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學習組培轉化技術看什麼書

學習組培轉化技術看什麼書

發布時間:2022-10-01 16:36:46

⑴ 花都哪裡有金線蓮組培的書籍賣

一般的書店基本都買賣 去圖書館看看運氣好能碰到
網購吧如淘寶網、當當網、卓越網等,
我上次在淘寶網輸入《金線蓮 組培 技術》有看到

⑵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圖書信息1

書 名: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作者:劉振祥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1月24日
ISBN: 9787122003768
開本: 16開
定價: 24.00元 本書為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本教材除對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作簡明必要的介紹以外,重點闡述了植物組織培養各方面的實用技術,內容包括組織培養實驗室設備和使用方法、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技術、快速繁殖與脫毒技術、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工廠化生產技術,以及果樹、蔬菜、葯用植物、園林及觀賞植物中30餘種常見品種的組織培養實用技術,其中兼顧了我國南方一些主要的組培工廠化育苗的作物種類。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本教材專門安排了13個單元的實踐訓練內容,使學生能得到系統的訓練,掌握實際操作技術。同時,書中還吸收了近年來植物組培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先進經驗。教材的每章末尾附有思考題,可供學生思考、復習和練習之用。
本書可供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園林、園藝類專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中等專業學校、大專函授、成人高校相關專業作為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同時也可作為植物組培技術的培訓教材以及植物組培愛好者、生產者的自學用書。 緒論1
一、植物組織培養的一般概念1
二、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2
三、植物組織培養在生產中的應用6
思考題8
第一章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條件及
一般技術9
第一節實驗室及主要設備9
一、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的設計原則9
二、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的組成及其
功能9
三、無菌操作設備11
四、常用工具12
五、常用儀器設備13
第二節培養基14
一、培養基的種類與成分14
二、配製培養基的准備工作16
三、培養基的制備方法16
第三節外植體的選擇與處理17
一、外植體的類型17
二、外植體的消毒18
三、外植體的接種與培養19
第四節無菌技術20
一、試驗材料和器具的消毒與滅菌技術20
二、無菌操作要求21
三、無菌室空氣污染情況的檢驗21
四、無菌操作技術21
第五節植物組織培養環境條件的控制22
一、溫度22
二、光照22
三、濕度23
四、氣體23
思考題23
............

