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源工程師為什麼工資高
技術含量高、行業需求大。
1、技術含量高:電源工程師主要是從事各種電器設備電源供電設計,以及各種電壓轉換需求,研發工作,其中太空梭,衛星等供電系統,大型電力行業所用的儀器設備,高精密醫療設備等都需要電源工程師設計供電源,技術含量極高,所以工資高。
2、行業需求大:電源工程師是自2017年開始才熱門起來的行業,此前該行業並不出名,但行業的需求量卻極大,導致了該行業的工資很高。
B. 我想學開關電源從哪裡學起,我只會一點電子知識,請指點一下
工作原理
原理簡介
開關電源是利用現代電力技術,控制開關晶體管開通和關斷的時間比率,維持穩定輸出電壓的一種電源,開關電源一般由脈沖寬度調制(PWM)控制IC和MOSFET構成。
開關電源的工作過程相當容易理解,在線性電源中,讓功率晶體管工作在線性模式,與線性電源不同的是,PWM開關電源是讓功率晶體管工作在導通和關斷的狀態,在這兩種狀態中,加在功率晶體管上的伏-安乘積是很小的(在導通時,電壓低,電流大;關斷時,電壓高,電流小)/功率器件上的伏安乘積就是功率半導體器件上所產生的損耗。
與線性電源相比,PWM開關電源更為有效的工作過程是通過「斬波」,即把輸入的直流電壓斬成幅值等於輸入電壓幅值的脈沖電壓來實現的。脈沖的占空比由開關電源的控制器來調節。一旦輸入電壓被斬成交流方波,其幅值就可以通過變壓器來升高或降低。通過增加變壓器的二次繞組數就可以增加輸出的電壓值。最後這些交流波形經過整流濾波後就得到直流輸出電壓。
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輸出電壓穩定,其工作過程與線性形式的控制器很類似。也就是說控制器的功能塊、電壓參考和誤差放大器,可以設計成與線性調節器相同。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誤差電壓)在驅動功率管之前要經過一個電壓/脈沖寬度轉換單元。
開關電源有兩種主要的工作方式:正激式變換和升壓式變換。盡管它們各部分的布置差別很小,但是工作過程相差很大,在特定的應用場合下各有優點。
電路原理
所謂開關電源[1],顧名思義,就是這里有一扇門,一開門電源就通過,一關門電源就停止通過,那麼什麼是門 開關電源電路圖[1]呢,開關電源里有的採用可控硅,有的採用開關管,這兩個元器件性能差不多,都是靠基極、(開關管)控制極(可控硅)上加上脈沖信號來完成導通和截止的,脈沖信號正半周到來,控制極上電壓升高,開關管或可控硅就導通,由220V整流、濾波後輸出的300V電壓就導通,通過開關變壓器傳到次級,再通過變壓比將電壓升高或降低,供各個電路工作。振盪脈沖負半周到來,電源調整管的基極、或可控硅的控制極電壓低於原來的設置電壓,電源調整管截止,300V電源被關斷,開關變壓器次級沒電壓,這時各電路所需的工作電壓,就靠次級本路整流後的濾波電容放電來維持。待到下一個脈沖的周期正半周信號到來時,重復上一個過程。這個開關變壓器就叫高頻變壓器,因為他的工作頻率高於50HZ低頻。那麼推動開關管或可控硅的脈沖如何獲得呢,這就需要有個振盪電路產生,我們知道,晶體三極體有個特性,就是基極對發射極電壓是0.65-0.7V是放大狀態,0.7V以上就是飽和導通狀態, -0.1V- -0.3V就工作在振盪狀態,那麼其工作點調好後,就靠較深的負反饋來產生負壓,使振盪管起振,振盪管的頻率由基極上的電容充放電的時間長短來決定,振盪頻率高輸出脈沖幅度就大,反之就小,這就決定了電源調整管的輸出電壓的大小。那麼變壓器次級輸出的工作電壓如何穩壓呢,一般是在開關變壓器上,單繞一組線圈,在其上端獲得的電壓經過整流濾波後,作為基準電壓,然後通過光電耦合器,將這個基準電壓返回振盪管的基極,來調整震盪頻率的高低,如果變壓器次級電壓升高,本取樣線圈輸出的電壓也升高,通過光電耦合器獲得的正反饋電壓也升高,這個電壓加到振盪管基極上,就使振盪頻率降低,起到了穩定次級輸出電壓的穩定,太細的工作情況就不必細講了,也沒必要了解的那麼細的,這樣大功率的電壓由開關變壓器傳遞,並與後級隔開,返回的取樣電壓由光耦傳遞也與後級隔開,所以前級的市電電壓,是與後級分離的,這就叫冷板,是安全的,變壓器前的電源是獨立的,這就叫開關電源。說到這里吧。
開關條件
電力電子器件工作在開關狀態而不是線性狀態
高頻條件
電力電子器件工作在高頻而不是接近工頻的低頻
直流條件
開關電源輸出的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也可以輸出高頻交流如電子變壓器
各種功能
編輯本段
開關電源的發展
開關電源的發展方向是高頻、高可靠、低耗、低雜訊、抗干擾和模塊化。由於開關電源輕、小、薄的關鍵技術是高頻化,因此國外各大開關電源製造商都致力於同步開發新型高智能化的元器件,特別是改善二次整流器件的損耗,並在功率鐵氧體(Mn-Zn)材料上加大科技創新,以提高在高頻率和較大磁通密度(Bs)下獲得高的磁性能,而電容器的小型化也是一項關鍵技術。SMT技術的應用使得開關電源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在電路板兩面布置元器件,以確保開關電源的輕、小、薄。開關電源的高頻化就必然對傳統的PWM開關技術進行創新,實現ZVS、ZCS的軟開關技術已成為開關電源的主流技術,並大幅提高了開關電源工作效率。對於高可靠性指標,美國的開關電源生產商通過降低運行電流,降低結溫等措施以減少器件的應力,使得產品的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模塊化是開關電源發展的總體趨勢,可以採用模塊化電源組成分布式電源系統,可以設計成N+1冗餘電源系統,並實現並聯方式的容量擴展。針對開關電源運行雜訊大這一缺點,若單獨追求高頻化其雜訊也必將隨著增大,而採用部分諧振轉換電路技術,在理論上即可實現高頻化又可降低雜訊,但部分諧振轉換技術的實際應用仍存在著技術問題,故仍需在這一領域開展大量的工作,以使得該項技術得以實用化。
