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通過測試技術怎麼解決工程問題

通過測試技術怎麼解決工程問題

發布時間:2022-10-01 09:21:54

① 結合高分子材料近代測試技術,如何將相關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用於對高分子材料領域工程問題的解決

介電特性是電介質材料極其重要的性質。在實際應用中,電介質材料的介電系數和介質損耗是非常重要的參數。例如,製造電容器的材料要求介電系數盡量大,而介質損耗盡量小。相反地,製造儀表絕緣器件的材料則要求介電系數和介質損耗都盡量小。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要求材料的介質損耗較大。所以,通過測定介電常數(ε)及介質損耗角正切(tgδ),可進一步了解影響介質損耗和介電常數的各種因素,為提高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據。
一、實驗目的
1、探討介質極化與介電常數、介質損耗的關系;
2、了解高頻Q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室溫下用高頻Q表測定材料的介電常數和介質損耗角正切值。
二、實驗原理
按照物質電結構的觀點,任何物質都是由不同的電荷構成,而在電介質中存在原子、分子和離子等。當固體電介質置於電場中後會顯示出一定的極性,這個過程稱為極化。對不同的材料、溫度和頻率,各種極化過程的影響不同。
1、介電常數(ε):某一電介質(如硅酸鹽、高分子材料)組成的電容器在一定電壓作用下所得到的電容量Cx與同樣大小的介質為真空的電容器的電容量Co之比值,被稱為該電介質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

式中:Cx —電容器兩極板充滿介質時的電容;
Cο —電容器兩極板為真空時的電容;
ε —電容量增加的倍數,即相對介電常數
介電常數的大小表示該介質中空間電荷互相作用減弱的程度。作為高頻絕緣材料,ε要小,特別是用於高壓絕緣時。在製造高電容器時,則要求ε要大,特別是小型電容器。
在絕緣技術中,特別是選擇絕緣材料或介質貯能材料時,都需要考慮電介質的介電常數。此外,由於介電常數取決於極化,而極化又取決於電介質的分子結構和分子運動的形式。所以,通過介電常數隨電場強度、頻率和溫度變化規律的研究,還可以推斷絕緣材料的分子結構。
2.介電損耗(tgδ):指電介質材料在外電場作用下發熱而損耗的那部分能量。在直流電場作用下,介質沒有周期性損耗,基本上是穩態電流造成的損耗;在交流電場作用下,介質損耗除了穩態電流損耗外,還有各種交流損耗。由於電場的頻繁轉向,電介質中的損耗要比直流電場作用時大許多(有時達到幾千倍),因此介質損耗通常是指交流損耗。
在工程中,常將介電損耗用介質損耗角正切tgδ來表示。tgδ是絕緣體的無效消耗的能量對有效輸入的比例,它表示材料在一周期內熱功率損耗與貯存之比,是衡量材料損耗程度的物理量。
tg

② 測試工程師測試過程怎麼解決問題

測試工程師一般會分為以下幾個等級:初級測試工程師、中級測試工程師和高級測試工程師。不同級別的測試工程師薪資差異很大:高級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年薪約8-12萬元左右。他們不但需要掌握測試與開發技術,而且對所測試軟體對口的行業非常了解,能夠對測試方案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分析和評估。中級測試工程師:中級測試工程師的年薪約在5-8萬元左右。他們要能夠編寫測試方案,測試文檔、與項目組一起制定測試階段的工作計劃。能夠在項目中合理利用測試工具來完成測試任務。初級測試工程師:初級測試工程師的年薪約在3-5萬元左右。他們的工作通常是按照測試方案和流程對產品進行功能測試,檢查產品是否有缺陷

③ 工程測量的基本原理

工程測量學與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地圖制圖學海洋測繪和測繪儀器學一樣,是現代測繪學的分支學科。它即遵循測繪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又為了解決工程和工程建設中的測繪技術問題,工程測量學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以及各種專用和通用的測量儀器。

2.2 觀測量和測量定位原理

2.2.1 工程測量中的觀測量

工程測量的實質是:

1> 通過各種觀測量確定客觀物體上的特徵點在某一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平面位置與高程即X,Y,H)及其隨時間的變化。

2> 根據設計坐標(X,Y,Z)通過各種觀測量將設計實體放樣到實地。

觀測量:

1> 角度(方向)觀測量

角度觀測量又分水平角和垂直角(高度角)或天頂距(觀測方向線與鉛垂線間的夾角)

所用儀器:經緯儀、全站儀

2> 距離觀測量

兩點間的平距、斜距,一點到直線的距離,一點到平面的距離。

所用儀器:鋼尺、皮尺、銦瓦線尺(叫丈量法或機械法)

經緯儀、視距儀(叫視距法或視差法)

測距儀、全站儀(叫物理測距法)

GPS全球定位系統(偽距法)

3> 高差觀測量

兩點正常高程之差

所用儀器:鋼尺、水準儀、測距儀、全站儀、液體靜力水準測量(用於工程變形測量)

4> 方位角觀測量

地面上某一方向線與真北方向的夾角(真方位角)

所用儀器:陀螺儀(用於礦山、鐵路與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鐵隧道中)

2.2.2 工程測量中測量定位原理

工程測量的任務:測量、測設或放樣

工程測量中所採用的坐標系統:

1> 平面—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或獨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2> 高程—正常高系統

④ 怎麼樣才可以更好地實現高可靠高效率測試技術、生產測試一體化進程

很多公司都成立了研發測試部,但測試的管理工作始終不能令人滿意。那麼,在IPD流程體系中,究竟如何建立高效率的測試團隊呢?
第一步,作為測試部門經理要對流程進行規劃。我們先來看一看IPD產品開發流程: 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測試人員從概念階段一開始就要參與到整個研發活動中,越早進入越好,每個過程需要都要應該有任務,而不是到系統開發完畢轉測試時才正式進行測試,每個階段的活動如下: 其中,SDV就是system design verification,即系統設計驗證,是功能測試,即對各個子系統進行驗證,以檢驗是否符合設計規格;BBFV就是building block fuction verification,即編譯模塊功能驗證;SIT就是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即系統集成測試;SVT就是system verification testing,系統驗證測試;最後是對測試進行評估和測試缺陷的關閉。測試部經理需要建立每個階段的流程、模板以及Checklist.
第二步,流程建立好後,測試部經理要負責測試資源的分配,針對不同的測試職能,如軟體測試、硬體測試、整機測試、性能測試等,均要由不同的人員負責,對於某些測試崗位可能缺乏人員,要盡快招聘或者內部培養,讓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如果測試的人力不足,相應的測試角色可以由開發人員來補充,把測試流程走完。
第三步,提升測試團隊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如測試一個醫療超聲設備,測試人員需要對超聲的設備如何使用,以及對它的功能進行詳細了解,只有對業務熟悉,才能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去測試產品;另一方面,提高測試的技術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技術水平包括測試的設計能力,自動化工具的使用,還有對產品開發技術的理解,掌握產品的平台技術和開發工具,如果測試人員有一兩年的開發經驗,對產品測試幫助是非常大的。
第四步,搭建測試部門的共享平台。如建立測試用例庫,測試工具庫,測試經驗總結庫等等。定期組織部分內部的經驗分享,互相學習業務知識和測試技術。筆者在華為管理測試團隊期間,一般每周有兩次的部門分享時間,讓一些資深的開發或測試工程師進行業務經驗的分享,並形成文字記錄,一年積累下來,所有業務和技術會形成很好的測試資產。對於不同產品線之間的測試平台進行共享,提高工具開發的效率,對相同的測試平台進行重用。
第五步,建立測試人員的考核體系及激勵機制。測試人員考核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績效、文檔規范性、綜合素質、工作態度。其中工作績效佔大部分比例,如70%以上,文檔規范性為10%,綜合素質為10%,工作態度10%。測試人員的工作績效是一個非常難以衡量的指標,漢捷咨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查:
1、 提交BUG的數量和執行測試用例的數量
2、 發現的問題的本身價值
3、 測試的技能水平(測試用例設計水平、測試工具掌握使用水平、問題的定位能力)
4、 執行測試的效率, 在滿足測試覆蓋率的前提下,是否能快速的完成測試任務。 另外,對於一些測試人員的軟技能如責任心、溝通能力、鑽研能力、團隊合作等作為綜合要素來考核。如果一個測試人員工作不符責任,隨意敷衍,即使提交的問題單數量多,也不能證明他測試的質量高。其次積極的工作態度是提高測試質量,和整體團隊風氣的關鍵,溝通能力直接影響測試的工作效率與不同部門間的合作分工。
第六步,解決測試人員的成就感問題。在許多公司,人們對測試部都存在偏見,覺得測試人員並不開發產品,工作比起開發人員少得多,所在在招聘的時候放低要求,降低待遇,測試人員入職之後,發現跟開發人員的待遇相差一大截,就會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工作的積極很難再調動起來,影響測試的效率。這樣長期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那麼如何解決測試團隊的成就感問題呢?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1、 給予測試部門正確的定位,測試部在公司整體的價值鏈條中的作用是什麼?對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的薪酬差距應盡量合理。如白盒測試工程師、資深系統測試工程師、性能測試工程師或自動化測試工程師應與開發人員持平,對於執行層面的測試工程師薪酬可以降低要求。
2、 流程的保證。建議結構化的產品開發流程,明確角色職責定義,以及產品提交、問題跟蹤、問題定位等細節流程。
3、 測試技術、平台的發展,測試專利的開發,打造測試人員技術積累,提升的平台。
4、 測試組織能力的持續提升,不斷改進測試方法,改進自動化測試工具。
5、 建立測試人員的職業通道。如技術通道和管理通道。 技術通道: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測試專家 管理通道:測試工程師---》測試主管/組長----》測試經理 在中國這個重研發,輕測試的大環境中,做好測試的管理確實不易。但只要做好以上六點,我們相信對於提高測試部門的地位,規范公司產品測試流程,培養測試人員的能力,建立測試部門的權威性一定會有較大的幫助。