⑶ 哪裡培訓鐵皮石斛組培技術,或者這方面的書,光碟

江西省萬年縣創新組培技術應用研究所培訓無菌組培技術和有菌環境條件下鐵皮、紫皮、米斛組培技術

⑷ 想了解林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術看什麼書好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此書可以學習
目錄:
第一篇林木種子的質量檢驗、質量分級和種子貯藏
第一章林木種子質量檢驗
第一節抽樣
第二節凈度分析
第三節發芽測定
第四節生活力測定
第五節優良度測定
第六節含水量測定
第二章林木種子質量分級
第一節林木種子質量分級的主要技術指標和適用范圍
第二節分級方法及分級標准
第三章林木種子貯藏
第一節影響種子生命力保存的因素
第三節林木種子的貯藏方法
第三節林木種子的貯藏條件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二苗木培育技術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
第一節苗圃地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苗圃區劃
第三節苗圃生產控制
第二章苗圃地的土壤耕作及管理
第一節苗圃地的土壤耕作
第二節輪作
第三節育苗作業方式
第三章苗圃施肥
第一節林木苗圃施肥的必要性
第二節苗圃常用肥料與選肥原則
第三節氮、磷、鉀對苗木生長的作用
第四節確定施肥量的科學依據
第五節氮、磷、鉀肥的配比
第六節苗木需肥時期與施肥方法
第七節稀土微肥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四章苗木年生長規律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一節苗木的莖根生長
第二節一年生播種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三節留圃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四節插條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五節移植苗的年生長及育苗技術要點
第五章播種苗的培育
第一節播種季節與時間
第二節播種前的准備工作
第三節苗木密度與播種量
第四節播種方法及其技術要點
第五節播種地的管理
第六節育苗地的田間管理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六章營養繁殖苗的培育
第一節自根苗的培育
第二節嫁接苗的培育
第七章移植苗的培育
第一節苗木移植概述
第二節苗木移植技術
第八章容器育苗
第一節容器的種類與規格
第二節營養土的配製
第三節容器育苗技術
第四節容器育苗新技術
第九章溫室育苗
第一節塑料日光溫室的結構
第二節塑料日光溫室育苗環境控制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十章嫩枝扦插育苗
第一節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裝置
第二節育苗池建立
第三節全光照噴霧扦插育苗技術要點
第四節投資及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苗木撫育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實驗室設備和基本操作技術
第三節組培育苗技術
第十二章災害防治
第一節苗木病蟲害的發生機理及預防
第二節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
第三節苗木主要害蟲及防治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十三章苗木出圃
第一節苗木出圃前的調查
第二節壯苗的條件及年齡
第三節起苗方法
第四節苗木質量分級與包裝
第五節苗木保水處理與貯藏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發展簡史
第二節現狀
第三節特點、趨勢和任務
第二章林木育種資源
第一節育種資源的重要性
第二節林木育種資源工作簡況
第三節我國豐富的林木樹種資源
第四節種內多層次的遺傳變異
第五節林木育種資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三林木種子生產
第一章種子概述
第一節林木開花結實的習性
第二節林木開始結實年齡
第三節林木結實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徑
第四節影響種子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子
第二章林木良種生產
第一節良種生產基地的任務及類型
第二節母樹林、種子園及采穗圃經營技術
第三節林木種子區劃及種子調拔
第三章種實的採集和調制
第一節種實採集
第二節種實調制
第四章林木種子生產
第一節種實貯藏
第二節林木種子品質檢驗
第三節林木種子休眠與催芽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4現代化育苗技術與苗木生產經營管理
第一章雜交育種
第一節人工雜交和自然雜種的作用
第二節雜交方式和親本選擇
第三節花粉技術和雜交技術
第四節雜種的測定、選擇和推廣
第二章無性繁殖和采穗圃
第一節無性繁殖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第二節無性繁殖方法
第三節采穗圃
第四節無性系造林
第三章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一節測交系交配設計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二節雙列雜交中第四種設計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三節不規則雙列交配設計的分析
第四節幾種交配設計配合力的估算公式
第四章林木育種中的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
第一節試驗設計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節試驗地和試驗小區
第三節完全隨機區組設計和分析
第四節平衡不完全區組設計和分析
第五節多點完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和分析
第六節套式設計和分析
第七節性狀表現水平分析法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五章林木抗病育種
第一節抗病育種的發展
第二節林木抗病性機理
第三節林木抗病性變異和提高抗病性途徑
第四節病原變異與寄主—病原—環境的平衡
第六章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第一節生物技術的發生和發展
第二節生物技術在林木育種中的應用
第三節組織細胞、器官培養的一般程序和林木材料培養的特點
第四節展望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5育種遺傳概述
第一章遺傳力、遺傳增益和選擇方式
第一節遺傳力的概念
第二節遺傳力的估算
第三節影響遺傳增益的因素
第四節幾種選擇方式的分析
第二章遺傳測定
第一節遺傳測定的意義和任務
第二節子代測定和配合力
第三節交配設計
第四節無性系測定
第五節遺傳測定的內容、要求和觀測技術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6森林的撫育、採伐與更新
第一章森林的生長發育過程
第一節森林撫育的概念及其意義
第二節林地撫育
第三節撫育採伐
第四節人工修技
第二章林分改造
第一節林分改造的意義和對象
第二節低價值人工林的改造
第三節次生林經營
第三章森林採伐
第四章森林的更新
第一節森林更新的概念和主要方法
第二節皆伐與更新
第三節漸伐與更新
第四節擇伐與更新
第五節採伐工藝與更新
第六節矮林、中林作業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7林業工程管理
第一章林業工程管理綜述
第一節林木種苗管理
第二節組織實施造林
第三節開展育林工作
第二章工程實施的組織管理
第一節森林資源管理
第二節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和對濕地資源的保護
第三節林地、林權管理
第四節森林採伐與消耗管理
第三章工程設計與施工管理
第一節當前林業重點工程概述
第二節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
第三節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
第四章計劃管理
第一節計劃管理的意義、任務和原則
第二節林業企業計劃的種類和計劃指標
第三節計劃編制方法
第四節計劃的編制、執行與檢查
第五章技術管理
第一節技術管理的任務及其基礎工作
第二節科技管理
第三節設備管理
第四節質量管理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
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六章資金管理
第一節財務管理的任務
第二節固定資金管理
第三節流動資金管理
第四節專用基金管理
第五節產品成本
第六節企業盈利
第七節經濟核算
第八節資金時間價值分析
第七章檔案管理
第一節林業檔案概述
第二節林業站的主要檔案
第三節林業站檔案的管理與使用
第八章信息管理
第一節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節信息的處理
第三節管理信息系統
第四節電子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8常用造林綠化樹種及其培養技術
第一章速生用材樹種
第一節新疆楊、毛白楊、 楊等楊樹
第二節槐樹、刺槐
第三節臭椿、元寶楓
第四節白蠟、橡櫟
第五節泡桐
第二章生態經濟樹種
第一節蘋果
第二節核桃
第三節板栗、銀杏、杜仲、枸杞
第四節棗、杏、柿、花椒
第三章園林綠化樹種
第一節雪松、檜柏
第二節女貞、小葉女貞、桂花
第三節棕櫚、石楠、海桐、廣玉蘭
第四節大葉黃楊、黃楊、南天竹、火棘
第五節竹類
第六節玉蘭、鵝掌楸、七葉樹
第七節雞爪槭、紅葉李、金絲柳、欒樹、合歡
第八節櫻花類、貼梗海棠、榆葉梅、珍珠梅、梅+
第九節月季、玫瑰、牡丹+
第十節紫荊、紫薇、木槿、蠟梅、錦帶花
第十一節丁香、連翹、棣棠、紫葉小檗
第十二節地錦、紫藤、凌霄花、木香、金銀花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四章抗性強的樹種
第一節沙棘
第二節紫穗槐+
第三節檸條、花棒
第四節踏郎、沙棗、檉柳
第五節北方主要針葉造林樹種育苗
第五章果樹樹種育苗技術
第一節落葉果樹育苗
第二節常綠果樹育苗
第六章新選育、引進的優良樹種
第一節人工選擇特點和選擇類型
第二節優樹的選擇和利用
第三節優樹標准和選優林分
第四節優樹評選
第五節種源選擇和優樹選擇的結合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一章苗木病害的類型、特點和防治原則
第一節苗木病害的類型
第二節苗木病害的特點
第三節苗木病害的防治原則
第二章常見苗木病害及防治方法
第一節苗木病害防治概說
第二節森林植物苗木病害及其防治
第三節經濟林苗木病害及防治
第四節觀賞植物苗木病害及其防治
第五節化學防治法
林木種苗育苗技術及林業工程管理實務全書
第三章根部地下害蟲
第一節苗木害蟲防治概述
第二節白蟻類
第三節螻蛄類
第四節蟋蟀類
第五節金龜類
第六節金針蟲類及象蟲
第四章食葉害蟲
第一節昆蟲的形態特徵
第二節昆蟲的生物學
第三節苗木害蟲的分類
第四節害蟲發生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第五章嫩枝幼干害蟲
第一節地老虎類
第二節種蠅

