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藍印花布 起源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葯斑布已普遍流行於民間。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製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
因此,染坊業一度成為地方上的顯業。史載宋元之際桐鄉藍印花布極為繁榮,形成了: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其中,石門(古稱玉溪)的「豐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時成為行業中的翹楚。所制「瑞鶴鳴祥」、「歲寒三友」「梅開五富」、「榴開百子」等久負盛名。
南通為中國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之一。南通地區是中國主要的棉花產地之一,這里又盛產一種可以製作顏料的藍草,制靛業發達,因此南通地區基本上家家紡紗、戶戶織布,每戶人家都能染藍布。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可追述至南宋時期(1127年-1279年),當時油紙傘在民間廣為流傳,民間印染藝人用聰明和智慧,巧妙地把油紙和刻花版結合在一起,由黃豆粉加石灰、米糠等作防染漿料發明新的印染製作技藝,推動了油紙版漏漿防染印花業的發展。
隨著元末明初棉紡織業的發展,南通藍印花布染紗、染布的技術逐步形成的。當時所用的染料以藍色為主,其次為黑色及紅色,都是天然染料。染藍色的為靛藍,據記載,明代的南通地區已有藍靛出產,由於土布需要染色,而染料的銷售對象不只是染坊,織戶、農民都是染料的消費者。
相傳在明朝末年,南通已有專門運銷染料的商店,稱為「靛行」,並在當地物產中作為主要的貢品上繳朝廷。清《光緒通州志》中,還專門記載了南通地區藍印花布制靛的過程。
(1)藍印花布可以做什麼文創產品擴展閱讀
藍印花布一般可分為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兩種形式。藍底白花布只需用一塊花版印花,構成紋樣的斑點互不連接,例如:梅、蘭、竹、菊。白底藍花布的製作方法,常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蓋版」。蓋版的作用為把花版的連接點和需留白地之處遮蓋起來,更清楚地襯托出藍色花紋。
另一種印製白底藍花的方法,是以一塊單獨的印花版襯以網狀物,花版的紋樣無需每處連接,刻好後用膠和漆將花版粘牢在大面積的網狀物襯底上,然後再刮印漿料。有的藍印花布還是雙面的,這就需要在正面刮漿干透後,利用拷貝桌在反面對准正面紋樣再刮漿一次,這樣染後就可得到雙面的藍印花布。
② "藍印花布可以做什麼
旗袍,餐布,環保袋,沙發防塵套,帽子......
③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歷史溯源
舊時,浙江、江蘇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織布、染布。老輩人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用的包袱皮,甚至自家閨女的嫁妝,都是自家紡織印染的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袱、帳子等都可用它來做。藍印花布彷彿就是漢族勞動人民的專用布料。
江浙一帶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就在江蘇的南通地區。明清以來,江蘇南通是中國棉紡織基地,所印製的藍印花布衣被天下,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延續至今,以手紡、手織、手染的方法製作生活用品,印染圖案以植物花卉和動物紋樣為主,也有簡潔的幾何圖形。它以耐臟耐磨、結實經用、圖案吉祥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以和諧的藍白之美聞名於世,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自然,清新。南通是全國研究開發和生產民間藍印花布的重點地區,被譽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
漢族民間利用藍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戰國後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綠色「藍草」的色素轉化過程及染出由黃變綠、由綠變藍、再變青的過程,發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感嘆,成為形容後人超過前人的千古名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藍靛發展成為藍染技藝,至今已逾千年。北魏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o種藍》專門記述了從藍草中撮藍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內汁於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淀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瓮中,藍淀成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藍淀工藝操作記載。
南通自古以來民風淳樸,濱江臨海,溫暖濕潤,特別適宜棉花生長,棉花種植在當地農村十分普遍,再加上當地的漢族民間紡織技術又十分發達,尤其是元代黃道婆學得黎族的紡織技術後返回故鄉江蘇松江,引進黎族紡織工具並加以改進,促進了松江及南通地區棉紡業的發展。宋、元以後,家家都有木製的紡車和織機,家家可聞布機聲,戶戶都有織布娘,南通地區成了著名的紡織之鄉。棉布在漢族民間已相當普及。
