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的工業技術是從哪引進的誰帶動中國短短時間突然發達
中國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洋務運動」時期。1949年以來,工業化和工業現代化一直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20世紀中國提出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技現代化的戰略目標。21世紀中國提出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新構想。
18世紀初,中國工業生產規模曾經處於世界前列。18世紀以來,中國製造業佔世界製造業的比例經歷了下降和上升兩個階段。如今,中國工業產規模再次走到世界前列。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國工業百年發展歷程。
洋務運動 中國工業邁開第一步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在清朝中葉開始,手工業的大發展基本上滿足了國內生產需求了,所以重工業幾乎是不存在的。直到清朝後期的洋務運動,開辦了工業學堂之後,滿洲里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地區才正式接觸機械製造業等重工業的行業。
運10
汽車產業也是類似,當年國外幾大車企在中國合資設廠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求中國解散國內汽車研發團隊,在生產合資車可以躺著賺錢的情況下,國內不少車企也就缺乏研發自主汽車的動力了。
集成電路是政府報告中提出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是在過去,我們過分注重技術引進,輕視了消化吸收。國內少數手機晶元設計公司在近10年時間里,歷代產品用的都是ARM的內核,所有的CPU源碼都是從ARM手裡買的,可謂「引進一代、落後一代、反復引進」,並沒有做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始終是買買買。
因此,如果只是引進技術,但放棄消耗吸收和自主研發,重則一個產業受到毀滅性打擊,輕則只能當整機組裝廠,並導致技術和利潤受制於人。在引進技術之後,必須重視消化吸收,成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僅僅是國內企業技術升級的第一步。只做引進技術,放棄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發的做法不妥當,同理,關起門來自主研發,閉門造車也是不合時宜的。
在中國技術升級的過程中,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五大領域,除了5G通訊這項與國外同步發展的技術之外,在其餘幾個方面,完全可以採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重點扶持國內團隊自主研發,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類似於90年代沈飛引進蘇27的同時,成飛可以自主研發殲10,實現互相促進,殊途同歸。
可以說,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就像人的兩條腿,不可偏廢。相對於單腳跳,兩條腿走路,可以走的更快,走的更穩。
② 汽輪機的核心技術是什麼
汽輪機設計的核心是:熱力計算,空氣動力學設計,強度計算,功能實現,材料和振動分析。
熱力計算決定了汽輪機各級的通流和相應的尺寸。空氣動力學是為了設計高效率的葉片型線。強度計算包括葉片,轉子,隔板,汽缸強度,各有側重。功能實現主要是部套選擇和機構設計,包括:需要哪些部套,油汽水系統和調節保安部套等等。
汽輪機工作在高溫高壓下,材料選擇也很重要。振動分析:關系汽輪機安全。此外還有很多,比如油膜的計算。基本上的思路是:葉片型線基本是選用現有的,根據進汽參數進行熱力計算選擇葉片和通流,設計隔板,汽缸,然後就是其他的了。其實每個部分都很重要。
③ 汽輪機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希羅記述的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轉的汽轉球,又稱為風神輪,是最早的反動式汽輪機的雛形。1629年,義大利的Gde布蘭卡提出由一股蒸汽沖擊葉片而旋轉的轉輪。1882年,瑞典的C.G.Pde拉瓦爾製成第一台5馬力(3.67千瓦)的單級沖動式汽輪機。1884年,英國的C.A.帕森斯製成第一台10馬力(7.35千瓦)的單級反動式汽輪機。1910年,瑞典的B.&F.容克斯川兄弟製成輻流的反動式汽輪機。
