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信息技術 > 教師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教學

教師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教學

發布時間:2022-02-04 13:23:06

① 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多方面培養學生

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多方面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作者(來源):撰寫:葉淑賢,上傳:劉素芳

高明區荷城街道西安實驗小學英語科組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城鄉結合的小學,學生現有1422人,共有27個教學班。學生生源復雜,有來自農村的、城區的、還有一些是外來工子女。他們的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學習方法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由於英語的學科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趣存在較大的差異。這樣導致我校的學生的英語成績很不均衡。同時,隨著所學語言知識的增多,內容的加深,尤其是詞彙量的持續增加,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力不從心。學生因學習滯後而產生厭學、怕學情緒,從而導致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求知情趣淡化,主動性弱化,學習能力退化,從而直接影響學生能力素質和英語知識水平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共同課題。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都很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激趣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通過游戲、表演、唱歌等形式激發學生興趣。2.通過事物、動作等直觀手段激發學生興趣。3.通過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4、通過創造情景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等。這些激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初學英語者的興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ㄍ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教學過程部分提出:教師應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科研興教的大氛圍帶動下,我們充分認識到課題研究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在教研中,我們感到必須探索一種新的現代化的教學形式,才有利於小學英語教學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提出了《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多方面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題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意義:

1.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優勢:

(1)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筆」的原有教學模式,化難為易,化煩為簡。多媒體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克服傳統教學弊端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成為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一節課有多個興奮點;還使教材和媒體之間優勢互補;多媒體教學新穎活潑的形式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它集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於一體,生動直觀,還能創設教材難以提供的情景,體現多媒體的綜合效果,能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結構。

(2)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生已有的知識是創造力發展的材料和工具,多媒體和網路提供的大量信息有利於學生積累知識,從而為他們創造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3)多媒體電腦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為醫治中國學生「啞巴英語」這一通病的良葯。利用多媒體電腦的強大功能,學生們不僅可以和多媒體電腦設置的虛擬人物對話,還能依據電腦的評判(包括語音、詞法、句法甚至習慣用語)修正自身的錯誤,這對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無疑是十分有益的。課件中的跟讀、模仿、問答練習、角色扮演等互動式訓練,也有利於學生認知發展和思維訓練。

(4)多媒體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優勢可幫助教師傳遞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機會更多了,有利於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課堂容量的大大擴充,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英語教學要求突出口語交際功能,讓學生多學多練。但課堂時間有限,容易出現課堂教學容量不大的缺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輔助教學則不同,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從期望得到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出發,將教學內容重新編排、認真篩選,事先編制好教學內容和程序,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使教學節奏明顯加快,教學密度增大,因此就能從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壓縮出時間來進行大量的口語練習,使學生們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時間。

(5)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課堂容量。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把所有的資料進行鏈接,極大地方便了教學。

(6)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通過網路資源學習,可以彌補課堂的不足,拓展學生訓練的空間,發展學生的能力。

2.開展此課題研究的意義:

(1)本課題研究主要是在實踐層面探索,可以幫助教師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探尋更好的途徑,使現代化教育手段能更好地應用於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同時,提高教師教育的技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2)本課題研究可以很好地理論聯系實際,豐富理論研究,為理論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課題界定與假設

(一) 課題界定:

1.現代化教育手段:指充分利用現代視聽工具和信息傳播工具進行教育和教學,擴大教學范圍,提高教學效率。

2.多媒體技術:它集幻燈、錄音、電視、電影、計算機等多種現代化手段於一體,可以對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色彩等多種信息進行優化組合,把靜止的文字、符號變為動態的圖形、圖像,使教學內容立體化。它寓教育教學於一定的形象思維和創設的情景當中,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交替進行。

(二)課題假設:如果我們開展此課題研究,通過現代化教育手段集成在一起的信息能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觀,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提高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的信息量;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縮短了信息在大腦中從抽象到具體的轉換過程;使小學生身臨其境,高度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實現學與教的互動;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英語課程標准》明確地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和語言運用。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學生學起來往往覺得枯燥。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特徵,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還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案,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索,力求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想方設法以新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的注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而現代化教育手段恰恰為此而提供了優化的手段。因為在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作用,可以高效率地促進英語課實現培養英語語言能力的目標,是優化英語課教學的重要途徑。