⑸ 生物工程系生物技術及應用專升本必須看那些書

1.生物化學

內容提要:主要包括蛋白質化學、酶學、核酸、維生素與輔酶,生物分子的分解、合成代謝及其調控,遺傳信息的表達及調控等及有關實驗。

教 材:《生物化學》 沈同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1.《生物化學》 王鏡岩編 科學出版社

2.《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羅紀盛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物化學》 魏述眾主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BIOCHEMISTRY》 Trudy Mckee等 科學出版社

2.細胞生物學

內容提要:細胞質膜及內膜系統,細胞核與染色體,細胞基因表達的調節,細胞骨架,細胞分化,細胞增殖,細胞衰老,細胞凋亡,線粒體及葉綠體,細胞的起源與進化等及有關實驗。

教 材: 《細胞生物學》 翟中和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1.《細胞生物學》 鄭國錩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細胞生物學》 韓貽仁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細胞生物學》 汪堃仁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現代工業微生物學

內容提要:現代工業微生物學主要介紹微生物在工業中的應運,常見工業微生物類群和形態,現代發酵工業中微生物菌種的選育和培養技術,以及工業微生物的營養、代謝調控,主要微生物工業產品的生產等。

教 材:1.《現代工業微生物學》 楊汝德編 華南理工出版社

2.《微生物學實驗指導》黃秀梨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3.《工業微生物學》 岑沛霖 化學工業出版社