⑤ 衛星定位技術在工程測量中主要有哪些應用

在測繪領域,隨著全站儀的推廣普及,傳統的經緯儀、測距儀逐漸被取代。近年來,隨著GPS測量技術的發展,工程測量的作業方法更是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GPS測量通過接收衛星發射的信號並進行數據處理,從而求定測量點的空間位置,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和實時性的精密三維導航與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現已成功應用於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工程變形測量、資源調查等諸多領域。
GPS主要由空間衛星星座、地面監控站及用戶設備三部分構成。
1、GPS空間衛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組成。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內,軌道平面的傾角為55°,衛星的平均高度為2O 200 km,運行周期為11 h 58 min。衛星用L波段的兩個無線電載波向廣大用戶連續不斷地發送導航定位信號,導航定位信號中含有衛星的位置信息,使衛星成為一個動態的已知點。在地球的任何地點、任何時刻,在高度角15°以上,平均可同時觀測到6顆衛星,最多可達到9顆。
2、GPS地面監控站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個主控站、三個注入站和五個監測站組成。主控站根據各監測站對GPS衛星的觀測數據,計算各衛星的軌道參數、鍾差參數等,並將這些數據編製成導航電文,傳送到注入站,再由注入站將主控站發來的導航電文注入到相應衛星的存儲器中
3、GPS用戶設備由GPS接收機、數據處理軟體及其終端設備(如計算機)等組成。GPS接收機可捕獲到按一定衛星高度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的信號,跟蹤衛星的運行,並對信號進行交換、放大和處理,再通過計算機和相應軟體,經基線解算、網平差,求出GPS接收機中心(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從工程測量的實施應用中,我們可以充分看到GPS測量的優越性,充分顯示了這一衛星定位技術的高精度和高效益。
1、採用GPS技術測設方格網,比常規方法適應性更強。網形構造簡單,點的疏密和邊的長短可靈活選取,即使離已知控制點較遠也可以連接,並進行控制網的定位和定向。另外,它解決了點位之間無法通視的困難,選點靈活,不需要高標,同時還可以保證外業施測不受天氣影響。測設大型(長邊)方格網和通視條件特別困難時,尤其能夠顯示其優越性。盡管GPS本身在進行測量時不受到通視條件的限制,但是,工程測量一般為小范圍測量並受到工程成本的限制。因此,在實際的工程測量中,仍然要考慮使用全站儀、經緯儀、水準儀等常用且投入較少的儀器。這些常用的儀器一般都需要點與點之間相互通視,特別是在布設控制網時,點與點不能通視將會給測量工作帶來較多的麻煩和困難。特別是大型橋梁控制網中,如果點與點不通視,勢必影響網的強度和精度,進而影響到橋梁本身的精度。因此,在工程測量中布設GPS控制網時,必要時應當盡量使較多的點互相通視。[NextPage]
2、GPS方格網點位精度高、誤差分布均勻,不但能夠滿足規范要求,而且具有較大的精度儲備。
3、採用點位中誤差作為方格網測量精度指標是可行的,它比用相對中誤差表示精度指標更為合理。
4、採用GPS方法布設大地控制網,因其圖形強度系數高,能夠有效地提高點位趨近速度。網形優化比較方便。
5、採用GPS-RTK測設建築方格網與常規測量法相比,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並能大幅度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一個參考站可有多台流動站作業,流動站不需基準站指揮,單人即可獨立作業。
GPS技術以其獨特而強大的功能與優點充分顯示了它在該領域發展的優越性,以及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在該領域實際施工過程中和後續工程的建設和監測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
