態、姿勢,從羊的個體上主要觀察被毛、皮膚、粘膜、結膜、食慾、糞尿、呼吸、體溫的 變化等,以確定羊是否有病,並及時診治。 (1)肥瘦:慢性消耗性疾病,由於病原的長期作用,病羊的 身體瘦弱。(2)姿勢:觀察羊只的舉動是否與平時一樣,如果不同,就 可能是有病的表現。(3)步態:健康羊步態活潑而穩定,病羊則行動不穩,或不 願行走。(4)被毛:健康羊的被毛平整且不易脫落,富有光澤;而在 患病狀態下,被毛粗亂蓬鬆,失去光澤,容易脫落。(5)皮膚:健康羊的皮膚富有彈性。觀察羊只皮膚的顏色 及有無被毛脫落、皮膚變厚變硬、水腫、發炎、外傷等。(6)粘膜:健康羊的鑽膜呈光滑的粉紅色。如果可視粘膜 發紅.則可能體溫升高,體內有發炎的地方;如果粘膜發紅並帶有紅點、血絲或呈紫色,可能是由中毒或傳染病引起的。(7)食慾:羊吃草或飲水量突然增多或減少,以及喜歡舔 泥土、吃草根,也是有病的表現,可能是慢性營養不良,如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如果反色減少、無力或停止,則表示羊 的前胃有病。有時羊不進食可能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喉 炎、咽炎、口腔潰瘍、舌有損傷等。(8)糞便:如果羊糞有特殊臭味,則見於各種腸炎,若糞便 內有大量粘液,則表示腸道有卡他性炎症;若糞內有完整的穀粒或纖維很粗,則表示消化不良;若混有寄生蟲或寄生蟲節片,則表示體內有寄生蟲。(9)呼吸:正常羊每分鍾呼吸12—20次,呼吸次數增多見於熱性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臟衰弱、貧血、腹內壓升高等,呼 吸次數減少,主要見於某些中毒、代謝障礙、昏迷等疾病。(10)體溫:用手摸耳朵或把手伸進羊嘴握住舌頭,可以知 道羊是否發燒。當然,最准確的方法是用體溫表測量。給羊測體溫時,先把體溫表的水銀柱甩至36℃以下,再塗上汕或 水後,慢慢插入肛門里(體溫表的1/3留在肛門外),待2—5 分鍾後取出體溫表讀數。羊的正常體溫是38—40℃,如果體溫高於40℃則表示有發熱性疾病。

⑹ 養羊飼養技術

選羊成年羊育肥一般採用淘汰的老、弱、乏、瘦以及失去繁殖機能的羊進行育肥,還有少量的勢公羊進行育肥。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養羊飼養技術,一起來看看。

養羊飼養技術

抓放牧,保秋膘

1.選擇牧場。秋季牧羊,牧場應選擇地勢較高、冬季又無法利用的山腰草場或平川山區。晚秋天氣轉涼,要盡量到草好的大溝里放牧,使羊少走路、多吃草。

2.放牧時間。秋季中午陽光較強,溫度高,羊只容易中暑,應避免中午放牧。早出牧,晚收牧,並給羊只供給充足的飲水,讓羊吃飽喝足,白天放牧回來後,夜間再補喂適量營養豐富,適口性好,利於消化的精飼料,還要供給足夠的飲水,並添加適量食鹽。

3.羊群管理。羊在秋季膘肥體壯,活躍性強,必須加強管理。出入圈門時要攔羊,防止擁擠;放牧時不要讓羊跨溝、奔跑,防止致殘或母羊流產。進入牧場,最好先放頭一天吃過的茬地,然後再放新茬地。在豆茬地放牧,時間不宜過長,防止食豆過多引起脹肚。高粱、玉米等再生苗有毒,嚴禁在收割後有再生幼苗的高粱、玉米地里放牧,更不能採收這種幼苗餵羊。不要在死水坑內飲水,也不要在潮濕、泥濘處卧息,以免感染寄生蟲病。

抓繁育,保擴群

秋季母羊膘情好,發情正常,排卵多,易受胎,有利於胎兒發育,要抓住時機,給母羊配種,以提高受胎率和產羔率。

1.搞好選種選配。羊選用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種,保持羊一胎多羔的品種特徵。一般產二胎以上的母羊雙羔率高,因此要控制好適齡高產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以4~6歲齡的母羊占羊群總數量的50%~60%為宜。

2.正確配種。羊每次的發情持續時間為24~40小時,而排卵時間多在發情開始後的30~34小時,所以適時配種時間應選在發情後的12~25小時。老齡母羊發情持續時間較短,應在發情後及早配種,青年母羊發情時間較長,配種時間應稍後些。

在一個發情期內,配種一次一般即可受精懷孕。但為了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可在母羊發情中期和末期兩次配種,或在一個發情期內的不同時期,用2~3隻種公羊各配一次。如果是人工輸精,效果則更好,可顯著提高准胎率和多羔率。

