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龍蝦苗怎麼養殖
蝦苗放塘30分鍾後開始投喂飼料,前期以投喂煮熟黃豆打漿為主,再補少量的小雜魚和螺肉等,投喂量為蝦體重6~8%,分早晚二次投喂。
依攝食習性傍晚占日總量2/3左右,採取定點與塘邊潑灑結合。中期水溫高、攝食旺盛,投喂量10%。後期投喂蝦餌料,也可投喂些雜魚、豆粕、麥麩、青菜等配合飼料各25%,日喂量隨水溫變化,靈活掌握。
日常管理,強化水質管理,保證溶氧充足,水質清新。高溫季節防止蝦浮頭,增開增氧機。③水質過肥時用生石灰消殺浮游生物,全池潑灑。
蝦苗放養
石灰水消毒待7~10天水質正常後即可放苗,對水溫要求比較高,適宜的生長水溫20℃~30℃,低於15℃時很少攝食。水體應保持高溶氧,溶解氧應在50毫克以上。
水體透明度應在30~40厘米。pH值7.0~8.5。放養1.5~3.5厘米的蝦苗,放養密度為4000~7000尾/畝。放苗時將盛蝦苗塑料袋放置塘內30分鍾後再打開,使蝦苗逐漸適應塘內水溫,有利於提高蝦苗成活率。
放養1個月左右,可適時放養50~250克/尾的花白鰱60~100尾/畝。淡水龍蝦是底棲甲殼動物,適當混養中上層濾食性魚類,不僅可改善龍蝦的生長環境,而且可作塘內缺氧的指示魚類。
B. 龍蝦是怎麼繁殖的
孵化期與溫度有關,水溫為7℃,孵化時間為150天,水溫為15℃,孵化時間為46天,水溫為20~22℃,孵化時間為20~25天,水溫為24~26℃,孵化時間為14~15天,水溫為24~28℃,孵化時間為12~15天。如果水溫太低,受精卵的孵化可能需要數月之久。這就是一些養殖戶在第二年的3~5月仍可見到抱卵蝦的原因。
受精卵孵化和幼體發育:雌蝦剛產出的卵為暗褐色,在24~26℃的水溫條件下,受精卵孵化14~15天破膜成為幼體,剛孵化出的幼體長約5~6毫米,靠卵黃素供給營養,幾天後蛻皮發育成二期幼體,二期幼體約為6~7毫米,附肢發育較好。
二期幼體附著在母體腹部,能攝食母體呼吸水流帶來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在一期幼體和二期幼體時期,此時驚擾雌蝦,造成雌蝦和幼體分離較遠,幼體不能回到雌蝦腹部,幼體將會死亡。二期幼體幾天後蛻皮發育成仔蝦,全長約9~10毫米。此時仔蝦仍附著在母體腹部,形狀幾乎與成蝦完全一致,仔蝦對母體也有很大的依賴性並隨母體離開洞穴進入開放水體成為幼蝦。
小龍蝦為秋冬兩季產卵型,一年產卵一次,交配季節一般在5~9月,其中6~8月為高峰期。1尾雄蝦可先後與1尾以上的雌蝦交配。在自然情況下,親蝦交配後,開始掘穴,雌蝦產卵和受精孵化的過程多在地下的洞穴中完成。小龍蝦的雌蝦產卵量隨個體長度的增長而增大。全長10.0~11.9厘米的雌蝦,平均抱卵量為237粒。
小龍蝦隔年達到性成熟,要是九月離開母體的幼蝦到第二年的七八月即可性成熟產卵。從幼體到性成熟,小龍蝦要進行11次以上的蛻殼。其中幼體階段蛻殼2次,幼蝦階段蛻殼9次以上。
(2)小龍蝦苗怎麼繁殖技術擴展閱讀:
人工增殖:
1、小龍蝦人工增殖是小龍蝦人工繁殖方法中比較低級,比較原始的一種方法。它是在每年的7-9月在沒有養殖過小龍蝦的池塘中投放35-60g/尾的小龍蝦親蝦18-20kg/畝,雌雄比例3:1,讓小龍蝦在池塘中自然繁殖。
2、優點:操作方便,成本較低,繁殖與養殖一體化。
3、缺點:人工控制率低下,不確定因素較多,因而繁殖的效果不穩定,有可能影響池塘的養殖效果。
參考資料:龍蝦養殖-網路
