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重型燃氣輪機哪些國家能夠製造我國能夠達到世界什麼水平了我看鳳凰網的說法能夠達到300MW了
目前,能夠製造重型燃氣輪機的國家有美國,英國,俄羅斯,烏克蘭
中國設計了R0110重型燃氣輪機,設計最大功率150000馬力
不過此款燃氣輪機目前只製造出原型機,正在調試,遠未達到設計指標,因此什麼時候能投產,尚是未知數。因此還不能說中國能製造重型燃氣輪機
同時,這款燃氣輪機是用於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系統,基本不可能用於軍事用途
中國目前真正能自己生產的比較大的燃氣輪機有
以英國斯貝發動機為核心機製造的13000馬力中型燃氣輪機, 耗油量297克/KW,壽命6000小時
而英國人以斯貝改的發動機最新型是30000馬力,耗油率196克/KW,壽命是30000-100000小時
大體上只能達到西方國家50年代的水平
⑵ 重型燃氣輪機有多重要中國全靠進口嗎距離自主化還要多久
眾所周知,我國由於之前的腐敗統治,長期受到其他國家的壓制,以至於在很多技術上,尤其是工業上落後於其他國家,甚至落後於其他國家幾十年。然而,隨著我國的不斷努力,這一差距已經逐漸縮小。
科研人員沒有放棄,經過十幾年的不斷努力,攻克了機器的三大核心部件。去年,我國的f級50 MW重型燃氣輪機在試驗下能夠順利運行,該機將於明年,即2021年投入使用。
⑶ 老外積累了70年的技術,被中國用5年突破,是什麼技術呢
近代的中國雖然在工業這個領域,有了極大的進步,但是也有一些問題存在,尤其是重型燃氣輪機這一項,我國就被西方國家封鎖了很多年。西方國家早在1939年,就開始相關領域的研究,並且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他們研發的燃氣輪機,後來廣泛的應用於船艦,航母,民用水電發電組,風力發電組等。其應用極其廣泛,我國目前使用的重型燃氣輪機大概有100台。
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製造燃氣輪機能力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生產的燃氣輪機,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成本低。我國研發燃氣輪機的時候,僅僅花費了6億人民幣,而外國人研發的燃氣輪機,卻要花費幾十億美元,雙方的投入有很大差距。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已經名存實亡,在接下來的歲月中,西方國家有可能會逐漸降低門檻,陸續開始跟我國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⑷ 中國船用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怎麼樣
可以啊,中國目前的基本都是自己造的,技術是從烏克蘭獲得的,烏克蘭是繼承蘇聯的。 俄羅斯的一些船用的都是烏克蘭的燃氣輪機,只是現在烏克蘭你知道,然後俄羅斯有人建議買中國的燃氣輪機,因為中國的燃氣輪機和他們算是一個血統的不存在兼容問..
⑸ R0110重型燃氣輪機的研製背景
國家「十五」「863」項目——R0110重型燃氣輪機研製與調試課題,於2008年12月28日在沈陽順利通過了國家「863」能源技術領域辦組織的階段驗收,宣告了黎明公司主制的這一項目取得重大突破。R0110項目預算5億。此項目由多所院校研究所,借鑒國外技術聯合究制。R0110輸出功率可達114500KW超過日本多則級驅逐艦的總功率。
經過充分討論與評議,專家組一致通過了重型燃機的階段驗收,並形成意見:以黎明公司為主體承擔單位的聯合體通過R0110重型燃機的研製,初步建立了以R0110燃機為基礎的重型燃機設計、試驗、研製平台,形成了以黎明公司為核心的製造體系,具備了關鍵部件自主研製能力,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為進一步研製中低熱值燃料燃氣輪機,完善重型燃機關鍵部件設計與製造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科技部、遼寧省科技廳、沈陽市政府、中航工業以及黎明公司相關領導參加了驗收。並紛紛表示,盡快把R0110重型燃氣輪機推向市場,最終實現商業化運用。
2001年,以黎明公司為研製總成單位、六○六所為總設計單位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有關企業,共同攻佔R0110重型燃氣輪機這一「制高點」,其項目被列為國家「863」能源領域重大專項。
R0110重型燃氣輪機是「十五」期間863重大專項,項目預算5億。黎明與606所、清華大學、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組成設計研製項目聯合體,借鑒國外技術,引進國外智力。R0110預期輸出功率114500KW(150000馬力,排水量接近1萬噸的日本金剛級驅逐艦的總功率才100000馬力),熱效率36%。在RO110母型機基礎上,可以實現60MW、160MW與200MW以上系列燃機。R0110艦用型號論證工作已經開展,可以作為中型常規航空母艦的主動力。
R011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台重型燃氣輪機,它的研製成功預示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五個具備重型燃氣輪機研製能力的國家。這對於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曹健林對R0110重型燃氣輪機項目給予高度評價。曹健林指出,這個項目是中國節能減排攻堅戰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要進一步抓緊項目研製進度,加強基礎研發,把自主創新的國策落到實處。