隨著棉紡手工業的發展,藍草大量種植,染坊相繼增加。南通溫暖濕潤,特別適宜藍草的生長。藍印花布的染料是以藍草為主要原料,藍草依其科屬的特性與生長環境,主要分為四種,即蓼藍、山藍、木藍、菘藍。江蘇以盛產蓼藍聞名。在明清時期,南通的染織藍印花布的作坊已發展成有規模的街市,據明代《南通縣志》記載,在染織局登記在冊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要求不斷提高,原來簡單、粗糙的圖形已不能滿足民眾的審美和生活的需求,民間藝人大膽吸收剪紙、刺綉、木雕等傳統藝術圖案,不斷地豐富染織藍印花布的紋樣。與此同時,隨著油制傘業的發展,用桐油紙來刻花版,省工省時效果好,上油後花版耐水、耐刮性強,使用壽命長,其花紋表現更豐富,使其工藝更趨於成熟。民間藍印花布的廣泛應用,促進印花擔隊伍的迅速發展,「印花擔」也叫「花擔匠」,他們只印花、括漿,不染色,為農家提供各種形式的花版。這種「印花擔」在江南也稱「禿印作」,他們走街串巷,走鄉串村,擔子一頭裝的黃豆及石灰粉,另一頭裝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憑客戶挑選花型加工,他們不間斷地更換花型,以求得生意興隆。清末,在南通地區印花擔隊伍還保持著近百人。農家把刮好漿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或自己製作靛藍染色。由於藍印花布需求的不斷增長,藍草種植的普及亦推動制靛業的發展。
就地取材的染布原料,自紡自織的便利工藝,使江海地區染織業迅速發展,並逐漸成為全國知名的特產地。藍印花布的工藝由江南傳到江北,由蘇州及南通傳遍了江蘇各地區,形成了以江蘇為中心的主要產地,產品除供應本地外,還暢銷各地。印花的技藝由此流傳和影響到全國。
④ 關於藍印花布的詳細資料
一、工藝簡介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葯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 二、工藝操作具體操作:從蓼藍草中提取藍作染料(靛藍),把鏤空花版鋪在白布上,用刮漿板把防染漿劑刮入花紋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後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鍾後取出氧化、透風30分鍾,一般經過6至8次反復染色,使其達到所需顏色。再將其拿出在空氣中氧化,晾乾後颳去防染漿粉,即顯現出藍白花紋。因為是全手工印染,干後的漿不免會有裂紋,形成了手工藍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紋,而現在的機印花布或沒有採用傳統的技藝的藍印花布則藍白分明,毫無手工的痕跡,因此對傳統技藝的保護迫在眉睫!藍印花布的圖案吉祥喜慶、為近世三百年來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 三、工藝分類藍印花布一般可分為藍地白花和白地藍花兩種形式。藍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塊花版印花,構成紋樣的斑點互不連接,例如:梅、蘭、竹、菊。白地藍花布的製作方法,常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蓋版」。蓋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連接點和需留白地之處遮蓋起來,更清楚地襯托出藍色花紋。另一種印製白地藍花的方法,是以一塊單獨的印花版襯以網狀物,花版的紋樣無需每處連接,刻好後用膠和漆將花版粘牢在大面積的網狀物襯底上,然後再刮印漿料。有的藍印花布還是雙面的,這就需要在正面刮漿干透後,利用拷貝桌在反面對准正面紋樣再刮漿一次,這樣染後就可得到雙面的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於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她那樸拙幽雅的文化韻味,在我國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千載之下散發著東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編輯本段]四、歷史演變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葯斑布——以布抹灰葯而染青,候干,去灰葯,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葯斑布已普遍流行於民間,所以《古今圖書集成》物產考曰:「葯斑布俗名澆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緒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製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因此,染坊業一度成為地方上的顯業。史載宋元之際桐鄉藍印花布極為繁榮,形成了: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其中,石門(古稱玉溪)的「豐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時成為行業中的翹楚。所制「瑞鶴鳴祥」、「歲寒三友」「梅開五富」、「榴開百子」等久負盛名。 [編輯本段]五、題材內容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藍印花布的紋樣圖案都來自於民間,反映了百姓的喜聞樂見,寄託著她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在題材和內容上,老百姓那種健康和質朴的心靈,在民間藍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因而藍印花布確實真實地反映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和藝術積淀。
藍印花布的圖案取材於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戲劇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動植物和花鳥組合成的吉祥紋樣,採用暗喻、諧音,類比等手法盡情抒發了民間百姓憧憬美好未來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間的傳統習俗上,藍印花布佔有相當位置。以前,女兒出嫁時一定要帶上母親早已准備好的一條用靛藍布做成的飯單,這樣的習俗是顯示女兒嫁到男家後「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時的衣被箱里必定會有一、二條藍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龍鳳呈祥,鳳戲牡丹圖案的「龍鳳被」,稱之為「壓箱布」。可見在當時藍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編輯本段]六、來歷傳說藍印花布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印染製品。