C. 小龍蝦養殖技術
方法
>01關於苗種
目前所說的龍蝦也可以叫克氏螯蝦或日本克氏龍蝦,均為一個品種,不存在「雜交品種」,因成本過高且目前自然苗豐富、價廉而人工苗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另外不要誤信是經過馴化,互相殘殺少的新品種而從外地高價購買龍蝦種。
不少人認為只要第一年投入種龍蝦後,通過自身不斷繁殖,年年獲取不錯的收益。其實龍蝦養殖投種第一年產量最高,以後逐年下降。由於龍蝦生命周期為16-18個月,加上近親繁殖,功能退化,抗病力下降,3年後產量會銳減甚至絕收。
>02關於水質
有些人認為龍蝦在臭水溝也能很好的生長,其實並非好壞水都能養,清新水質才是龍蝦養殖高產的關鍵。要求池中水草的覆蓋面要在30%-60%。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應定期換水,每次換水1/3,高溫季節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
>03關於飼料
龍蝦是雜食偏動物性餌料的生物,其生長是否良好,取決於蛋白的攝取量,可以以新鮮小雜魚、田螺為主,輔以植物餌料,也可投喂蛋白含量不低於32%的配合飼料。腐爛變質的動、植物飼料不宜投喂,因其利用率低、容易使水質變壞。
D. 小龍蝦養殖技術培訓
1、苗種培育
培育池面積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為主,也可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較好的池塘,建好排水和防逃設施。放苗前對池子嚴格消毒,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提供開口餌料,移植水草面積占水面的30%。每畝投放0.8厘米稚蝦10-15萬尾,早期以天然餌料為主,適當投喂豆漿和魚糜,隨著個體的增大以人工飼料為主。
2、池塘養殖
每畝投放幼蝦1-1.5萬尾,定期潑灑生石灰增加水體中鈣的含量,增加夜間飼料投喂量,以配合飼料為主。
3、苗種放養
小龍蝦放養方法有兩種:一是在稻穀收割後的9月上旬將種蝦直接投放在稻田內,讓其自行繁殖,根據稻田養殖的實際情況,一般每畝放養個體在40克/只以上的小龍蝦20公斤,雌雄性比3 :1。二是在5月份水稻栽秧後,投放規格為2-4厘米的幼蝦1500-2000尾/畝或30公斤/畝。小龍蝦在放養時,要注意幼蝦的質量,同一田塊放養規格要盡可能整齊,放養時一次放足。在晴天早晨或陰雨天放養,放養幼蝦時用3%~4%的食鹽水浴洗10分鍾消毒。
(4)小龍蝦苗怎麼繁殖技術擴展閱讀
強化疫病防控
小龍蝦在高溫季節已超過生長溫度,應做好抗應激管理,宜全池潑灑維生素C,潑灑時應在下午進行,每畝1米水深用250~300克。
1、預防爛殼病。病蝦體殼和雙螯上有明顯潰爛斑點,斑點灰白色,嚴重潰爛時呈黑褐色,斑點中端下陷。該病由假單孢菌、氣單孢菌、粘細菌、孤菌等感染蝦體所致。可定期用生石灰溶化後全池潑灑,適當加大換水量,改善養殖水質,在飼料中添加1%磷酸二氫鈣,連喂3~5天。
2、預防褐斑病。病蝦體表甲殼有斑點狀黑褐色潰瘍,常卧於池邊處於瀕死狀態。該病由蝦體受傷和環境惡化致病菌感染所致,每年可進行池塘清淤,保持蝦池水質良好,定期換水或全池潑灑生石灰。在捕撈、運輸、放養過程中謹慎操作,防止損傷蝦殼。發現蝦患病時,每立方米水體用0.3克二溴海因全池潑灑,待3天後每立方米水體用硝化細菌1克全池潑灑;每公斤在池蝦用10~15毫克茶粕液潑灑,促使蝦體蛻殼,修復損壞甲殼。