(二)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兒童富有好奇心,他們對一種語言的學習往往產生強烈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剛剛開設英語的班級同學們對英語都充滿了好奇,心情既興奮又激動,課後對於第一節課上出現的詞句也會經常性的模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學生唯唯諾諾,不喜歡舉手發言了;還有一些學生生性好動,十分愛玩;智力正常,但缺乏學習的動力,學習目的性不明確,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對教師的提問無動於衷,似乎與自己不沾邊,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教師追一追,催一催,他們就動一動,勉強應付,被動對待。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逼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願望。」可見,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來源。當學生對某項知識真正發生興趣時,他將會千方百計調動自己的潛在智能,積極主動地去獲取,它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和學習的情趣,是發展智力必要的條件。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學生的注意力較易分散,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攝像、錄音等媒體,集聲、光、形、色於一體,能夠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能使之轉化為學習的激情。

(三)國務委員陳至立說過:「21世紀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的影響。為了爭取在新世紀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我們必須加快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其大信息量、鮮艷的色彩、精美的動畫、圖像和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等獨特優勢,使課堂教學改革成為可能。教育部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指出:「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的學科中。」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經悄然走進小學英語課堂,這無疑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如何利用電視、電影、錄象、錄音等電教設備重現實際生活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研究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如何設計、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陣地,如何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現代化,我們該如何設計呢?又該如何組織和實施呢?這將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三)英語課堂教學現代化的效果評價與調整策略。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任何一種教學,最終要反映到教學效果上來,按照教學目標,你是否達到?學生興趣如何?我們都要有一個好的效果評價。在評價的基礎上,找出缺點和不足。

(四)如何指導學生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學習,為學習服務。

五、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課題實驗,希望達到以下目標:

(一)通過研究,探索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豐富,使課堂變得有趣、活潑,使學生不僅善學、樂學,而且學有成效,學以致用,培養一大批樂學、會學的小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促使兒童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提高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一定的英語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知識和情感基礎。

(二)通過研究,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走進新課程,適應素質教育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如何把較復雜的教學內容寓於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不知不覺地主動學習,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加以內化,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開創英語課堂活動的新模式。

(三)通過研究,更新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通過研究,讓教師學習課件的設計、開發,學習計算機的網路知識,學習教學音像的製作,例如英語聽力材料,故事CD,歌曲CD等,以更好地為幫助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設生動、科學的學習情境與知識背景等課題研究服務,也為師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四)通過研究,實行英語課題與其他學科整合,把現代化教育手段引入到其他學科中。教師能開發有效的教學CAI,發揮校園網的功能,做到資源共享。

(五)通過研究,培養學生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輔助學習,收集學習材料。

六、課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課題研究對象為一到六年級,每級抽取兩個班(家庭擁有電腦或會使用電腦的學生比率較高的班級)來進行實驗,一共10個班,研究對象總計679人,男生 374人,女生305 人。為什麼沒有全部班級參與實驗,主要是為了便於將實驗班級和同質的非實驗班級進行研究效果的對比。

(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所謂行動研究法,就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創造地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行動研究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和途徑,起源於美國。所謂行動研究,其特點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踐,並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實踐,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前兩步是實踐階段,與正常工作任務一致,後兩步是反思階段,對實踐的結果進行觀測,看任務完成得如何,然後尋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對策,以便指導下一階段的實踐。根據行動研究法的「問題——計劃——行動——反思(問題)」的基本程序周而復始地對教學實踐進行觀測和改進。在此課題研究中,我們主要是研究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並且研究在課堂中該課件的運用效果和操作可行性,然後進行反思、改進。因此,我們採用行動研究法,讓實驗者把研究和實踐結成一體,通過在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地探索、改進和解決教育實際問題。

