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噸的反滲透設備大概多少錢
反滲透設備價格組成因素
產水量
上面也提到了根據產水量的大小對應不同規格的反滲透設備,產水量越高的反滲透設備通常情況下價格也就更高,因為所對應的配置也會提升。就拿反滲透膜來說,通常情況下反滲透膜的產水是固定的,產水越高對應的反滲透膜數量就會增加。
材質
反滲透設備材質這方面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了,一般的材質是使用304/316材質的不銹鋼,也有一些客戶希望不要使用太好的材質使用普通碳鋼就可以了。這主要根據客戶需求來,但是反滲透設備材質直接影響成本,所以一般304/316材質不銹鋼價格也會高一些。
濾膜
濾膜這塊就關乎到膜元件選型了,進口膜比較國產膜價格要高但是質量好一些,而且根據原水水質和產水要求會對反滲透膜選型,例如抗污染、超低壓、極低壓等等。濾膜的價格往往是除規格外對價格影響較大的因素。
詳情點擊:網頁鏈接
Ⅱ 膜分離的分離技術
微濾和超濾截留分子量有限 可用於精密過濾
膜分離技術根據孔徑大小分類,依次為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微濾和超濾都屬於精密過濾,通常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0.1~1微米,超濾膜孔徑在0.05um至1nm之間,超濾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准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徵,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對小分子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明顯,達不到深度處理的要求。同時,超濾設備佔地少,通水量可增加一倍,在城市土地資源緊張的今天,超濾設備在水廠改擴建過程中擁有非常廣闊的空間。膜分離技術
超濾 水質生物安全的有效手段
水質標準的第一項指標就是生物指標(總大腸菌群),超濾可以有效去除細菌、病毒,保證水質生物安全,減少水處理過程中消毒劑的使用量,進而減少消毒副產物的二次污染問題。經東麗超濾膜處理後的水,出水濁度在0.1度以下,保證微生物的安全性。
納濾膜的孔徑為幾納米,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對無機鹽有一定的截留率。反滲透是水處理領域最高端的單項處理技術,能夠阻擋所有溶解性鹽及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經過反滲透處理的出水水質較好。納濾和反滲透是深度處理的有效手段,可解決化學污染和有機污染問題。
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這四種類型的膜分離技術在水處理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廣泛應用於各種水處理的終端過濾、工業給水的預處理和飲用水的處理,近十幾年來,我國在膜組件及相應的配套設備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雖然在品種的系列化和質量上與國外先進技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國內產品已經具備了替代進口同類產品的水平。膜分離技術在化工、醫葯、分析檢測和環保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也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Ⅲ 膜分離技術
這要看了,如果是研究膜製造的話,那就是去膜的製造廠商,國內的都已經做爛了,外資品牌會好點,但是基本已經一個蘿卜一個坑,沒啥發展勢頭了。至於膜應用,分為兩類,一個是大量水處理。那就是污水、中水、自來水,相對來說受眾會多點。大企業都會有水處理專門的負責人,或者是去工程公司。另外一個就是特種分離,生物制葯方向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就業方向,目前這方面的工作還是有的。而大型國企類葯廠,其實懂得膜的企業較少,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值得耕耘的就業方向。
Ⅳ 生物產品與普通化工產品分離過程有何不同
生物產品較普通化工產品成分復雜、目標產物濃度低、收率低、易失活、不穩定,分離所佔成本較高,尤其是一些生物活性產品,分離成本可以佔到占整個生產費用的80%-90%。
不過更多的生物產品是非活性產品活性產品並不多
一般的處理技術有:
回收技術:絮凝,離心,過濾,微過濾。
細胞破碎技術:球磨,高壓勻漿,化學破碎技術
初步純化技術:沉澱,離子交換,萃取,膜分離技術,鹽析法,有機溶劑沉澱
高度純化技術:離子交換,結晶,重結晶,各類層析如:親和,疏水,聚焦,離子交換,凝膠等
成品加工噴霧乾燥,氣流乾燥,沸騰乾燥,冷凍乾燥,結晶
還要注意時間短、溫度低、PH適中、清潔衛生、防止菌體擴散
一般過程如下:
Ⅳ 目前最新的膜分離技術是什麼
我知道的 天津工業大學 有一個 膜技術研究所, 你可以 去 那裡 看看。。。 或者登陸 天津工業大學 的我網站 看看有沒有相關介紹。。http://www.tjpu.e.cn/
祝你好運。。。
Ⅵ 膜分離技術的缺點和工業化現狀
膜技術的缺點就在於膜本身
由於技術流程,膜在壓力下不可避免的會被栓塞,會被污染,會斷絲,必須定期舒塞,清潔,檢查,後期運營成本很高,且容易二次污染。