參考書目:1.《微生物學》 武漢大學和復旦大學合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微生物工程工藝原理》姚汝華 華南理工出版社

3.《MICROBIOLOGY》 J.Nicklin等 科學出版社

4.《工業微生物學》 岑沛霖 化學工業出版社

4.現代遺傳學

內容提要:遺傳三大定律,伴性遺傳、數量遺傳和遺傳平衡,遺傳物質的結構與功能,基因的本質,核外遺傳、核質關系與個體發育,基因表達與調控,遺傳物質的變異、重組機理,突變、選擇與生物進化等及有關實驗。

教 材:1.《現代遺傳學》 趙壽元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1.《遺傳學》 劉枯義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現代遺傳學原理》 徐晉麟等編 科學出版社

3.《分子遺傳學》 張玉靜主編 科學出版社

4.《分子遺傳學》 盛祖嘉等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5.《GENETICS》 P.C.Winter等 科學出版社

6.《遺傳學實驗》 劉祖洞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子生物學

內容提要:從分子的角度研究生命的起源、組成、生理機能、進化等一系列問題。同時本課程也講授有關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

教 材:1.《分子細胞生物學》 韓貽仁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 魏群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參考書目:1.《分子生物學》 曹儀植編 蘭州大學出版社

2.《現代分子生物學》 朱玉賢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分子生物學》 郜金榮編 武漢大學出版社

3.《精編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南》 F.奧斯伯等 科學出版社

4.《MOLECULAR BIOLOGY》 R.F.Weaver 科學出版社

6.普通生態學

內容提要:以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在生物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層次上,系統介紹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現代發展,引導學生用其分析現實生態現象及指導人與自然的協調關系。

教 材:《普通生態學》 孫儒泳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1.《環境生態學》 金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理論生態學研究》 張大勇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3.《ECOLOGY》 A.Mackenzie等 科學出版社

7. 基因工程

內容提要:該課從基因工程賴以創立的理論及技術基礎出發,介紹基因研究的發展及基因的現代概念,基因研究與基因工程的相互依賴關系,最新研究成果與實際應用;基因工程的基本過程,基因工程載體,酶切與連接,重組體DNA的導入與重組體轉化子的鑒定,目的基因的分離、純化、表達及檢測。

教 材:《簡明基因工程原理》 賀淹才編著 科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1.《基因及其表達》 童克中編 科學出版社

2.《基因及其操作原理》 齊鵬義編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3.《基因工程原理》 吳乃虎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現代生物技術導論》 瞿禮嘉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5.《PCR技術實驗指南》 C.W.迪芬巴赫等 科學出版社

6.《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習題集》 王金發等編著 科學出版社

8. 細胞工程

內容提要:包括單克隆抗體、細胞移植、細胞融合與重組、細胞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細胞雜交及植物細胞工程,試管苗技術等。

教 材:《細胞工程》 科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1.《現代生物技術導論》 瞿禮嘉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2.《細胞工程》 焦瑞身等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9. 生物工程

內容提要:微生物工程是生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環節。它將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化學工程學的基本原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門利用微生物的生長和代謝活動來生產各種有用物質的工程技術。內容涉及工業常用微生物,菌種選擇,代謝產物的過量生產,微生物反應的質能平衡,微生物發酵過程,發酵動力學,發酵工藝,滅菌工程等。

教 材: 《微生物工程概論》 劉如林編 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5

參考書目:1.《微生物工程工藝原理》 姚汝華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發酵工藝原理》 熊宗貴主編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10.生化大實驗

內容提要:包括與細胞破碎、生化物質的提取、分離、純化及鑒定等技術有關的實驗。

教 材:自編

參考書目:《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 張龍翔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內容提要:主要內容為生物技術產物的預處理及提取、分離純化、精製加工等技術的科學本質、原理、方法、規律和發展趨勢,以及這些技術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等。其中生化產物和發酵產物的分離純化是核心內容。下游技術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物高技術實現產業化的關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掌握生物技術下游加工技術的科學本質和主要方法,同時熟悉各種單元操作和提純設備的選用,從而具備從事科學研究及設計的能力,結合生產實際分析解決產物下游處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和得率,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教 材: 《生物工業下游技術》 毛忠貴主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參考書目:1.《生化分離技術》 嚴希康編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生物工程下游技術》 劉國詮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