2008年伊始,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航)即宣告,由中國一航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航黎明)與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中國第一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中等功率QD128燃氣輪機,經過在大慶油田一航黎明北壓電站的一年多運轉試驗,各項指標達到產品設計要求,正式推向市場。
與此同時,國家「863」R0110重型燃氣輪機開始總裝,一航黎明R0110重型燃氣輪機離商業運作近在咫尺。
2012年12月15日,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台重型燃氣輪機、中航工業黎明R0110重型燃氣輪機在中海油深圳電力有限公司現場完成72小時帶負荷試驗運行考核。 此次運行考核驗證了R0110重型燃氣輪機的設計狀態,是重型燃機研製過程的重要里程碑,為未來實現商業化運行打下了良好基礎。
2007年12月21日,由中國一航自行研製生產的中國首架自主知識產權噴氣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順利實現總裝下線。ARJ21-700新支線客機的發動機CF34-10A由美國GE航空公司研製,GE公司已經與一航黎明簽訂了合作生產CF34-10A發動機的框架協議,將來完全由一航黎明為ARJ21-700及後續機型提供動力裝置,進而實現民機動力的中國製造目標。
在一航黎明,技術產品出新接二連三。這個曾是新中國第一台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誕生地的企業,研製出了幾十個型號的航空渦輪噴氣發動機,創造了許多國內第一。繼承著歷史的自主精神底蘊,一航黎明在寓軍於民、軍民結合的戰略思想指引下,在裝備製造業的尖端領域,特別是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方面,一航黎明打破少數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依靠自主創新研製出「昆侖」、「太行」系列發動機和QD128、QD70、QC185等多型燃氣輪機。
一航黎明董事長、總經理龐為倡導,注重發揮核心技術專長,集中力量在航空及延伸產品的開發生產上下功夫。要干別人幹不了的活,開發生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這就需要自主創新。在新時期,這家國有軍工企業重整思想出路,以企業開放文化思維為精神統率,在核心技術專長領域中,聚合眾多國內科研院所,聯合攻關。同時,一航黎明參與世界500強企業的合資合作,學習對方的先進管理經驗,消化吸引先進技術。正是孜孜不倦的自主努力,在裝備製造業命脈領域里,一航黎明走出強者步履,力爭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生產科研基地和以透平機械製造技術為支撐的大型裝備研製基地。
通用核心技術摘取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2007年年末,一航黎明傳來成功摘取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燃氣輪機QD128的消息。
經過六年多的自主研製及運行,2007年,運行在大慶北壓電廠的QD128燃氣輪機機組,成功完成1000小時長期試驗試車任務。這是以一航黎明為主進行製造和總成的第一台具有中國全部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燃氣輪機。燃氣輪機是一種將化學能轉變為機械能的動力裝置,是當今世界上最新和最主要的動力機械。人類動力發展歷史大致經歷幾個階段:人力———馬力———蒸汽機———燃氣輪機。如果說,蒸汽機出現是人類工業革命開始的話,那麼燃氣輪機則是另一場技術革命。
一航黎明副總工程師崔榮繁介紹說:「燃氣輪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結構力學、材料學、氣體動力學、工程熱力學、轉子動力學、流體力學、電子學、控制理論等學科研究水平和深入程度,集中了機械製造行業所有高精尖技術,因而被稱為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燃氣輪機廣泛應用於發電、船舶動力、機械驅動等領域,成為一個國家科技水平、軍事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關繫到國家能源和國防建設的重要產業。
世界上只有美、英、俄、法、德、日本等幾個少數發達國傢具備獨立研製燃氣輪機的能力,其核心技術一直被這些國家所壟斷。
為了打破少數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發展中國的裝備製造業,打造自主知識品牌。一航黎明聯合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等單位,在研製中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基礎上,開始進行航空發動機改燃氣輪機的研製工作。一項自主產品的研發,「難」可想而知。而對於這項高技術、高投入和高密集勞動的國際性產品的研製,一航黎明經歷艱難的困境更超乎想像。用一航黎明人自己的話說,「我們當時無經驗、無資金,技術上又處於新型航機技術尚未成熟」,研製曾長期徘徊不前。但一航黎明始終把發展燃氣輪機產品作為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投入技改,先後投入約1億元資金,用時任總經理林左鳴的話說:「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由1999年始,一航黎明每年的思路綱要之中都有燃氣輪機研製的具體目標,並建立主管副總經理、項目經理、項目團隊三級組織機構和攻關小組。2007年,燃氣輪機被定為一航黎明第一號工作項目,力促QD128研製進程和商業化運作。