膜技術現在廣泛引用在污廢水一級及二級處理上,是市場的主流技術,RO,UF.MF,MBR都涉及到膜。
Ⅶ 聽說中石化揚子石化應用膜分離技術回收乙烯了,是真的么
11月7日,隨著膜回收單元進氣閥的開啟,揚子石化乙二醇裝置的排放氣源源不斷進入膜回收單元,標志著該裝置膜回收乙烯技術改造項目成功投用。截至目前,裝置運行數據顯示:該裝置每小時尾氣回收量約300標立方米,回收率達到85%~90%,該技術工藝先進,實現了節能減排,變廢為寶,據估算,每年可增效約500萬元。
在乙二醇生產工藝中,氬氣隨著氧氣原料氣進入裝置循環氣系統,當氬氣累積到一定濃度,會對乙二醇裝置的安全生產造成威脅,因此通過在系統循環氣壓縮機上游排放一部分循環氣進入加熱爐焚燒,來控制氬氣和氧氣的總濃度。然而,由於循環氣中含有一定量的乙烯原料,因此在排放的過程中造成了乙烯資源的浪費。目前,在揚子石化乙二醇裝置生產工藝中,1號、2號裝置每小時排放氣總量約為400標准立方米,其中,乙烯濃度約為27%。
為了變廢為寶,膜分離回收乙烯技術近幾年在國內乙二醇行業廣泛運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了特殊的高分子膜對乙烯優先透過性的特點,讓乙烯、氬氣、氮氣的混合氣在一定的壓差推動下,經選擇性透過膜,使混合氣中的乙烯優先透過膜得以富集回收,而氮氣、氬氣等則被選擇性地截留,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為了充分回收排放氣中的乙烯產品,進一步降低裝置物耗,揚子石化學習借鑒國內乙二醇同行的成功經驗,並採用大連歐科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膜法有機蒸汽回收技術,該技術先進、成熟、可靠,具有耐有機溶劑、耐高壓、分離性能高等優點,並且操作安全、可靠、靈活、設備簡單、佔地面積小、節能環保;在工業應用中,已經被證明具有乙烯回收率高、投資回收期短等特點,在回收乙烯同時回收部分甲烷,具有卓越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揚子石化與大連歐科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進行深入交流合作,結合揚子裝置特點,量身定做了膜分離回收乙烯單元,該單元主要分為原料氣預處理部分和膜分離部分,共設計了9台並聯的膜分離器,可以根據回收原料氣量的大小決定投用數目,設計最大回收氣量為每小時820標立方米。該項目於今年9月份動工,為了加快項目建設,揚子石化會同項目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及設備製造廠家,科學組織,統籌安排,密切配合,加速推進項目進程,加大力度,加快施工步伐,兩個月建成了膜回收單元。
11月7日,該項目開車一次成功,截至目前,回收單元運行平穩正常,回收效果良好,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Ⅷ 膜分離設備的前景如何
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在飲用水凈化、工業用水處理,食品、飲料用水凈化、除菌,生物活性物質回收、精製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並迅速推廣到紡織、化工、電力、食品、冶金、石油、機械、生物、制葯、發酵等各個領域。分離膜因其獨特的結構和性能,在環境保護和水資源再生方面異軍突起,在環境工程,特別是廢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膜在大自然中,特別是在生物體內是廣泛存在的,首先出現的是超濾膜和微孔過濾,然後才出現反滲透。
1748年Abble Nelkt發現水能自然地擴散到裝有酒精溶液的豬膀胱內,首次揭示了膜分離現象,但是直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膜分離技術才應用在工業上。
1861年Schmidt首先提出超過濾的概念,他指出,當溶液用比濾紙孔徑更小的棉膠膜或賽璐玢膜過濾時,如果對接觸膜的溶液施加壓力並使膜兩側產生壓力差,那麼它可以過濾分離溶液中如細菌、蛋白質、膠體那樣的微小粒子,這種過濾精度要比通常的濾紙過濾高的多,因此稱這種膜過濾法為超過濾。
在截留分子量級重要概念提出後,關於截留各種不同分子量的超過濾膜,是Machaelis等用各種比例的酸性和鹼性高分子電解質混合物,以水-丙酮-溴化鈉為溶劑首先製成的。此後,一些國家又相繼用各種高分子材料研製了具有不同用途的超過濾膜,並由美國Amicon公司首先進行了商品化生產。將各種形狀的大面積的超過濾膜放在耐壓裝置中的膜組件中,隨著反滲透組件的研製而發展起來的。
幾種主要膜技術發展近況大致如下:
微濾在20世紀30年代硝酸纖維素微濾膜商品化,60年代主要開發新品種。雖然早在100多年前已在實驗室製造微孔濾膜,但是直到1918年才由Zsigmondy提出商品微孔過濾膜的製造法,並報道了在分離和富集微生物、微粒方面的應用。1925年在德國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微孔濾膜公司「Sartorius」,專門經銷和生產微孔濾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微孔濾膜的製造技術和應用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研究微孔濾膜主要是發展新品種,擴大應用范圍。使用溫度在-100~260℃。
超濾從20世紀70年代進入工業化應用後發展迅速,已成為應用領域最廣的技術。日本開發出孔徑為5~50nm的陶瓷超濾膜,截留分子量為2萬,並開發成功直徑為1~2mm,壁厚200~400um的陶瓷中空纖維超濾膜,特別適合於生物製品的分離提純。