1、GPS系統精確定位的關鍵就在於對衛星和接收機之間距離的准確計算,按照固定模式:距離=速度×時間,時間確定之後,速度按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定。眾所周知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很快,但大氣層不是真空狀態,信號要受到電離層和對流層的重重干擾。GPS系統只能對此進行平均計算,在某些具體區域肯定存在誤差;在大城市或山區由於高層建築物及樹木等對信號的影響,也會導致信號的非直線傳播,計算時也會引入一定的誤差;11月11日,研究人員在新疆米蘭遺址操作測量儀器,以繪制米蘭遺址的最精確衛星地圖。 近日,北京特種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的一支測繪小組攜帶世界最先進的測繪儀器進駐新疆米蘭遺址,在4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搜集與其有關的詳盡數據信息。 在2006年年底前,測繪小組將通過先進的GPS/RTK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最終繪制出米蘭遺址的衛星地圖,以更好地保護已知的世界最早「帶翼天使」的棲身地。 米蘭遺址位於新疆南部的羅布泊地區,距烏魯木齊900多公里,在古絲綢之路的南道上。據考證,它建於西漢時期,是著名的伊循屯墾古城遺址。唐朝以後,這里逐漸荒棄。 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奧利爾·斯坦因在這里發現了一幅「帶翼天使」的壁畫。斯坦因在其著述中說:世界最早的天使在這里找到了。天使們大概在2000年前「飛到」了這里。 考古學家們說,米蘭遺址的「帶翼天使」壁畫是新疆境內保存的最古老壁畫之一,它是古羅馬藝術向東方傳播的最遠點。 繪制出米蘭遺址的衛星地圖後,中國有關部門將根據地圖所示的信息,對米蘭遺址展開細致的修繕和保護行動。 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
2、與常規儀器進行的控制測量一樣,使用GPS-RTK技術應首先復核起算基準點的精度,起算點應為高等級的控制點,並且起算基準點和觀測點之間具有較好的位置分布。當使用動態GPS-RTK進行觀測時,基準站的精度要經過3-5個高等級控制點的連測、復核,確保基準站坐標在各個方位觀測情況下具有一致的精度。
3、大量的工程實例證明,雖然GPS高程測量能夠達到一定的精度,但用GPS施測的市政工程測量控制點,應進一步用常規儀器進行水準聯測,保證高程精度滿足市政工程建設的需要。
4、GPS測量中所選擇的控制點位置的差異直接影響到觀測點位的精度。由於GPS測量是通過接收衛星發射的信號經過數據處理而得到點位坐標(包括高程) 的,任何可能影響信號接收的因素出現干擾時,所測定的點位坐標都可能產生誤差。為此,在選擇測量點位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點位視野開闊,向上15°,視角范圍內應盡量避免有障礙物。(2)盡量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間距應不小於400 m,遠離高壓輸電線路,間距應不小於200 m。(3)遠離具有強烈干擾衛星信號接收的物體,並盡量避開大面積的水域。
5、GPS測量更適用於視野開闊、障礙物較少的新區建設、野外勘探定位等,在老城區的建設中,使用GPS測量,或者接收不到信號,或者雖接收到信號,但一直處於浮動狀態,出現假固定或者不能固定,因此所得數據往往誤差較大,既無效率,又無精度,不能顯示出GPS測量的優越性。
6、GPS測量成果與常規測量成果之間,不同型號GPS測量成果之間存在差異,有時相差比較大。GPS網在進行平差計算時,邊長一般需要進行兩項改正: (1) 歸算至大地水準面的改正;(2) 歸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改正。二維聯台平差模型不能解決平面位置與高程位置統一的問題,而三維聯台平差模型是一個多功能的可實現平差模型轉換的高級平差系統,平差得到的結果是點的三維空間位置及其精度,這對於點位及其分量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是極有利的。但在三維聯合平差時,需要地面點有相應精度要求的大地高觀測值,這在某些情況下是難以實現的。
7、GPS及其相關技術是一門新興起的技術,其運用的規范標准還不夠完善,目前我國還沒有頒布統一的地理信息標准,導航產品生產商大多使用自己開發生產的電子地圖,這些電子地圖一般相互不兼容。另外,產品沒有統一的標准規范,產品市場沒有形成標准,特別是軟體產品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這還待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制定。
綜上所述,在工程測量領域中,由於GPS定位技術自身獨特而強大的功能,充分顯示了它在該領域實際測量工作中比常規控制測量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和適應性,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改善來適應實際測量工作。隨著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以及相關技術的應用,GPS定位技術將在城市建設及工程測量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⑥ 從事軟體測試工作如何提升技術深度