3、細菌性腸炎病。應加強飼養管理,使池水呈弱鹼性、溶氧充足,嚴格執行「四消四定」措施,加深池水使水溫變化較小。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6公斤溶水全池潑灑或每立方水體0.5克二氧化氯全池潑灑,治療效果顯著。
E. 小龍蝦養殖怎樣進行人工繁殖
一是營造良好的龍蝦生長環境。龍蝦屬蟲殼類動物,與蟹相似,有一對特別發達的螯,有掘洞穴居的習慣,一般在水邊近岸掘穴。龍蝦喜陰怕光,光線微弱或黑暗時爬出洞穴,光線強烈時,則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據龍蝦的習性,可在河塘邊加設50厘米高的防逃網,防止龍蝦外逃。同時河塘模擬自然條件下龍蝦的生態環境,池邊淺種植10-15%的水草、隱蔽物,營造龍蝦棲息和脫殼的環境,減少相互殘殺。
水質對龍蝦產量的影響也不可忽視。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養殖過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間,透明度為30-40厘米,要經常加註新水,定期潑灑生石灰溶液,調節水質,防止病害發生及脫殼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飼料。龍蝦在飢餓和食不足的情況下,會自相殘殺,所以投飼量一定要充足。龍蝦的飼料是動植物飼料。植物性飼料為小麥、水草、菜籽餅等,動物性飼料為雜魚、雜肉以及畜內臟等。平時根據龍蝦晝伏夜出的習性及池內蝦的密度來確定投喂時間、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則,會增加飼料加本,降低養殖效益。
三是科學捕撈。在龍蝦養殖過程中,幼蝦在溫度適宜、飼料充足的情況下,一般60-90天即可長到商品規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開始輪捕,賣大留小。由於捕大留小、輪捕輪放,可提高回捕率,賣出好價錢,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生存水體及水質要求
螫蝦的適應能力很強,從調查情況看,無論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存活的水體也能存活。龍蝦對水體溶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來,而且可以藉助水中的飄浮植物或水草將身體側卧於水面,利用身體一側的鰓呼吸以維持生存。為了測定龍蝦對水體溶氧的臨界值,我們在實驗室用水族箱作了實驗,40cm×60cm 的水族箱放水深25cm。水中沒有龍蝦能夠附著的飄浮物,放人龍蝦後讓其逐漸消耗水體溶氧,當水族箱中龍蝦因缺氧死亡率達到73%時,測定水中溶氧為0.67毫克/升。
食性
龍蝦的食性很雜,各種鮮嫩的水草、水體中的底棲動物、軟體動物、大型浮游動物,及各種魚、蝦的屍體及同類屍體都是龍蝦的喜食餌料,對人工投喂的飼料也很喜食。在生長旺季,池塘下風處浮游植物很多的水表面,能夠觀察到龍蝦將口器置於水平面處用兩只大螯不停劃動水將水面藻類送人口中的現象,表明螯蝦甚至能夠利用水中藻類。
