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散養土雞的養殖技術
農場選擇。散養養雞場一般設在房前屋後閑置的地方,如草地、森林、果園等房屋前後或附近可利用的地方。為了管理方便,建議離家越近越好,因為是散養,場地越大越好,這樣雞的活動空間更大,食物也更天然。
第二是養殖場的布局。選好場地後,就要簡單的布置農場場地了。雞屬於鳥類,很多特徵和鳥類是一樣的。養殖場布置時,可以根據雞的生物學特性簡單布置。雞的飛行能力比較簡單,喜歡在地面以上的樹幹上或者高處休息。因此,根據養殖場的地形或其他有利條件,可以用竹竿、樹枝、木棍等搭建雞的棲息休閑場所,離地高度在2m左右。
三是雞舍建設。根據養殖場的大小和雞的數量,在養殖場合適的地方搭建雞舍。木板、磚石或其他材料可以用來建造雞舍。原則上可以遮風擋雨,防日曬。
第四是雞舍的建設。雞舍是母雞下蛋,孵小雞的地方。為了減少雞蛋的損失,方便雞蛋的收集和管理,方便雞的孵化,根據母雞的數量,在養殖場合適的地方修建雞舍。雞舍的建造以安靜、柔軟、舒適、乾燥、清潔為原則,讓雞可以安全舒適地下蛋,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
五是場地的消毒。雞病和其他動物一樣,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每年都要對養殖場進行徹底消毒或葯物配雞飼料喂雞。
第六,定期定量定點餵食。散養雞的天然食物有很多,比如草籽、昆蟲、植物莖葉等天然食物。為了雞的快速生長和經濟收入的增加,可以用家裡的玉米、小米、各種菜葉等食用食物來喂雞。在喂養上,要堅持定時、定量、定點喂養,每天喂養2~3次左右。
七是保證雞有足夠的飲用水。雞和其他動物一樣,需要喝水,尤其是夏天,水量會增加。因此,如果養殖場地沒有天然水源,就要在適當的地方為雞設置飲水裝置,用鍋、缸、桶等家裡不用的盛水工具為雞提供固定的飲水場所。
八是防止敵人傷害和其他傷害。在平常的飼養過程中,雞的數量要心中有數,以防敵人傷害或其他傷害。如果有的野生動物咬雞,有的家犬咬雞,這方面要加強管理和預防。
Ⅱ 如何散養土雞
雞進行散養雖然更為生態、綠色,但相對傳統的籠養模式來說,雞群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要散養好雞,以下幾個技術要點要掌握:
1.品種的選擇
散養模式下,要求雞只能適應外界變化,包括早晚溫差變化、雨雪天氣等各種可能給雞只帶來應激的狀況。
此外,散養模式更容易形成品質優良的蛋肉產品,而且生產成本要高於規模化籠養,如果選擇那些高產蛋或高產肉的品種,由於品種本身遺傳因素的影響,其肉蛋品質差,不利於產品檔次的提升,不容易實現高投入高回報。
因此,專家建議盡可能選擇適應性強、耐粗飼、易飼養、品質優秀的品種。我國的許多地方品種都是最佳選擇,如北京油雞、海南文昌雞、山東萊蕪黑雞、綠殼蛋雞、廣西三黃雞等。
2.圈舍要求
現代化散養模式,不等同於早期的庭院散養模式,需要為雞群提供雞舍。雞舍的建築要求具備良好的保溫、隔熱、通風和光照條件。
育雛舍要求保溫性能良好,配置供溫裝置,如暖風爐、煤爐或者地暖供溫。育成舍和產蛋雞舍面積不宜過大,控制在500~600平方米以下。
育成雞每棟雞舍規模不超過5000隻,每平方米養殖密度不超過10隻,產蛋雞每棟雞舍規模不超過3000隻,每平方米養殖密度不超過6隻。產蛋雞舍內要求配置光照自動控制器,便於控制光照。
雞舍需有足夠大的出口供雞只自由出入,每100平方米雞捨出口至少應達到4米長。
雞舍外為散養場地,放養場地應足夠大,每隻雞約4平方米。場地可種植果樹、林木,夏季遮陽,也可種植牧草等供雞只啄食。四周設置圍欄,避免野獸攻擊雞群。
養殖場出入口設立消毒池,撒石灰石或者2%的火鹼,人員、車輛進出消毒。每棟雞舍門口也需放置消毒盆,進出人員進行消毒。
3.飼養管理
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分為育雛期、育成期和產蛋期進行管理。
