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肝細胞瘤用什麼技術鑒定

肝細胞瘤用什麼技術鑒定

發布時間:2022-10-04 07:39:27

⑴ 肝母細胞瘤的檢查

1.血小板增高,紅細胞數減少。
2.血AFP升高。AFP水平與疾病過程平行,當腫瘤完全切除時,AFP降至正常而隨病變復發,AFP水平可再度升高。
3.其他實驗室指標異常包括血清膽固醇、膽紅素、鹼性磷酸酶以及天冬氨酸轉移酶水平的升高。
4.CT可顯示肝內單個或多個腫物,50%病例有鈣化灶。MRI及CT有助於將肝母細胞瘤與嬰兒型血管內皮瘤、間葉性錯構瘤等相區別,這些病變一般都有各自特有的血管影像學特徵。MRI還可顯示肝母細胞瘤的上皮及間葉成分。

⑵ 肝血管肉瘤的鑒別-臨床助理醫師

肝血管肉瘤的鑒別-臨床助理醫師:

臨床上肝血管肉瘤易與肝彌漫性毛細血管瘤相混淆,也很難與肝母細胞瘤相鑒別,在成年人肝血管肉瘤須與未分化肝細胞癌鑒別,前者如前述病理部分,瘤細胞質呈嗜酸性,後者呈嗜鹼性,而且異質明顯。多處取材可見癌細胞帶有肝細胞性狀,可資鑒別。

1.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常在成人出現症狀,女性多見,腫瘤可位於肝臟任何部位,常位於包膜下,多為單發(約10%為多發),腫瘤直徑多小於5cm,但亦可小至數毫米,也有個別大至30cm者,腫瘤直徑小於5cm者多無症狀,5cm以上者近半數有腹部不適、肝大、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肝功能一般正常,超聲波檢查呈典型的邊緣清晰的回聲增強區,內部可見管道通入,大的肝血管瘤可見網狀回聲不均,有時可見鈣化。CT造影劑增強或延遲掃描具特徵性,主要表現先有腫瘤周邊過度增強,逐漸向中心充填呈等密度。MRI掃描在SE序列T1加權像上,瘤灶呈邊界清楚的類圓形低信號區,在T2加權像上瘤灶信號明顯增強且均勻升高,而正常肝實質信號強度明顯衰減,瘤/肝信號強度比明顯增加。放射性核素肝血池掃描呈明顯填充現象。由於肝血管瘤為良性病變,因此病人臨床症狀及體征均不明顯,預後良好。

2.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本病患者大多數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臨床症狀有肝區疼痛、乏力、納差、消瘦等。肝臟呈進行性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及邊緣不規則,常呈結節狀。脾多腫大,腹水呈黃色或血性,黃疸可為肝細胞性或梗阻性,肝區可聞及血管雜音。部分病人可有轉移灶的相應體征,如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胸膜轉移時出現胸腔積液或血胸。出現骨轉移時可見骨骼表面向外突出,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有時可出現病理性骨折,出現脊髓受壓時可表現截癱,顱內轉移可出現偏癱等病理性神經體征。實驗室檢查AFP增高是當前診斷肝細胞癌相對特異的標志物,藉此可與肝惡性血管瘤鑒別,其他如影像學檢查也可與肝惡性血管瘤鑒別。

⑶ 判斷肝臟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有哪些方法,如果是惡性...

良性腫瘤有,肝臟血管瘤、錯構瘤、肝細胞腺瘤、肝管細胞腺瘤、腎上腺殘余瘤等;惡性腫瘤是,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腎上腺殘余癌、血管肉瘤、轉移癌及轉移肉瘤等。在肝臟上,良性腫瘤較少,惡性腫瘤較多見。
良性腫瘤中,肝血管瘤常見,其中又以海綿狀血管瘤最為多見。血管瘤可以很小,小於5cm,也可以長的很大,大於15cm。一般很小的肝血管瘤不需要處理。只有血管瘤長的較大,壓迫周圍器官或有可能受壓破裂出血時,才需要手術切除。切除後不會復發。
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就是肝細胞肝癌,就是我們常說的肝癌。孫中山,焦裕祿,都是因為肝癌去世的。肝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肝臟的區域疼痛,焦裕祿的影片中,經常看到焦書記因為疼痛,用桌角頂著肝臟區域。其它的症狀也有吃不下飯,不明原因變瘦,腹瀉,腹痛等

