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軟體外包項目開發所採用的技術有哪些
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現在業務流程外包(BPO)已經成為外包服務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外包的主要內容。BPO包括人力資源、采購、財會、客戶中心、後勤、研發、營銷、工廠運作、培訓,這些大類還可以進一步細分。不僅IT行業需要BPO,而且BPO的每項業務都離不開IT業務的支持,從而產生IT外包機會。 一個軟體開發項目通常要經歷需求分析、設計、編程、測試等幾個大的階段。其中設計又包括整體設計、系統設計(把整體架構變成一塊塊系統)、詳細設計幾個環節。詳細設計之後軟體就變成了一塊塊模塊,這以後才進入編程。到了編程階段時,最後就剩下軟體藍領為模塊的Coding工作,在印度通常由受過一兩年訓練的高職畢業生擔任。 軟體最後的測試又是一個復雜過程——有單元測試(小模塊測試)、系統測試(塊與塊的聯系整合)、總體功能測試。期間由測試編程工程師編寫測試工具,制定測試規則,其難度不亞於系統框架的制定。最後才由測試工程師完成測試的任務。 外包軟體測試有望成為小作坊軟體業業務增長點 企業若想把承接國際軟體外包的業務做強做大,必須與國際軟體市場接軌——包括英語的理解與溝通能力,技術接軌、管理接軌、做事方法接軌、知識產權接軌。還有質量保障、信譽度保障、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知識產權保障等方面。以上條件顯然國內大多數小作坊式軟體企業還做不到。但這也未必表示小作坊軟體企業就沒有機會承接軟體外包服務。因為軟體外包項目中,軟體測試項目最適合中國現階段小作坊軟體企業的行業特色。 軟體測試是保證軟體質量的最重要的手段 使用低質量的軟體,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為使用單位帶來造成延誤工作或者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而軟體測試是為保證軟體用戶免於遭受損失的最重要的手段。 什麼是軟體測試?1983年IEEE定義為: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運行或測定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現代的軟體開發工程是將整個軟體開發過程明確的劃分為幾個階段(參見下圖),將復雜問題具體按階段加以解決。這樣,在軟體的整個開發過程中,可以對每一階段提出若干明確的監控點,作為各階段目標實現的檢驗標准,從而提高開發過程的可見度和保證開發過程的正確性。 經驗證明,軟體的質量不僅是體現在程序的正確性上,它和開始編碼以前所做的系統需求分析,軟體設計密切相關。許多軟體使用中出現的錯誤,未必是編程人員在編碼階段造成的,反而在程序設計,甚致在需求分析時就埋下了禍因。這時,對軟體工程的錯誤糾正,就必須追溯到軟體開發的最初階段。如果是這樣又增大了軟體的開發費用。 為了保證軟體的質量,專案管理就應該著眼於整個軟體生存期,特別是在開發階段的系統分析。所以軟體測試的概念和實施范圍必須包括在整個開發各階段的復查、評估和檢測。
『貳』 軟體的系統架構和開發平台都有哪些具體都有哪幾種呢
一、軟體的系統架構
(一)、分層架構
分層架構(layered architecture)是最常見的軟體架構,也是事實上的標准架構。如果你不知道要用什麼架構,那就用它。
這種架構將軟體分成若干個水平層,每一層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不需要知道其他層的細節。層與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雖然沒有明確約定,軟體一定要分成多少層,但是四層的結構最常見。
表現層(presentation):用戶界面,負責視覺和用戶互動
業務層(business):實現業務邏輯
持久層(persistence):提供數據,SQL 語句就放在這一層
資料庫(database) :保存數據
有的軟體在邏輯層和持久層之間,加了一個服務層(service),提供不同業務邏輯需要的一些通用介面。
用戶的請求將依次通過這四層的處理,不能跳過其中任何一層。
(二)事件驅動架構
事件(event)是狀態發生變化時,軟體發出的通知。
事件驅動架構(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就是通過事件進行通信的軟體架構。它分成四個部分。
事件隊列(event queue):接收事件的入口
分發器(event mediator):將不同的事件分發到不同的業務邏輯單元
事件通道(event channel):分發器與處理器之間的聯系渠道
事件處理器(event processor):實現業務邏輯,處理完成後會發出事件,觸發下一步操作
對於簡單的項目,事件隊列、分發器和事件通道,可以合為一體,整個軟體就分成事件代理和事件處理器兩部分。
(三)微核架構
微核架構(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又稱為"插件架構"(plug-in architecture),指的是軟體的內核相對較小,主要功能和業務邏輯都通過插件實現。
內核(core)通常只包含系統運行的最小功能。插件則是互相獨立的,插件之間的通信,應該減少到最低,避免出現互相依賴的問題。
(四)、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縮寫 SOA)的升級。
每一個服務就是一個獨立的部署單元(separately deployed unit)。這些單元都是分布式的,互相解耦,通過遠程通信協議(比如REST、SOAP)聯系。
(五)、雲架構
雲結構(cloud architecture)主要解決擴展性和並發的問題,是最容易擴展的架構。
它的高擴展性,主要原因是沒使用中央資料庫,而是把數據都復制到內存中,變成可復制的內存數據單元。然後,業務處理能力封裝成一個個處理單元(prcessing unit)。訪問量增加,就新建處理單元;訪問量減少,就關閉處理單元。由於沒有中央資料庫,所以擴展性的最大瓶頸消失了。由於每個處理單元的數據都在內存里,最好要進行數據持久化。
這個模式主要分成兩部分:處理單元(processing unit)和虛擬中間件(virtualized middleware)。
處理單元:實現業務邏輯
虛擬中間件:負責通信、保持sessions、數據復制、分布式處理、處理單元的部署。
二、開發平台
ERP平台、金融電商平台、小程序平台、網站平台、bpm平台、低代碼開發平台等等;
廠家有天翎、頂點、天縱、清流、K2等
開發語言有區分:dephp、java。net等;
三、如何選擇合適的開發平台?