電力電子技術的不斷創新,使開關電源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要加快我國開關電源產業的發展速度,就必須走技術創新之路,走出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聯合發展之路,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貢獻。
編輯本段
功能
DC/DC變換
DC/DC變換是將固定的直流電壓變換成可變的直流電壓,也稱為直流斬波。斬波器的工作方式有兩種,一是脈寬調制方式Ts不變,改變ton(通用),二是頻率調制方式,ton不變,改變Ts(易產生干擾)。其具體的電路由以下幾類:
Buck電路
——降壓斬波器,其輸出平均電壓
U0小於輸入電壓Ui,極性相同。
Boost電路
——升壓斬波器,其輸出平均電壓 開關電源及電路圖U0大於輸入電壓Ui,極性相同。
Buck-Boost電路
——降壓或升壓斬波器,其
輸出平均電壓U0大於或小於輸入電壓Ui,極性相反,電感傳輸。
Cuk電路
——降壓或升壓斬波器,其輸出平均電
壓U0大於或小於輸入電壓Ui,極性相反,電容傳輸。
還有Sepic、Zeta電路。
隔離型電路
上述為非隔離型電路,隔離型電路有正激電路、反激電路、半橋電路、全橋電路、推挽電路。
當今軟開關技術使得DC/DC發生了質的飛躍,美國VICOR公司設計製造的多種ECI軟開關DC/DC變換器,其最大輸出功率有300W、600W、800W等,相應的功率密度為(6.2、10、17)W/cm3,效率為(80~90)%。日本NemicLambda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種採用軟開關技術的高頻開關電源模塊RM系列,其開關頻率為(200~300)kHz,功率密度已達到27W/cm3,採用同步整流器(MOSFET代替肖特基二極體),使整個電路效率提高到90%。
AC/DC變換
AC/DC變換是將交流變換為直流,其功率流向可以是雙向的,功率流由電源流向負載的稱為「整流」,功率流由負載返回電源的稱為「有源逆變」。AC/DC變換器輸入為50/60Hz的交流電,因必須經整流、濾波,因此體積相對較大的濾波電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因遇到安全標准(如UL、CCEE等)及EMC指令的限制(如IEC、、FCC、CSA),交流輸入側必須加EMC濾波及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元件,這樣就限制AC/DC電源體積的小型化,另外,由於內部的高頻、高壓、大電流開關動作,使得解決EMC電磁兼容問題難度加大,也就對內部高密度安裝電路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同樣的原因,高電壓、大電流開關使得電源工作損耗增大,限制了AC/DC變換器模塊化的進程,因此必須採用電源系統優化設計方法才能使其工作效率達到一定的滿意程度。
AC/DC變換按電路的接線方式可分為,半波電路、全波電路。按電源相數可分為,單相、三相、多相。按電路工作象限又可分為一象限、二象限、三象限、四象限。
開關電源的選用
開關電源在輸入抗干擾性能上,由於其自身電路結構的特點(多級串聯),一般的輸入干擾如浪涌電壓很難通過,在輸出電壓穩定度這一技術指標上與線性電源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其輸出電壓穩定度可達(0.5~1)%。開關電源模塊作為一種電力電子集成器件,要注意選擇。
編輯本段
使用指南
提高待機效率的方法
切斷啟動電阻
對於反激式電源,啟動後控制晶元由輔助繞組供電,啟動電阻上壓降為300V左右。設啟動電阻取值為47kΩ,消耗功率將近2W。要改善待機效率,必須在啟動後將該電阻通道切斷。TOPSWITCH,ICE2DS02G內部設有專門的啟動電路,可在啟動後關閉該電阻。若控制器沒有專門啟動電路,也可在啟動電阻串接電容,其啟動後的損耗可逐漸下降至零。缺點是電源不能自重啟,只有斷開輸入電壓,使電容放電後才能再次啟動電路。
降低時鍾頻率
時鍾頻率可平滑下降或突降。平滑下降就是當反饋量超過某一閾值,通過特定模塊,實現時鍾頻率的線性下降。
切換工作模式
1.QR→PWM對於工作在高頻工作模式的開關電源,在待機時切換至低頻工作模式可減小待機損耗。例如,對於准諧振式開關電源(工作頻率為幾百kHz到幾MHz),可在待機時切換至低頻的脈寬調制控制模式PWM(幾十kHz)。
IRIS40xx晶元就是通過QR與PWM切換來提高待機效率的。當電源處於輕載和待機時候,輔助繞組電壓較小,Q1關斷,諧振信號不能傳輸至FB端,FB電壓小於晶元內部的一個門限電壓,不能觸發准諧振模式,電路則工作在更低頻的脈寬調制控制模式。
2.PWM→PFM
對於額定功率時工作在PWM模式的開關電源,也可以通過切換至PFM模式提高待機效率,即固定開通時間,調節關斷時間,負載越低,關斷時間越長,工作頻率也越低。將待機信號加在其PW/引腳上,在額定負載條件下,該引腳為高電平,電路工作在PWM模式,當負載低於某個閾值時,該引腳被拉為低電平,電路工作在PFM模式。實現PWM和PFM的切換,也就提高了輕載和待機狀態時的電源效率。
通過降低時鍾頻率和切換工作模式實現降低待機工作頻率,提高待機效率,可保持控制器一直在運作,在整個負載范圍中,輸出都能被妥善的調節。即使負載從零激增至滿負載的情況下,能夠快速反應,反之亦然。輸出電壓降和過沖值都保持在允許范圍內。
可控脈沖模式(BurstMode)
可控脈沖模式,也可稱為跳周期控制模式(SkipCycleMode)是指當處於輕載或待機條件時,由周期比PWM控制器時鍾周期大的信號控制電路某一環節,使得PWM的輸出脈沖周期性的有效或失效,這樣即可實現恆定頻率下通過減小開關次數,增大占空比來提高輕載和待機的效率。該信號可以加在反饋通道,PWM信號輸出通道,PWM晶元的使能引腳(如LM2618,L6565)或者是晶元內部模塊(如NCP1200,FSD200,L6565和TinySwitch系列晶元)。
輸出計算