⑷ 肝癌是怎麼確診的

肝癌是惡性腫瘤其中之一。肝癌的確診方法來講;

通常在早期,患者不容易發覺,有什麼輕微症狀,也沒太在意,以為是小毛病,不當回事的心理。

等到癌細胞巨變增大、擴散才會明顯感覺自己身體不適,病狀突出,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這也是所有癌症患者生存力降低的原因。

具體確診方法可以通過醫院,醫療檢查儀器設備基本能確診。

1、使用核磁共振造影技術,能檢測肝部是否存在腫瘤病灶,判定腫瘤結構,形態變化、影像。

2、是做微創手術或穿刺,根據拍片影像圖,准確將體內肝腫瘤異物取出小部分,做生物病理切片檢測,確診率更高。

再結合醫生的相關實踐經驗,就能確診,證實為患肝癌疾病。

最後多說一句總結,個人身體健康做到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才能避免重大疾病的發生。

⑸ 肝癌如何鑒別診斷

這需要我們臨床上多種資料來綜合判斷,包括患者的臨床症狀、體征以及化驗檢查,影像學的檢查,以及病理的檢查,這樣這些資料來綜合分析判斷患者就沒有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的診斷。症狀包括腹痛,有一些病人可能會有中上腹的脹痛,納差,就是病人食慾差,厭油膩,然後會出現腹脹,有些有惡心,有嘔吐,還有一些會出現乏力,體重下降,這是臨床的症狀。當然,肝臟原發性肝癌出現這些症狀,大部分可能是比較晚期,晚期的腫瘤才會發生這些症狀。大部分早期的患者沒有這些臨床的症狀,這就需要我們一個病人的警惕以及病人的定期體檢,來給我們提前預示,這是臨床的一些症狀。
體征,早期的肝臟的腫瘤可能沒有任何的體征。當然有基礎疾病的,比如說病人有肝炎肝硬化,那樣的他的體征實際上是肝炎肝硬化的體征,包括患者肝掌有一些輕度的黃疸,在胸背部皮下可見血管。這是我們相對的專業的一種術語。什麼叫肝掌?就是病人的小魚際、大魚際很紅。我們正常的紅整個手掌很紅,但是病人會出現單純的小一些或者大一些很紅。主要原因是因為肝功能不好,造成了雌激素的滅活相對較差,然後會出現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引起的肝掌,這是比較典型的肝硬化肝炎的表現。但是你說這些作為原發性肝癌的體征,這個不是特別客觀,所以早期原發性肝癌的體征,那就是一些基礎疾病的體征。
那麼到了中晚期的肝臟惡性腫瘤,它的體征可能會出現腹部的可以摸到腫塊硬結。而這些如果是腫瘤突出肝表面,這是我們臨床查體是可以查得到的。包括病人同時有肝硬化,可能會出現伴隨脾大,就是脾臟腫大,或者說是病人有腹水,這是我們臨床上可以查得到的。就是體征。另外一些化驗檢查,可以提示我們病人的肝功能有異常,病人的腫瘤標記物,重要的比較常用的就是甲胎蛋白的異常。其他的影像學的檢查,我們常用的超聲、CT、核磁,還有一些PET-CT,這些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成立有一些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另外對於診斷不明確,良惡性很難判斷的腫瘤,那我們就需要進一步的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取病理。病理如果發現有惡性腫瘤細胞,那好,那就可以明確的診斷是肝臟的惡性腫。如果沒有發現,那也有假陰性的可能,比如說我穿刺沒有穿刺到,所以這個肝臟的惡性腫瘤的診斷是一個需要綜合臨床的很多資料,來結合起來判斷的。

⑹ 小兒肝母細胞瘤的檢查

血清甲胎蛋白的檢測對肝癌的診斷極為重要。90%~100%為陽性,比成人病例更高(成人為70%~80%陽性)。許多生物化學物質如蛋白、脂質、酶等皆由肝臟產生或在肝臟中進行代謝,故血膽固醇、乳酸脫氫酶(LDH)、白蛋白、球蛋白、鹼性磷酸酶、膽紅質等檢查均能反映肝臟功能,均屬必要。血清鹼性磷酸酶常增高,這對肝癌的診斷亦頗有幫助。超聲波檢查、核素肝掃描對本病診斷均有幫助。CT、MRI(磁共振影像診斷)對診斷均有參考價值。