育雛期:雛雞抵抗力差,對外界溫度變化非常敏感,因此溫度是育雛的首要和關鍵條件。如果是春夏季育雛,當外界溫度達到18℃以上時,5周後可逐步轉到室外放養;如果是秋冬季節育雛,則一般在7~8周以後才逐步過渡到舍外放養。
放養雞只白天在舍外活動,晚上回舍內休息,如果遇到惡劣和極端天氣,如大風、雨雪等天氣,則呆在舍內不進行戶外活動。
育成期:放養的密度會影響到成活率、生長速度等。公母分群飼養,飼料逐步從雛雞料過渡到青年雞料。在野外青草茂盛季節,可適當減少補飼料量。觀察雞群情況,對弱雞和體重小的雞單獨補飼。
產蛋期:產蛋雞對鈣的需要量比青年雞要多3~4倍,開產前需提高飼料中鈣的含量,逐步過渡到蛋雞料,同時可提供貝殼、碳酸鈣顆粒等供雞自由採食。產蛋期光照應控制在16小時,光照強度為1平方米2瓦照度。
舍內設置產蛋箱,訓練蛋雞回舍內產蛋,有利於減少窩外蛋、臟蛋、破蛋比例。每天上午、下午各撿一次蛋,夏季可增加撿蛋次數。
4.疾病防控
散養模式下,由於雞只直接跟地面接觸,更多接觸各種病原微生物。如果日常管理不當,更容易發生疾病。
首先,必須做好日常消毒。可供選擇的消毒葯有火鹼、醛類、次氯酸等。雞舍外,堅持每周消毒一次,至少兩種消毒液交替使用。其次,必須做好免疫預防。根據飼養的品種和疾病流行特點,認真做好疫苗的接種。
此外,飼養員要隨時觀察雞只精神狀況,觀察採食、飲水情況,若有異常,須立即採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治療。
(2)半大雞散養需要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土雞是散養的,所以土雞的飲用水是附近山泉的水,吃的食物是周圍的各種植物和小蟲子,所以土雞的營養價值比較高。主要表現在:
1、相比我們飼養的肉雞,土雞的肉更加結實,肉質結構和營養比例更加合理,土雞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各種營養素,脂肪的含量比較低,對於我們人體的保健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我們中國人比較喜歡的肉類製品,屬於高蛋白的肉類。
2、土雞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對於人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構成我們人體體蛋白質並同生命活動有關的最基本的物質,是在生物體內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是我們生命的基本物質,與人的生命活動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是我們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土雞肉中的這些營養物質對於我們人體的生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土雞的雞肉皮中含有豐富的膠質蛋白,能夠被人體迅速吸收和利用,是一種非常好的膠質,我們在做土雞的時候就會發現土雞和我們在市場上買的雞在肉質上的差別,土雞可以作為滋補的食品,以前孕婦生產以後,用土雞來燉湯可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人在患病以後的康復飲食中燉土雞湯也是很好的選擇,經常吃土雞能夠增強我們人體的體質,提高我們人體的免疫能力,土雞的製作方法很多,可以用清燉、燒烤、風乾等各種製作方法,是真正的綠色無污染的肉類食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雞
Ⅲ 在山上散養雞的養殖技術方法,謝謝!
