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後注漿技術有哪些

後注漿技術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5 04:16:23

Ⅰ 建築工程中的新技術、新材料

建築業10項新技術

1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1
1.1灌注樁後注漿技術..................................................1
1.2長螺旋鑽孔壓灌樁技術...............................................2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2
1.4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3
1.5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4
1.6復合土釘牆支護技術...............................................5
1.7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6
1.8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7
1.9逆作法施工技術...............................................8
※※※※※...............11
1.10爆破擠淤法技術..................................................11
1.11高邊坡防護技術...................................................14
1.12非開挖埋管技術...................................................17
1.13大斷面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19
1.14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20
1.15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21
1.16雙聚能預裂與光面爆破綜合技術............................22
2混凝土技術.......................................26
2.1高耐久性混凝土...............................................26
2.2高強高性能混凝土................................................28
2.3自密實混凝土技術...................................................30
2.4輕骨料混凝土....................................................31
2.5纖維混凝土...................................................33
2.6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35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38
2.8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接受施工技術...................................40
3鋼筋及預應力技術.................................46
3.1高強鋼筋應用技術...............................................46
3.2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47
3.3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47
3.4無粘結預應力技術..........................................48
3.5有粘結預應力技術..................................................49
3.6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50
3.7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技術...................................52
3.8鋼筋機械錨固技術..................................52
4模板及腳手架技術................................56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56
4.2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57
4.3塑料模板技術....................................................59
4.4組拼式大模板技術..........................................61
4.5早拆模板施工技術..................................................63
4.6液壓爬升模板技術..................................................64
4.7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66
4.8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安裝施工技術.......................67
4.9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69
4.10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71
4.11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74
4.12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76
※※※※※..............76
4.13預制箱梁模板技術..............................................78
4.14掛籃懸臂施工技術..............................................80
4.15隧道模板台車技術..................................................82
4.16移動模架造橋技術.........................................85
5鋼結構技術......................................88
5.1深化設計技術.............................................88
5.2厚鋼板焊接技術...........................................89
5.3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90
5.4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制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90
5.5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92
5.6住宅鋼結構技術.................................................93
5.7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94
5.8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95
5.11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95
6機電安裝工程技術.................................97
6.1管線綜合布置技術............................97
6.2金屬矩形風管薄鋼板法蘭連接技術...............................98
6.3變風量空調系統技術..............................................99
6.4非金屬復合板風管施工技術.........................................101
6.5大管道閉式循環沖洗技術...................................102
6.6薄壁不銹鋼管道新型連接技術...............................103
6.7管道工廠化預制技術..........................................107
6.8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108
6.9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110
6.10電纜穿刺線夾施工技術............................................111
※※※※※..................114
6.11大型儲罐施工技術...........................114
7綠色施工技術.....................................129
7.1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129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130
7.3預拌砂漿技術..................................................132
7.4外牆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133
7.5粘貼式外牆外保溫隔熱系統施工技術..................................134
7.6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136
7.7硬泡聚氨酯外牆噴塗保溫施工技術....................................140
7.8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142
7.9鋁合金窗斷橋技術...............................................143
7.10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141
7.11供熱計量技術.....................................141
7.12建築外遮陽技術..............................................144
7.13植生混凝土.....................................141
7.14透水混凝土..............................................144
8防水技術........................................148
8.1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148
8.2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152
8.3預備注漿系統施工技術.....................................156
8.4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157
8.5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161
8.6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163
8.7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168
9.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171
9.1消能減震技術...........................................171
9.2建築隔震技術................................................172
9.3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4鋼絞線網片聚合物砂漿加固技術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173
9.5結構無損拆除技術.....................................174
9.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175
9.7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177
9.8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177
9.9開挖爆破監測技術.................................177
9.10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系統.................................177
9.11一機多天線GPS變形監測技術.................................177
10.信息化應用技術................................181
10.1虛擬模擬施工技術......................................181
10.2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182
10.3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183
10.4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183
10.5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范分類編碼技術.........185
10.6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186
10.7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187
10.8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應用技術...............................188