⑺ 試述與肝母細胞瘤診斷相關的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90~100%的患兒血清甲胎蛋白(AFP)明顯增高,對於本病的診斷有特異性的價值,並與腫瘤的增長呈正相關關系。
(2)影像學診斷
①CT檢查:平掃可見肝實性腫塊,多由數個結節聚合成大塊狀。有的腫瘤內含類似骨組織成分,CT 可顯示鈣化灶。
②B超檢查:超聲檢查可明確腫塊的部位和性質,區別實質性或囊性。可以較好地判斷門靜脈或肝靜脈內是否有瘤栓的存在。
③MRI檢查:診斷價值與CT相仿。
(3)其他檢查:血管造影、胸部的X線平片、肝臟穿刺活檢及腹腔鏡等。

⑻ 怎麼確定肝臟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瘤的診斷是建立在血、尿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物測定的基礎上的。利用各種影像學檢查可協助對嗜鉻細胞瘤進行定位,來指導治療。

⑼ 緊急求助!!肝母細胞瘤

我是醫生,您好,肝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腹部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在小兒腹部腫瘤中占首位。腫瘤主要發生在生後最初5年內,特別多見於2~4歲。左右側發病數相近,3~10%為雙側性,或同時或相繼發生。男女性別幾無差別,但多數報告中男性略多於女性。個別病例發生於成人,近代稱為腎母細胞,因從胚胎發生上由後腎發展而成,且腫瘤由極其類似腎母細胞的成份所組成。自化學療法問世,尤其放線菌素D與長春新鹼對本瘤特殊有效,加以採用綜合治療方案,使其預後明顯改善,各期的2年生存率均可在80%以上,甚至達92%,是腫瘤治療取得巨大成功的實踐之一。:
I期腫瘤限於腎內,完全切除。
腎被膜完整,術前術中腫瘤未破潰,切除邊緣無腫瘤殘存。
Ⅱ期腫瘤已擴散到腎外,完全切除。
有限局性腫瘤擴散,例如腫瘤已穿透腎被膜達周圍軟組織;腎外血管內有瘤栓或已被浸潤;曾做過活體組織檢查,或在術中曾有腫瘤溢出,但僅限於腰部;切除邊緣無明顯腫瘤殘存。
Ⅲ期腹部有非血源性腫瘤殘存。
1.腎門或主動脈旁淋巴結鏈經活體組織檢查有腫瘤浸潤。
2.術前或術中腹腔內有廣泛腫瘤污染,腫瘤生長已穿透腹膜面。
3.腹膜面有腫瘤種植。
4.大體或鏡下切除邊緣有腫瘤殘存。
5.由於浸潤周圍重要組織,腫瘤未能完全切除。
Ⅳ期血源性轉移:如肺、肝、腦、骨。
Ⅴ期雙側腎母細胞瘤:按照上述分期,把雙側病變做不同分期。
【影響預後的因素】在合理的綜合治療情況下決定於:1.病理組織類型及分期:對預後好的組織結構在NWTS-2,2年存活率可達90%,對預後不好的組織結構只有54%。預後好的組織結構中65%病例是屬I或Ⅱ期;而預後不好的組織結構中,50%病例是屬Ⅲ或Ⅳ期。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存活率是54%,沒有淋巴結轉移的存活率可上升至82%。無論如何,Ⅳ期病例預後仍差,存活率僅53%。
用流式細胞光度計測腎母細胞瘤細胞DNA含量,Kaplan-Meler分析一組達到3年無瘤存活率者,細胞內DNA含量高的存活率低。近期分析一組既往未治療的腎母細胞瘤,83例預後好的組織結構中只有3例DNA指數>1.5,而11例預後差的組織結構中10例DNA指數>1.5。未分化型腎母細胞瘤的細胞核型有很多的染色體易位及重新排列,說明基因的不穩定性。
:』
【治療】腎母細胞瘤是應用手術、放療、化療綜合措施最早和最好的實體瘤之一,今分述如下:
1.手術 經腹腔手術,檢查對側腎和肝臟,如有可疑腫瘤,須取活體組織檢查。有血運障礙的瘤組織較軟而脆性大,易於破潰,操作應輕柔,以免腫瘤被擠破(術中腫瘤破潰、局部復發機會較未破潰多一倍)。NWTS提出切除腎蒂或主動脈、腔靜脈旁淋巴結並不能改變預後,但仔細檢查及選取淋巴結活檢對腫瘤分期有用。如腎靜脈內有瘤栓,須切開取出瘤栓,再結扎腎蒂,這並不意味著預後惡劣。在處理巨大腫瘤的腎蒂時須格外小心,以免誤傷重要血管。如腫瘤侵及腸系膜根部、十二指腸、胰頭部部位,若仍擬完整切除腫瘤,將冒極大危險,則應在可疑腫瘤殘存部位放銀夾標記,與估計腫瘤過大、不能切除的病例相同,先用放療、化療,3~6月後再做二次探查術。
2.放射治療 腎母細胞瘤對放療是很敏感的,近年因用化療,在很多場合,可不用放療。NWTS-3對腎母細胞瘤高危患者的放療量:
年齡(月) 放療總量(cGy)
出生~12 1,200~1,800
13~18 1,801~2,400
19~30 2,401~3,000
31~40 3,001~3,500
>40 3,501~4,000
術前放療用於巨大腎母細胞瘤,6~8天內給800~1200cGy,2周內可見腫瘤縮小,再行手術。術後放療於術後48小時與術後10日開始,療效無明顯差異。早期做放療並不影響切口癒合,但不宜晚於10日,否則增加局部復發機會。
3.化學治療 常用的葯物有長春新鹼(vincristine,VCR)放線菌素D又稱更生黴素(actinomycin D,ACTD)和阿黴素(doxorubicin,adriamycin,ADR),療程方案各家不一。
VCR:1.5mg/(m2·w),以1mg溶於20ml生理鹽水,靜脈注入,共10周,然後每2周靜注1次,作為維持量。1歲以下嬰兒除第一次葯量外,其後減為半量,可用1mg/(m2·w),單次極量2mg。
ACTD:15μg/(kg·d)×5或12μg/(kg·d)×7。將ACTD200μg溶於20ml生理鹽水中,靜脈注入。第1與第2療程間隔6周,以後每3個月一療程。1歲以下嬰兒用半量,單次極量是400μg。
上述兩種葯物比較,VCR優於ACTD,其優點有二:①VCR毒性小,主要是神經毒性如深肌腱反射減低、肌肉衰弱等,不影響血象。小兒多無不良反應或僅有2~3日低熱及食慾減退。目前我們在臨床上遇到疑為腎母細胞瘤患兒就開始注射VCR。②對防止腫瘤復發及轉移,VCR效果更好。
VCR和ACTD均由肝排泄,故在用葯過程中應查肝功能。雖然VCR優於ACTD,但兩葯並用較單獨用一種葯好。

閱讀全文

與肝細胞瘤用什麼技術鑒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安裝程序已在運行中 瀏覽:163
大數據二維碼是什麼 瀏覽:565
手機拍照有哪些技術 瀏覽:880
山西清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瀏覽:171
希捷是做什麼產品的 瀏覽:496
上海做老房子交易的中介有哪些 瀏覽:673
數據線車載藍牙鄭州哪裡有賣的 瀏覽:214
演算法中代理模型是什麼 瀏覽:717
excel數據怎麼導入外部 瀏覽:436
如何入住微信小程序 瀏覽:976
哪個微信小程序可以看戶型圖 瀏覽:587
奶粉dha含量看哪個數據 瀏覽:335
練吃雞技術在哪裡練 瀏覽:325
存在的科學技術問題是什麼意思 瀏覽:414
怎麼測量產品孔的角度 瀏覽:643
昆明的菜市場為什麼都關了 瀏覽:198
白天菜市場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38
什麼是攝影信息特性 瀏覽:428
遠洋市場帝王蟹多少錢 瀏覽:468
督促程序的范圍是什麼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