我在TestBird從事自動化測試相關工作多年,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測試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與開發工程師相比,測試工程師需要掌握的技術范疇要廣闊得多,只是在技術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一般來講,測試工程師要掌握系統使用和系統管理方面的技術,包括以下幾方面:
1)各種操作系統安裝、配置和系統管理;
2)各種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安裝、配置和系統管理、資料庫的使用(SQL);
3)各種中間件的安裝、配置和管理;
4)計算機網路的配置和系統管理;
5)上述系統的綜合管理和應用,其中最高級別的要算性能測試的性能調優工作,這一般是高級性能測試專家才具備的能力,一般測試工程師和開發工程師都難以企及。
所以資深的高級測試不比開發差,往往比一般開發能力更強。

除了以上一些常用要掌握的,測試工程師還需掌握這些專業的工具和技術。不僅要會使用,而且還要會腳本開發,能夠獨立地完成功能自動化測試或性能測試工作。

中高級測試工程師同樣需要熟悉一兩種編程語言和測試腳本開發。

無論開發還是測試工程師,我們都不可能精通每一項技術,但常用的我們要熟悉,至少能精通一兩種。在實際測試工作中多培養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遇到什麼問題時再加強相關知識的學習,也就是什麼不懂就拿起來學。多去開展一些技術攻關活動,這樣做的事多了,技術能力自然就會大大提高,這也是過技術關的關鍵所在。

⑦ 軟體測試開發工程師 應該學習什麼

1、測試開發工程師,畢竟也是測試人員,基礎的測試理論是必須熟悉與掌握,包括黑盒測試、白盒測試以及等價類、邊界值等設計測試用例方法等。
實踐:最基本熟讀《軟體測試》一書
2、通過編寫代碼寫自動化測試用例、寫測試框架和工具,一定需要掌握一門編程語言,例如Python、Java、Go語言。個人選擇的是Python。
實踐:如利用熟悉的語言自己開發一個小型的Web項目,然後進行測試,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3、性能測試也是項目中不可少的一項,因此需要了解熟悉性能測試基本原理、獨立分析性能測試各項指標,掌握使用性能測試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
4、自動化常見的有介面自動化、UI自動化。熟悉精通HTTP相關原理和使用,可使用postman、Jmeter工具做介面測試。UI自動化測試用具有Selenium;
5、測試人員也需要掌握持續集成的概念和理論,熟悉使用持續集成工具,如Jenkins
6、熟悉掌握Linux系統的基本常用命令
7、熟悉使用資料庫,懂得編寫多表查詢,子查詢等復雜語句(有些項目可能需要學習MongoDb、Redis)