19世紀末,瑞典拉瓦爾和英國帕森斯分別創制了實用的汽輪機。拉瓦爾於1882年製成了第一台5馬力(3.67千瓦)的單級沖動式汽輪機,並解決了有關的噴嘴設計和強度設計問題。單級沖動式汽輪機功率很小,已很少採用。
20世紀初,法國拉托和瑞士佐萊分別製造了多級沖動式汽輪機。多級結構為增大汽輪機功率開拓了道路,已被廣泛採用,機組功率不斷增大。帕森斯在1884年取得英國專利,製成了第一台10馬力的多級反動式汽輪機,這台汽輪機的功率和效率在當時都佔領先地位。
20世紀初,美國的柯蒂斯製成多個速度級的汽輪機,每個速度級一般有兩列動葉,在第一列動葉後在汽缸上裝有導向葉片,將氣流導向第二列動葉。速度級的汽輪機只用於小型的汽輪機上,主要驅動泵、鼓風機等,也常用作中小型多級汽輪機的第一級。
國際發展狀況:
(1)1882年瑞典工程師拉瓦爾設計製造出了第一台單級沖動式汽輪機,隨後在1884年英國工程師帕森斯設計製造了第一台單級反動式汽輪機,雖然那時的汽輪機與現代汽輪機相比結構非常簡單,但是推動了汽輪機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被廣泛應用在電站、航海和大型工業中。
(2)在60年代,世界工業發達的國家生產的汽輪機已經達到500—600MW等級水平。1972年瑞士ABB公司製造的1300MW雙軸全速汽輪機在美國投入運行,設計參數達到24Mpa,蒸汽溫度538°C,3600rpm;1974年西德KWU公司製造的1300MW單軸半速(1500rpm)飽和蒸汽參數汽輪機投入運行;1982年世界上最大的1200MW單軸全速汽輪機在前蘇聯投入運行,壓力24Mpa,蒸汽溫度540°C。
(3)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大容量、高參數汽輪機的研究和開發,如俄羅斯正在研究2000MW汽輪機。主要是大容量汽輪機有如下特點:
1)降低單位功率投資成本。如800MW機組比500MW汽輪機的千瓦造價低17%;1200MW機組比800MW機組的千瓦造價低15%—20%。
2)提高運行經濟性。如法國的600MW機組比國產的125MW機組的熱耗率低276kj/kW.h,每年可節約燃煤4萬噸。加快電網建設速度,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提高電網的調峰能力。
(4)汽輪機按照工作原理分為沖動式汽輪機和反動式汽輪機。
汽輪機是一種以蒸汽為動力,並將蒸氣的熱能轉化為機械功的旋轉機械,是現代火力發電廠中應用最廣泛的原動機。汽輪機具有單機功率大、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
——沖動式汽輪機蒸汽主要在靜葉中膨脹,在動葉中只有少量的膨脹。
——反動式汽輪機蒸汽在靜葉和動葉中膨脹,而且膨脹程度相同。
由於反動級不能作成部分進汽,因此第一級調節級通常採用單列沖動級或雙列速度級。如中國引進美國西屋(WH)技術生產的300MW、600MW機組。
世界上生產沖動式汽輪機的企業有:美國通用公司(GE)、英國通用公司(GEC)、日本的東芝(TOSHIBA)和日立、俄羅斯的列寧格勒金屬工廠等。製造反動式汽輪機的有美國西屋公司(WH)、日本三菱、英國帕森斯公司、法國電器機械公司(CMR)德國(SIEMENS)。等,沖動式汽輪機為隔板型,如國產的300MW高中壓合缸汽輪機;反動式汽輪機為轉鼓型(或筒型),如上海汽輪機廠引進的300MW、600MW汽輪機。
(5)汽輪機按照蒸汽參數(壓力和溫度)分為:
——低壓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小於1.47Mpa;
——中壓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在1.96—3.92Mpa;
——高壓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在5.88—9.8Mpa;
——超高壓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在11.77—13.93Mpa;
——亞臨界壓力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在15.69—17.65Mpa;
——超臨界壓力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大於22.15Mpa;
——超超臨界壓力汽輪機:主蒸汽壓力大於32Mpa;
由於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汽輪機結構也有了很大改進。大機組普遍採用了高中壓合缸的雙層結構,高中壓轉子採用一根轉子結構,高、中、低壓轉子全部採用整鍛結構,軸承較多地採用了可傾瓦結構。各國都在進行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開發和設計,如俄羅斯正在開發的2000MW汽輪機。日本正在開發一種新的合金材料,將使高中、低壓轉子一體化成為可能。