3.《分離過程化學》 陸九芳等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4.《生物分離技術》 梁世中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5.《發酵設備》 高孔榮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6.《化工原理》 蔣維均等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7.《清潔生產》 席德立編 重慶大學出版社

12.酶工程

內容提要:酶工程(酶技術)是研究酶所特有的生物催化性能,並使其在工業、農業、醫葯衛生等領域發揮作用的一門應用科學。現代生物技術一般分為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酶工程是現代生物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酶工程在現代生物技術的各個領域顯得越來越重要,並將逐步融合於其它領域。

酶工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酶的結構和功能,酶反應動力學,酶的分離純化技術,酶的固定化,酶的化學修飾,酶反應器,以及酶工程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等。

參考教材:1.《酶工程》 熊振平 化學工業出版社 1989

2.《應用酶學導論》禹邦超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4

13.食品化學

內容提要:食品化學是食品科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一門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組成、特性及其產生的化學變化的科學。食品化學與化學生物化學、生理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分子生物學有密切的關系。食品化學依賴上述這些學科的知識有效地研究和控製作為人類食品來源的生物物質。

教 材:《食品化學》 王璋、許時嬰、湯堅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4.食品工藝學

內容提要:食品工藝學主要介紹主要工業食品的加工工藝過程、原理、基本理論和實踐,本課程共分6章,主要介紹用於食品加工的食品原料種類和處理、罐藏食品加工工藝、軟飲料加工工藝、乳製品和大豆製品加工工藝、肉製品和糧谷製品加工工藝,目的是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主要工業食品加工工藝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

選用教材:《食品工藝學》(第2版) 趙晉府 主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15.儀器分析

內容提要:介紹生命科學研究中所用的儀器設備的種類、性能、工作原理、使用范圍等。

參考書:1. 各種儀器設備使用說明

2.《實用儀器分析》 楊根元等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3.《儀器分析》 李啟隆等編 北京師大出版社

16.植物組織培養

植物組織培養是研究在無菌條件下,將離體植物器官、組織、細胞以及原生質體培養在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給予適當的培養條件,使其長成完整的植株的理論依據和實驗技能的一門學科。近40年以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已滲透到生物學科的各個領域,成為生物學科中的重要研究技術和手段之一,並廣泛應用於農業、林業、工業和醫葯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為當代生物科學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門學科。

當前,植物組織培養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的研究:1、脫毒及離體快繁;2、花葯培養和細胞育種;3、原生質體培養和細胞雜交;4、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產;5、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和交換。

教 材:《植物體細胞遺傳學簡明教程》黃百渠編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植物組織培養教程》 李俊明編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⑹ 生物技術專業的必讀書目是什麼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發酵工程》《分離工程》《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技術葯物》《葯物動力學》《基因工程》
推薦書目:

《生物學》(第6版). 主編:(美)Peter H. Raven,George B. Johnson. 主譯:
謝麗萍,張榮慶,張貴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DNA科學導論》(DNA Science:A First Course). (美)D.A.米克勒斯(David
A.Micklos), (美)G.A.弗里爾(Greg A.Freyer), (美)D.A.克羅蒂著;陳永青,謝建平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延伸的表現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1982).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著;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2nd ed., 1989).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著;盧允中, 張岱雲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孟德爾妖:基因的公正與生命的復雜》. (英)馬克·里德利(Mark Ridley)著;何
朝陽,林愛兵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盲眼鍾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英)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著;王德倫譯.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解析彩虹:科學、虛妄和玄妙的誘惑》(Unweaving the Rainbow: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英)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張冠增, 孫
章譯.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生命科學史》洛伊斯N.瑪格納(Lois N.Magner)著,李難等譯,天津:百花文
藝出版社,2002;劉學禮主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生物學史》(法)讓·泰奧多里德(Jean Theodorides)著;卞曉平, 張志紅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0
《生物學思想發展的歷史》邁爾(Ernst Mayr), 塗長晟譯.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 1990
《生命是什麼》(奧)埃爾溫·薛定諤.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雙螺旋: 發現DNA結構的故事》(美)沃森(Watson, James D.), 劉望夷譯. 北
京:科學出版社, 1984