1、精選良種。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
2、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
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污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只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
肉雞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50~70隻/畝,每群規模約500隻為宜。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放牧場可設置圍欄,一直放養至出售。加強放牧可以提高雞肉的結實度,促進體格健壯及羽毛緊密光亮;還可採食青草、草籽、枯葉、蟲蠅等,節約飼料和提高肉質。
有條件的可以放一批雞換一個地方,既有利於防病,又有利於雞只覓食。
3、巧喂飼料。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喂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於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發育良好。
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飼料、農副產品、土雜糧,以改善肉質、降低飼料成本,一般僅晚歸後補喂配合飼料。出售前1~2周,如雞體較瘦,可增加配合飼料喂量,限制放牧進行適度催肥。
中後期配合飼料中不能加蠶蛹、魚粉、肉粉等動物性飼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對肉質和肉色有不利影響的飼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學合成的非營養添加劑及葯物等,應加入適量的桔皮粉、松針粉、大蒜、生薑、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質以改變肉色、改善肉質和增加鮮味。
4、嚴格防疫。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於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鬆懈。
5、適時銷售。合適的飼養期是提高肉質的重要環節。飼養期太短雞肉中水分含量多,營養成分積累不夠,鮮味素及芳香物質含量少,肉質不佳,味道不鮮,達不到優質土雞的標准;飼養期過長,肌纖維過老,飼養成本太大,不合算。
(3)半大雞散養需要什麼技術擴展閱讀
土雞性成熟時間較晚,受季節影響大,春天飼養的土雞性成熟早,秋季飼養的土雞開產晚,一般開產日齡為150~180 日齡。
自然條件下,土雞的產蛋性能具有極強的季節性,主要受營養、溫度和光照的影響,每年春、秋季是其產蛋率較高的時期。而在光照時間縮短、氣溫下降、營養供應不足的冬季會停止產蛋。所以,土雞的年產蛋量低,一般只有100~130 枚。
土雞散養點屬於山區,周圍無工礦化工企業,無大氣、水質、土壤污染,這種環境下生長的土雞比農家散養的土雞還要好。
土雞散養於山坡上,山坡上植物茂盛,土雞在林間終日嬉戲吃食,享受到足夠的運動和日曬,這種土雞的抵抗力遠高於室內養殖的洋雞或者室內土雞,因此無需餵食抗生素也不會大批死亡。很多土雞蛋也都直接下在林間,撿拾土雞蛋的工作量也很大。
Ⅳ 散養土雞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
一是養殖場地選擇。散養土雞養殖場地一般選擇在房前屋後的空閑地方,如房前屋後或附近的草地、山林、果園等可以利用的地方。為便於管理,建議離家越近越好,因為是散養,場地越大越好,這樣雞的活動空間大,天然食物多。
二是養殖場地的布置。場地選擇好了,要對養殖場地進行簡單的布置。雞屬於鳥類,很多特性和鳥類相同,養殖場地布置的時候可根據雞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簡單的布置。雞有簡易的飛翔能力,喜歡在離地面的樹幹上或地勢高處的地方棲息休息,所以可以根據養殖場的地形或其它有利條件用竹竿、樹枝、各種棍棒搭建雞棲息休閑的場所,離地面高度2米左右為好。