2.案例研究法。包括:(1)學生案例——在每個實驗班選取上中下三層次各三位學生建立研究檔案,記錄他們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的變化和發生的典型實踐,例如學生成績的前後對比,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收集學習材料,製作英語電腦小報,美化校園,參加各類的英語競賽活動的情況等。(2)教學案例——每階段教師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教學案例等。(3)課件案例——在每個研究專題中選取一些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有待解決的教學課件進行研究、分析,尋找解決的辦法,不斷反思、改進,同時選取一些優秀教學課件進行推廣使用,達到資源共享。

3.觀察法。

採用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相結合的方法開展研究。如在實驗前、中、後期通過問卷調查,分析、比較學生對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態度,學生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學習的情況,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表現,態度來調整現代化教育手段的運用與操作。

(三)效果檢測

1.問卷調查。在課題研究的開題啟動階段,我們採用問卷的形式對實驗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狀況、學生對教學課堂中多媒體課件的興趣進行調查、學生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教師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確立了課題研究的初始數據。因此,課題組在課題研究前、後兩個階段分別以交談以及問卷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調查,用以檢驗課題的研究效果。(見附表1-8)

2.實行縱向和橫向對比。縱向對比:通過合理設計的前測、中測、後測的學科學習卷進行前後效果對比。橫向對比:通過校內外全級以上學生參加各類測驗、競賽等成績對比,通過實驗班與非實驗班的對比。

七、課題研究周期

本課題的研究周期為兩年(2003年7月——2005年7月),主要為以下階段:

(一)准備階段(2003年7月——12月):

課題組學習相關理論、選定課題申報,進行開題論證即論證課題研究的價值意義以及課題研究所起的促進作用。進行課題人員的培訓。工作重點及具體安排如下:

1.撰寫課題行動方案:2003年7月——8月 執筆人:葉淑賢

2.課題論證:2003年8月——2003年9月 (全體課題組成員參加)

3.課題組成員培訓:2003年9月——12月,採取講座與交流的方式進行培訓。

(1)學習相關的現代教育手段的理論知識。(負責人:葉淑賢)

(2)教師學習多媒體課件製作的技能。(負責人:魏小玲)

(3)教師學習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聽力材料,如錄音帶的製作,自然英語語音軟體的使用。(負責人:劉素芳)

(4)教師學習上網的技巧和登陸K12平台的技巧。(負責人:魏小玲)

(5)教師學習製作個人網頁的技巧。(負責人:魏小玲)

(6)組織教師外出參加相關的學習培訓和課例觀摩。(負責人:葉淑賢)

4.實驗前印發相關的問卷調查(表1--表10,見附件)(負責人:李華玲、關惠群)

學生英語學情調研:

在實驗前、後對實驗學生進行學習英語的興趣、上網條件、上網內容、對課堂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態度等進行調查。通過發放調查表方式,輔以部分走訪、座談等方式對實驗學生的上網情況做詳盡的了解和分析,為課題實驗班的建立與整合提供科學的依據。本環節將於2003年9月底提交總課題組一份《實驗前學生學情調查分析報告》。