傳說有一個姓梅的小夥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變成了黃顏色,怎麼洗也洗不掉,但人們看到後卻很喜歡,然後他就把這件事告訴他一個姓葛的好朋友。後來他倆就專門從事把布染成黃色,又有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們把布晾在樹枝上曬干時不小心被風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藍草,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板藍根草,它裡面有一種成分叫靛藍,可以把布染成藍色,等他們發現這塊布的時候,黃布已變成了一塊花布,「青一塊、藍一塊」他們想這奧秘肯定在這個草上,此後,兩人又經過多次研究,終於把布染成了藍布,梅葛兩位先生也就成為了藍印花布的祖師爺。 [編輯本段]七、南通藍印花布江蘇南通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臨黃海,南倚長江,氣候溫宜,山清水秀,物阜民豐,素有「崇川福地」之稱。南通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在此融匯,形成了江海平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情。在千餘年的歷史中,南通人民創造並發展了豐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間工藝。諸如扎染、彩錦綉、哨口風箏(板鷂)、木版印畫、工藝葫蘆等。
南通藍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之一。由吳元新創辦的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已被列為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由他負責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通也被命名為----藍印花布之鄉,這些榮譽稱號 與吳元新30多年來默默的在藍印花布領域不斷研究,堅持將傳統傳承了下來是分不開的.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始於明代,流傳至今。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尤其是當代民間工藝家的不懈努力,從單一的土布製品走向多種面料的製品,從生活實用型走向實用、裝飾多種類型、從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會,達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輝煌。
八、余西鎮染坊園乃藍印花布發祥地。
元末明初,余西場先民為避兵火,攜家譜、典籍舉族自江南群體遷來,夾雄厚財力,同時,也帶來籃印花布傳統工藝。城南染坊園藍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後,余西鎮區,主要藍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標染坊,季長春染坊,馮家染坊,衙門口染坊。公私合營時,季長春染坊合營至南通城;馮家染坊合紅營至余西區二甲鎮,該企業體制幾度變遷延續至今,藍印花布工藝也從余西古鎮傳至余西區二甲鎮,再在南通市名揚海內外。
余西古鎮正在參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⑤ 江蘇南通代表工藝品
江蘇南通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臨黃海,南倚長江,氣候溫宜,山清水秀,物阜民豐,素有「崇川福地」之稱。南通歷來是人文薈萃之地,吳越文化,荊楚文化,齊魯文化在此融匯,形成了江海平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風情。在千餘年的歷史中,南通人民創造並發展了豐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間工藝。諸如扎染、彩錦綉、哨口風箏(板鷂)、木版印畫、工藝葫蘆等。 南通藍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之一。由吳元新創辦的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已被列為中國藍印花布傳承基地,由他負責申報的"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通也被命名為----藍印花布之鄉,這些榮譽稱號 與吳元新30多年來默默的在藍印花布領域不斷研究,堅持將傳統傳承了下來是分不開的.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始於明代,流傳至今。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尤其是當代民間工藝家的不懈努力,從單一的土布製品走向多種面料的製品,從生活實用型走向實用、裝飾多種類型、從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會,達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輝煌。
元末明初,余西場先民為避兵火,攜家譜、典籍舉族自江南群體遷來,夾雄厚財力,同時,也帶來藍印花布傳統工藝。城南染坊園藍印花布染坊最多。 解放後,余西鎮區,主要藍印花布染坊有:王子標染坊,季長春染坊,馮家染坊,衙門口染坊。公私合營時,季長春染坊合營至南通城;馮家染坊合紅營至余西區二甲鎮,該企業體制幾度變遷延續至今,藍印花布工藝也從余西古鎮傳至余西區二甲鎮,再在南通市名揚海內外。 余西古鎮正在參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印染技藝
藍印花布最具典型的就是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的圖案。藍底白花,只需一塊花版,構成的花紋互不連接。白底藍花一般採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塊花版稱"頭版",待稍干後,再印第二塊花版,稱"蓋版";蓋版是把第一塊花版的連線部分遮蓋起來,使紋樣連接自然。白底藍花的手法刻制難度較大,一般出自民間藝人高手。這種藍白底相交的傳統工藝有著繁雜的製作工藝流程。 南通民間藍印花布,全憑人工手紡、手織、手染而成。其圖案全憑手工鏤刻,每幅刻好的紙版都似剪紙藝術,具有淳樸、粗獷、明快的風格,其藝術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誇張,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藍印的技法基本上保持了幾百年來的傳統工藝,其具體製作過程如下:
1、挑選坯布
在挑選坯布這一步中,農家一般都挑選棉質好的上等布料,染制藍印花布;普通坯布以染制純藍色為主。
2、脫脂
將所選布料放入含有太古油等助劑的水中浸泡,溫度在50--60℃之間,然後再將布料放置清水中,待2-3天後取出曬干待用。
3、裱紙
刻花所用的紙版,一般用3--5層紙裱制而成。紙質為貴陽皮紙或桑皮紙2--3層,高麗紙1--2層,用麵粉自製漿糊刷裱,晾乾後刷一層熟桐油,待干後壓平使用。
4、畫樣、替版
先用羊毛自製刷帚(直徑為4--5cm),一頭包紮收緊,再用刷帚沾少許顏料粉把原樣替下或重新設計新樣稿。
5、鏤刻花版
一般用二至三層油板紙(牛皮紙)訂合在一起,在牛皮紙上勾出大體的圖案,用自製刻刀以刀代筆,進行鏤刻,刻時刻刀需豎直,力求上下層花形一致。刻刀用鐵皮切割斜口後,用竹片夾緊包紮而成。刻刀分斜口單刀、雙刀、用鐵皮自製圓口刀(俗稱"銃子")三種類型。單刀刻面為主,用雙刀所刻的線寬窄一致,銃子分大小數種,主要銃制花版所需的圓點。 鏤刻中有分刻面、刻線、刻點的手法,刻面主要採用斷刀的刀法,來表現大塊圖案,這也是藍印花布中最具典型的刀法,刻線要刻得流暢、通順,藍印花布圖案中的線又分陰線、陽紋。"刻點"一般用自製的工具舂子來舂,點一般在圖案中起裝飾作用。除了鏤刻以外還有替版,早期用過的版面通過塗色把圖案保留下來,再進行鏤刻,這樣可以反復使用。
6、上桐油
先用卵石把刻好的花版反面打磨平整,然後刷熟桐油加固,晾乾,經過2--3次正反面刷油,最後晾乾壓平,分類保存,需要用時就可直接印紡染漿。
7、刮漿
刮漿前先將坯布灑水後卷布,潤濕是為了讓白布更好地吸收染漿。在民間藍花布防染漿料曾用過玉米粉、小麥粉、糯米粉等,經過幾代人的摸索和實踐,最終選用了粘性適中的黃豆粉,但單純的黃豆粉夏季容易變質,且成本高,加石灰粉後不僅上漿好刮,染好後也容易刮掉灰漿,故民間都沿用黃豆粉和石灰調製作防染漿,其比例為1:0.7,再加上水調成糊狀。有時根據花型要求也採用糯米粉和石灰作為防染漿。調漿時厚薄(粘稠)要適中,黃豆粉越細、漿調得越透,粘性就越好。 把刻好的花版放在白布上就可以進行刮漿。刮漿時用力要均勻。刮刀在江浙一帶一般用鐵煅而成,手柄為木製圓型,在湖南、湖北亦有用牛角和木板做成。刮漿時接版更為重要,花型復雜時對版要准確,排版要自如。然後刮有防染漿的坯布需要兩天的時間陰干,待灰漿晾乾後,投入缸內染色。
8、染色
把藍靛倒入小缸中,5斤藍靛配8斤石灰10斤米酒加適量水攪拌,使藍靛水變黃,水面上起靛沫,民間俗稱"靛花",即可倒入大缸待染。染色前將竹籃放入缸中。[1]
工藝概述
南通藍印花布通過手工刻制花版、手工刮漿、手工染色以及手工刮白、固色、涼乾等多道工藝製成,染色前,首先利用石膏和豆粉製成的防染漿,透過花版的鏤空部分在土布上括成染料無法滲入的白色圖案,再染以藍靛,形成鮮明和諧的藍白之美。南通藍印花布的圖案簡潔樸素,多為寓意吉祥如意的傳統折枝花紋、花鳥動物以及古時人物等,十分優美雅緻,因而在民間流傳甚廣。用藍印花布製成的服飾、被面、壁掛、檯布、包頭、門窗簾布、包袱方巾、玩具擺設等,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獨具個性、可以觀賞的工藝品。[2] 江浙一帶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就在江蘇的南通地區。明清以來,江蘇南通是中國棉紡織基地,所印製的藍印花布"衣被天下",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延續至今,以手紡、手織、手染的方法製作生活用品,印染圖案以植物花卉和動物紋樣為主,也有簡潔的幾何圖形。它以耐臟耐磨、結實經用、圖案吉祥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以和諧的藍白之美聞名於世,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自然,清新。南通是全國研究開發和生產民間藍印花布的重點地區,被譽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3]
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
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是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於1997年創建的,是我國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生產、經營為一體的專業博物館,下設藍印花布博物館藍藝研究所、藍印花布博物館明清染坊、藍印花布博物館的旅遊產品開發展示部。開館十年來,堅持以宣傳民間藝術,繼承傳統工藝為宗旨,以搶救、保護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以研究傳承民間工藝為己任,共赴海內外展覽三十多次,接待了中外賓客五十多萬人次。 藍印花布館竭盡全力弘揚和傳承民間傳統藍印花布,整理收藏明清以來實物及圖片資料一萬多件,保存著大量優秀的民間製品,出版了《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藏品卷、紋樣卷,該書由著名藝術大師張仃先生題寫書名並序,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綿璐,袁運甫先生,國際藝術大師韓美林等諸多大家學者題辭寫跋。該書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書的出版填補了我國藍印花布紋樣專著的空缺。[4]
⑥ 藍染的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的工藝在歷史上出現最晚,但應用地域非常廣。
據文獻記載,藍印花布在明清的名稱是葯斑布、澆花布,首創者是宋代嘉定的歸氏。可是沒有實物可資佐證。新疆博物館收藏有一件藍白印花布,是漢代的產品。明清兩代,由於江南棉花種植普遍,棉紡印染業發達,青藍大布是朝野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也反映出藍印花布工藝的成熟和品種的豐富。藍印花布防染用的豆粉、石灰混合成的糊狀物俗稱「灰葯」,此糊狀物是通過型版而漏印到坯布上,形成花紋。待布匹浸染晾乾後,去掉「灰葯」的部分是白色花紋,因此藍印花布也叫「灰纈」。