離子交換膜和電滲析技術主要用於苦鹹水脫鹽,引起氯鹼工業的深刻變化。離子膜法比傳統的隔膜法節約總能耗30%,節約投資20%。90年世界上已有34個國家近140套離子膜電解裝置投產,到2000年全世界將1/3氯鹼生產轉向膜法。
20世紀60年代Loeb與Sourirajan發明了第一代高性能的非對稱性醋酸纖維素膜,把反滲透首次用於海波及苦鹹水淡化。70年代開發成功高效芳香聚醯胺中空纖維反滲透膜,使RO膜性能進一步提高。90年代出現低壓反滲透復合膜,為第三代RO膜,膜性能大幅度提高,為RO技術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超純水製造、鍋爐水軟化,食品、醫葯的濃縮,城市污水處理,化工廢液中有用物質回收。
1979年Monsanto公司用於H2/N2分離的Prism系統的建立,將氣體分離推向工業化應用。1985年Dow化學公司向市場提供以富N2為目的空氣分離器「Generon」氣體分離用於石油、化工、天然氣生產等領域,大大提高了過程的經濟效益。
20世紀80年代後期進入工業應用的膜分離技術是用滲透汽化進行醇類等恆沸物脫水,由於該過程的能耗僅為恆沸精餾的1/3~1/2,且不使用苯等挾帶劑,在取代恆沸精餾及其它脫水技術上具有很大的經濟優勢。德國GFT公司是率先開發成功唯一商品GFT膜的公司。90年代初向巴西、德、法、美、英等國出售了100多套生產裝置,其中最大的為年產4萬噸無水乙醇的工業裝置,建於法國。除此之外,用PV法進行水中少量有機物脫除及某些有機/有機混合物分離,例如水中微量含氯有機物分離,MTBE/甲醇分離,我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從1958年研究離子交換膜開始的。60年代進入開創階段。1965年著手反滲透的探索,1967年開始的全國海水淡化會戰,大大促進了我國膜科技的發展。70年代進入開發階段。這時期,微濾、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等各種膜和組器件都相繼研究開發出來,80年代跨入了推廣應用階段。80年代又是氣體分離和其他新膜開發階段。 隨著我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相應的學術、技術團體也相繼成立。她們的成立為規范膜行業的標准、促進膜行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半個世紀以來,膜分離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大規模工業應用的轉變,成為一項高效節能的新型分離技術。1925年以來,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項新的膜過程在工業上得到應用。
由於膜分離技術本身具有的優越性能,產業界和科技界把膜過程視為二十一世紀工業技術改造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新技術。曾有專家指出:誰掌握了膜技術誰就掌握了化學工業的明天。
80年代以來我國膜技術跨入應用階段,同時也是新膜過程的開發階段。在這一時期,膜技術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純水、超純水制備、醫葯、生物、環保等領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並且,在這一時期,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中也都有了膜的課題。
為眾多的企業帶來了較為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Ⅸ 膜技術的膜分離
膜是一種起分子級分離過濾作用的介質,當溶液或混和氣體與膜接觸時,在壓力下,或電場作用下,或溫差作用下,某些物質可以透過膜,而另些物質則被選擇性的攔截,從而使溶液中不同組分,或混和氣體的不同組分被分離,它與傳統過濾的不同在於,膜可以在分子范圍內進行分離,並且這過程是一種物理過程,不需發生相的變化和添加助劑。膜的孔徑一般為微米級,依據其孔徑的不同(或稱為截留分子量),可將膜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其過濾精度較低,選擇性較小。有機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纖維素、芳香族聚醯胺、聚醚碸、聚氟聚合物等等。錯流膜工藝中各種膜的分離與截留性能以膜的孔徑和截留分子量來加以區別,下圖簡單示意了四種不同的膜分離過程:(箭頭反射表示該物質無法透過膜而被截留): 微濾(MF) 又稱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其基本原理是篩孔分離過程。微濾膜的材質分為有機和無機兩大類,有機聚合物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碳酸酯、聚碸、聚醯胺等。無機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屬等。鑒於微孔濾膜的分離特徵,微孔濾膜的應用范圍主要是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達到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於微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徑來表徵,通常孔徑范圍在0.1~1微米,故微濾膜能對大直徑的菌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可作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過濾、空氣除菌。 超濾(UF) 是介於微濾和納濾之間的一種膜過程,膜孔徑在0.05μm至1000μm之間。超濾是一種能夠將溶液進行凈化、分離、濃縮的膜分離技術,超濾過程通常可以理解成與膜孔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在一定的壓力下,當水流過膜表面時,只允許水及比膜孔徑小的小分子物質通過,達到溶液的凈化、分離、濃縮的目的。