⑺ 組培技術和應用的相關書籍哪些比較經典

植物組織培養

⑻ 誰了解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或者相關資料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上世紀30年代white首次由番茄根建立了第一個活躍生長的無性繁殖系,驗證了l902年Haberlandt提出的植物細胞全能性的理論。所謂植物細胞全能性就是每個植物細胞就像一粒種子,在適宜條件下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潛力。20世紀50年代——誘導培養銀膠菊愈傷組織得到天然橡膠從胡蘿卜體細胞培養出完整植株。從曼佗羅花葯培養出單倍體植物從而證實了植物細胞「全能性」的存在,為後來植物細胞工程及其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運用組織培養方法可以在比較簡單易觀察的條件下研究細胞、組織或器官的繁殖、生長和分化,以及各種外界因素對它們的影響,從而為解決農業生產和葯物生產中的某些問題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1. 概念
2. 發展與成果例證
3. 培養基的組成和配製
4. 培養條件
5. 培養材料及處理方法
6. 技術流程

1. 概念
廣義概念: 在無菌條件下,將離體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莖尖、葉、花、未成熟的果實、種子等)、組織(如形成層、花葯組織、胚乳、皮層等)、細胞(如體細胞、生殖細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質體(如脫壁後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質體),培養在人工配製的培養基上,給予適宜的培長養條件,誘發產生愈傷組織,或潛伏芽等,或成完整的植株,統稱為植物組織培養

狹義概念: 利用植物外植體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愈傷組織或完整植株,即為植物組織培養,也稱離體培養或外植體培養。根據外植體來源和培養對象的不同,又分為植株培養、胚胎培養、器官培養、組織培養、原生質體培養等

2. 發展與成果例證
貝母——原來繁殖率非常低,而用組織培養分化出的三個月左右的鱗莖,其大小就相當於用種子繁殖二年生的鱗莖
羅漢果——通常用壓蔓繁殖,繁殖系數低、易退化且需2年以上才能結果,再生體系建成後,其組培苗當年座果率就達80%以上
從60年代開始的我國中葯離體培養和試管繁殖研究,到目前為止已有200多種葯用植物經離體培養獲得試管植株,如貝母、百合、黃芩、紅豆杉、桔梗等。其中已有相當一部分葯材可利用試管繁殖技術繁殖培育種苗,如羅漢果、苦丁茶、蘆薈、懷地黃、枸杞、金線蓮等。

3. 培養基的組成和配製
化學合成培養基大致由6種成分組成:(1)糖類(2)多種無機鹽類(3)微量元素(4)氨基酸、醯胺、嘌呤(5)維生素(6)生長素。此外,有些培養基還可添加天然的汁液,如椰子汁、酵母提取液、水解酪蛋白、麥芽浸出液等,培養基中如加入0.5~1%的瓊脂即為靜止培養的固體培養基,否則為懸浮培養的液體培養。不同植物材料常需要改變配方如維持生長和誘導細胞分裂分化的培養基配方就不同,因此配方的種類很多。目前以MS(Murashige and Skoog)培養基配方為最常用的一種基本培養基,其特點是有利於一般植物組織和細胞的快速生長。

4. 培養條件
溫度: 對大多數植物組織20~28℃即可滿足生長所需,其中26~27℃最適合
光: 組織培養通常在散射光線下進行。光的影響可導致不同的結果。有些植物組織在暗處生長較好,而另一些植物組織在光亮處生長較好,但由愈傷組織分化成器官時,則每日必須要有一定時間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質的形成,光是決定的因素。
滲透壓: 滲透壓對植物組織的生長和分化很有關系。在培養基中添加食鹽、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質可以調整滲透壓。通常1~2個大氣壓可促進植物組織生長,2個大氣壓以上時,出現生長障礙,6個大氣壓時植物組織即無法生存。
酸鹼度: 一般植物組織生長的最適宜pH為5~6.5。在培養過程中pH可發生變化,加進磷酸氫鹽或二氫鹽,可起穩定作用。
通氣: 懸浮培養中植物組織的旺盛生長必須有良好的通氣條件。小量懸浮培養時經常轉動或振盪,可起通氣和攪拌作用。大量培養中可採用專門的通氣和攪拌裝置。