② 如何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的

隨著電教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多媒體走進了課堂,為教師更好的教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傳統英語教法「粉筆+黑板」,這種教法「費時較多,收效較低」.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被引入課堂,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高速度、高質量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個性,從而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希望.多媒體形象、直觀、大容量的特點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多媒體雖然好處很多,但也要用得恰當,下面本人從多媒體如何優化英語課堂談幾點感受.
1 利用多媒體,挖掘快樂因素,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媒體形象直觀地展示相關圖片或動畫或聲音,學生不知不覺得進入了「多媒體」,從而進入了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還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根據新課改提倡的「自主學習」方式,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讓學生自發的去問、說、寫或進入角色做游戲等,深挖教材中的「快樂因素」,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緊密結合教材知識點,讓學生融入輕松的英語學習之中.例如: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單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就被學生記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利用多媒體,營造學習氛圍,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良好的學習環境,能促進人的學習;不良的學習環境,有礙教育、教學的發展.而在母語學習環境的包圍下,英語作為符號系統,而顯得枯燥無味,甚至因為沒有賦予適當的經驗信息而變得抽象.不少學生在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又不喜歡學了,因為難以用於現實,也不易鞏固,45分鍾的英語學習環境也顯得有些無奈.要走出枯燥的課堂,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特性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如教學過程中,經常播放一些原版的英文歌曲,英文歌的特點是旋律活潑優美,唱詞簡單,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歌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而且極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感.
在教What is this?這個句型時,我精心設計了一套多媒體的游戲.學生最先看到熒屏上出現無數個問號「?」重疊在一起,我按一下播放鍵,當熒屏的右角上一個「?」顯示為一隻長耳朵,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用英語說出ear這個單詞,但它究竟是一種什麼動物呢?於是我引出這個英語句型,啟發學生努力去猜測,並且通過輪番地按下播放鍵與暫停鍵,分層次地在熒屏上展示這種動物的各個部位,逐漸從局部到全部,不斷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邊看邊猜邊說英語,這樣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現代技術教學的樂境與奇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智力因素.現代技術教學展示的形象既能對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強烈刺激,又能讓學生積極地動腦筋,發揮想像力,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能力,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探究,實踐.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利用多媒體,突出重難點,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或學習任務,同時也展示本課重難點,讓學生一目瞭然,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然後帶著這些問題進入學習之中.這樣,學生的注意了力很集中.在自主學習中,可以通過合作、討論、探究,解決重難點問題,尤其是難點知識,學生就不會費時間去走彎路,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可以省時間,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4 利用多媒體,發揮個性特長,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在教學中,我注意到:有些學生記憶較差,但愛好音樂,英語歌曲頗為拿手,有些學生單詞不熟練,但英語書法較為擅長,有些學生不願回答問題,但對朗讀課文極為愛好.根據學生這些情況,我組織了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文歌曲排行榜」、「英語朗誦比賽」、「書法展覽」、辦「英語牆報」等,給他們提供展現特長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在不同形式英語訓練中的成功表現,使他們重新認識了自己,消除了自卑心理,大大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有了信心,學生上課就會大膽發言,進入角色去學習,英語課堂就「活」起來了,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切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圖、聲、像融為一體,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使人們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知識和信息.所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輔助英語,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記憶,而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也為教師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總之,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必然,大大優化了課堂教學,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去利用和探究.

③ 如何將現代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

第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來源廣,資料豐富且時效性高的特點,彌補
教材內容的不足。
如現在使用新課程的地區,
教材編寫得都比較簡單。
在傳統的
教學中,
很多內容都只能靠教師去講。
這樣既增加了教師的負擔,
也不利於學生
對學習內容的分析與探討。
而有了現代信息技術,
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要注意的是,
教師在收集資料時要精不要一味地為了全而濫,
這樣以避免學生只
注意資料本身而忽視了對問題的探討。

第二,
對教學情境的創設,
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大的表現力,
將所學
知識問題化,
將問題細小化。
按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步鋪展開來,
如講述一部故事,
娓娓道來。
當然,
教師不能簡單將這些問題都交由學生討論完成。
而自己只成了
一個陪襯與旁觀者。
教師要成為這個故事的引領者。
教師也要和學生一起成為這
個故事中的一個角色。
只有這樣,
才能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才能展示教師的個人
魅力,才能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學習態度。

第三,
為了能體現傳統教學中教師黑板板書有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結
構的特點,
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過程中,
在知識的銜接處,
應將前後知
識一並展示出來,
避免將教學內容孤立化。
如在幻燈片的處理上,
當展示下一知
識內容時,
應將前面的知識體系一並展示出來。
在最後的課堂總結中,
還應當對
整堂課的內容作一個系統的小結展示出來,
使之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
知識結構體系。

第四,避免以現代信息技術替代教材,忽視教材對教學的支撐作用。同時
還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具體地說,
就是我們的教學組織過程中,