中國發展狀況:
(1)中國汽輪機發展起步比較晚。1955年上海汽輪機廠製造出第一台6MW汽輪機。1964年哈爾濱汽輪機廠第一台100MW機組在高井電廠投入運行;1972年第一台200MW汽輪機在朝陽電廠投入運行;1974年第一台300MW機組在望亭電廠投入運行。70年代進口了10台200—320MW機組,分別安裝在了陡河、元寶山、大港、清河電廠。70年代末國產機組佔到總容量70%。
(2)1987年採用引進技術生產的300MW機組在石橫電廠投入運行;1989年採用引進技術生產的600MW機組在平圩電廠投入運行;2000年從俄羅斯引進兩台超臨界800MW機組在綏中電廠投入運行。
(3)上海汽輪機廠是中國第一家汽輪機廠,在1995年開始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合作成立了STC,1999年德國西門子公司收購了西屋電氣公司發電部,STC相應股份轉移給西門子。哈爾濱汽輪機廠1956年建廠,先後設計製造了中國第一台25MW、50MW、100MW和200MW汽輪機,80年代從美國西屋公司引進了300MW和600MW亞臨界汽輪機的全套設計和製造技術,於1986年製造成功了中國第一台600MW汽輪機,自主研製的三缸超臨界600MW汽輪機已經投入生產。東方汽輪機廠1965年開始興建,1971年製造出第一台汽輪機,主力機型為600MW汽輪機。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做為後起之秀,以300MW機組為主導產品,它是由始建於1958年的北京重型電機廠通過資產轉型在2000年10月份成立的又一大動力廠,2台600MW汽輪機也已經投入生產。
(4)中國四大動力廠以600MW和1000MW機組為主導產品。
④ 人類第一台沖動式汽輪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882年,瑞典的拉瓦爾製成第一台單級沖動式汽輪機。第一台有實用意義的汽輪機,是英國帕森斯在1884年製成的多級反動式汽輪機,它利用反作用的原理使渦輪旋轉,但功率僅為7.5千瓦。不久,他又製造出每台為1000千瓦的發電用的汽輪機;1896年,法國拉托把幾個單級沖動式汽輪機串聯在一起,形成多級沖動式汽輪機;同年,美國柯蒂斯也獲得一次汽輪機的發明專利,他把蒸汽的動能分兩部分供給兩排動葉片,因而轉速比拉瓦爾的單級沖擊式汽輪機低。汽輪機的進一步發展是把沖擊式和反作用式結合起來,改善了汽輪機的性能。現代高速飛機多數使用噴氣式發動機,原理是將空氣吸入,與燃油混合,點火,爆炸膨脹後的空氣向後噴出,其反作用力則推動飛機向前。
⑤ 廣州斯科達-勁馬汽輪機有限公司 汽輪機怎麼樣返修率高嗎他們的工業汽輪機技術很先進嗎
引進的捷克斯柯達技術,高速汽輪機耗氣量小,效率高!
⑥ 中國3大汽輪機廠用的哪國技術
1:哈汽:亞臨界汽輪機技術來源於美國西屋,超臨界參數汽輪機高中壓部分是三菱技術,低壓部分仍然基於原來的西屋,三菱也是源自西屋。
2:上汽:亞臨界汽輪機技術來源於美國西屋,超臨界技術也是美國西屋,只是西屋汽輪機這塊賣給了德國西門子。
3:東汽:亞臨界汽輪機技術是抄的,超臨界是日立技術。
⑦ 汽輪機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汽輪機的出現推動了電力工業的發展,到20世紀初,電站汽輪機單機功率已達10兆瓦。隨著電力應用的日益廣泛,美國紐約等大城市的電站尖峰負荷在20年代已接近1000兆瓦,如果單機功率只有10兆瓦,則需要裝機近百台,因此20年代時單機功率就已增大到60兆瓦,30年代初又出現了165兆瓦和208兆瓦的汽輪機。
此後的經濟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使汽輪機單機功率的增大處於停頓狀態。50年代,隨著戰後經濟發展,電力需求突飛猛進,單機功率又開始不斷增大,陸續出現了325~600兆瓦的大型汽輪機;60年代製成了1000兆瓦汽輪機;70年代,製成了1300兆瓦汽輪機。許多國家常用的單機功率為300~600兆瓦。
汽輪機在社會經濟的各部門中都有廣泛的應用。汽輪機種類很多,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汽輪機的蒸汽從進口膨脹到出口,單位質量蒸汽的容積增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級葉片高度必須逐級加長。大功率凝汽式汽輪機所需的排汽面積很大,末級葉片須做得很長。
大型汽輪機組的研製是汽輪機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這其中研製更長的末級葉片,是進一步發展大型汽輪機的一個關鍵;研究提高熱效率是汽輪機發展的另一方向,採用更高蒸汽參數和二次再熱,研製調峰機組,推廣供熱汽輪機的應用則是這方面發展的重要趨勢。
全世界利用地熱的汽輪機的裝機容量,1983年已有3190兆瓦,不過對熔岩等深層更高溫度地熱資源的利用尚待探索;利用太陽能的汽輪機電站已在建造,海洋溫差發電也在研究之中。所有這些新能源方面的汽輪機尚待繼續進行試驗就、研究。