⑧ 想學軟體測試,做軟體測試員需要學什麼自學如何去學

關於自學,無需多言,如果你自律性強,具備學習能力、有專研問題的好奇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自學軟體測試是完全ok的。這里也給想要自學的小夥伴整理了一份最新的軟體測試學習路線,希望對想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第一階段:專業基礎課程
階段目標:
1. 熟練掌握IT核心技術:編程,資料庫,操作系統,版本控制
2. 能夠熟練運用所學技術搭建各類伺服器環境
3. 深入理解軟體研發過程各種疑難雜症及處理手段
4. 掌握Python編程技術並熟練運用Python進行程序設計
知識點:
1、Web頁面元素,布局,CSS樣式,盒模型,JavaScript程序設計,函數,基礎演算法,正則表達式。
2、資料庫知識,範式,MySQL配置,命令,建庫建表,數據的增刪改查,約束,視圖,存儲過程,函數,觸發器,事務,游標,建模工具深入理解資料庫管理系統通用知識及MySQL資料庫的使用與管理。為軟體測試和測試開發打下基礎。
3、Linux安裝配置,文件目錄操作,VI命令,管理,用戶與許可權,環境部署,Shell編程Linux作為一個主流的伺服器操作系統,是每一個測試開發工程師必須掌握的重點技術,並且能夠熟練運用。
4、Python編程基礎,語法規則,函數,數據類型,PDBC,培養扎實的Python編程基本功,同時對Python核心對象編程有熟練的運用。
5、Python面向對象,異常處理,文件IO,多線程,網路編程,PyQT界面開發,深入理解面向對象編程,異常處理機制,多線程原理,網路協議知識,並熟練運用於項目中。
第二階段:專業核心課程
階段目標:
1. 熟練應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個標準的軟體測試項目
2. 熟練運用Python完成GUI測試,介面測試和性能測試開發
3. 對測試開發技術體系和實現原理有深入的理解
4. 靈活運用測試開發技術解決項目中的各種問題
知識點:
1、軟體工程,軟體質量,系統測試流程,方法,專業術語,測試用例設計,禪道管理工具,測試報告,缺陷管理理解軟體工程的各類實際問題,理解系統測試的理論、方法與過程,熟練運用測試用例設計方法高效設計測試用例。
2、測試需求分析,測試方案設計,測試用例設計,測試項目實施,缺陷報告與測試報告,深入理解系統測試各個過程和關鍵環節,熟練完成系統測試項目。
3、SikuliX框架,UIAutomation框架,Selenium WebDriver框架,基礎框架,Android應用,Monkey測試,Appium移動端測試框架,UIAutomator2移動端測試框架綜合運用各類應用操作平台,完成各種自動化測試框架的學習和應用,深入理解GUI自動化測試技術及相應框架的測試開發。
4、Python單元測試框架,網路通信協議,HTTP與HTTPS協議,WebService與WebSocket協議,Python的介面測試庫,PostMan與SoapUI介面測試工具通過對代碼級介面測試和協議級介面測試的測試開發實戰,靈活運用Python開發介面測試腳本,熟練運用各類介面測試工具。
5、性能測試原理,指標體系,場景設計,實施過程,JMeter工具應用,BeanShell腳本開發,Python+Locust性能測試框架深入理解性能測試技術體系和方法論,熟練運用JMeter性能測試工具和Locust性能測試框架實施對任意系統的性能測試。
第三階段:綜合實戰項目
階段目標:
1. 將軟體測試和測試開發技術靈活運用於項目中
2. 具備較強的測試開發能力,獨立完成測試開發項目
3. 綜合運用軟體測試技術,滿足企業中高級人才需求
4. 對所學技術有深入的理解並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點:
1、測試需求分析,同行評審,測試計劃,測試方案,測試用例,配置管理,持續集成。通過對大型企業級應用系統的測試項目實戰,強化理解系統測試項目的實施過程與技術細節。
2、介面測試設計與實施,回歸測試,冒煙測試,安全性測試,RobotFramework框架應用,UI自動化實戰將各類自動化測試技術結合項目實戰演練,強化對自動化測試技術的運用,同時掌握更多的測試框架。
3、性能測試項目實戰,LoadRunner性能測試工具,總結通過綜合項目實戰,將全套測試技術融入到項目中,強化學習效果和項目經驗。
4、Python原生測試框架開發,包括Monkey,UI,圖像識別,雲測試平台,HTML測試報告,持續集成,KDT關鍵字驅動框架開發等原生技術實現通過大量的Python原生代碼開發,深入理解自動化測試開發技術的底層實現原理,完全拋棄對工具的依賴,做到真正的測試開發技術。
5、基於測試框架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手段,自主實現一套測試框架能夠獨立完成一套自動化測試框架,並能夠直接用於實際項目中。
6、持續集成與Jenkins,安全性測試原理與工具,Python爬蟲開發與Scrapy框架,提升軟體測試其它類技術,增強知識面,提升競爭力,助力職業發展。
補充知識
1、 演算法進階,圖像處理,視頻處理,加密解密,壓縮演算法。
2、 UML統一建模語言、五種圖、類圖、類圖詳解、用例圖、時序圖。
3、Dubbo分布式開發框架,Oracle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MongoDB非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
4、 大數據開發框架Hadoop/MapRece/Spark。
5、 Android與iOS的原生應用開發與WebApp開發。
6、OpenCV圖像處理框架、TensorFlow深度學習框架,Lucene全文搜索引擎與中文分詞框架Ik-Analyzer,視頻處理演算法與框架等。