分注重多媒體的展示功能而將教材擱置一邊。這樣不利於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
同時我們還要注重從不同的角度對教材內容加以拓展與延伸,
培養學生從不同視
角看問題的習慣。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逐普及,傳統的教學手段、方法、內容發生
了重大變革。
我們一方面要在教育教學中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另一方面
也要充分發揮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
使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
這樣,
我們的課堂
才會真正成為高效的課堂。

④ 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一、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1.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口授、板書把知識傳遞給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用耳朵聽講、用手記筆記。在這種模式下,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惟一來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師由課堂的主宰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多媒體既能輔助教師教又能促進學生學,還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認知工具、協作交流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2.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更具有感染力。這樣,既幫助學生理解了重點難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近年來,學校組織學生到廠礦、企業的實習教學難度越來越大,一方面經費緊張,另一方面由於工廠忙於生產,重效益,怕事故。而現代教育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幻燈、投影、電影、電視、多媒體課件等替代參觀,較全面地了解生產過程。
3.現代教育技術緩解了師資資源不足的矛盾。
隨著教育的發展,當前師資隊伍建設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而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利用其特有的時空優勢,實施大范圍的各類教育。例如,一些通用性的基礎課程,完全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方式來進行教學,組織一批水平較高的教師編寫網路多媒體課件,利用數字化校園平台、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這樣既可以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也可以提升各類教育的教學水平。
4.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師業務進修提供了強有力的平台。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不僅要求師資隊伍的數量要相應地增加,更要求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和素質水平不斷提高,以適應當前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在當前教師師資力量不充裕的情況下,學校很難讓許多教師去脫產進修。特別是近幾年來在校生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問題更為突出。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一矛盾。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網路遠程教育已經成為終生教育的重要方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使教師又有了一個業務進修與培訓的好途徑。
二、當前影響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原因分析
1.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水平。
教師是現代教育技術的直接使用者,由於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的認識,不了解它們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師滿足於傳統的「粉筆加黑板,課本加筆記」的教學方式,存在著不利於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推廣的心態。有的產生了誤解,擔心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能發揮個人的主動性;有的是一種長期教學行為的慣性,習慣了舊有的教學方式,改起來怕麻煩等。
2.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操作技術水平。
這是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對現代教育媒體的操作技術水平不高,認為現代教育技術高不可攀,不知從何處下手,就會產生畏難心理,望而卻步。

⑤ 教師怎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1、使用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育方式更加吸引學生。

2、教師要接受終身教育 面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 ,人們所受到的教育 ,不再是階段教育 ,而是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獨立學習能力 ,能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進行終身學習的人。

3、他們能根據自身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構成 ,不斷地獲取新信息、新知識 ,以提高自身生存發展的能力 ,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新情況。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和知識信息總量的增加 ,要求學生有更高的學習能力和更好的學習方法。

4、純粹傳授知識內容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了 ,必須向學生傳授如何學習的方法。

5、破除 「滿堂灌」 的陳舊教學模式 ,採用啟發式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增強他們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和動手的能力 ,重視學生的主體存在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的精神。要破除 「滿堂灌」 的陳舊教學模式 ,採用啟發式教學。

(5)教師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教學擴展閱讀:

1、現代教育技術是把現代教育理論應用於教育、 教學實踐的現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體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現代技術手段,即現代教育媒體;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法,即媒傳教學法;

(3)、優化教育、 教學過程的系統方法,即教學設計。

2、所謂現代教育技術就是以現代教育思想、 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系統論的觀點為指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教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指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虛擬現實模擬技術及多媒體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

3、它是現代教學設計、現代教學媒體和現代媒體教學法的綜合體現。是以實現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效果、教學效益最優化為目的。

4、教師駕馭好現代教育技術會對未來孩子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⑥ 如何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素養。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逐步進入課堂,教師的素質也要隨之提高,教師必須掌握和運用電腦技術,提高本身素質,同時拓寬學生的思維想像能力和知識面。在教師本人努力提高的同時,教育部門和學校也要採取積極措施,分層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們掌握基於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教學模式。
2、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其作用是輔助教學,起主導作用的還是教師。多媒體課件要適量、適度,不是量越大越好,讓其牽著鼻子走。要把現代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信息技術起到輔助教學的工具作用。