一座汽輪發電機總功率為1000兆瓦的電站,每年約需耗用標准煤230萬噸。如果熱效率絕對值能提高1%,每年可節約標准煤6萬噸。因此,汽輪機裝置的熱效率一直受到重視。為了提高汽輪機熱效率,除了不斷改進汽輪機本身的效率,包括改進各級葉片的葉型設計(以減少流動損失)和降低閥門及進排汽管損失以外,還可從熱力學觀點出發採取措施。
根據熱力學原理,新蒸汽參數越高,熱力循環的熱效率也越高。早期汽輪機所用新蒸汽壓力和溫度都較低,熱效率低於20%。隨著單機功率的提高,30年代初新蒸汽壓力已提高到3~4兆帕,溫度為400~450℃。隨著高溫材料的不斷改進,蒸汽溫度逐步提高到535℃,壓力也提高到6~12.5兆帕,個別的已達16兆帕,熱效率達30%以上。50年代初,已有採用新蒸汽溫度為600℃的汽輪機。以後又有新蒸汽溫度為650℃的汽輪機。
現代大型汽輪機按照其輸出功率的不同,採用的新蒸汽壓力又可以分為各個壓力等級,通常採用新蒸汽壓力24.5~26兆帕,新蒸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578℃的超臨界參數,或新蒸汽壓力為16.5兆帕、新蒸汽溫度和再熱溫度為535℃的亞臨界參數。使用這些汽輪機的熱效率約為40%。
另外,汽輪機的排汽壓力越低,蒸汽循環的熱效率就越高。不過排汽壓力主要取決凝汽器的真空度,真空度又取決於冷卻水的溫度和抽真空的設備(通常稱為真空泵),如果採用過低的排汽壓力,就需要增大冷卻水流量、增大凝汽器冷卻水和冷卻介質的換熱面、降低被使用的冷卻水的溫度和抽真空的設備,較長的末級葉片,但同時真空太低又會導致汽輪機汽缸(低壓缸)的蒸汽流速加快,使汽輪機汽缸(低壓缸)差脹加劇,危及汽輪機安全運轉。凝汽式汽輪機常用的排汽壓力為5~10千帕(一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25帕斯卡)。船用汽輪機組為了減輕重量,減小尺寸,常用0.006~0.01兆帕的排汽壓力。
此外,提高汽輪機熱效率的措施還有,採用回熱循環、採用再熱循環、採用供熱式汽輪機等。提高汽輪機的熱效率,對節約能源有著重大的意義。
現代核電站汽輪機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因此研究適用於不同反應堆型的、性能良好的汽輪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另外,在汽輪機設計、製造和運行過程中,採用新的理論和技術,以改善汽輪機的性能,也是未來汽輪機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例如:氣體動力學方面的三維流動理論,濕蒸汽雙相流動理論;強度方面的有限元法和斷裂力學分析;振動方面的快速傅里葉轉換、模態分析和激光技術;設計、製造工藝、試驗測量和運行監測等方面的電子計算機技術;壽命監控方面的超聲檢查和耗損計算。此外,還將研製氟利昂等新工質的應用,以及新結構、新工藝和新材料等。
發展瓶頸主要在材料上,材料問題解決了,單片的功率就可以更大。MarketsandMarkets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汽輪機市場規模約為148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92.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2億元),以4.4%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⑧ 執意向中國轉讓尖端技術,不顧美日極力阻攔,這是哪個國家呀
每一個國家都是在持續的發展趨勢著,尤其是期待國家的軍事力量提高。而有一些國家壓根沒有產品研發的工作能力,因此只有藉助轉讓技術獲得全新的技術性。當然現如今世界各地中間轉讓技術的事兒司空見慣。而中國已將艦艇轉讓技術給馬拉維。每一個國家都是有自身的薄弱點,中國都不除外。航空公司行業一直是中國軍隊最欠缺的階段,尤其是直升飛機。
航空運輸武器的進步而現如今中國的「直—20」直升飛機已在東部戰區取得成功首飛並交貨部隊。這多架比英國的黑鷹更加優異。而這多架的研製與一個國家息息相關。此國不管不顧美日阻止,優秀技術性整套出讓給中國!奉獻比烏克蘭還大。
我們發展起來後,自然不會忘了和我們合作愉快的兄弟,中法兩國一直在經濟、技術、文化領域頻繁交流,特別是一帶一路兄弟共進退的思想,讓中法兩國都獲益匪淺。
當歐洲經濟不景氣之時,我們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與法國的雙邊貿易連年增幅,也幫助法國在歐盟經濟體佔有了重要席位。同時吸引了許多法資企業來到中國。
中法建交50周年活動,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在演講的最後高聲說道:「中法友誼萬歲」!我們會與法國兄弟,繼續在今後的歷史長河中攜手共進,共創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