因開關電源工作效率高,一般可達到80%以上,故在其輸出電流的選擇上,應准確測量或計算用電設備的最大吸收電流,以使被選用的開關電源具有高的性能價格比,通常輸出計算公式為:
Is=KIf
式中:Is—開關電源的額定輸出電流;
If—用電設備的最大吸收電流;
K—裕量系數,一般取1.5~1.8;
接地
開關電源比線性電源會產生更多的干擾,對共模干擾敏感的用電設備,應採取接地和屏蔽措施,按ICE1000、EN61000、FCC等EMC限制,開關電源均採取EMC電磁兼容措施,因此開關電源一般應帶有EMC電磁兼容濾波器。如利德華福技術的HA系列開關電源,將其FG端子接大地或接用戶機殼,方能滿足上述電磁兼容的要求。
保護電路
開關電源在設計中必須具有過流、過熱、短路等保護功能,故在設計時應首選保護功能齊備的開關電源模塊,並且其保護電路的技術參數應與用電設備的工作特性相匹配,以避免損壞用電設備或開關電源。
編輯本段
產品特點
特點介紹
●電壓輸入范圍寬,56VAC到650VAC;
●輸入輸出間隔離電壓達4KVAC;●輸出電壓可調3-20v
●高效率、低噪音、穩定可靠; MSH微型開關電源●選用低阻抗長壽命電解電容;
●內置過流保護,輸出可持續短路;
●輸入、輸出採用直焊式引腳,整體環保真空封裝;
●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外圍電路設計簡單。
●優質的EMC指數,使本開關電源可以放心的應用到各種對EMC要求高的場合,減少對環境的電磁污染,更加節能環保,利用高頻脈沖變壓器內置屏蔽罩來提高EMC指數。
開關電源的三個條件
1、開關:電力電子器件工作在開關狀態而不是線性狀態
2、高頻:電力電子器件工作在高頻而不是接近工頻的低頻
3、直流:開關電源輸出的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編輯本段
產品測試
耐壓測試
(HI.POT,ELECTRIC STRENGTH ,DIELECTRIC VOLTAGE WITHSTAND)KV
於指定的端子間,例如:I/P-O/P,I/P-FG,O/P-FG間,可耐交流之有效值,漏電流一般可容許10毫安,時間1分鍾。
測試條件Ta:25℃;RH:室內濕度;測試迴路。
說明耐壓測試主要為防止電氣破壞,經由輸入串入之高壓,影響使用者安全。
測試時電壓必須由0V開始調升,並於1分鍾內調至最高點。
放電時必須注意測試器之Timer設定,於OFF前將電壓調回 0V。
安規認證測試時,變壓器需另行加測,室內 ,溫度25℃,RH:95℃,48HR,後測試變壓器初/次級與初級/CORE。
生產線測試時間為1秒鍾。
紋波測試
(漣波雜訊電壓)
(Ripple & Noise)%,mv
直流輸出電壓上重疊之交流電壓成份最大值(P-P)或有效值。
測試條件I/P: Nominal
開關電源伯特圖O/P : Full Load
Ta : 25℃
測試迴路
測試波形
說明示波器之GND線愈短愈好,測試線得遠離PUS。
使用1:1之Probe。
Scope之BW一般設定於20MHz,但是對於目前的網路產品測試紋波雜訊最好將BW設為最大。
Noise與使用儀器,環境差異極大,因此測試必須表明測試地點。
測試紋波雜訊以不超過原規格值 +1%Vo。
漏電流測試
(洩漏電流) 開關電源電路示意圖(Leakage Current)mA
輸入一機殼間流通之電流(機殼必須為接大地時)。 測試條件I/P:Vin max.×1.06(TUV)/60Hz
Vin max.(UL1012)/60Hz
O/P: No Load/Full Load
Ta: 25 ℃
測試迴路
說明L,N均需測。
UL1012 R值為1K5。
TUV R值為2K/0。15uF。
漏電流規格TUV:3。5mA,UL1012:5mA。
溫度測試
(Temperature Test)
溫度測試指PSU於正常工作下,其零件或Case溫度不得超出其材質規
格或規格定值。
測試條件
I/P: Nominal
O/P: Full Load
Ta : 25℃
測試方法
將Thermo Coupler(TYPE K)穩固的固定於量測的物體上
(速干、Tape或焊接方式)。
Thermo Coupler於末端絞三圈後焊成一球狀測試。
我們一般用點溫計測量。
測試零件
熱源及易受熱源影響部分
例如:輸入端子、Fuse、輸入電容、輸入電感、濾波電容、橋整、熱
敏、突波吸收器、輸出電容、輸出電容、輸出電感、變壓器、鐵芯、
繞線、散熱片、大功率半導體、Case、熱源零件下之P.C.B.……。
零件溫度限制
零件上有標示溫度者,以標示之溫度為基準。
其他未標示溫度之零件,溫度不超過P.C.B.之耐溫。
電感顯示個別申請安規者,溫升限制65℃Max(UL1012),75℃
Max(TUV)。
輸入電壓調節率測試
(Line Regulation), %
輸入電壓在額定范圍內變化時,輸出電壓之變化率。
Vmax-Vnor
Line Regulation(+)=Vnor 開關電源適配器Vnor-Vmin
Line Regulation(-)=Vnor
Vmax-Vmin
Line Regulation=Vnor
Vnor:輸入電壓為常態值,輸出為滿載時之輸出電壓。
Vmax:輸入電壓變化時之最高輸出電壓。
Vmin:輸入電壓變化時之最低輸出電壓。
測試條件
I/P:Min./Nominal/Max
O/P:Full Load
Ta:25℃
測試迴路
說明
Line Regulation 亦可直接Vmax-Vnor與Vmin-Vnor之±最大
值以mV表示,再配合Tolerance%表示。
負載調節率測試
(Load Regulation)%
輸出電流於額定范圍內變化(靜態)時,輸出電壓之變化率。
|Vminl-Vcent|
Line Regulation(+)=×100%Vcent
|Vcent-VfL|
Line Regulation(-)=×100%Vcent
|VminL-VfL|
Line Regulation(%)=×100%Vcent
VmilL:最小負載時之輸出電壓 開關電源外殼VfL:滿載時之輸出電壓
Vcent:半載時之輸出電壓
測試條件
I/P:Nominal
O/P:Min./Half/Full Load
Ta:25℃6.3測試迴路:
6.4Load Regulation亦可直接Vmin.L-Vcent與Vcent-Vmax.之±最大
值以mV表示,再配合Tolerance%表示。
編輯本段
開關電源維修步驟
1、修理開關電源時,首先用萬用表檢測各功率部件是否擊穿短路,如電源整流橋堆,開關管,高頻大功率整流管;抑制浪涌電流的大功率電阻是否燒斷。再檢測各輸出電壓埠電阻是否異常,上述部件如有損壞則需更換。
2、第一步完成後,接通電源後還不能正常工作,接著要檢測功率因數模塊(PFC)和脈寬調制組件(PWM),查閱相關資料,熟悉PFC和PWM模塊每個腳的功能及其模塊正常工作的必備條件。
3、然後,對於具有PFC電路的電源則需測量濾波電容兩端電壓是否為380VDC左右,如有380VDC左右電壓,說明PFC模塊工作正常,接著檢測PWM組件的工作狀態,測量其電源輸入端VC ,參考電壓輸出端VR ,啟動控制Vstart/Vcontrol端電壓是否正常,利用220VAC/220VAC隔離變壓器給開關電源供電,用示波器觀測PWM模塊CT端對地的波形是否為線性良好的鋸齒波或三角形,如TL494 CT端為鋸齒波,FA5310其CT端為三角波。輸出端V0的波形是否為有序的窄脈沖信號。
4、在開關電源維修實踐中,有許多開關電源採用UC38××系列8腳PWM組件,大多數電源不能工作都是因為電源啟動電阻損壞,或晶元性能下降。 當R斷路後無VC,PWM組件無法工作,需更換與原來功率阻值相同的電阻。當PWM組件啟動電流增加後,可減小R值到PWM組件能正常工作為止。在修一台GE DR電源時,PWM模塊為UC3843,檢測未發現其他異常,在R(220K)上並接一個220K的電阻後,PWM組件工作,輸出電壓均正常。有時候由於外圍電路故障,致使VR端5V電壓為0V,PWM組件也不工作,在修柯達8900相機電源時,遇到此情況,把與VR端相連的外電路斷開,VR從0V變為5V,PWM組件正常工作,輸出電壓均正常。
5、當濾波電容上無380VDC左右電壓時,說明PFC電路沒有正常工作,PFC模塊關鍵檢測腳為電源輸入腳VC,啟動腳Vstart/control,CT和RT腳及V0腳。修理一台富士3000相機時,測試一板上濾波電容上無380VDC電壓。VC,Vstart/control,CT和RT波形以及V0波形均正常,測量場效應功率開關管G極無V0 波形,由於FA5331(PFC)為貼片元件,機器用久後出現V0端與板之間虛焊,V0信號沒有送到場效應管G極。將V0端與板上焊點焊好,用萬用表測量濾波電容有380VDC電壓。當Vstart/control 端為低電平時,PFC亦不能工作,則要檢測其端點與外圍相連的有關電路。
總之,開關電源電路有易有難,功率有大有小,輸出電壓多種多樣。只要抓住其核心的東西,即充分熟悉開關電源的基本結構以及PFC及PWM模塊的特性,它們工作的基本條件,按照上述步驟和方法,多動手進行開關電源的維修,就能迅速地排除開關電源故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編輯本段
開關電源維修技巧
開關電源的維修可分為兩步進行:
斷電情況下,「看、聞、問、量」
看:打開電源的外殼,檢查保險絲是否熔斷,再觀察電源的內部情況,如果發現電源的PCB板上有燒焦處或元件破裂,則應重點檢查此處元件及相關電路元件。資產管理
聞:聞一下電源內部是否有糊味,檢查是否有燒焦的元器件。
問:問一下電源損壞的經過,是否對電源進行違規操作。
量:沒通電前,用萬用表量一下高壓電容兩端的電壓先。如果是開關電源不起振或開關管開路引起的故障,則大多數情況下,高壓濾波電容兩端的電壓未泄放悼,此電壓有300多伏,需小心。用萬用表測量AC電源線兩端的正反向電阻及電容器充電情況,電阻值不應過低,否則電源內部可能存在短路。電容器應能充放電。脫開負載,分別測量各組輸出端的對地電阻,正常時,表針應有電容器充放電擺動,最後指示的應為該路的泄放電阻的阻值。
加電檢測
通電後觀察電源是否有燒保險及個別元件冒煙等現象,若有要及時切斷供電進行檢修。
測量高壓濾波電容兩端有無300伏輸出,若無應重點查整流二極體、濾波電容等。
測量高頻變壓器次級線圈有無輸出,若無應重點查開關管是否損壞,是否起振,保護電路是否動作等,若有則應重點檢查各輸出側的整流二極體、濾波電容、三通穩壓管等。
如果電源啟動一下就停止,則該電源處於保護狀態下,可直接測量PWM晶元保護輸入腳的電壓,如果電壓超出規定值,則說明電源處於保護狀態下,應重點檢查產生保護的原因。[2]
C. 什麼學歷進試飛院
崗位:航空電子設備試飛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導航制導與控制、兵器科學與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信息對抗、系統工程、控制工程、人機與環境工程、工程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大數據。
學歷:碩士及以上。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航空工業試飛中心)簡稱試飛院,坐落於西安市閻良區,創建於1959年,是我國唯一經國家授權的軍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等航空產品國家級鑒定試飛機構,是國家級的飛行試驗技術研究機構,同時也是國家「飛機適航認可實驗室」。
試飛院的主要任務是:
承擔軍民用飛機、直升機、航空發動機、機載設備等航空產品的鑒定試飛及民機適航審定試飛工作;承擔飛行技術及試飛方法研究;負責編制各種飛行試驗條例、條令、標准、規范和手冊;承擔飛行測量試驗技術研究,開展測量試驗設備的研製與生產;開展各種試驗機的研究和模擬試驗技術,人機工程的研究。
為探索航空新技術和有關型號研製提供技術支持;負責培訓國內外試飛員(飛行員),試飛工程師、機務人員及技術考核;開展飛行試驗領域內的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等。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招聘