從型版看,藍印花布正和早期蠟染一樣,都是受到夾纈的啟發。蠟染和藍印花布都是用防染原理產生圖案,藍印花布的型版是用多層裱糊的紙浸透桐油,然後在紙板上鏤刻圖案製成,這一點上,藍印花布型版刻制同刻紙一樣,比夾纈的木質型版加工要簡單容易得多;印製時可以一塊型版為單位,拼接靈活,紙質型版輕便,易於移動和清洗,勞動強度大為降低;一幅型版可用多年,防染的灰葯材料也是平常物,價格低廉,由於這些緣故,藍印花布的生產作坊流行各地,而藍印花布也成為中國藍染業的主流。
藍印花布的紋飾以花鳥為主,其中作為一般服料多以小折枝為散點排列,其中又以兩、三個散點為普遍。另外作為專用的產品有門簾、床單、被面、包袱布、帳沿、圍兜、方巾等。紋樣題材在花鳥之外,也多麒麟送子、五子奪魁、和合二仙、劉海金蟾等傳統形象,少部分作品會有反映時代人物的形象,如,拿紅纓槍的民兵或赤衛隊員等。
綜合起來看,太湖流域的藍印花布風格偏向於繪畫性較強;浙江南部某些作品的圖案性,即設計性較強;山東臨沂的某些藍印花布雖有寫實性,但表現較為生拙有稚氣,鄉土氣息較濃;湖南、四川的某些作品以構圖巧妙,擅用通幅珍珠地以烘托氣氛。藍印花布的藝術風格其實是由型版原創設計者決定的,我們可以說型版就如同電腦的軟體,型版原創者就是這一軟體的設計開發者。
今天紡織印染業已經相當發達,染料全為人工化學合成品,也因此給人類生活環境造成極大污染。從經濟角度說,是為了保證利潤;從環保角度說,是破壞生態環境。如何能平衡雙方的矛盾,中國傳統四纈藍染的工藝或許可以提供有益的參考價值。
⑦ 關於南通的藍印花布
中國人利用藍草的色素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後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綠色「藍草」的色素轉化過程及染出由黃變綠、由綠變藍、再變青的過程,發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感嘆,成為形容後人超過前人的千古名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由藍靛染料發展成為藍染的工藝技法,所染出的大青、紺青等色也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主要顏色。
北魏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種藍》專門記述了從藍草中撮藍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於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淀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瓮中,藍淀成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藍淀工藝操作記載。藍印花布的染料是以藍草為主要原料,藍草依其科屬的特性與生長環境,主要分為四種,即蓼藍、山藍、木藍、菘藍。江蘇以盛產蓼藍聞名;浙江、福建、雲南、貴州適宜種植山藍;山東、湖北宜種蓼藍、菘藍; 台灣地區以種植木藍、山藍為主。當時人們應用藍草加工藍靛,主要用於染青布(純藍布),還用於絞纈、夾纈的染色。
古代漏漿防染印花歷史悠久。早在北朝就出現了用鏤空花版和防染劑的藍底白花布(新疆於田屋於來克古城北朝遺址曾出土藍底白花毛布殘片),其花紋用大小點構成,但花點互不連接,且有花版的接版現象,原稱蠟纈。到了唐代盛行後又統稱染纈。
其中還包括絞纈和夾纈,夾纈工藝是用特定木板縷刻而成,然後把布匹對折夾在兩片刻有同樣花紋的木板中間,捆紮後注入需要的顏色或者投入染缸中染色,待去掉夾板後,便顯出藍底白花圖紋。因夾纈工藝較為復雜,所刻花版費工費時且容易變形。南宋時代有人把此法加以改進,用於印染藍花布,又名為「葯斑布」。據《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記載:「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鎮。宋嘉定中(公元1208——1224年)有歸姓者創為之。以布抹灰葯而染色、候干、去灰葯,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作被面、帳簾之用。」葯斑布中「葯」即染色原料——藍草,「斑」是防染漿劑印後構成的紋樣大小斑點。這些斑點可以防止染上藍色,保留坯布白色,故稱「葯斑布」,俗名澆花布。
元代女紡織技術專家黃道婆,系江蘇松江烏泥鎮人(1958年劃歸上海市),幼為童養媳,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逃到崖州。在海南居住30年,學得黎族的紡織技術,後返回故鄉,引進黎族紡織工具並加以改進,製成捍、彈、紡、織等一整套生產工具,傳授錯紗、配色、棕線、挈花等紡織技術,促進了松江一帶棉紡業的發展。元、明以後,棉花廣為種植,並「紡之為紗,織之為布」,松江及南通地區紡紗織布,已是「家戶習為恆業」。明代中葉,已發展為棉紡織品的集散地,該地區瀕江臨海,土質氣候適宜棉花種植,所產棉花不僅量多而且質地好,為手工紡織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該地的農民家家以此為副業,所產的布匹不僅滿足了生活,還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歐洲。
隨著棉紡手工業的發展,棉布在民間已相當普及,成為農家主要日用品。藍草大量種植,染坊相繼增加,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要求不斷提高,原來的「葯斑布」簡單、粗糙的圖形已不能滿足民眾的審美和生活的需求,民間藝人大膽吸收剪紙、刺綉、木雕等傳統藝術圖案,不斷地豐富葯斑布的紋樣。
與此同時,隨著油制傘業的發展,用桐油紙來刻花版,省工省時效果好,上油後花版耐水、耐刮性強,使用壽命長,其花紋表現更豐富,使其工藝更趨於成熟。民間藍印花布的廣泛應用,促進「印花擔」隊伍的迅速發展,「印花擔」也叫「花擔匠」,他們只印花、括漿,不染色,為農家提供各種形式的花版。這種「印花擔」在江南也稱「禿印作」,他們走街串巷,走鄉串村,擔子一頭裝的黃豆及石灰粉,另一頭裝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憑客戶挑選花型加工,他們不間斷地更換花型,以求得生意興隆。據老師傅講,清末,在南通地區「印花擔」隊伍還保持著近百人。這種上門印花便利的服務,深得農家的歡迎。農家把刮好漿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或自己製作靛藍染色。由於藍印花布需求的不斷增長,藍草種植的普及亦推動制靛業的發展。 據南通市任港鄉城港村陳玉田老人回憶,他家祖祖輩輩以種藍草、蔬菜為生,每年農歷二月開始種植小藍(品種為蓼藍草)。