與輕型燃氣輪機QD128一道,一航黎明也進入了R0110重型燃氣輪機的自主研製加工製造領域,2007年8月已經完成「863」重型燃氣輪機主要課題「渦輪葉片精密鑄造」攻關成果,進入「大型盤鼓件電子束焊接」的攻關中,一航「863」重型燃機課題組負責人介紹,在完成設計、材料工程應用、標准體系形成之後,「863」重型燃機課題全面進入了加工製造階段。如此,一個自主品牌的重型燃氣輪機正在向我們走來。
同時,一航黎明的微型燃氣輪機WD-095也完成了研製。至此,一航黎明民用燃氣輪機產品就研製開發出三大系列重型、輕型、微型,均擁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
合作國產化中國首次製造民機「心臟」
燃氣輪機尚能在多年由國外引進之後,中國開始能自行研發加工製造並運行成功這顆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對於航空民用飛機發動機的技術,這一命脈技術國外壟斷更甚。一航黎明尋求了一條合作道路,經過五年的艱苦談判,2007年9月,一航黎明與美國GE航空簽訂合作生產ARJ21-700新支線客機動力裝置CF34-10A系列發動機裝配試車合作框架協議。
這是一航黎明人爭取的又一個第一:這是國內第一個民用客機發動機生產的對外合作項目,標志著中國民機發動機項目與歐美國家的首次合作進入了實質性的領域,標志著國際民機航空動力將首次由中國製造,是中國民機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據一航黎明副總經理賈東晨介紹,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自建國以來一直是作為航空工業配套動力。一航黎明多年生產軍機;軍機和民機在性能、可靠性方面要求有些不一樣。這些都需要在與歐美等航空企業合作過程中逐步學習、改進、完善、提升的。這次與歐美系列航空發動機開展合作生產,應該說在技術、管理、產品型譜上是一個跨越。一航黎明給歐美航空企業生產零部件有20多年時間,經過這些年航空工業的大量技改投入,積累技術,具備真正切入整機的條件。
整機合作生產對於逐步建立中國航空製造體系意義重大。中國正在運作的大型運輸機、大型客機宏偉規劃,與歐美企業合作生產整個發動機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
開放文化思維助推技術創造力
一航黎明在燃氣輪機自主創新、民用航空發動機國際合作引進技術方面都有建樹,是來自於企業開放文化思維的結果。
作為軍工國有企業,經歷過陣痛的困難時期,一航黎明形成了自己思想解放變革的文化。
一航黎明人都會熟悉這樣一段精彩的論述:「變革的基礎和前提是企業文化的再造,因為無論哪一種變革,首先要解決的是思想觀念問題。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是一切行動的『總開關』,只有這個『總開關』好使了,才能創造出一種『上下同欲』的價值觀,保證企業穩步發展。」
以開放性的文化思維,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是一航黎明人在技術方面的要求。一航黎明從三個層面展開技術創新:一是面向世界,博採眾長,高起點進行技術改造,保持工藝裝備的領先;二是面向市場,不斷開發、研製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品,保證產品具有高的質量、低的成本;三是面向未來,搶占航空製造技術的制高點,進行自主創新,以超前研究為先導,突出核心技術的研究開發,保證航空製造技術的先進性。
面向世界,就是面向世界500強,展開與美國GE、英國羅·羅、法國斯奈克瑪之間的合作,從高起點上進行技術改造。
開放性的文化思維還體現在以一航黎明為主體,以產學研相結合形式。
一航黎明與中國一航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是幾十年的老搭檔,在「昆侖」等系列發動機方面都有著緊密合作。一航黎明的開放文化使企業不局限於一航自家的研究所,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六家科研院所、上海汽輪、沈鼓等五家企業,共同攻佔重型燃氣輪機這一「制高點」,是其開放聯合攻關的顯著例證。同時,對技術中心進行開放式改革。一航黎明2000年、2003年和2005年先後三次對技術中心進行大規模的機構調整,成立了24個平行的專業化研究室、所,形成適合企業特點的扁平化結構。經過幾年運行與不斷完善,技術中心已經成為創新活躍、支撐有效、反應快捷的創新發展平台。正因為如此,1998年建立的技術中心,在短短四年就進入了國家技術中心行列,並成為博士後、特邀院士工作站。該技術中心還進行開放擴張,先後在北京、上海、俄羅斯建立技術分中心,時刻掌握科研最新成果。另外,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共建「國防科技工業精密鑄造技術研究中心」、與北航聯合成立「黎明-北航共建試驗基地表面工程中心」、與哈工大共建自動化焊接應用中心。短短兩三年時間,共獲得國家、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4項;申請國家專利115項,已授權專利51項。
謀新為一航黎明結出了效益碩果。2007年,一航黎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9.42%;利潤同比增長31.33%,並榮獲中國一航財富獎銀獎。
⑹ 中國的工業技術是從哪引進的誰帶動中國短短時間突然發達