抓防疫,保健康

秋季是山羊抓膘育肥的關鍵時期,也是疾病的多發季節。要加強管理,努力搞好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1.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要建立科學的消毒程序,殺滅外界環境中存在的各種病原體;人員進出登記工作和洗澡更衣記錄;實行全進全出制。

2.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按時進行預防接種。制定周密的免疫接種計劃,接種各種疫苗需經一定時間才能產生堅強的免疫力,故應根據各種傳染病的發病季節,做好相應的免疫計劃,按規定程序接種。

3.重在預防。搞好飼養管理,增強個體的抗病能力;不喂發霉變質飼料,不飲污水和冰凍水,使羊膘肥體壯,提高個體的抗病能力。

4.抓好重點疾病的防疫。秋季由於羊只大量採食露地草料,加之秋季雨水較多,羊容易感染疾病,影響正常生長。因此可在秋季給羊驅蟲,用丙硫咪唑成年羊只5~7片,羔羊3~4片。羊群集體注射蟲剋星一次,每隻注射1~2毫升,懷孕羊只除外。在驅蟲後還應進行葯浴,清除體外寄生蟲。同時,應保持羊舍內乾燥清潔,及時清除飼料殘渣和糞尿,可在雨後或不定期地在羊舍內撒生石灰或草木灰,以吸潮消毒,注意羊舍通風透氣,防止空氣潮濕,避免羊只發生疾病。

養羊的飼養方法

1、及時斷奶,合理分群羔羊2月齡~3月齡後,要把母子分開進行斷奶,這樣可使母羊體質迅速恢復,達到早發情早配種、多產高產的目的,同時及時鍛煉羔羊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對斷奶後的羔羊按公母、大小、強弱進行合理分群分圈飼養,防止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影響整體發育水平和整齊度。

2、適時配種,提高繁殖率過早配種會影響母羊自身的生長發育,從而降低母羊的繁殖性能。配種時間:下午發情,次日早晨配種,間隔8小時~12小時,再交配1次,同時做好配種記錄,防止誤配或不清楚分娩日期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3、利用資源,合理配製飼料正確使用青貯、氨化、鹼化等技術對作物秸稈進行處理,嚴禁飼喂由於青貯不當而發霉變質的飼草及沖洗不幹凈的氨化、鹼化飼草;嚴防把粗飼料粉得過細。生產實踐證明,長期飼喂過細的粗飼料易引起羊的反芻障礙及前胃弛緩、積食、鼓氣等疾病。粗飼料長度在1厘米~3厘米,羊採食後能正常反芻。精飼料的配製要根據當地飼料資源,根據不同品種的羊、不同的生長階段,合理調配精料。配製後,飼料內的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均要滿足羊不同階段的生長繁殖、泌乳的需要。飼料內的氨硫比率要達到7∶1~8∶1,鈣磷比率要達到1∶1~2∶1。在飼喂非蛋白氮飼料時,必須補充硫氨素。

4、合理補飼,保證營養補飼要視季節以及種公羊、種母羊、育成羊、羔羊的膘情狀況適量補喂精粗飼料,杜絕羊群半年生長半年掉膘的現象,確保羊群膘情始終處於中上等水平,這樣才有利於羊群正常繁殖。

5、防治疾病,提高成活率散養戶每年要對羊進行春秋兩季免疫注射,對羊場要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免疫程序和預防方案,對羊三聯四防、羊鏈球菌病、羊大腸桿菌、羔羊痢疾等進行定期免疫注射,力爭做到一隻不漏,只只防疫;搞好預防,驅除腸道線蟲、絛蟲、肝片吸蟲、血吸蟲等羊的寄生蟲病;注意做好日常管理,搞好場地環境衛生和消毒。養殖戶在放牧和喂養時要細心觀察羊的精神狀態及採食、飲水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羊場獸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努力提高羊的成活率。

⑺ 怎麼養羊與羊病防治

從出生到斷奶(即哺乳期)的小羊稱為羔羊。羔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差,容易感染疾病,因而要精心護理與飼養。
1.做好接產工作①在母羊分娩前2--3天,將產欄打掃干凈,徹底消毒,准備好接產用具和葯品。②在母羊產羔時,要觀察分娩情況,難產的要進行助產,羔羊要得到及時的護理和消毒。③羔羊出生後30分鍾內必須及時吃上初乳,對體質瘦弱或母性差的羊只進行人工輔助哺乳,並且一定要定時、定量、定溫。
2.早期補料①羔羊出生後10日齡開始採食青乾草,15--20日齡調教吃開食料,做到少量多次,保持飼料新鮮清潔。②羔羊2月齡後,可隨母羊外出放牧,天氣差時,留欄飼養。
3.斷奶①羔羊斷奶時間為90日齡,對體重不到10千克以上的羊只,延遲斷奶。②斷奶15天內不與母羊接觸,防止偷吃母乳。
種公羊
飼養管理種公羊的目標是保持健壯體況,膘情良好而不過肥,進而在配種期性慾旺盛,精液品質良好,利用率高。
1.種公羊單圈飼養,運動避免相互爬跨,頂撞。
2.日糧要求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消化,每天必須提供一定的青綠飼料和優質粗料,同時,在精飼料中拌入鮮雞蛋,每天1--2個。
3.保證飲水充足、清潔,采精半小時內不飲冷水。
4.每天保證不少於2小時的運動,時間安排在上午9點和下午2點過後。
5.每天刷試羊身一次,保持羊體衛生和促進新陳代謝,可安排在運動完回欄後進行。
6.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時、定人采精。
青年羊
優質的粗飼料,充足的運動是培育青年羊的關鍵。
①及時根據羊只大小、強弱、進行分群分欄飼養