Ⅱ 沖孔灌注樁後注漿技術

以洛陽城東某高層住宅工程為例,採用沖孔灌注樁後注漿技術進行了試樁試驗。結果表明:樁端後注漿對提高樁基豎向承載力的效果顯著,且樁長越短提高的幅度越大;對於樁端持力層為卵石層的樁,後注漿提高的樁端阻力對豎向極限承載力增幅貢獻較大。從經濟效益分析可知,後注漿技術能夠節約成本、縮短工期。

Ⅲ 灌注樁後注漿技術施工採取環保措施有哪些

1、設備無噪音,無燃油污染;
2、水泥庫房封閉,現場無粉塵;
3、設置排污沉澱池,不污染地下水
4、不使用化學注漿劑;

Ⅳ 樁基工程中後注漿具體是怎樣施工的要用哪些材料

一、樁端後壓漿加固機理

樁端後注漿技術是在鑽孔灌注樁成樁、樁身混凝土達到預定強度後,採用高壓注漿泵通過預埋注漿管注入水泥漿液或水泥與其它材料的混合漿液,漿液滲透到疏鬆的樁端虛尖中,結合形成強度較高的混凝土;隨著注漿量的增加,水泥漿液不斷向由於受泥漿浸泡而松軟的樁端持力層中滲透,在樁端形成「梨形體」,增加了樁端的承壓面積,相當於對鑽孔樁進行擴底。當「梨形體」不斷增大時,滲透能力受到周圍緻密土層的限制,使壓力不斷升高,對樁端土層進行擠壓、密實、充填、固集,將使樁底沉渣、樁端受到擾動的持力層得到有效的加固或壓密,使樁土間界面的幾何和力學條件得以改善,提高了樁端土體的承載力,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單樁承載力。

二、樁型的選擇和設計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高層建築事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已建工程現狀來講,在施工質量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大量存在將導致建築物損壞情況的產生,甚至造成極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樁端後注漿技術作為高層建築工程樁基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建築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為有效提升高層建築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樁形的選擇

一般單樁承載力特徵值要求不小於4500kn,荷載要求高,由於是高層建築,對沉降變形敏感。以5層含粘性土碎石層作為持力層,樁徑φl000mm,樁長40m(進入持力層8.8m)的鑽孔灌注樁抗壓承載力估算值為5498kn。

設計經過對普通鑽孔灌注樁、支盤樁和鑽孔灌注樁樁底壓漿三種方案進行對比,考慮到5層土厚達26m,為含粘性土碎石,採用樁底壓漿技術大幅度提高承載力。因此基礎設計為φ1000mm鑽孔灌注樁360根,樁長33.5m(樁底進入選用的持力層5層1m),對樁底進行壓漿處理,單樁抗壓承載力特徵值為6000kn。由於5層的碎石中含有大量粘性土,需要對壓漿孔、壓漿量和壓漿壓力慎重設計和試樁檢驗。

2、壓漿孔的設計

根據樁直徑大小和樁底持力層空隙率大小沿著灌注樁鋼筋籠周邊均勻布置2~4個壓漿管,一般樁徑大,空隙率小的,壓漿管布置多。考慮到本工程樁直徑100cm,樁底碎石中含有粘性土,為了保證壓漿能夠包裹樁底,沿鋼筋籠圓周均勻設置2個φ32壓漿管。

三、建築樁基工程中樁端後注漿施工技術的應用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建築工程施工中,只有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要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方式技術,才能更好地提升工程的質量,這也是施工的重點內容。將樁基礎應用到現代高層建築工程施工中,不僅可以縮短施工工期,還可以提高建築工程質量,為建築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製作壓漿管