中國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洋務運動」時期。1949年以來,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20世紀中國提出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的戰略目標。21世紀中國提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構想。
18世紀初,中國工業生產規模曾經處於世界前列。18世紀以來,中國製造業佔世界製造業的比例經歷了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如今,中國工業產規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工業百年發展歷程。
洋務運動 中國工業邁開第一步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在清朝中葉開始,手工業的大發展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生產需求了,所以重工業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清朝後期的洋務運動,開辦了工業學堂之後,滿洲里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地區才正式接觸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的行業。
運10
汽車產業也是類似,當年國外幾大車企在中國合資設廠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求中國解散國內汽車研發團隊,在生產合資車可以躺著賺錢的情況下,國內不少車企也就缺乏研發自主汽車的動力了。
集成電路是政府報告中提出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是在過去,我們過分注重技術引進,輕視了消化吸收。國內少數手機晶元設計公司在近10年時間里,歷代產品用的都是ARM的內核,所有的CPU源碼都是從ARM手裡買的,可謂「引進一代、落後一代、反復引進」,並沒有做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始終是買買買。
因此,如果只是引進技術,但放棄消耗吸收和自主研發,重則一個產業受到毀滅性打擊,輕則只能當整機組裝廠,並導致技術和利潤受制於人。在引進技術之後,必須重視消化吸收,成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僅僅是國內企業技術升級的第一步。只做引進技術,放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發的做法不妥當,同理,關起門來自主研發,閉門造車也是不合時宜的。
在中國技術升級的過程中,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五大領域,除了5G通訊這項與國外同步發展的技術之外,在其餘幾個方面,完全可以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重點扶持國內團隊自主研發,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類似於90年代沈飛引進蘇27的同時,成飛可以自主研發殲10,實現互相促進,殊途同歸。
可以說,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就像人的兩條腿,不可偏廢。相對於單腳跳,兩條腿走路,可以走的更快,走的更穩。
⑺ 燃氣輪機是什麼
1、燃氣輪機以航空煤油為主要燃料,也有較少使用煤或普通汽油;
2、燃氣輪機是以連續流動的氣體為工質帶動葉輪高速旋轉,將燃料的能量轉變為有用功的內燃式動力機械,是一種旋轉葉輪式熱力發動機,它的結構較為簡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啟動快、少用或不用冷卻水等一系列優點;
3、燃氣輪機中的壓氣機從外界大氣環境吸入空氣,並經過軸流式壓氣機逐級壓縮使之增壓,壓縮空氣被壓送到燃燒室與噴入的燃料混合燃燒生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然後推動透平帶動壓氣機和外負荷轉子一起高速旋轉,實現燃料的化學能部分轉化為機械功。
⑻ 重型燃機是什麼
重型燃氣輪機製造技術作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復雜的機械製造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企業先進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9FA重型燃氣輪機轉子高溫合金輪盤拉削
⑼ 東方電氣50mw重型燃氣輪機,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呢
東方電氣50MW重型燃氣輪機,在世界上也處於比較先進的水平了,雖然不能夠跟國外G級產品相比美,但是這個重型燃氣輪機擁有完全自主的技術,這個將為我國未來發展300MW甚至400MW的完全自主的超重型燃氣輪機打下扎實的基礎。
2019年9月27日,國內首台完全自主研發的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整機點火試驗在東方電氣集團獲得成功,重型燃氣輪機8個燃燒筒同時點火燃燒並實現穩定運行,運行參數達到了設計要求,性能指標也達到了F級別,這個意味著中國重型燃氣輪機技術完全自主研發獲得了重大突破。2020年11月27日,在院士專家、政府領導和客戶代表見證下,燃氣輪機順利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