⑻ 羊要怎麼養怎麼防病病了要怎麼治

養羊,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決定放牧飼養還是舍飼。
1、如果有牧場,可以放牧飼養,特別是基礎母羊,放牧增加運動量,有利發情配種和減少難產率。每天放牧回來,根據養只的膘情來確定是否補飼精料及補喂精飼料的多少。育肥的羔羊可舍飼,如果離牧場較近也可放牧與舍飼相結合,減少運動量,有利於上膘。
2、沒有放牧場所,養羊要舍飼,基礎母羊舍飼,要補喂喂營養全價的精料,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的供給,有條件的可製作青貯飼料,或通過氨化、微貯、鍘、揉等方式調制粗飼料,來增加粗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率。基礎母羊要有足夠寬敞的活動場,來增加母羊的運動量。
養羊,要預防養只患病。
1、要做好放牧、補飼、搞衛生等常規工作,冬季不飲冰碴水,補喂發霉變質的飼草飼料等等;
2、做好消毒、防疫、驅蟲工作。對於圈舍及圈舍周邊要定期消毒,交叉使用不同的消毒葯,按照地方獸醫站的免疫計劃進行防疫,每年春秋都要進行驅蟲,驅蟲要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與第二次間隔7到8天。
當有羊患病,要請專業獸醫及時診治。

⑼ 養羊技術及羊的養殖方法

養羊要選擇體型健壯、眼睛有神的品種,並且在地勢平坦、靠近水源的場地使用木材搭建圈舍,然後將羊趕入其中,養殖過程中要每年為羊進行一次葯浴,提高其免疫力,並每天清理一次圈舍,保證環境的干凈衛生。

羊怎麼養殖

1、選擇品種

養羊要注意品種的選擇。首先要觀察體型,選擇體型健壯、眼睛有神、反應靈敏的品種進行養殖,其次可以觀察毛發,選擇毛發順滑干凈、進食量大的品種進行養殖,從而提高羊的存活率。

2、提供食物

羊屬於食草動物,在春夏季節可以將其放入山坡、林地中,讓羊自由覓食,而秋冬季節草源減少的情況下,要將羊圈在圈舍中,並向圈舍中心吊掛一捆青草或者瓜藤,或者向圈舍中安放食槽,並每天向食槽中倒入青儲飼料。

3、疾病預防

羊是一種嬌弱的動物,免疫力較低,養羊時要在每年的夏季為其修剪一次毛發,避免羊出現中暑的現象,在剪毛後可以為羊提供一次葯浴,提高其免疫力,在春秋季節還要給羊提供驅蟲的葯劑。

4、清理圈舍

羊比較愛干凈,喜歡生長在乾燥溫暖的環境中,養殖時要為羊每天打掃一次圈舍,並將食槽中的食物殘渣清理干凈,保持環境的衛生,還要對食槽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羊食用變質食物而生病。

閱讀全文

與我想學養羊的技術怎麼防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漁市場怎麼樣 瀏覽:871
如何用婉轉的話說老公不回信息 瀏覽:962
淘寶萬寶路怎麼交易 瀏覽:624
華中數控程序如何校驗 瀏覽:847
怎麼樣介紹產品和文字 瀏覽:362
臨沂代理記賬多少一年 瀏覽:416
撫州抖音小程序開發一般多少錢 瀏覽:518
正規人事代理有哪些 瀏覽:382
貓達人微信小程序是什麼 瀏覽:507
華為的接入技術主要有哪些 瀏覽:321
如何規范編輯群信息 瀏覽:188
雲悠悠神秘交易行在哪裡 瀏覽:537
飛機控製程序用什麼編程 瀏覽:308
騰訊文檔怎麼批量篩選數據 瀏覽:735
cmd如何結束一個正在運行的程序 瀏覽:506
solidcam程序編輯後處理在哪裡 瀏覽:755
蘋果退錢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829
如何快速捕捉財經信息 瀏覽:38
小學信息技術硬體知多少公開課 瀏覽:671
營銷代理叫什麼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