五月份收割頭藍,大暑季節收割二藍,每逢收割季節都要請親戚朋友幫忙,割藍當日大家清晨3點起床,所收割的藍草必須在日出前完成,這樣的藍草出靛率最高。收割下來後,把藍草捆成小捆,頭向下放到1米多深的大坑裡,打滿水,等出藍後把莖葉撈出,並加適量石灰水使藍靛下沉,最後把通向藍草大坑的另一坑中的通道口塞子拿掉,使藍靛上多餘的水流向小坑,待成泥狀土靛後裝於陶制的壇中,留作自用或出售給附近染坊。制藍方法同歷史上記載大致相仿。
就地取材的染布原料,自紡自織的便利工藝,使江海地區染織業迅速發展,並逐漸成為全國知名的特產地。藍印花布的工藝由江南傳到江北,由蘇州及南通傳遍了江蘇各地區,形成了以江蘇為中心的主要產地,產品除供應本地外,還暢銷各地。印花的技藝由此流傳和影響到全國,山東、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東北各省先後都開設了藍印花布作坊;各地的民間藝人又結合本地民風民情,創作符合當地審美情趣的藍印花布紋樣,從而產生了不同風格的各種圖案。東北稱藍印花布為「麻花布」;由於原料中用了黃豆,湖北稱為「豆染布」;藍印花布工藝上需刻制花版,福建稱之為「型染」;而在山東等地區至今仍稱藍印花布為「蘇印」(因江蘇是藍印花布的發源地而得名)。
⑧ 烏鎮藍印花布
LZ,藍印花布不是烏鎮特產,是江南特產,也就是江南大部分地區都有的。所以何必糾結於烏鎮藍印花布是否真假。而且烏鎮這種旅遊古鎮,賣的東西都是做做樣子的,質量怎樣,是否真假,價格高低都沒人去追究的。要是買藍印花布,反而還不如到上海、杭州這樣的城市的商店裡去買,還能確保是真正的藍印。上海肯定有賣,但是這類東西都不是集中買賣的,可以到一些布料市場看看。 杭州商場有時也有,但河坊街好戲那個有個專賣店,可以看看。 蘇州、南京什麼的肯定也都有。
⑨ 藍印花布的題材內容
簡單、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藍白藝術世界。藍印花布的紋樣圖案都來自於民間,反映了百姓的喜聞樂見,寄託著她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在題材和內容上,老百姓那種健康和質朴的心靈,在民間藍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內容的完美統一,因而藍印花布確實真實地反映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和藝術積淀。
藍印花布的圖案取材於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戲劇人物,但更多的是由動植物和花鳥組合成的吉祥紋樣,採用暗喻、諧音,類比等手法盡情抒發了民間百姓憧憬美好未來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在民間的傳統習俗上,藍印花布佔有相當位置。以前,女兒出嫁時一定要帶上母親早已准備好的一條用靛藍布做成的飯單,這樣的習俗是顯示女兒嫁到男家後「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時的衣被箱里必定會有一、二條藍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龍鳳呈祥,鳳戲牡丹圖案的「龍鳳被」,稱之為「壓箱布」。可見在當時藍印花布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絲綢印花古代名叫「染纈」,加工技術種類多,各有不同名稱,後來發展成「藍底白印花布」的一種,宋元時就材料說名「葯斑布」;就染法說名「漿水纈」。轉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時,必然是在明代松江棉布大量生產以後,但其發軔也許會早至公元前,可聯繫到西南地區織作的白疊、闌干布上頭去。白疊布用木棉織成,闌干斑布似有織有染,在漢代和西北生產的細毛織物「罽」[2]及「毾(登毛) 」[3]同樣受人重視。印花絲綢現存較早材料是長沙戰國楚墓一件被面,花紋不詳悉。其次是西北出土的一片晉代成品,上印重疊斑花,如照唐宋名稱,應名「瑪瑙纈」。
染纈的沿起,二儀實錄以為「秦漢間始有,陳梁間貴賤通服之。隋文帝宮中者,多與流俗不同。次有文纈小花,以為衫子。焬帝詔內外官親侍者許服之。」此書記載史事常多以意附會,不可盡信,惟談及染纈在六朝流行,隋代宮中亦重視,還不太荒謬。搜神後記曾提及紫纈事。唐人記載稱代宗寶應二年,啟吳皇後墓,有繪彩如撮染成作花鳥之狀。小說則以為玄宗柳婕妤妹,性巧,因發明花纈。雲仙散錄記「郭元振落梅妝閣有婢數十人,客到則拖夗央纈(裙),群參一曲」白居易詩「黃夾纈林寒有葉」又說「成都新夾纈」,就實物和文字聯系分析,可知染纈盛於唐代,技術也成熟於唐代。唐代絲織物加工,已使用過種種不同的復雜技術,大致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包括色彩復雜的文錦和兩色花或本色花的綺、縠、綾、羅以及花紋突起的剪絨、薄如煙霧的「輕容」「鮫綃」紗。這些絲織物除剪絨外,其餘加工方法,都是在織機提花過程中一氣呵成。第二類包括各種不同的「刺綉」和「貼絹」、「堆綾」、「泥金銀繪畫」、「染纈」等等。加工方法都是在絲織物成品上或衣裙材料成品上,另外通過復雜手續完成的。
唐代中等以上人家婦女的衣裙和家庭日用屏風、幛幔,多應用染纈。現存材料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應數甘肅敦煌和新疆發現品以及日本正倉院部分藏品。從這些材料分析,得知唐代至少已有三種染纈技術普遍流行:即蠟纈、夾纈和絞纈。
一「蠟纈」,就是我們常說的「蠟染」。它又分單色染和復色染兩種。復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種的。因不同顏色容易相互浸潤,花頭多比較大,無論是串枝花或團科花,構圖飽滿,特別宜於作幛子簾幕。元明時流行的通俗讀物「碎金」中記過九種染纈名目,有檀纈、蜀纈、撮纈(即撮暈纈)、錦纈(當指方勝格子式、繭兒纈、漿水纈、三套纈、哲纈、鹿胎斑(即宋之鹿胎)。內中說的「三套纈」大致就指這種生產品,名目似乎也是民間通稱,因為根據元明文獻記載和明初絲織物分析,元明人實在已不生產這種高級印染絲綢。常聽人說現代西南蠟染從唐代蠟纈發展而出,事實或者正相反。西南蠟染原有個更久遠的傳統,應從木綿織物的闌干斑布算起。唐代蠟染技術上的成就,決非某人發明,很可能是從西南兄弟民族方面傳入中原加以發展的結果。到宋代中原蠟染技術在應用上已日趨衰退時,西南民間卻依舊流行蠟染,名「點蠟幔」,和廣西黎、傜族精美提花棉布「黎單」同為人所愛好。又朝鮮在唐代從中國傳去的染纈法,北宋時也還流行,應用到普通幛子類。」高麗圖經「二十八:纈幕,非古也,先儒謂系繪染為文者謂之纈。麗俗今治纈尤工,其質本文羅,花色即黃白相間,爛然可觀。其花上為火珠,四垂寶網,下有蓮台花座,如釋氏所謂浮屠狀。然猶非貴人所用,惟江亭客館於屬官位設之」。