⑦ 如何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整合, 准確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會點,不僅能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學中還能便於演示有利於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增加教學密度,促進作業的反饋,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提高教學效率 演示 融會點 創新精神 創造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整合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准確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會點,不僅能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自主探索,還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演示知識的形成過程。
傳統數學的誤區之一是只求結果忽視過程;創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地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因為只有明了知識的形成、結構、鏈接方式,學生才能運用這些方式去創造新的成果。
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時,我就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製作了圓柱的展開過程。學生看到,沿圓柱的一條高剪開,然後慢慢地展開,最後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圓柱的兩個底面(圓)、一個側面(長方形)。但是,我沒有停留在這一層次,而是繼續問:「沿圓柱的一條高剪開,圓柱的側面還可能是什麼形狀?」學生可以想像到還可能是正方形。
然後又繼續在電腦上顯示:只要圓柱的高與底面周長相等,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就是正方形。然後繼續問:「圓柱的側面展開圖還可能是什麼形狀?」
學生答還可能是平行四邊形。電腦顯示:斜著剪開圓柱的側面,展開之後就是平行四邊形。還有學生提到,如果允許剪兩刀的話,可能是什麼形狀。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演示知識的內在聯系。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將學生平常所學孤立的、分散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同時也有機滲透了「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如在上「復習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時,我首先根據教材的安排,引導學生回顧各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後話鋒一轉:「其實,除了圓以外,其餘的五種圖形只要用一個公式就可以求出他們的面積了。」學生一聽都愣了:「怎麼可能?」
此時教師利用課件動態演示將一個梯形轉變成三角形的過程。有的學生發現:把梯形的上底逐漸縮短,當縮成一點時就變成了三角形;三角形可以看成上底為0的梯形,所以三角形面積也可以用梯形面積計算:S=(a+b)×h÷2=(a+0)×h÷2=a×h÷2。教師隨即對這些同學進行了表揚,並進一步啟發:「同學們,從這個例子你還能聯想到什麼?」
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發現梯形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梯形面積公式是一個「萬能公式」,利用它能求出除圓以外的其他四種圖形的面積。哪知臨下課時有個學生說:「梯形面積公式也能求出圓的面積!」我一聽頗感意外,說:「你能說說理由嗎?」
「既然三角形能看成梯形,那麼扇形也能看成是梯形,圓也可以看成是梯形,只不過要把圓心看成是梯形的上底,圓的周長看成是梯形的下底,圓的半徑看成是梯形的高,面積是S=(a+b)h÷2=(0+2πr)×r÷2=2πr×r÷2=πr。」這位學生的奇思妙想讓我深感震驚。他的發言,不僅完善了我的看法,而且能看出學生對這一問題所作的思考。
在教學中,我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造性地溝通梯形面積公式與其它幾種平面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演示數的無窮魅力。
創造源於對所從事的活動深沉的愛。只有將數學的美、數學的魅力充分展示給學生看,學生才不會將數學視為畏途,從而創造出在成人看來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新」。
比如,在學完比例之後,我讓學生思考:具有六個約數的最小的兩位數是( 12 );它有哪些約數?(1、2、3、4、6、12);這些約數可以組成比例嗎?學生經過簡單的思考,發現可以組成比例。我又問:「只能組成一個比例嗎?可以組成多少個比例?」學生經過討論之後,找到了很多個比例。我將他們說的比例及時輸到電腦屏幕上。