三是雞舍的建設。根據養殖場地大小和雞數量的多少,在養殖場合適的地方建設雞舍,可用木板、磚石或其它材料建設雞舍,原則上是能遮風擋雨和防治陽光照射。
四是雞窩的建設。雞窩就是母雞下蛋和孵小雞的地方,為了減少雞蛋的損失,便於雞蛋的收集管理和孵小雞,根據母雞的數量,在養殖場合適的地方建設雞窩。雞窩建設以安靜、柔軟、舒適、乾燥、干凈為原則,讓雞能安全舒適的下蛋,不受外面環境干擾。
五是場地的消毒。雞病和其它動物一樣,堅持預防為主和防治結合的原則,每年定時對養殖場進行全面消毒或將葯物伴在雞料里給雞喂。
六是定時定量定點餵食。散養雞天然的食物很多,可以吃草籽、蟲子、植物莖葉等天然食物。為了雞的快速生長,增加經濟收入,可用家裡的玉米、穀子、各種菜葉等能食用的食物喂養雞,在喂養上要堅持定時、定量、定點喂養,每天喂2到3次左右。
七是保證雞的飲水充足。雞和其它動物一樣,也需要喝水,特別是夏天,飲水量會有所增加。所以養殖場地如果沒有天然的水源,要在適當的地方給雞搭建飲水裝置,可用家裡不用的生產生活用品,如盆子、瓦罐、桶等盛水的工具給雞提供固定的飲水地方。
八是防治敵害和其它傷害。在平常養殖過程中,雞的數量要心中有數,防治敵害或其它傷害。如有的野生動物會咬雞,有的家養狗也會咬雞,在這方面也要加強管理和防治。
Ⅳ 散養雞的養殖方法 散養雞的養殖有什麼方法
1、首先要確保飲食,還有那個運動的量才可以養到最好的散養雞。
2、同時還要保證場地的乾爽,排水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
3、具有陰涼的場地,夏天是一個多雨的季節,一旦出現了下雨,很有可能淋濕散養雞,氣溫驟降,雞容易出現感冒的現象。
4、場地要有水源。同時避免細菌進入其中,選擇陽光比較好,地勢比較平坦,不積水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證散養雞正常的生長健康。
Ⅵ 散養土雞的養殖方法 散養土雞的養殖技術
1、場地選擇
現在許多農戶選擇種植散養雞,因為散養雞是散養的,吃的都是無公害無污染的自然食物,所以散養雞的口感要比一般的雞要嫩。養殖散養雞的場地選擇是比較重要的,可以選在林地或者果園,但是要做一定區域的圍欄,避免雞逃逸。
在林地和果園養殖的話,可以形成一個生物鏈,果樹林地都有許多小蟲子,這些小蟲子可以用做雞的飼料,而雞的排泄物可以作為植物的肥料,兩者是互利互惠的作用,所以選擇一個好的場地是比較重要的。
2、選擇好雞苗
要養殖散養雞的話,一定要選擇好一點的雞苗,因為散養雞是主要養在戶外,抗疾病能力和覓食能力是需要比較強的,所以可以選擇些優良品種產蛋型的和養殖後專門用肉的肉用型的,養殖戶要選擇從正規廠家引進雞苗,及時做好疫苗,方便養殖,也比較安全一些。
3、提高產蛋率
養殖戶一般養雞也都會要求一定的產蛋率,有些散養雞要麼就是不生蛋,要麼就是生出來的蛋蛋殼特別薄,就是因為散養雞攝入的營養不夠,所以要給雞補充鈣和蛋白質,比如一些玉米粒、小麥和豆餅等,也可以補充一些提高產蛋率的飼料,使雞保持正常的產蛋率。
4、提高雞的生長速度
雞的生長速度提升了,養殖戶的自身利益也會增高,所以許多養殖戶都想讓雞的生長速度加快。散養雞的生長速度是比較慢的,因為它主要是攝食一些自然食物,所以這個時候可以給雞喂一些飼料,或者添加一些番薯、小麥、穀子、玉米粒等,提高散養雞的營養,從而提高雞的生長速度。
5、疾病預防
散養雞因為雞苗選擇都是比較抗疾病能力強的,所以養殖雞一般的病發率不會很大,但是也要做好防備流感災害,養殖戶可以定時定期對雞舍進行清潔消毒,再使用一些石灰水消毒,防治病菌滋生。
Ⅶ 散養土雞的養殖技術
散養土雞的養殖技術有散養場地的選擇、定時補充飼料、適當控制飲水、預防獸害、防疫保健。
一:散養場地的選擇
土雞散養的場地要遠離人類的生活區和道路,同時要有充足的水源,通常選擇有泉水的山坡最宜,既要保證陽光充足又要有陰涼的場地供土雞休息。
散養是土雞養殖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將雞苗放於自然,在一定的人工干預下保證其健康生長,既保證了其肉質的鮮嫩又減少了管理成本,加上土雞本身價格也不低,是一個經濟效益很不錯的養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