D. 電源設計中的電力電子技術有哪些
電力電子技術可被看作由電子學、電工學和控制理論三門課程所構成。
電源設計中,大約要考慮變換電路拓撲結構選型與參數設計,磁路設計(包括電感和變壓器),散熱設計和核心控制器控制參數設計。
E. 請問想從事電池電路設計相關工作需要有什麼證書電子設計工程師認證可以嗎謝謝!理工,理科,物理化學
報考電池製造工程師相關專業:汽車、電化學相關專業,主要包括化工、材料、電氣電子、機械、管理、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態環境、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汽車、安全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化學、自動化、模具設計與製造、集成電路工程、應用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核科學與技術、礦產普查與勘探、計算機應用、軟體開發、光學工程、凝聚態物理等。
相關職業:從事科學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飛機和船舶技術人員、經濟和金融專業人員、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人員、技術輔助服務人員、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服務人員、修理及製作服務人員、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人員、石油加工和煉焦、煤化工生產人員、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人員、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人員、機械製造基礎加工人員、金屬製品製造人員、通用設備製造人員、專用設備製造人員、汽車製造人員、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人員、儀器儀表製造人員、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人員、電力、熱力、取土、准生產和輸配人員、運輸設備和通用工程機械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生產輔助人員、其他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
報考電池製造工程師 申報條件:凡符合每級別其中一條即可申報。
高級
(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中級職業能力等級評
價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3年(含)以上。
(2)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6年(含)以上。
(3)具有高等職業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並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中級職業能力等級評價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4)具有大專及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並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中級職業能力等級評價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1年(含)以上。
中級
(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初級能力等級評價證書(含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 2年(含)以上。
(2)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證書。
初級
(1)累計從事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工作1年(含)以上。
(2)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在校學生。
F. 飛機設計的核心技術是什麼(除了發動機)
除了發動機我來告訴你。
(一)飛機設計第一重要的是空氣動力布局,也叫飛機氣動外形。這個是飛機設計中最重要的,排在第一,比發動機還重要。
這個氣動外形設計原則是,阻力小,升力大,節能,靈活,穩定,平衡,抗風,結實等等,有一項不過關,你這飛機就可能是廢品。
(二)內結構,相當於飛機的骨架。而氣動外形主要指飛機外表面形狀。
(三)材料。飛機材料當然是越輕越好了。同時還要具備結實,高強度,高韌性,高抗疲勞,高抗風化,耐寒耐熱等等你所能想到的。飛機材料全都是最高科技材料。
(四)飛機的控制系統。包括軟體和硬體控制。硬體就是各種機械裝置和執行器。比如電磁閥,渦桿,感測器,通訊,儀表,舵機,襟翼,發動機等等。
軟體就是自動控制功能的程序。
(五)發動機。包括發動機各項參數要達標和發動機在機身上安裝的位置。這個發動機安裝位置是有講究的,直接決定發動機工作時飛機受力平穩性。
飛機細分還有很多項,比如起落架,油箱,油路,艙內設計等等。每一項都非常重要,不能大意,否則很可能是事故。
G. 沒基礎,想學電源技術,能學會嗎
電源學習是一個實踐性超強的科目,沒人帶入門,通過自學 會走很多彎路,有的問題有人指點秒懂,自己摸索永遠沒有頭緒,有的問題以為懂了,拿到實物一片茫然不知從何下手!