⑧ 如何通過現代化技術運用到日常教學生活當中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已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人們在運用它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誤區。如:過度依賴、主次不分、內容繁多等。
關鍵詞:信息技術;主次不分;內容繁多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悄悄步入了學校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它憑借自己獨特的優勢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發揮出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過度依賴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信息技術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並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過信息化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但是,在實施課程教學過程中好多人在這一點上出現了誤區:他們認為,新課改每一節課如果沒有用到多媒體網路,或者只用了幾分鍾的計算機,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課,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好課」的局面。這些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備課時把主要精力放到課件的製作上,忽視了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的設計。這樣的課往往是華而不實的。
二、主次不分
教師,我們教學的目的是:教給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但是,一些教師在製作課件時一味追求趣味性,而缺乏針對性,造成嘩眾取寵的負面影響。在一些公開課中,常會發現一些課件,插入過多的動畫、聲效,花哨得好像一些娛樂課件。當然,設計者的本意是增加課件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事與願違,一些幼稚的畫面和聲音常引起學生的鬨笑,反而擾亂了課堂秩序。這樣做雖強調了藝術性,但忽略了學科的科學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其實我們在選課件時不必特別美觀,也不必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別豐富,涵蓋的知識點也不必很多,只要能夠成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或情感激勵工具,教學中發揮到實用、管用、好用的作用即可。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不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而是以多媒體為中心,文字、圖片接連不斷,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多媒體的放映上,無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也被剝奪,更別提合作學習了。試問:如此的多媒體課還是好課嗎?
三、內容繁多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課件的製作無原則地增加密度,學生應接不暇。雖然多媒體在教學中可以將聲音、圖像、動畫等整合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以提高課堂效率。但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堂課如果含量過多,內容過快,學生會很難集中注意力,呈現的信息切換過於頻繁,學生的注意力很難及時轉移。忽視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盲目加大教學密度,即使圖文聲情並茂,學生也經常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總之,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工具。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的終極目標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發展學生,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我們應合理有效地將這種手段和工具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去,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

⑨ 現代教育技術如何應用於課堂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主要體現:(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將多媒體技術融人數學課堂,利用其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可激起學生的各種感觀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興趣,從而達成提高學生積極性的目的。(2)化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利用多媒體能夠更容易幫助教師揭示規律、拓展內容、發展學生思維。同時,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什麼是現代教育技術:就是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學優化的理論和實踐。現代教育技術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允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學習需要來安排自己的學習;為教師提供更多樣、更先進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是教學能提高的有效途徑。