相關的視頻課程,可以直接訪問蝸牛學苑進行觀看

⑨ 軟體測試需要學習那些基礎知識啊

軟體測試基礎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hk72ABwcQkFC_9v3py0hlw

提取碼:3gd9

《軟體測試基礎(英文版)》融入了最新的測試技術,包括現代軟體方法(如面向對象)、Web應用程序陽嵌入式軟體。另外,《軟體測試基礎(英文版)》包含了大量的實例。

⑩ 地質工程問題解決的途徑

我們經過實踐研究概括提出,地質工程工作有如下三大支柱:①構造地質與地質結構;②工程地質力學;③地質技術。

第一個支柱是構造地質和地質結構。對地質工程來說,構造地質學知識最為重要。它是解決地質工程問題的基礎。

第二個支柱是工程地質力學,它是以地質力學分析為基礎,開展岩體力學和土體力學,特別是岩體結構力學研究。因為工程規模大了,主要出現的地質工程是岩體工程,岩體邊坡已經高達300~500m,國際上最高露天礦邊坡為1000m。分析這么高的邊坡穩定性時必須搞清楚它的地質構造、地質結構、地質體的力學性質,採用科學的岩體力學理論,即岩體結構力學理論去分析、預測變形和破壞,防止工程地質災害發生的技術措施,當然也還要有經驗。

第三個支柱是地質技術。地質技術包括:地質勘察技術,地質測試及試驗技術,地質體改造技術。這三部分合到一起稱為地質技術(GEOTHECHNIQE)。上述三大支柱是做好地質工程工作的重要基礎。這三大支柱還要大力發展,使之能夠滿足地質工程建築的需要。

隨著工程建築規模不斷增大,地質工程問題愈來愈突出,這是一類特殊工程。工程地質工作者在這類工程建築中大有作為,應該責無旁貸地順應工程地質的發展趨勢,擔負起地質工程建築的重擔。工程地質工作不應該僅做地質勘察,而且應該積極開展地質工程工作,開展地質工程設計和施工工作。當前的主要任務應該大力開展地質體施工地質超前預報和地質改造研究工作,積極推廣地質工程建築中的地質監控施工法,糾正現行工程建築中的脫離地質的傾向,提高工程建設質量,避免浪費。

閱讀全文

與通過測試技術怎麼解決工程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交易貓代充折扣多少錢 瀏覽:218
大數據基因排序實際應用於哪些 瀏覽:960
技術工作經歷怎麼填 瀏覽:628
中鋁環保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1
怎麼讓導出的數據不出現e 瀏覽:68
什麼版本能收到你的信息 瀏覽:866
什麼是碳轉移碳交易 瀏覽:310
今日衡水市場西紅柿價錢多少 瀏覽:532
幫人加工產品怎麼入賬 瀏覽:63
產品責任險怎麼投保 瀏覽:577
代理記賬怎麼樣 瀏覽:87
用什麼地方可以查到房產信息 瀏覽:377
網上的兼職代理是怎麼做的 瀏覽:319
奢侈品是怎麼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瀏覽: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稅 瀏覽:797
商丘哪裡有小家電批發市場 瀏覽:873
資料庫如何計算負數 瀏覽:61
開車技術不行怎麼考科三 瀏覽:950
拍產品圖片攝影棚怎麼調節 瀏覽:115
美團風控怎麼檢測異常數據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