看書 那些書的形式都是一樣的,幾種類型的電源模式BUCK型、Boost型、BUCK-Boost型等介紹下,然後正激、反激、半橋、全橋和推挽直流的再介紹一通,然後介紹一兩個晶元,再就是上幾個電路圖。看完後也是一知半解,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
學習朗晟源電子課程後很多問題就會恍然大悟,當時我最基本的開關電源的這個開關怎麼回事都不知道,其他書就是一個MOSFET管在那裡,這個書里畫了一個誤差放大器+電流放大器組成的迴路,然後反饋到開關的MOSFET管上,大家肯定覺得好笑,這么個小問題,但對於當時我周圍沒有任何人可以指點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就困擾了我好長時間.
我想做一個額定功率10W的電源,首先確定電源的拓撲,結合自己所看和QQ群內朋友的建議,我選擇第一次做的電源選為單端反激式開關電源。晶元選為經典的TI的UC3844,畢竟資料上有保障,用的人也多,其實這幾句話說的挺簡單的,但是當時這個過程真的很痛苦的,最後就痛下決心,選定了不變了。當時什麼器件都沒有,一開始想照著晶元手冊上的電路圖用模擬軟體模擬一下,由於以前接觸過Multisim,一開始的模擬我就用Multisim來進行的,後來群里的工程師又向我介紹了Saber這個模擬軟體。很慚愧,這兩個軟體我都沒有模擬成功,Multisim中的變壓器我不會用,只有那個匝數比,其他的就調不了了。其實對模擬軟體我還是付出了一些時間的,學習Saber的時候我列印了一本書的厚度的資料,關於器件英文的參數設置,我都列印出來英文解釋部分仔細的弄清含義。最後模擬是以失敗告終,對於模擬部分,只能說挺遺憾的。
後來通過朗晟源工程師系統的培訓 才算完全弄懂。要知道做開發做學習,模擬是必不可少的!
一次性的買來各種器件開始想搭建電路。設計電路最關鍵的部分是變壓器設計部分,當時這個問題很頭疼。這個過程當然少不了群里的各種討論了,要知道我的基礎就是看了幾天書,對電源設計當時還屬於白痴階段。要知道一個小問題我能問上好幾遍(個人原因,自覺愚鈍)……有耐心回答的人少之又少,曾經問過的問題有:UC開頭的晶元是什麼公司的?電源有變壓器就是隔離嗎?FPS是什麼?輸出端電感用色環電感可以嗎?大家不要覺得簡單,當時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是莫大的迷惑!
隨著學習的深入,開始問更深一點的問題:變壓器線徑怎麼選?電路圖各部分功能是什麼?。能回答的更少!
朗晟源=電源培訓廠 注重動手能力 帶入理論理解 以外貿電源廠高級工程師的角度培訓實用型 技術型 商業化的知識!直接上崗能力 直接商業化成品
H. 電源設計是什麼
電源設計指的就是在一些房屋布局中所經過的一些用電器,然後就是一些開關,然後才就是一些電源所經過的一些電路布局。
I. 急!!!中國民航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就業方向
你好,電子信息專業學生,出來之後要干什麼呢?
如果從工程師和研究生的專業方向來看,電子信息專業的方向大概有
1)數字電子線路方向。從事單片機(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數字邏輯電路、微機介面(串口、並口、USB、PCI)的開發,更高的要求會寫驅動程序、會寫底層應用程序。
單片機主要用C語言和匯編語言開發,復雜的要涉及到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開發、移植。
大部分搞電子技術的人都是從事這一方向,主要用於工業控制、監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個分支是工程設計、施工、調試(基站、機房等)。另一分支是開發,路由器、交換機、軟體等,要懂7號信令,各種通信相關協議,開發平台從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體方向。各種音頻、視頻編碼、解碼,mpeg2、mpeg4、h.264、h.263,開發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電源。電源屬於模擬電路,包括線性電源、開關電源、變壓器等。電源是任何電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頻、微波電路。也就是無線電電子線路。包括天線、微波固態電路等等,屬於高頻模擬電路。是各種通信系統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號處理。這里包括圖像處理、模式識別。這需要些數學知識,主要是矩陣代數、概率和隨即過程、傅立葉分析。從如同亂麻的一群信號中取出我們感興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點人工智慧的意思。如雷達信號的合成、圖像的各種變換、CT掃描,車牌、人臉、指紋識別等等。
7)微電子方向。集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分成前端和後端,前端側重功能設計,FPGA(CPLD)開發也可以算作前端設計,後端側重於物理版圖的實現。
8)還有很多方向,比如音響電路、電力電子線路、汽車飛機等的控制電路和協議。。。
物理專業從事電子技術的人,一般都偏向應用物理較多的方向,這樣更能發揮自己的專長。比如模擬電路、射頻電路、電源乃至集成電路設計。
您要是有一定物理基礎,又愛動手,應該考慮這些比較難的方向。它們雖然入門不易,但是都是非常專業的東東,5年以上經驗的基本都月入1萬以上(安捷倫在北京招的射頻工程師月入4000美元),而且這些專業對外行人來說都是天書,做這些行業是越老越吃香。
但是,這些專業需要您最好讀一下該專業的研究生。
如果想找工作容易,就去學學單片機、ARM、FPGA,這種工作很多,幾年經驗的人收入在6000元以上。
如果不畏懼編程、不怕數學和演算法,信號處理、DSP也是很好的選擇,能夠承擔項目的人收入在8千~1萬/月左右。
*你熟悉網路的話,可以做企事業單位的網管、網路維護、建網站等工作。舒舒服服的。
*你能熟練使用C++編程,熟悉操作系統,你可以成為專職程序員,熟悉底層軟體你還可以成為系統工程師。是比較受累的活兒,但工資不低呀!