繁殖
龍蝦的交配季節一般在4月下旬到7月,群體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交配時,雌蝦仰卧水底,雄蝦位其上以螯足鉗住雌蝦前螯,步足抱住雌蝦將交接器插入雌體。交配時間10~30分鍾。我們在實驗里和市場最早觀察到抱卵蝦為5月28日和6月4日,8月份以後雌蝦群體開始大量抱卵,9月以後就有稚蝦孵出。稚蝦孵出後,全部附於母體的腹部泳游足上,在母體的保護下完成幼體階段的生長發育過程。我們在大豐市望龍港的龍蝦養殖區經9月、11月、12月三次挖洞取樣觀察,在母體的腹部泳游足上都附有生長到不同階段的龍蝦幼蝦,其中最大的龍蝦幼體體長已達1.O~1.1厘米。可以推斷,從第一年初秋龍蝦稚蝦孵出後,龍蝦幼體的生長、發育和越冬過程都是附生於母體腹部,到第二年春季才離開母體生活。克氏龍蝦這種繁育後代的方式,保證了後代很高的成活率。
掘洞習性
1、掘洞深度與速度
龍蝦掘洞的深度是決定其危害程度的關鍵因素。據我們對35例克氏龍蝦洞穴的實地測量,大多數洞穴的深度在50~80厘米,約占測量洞穴的70%左右,部分洞穴的深度超過1米,我們測量到最長的一處洞穴達2.1米。通常,橫向平面走向的龍蝦洞穴才有超過1米以上深度的可能,而垂直縱深向下的洞穴一般都比較淺。龍蝦的掘洞速度很快,尤其在放人一個新的生活環境中尤為明顯。我們在大豐龍蝦試驗地中,放人龍蝦經一夜後觀察,在砂質土壤條件下,大部分龍蝦所掘的新洞深度超過30厘米。
2、龍蝦洞穴的位置
龍蝦掘洞的洞口位置通常選擇在水平面處較多,但這種選擇常因水位的變化而使洞口高出或低於水平面,故而一般在水面上下20厘米處龍蝦洞口最多。但龍蝦掘洞的位置選擇並不很嚴格,在我們試驗基地,在水上池埂,水中斜坡,及淺水區的池底部都有龍蝦洞穴。
3、生存環境對龍蝦掘洞的影響
水體底質條件對龍蝦掘洞的影響較為明顯,在底質有機質缺乏的砂質土,龍蝦打洞現象較多,而硬質土打洞較少。在水質較肥,底層淤泥較多,有機質豐富的條件下,龍蝦洞穴明顯減少。但是,無論在何種生存環境中,在繁殖季節龍蝦打洞的數量都明生存水體及水質要求
螫蝦的適應能力很強,從調查情況看,無論湖泊、河流、池塘、水渠、水田均能生存,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存活的水體也能存活。龍蝦對水體溶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它不但可以爬上岸來,而且可以藉助水中的飄
F. 小龍蝦的繁殖方式
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其中以5-9月為高峰期。小龍蝦雌雄異體,並且具有較顯著的第二性徵。可從腹部游泳肢形狀加以區分,雄蝦腹部第一游泳肢特化為交合刺,而雌蝦第一游泳肢特化為納精孔;其次,二者螯足具明顯差別,雄性螯足粗大,螯足兩端外側有一明亮的紅色疣狀突起,而雌蝦螯足比較小,疣狀突起不明顯;第三,雄蝦螯足較雌蝦粗大,個體也大於雌蝦。
小龍蝦的卵巢發育持續時間較長,通常在交配以後,視水溫不同,卵巢需再發育2-5個月方可成熟。在生產上,可從頭胸甲與腹部的連接處進行觀察,根據卵巢的顏色判斷性腺成熟程度,把卵巢發育分為蒼白、黃色、橙色、棕色(茶色)和深棕色(豆沙色)等階段。其中蒼白色是未成熟幼蝦的性腺,細小,需數月方可達到成熟;橙色是基本成熟的卵巢,交配後需3個月左右可以排卵;茶色和棕黑色是成熟的卵巢,是選育親蝦的理想類型。精巢較小,在養殖池塘中,一般同卵巢同步成熟。在美國各主要的螯蝦生產區域,一般採用逐步排乾池水的方法,來刺激螯蝦的性腺成熟,促進親蝦交配產卵。