通常情況下,必須同時進行鋼筋籠與壓漿管的製作。選用直徑為25毫米左右的鐵管進行壓漿管的製作,選用絲扣進行接頭連接,選用絲進行兩端封堵並確定其密封性符合施工要求。壓漿管長度相比鋼筋籠必須長出55厘米左右,樁底部要比鋼筋籠多出5厘米,上部比樁項混凝土面高出50厘米。壓漿管在最下部20毫米處進行壓漿噴頭的設置,在這個位置通過鑽頭進行4排壓漿孔的均勻鑽出,將其間距設為3厘米、直徑設為3毫米,並利用圖釘封堵壓漿孔,在最外面將直接相同的自行車內胎套上並利用膠帶將兩端封嚴,並將壓漿噴頭向單向裝置進行改裝。壓漿管中的壓力在注漿過程中將車胎迸裂,同時彈出圖釘,通過注漿孔和圖釘的孔隙將水泥漿向碎石層中壓入,這種方式可以對堵塞壓漿管情況進行有效防止。

2、壓漿管分布

相互對兩根壓漿管的位置進行調整,並在鋼筋籠外側進行捆綁作業。在成孔施工結束後,必須遵循相關施工作業流程如清孔、提鑽及下鋼筋籠等進行施工作業。在吊裝放置鋼筋籠時必須對壓漿管加強維護,避免扭曲鋼筋籠現象的出現,及在絲扣連接處避免產生壓漿管松動等情況,應選用混凝土墊塊對噴頭位置進行保護,防止孔壁摩擦出現車胎破裂等現象,進而造成堵塞壓漿孔情況的發生,在混凝土灌注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

3、壓漿施工

壓漿作業必須一次完成,其最佳施工方式為選用整個承台群樁進行一次性壓漿。壓漿過程中必須先施工周圈樁位,隨後進行中間樁作業。壓漿施工中必須選用兩根樁進行循環壓漿作業,首先對第一根樁的A管進行壓漿作業,壓漿量占總量的65%,壓漿結束後向另一根樁的A管進行壓漿作業,隨後進行第一根樁的B管和第二根樁的B管的壓漿作業,遵循上述施工順序進行有效壓漿作業。能夠使同一根樁兩根管壓漿時間保持在30分鍾以上,為水泥漿擴散提供充足的空間,為樁端後注漿施工提供便利。

四、樁端後注漿施工的質量控制

1、在樁底注漿時,如若發生壓力達到10MPa以上仍然打不開注漿噴頭等造成一根注漿管發生堵塞,可將全部的水泥漿量通過另一根暢通導管一次壓入樁端,補足注漿數量。對樁端全部不通的樁,必須採取補注漿措施。對注漿開始時即發生樁頂大量返漿的樁,應認真檢查並停止注漿,分析是注漿管接頭漏漿還是堵塞,並採取相應補救措施,確保其達到設計要求。

2、注漿時常會發生水泥漿沿著樁側或在其他部位冒漿的現象,若水泥漿液是在其他樁或者地面上冒出,說明樁底已經飽和,可以停止注漿;若從本樁側壁冒漿,注漿量也滿足或接近了設計要求,可以停止注漿;若從本樁側壁冒漿且注漿量較少,可將該注漿管用清水或壓力水沖洗干凈,等到第2天原來壓入的水泥漿液終凝固化、堵塞冒漿的毛細孔道時再重新注漿。

3、對注漿管堵塞而無法繼續壓入漿液的樁,本工程在施工前制定了補注漿應急預案。補注漿工作應在注漿工作結束後統一進行,其具體做法為:用地質勘察鑽機在樁周壁0.2~0.3m處鑽進直徑大於90mm的孔。鑽孔深度比樁端深0.4~0.5m,在孔內下入帶注漿器的注漿導管,並隨同注漿管一並下入封孔注漿塑料管,通過封孔注漿塑料管(封孔水泥漿液的水灰比為0.5,並需摻早強劑),待封孔水泥漿液固期達到3d後,按正常後注漿工藝進行壓入漿液,具體控制標准與正常後注漿相同。