*你能熟練使用JAVA,可以處理面向對象的企業型的應用開發,公司企業WEB頁面設計、INTERNET可視化軟體開發及動畫等,Web伺服器手機上的JAVA游戲開發等等。很時髦的工作,工作時的心情很重要,哈哈!
*你若熟悉linux,完全可以在linux世界裡自由競爭,你只需要一台電腦,連上internet以及一個好的頭腦就足夠了。你的linux戰友們將會根據你的意見,你的代碼和你的其他貢獻來判斷你的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工作會來找你拉!
*你能熟練使用protel,可以找排線路板方面的工作,如設計PC機板卡等等。循規蹈矩,安安靜靜,與世無爭,但不能幹一輩子吧?
*你單片機熟,可以找單片機開發編程應用方面的工作。小企業,小產品多多,其中也自有一番樂趣。
*你對DSP有一定基礎的話,你可以在人工智慧、模式識別、圖像處理或者數據採集、神經網路等領域謀求一個職位。將來一準是公司的棟梁之材啊!
*你若熟悉ARM,可以成為攜帶型通信產品、手持運算、多媒體和嵌入式解決方案等領域里的一名產品研發工程師。哈,一個新的IT精英誕生了!
*你熟悉EDA,能熟練應用HDL語言,熟悉各種演算法,如FIR、FFT、CPU等等,同時掌握最新FPGA/CPLD器件的應用,把研製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模塊用於ASIC。恭喜你,你馬上可找到月薪上萬的工作了。
什麼?你什麼也不會?這四年白上了!?那就去問問你們老師怎麼教的你,回來再問問你自己是怎麼學的!找工作的同時抓緊時間補課吧!
專業是個好專業:適用面比較寬,和計算機、通信、電子都有交叉;
但是這行偏電,因此動手能力很重要;
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現在專科找工作太難了!當然大蝦除外
本專業對數學和英語要求不低,學起來比較郁悶
要拿高薪,英語是必需的;吃技術這碗飯,動手能力和數學是基本功
當然,也不要求你成為數學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積分和概率統計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說些什麼
而線性代數要求就高一些,因為任何書在講一個演算法時,最後都會把演算法化為矩陣計算(這樣就能編程實現了,而現代的電子工程相當一部分工作都是編程)
對於動手能力,低年級最好能焊接裝配一些小電路,加強對模擬、數字、高頻電路(這三門可是電子線路的核心)的感性認識;工具嗎就找最便宜的吧!電烙鐵、萬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錢可以買個二手示波器
電路圖嗎,無線電雜志上經常刊登,無線電愛好者的入門書對實際操作很有好處
另一塊是單片機、CPLD/FPGA、DSP
其中單片機是必會的,51系列單片機就可以,因為這個用得最多;找塊51開發板(比較便宜)自己動手編編程序就可以了
ARM單片機、FPGA、DSP開發板都比較貴,不過這是趨勢,有條件就玩玩吧
編程方面:c/c++是要會的,實際上單片機/DSP應用系統就常用c語言來開發
數據結構和操作系統是計算機軟體專業最核心的課程(北大老師認為,學過這兩門課就認為是學過計算機了)
大型單片機(比如ARM系列)經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統(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編程外,有機會可以玩玩Linux編程
另外計算機專業的資料庫原理(資料庫現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學學大型的比如說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學MySQL、Access)、軟體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如果你微機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學)、編譯原理(夠難的)
windows編程:初學者還是用vb吧,真正開發用Delphi/C++Builder比較多,學vc花的代價太大,至於Java/C#現在離底層開發還比較遠
底層方面還有一塊是寫驅動(WDM或Linux驅動),不過這些都比較專業,要對操作系統有很深的認識
電子工程的課程另一大塊就是信號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基礎,這些課程用到很多數學,學起來比較痛苦
而且我覺得本科很難把這些課程學明白(因為你的數學基礎不夠),不過在理論上能搞明白一些總比稀里糊塗強
其實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最核心的課程是 單片機技術,EDA技術,DSP技術和嵌入式系統 這四樣,只要"精通"一樣,就可以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嘍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課程,如電路CAD,操作系統等
要是真的 出去都要飯 的花 早 臭名遠揚 拉 有點信心 !!
dsp最有前途,但數學要好,5年經驗薪水8千~萬元
vc結合底層和復雜計算開發,有難度,5年薪水6千~萬元
單片機一般在工控領域,5年薪水4~6千
我說的都是沿海大城市工資
另外只會一樣工資就很低,比如單片機,如果會上位機編程,等於掌握了整個系統的開發,工資就要多1~3千
基本上越難的東西,要的人越少,工資越高
越簡單、普及的東西,要的人越多,工資就少
但是如果你深入某個行業,掌握了該行業開發的整個業務流程;或者在其間結識了一些客戶,手中有項目,我想年薪應該達到幾十萬以上吧,那時你可能就想自己開公司了 !