染纈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圖案紋樣和錦緞多不相同,即同一種圖案,和色效果也不一樣。唐代蠟染的圖案式樣,除實物外,在繪畫中還有些線索可尋,例如宋徽宗摹張萱操練圖中有兩三位婦女衣裙,就屬於染纈中的「蠟纈」或「夾纈」。虢國夫人游春圖中也有幾個騎馬人衣服是「蠟纈」,不是錦綉。史傳稱:開元天寶之際,楊氏一門得寵,小器易盈,爭學奢侈,貴妃用刺綉工八百人,楊氏諸姨則用金玉錦綺工達千人。記載雖容易誇張失實,但由於當時統治階級的奢侈靡費形成一種社會風氣,染纈的花樣翻新,可能和這個時期關系格外密切。此外唐陶俑表現著染纈的也相當多,唐三彩常用的花斑和宋人所說的「瑪瑙纈」,技術處理實有相通處。敦煌壁畫中佛菩薩的穿著、經變故事和供養人的部分穿著,以及藻井、屏風、幛幔上都還保留下許多重要參考材料,值得我們注意。
唐代不僅婦女衣裙用染纈,男子身上的袍襖同樣有使用它的,如張議潮出行圖中的兵衛儀從騎士,身上穿紅著綠,染纈就占相當重要分量。北宋帝王出行身前有兩萬多御前步騎隊伍護衛,照宋史與服志和周必大鹵簿服裝記載,其中一部分就必須著某種花鳥獸染纈團衫。這種染纈團花小袖齊膝襖子以及花纈帽,還是根據唐「開元禮」制度而來的,可知開元時就有用染纈作軍服的制度。又敦煌晚唐「勞度義斗聖」圖中幾個舉袖迎風的婦女和另外坐在一旁幾個披袈裟的羅漢僧徒,也同樣有著染纈的。女的身上所著名叫「團窠」纈;羅漢身上披的袈裟,作水田方罫山水縐折紋的,照唐宋習慣應當叫作「山水衲纈」。水田衣的使用,當時算是一種時髦。
二「夾纈」的製法是用縷空花板把絲綢夾住,再塗上一種漿粉混合物(一般用豆漿和石灰作成),待干後投入染缸加染,染後晾乾,颳去漿粉,花紋就明白顯出。宋人筆記說的「葯斑布」,碎金說的「漿水纈」就指這一種,說它是藍底白印花布的前輩,大致是不錯的。這樣作成的染纈,花色必淺於其他部分;如用花板夾住,直接於漏空處用顏色刷染,花色就深於其他部分。後者雖也叫染纈,但材料並不曾入過染缸。(三套纈中可能也有用刷染法加工的。)這種染纈必用花板,較早的記載有北宋張齊賢著洛陽紳搢舊聞記稱「洛陽賢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裝花纈,眾謂之李裝花。」其次是宋史輿服志載政和二年詔令:「後苑造纈帛,蓋自元豐初置為行軍之號,又為衛士之衣,以辨奸詐,遂禁止民間打造。令開封府申嚴其禁,客旅不許興販纈板。」到南宋後已解禁,所以朱熹文集中攻彈唐仲友文即說到假公濟私,用公家纈板染私人彩帛事。又夢梁錄談臨安市容時,說到許多彩帛鋪,所謂彩帛,部分即印花纈帛。
用此法印到布上的名「葯斑布」,相傳出於宋嘉定中歸姓,圖書集成引舊記稱:「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鎮,宋嘉定中歸姓者創為之。以布抹灰葯而染青。」(圖書集成卷六八一、蘇州紡織物名目)這種印花布,明清之際又名「澆花布」,同書松江條稱:「葯斑布俗名澆花布,今所在皆有之。」
又夾纈和蠟纈用同一技術加工的,有嶺外代答所記「傜斑布」:「傜人以染藍布為斑,其紋極細。其法以木板二片鏤成細花,用以夾布,而熔蠟灌於縷中,而後釋板取布投諸藍中。布既受藍,則煮布以去其蠟,故能受到極細斑花,燦然可觀。故夫染斑之法,莫傜人若也。」「傜人……或斑布袍褲。婦人上衫下裙,斑爛勃( 上穴 下翠),惟其上衣斑紋極細,俗說尚也。」
三「絞纈」是把成匹絲綢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線縛著、縫著或作成一定襞折,用線釘固,染後曬干,再剪去線結,就自然形成一定圖案,有蝴蝶、海棠、蠟梅、水仙等等簡單小簇花樣。最簡便的是唐人所謂「魚子纈」,比較復雜的則為「撮暈纈」。宋人筆記所謂「撮暈花樣」、「瑪瑙纈」,碎金中提起的「鹿胎纈」,大都和這種染纈分不開。一般說來,絞纈作法比較簡便,並且能隨心所欲作成個人愛好的花樣,不受纈板限制,因此在當時人應用上也就相當普遍。不過既然非商品生產,容許個人匠心獨運,出奇制勝,又必然有人會逐漸把它作得極及精美。絞纈和其他染纈一樣,也可使用套色加工。「撮暈」和「鹿胎」在北宋都特別提出加以法律禁止,反映出這類高級染纈,加工技術必相當煩瑣,不下於套色蠟染。
「鹿胎」似以川中生產特別講究,觀史傳禁令可知。宋史食貨志:「詔川陝織造院,自今非供軍用布帛,其綿、綺、鹿胎、透背、六銖、欹正、龜殼等緞匹、不須買織。」又仁宋天聖時,「詔減罷錦、綺、鹿胎、透背……。景祐物……其後歲輒增益梓路紅錦、鹿胎,慶歷四年減鹿胎。」
撮暈雖已知為染纈類,「鹿胎」一名過去卻很少有人明白是什麼。從比較材料分析,可推測屬於染纈,花紋屬於梅花斑,以紫紅為主。洛陽牡丹記稱:「鹿胎花者,多葉紫花,有白點,如鹿胎之紋。故蘇相禹珪宅有之」,可知鹿胎為紫地白花。牡丹記又稱:「鹿胎紅者,……色微紅帶黃,上有白點如鹿胎,極化工之妙。歐陽公花品有鹿胎花者,乃紫花,與此頗異」,可知也有紅地白斑的。又宋人著洛陽花木記,說芍葯中有:「黃纈子、紅纈子、紫纈子、白纈子」四種。可知有用芍葯花樣的,至少且有黃紅紫三色。至於白纈,註明為千葉白花,又可知花是本色,底子染綠。又「一捻紅」系「淺紅中有深紅一點,易作纈」。芍葯譜說,紅色深淺相雜,類湖纈,得知湖纈系深淺紅相雜。宋代工藝圖案重寫實,從這些花的著錄中也可得到纈和鹿胎基本紋樣若干種面貌。
又鹿胎紫的花紋,實創於六朝,相傳陶潛著的搜神後記,就提到這種花纈:「淮南陳氏於田種豆,忽見二美女著紫纈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濕。其壁先持一銅鏡,鏡中視之,乃二鹿也。:鏡中是鹿,可知身著紫纈即作梅花斑。
唐代機織工人,已經常能夠織造配色華美、構圖壯麗的錦緞,達到高度藝術水平。且能織金錦,用小簇花鳥作主題的本色花綾,又因為和當時官服制度相關,更容易得到全面發展的機會。染纈和刺綉雖然同屬於絲綢加工,在應用上卻相似而不盡同。貴族婦女衣裙,歌妓舞女衣裙,凡是代表特種身分或需要增加色彩華麗效果時,服飾加工多利用五色奪目的彩綉、縷金綉和泥金繪畫。這些大量反映在唐人詩歌中,從詩歌描寫中考查,我們還可知道這種高級絲織物加工的主題畫案,經常用的是什麼花,什麼鳥和某幾種常見的昆蟲。這些花鳥昆蟲形象和表現方法,現存實物中不夠多,可是另外卻留下許多十分可靠的樣稿可以參考,最重要的是大量唐代青銅鏡子上的花鳥浮雕。絞纈法極簡便的是十字紋樣,明清有的地方性紡織物中,還採取這種絞纈加工。圖案充分保留唐氏風格的,惟西藏人民織造的五色「氆氌」特別有代表性。
應用染纈在唐代既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它不會影響到其他工藝部門。顯明易見的是它和當時三彩陶器花紋彩色的相互關系。有些三彩陶的寶相花和小簇花,都可能是先用於絲綢染纈後來才轉用於陶器裝飾的。正如同一般說的攪釉木紋陶,實出於犀毗漆的模仿。