小龍蝦幾乎可常年交配,但以每年春季為高峰。交配一般在水中的開闊區域進行,交配水溫幅度較大,從15℃到31℃均可進行。在交配時,雄蝦通過交合刺將精子注入雌蟹(蝦)的納精囊中,精子在納精囊中貯存2-8個月,仍可使卵子受精。雌蝦在交配以後,便陸續掘穴進洞,當卵成熟以後,在洞穴內完成排卵、受精和幼體發育的過程。
小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卵巢在交配後需2-5個月方最後成熟,並進行排卵受精。受精卵為紫醬色,粘附於腹部游泳肢的剛毛上,抱卵蝦經常將腹部貼近洞內積水,以保持卵處於濕潤狀態。小龍蝦的懷卵量較小,根據規格不同,懷卵量一般在100-700粒,平均為300粒。卵的孵化時間約為14-24天,但低溫條件下,孵化期可長達4-5個月。小龍蝦幼體在發育期間,不需要任何外來營養供給,剛孵出的仔蝦需在親蝦腹部停留幾個月左右,方脫離母體。若條件不適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數周,當池塘灌水以後,仔蝦和親蝦陸續從洞穴中爬出,自然分布在池塘中,有時親蝦會攜帶幼體進入水體之中,然後釋放幼體。克氏螯蝦雖然抱卵量較少,但幼體孵化的成活率很高。由於克氏螯蝦分散的繁殖習性限制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給集約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G. 小龍蝦養殖技術
養殖技術
大自然中的龍蝦主要是棲息在沙泥質的海底,每穴潛伏一尾,但在交尾期,雌雄配對潛伏,有時也潛伏於岩石的空隙中,而日本龍蝦是屬群棲生活。龍蝦在飼養期間必須進行投餌,要考慮各種附著生物是否可作為餌料加以利用。
1.水溫:龍蝦棲息於較低水溫,冬季最低的水溫約為5℃-6℃可以適合龍蝦養殖,如果水溫較低,成熟期會延長至5-7年。龍蝦耐高溫性卻較差,在實驗中將水溫上升到25℃,持續2周沒有出現特別異常現象。根據實驗,適宜成長的溫度為20℃-23℃,龍蝦在水溫20℃-22℃水中生長最快,所以在水溫下降的冬季,利用溫排水飼養是促進生長的方法之一。
2.鹽度:龍蝦的適鹽范圍為26.90‰-34.40‰,在低鹽度23.50‰的海水中也能生活並變態。
3.底質:龍蝦變態後的幼體為了逃避天敵的捕食,轉入底棲生活,底質的沙礫作為潛伏和索餌的場所極為重要。變態3-4天後龍蝦能在粒徑為0.4-1.00毫米沙粒中掘穴潛伏。變態8天後,能在粒徑為2.0-3.0毫米的沙粒中潛伏。
4.生長率:對1齡前的龍蝦群體,只需用牡蠣殼鋪池底,不必投放人工蔽體巢穴,投喂紫貽貝作為餌料進行喂養。從2齡開始,投放四氯乙烯管作為蔽體巢穴,其投放個數是龍蝦飼養數量的2倍。在養殖滿2年的群體中,出現最大體重為300克左右的個體,龍蝦每次蛻殼大約增重50%,龍蝦個體在一齡初蛻殼,性成熟時的體重可達到450克,在3齡群體內,有16%達到性成熟。
龍蝦生長與餌料、環境、水質及蛻殼的次數有關,曾試驗各種餌料及用電刺激蛻殼,結果以新鮮蝦肉喂養成長更快,比使用魚肉飼養生長速度快1倍,在生長過程中通常一年蛻殼2次以上,用化學葯物或電刺激時可蛻殼4次,生長率增加1倍。龍蝦蛻殼後,經2周新殼硬化,龍蝦會再度活躍起來,此時食量大增,飼養時須增加30%的飼料量。