希望能幫助到你。
J. 航天設計師學什麼專業
從狹義上講,航空航天類專業包括 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飛行器適航技術、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智能飛行器技術、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等主體學科專業。然而,無論是飛機還是航天飛行器,都是綜合科學技術的結晶,涉及材料、電子通訊設備、儀器儀表、遙控遙測、導航、遙感等諸方面。因此從廣義上講,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交通運輸、質量與可靠性工程等都是航空航天技術不可或缺的學科專業。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近年來又催生出航天運輸與控制、遙感科學與技術等新興專業。 [1]
航空航天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本專業培養具備航空航天領域的多學科知識,能運用理論分析、數值模擬和實驗研究等手段研究和解決航空航天領域的實際問題,能從事導彈、航天器、飛行器等航空航天器總體、結構和系統設計相關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應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力學、實驗及計算機基礎,可直接進入航空航天部門的科研院所和工程單位,從事與航空航天工程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測試、製造、使用、維修和教學工作,也可在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力學等相關專業繼續深造。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簡單地講,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最主要指的就是對飛機、導彈等飛行器的設計,轟動世界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神舟」飛船等,都是本專業的傑作。這個廣泛的概念既包括飛行器整體的設計,也包括飛機的結構設計與研究。可想而知,這樣的工作肯定不像網上的軍事迷個性化地畫一些飛機設計圖那樣簡單有趣,而是需要在十分深厚的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綜合一切實際因素進行最優化設計的十分復雜繁瑣的工作。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一般設有飛行器設計、飛行力學與控制、直升機設計、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等專業方面,主要研究的是各種航天飛行器,包括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運載火箭、太空梭等空間飛行器及導彈的設計。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較好數學、力學基礎知識和飛行器工程基本理論及飛行器總體結構設計與強度分析、試驗能力,能從事飛行器(包括航天器與運載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與研究、結構強度分析與試驗,並有從事通用機械設計及製造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飛行器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航空航天飛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參與飛行器總體和部件設計方面的基本能力。
飛行器動力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這個專業從廣義上講就是能源動力工程,而對於航空航天飛行器來講,就是飛機和火箭上的發動機。航空發動機是提供飛行器所需的動力裝置,被稱為「飛機的心臟」。
航空航天簡單來講就是飛機、火箭。無論是什麼飛行器,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發動機。對於一架飛機而言,往往發動機的成本佔了飛機總成本的一半,由此足見發動機的關鍵性。一個性能優越的發動機對於一架飛機的飛行性能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而發動機的製造技術又是飛機製造中難點中的難點。由於航空發動機的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無論是從發動機設計還是從發動機製造來講,都是十分復雜困難的問題。正因為如此,發動機又往往標志這個國家航空航天的能力。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有關飛行器動力裝置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機械工程設計、實驗測試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飛行器動力裝置及控制系統的設計、實驗和運行維護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學生應具備扎實的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掌握外語、計算機等必備工具。學生對飛行器的燃料裝置感興趣,了解飛行原理;常研究宇宙飛船的燃料,關注飛機的新燃料;常搜集飛行器動力資料,對飛機動力系統感興趣,了解導彈動力裝置等等。
飛行器製造工程
飛行器製造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無論怎樣設計,產品都是需要最終製造出來。能夠設計出來的東西往往不一定能夠製造出來。因此,許多關鍵技術的制約瓶頸不是在設計能力上,而是在製造能力上。製造能力越強,可設計的空間就越大,技術水平就越高。製造技術不僅僅制約著飛機製造行業,更影響著國家製造業的整體水平,也就是標志著汽車、船舶、航空航天的製造能力。
80年代著名的「東芝事件」就是對這個重要性最好的詮釋——背景始於美國和前蘇聯核潛艇技術的競爭。一般情況下,美國的反潛系統在距前蘇聯核潛艇200海里時,便能發現它並辨別其特徵,因此,前蘇聯若不盡快設法清除雜訊,一旦爆發戰爭,前蘇聯的核潛艇將是一堆廢鐵。而核潛艇的噪音主要是由螺旋槳造成的。1981年,前蘇聯從日本東芝機械公司進口MBP-10銑床,擁有了更先進的製造技術之後,前蘇聯新型攻擊核潛艇的雜訊降到原來的1/10到1%。
本專業旨在培養從事飛行器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與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本專業以一般機械製造工程為基礎,廣泛吸收各種先進技術和科學理論的成果,針對飛行器的特點研究各種製造方法的機理和應用,探求製造過程的規律,合理利用資源,經濟而高效率地製造先進優質飛行器的一門技術科學。它是實現人類航空航天理想,使先進的設計思想變成現實的重要保證。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製造工程基本理論和飛行器製造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並通過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飛行器製造工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航空、航天環境模擬及控制、生命保障系統設計與研究能力,能在航空航天領域從事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設計,在民用領域從事熱能利用、空調、供暖等系統設計的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主要圍繞先進航空器技術、先進航天器技術、飛行器隱身技術、綜合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術、飛行器控制技術、飛行器綜合可靠性技術等六個研究方向進行實驗基地建設。 未來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航空類科研單位,飛行器生產公司的技術人員。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航空航天生理、空間環境工程、熱控系統理論、控制理論、人機系統工程等基礎理論,掌握從事航空航天環境模擬、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設計與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飛行器適航技術
飛行器適航技術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數學、力學和電學基礎,具有飛機總體設計、飛機系統設計以及飛機適航性評估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熟悉適航法規和標准,能從事飛機總體和結構設計與適航符合性評估、飛機系統安全性設計、可靠性工程、飛機適航審定以及適航管理技術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研究、工程應用和管理人才。畢業生可選擇報考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適航技術與管理、飛行器設計、載運工具運用工程、材料學、航空航天安全工程、航空工程等學科的碩士學位研究生,或在航空、航天等行業的研究所、國有大型企業、外資企業、民航公司,從事飛機總體和結構設計、飛機系統安全性設計與分析、適航符合性評估、可靠性工程、飛機適航審定和驗證技術以及適航管理技術等方面工作。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屬於工學大類,航空航天類。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專業主要研究無人機的各組成系統--包括氣動外形、結構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通訊導航系統、任務載荷系統等,以及各系統之間的組織、協調關系;是面向無人機的研發設計、加工製造、通信導航、智能控制、運行環境、行業應用和性能分析的綜合型專業。所學內容涵蓋航空、機械、電子、通訊、軟體等工程學科在無人機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且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新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