Ⅳ 灌注樁後注漿技術有何優點施工工藝流程如何

1、後注漿施工的優點
後注漿技術中的樁底後注漿技術在工程中運用得最為廣泛。
灌注樁後注漿技術的優越性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可使樁沉渣、泥皮得到固化,從而大幅度提高樁的承載力,縮小沉降量。有數據顯示,若樁底持力層為細粒土其單樁承載增幅可高達30~70%,同樣若是粗粒土則其增幅可高達40%以上。
(2)可大大降低工程造價,節約經濟成本,尤其對於大直徑、超長樁的作用更為顯著。與普通灌注樁相比,採用後注漿技術可以大大減少樁徑術,縮短樁長,同時可避免穿透較難穿越的地質土層,從而降低了施工難度,繼而大大縮短了工期。
(3)適用范圍廣泛。灌注樁後注漿技術可以適用於多種地質土層及強、中風化岩層,雖然最開始主要運用於泥漿護壁鑽孔、挖孔、沖孔灌注樁,但是今年來其使用范圍逐步擴大到各種干作業灌注樁工程中使用,均有明顯成效。
(4)施工工藝比較簡單,方便操作,具有較強的普及性。
2.施工技術內容
灌注樁後注漿是指在灌注樁成樁後一定時間,通過預設在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及與之相連的樁端、樁側處的注漿閥注入水泥漿。注漿目的一是通過樁底和樁側後注漿加固樁底沉渣(虛土)和樁身泥皮,二是對樁底和樁側一定范圍的土體通過滲入(粗顆粒土)、劈裂(細粒土)和壓密(非飽和鬆散土)注漿起到加固作用,從而增大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少樁基沉降。在優化注漿工藝參數的前提下,可使單樁承載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於細粒土,樁側、樁底復式注漿高於樁底注漿;樁基沉降減小30%左右。可利用預埋於樁身的後注漿鋼導管進行樁身完整性超聲檢測,注漿用鋼導管可取代等承載力樁身縱向鋼筋。
3.技術指標
根據地層性狀、樁長、承載力增幅和樁的使用功能(抗壓、抗拔)等因素,灌注樁後注漿可採用樁底注漿、樁側注漿、樁側樁底復式注漿等形式。主要技術指標為:
(1)漿液水灰比:地下水位以下0.45~0.65,地下水位以上0.7~0.9。
(2)最大注漿壓力:軟土層4~8MPa,風化岩10~16MPa。
(3)單樁注漿水泥量:Gc=apd+asnd,式中樁端注漿量經驗系數ap=1.5~1.8,樁側注漿量經驗系數as=0.5~0.7,n 為樁側注漿斷面數,d 為樁徑(m)。
(4)注漿流量不宜超過75L/min。
實際工程中,以上參數應根據土的類別、飽和度及樁的尺寸、承載力增幅等因素適當調整,並通過現場試注漿和試樁試驗最終確定。設計施工可依據現行《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進行。

Ⅵ 什麼是灌注樁後注漿技術

簡單說就是在鋼筋籠上預埋導管 至樁底等澆築後通過加壓把水泥漿注入樁底。目的是提高樁的承載能力 因為灌注樁在清孔時始終時會留有泥渣在底部的

Ⅶ 常用的礦井水害治理注漿技術方法

常用的礦井水害治理注漿技術方法,按工程施工的時間順序劃分,有提前預注漿、出水後注漿;按注漿材料劃分,有水泥注漿、粘土注漿、化學注漿、混合注漿等;按工程性質劃分,有突水口注漿、含水層帷幕截流注漿、含水層改造和隔水層加厚加固注漿、井巷或井筒隔離封堵注漿;按受注層中地下水運動狀態(或流速)劃分,有靜水注漿、動水注漿。