對於超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准有機物的截留分子量來表徵,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0~300000,故超濾膜能對大分子有機物(如蛋白質、細菌)、膠體、懸浮固體等進行分離,廣泛應用於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機物的分離純化、除熱源。
既可除去水中病菌、病毒、熱源、膠體、COD等有害物質,又可透析對人體有益的無機鹽,已廣泛應用於牛奶脫脂、果汁濃縮、黃酒純化、白酒陳化、啤酒除菌、味精提純 、蔗糠脫色、氨基酸濃縮、醬油除菌等生產中,而且還廣泛應用於醫療針劑水、輸液水、洗瓶水、外科手術洗潔水的制備。因其克服了蒸餾水中含有細菌屍體的缺點,且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更有利於病人恢復健康而備受醫學界推崇。
富氧膜以其分離氣體的特殊功能,產生富氧空氣,目前廣泛應用於醫院、養魚場、工業發酵與氧化等場所,尤其在高山缺氧地區特別需要。 膜技術正在把我們的生活帶入一個更新的時代。 濃縮提純技術---納濾膜技術。納濾(NF) 是介於超濾與反滲透之間的一種膜分離技術, 其截留分子量在80~1000的范圍內,孔徑為幾納米,因此稱納濾。基於納濾分離技術的優越特性,其在制葯、生物化工、 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對於納濾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對標准NaCl、MgSO4、CaCl2溶液的截留率來表徵,通常截留率范圍在60~90%,相應截留分子量范圍在100~1000,故納濾膜能對小分子有機物等與水、無機鹽進行分離,實現脫鹽與濃縮的同時進行。
濃縮提純工藝上主要採用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l的納濾膜。納濾膜對二價離子,功能性糖類,小分子色素,多肽,頭孢菌素等物質的截留性高於98%,而對一些單價離子,小分子酸鹼,醇等有30-50%的透過性能,常用於溶質的分級,溶液中低分子物質的洗脫和離子組分的調整,溶液體系的濃縮等流體物質的分離、精製、濃縮、脫鹽等工藝過程中。比如結晶母液的回收,樹脂解析液的濃縮,熱敏性物質的濃縮純化等。
納濾膜分離技術常被用於取代傳統的冷凍乾燥、薄膜蒸發、離子交換除鹽、樹脂工藝濃縮、中和等工藝過程。
濃縮提出技術可採用的膜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中空纖維膜。
採用納濾膜分離技術濃縮提純的優點:
1. 濃縮純化過程在常溫下進行,無相變,無化學反應,不帶入其他雜質及造成產品的分解變性,特別適合於熱敏性物質。
2. 可脫除產品的鹽分,減少產品灰分,提高產品純度,相對於溶劑脫鹽,不僅產品品質更好,且收率還能有所提高。
3. 工藝過程收率高,損失少4. 可回收溶液中的酸,鹼,醇等有效物質,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5. 設備結構簡介緊湊,佔地面積小,能耗低
6. 操作簡便,可實現自動化作業,穩定性好,維護方便。 反滲透(RO) 是利用反滲透膜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而截留離子物質或小分子物質的選擇透過性,以膜兩側靜壓為推動力,而實現的對液體混合物分離的膜過程。反滲透是膜分離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具有產水水質高、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操作方便運行可靠等諸多優點 ,而成為海水和苦鹹水淡化,以及純水制備的最節能、最簡便的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醫葯、電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諸多行業。反滲透技術已成為現代工業中首選的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的截留對象是所有的離子,僅讓水透過膜,對NaCl的截留率在98%以上,出水為無離子水。反滲透法能夠去除可溶性的金屬鹽、有機物、細菌、膠體粒子、發熱物質,也即能截留所有的離子,在生產純凈水、軟化水、無離子水、產品濃縮、廢水處理方面反滲透膜已經應用廣泛。 基本流程
由於膜分離過程是一種純物理過程,具有無相變化,節能、體積小、可拆分等特點,使膜廣泛應用在發酵、制葯、植物提取、化工、水處理工藝過程及環保行業中。對不同組成的有機物,根據有機物的分子量,選擇不同的膜,選擇合適的膜工藝,從而達到最好的膜通量和截留率,進而提高生產收率、減少投資規模和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