平台的選型,無非是從客戶業務需求的角度,以及對應的品牌形象和案例沉澱幾個角度去選擇;
建議可以開箱即用,多試用幾次,就找到適合的產品,通俗的說,就是貨比三家。
管理顧問,每天成長一點點,努力成就自己的優秀。
『叄』 軟體平台主要由什麼構成
軟體平台主要由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兩部分組成,軟體系統(Software Systems)是指由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組成的計算機軟體系統,它是計算機系統中由軟體組成的部分。
1、系統軟體:
是指計軟統,是無需用戶干預的各種程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調度,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
舉例:Windows、Linux、Dos、Unix等操作系統。
2、應用軟體:
是和系統軟體相對應的,是用戶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序的集合,分為應用軟體包和用戶程序。應用軟體包是利用計算機解決某類問題而設計的程序的集合,供多用戶使用。
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區別
功能不同
1、系統軟體:主要功能是調度,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
2、應用軟體:件是為滿足用戶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軟體。它可以拓寬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領域,放大硬體的功能。
特點不同
1、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
2、應用軟體:是利用計算機解決某類問題而設計的程序的集合,供多用戶使用。
『肆』 什麼叫軟體外包
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現在業務流程外包(BPO)已經成為外包服務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外包的主要內容。
從軟體外包的內容看,凡是被分包出去的,都是軟體系統非核心的內容。核心內容和技術都被總包的大型軟體開發商牢牢控制著。做軟體分包,為國外大型軟體企業提供軟體外包服務,就像民工為包工頭做工一樣,只是在做軟體外包最底層部分的編碼工作。如果一直做軟體外包中的分包,對產品不能擁有任何知識產權,也始終沒有任何技術競爭力。
『伍』 請問軟體開發外包的流程是什麼軟體開發外包有哪些注意事項
常規的APP開發公司一般會把APP分為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需求分析+報價階段
第二階段:開發階段
第三階段:產品發布階段
在這三大階段中又分為幾個階段,接下紅匣子會一一先大家說明
那麼在三大階段可以細分統概為5小點:
第二階段:開發階段
1.項目啟動:開發需要根據產品需求文檔進行評審,並對開發周期、測試時間、預發布時間、正式發布時間進行評估。
2.程序開發流程:前端開發-程序開發-界面對接-第三方訪問(支付寶支付功能等。)-定期項目會議溝通和項目開發進度控制-開發預算審核。
3.程序測試:面向產品的平台多機同步測試,包括App內容測試、App性能測試、App功能測試、App視覺測試、調試和bug修復。通過測試後,與客戶溝通,確認沒有bug後開始驗收。由客戶測試,並提出修改建議。
『陸』 軟體開發平台的技術特點
軟體開發平台的技術特點如:
如我了解到的低代碼快速開發平台(MyApps)
MyApps平台能幹啥?
MyApps低代碼開發平台適用於多個行業領域及需求場景,可高效提供需求建模、系統設計、
開發部署、模擬測試、運行維護和版本更新的軟體開發全生命周期支持!
1、開發提速為IT團隊價值轉型賦能
大幅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質量,讓管理系統可伴隨業務變革不斷進化升級,讓IT團隊由典型的成本導向型組織向價值輸出型組織轉型。
2、基於用戶需求打造個性管理系統
可快速構建OA協同、公文督辦、KM文庫、項目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等一些列職能類和業務類管理系統並提供PC與移動多應用端入口。
3、聚焦管理訴求針對性改善IT現狀
提供BPM流程管控、數據跨平台採集和報表展示、原系統流程補強、OA升級/替換、統一門戶、移動辦公、多租戶SaaS應用和智能硬體對接等解決方案。
『柒』 什麼是軟體外包.謝謝
關於樓主問的什麼是軟體外包,所謂軟體外包就是公司不想請人,想包出去給一些兼職程序員或者網路公司來做,在雲工上,每天都有發布軟體外包任務,很多自由職業者去接單,僱主和員工談好後在託管到平台交易
『捌』 什麼是軟體外包軟體外包和開發有什麼區別需要多大的技術如何通過外包來賺錢
軟體外包就是軟體公司把自己不想做的模塊給別的外包公司來開發,提供軟體的需求功能說明書就行了,最後驗收測試通過就OK了。比如現在日本在自己國內做軟體的測試太耗錢,所以都丟給中國人做,因為中國人便宜。開發的話就是軟體公司或者個人自己對模塊進行編碼測試等等了。想通過外包來賺錢的話,如果你有一個開發團隊,你可以去接別人的項目。或者你可以憑關系拿到項目,然後外包給其它公司做,自己拿中間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