我國初次成功地應用注漿堵水技術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1955~1957年,山東淄博礦務局採用注漿堵水技術成功地恢復了1934年被水淹沒的夏家林礦。當時注漿堵水的工藝方法比較簡單,只是採用了鑽桿注漿方法,用生牛皮、干海帶和黃豆作止漿塞,僅使用了水灰比為1.5~2.0的單液稀水泥漿方法,但它的成功卻為中國煤礦防治水害提供技術途徑和方法。在建井過程中我國首次採用注漿技術防治水害始用於1954~1955年當時在開灤林西礦風井施工過程中採用了水玻璃、氯化鈣在直流電流驅動下,使鈣離子與硅酸離子結合並固結治理流砂水害的技術方法,但因「電動硅化法」注漿工藝在當時還處於研究試驗階段,這次注漿治水工程未能獲得成功。直到1959年,在開灤礦務局荊各庄礦建井過程中採用凍結法通過沖積層後,發生了5號煤層頂板砂岩水突水淹井事故,為了快速治理水害並恢復礦井建設工程,歷時數年,打鑽進尺5000 m以上,注入水泥2800 t以上、水玻璃800 t以上,才取得最後治水的成功。

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期,我國才廣泛使用注漿技術方法綜合治理礦井水害,並逐漸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礦井水害治理技術方法。1962年,原唐山煤炭科學研究所礦井地質研究室與徐州礦務局首次在徐州礦務局夏橋礦開始了帷幕注漿截流治理水害的技術與工藝試驗,並成功地進行了徐州青山泉礦注漿帷幕截流治理水害的工業性試驗。從此,在我國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注漿工藝方法和大規模造漿注漿的機械化系統,在注漿材料上研究使用了不易被水稀釋的高稠度稠化漿,使注漿技術方法用於大規模改造不利於開採的水文地質條件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採用注漿技術治理大流量、高流速突水災害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1984年開灤范各庄礦在陷落柱特大突水災害注漿治理中,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適用於動水條件注漿的水害治理理論與方法。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山東肥城礦務局在多次大流量突水災害的注漿治理過程中,研究發展了利用注漿技術將煤層底板下伏薄層灰岩含水層改造為阻隔水層的工程工藝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目前,我國在礦山水害注漿治理技術方面,不僅具備了成熟配套的技術,而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裝備系統。

Ⅷ 長螺旋鑽孔灌注樁(後注漿)施工,後注漿的工藝是否可以用於先澆築樁身混凝土後插入鋼筋籠的灌注樁

可以後注漿。
但是是先插入鋼筋籠,然後插入注漿管。
http://www.docin.com/p-541618845.html

Ⅸ 灌注樁後注漿技術的設置應符合哪些規定

灌注樁後注漿應該是提高承載力的一項措施。可提高承載力卻降低造價。且施工時應預埋注漿管,如發生沉降或承載力不足時,再注漿,必須得預埋注漿管才行

閱讀全文

與後注漿技術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際貨運代理的經營范圍包括哪些 瀏覽:570
收銀機的程序在哪裡 瀏覽:982
太原綜合市場是什麼意思 瀏覽:226
瀏覽器移動數據很慢為什麼 瀏覽:526
資料庫欄位對應的實體類怎麼寫 瀏覽:96
連鎖市場規劃如何列名單 瀏覽:403
為什麼給客戶配置存款產品 瀏覽:693
工業信息局是什麼編制 瀏覽:137
小漁市場怎麼樣 瀏覽:871
如何用婉轉的話說老公不回信息 瀏覽:963
淘寶萬寶路怎麼交易 瀏覽:624
華中數控程序如何校驗 瀏覽:847
怎麼樣介紹產品和文字 瀏覽:362
臨沂代理記賬多少一年 瀏覽:416
撫州抖音小程序開發一般多少錢 瀏覽:518
正規人事代理有哪些 瀏覽:382
貓達人微信小程序是什麼 瀏覽:507
華為的接入技術主要有哪些 瀏覽:321
如何規范編輯群信息 瀏覽:189
雲悠悠神秘交易行在哪裡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