5.成活率:以底棲生活的第Ⅳ期幼體為基礎,不到1齡的群體成活率略低於60%,但1-3齡群體成活率超過80%,群體飼養的成活率達到80%是比較好的飼養結果。
觀察在水池中相互遭遇的龍蝦常提起螯足,相互進行威嚇,但未見以螯足進行格鬥殘殺導致龍蝦死亡的現象,因此,認為0-1齡的龍蝦以群體飼養,2齡以後個體隔離飼養的效益較高。
6.餌料:第Ⅳ期以後的龍蝦專門投喂紫貽貝,可以促進龍蝦迅速成熟和繁殖,紫貽貝能滿足龍蝦對營養方面的需求。龍蝦食性雜,可投喂冷凍小雜魚、小貝類和對蝦人工餌料,日投餌1次,投餌時間以下午為好,連投2天停1天,日投餌量為蝦重的5%-12%。經常注意龍蝦的活動,攝食情況,每年清池1次,以防污染。試驗表明,投喂日本對蝦用的配合餌料進行投喂試驗,龍蝦的生長和成活率都比投喂紫貽貝表現出現更好飼養效果。對龍蝦來說,飼料中最適蛋白質含量為20%-25%,期望今後能研製出一種適合龍蝦用的配合餌料,此外,龍蝦用第3齶足捕食顆粒餌料,因此龍蝦個體大小與顆粒大小無直接關系,一般可用直徑小的顆粒飼料
H. 龍蝦如何繁育
淡水龍蝦,學名克氏原鰲蝦,又稱紅色沼澤鰲蝦。一般雄蝦體長約場.5厘米,體重50-70克;雌蝦體長10厘米左右,體重50克上下。龍蝦出肉率約20%,含蛋白質16%-20%,干蝦米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龍蝦生命力極強,對水質要求不嚴,適於湖泊、池塘、濕地、江河、水渠、水田和沼澤地養殖,甚至在一些魚類難以存活的水體也能生存。耐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和零下15度以下的低溫,在我國大多數地方都能養殖和自然越冬。同時,龍蝦繁殖力強,雌蝦每年4月中旬至7月下旬產卵,產卵數幾十萬粒。受精卵發育快,孵化率高。特別是龍蝦生長速度快,仔蝦孵出後,在溫度適宜(20-32℃)、飼料充足的條件下,經60-90天飼養即可長成成蝦。且抗病力強、疾病少、成活率高。
1、人工繁殖池 龍蝦人工繁殖池面積以2-3畝為宜,水深0.5-1米,四周池埂寬要有1.5米以上,池埂上要建好防逃設施,池內要安裝好進、排水管道。
2、親蝦的選留 龍蝦雌雄異體,一般性成熟需要9-12個月,雌雄龍蝦在外形上特徵明顯,容易鑒別。首先,達到性成熟的龍蝦,雄性個體明顯大於雌性;第二,雄性贅足粗大,鰲足兩端外側有一明亮的紅色軟統。雌蝦鰲足相對較小,大部分雌蝦在鰲足上沒有紅色軟疣,即使有顏色也偏淡;第三,雄蝦的生殖孔開口在第五對步足基部,雌蝦生殖孔則開口在第三對步足基部;第四,性成熟的雌蝦,腹部膨大,雄性個體腹部相對狹小一些。 選留親蝦一般在上年9-10月份或當年的3-4月。選留時要選擇10月齡以上、體重30-50克、體形標准、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傷、生活力強的個體,雌雄比例為2:1。一般上年選留的親蝦規格可小些,當年選留的親蝦規格要大些。
I. 小龍蝦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小龍蝦常年均可繁殖,以5~9月為高峰期。
小龍蝦的繁殖比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過程在洞穴中完成,故在平常的生產中難以見到抱卵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