染纈多宜於用在熟軟薄絲綢上。一般染纈多用青碧地,正如唐史所稱:「婦人衣青碧纈,平頭小花草履」,是某一時期流行制度。從出土三彩俑上還可看到一些青碧纈衣裙的基本樣式。但唐人已習慣用紅色,由退紅(又名「不是紅」,和「肉紅」「杏子紅」相近)到深色胭支紅,紅色實包括了許多不同等級。部分花纈必然是要利用這不同等級的紅色形成美麗效果的。古代紅色染料主要是紫草和紅花,宋代以後才大量從南海運入蘇木。紅花出西北,所以北朝一來有「涼州緋色為天下之最」的記載。但到唐代紅花種植已遍全國,四川也有大量生產,所以蜀錦多紅地。其實唐代不僅蜀錦著名,蜀中染纈也有一定地位。唐韋綬傳就稱:帝嘗過韋綬院,時天寒,綬方寢,帝復以妃子所著蜀纈袍而去。白居易詩又有「成都新夾纈」句子贊美蜀纈。史稱後唐庄宗派宦官白正嗣入蜀監軍,還時得蜀錦五十萬匹。後些時期孟昶投降於宋,庫入綾錦彩帛數目加倍多。這是大量絲織物中的彩帛,照唐代習慣,是所謂染彩為文的絲織物,也就應當包括有各種時新花紋的染纈。
染纈圖案不斷在發展中,但受材料的技法限制,照例保留下更多更美觀簡便的花樣,到後來繼續流行。唐代過渡期在五代,陶谷清異錄稱:「顯德中創尊重纈,淡墨體,花深黃。二部郎陳昌達,好緣飾,家貧,貨琴劍作纈帳一具。」由於愛好,甚至窮書生的琴和劍都賣去,換一頂時新染纈帳子。這一面反映社會風氣的影響,另一面也說明染纈的新花樣。這種深色地的花纈,到北宋時還流行,後來被政府用法令禁止,技術才失傳。宋錦中有「皁方團白花」、「褐方團白花」等等名目。按錦織不出這種花樣;如從染纈去研究,則還有些線索可尋。宋史輿服志載天聖二年詔令:「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色地白花衣服並藍黃紫地撮暈花樣。婦女不得將白色褐色毛段並淡褐色匹帛製造衣服,令開封府十月斷絕」詔令中舉的黑褐地白花衣服及藍黃紫地撮暈花樣,都明指染纈。一種日用生產品由政府用法令禁止,可知成品流行必相當普遍,生產又相當費工。
北宋染纈禁令中,還有禁止「跋遮那纈」一項,初步研究知道「跋遮那纈」指的應當是一種加金的印染絲綢。至於這種高級絲織物加工技術,是否和當時新疆金綺工有關,或者直接和名畫家「尉遲跋質那」有關?我們一時還難解決。這里已涉及北宋染纈問題。前邊已提到北宋在某一時期中,曾禁止民間使用染纈,市上出售裝花纈板的商人也算犯罪。這種創於五代,流行宋代,深色地黃白花的染纈,因受禁止而斷絕,我們是否可從別的線索得知它的花紋圖案基本調子?以個人意見,直接材料雖不多,間接比較參考材料最重要的還是陶瓷,例如北方山西晉陽窯、南方福建建陽窯、江西吉州窯,幾種深色黑紫釉印花點椀盞,有作銀星斑的,有作黃兎毫斑的,有作玳瑁皮或鷓鴣翅斑的,有作犀皮漆中波羅斑的——特別重要是吉州窯燒造的紫褐釉印黃白花鳥三鳳或四合如意的茶盞花紋,圖案組織基本上還是唐代式樣,和染纈完全相通。由此啟示,得知當時的確必有這種深色底子黃白花的染織物存在而且流行,才同時或稍後能具體反映到陶瓷製作上.
⑩ 染布對烏鎮有什麼意義
烏鎮特產
藍印花布 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保。主要產品有成衣、三角頭巾、茶杯墊 、摺扇、桌布、門簾、雨傘、手機袋、錢包、背包、各式象形掛件等,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
歷史演變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葯斑布——以布抹灰葯而典雅樸素染青,候干,去灰葯,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 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明清之際,葯斑布已普遍流行於民間,所以《古今圖書集成》物產考曰:「葯斑布俗名澆花布,今所在皆有之。」《光緒通州志》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刈曰二藍,甓一池水,汲水浸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以染布,曰小缸青。」 現代所見藍印花布的樣式,多數為明清一代的作品。這些以藍印花布製成的蚊帳、被面、包袱、頭巾、門簾等生活用品,樸素大方、色調清新明快,圖案淳樸典麗,曾深受歡迎。因此,染坊業一度成為地方上的顯業。史載宋元之際桐鄉藍印花布極為繁榮,形成了: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其中,石門(古稱玉溪)的「豐同裕」、「泰森」等染坊店一時成為行業中的翹楚。所制「瑞鶴鳴祥」、「歲寒三友」「梅開五富」、「榴開百子」等久負盛名。
一、工藝簡介
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防染印花,又稱靛藍花布,俗稱「葯斑布」、「澆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最初以藍草為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漿烤藍,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
二、工藝操作
具體操作:從蓼藍草中提取藍作染料(靛藍),把鏤空花版鋪在白布上,用刮漿板把防染漿劑刮入花紋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後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鍾後取出氧化、透風30分鍾,一般經過6至8次反復染色,使其達到所需顏色。再將其拿出在空氣中氧化,晾乾後颳去防染漿粉,即顯現出藍白花紋。因為是全手工印染,干後的漿不免會有裂紋,形成了手工藍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紋,而現在的機印花布或沒有採用傳統的技藝的藍印花布則藍白分明,毫無手工的痕跡,因此對傳統技藝的保護迫在眉睫!高雅之美藍印花布的圖案吉祥喜慶、為近世三百年來平民百姓所喜聞樂見。
三、工藝分類
藍印花布一般可分為藍地白花和白地藍花兩種形式。藍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塊花版印花,構成紋樣的斑點互不連接,例如:梅、蘭、竹、菊。白地藍花布的製作方法,常用兩塊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蓋版」。蓋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連接點和需留白地之處遮蓋起來,更清楚地襯托出藍色花紋印花。另一種印製白地藍花的方法,是以一塊單獨的印花版襯以網狀物,花版的紋樣無需每處連接,刻好後用膠和漆將花版粘牢在大面積的網狀物襯底上,然後再刮印漿料。有的藍印花布還是雙面的,這就需要在正面刮漿干透後,利用拷貝桌在反面對准正面紋樣再刮漿一次,這樣染後就可得到雙面的藍印花布。 藍印花布是一種曾廣泛流行於江南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織物。她那樸拙幽雅的文化韻味,在我國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千載之下散發著東方文化魅人的芳香。
來源:網路