5. 培養材料及處理方法
從低等的藻類到苔蘚、蕨類、種子植物等高等植物的各類、各部分都可採用作為組織培養的材料。一般裸子植物多採用幼苗、芽、韌皮部細胞;被子植物多採用胚、胚乳、子葉、幼苗、莖尖、根、莖、葉、花葯、花粉、子房和胚珠等各個部分。
材料必須進行滅菌處理。一般用漂白粉溶液(1~10%)、次氯酸鈉溶液(0.5~10%)、升汞溶液(0.01%)、乙醇(70%)或過氧化氫(3~10%)等處理後,再用無菌水反復沖洗至凈,然後在無菌室內,將所取的組織迅速置入固體培養基。

6. 技術流程
(1)無菌培養的建立:任何植物細胞或組織培養體系的建立,都必須採制適宜的外植體。
(2)誘導外植體生長與分化:將外植體放在培養基里,培養基中含有植物組織正常生長的營養和促使植物進行分化的激素,促使外植體開始分化出新芽。
(3)愈傷組織的形成:在組織培養中,受傷組織切口表面在適宜條件下長出的一種脫分化的組織堆塊,稱為愈傷組織(Callus)。此種愈傷組織在適當的培養基上經一定時間即能誘導生長成整株植物。因此愈傷組織既可是某種植物代謝產物的來源,又可是誘導成株的主要途徑之一。
(4)促進中間繁殖體的增殖:在第二階段培養的基礎上所獲得的芽、苗、胚狀體和原球莖等等,數量都還不多,也難以種植到栽培介質中去,這些培養的材料可統稱為中間繁殖體,它們需要進一步培養增殖,使之越來越多,才能發揮快速繁殖的優勢。
(5)壯苗和生根:在材料增殖到一定數量後,就使部分培養物分流,進入壯苗與生根途徑。在生根壯苗培養基上,大多數植物要分離成單苗,有的可分成小叢苗。轉移培養後應停止增殖,迅速生根,同時苗也長高,便於以後移栽。
(6)試管苗出瓶種植與苗期管理:經過上面幾個階段,小苗已生根成為完整的再生植株,可以被移植到土壤里了。在這個階段,濕度要求很高,以使它們適應新的環境。每天將蓋在植株上的罩子移開一點,整個過程大約兩個星期,讓植物慢慢適應外界環境。

還有一份資料,由於字數限制,你自己去進入吧,地址在參考資料處.

⑼ 為什麼通過組培方法能夠快繁苗木

生長周期短不受季節限制,可以復制生長快等性狀的植株,條件人工利於自動化控制。

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
(一)研究材料來源單一,無性系遺傳背景一致
(二)經濟方便,效率高
(三)培養條件可控,可周年試驗或生產
(四)生長快,周期短,重復性強
(五)管理方便,利於自動化控制

我看樓主的問題都是組培的,推薦你一本書吧~
組培快繁技術及其應用
作者 : 梅家訓
ISBN : 710908258X
頁數 : 333
開本 : 小32開
封面形式 : 簡裝本
出版社 : 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3-4-1
定價 : 18 元
本書的編寫是在廣泛調查研究、參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運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結合我國植物組織快繁技術的實際,進行分析、歸納和消化吸收而形成的。該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組培快繁的概念、原理、操作技術和在馬鈴薯、甘薯、蔥屬、生薑、花卉等作物上的應用。所介紹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提高組培快繁技術水平、加快組織快繁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會起到重要作用。

閱讀全文

與學習組培轉化技術看什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鋁環保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
怎麼讓導出的數據不出現e 瀏覽:68
什麼版本能收到你的信息 瀏覽:866
什麼是碳轉移碳交易 瀏覽:310
今日衡水市場西紅柿價錢多少 瀏覽:532
幫人加工產品怎麼入賬 瀏覽:63
產品責任險怎麼投保 瀏覽:577
代理記賬怎麼樣 瀏覽:87
用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房產信息 瀏覽:377
網上的兼職代理是怎麼做的 瀏覽:319
奢侈品是怎麼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瀏覽: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稅 瀏覽:797
商丘哪裡有小家電批發市場 瀏覽:873
資料庫如何計算負數 瀏覽:61
開車技術不行怎麼考科三 瀏覽:950
拍產品圖片攝影棚怎麼調節 瀏覽:115
美團風控怎麼檢測異常數據 瀏覽:123
在期貨交易平台上取錢要多久 瀏覽:610
散戶債券怎麼交易 瀏覽:146
技術大比武怎麼練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