⑩ 如何在課題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探究的學習的良好方法。一個對學科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製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還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教師可使用多媒體以活化課文內容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觀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教育活動,教育才有效。如何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只是接受者,是被動地參與整個過程,處於被灌輸的狀態。而現代技術教育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更好的學習情境,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有利於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識字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識字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重視識字的數量,而忽視以上所列兒童識字能力的培養,是一種相當錯誤的教學觀。兒童識字能力的高低主要體現在兒童能否熟練運用漢語拼音,准確讀出字音;能否運用字的各種結構規律,分析、記憶字型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據詞定音的方法等方面。眾所周知,漢字本身較為形象,其中又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真是紛繁復雜。而由於年齡的關系,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比較差,對事物關注的時間更為短暫,學習過程中的無意注意佔優勢,而有意注意佔劣勢。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整節課教學生字,往往是教師教起來感到枯燥,學生學起來覺得無味。只有著眼於識字能力的培養,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上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技能、技巧,最後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利用多媒體的直觀進行識字教學,分析結構,比較筆畫,用色彩、閃爍、字的放大、縮小等手段來化難為易,能使學生快速牢固的掌握。《課標》要求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認真觀察每一種筆畫,了解筆畫的特點並記住名稱,知道每個字的筆畫組成,為今後識記字形,特別是識記獨體字的字形打基礎。 多媒體識字過程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像,他們看著畫面,聽著教師的點撥,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解。例如教「閃」,屏幕上出現扇門,一個人迅速從門里閃過。反復幾次後,屏幕打出「門+人=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知道它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意思。又如:教學「山」「田」「木」「目」這些象形字時先用課件出示這些字相應的具體圖片,再由具體圖片逐漸變化為方塊字,這樣做既有助於學生了解漢字據形知義的特點,掌握象形字的形、義、音,又有利於教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把合體字分成部件,用不同顏色對比顯示。如:稍、情、棒、珠等合體字,部首是紅的、偏旁是黑色,這樣的色彩鮮明對比,會強烈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知偏旁部首的概念,學習利用部件識記合體字;還可以利用動畫,讓筆畫一筆一筆地飛入田字格,這樣學生記住了筆順筆畫,書寫起來更容易、更規范,漢字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學習部首相同的字時,可以用動畫換偏旁,變出新的漢字,把識字這種抽象思維的過程變得比較直觀易懂,降低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學生的興趣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以往的閱讀大部分都是文本閱讀,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超文本閱讀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它可以運用圖形、圖像、聲音、視頻、三維動畫等多種媒體,給予人們直觀、立體的感受,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速讀、略讀水平的發展。如:在教學《春筍》一課時,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作業,讓他們上網收集和「春筍」有關的詩歌、散文、故事、童話等等。在完成教學後,讓他們互相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互相閱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量。學生的只有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文本、超文本相結合才能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真正領略讀書的樂趣,從而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顯示了其無比的優越性,它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有著神奇而獨特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靈活、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使我們的作文教學更精彩。 中年級學生,由於生活范圍狹小,不可能達到見多識廣的地步,再加上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所以寫作文時感到無話可說,所寫的作文乾枯無味,似乎在記流水賬。在教學中,只有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生活才能迅速提高學生習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走出校門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是不現實的。多媒體集聲音、圖象、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具有圖象直觀、色彩鮮明、音響逼真、動靜結合的特點和優勢。將信息技術或豐富多彩的網路資源運用於作文教學中,有效的解決了學生「無米下炊」的難題。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整理與本節作文訓練主旨有關的文字、圖象、聲音等相關的資料,將枯燥的材料、題目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使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認識世界,從中攝取多種營養,不斷完善、豐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庫」。 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現代教育技術是以學生主動建構為指導思想,採取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優化教學設計,使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水平任意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各種工具。學習是學生主動參與完成的,真正實現個體化的教學。在個體化教學過程中,採用人機對話,互交性很強,充滿人性化的界面設計,學什麼內容,什麼層次,練習,測評等都是由學生自己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點選。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下學習,能夠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不局限於相同的學習起點,只求人人都有所提高,這在傳統教育中很難做得到的事情,在這里可以輕松實現。我們要重視實踐、探索、發現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要使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和主動發展,就必須置學生於自主、探究、發現的活動中,讓學生從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中發現知識的由來和關系,以外部的實際操作和內部的思維操作相結合、相作用來實現認識的深化。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使面向學生的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並茂。這就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的模式,使得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富有趣味,大大優化了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合諧的教學情境,極大的提高了他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改進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和學生網路學習的積極性。堅持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積極的作用。作為一位語文老師,要盡力開發和利用學校的一切可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積極地探索一些新的應用技巧,不斷完善學校的學習環境,使其真正成為一個支持和促進每個學生學習的場所。我們努力,讓學校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主陣地,讓老師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開發者和應用者,讓學生都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受益者和學習者,中國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閱讀全文

與教師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沒粉絲開直播怎麼掛產品 瀏覽:799
日本小米產品怎麼樣 瀏覽:542
找團隊上班的朋友去哪裡發布信息 瀏覽:727
市場上哪些黃酒是優質黃酒 瀏覽:420
市場上的嬰兒涼鞋怎麼樣 瀏覽:163
凈界是什麼產品 瀏覽:123
賣電影票代理如何找客源 瀏覽:555
財稅代理怎麼申報 瀏覽:156
環保食品機械市場前景如何 瀏覽:933
銅仁都有哪些職業技術學院 瀏覽:529
閑魚上米家產品為什麼比官網便宜 瀏覽:417
五金沖壓技術有哪些 瀏覽:191
水泥屬於什麼技術領域 瀏覽:640
包郵和不包郵產品合並單如何設置 瀏覽:500
來龍花卉市場在哪裡 瀏覽:51
粉象生活怎麼快速推廣產品 瀏覽:477
對比產品不良率用什麼工具 瀏覽:720
北海哪個市場有肥牛串 瀏覽:59
神州領先的技術是什麼 瀏覽:263
淮南上窯農貿市場在哪裡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